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动物模型的BAEP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增林 倪健强 +1 位作者 许丽珍 薛寿儒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家兔椎基底动脉缺血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变化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家兔单侧椎动脉从而造成脑干缺血 ,并连续记录结扎后一小时内的 BAEP的变化过程。结... 目的 为了探讨家兔椎基底动脉缺血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变化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家兔单侧椎动脉从而造成脑干缺血 ,并连续记录结扎后一小时内的 BAEP的变化过程。结果  、 、 潜伏期逐渐延长 ,以 波延长最明显 , ~ 、 ~ 、 ~ 峰间期均明显延长 , 波、 波波幅改变无统计意义。结论 本实验表明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时 BAEP有显著异常 ,可作为椎基底动脉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干功能变化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动物模型 BAEP变化 潜伏期 峰间期
下载PDF
健康人体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1 位作者 朱进才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 目的检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的正常参考值,以建立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值数据库。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40例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健康志愿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正常参考值。结果C3导联波形主要有两个,T1′(-)、T2′(+),它们的潜伏期分别是(3.0205±0.8289)ms、(6.7360±1.3939)ms,T2-T1峰间潜伏期为(3.7438±1.2060)ms。结论采用C3导联记录,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获得了比较稳定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志愿者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家伟 刘艳春 +2 位作者 李丽 马东 张改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值。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同体两侧(患侧、健侧)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1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患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及患者健侧T2潜伏期、T2-T1峰间潜伏期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研究中,短潜伏期波有明显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变化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潜伏期
下载PDF
体育系与普通系学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玉珍 赵敬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为探讨体育运动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指标影响的规律,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学生(n=119)及普通系学生(n=50)的BAEP进行了记录分析并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左右耳BAEPⅢ波及V波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 为探讨体育运动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指标影响的规律,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对体育系学生(n=119)及普通系学生(n=50)的BAEP进行了记录分析并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系学生左右耳BAEPⅢ波及V波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普通系学生(P<0.05);左右耳BAEPⅠ-Ⅲ波及Ⅰ-Ⅴ波的峰间期较普通系学生明显延长(P<0.05);体育系与普通系学生左右耳BAEPⅠ波、Ⅱ波的潜伏期以及Ⅰ-Ⅲ波的峰间期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育系学生左右耳听觉反应时明显短于普通系学生(P<0.01)。表明体育运动可使BAEP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及Ⅰ-Ⅲ波和Ⅰ-Ⅴ波的峰间期显著延长,说明长期的体育运动可提高上橄榄体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使上传至大脑的听觉信息更加准确、清晰,大脑皮层对传入的听觉信号能更加及时、快捷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 峰间期 听觉反应时 BAEP 体育运动
下载PDF
听脑干反应对诊断缺血性眩晕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学章 周君琪 李兆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椎-基底动脉系供血障碍不仅导致眩晕,也可引起脑干功能亚临床损害。这种损害影响了脑干系统的神经突触联结,在听脑干反应测试中则表现为对增加声刺激频率特别敏感。在30例眩晕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中比较了10次/s和50次/... 椎-基底动脉系供血障碍不仅导致眩晕,也可引起脑干功能亚临床损害。这种损害影响了脑干系统的神经突触联结,在听脑干反应测试中则表现为对增加声刺激频率特别敏感。在30例眩晕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中比较了10次/s和50次/s不同声刺激频率的听脑干反应I、III、V波潜伏期及反应波1~V潜伏期峰间期。结果表明,在眩晕患者中增加声刺激频率,大大增加了听脑干反应I、III、V波潜伏期及反应波I~V潜伏期峰间期,从而为缺血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增添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脑干反应 潜伏期 波峰间期 缺血性 眩晕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参量重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秀华 铁艳梅 潘映辐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对国内外各家BAEP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41例健康人(15~56岁,男19例,女22例)81只听力正常耳分别用短声和滤波短声进行BAEP测试,结果表明,在BAEP正常值检测中,刺激声是影响其结果的最重要参量之一。... 对国内外各家BAEP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41例健康人(15~56岁,男19例,女22例)81只听力正常耳分别用短声和滤波短声进行BAEP测试,结果表明,在BAEP正常值检测中,刺激声是影响其结果的最重要参量之一。因此,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值,如果测试条件及仪器符合规格。那么在测试方法学和测试参量统一的条件下,各实验室的BAFP正常值应该是可以相互参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 诱发电位 正常参考值
下载PDF
N9-N20峰间潜伏期在颈椎管内肿瘤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魏梁锋 王守森 +2 位作者 郑兆聪 田君 薛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中,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LSEP)的N9-N20峰间潜伏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脊髓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22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配对选取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2例作为...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中,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LSEP)的N9-N20峰间潜伏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脊髓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颈椎管内肿瘤22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配对选取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两个时间点接受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比较两组间N9-N20峰间潜伏期的差异及试验组术前后的变化。通过将N9-N20峰间潜伏期分为潜伏期延长(lat+)组和潜伏期正常(lat)组,进一步比较其与脊髓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术前N9-N20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3.053,P<0.05)。试验组术后N9-N20峰间期较术前显著缩短(t=2.198,P<0.05)。lat组的预后改善率(100.0%)明显高于lat+组(44.4%)(P<0.05)。结论 N9-N20峰间潜伏期是MNSLSEP的可靠分析指标,可用于颈椎管内肿瘤脊髓功能预后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9-N20峰间潜伏期 体感诱发电位 颈椎管内肿瘤
下载PDF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
8
作者 宋学章 郑韵漫 金丽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5期168-170,共3页
目的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正常听力30人60耳分别测试了自听阈上30 dB至80 dB的听脑干反应(ABR),并依次在计算机中建立了6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性别、年龄、AB... 目的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正常听力30人60耳分别测试了自听阈上30 dB至80 dB的听脑干反应(ABR),并依次在计算机中建立了6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性别、年龄、ABR各波峰潜伏期及1~3波,3~5波与1~5波峰间期。结果可得出各个数据库的总体均值及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均值。结论使临床诊断更具可比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脑干反应 潜伏期 波峰间期 计算机 平均技术 数据库
下载PDF
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对侧耳不同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田雨 冷辉 +2 位作者 王爱平 张琦 袁一林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患者在不同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下对侧耳内耳听神经通路及供血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侧S...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患者在不同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下对侧耳内耳听神经通路及供血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侧SD患者20例(20耳)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听力正常人(20人,20耳)为对照组,均进行ABR检测,比较两组不同刺激速率的Ⅰ、Ⅲ、Ⅴ波潜伏期(peak latency,PL)、Ⅰ~V波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PL差值(△PL)及IPL差值(△IPL)。结果低刺激速率(11.1次/s)时,病例组Ⅰ、Ⅲ、Ⅴ波的PL以及Ⅰ~Ⅲ、Ⅲ~Ⅴ、Ⅰ~Ⅴ的I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刺激速率(21.1次/s)时,病例组Ⅰ、Ⅴ波的PL长于对照组[(1.77±0.11)ms比(1.65±0.11)ms,(5.86±0.19)ms比(5.68±0.1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刺激速率(55.1次/s)时,Ⅰ、Ⅴ波的PL和Ⅲ~Ⅴ、Ⅰ~Ⅴ的IPL长于对照组[(1.88±0.12)ms比(1.73±0.14)ms,(6.22±0.19)ms比(5.78±0.11)ms,(2.30±0.26)ms比(2.00±0.19)ms,(4.33±0.22)ms比(4.05±0.14)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高-中刺激速率(55.1~21.11次/s)、高-低刺激速率(55.1~11.1次/s)时的Ⅰ~Ⅴ的△IPL明显长于对照组[(0.25±0.16)ms比(0.02±0.11)ms,(0.57±0.28)ms比(0.17±0.0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高、中、低刺激率下Ⅰ~Ⅴ的△IPL总异常率为63.33%(38/60),高于对照组的6.66%(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刺激速率增加,ABR中、高速率比低速率刺激能更敏感发现患者听觉脑干通路异常,并提示单侧SD患者对侧耳在听力正常情况下可能存在迷路动脉缺血缺氧症状。与听力正常人相比,突触效能损伤和ABR潜伏期延长对隐形听力损失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听性脑干反应 刺激速率 潜伏期 波间期
下载PDF
听性脑干检测在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莉 殷晓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检测在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1组发病时间≤3个月,观察2组发病时间>3个月,与此同时,选择耳科常规检查正常、无...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检测在突发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1组发病时间≤3个月,观察2组发病时间>3个月,与此同时,选择耳科常规检查正常、无既往耳疾病史、纯音听阈25 dn内的20耳作为对照组,上述人员均接受听性脑干检测,比较三组各主波的引出率、峰间潜伏期以及潜伏期。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的Ⅰ波、Ⅲ波、Ⅴ波引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Ⅲ波、Ⅴ波潜伏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峰间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各波的引出率、潜伏期、峰间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性脑干检测在突发性耳聋中的特异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检测 突发性耳聋 应用价值 引出率 峰间潜伏期
下载PDF
80例听阈正常的婴儿BAEP结果分析
11
作者 李晓波 杨见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分析80例V波反应听阈正常的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结果,探讨婴儿正常值与成人的差异以及性别、左右耳对BAEP结果的影响。方法婴儿共80例(160耳),年龄3~12个月,平均4.3个月;成人共65例(130耳),年龄18~67岁,平均35.6岁,... 目的分析80例V波反应听阈正常的婴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结果,探讨婴儿正常值与成人的差异以及性别、左右耳对BAEP结果的影响。方法婴儿共80例(160耳),年龄3~12个月,平均4.3个月;成人共65例(130耳),年龄18~67岁,平均35.6岁,均行BAEP检查。分析在80 d B声强刺激下I、Ⅲ、V波潜伏期(PL),I一Ⅲ、Ⅲ一V、I—V波峰间期(IPL)。结果Ⅲ、V波潜伏期及I一Ⅲ、Ⅲ~V、I—V波峰间期婴儿组较成人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波潜伏期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婴儿组内性别间、左右耳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成人比较,婴儿III、V波潜伏期及I一Ⅲ、Ⅲ一V、I—V波峰间期相对延长。性别、左右侧耳对BAEP结果亦无显著性影响。提示婴儿听觉传导通路发育不完全,以髓鞘发育差距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成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潜伏期 峰间期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全喜 宋慧珍 +4 位作者 韩志娟 孙良民 王红 李虎 韩淑娟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25-230,共6页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2例,采用诱发电位肌电图仪检测BAEP,分析患者(患侧和健侧)与对照组的潜伏期(PL)、峰间期(IPL)、波...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2例,采用诱发电位肌电图仪检测BAEP,分析患者(患侧和健侧)与对照组的潜伏期(PL)、峰间期(IPL)、波幅(Amp)等参数。结果患者患侧各波PL较健侧和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患者健侧波ⅤPL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患侧Ⅲ-Ⅴ、Ⅰ-Ⅴ波IPL较健侧和对照组(P<0.05)、健侧较对照组(P<0.05)均显著延长。患侧波Ⅰ、波Ⅴ的Amp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Ⅴ/ⅠAmp比值患侧则显著地高于健侧(P<0.05)。各波潜伏期两侧差(ILD)≥0.4 ms出现率在32.61%~40.38%,在各峰间期两侧差(IILD)≥0.4 ms的病例中,有部分病例IILD出现了负值。单侧耳聋健侧的异常主要为IPLⅠ-Ⅴ波延长、波ⅤAmp降低。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对于评价突发性耳聋的听觉传导功能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潜伏期(PL) 峰间期(ipl) 潜伏期两侧差(ILD) 峰间期两侧差(IILD)
下载PDF
正常豚鼠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BR)的研究
13
作者 宋如垓 阮蓉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6期64-68,共5页
本文记录和分析了110只正常豚鼠的ABR,在85dBSPL短声(click)刺激后,在豚鼠(户页)顶可引得的ABR由Ⅰ~Ⅴ波组成。随着强强刺激降低引得的ABR波数减少,各波出现率也降低,其中波幅最大、最稳、最后消失的是Ⅲ波,依次为Ⅰ、Ⅳ、Ⅱ和Ⅴ。豚... 本文记录和分析了110只正常豚鼠的ABR,在85dBSPL短声(click)刺激后,在豚鼠(户页)顶可引得的ABR由Ⅰ~Ⅴ波组成。随着强强刺激降低引得的ABR波数减少,各波出现率也降低,其中波幅最大、最稳、最后消失的是Ⅲ波,依次为Ⅰ、Ⅳ、Ⅱ和Ⅴ。豚鼠听阈值在25~10dBSPL左右。豚鼠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恒定,但是它的ABR波幅个体差异较大。疏密短声引得的ABR的波形、波幅及各波潜伏期和各波间期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诱发反应 潜伏期 波间期 阈值 疏密短声 豚鼠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铭维 顾平 +4 位作者 赵慧新 李艳敏 郭记宏 孙丽君 孙海民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大鼠成模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BAEP作为PD早期诊断、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记录PD大鼠制模前、成模后1,2周的BAEP、相应旋转周数及假手术组大鼠的B...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大鼠成模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BAEP作为PD早期诊断、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记录PD大鼠制模前、成模后1,2周的BAEP、相应旋转周数及假手术组大鼠的BAEP.结果 PD大鼠存成模后1周BAEP出现异常,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潜伏期延长.成模后2周,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V、I-Ⅴ波间潜伏期延长,左耳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潜伏期延长.第2周PD大鼠在阿朴吗啡(APO)诱导后的旋转圈数较第1周增加.结论 PD模型大鼠在成模早期即出现BAEP异常,提示BAEP有可能作为PD早期诊断及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 大鬣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波潜伏期 波间潜伏期
原文传递
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梁锋 王守森 +3 位作者 郑兆聪 薛亮 田君 刘海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380,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指标与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LSEP)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成年颈椎管内肿瘤患者22例(试...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指标与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LSEP)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成年颈椎管内肿瘤患者22例(试验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年龄与试验组完全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在术前3d及术后1个月均行颈髓磁共振DTI扫描及MN—SLSEP检测。将颈髓分成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并计算这3个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通过弥散张量示踪技术(DTT)重建颈髓纤维束并观察其完整性。根据试验组患者N9-N20峰间潜伏期是否延长分为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组和N9-N20峰间潜伏期正常组,比较3组颈髓不同区域FA值的大小。结果试验组患者肿瘤全切除19例(86.4%),次全切除3例(13.6%),后者包括神经纤维脂肪瘤2例和髓内神经鞘瘤1例;术后1个月时脊髓功能改善17例(77.3%),无改善5例(22.7%)。试验组患者术前N9-N20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患者颈髓纤维束的形态分为完整型和中断型,颈髓纤维束中断型患者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率(75.0%)明显高于颈髓纤维束完整型患者(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组、N9-N20峰间潜伏期正常组、对照组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3个区域的FA值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DTI指标与MN—SLSEP参数存在明显的关联性。颈髓DTI能通过定量参数值和纤维束形态的变化,敏感、直观地反映出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可作为颈椎管内肿瘤的重要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 各向异性分数 N9-N20峰间潜伏期 体感诱发电位 颈椎管内肿瘤
原文传递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脑卒中应用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旭 杨莉 初红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对28例小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rn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检测研究,其中小脑出血19例,小脑梗塞9例。结果发现:BAEP在小脑卒中的异常率为85.71%,... 对28例小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rn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检测研究,其中小脑出血19例,小脑梗塞9例。结果发现:BAEP在小脑卒中的异常率为85.71%,且主要发生在病灶侧,部分病例可累及双侧。主要以II、V波PL及I~II,I~VIPL延长,BAEP在出血及梗塞的定性上无参考价值。随着病情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 中风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