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外法治人才的分类与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加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包括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法治人才。他们因工作侧重点不同,职业素养和外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涉外法律人才与国内其他类型的法律人才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适用中国法律解决具体问题,只不过涉外法律人才因其工作的涉外特点,还要了解相关国家的法律和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国际法治人才是适用国际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除了熟悉相关国际条约,国际法治人才还必须精通国际通用的工作语言。涉外法律人才用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化解各类涉外纠纷,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国际法治人才在处理好国与国关系的同时,还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涉外法律人才 国际法治人才
下载PDF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71,共16页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是缔造美国科技优势地位的最关键因素。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还是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总是能通过联邦政府的政策调整、立法改革为本国科技...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是缔造美国科技优势地位的最关键因素。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还是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总是能通过联邦政府的政策调整、立法改革为本国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不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使得美国将危机变为转机,牢牢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在二战后长期保持世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政策与治理 技术转让法律体系 人才吸引战略
下载PDF
意蕴·藩篱·突破:数字法治时代视角下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娟娟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4-13,共10页
在数字法治建设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如何进一步创新与改革传统法治人才培养,培养面向数字法治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更好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现,是当代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思考和回应的重大课题。... 在数字法治建设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如何进一步创新与改革传统法治人才培养,培养面向数字法治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更好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现,是当代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必须思考和回应的重大课题。从数字法治时代视角出发,以高等院校法学教育为研究主体,以“意蕴、藩篱、突破”思路探究面向数字法治时代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为新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治 高等院校 复合型法治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 被引量:2
4
作者 盛革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地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统筹“两个大局”与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机制未精细化、协同培养未全面展开的困境。面对此困境,需要夯实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完善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满足社会对涉外法治人才需求的同时,提高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全球胜任力教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吉文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45-57,共13页
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功效不显、作用不彰的问题表明现行涉外法治人才的教育以及课程体系存在不足,未能把符合多元国际社会需要的全球胜任力涵盖其中。作为既能胜任竞争也可胜任合作的多维度能力,全球胜任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 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功效不显、作用不彰的问题表明现行涉外法治人才的教育以及课程体系存在不足,未能把符合多元国际社会需要的全球胜任力涵盖其中。作为既能胜任竞争也可胜任合作的多维度能力,全球胜任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而是我国新时代法学教育需要增强的领域。目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普遍注重的是国际规则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却不够重视国际视野的提升,未能把全球胜任力有效地涵盖进去。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进上,应当对“强化模块课程”加以调整,增加蕴含全球胜任力内涵的世界法律文化、比较法、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课程,并将“素质提升课程模块”的讲座模式调整为相对固定的“讲座教授+”模式,注重涉外法治人才视野与价值观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法学教育 涉外法治人才 全球胜任力 研究生课程体系
下载PDF
数字法治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邢文杰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法治作为现代法治的新形态,对法律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数字法治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平台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等特征,正在重塑法律实践的时空场景、方法手段及功能作用。在此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法治作为现代法治的新形态,对法律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数字法治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平台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等特征,正在重塑法律实践的时空场景、方法手段及功能作用。在此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国际化培养途径的探索,培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以适应数字法治时代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治 复合型人才 法学教育 跨学科融合
下载PDF
以涉外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向与路径
7
作者 莫纪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共8页
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一环。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需强化政府提供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为“请进来”的外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公民,既要加强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涉外法务工作,为海外中... 涉外法律服务是涉外法治工作的关键一环。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需强化政府提供的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为“请进来”的外国企业和公民提供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公民,既要加强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涉外法务工作,为海外中国企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还要鼓励和支持中国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走出国门,把法律服务延伸到境外或国外的中国企业和公民,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与此同时,要以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为依托,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为日益增长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提供充足有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实现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平衡,实现涉外法律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工作 涉外法律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 涉外法治人才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创新探究
8
作者 刘利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伦理和优秀法治思维的“法律方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和重点是要强化坚定法治信仰的养成模式、弘扬人文精神的浸润模式、融入信息时代的协同模式、推崇艰苦奋斗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理念 法律工匠 法律方家
下载PDF
“法工交融”背景下司法鉴定专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政法院校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发展为视角
9
作者 沈臻懿 杜志淳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司法鉴定等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支撑。司法部《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将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列入司法鉴定准入的相关专业,为政法院校前述专业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化注入了... 司法鉴定等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支撑。司法部《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将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列入司法鉴定准入的相关专业,为政法院校前述专业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鉴于司法鉴定兼具法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交叉属性,其在成为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职业导航新增长点的同时,需要处理好前述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工”交叉融合,探寻契合司法鉴定行业所需的“法工交融”专门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法律服务队伍 司法鉴定 人才培养 法工交融
下载PDF
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视域下“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0
作者 周欢秀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93-194,198,共3页
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法学教育的供给与新时代法治人才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实践素养的需求下,表现出供需失调的结构性困境。“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 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法学教育的供给与新时代法治人才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实践素养的需求下,表现出供需失调的结构性困境。“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施分层级体系化教学,按照法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法律实践技能等不同层次开展“对分式”“互补式”“对话式”等“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双师同堂”教学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公安法治人才培养——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教育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化国宇 包佳涵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教育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其中的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方向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目标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责任论、公安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教育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其中的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方向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目标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责任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法学教育体系论、公安法治人才培养改革重点论,搭建起公安法治人才培养的系统理论。公安院校是公安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应当以“五论”为根本引领,着力培育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公安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人才培养 法学教育 公安教育
下载PDF
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
12
作者 龚柏华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8,共14页
为了获得更高水平开放,需要对标高水准国际经贸规则,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国际法治人才是适配涉外法治的高端人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靠高端涉外... 为了获得更高水平开放,需要对标高水准国际经贸规则,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开放需适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国际法治人才是适配涉外法治的高端人才。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靠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来实现。我国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供给与政府运用需求的供求关系有所失衡;学术研究水平与实务运用能力存在一定脱节;学术研究投入与实战效果产出似乎不成比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国高端涉外法治研究和运用人才能力的培养:定向扶持为政府涉外决策服务的高端涉外法治运用型智库人才;重点扶持为政府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高端涉外法律工作者队伍;设计培养学以致用的涉外法治运用高端人才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国际法 法治人才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法律逻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杨猛宗 王一然 《天津电大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为法治人才培育引领正确方向,是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及法律逻辑教学范式转向的现实需要。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元素可从多维度挖掘,但现实中还存在着思政元素与课程...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为法治人才培育引领正确方向,是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及法律逻辑教学范式转向的现实需要。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元素可从多维度挖掘,但现实中还存在着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衔接生硬的问题。此外,在法律逻辑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及考核方式上的不足也阻碍着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为此,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目标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此外,还应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与课程内容的衔接,并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优化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逻辑学 课程思政 法治人才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涉外法治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研究
14
作者 赵晓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六所高校为样本,检视样本高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方面所显现的不足,认为高校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与对接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对本国与外国的理性情感,正确处理“法律英语”与“法律+英语”的关系以及本国法与外国法的... 以六所高校为样本,检视样本高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方面所显现的不足,认为高校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与对接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对本国与外国的理性情感,正确处理“法律英语”与“法律+英语”的关系以及本国法与外国法的互动关系,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调动涉外法治人才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国家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涉外法治人才 跨文化交际能力 法学教育
下载PDF
校地协同视角下乡村法律人才培养研究
15
作者 孙永军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乡村法律人才。凡是能够利用法律为乡村振兴有所助益的人才都属于乡村法律人才,包括农业执法人员、司法助理员、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在乡村法律人才的培...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乡村法律人才。凡是能够利用法律为乡村振兴有所助益的人才都属于乡村法律人才,包括农业执法人员、司法助理员、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在乡村法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也存在师资队伍缺乏、学科被边缘化的现实困境。政府部门的乡村法律人才培训也存在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与其他社会主体协同性部不够的问题。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乡村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主动、自觉投入乡村法律人才的培养。相关政府部门在乡村法律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实效,做到培训的精准化,同时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体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合作和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法律人才 农林院校 协同推进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6
作者 杨健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落实“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与深入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 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落实“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与深入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背景下,培养通晓法律外语、涉外法律知识、掌握涉外技能的法律人才,是确保我国“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我国涉俄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应积极拓展涉俄法律人才培养领域的覆盖面,逐步增加人才培养数量,健全涉俄法律人才分类培养目标体系,更新培养理念,优化涉俄法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实务特色,健全俄罗斯法师资及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为我国储备涉俄法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涉俄法律人才 培养机制
下载PDF
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7
作者 刘亚军 张羽佳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07-323,共17页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还存在涉外课程覆盖面不全、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涉外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英国法学教育长期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本文分析了英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和多样性、法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涉外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特点,通过对格拉斯哥大学的案例分析,提出增加涉外课程、推动境外实习、增设多元化考核模式等方案,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涉外法治课程 英国法学教育
下载PDF
迈向总体国家安全的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18
作者 童德华 邓超越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97-219,共23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国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与落实,是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立法、执法、司法、社会参与以及涉外保障人才支撑的需要。然而,面向总体国家安全的国家安...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国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与落实,是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立法、执法、司法、社会参与以及涉外保障人才支撑的需要。然而,面向总体国家安全的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具备政治定力、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给传统的法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强化政治素养,坚持风险导向,建立协同机制,优化学科交叉,拓宽国际视野。具体来说,通过明确培养标准、创新培养体系、多元培养模式、促进教研联动等具体措施,构建富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国家安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法治人才培养 法学教育 国家安全法学
下载PDF
构建“理实融合”双轨制教学模式——以刑法学经典阅读实践为切入点
19
作者 黄明儒 成波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55-172,共18页
刑法学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是符合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改尝试。从阅读书目选取到指导阅读、专题研讨、总结点评、创新研究等阶段的具体运用,形成了构建生成性教学、拓展课程方式、打造“师生共同体”等可迁移性经验,... 刑法学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是符合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改尝试。从阅读书目选取到指导阅读、专题研讨、总结点评、创新研究等阶段的具体运用,形成了构建生成性教学、拓展课程方式、打造“师生共同体”等可迁移性经验,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师启发能力、构建长效评价体系三方面发力,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构建“理实融合”双轨制教学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和价值,这种模式建构有助于法学教育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实融合”双轨制 课程教学模式 经典阅读 卓越法治人才
下载PDF
守正与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
作者 陈大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新文科建设是在原有文科学科理论、学科体系基础上的创新,是文科高等教育基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回应新时代变迁的重大变革。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重塑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厘清新文科与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新文科建设是在原有文科学科理论、学科体系基础上的创新,是文科高等教育基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回应新时代变迁的重大变革。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重塑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厘清新文科与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法学应用型人才定位,发掘传统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梳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将制定顶层设计方案、更新课程体系、优选适格教材、融入思政元素、拓宽育人渠道等措施作为探索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与新文科建设方向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法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守正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