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脱域区隔与空间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振中 曾俊豪 张成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8,共8页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 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涵盖空间性和教育性,对应教师职业角色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体现及自我与他者的期望,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出发来审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才能对其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乡村教师职业角色因而具有了乡土生成的特性、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人己联通对自身价值澄明的秉性。当前,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化分、社会局内外主体的利益博弈、多元价值的冲突等使得乡村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同陷入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人本空心化、职业角色边界泛化、职业价值迷失。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合乎乡土规律的人地互动出发,在递进实现人地厘合、人际协和、人己澄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职业角色 人地互动 人地厘合 人际协和 人己澄明
下载PDF
儒家忠恕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
2
作者 葛世林 杨恺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忠恕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人准则,“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事之基,二者一体两面,重在“推己及人”。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戒备心强、个... 忠恕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人准则,“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事之基,二者一体两面,重在“推己及人”。面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戒备心强、个人中心倾向严重、性格差异较大等问题,儒家忠恕思想对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忠恕之道是“仁爱”思想的实现途径,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人与人情感互动的关系准则。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辩证地认识和运用忠恕思想,有助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忠恕思想 大学生人际交往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瑞娟 刘晓晨 杨庆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入职的3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2年入职的4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入职的3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2年入职的4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给予6个单元的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和组织内人际和谐量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两组新护士工作适应障碍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工作适应障碍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新护士组织内人际和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组织内人际和谐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给予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能够提升新护士的组织内人际和谐水平,有效缓解其工作适应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萨提亚模式 规范化培训 工作适应障碍 人际和谐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Harmony in Human Relations among New Female Generation
4
作者 GAO Qingy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In the are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new generation of cmployccs is becoming the main force in the talent market. And the new female generation has more distinctive features as a special group. How to effectively man... In the are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new generation of cmployccs is becoming the main force in the talent market. And the new female generation has more distinctive features as a special group.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the new generation employees and have them work weU has been the urgent problem that the manager should be solved.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related factors that would affect the new female generation employee' s wok satisfaction with related research method. So that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manent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w female generation harmony in human relations SELF-EFFICACY interpersonal justice work satisfaction
下载PDF
公平与差异:总体报酬分配感知对绩效影响的多路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俊青 王玉博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0,共12页
现有对影响员工与团队绩效的因素研究有很多,但系统研究总体报酬分配公平与差异对绩效的影响鲜见。鉴于此,基于69个团队和281个员工的样本配对数据进行员工、团队和跨层次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员工个体层面,员工总体报酬及其5个维度分配... 现有对影响员工与团队绩效的因素研究有很多,但系统研究总体报酬分配公平与差异对绩效的影响鲜见。鉴于此,基于69个团队和281个员工的样本配对数据进行员工、团队和跨层次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员工个体层面,员工总体报酬及其5个维度分配公平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绩效,这一影响部分通过人际公平来传导;团队层面,团队总体报酬及其5个维度分配公平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绩效,团队人际和谐除在总体报酬的福利分配公平和团队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外,在其及其另外维度间起完全中介;跨层层面,团队总体报酬及其5个维度分配公平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绩效,团队人际和谐除在总体报酬的福利分配公平和员工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外,在其及其另外维度间起完全中介;总体报酬分配差异感对员工总体报酬中的福利分配公平与人际公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其及其另外维度调节系数为负却不显著;总体报酬分配差异感对团队总体报酬及其5个维度分配公平与团队人际和谐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除了团队福利分配公平调节系数为负外其余调节系数均为正。由此,使分配公平对绩效影响研究由硬薪酬分配公平发展到了总体报酬分配公平和差异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由个体和团队层次的路径研究发展到个体、团队和跨层次的更符合实际的多条路径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报酬分配公平 人际公平 团队人际和谐 总体报酬分配差异感 工作绩效
下载PDF
墨子“兼爱”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6
作者 吕高超 刘子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0期6-11,21,共7页
墨子“兼爱”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思想强调“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着朴素的平等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至今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该文从建设和谐... 墨子“兼爱”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思想强调“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着朴素的平等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至今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该文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元素入手,关注当下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兼爱”思想中“兼以易别”“爱无差等”“义利兼顾”等丰富深邃的思想观念对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生存环境与发展方式构建的启示,旨在发挥“兼爱”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爱”思想 和谐社会 人际关系 生存环境 发展方式 启示
下载PDF
理性视角下辩论冲突话语的多模态研究
7
作者 陈颖 刘长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8期30-33,共4页
该文从理性视角出发,运用理性的三个维度分析辩论冲突话语的句法模态、节奏模态、表情动作模态。从句法模态看,理性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使用中凸显程度各不相同。从节奏模态看,辩论中的冲突主体偏向于使用争夺性话语重... 该文从理性视角出发,运用理性的三个维度分析辩论冲突话语的句法模态、节奏模态、表情动作模态。从句法模态看,理性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使用中凸显程度各不相同。从节奏模态看,辩论中的冲突主体偏向于使用争夺性话语重叠策略,由此导致的冲突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工具理性和评价理性的有所缺失。从表情动作模态看,冲突主体偏向于使用表情动作,如摇头、闭眼等,强调辩护自己的理性,批判对方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主动破坏人际和谐关系。该研究以2020年国外总统竞选的一场上半轮辩论话语为语料,探究双方在激烈辩论冲突时的潜在理性和双方理性认知的摩擦碰撞,以期为人际和谐关系的构建带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研究 辩论冲突 理性 人际和谐 冲突话语 理性认知
下载PDF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134
8
作者 王登峰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心...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心理学出发,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物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努力能够被个体准确感知和把握。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包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对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研究以及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解决和处理好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和谐社会 心理学
下载PDF
绿色管理内涵拓展及其目标设计 被引量:23
9
作者 黄志斌 朱孝忠 李祖永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4,共4页
绿色管理思想自上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不断发展、补充和完善,现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通过对理论界和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考察,发现到目前为止对绿色管理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局限于环保与生... 绿色管理思想自上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不断发展、补充和完善,现已被公认为是21世纪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通过对理论界和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考察,发现到目前为止对绿色管理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局限于环保与生态),而未能挖掘出绿色管理的本质内涵———和谐。首先对绿色管理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拓展,然后在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态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两个方面对绿色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为绿色管理的全面发展和深层次发展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管理 和谐 内涵拓展 生态 人态
下载PDF
新生代女性员工的人际和谐需求与工作满意度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翔 李燕萍 李泓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28,F0003,共9页
本研究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收集479份有效数据,检验了新生代员工在人际和谐需求上的性别差异,验证了新生代女性员工的职场人际和谐需求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剖析了其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员工对人际和谐的需求高... 本研究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收集479份有效数据,检验了新生代员工在人际和谐需求上的性别差异,验证了新生代女性员工的职场人际和谐需求对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剖析了其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员工对人际和谐的需求高于男性;她们的人际和谐需求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新生代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在其人际和谐需求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她们的人际公平感在其人际和谐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中国情境下新生代女性职场人际需求的工作价值观的探索,既丰富和拓展了新生代工作价值观理论,也为新生代女性员工的管理策略制定和实践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女性员工 人际和谐 工作满意度 人际公平
下载PDF
论人本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建 被引量:33
11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康均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很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好坏密切相关。探究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才足以诠释这些成功或失败者的共性与奥秘所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规律出发,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很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好坏密切相关。探究什么样的内部环境才足以诠释这些成功或失败者的共性与奥秘所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内在规律出发,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及古今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成效与局限的基础上,论证并得出了内部控制的最佳"土壤"应为和谐内部控制环境,而和谐内部控制环境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观点与结论,并进而依据"人本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特征与现实的反差,论述了企业构建这一"最佳"环境的重点突破的领域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以人为本 控制环境 人际和谐
下载PDF
中国背景下的组织人际和谐模型建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致中 张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7-182,共6页
"和谐"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轴之一,更是如今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关于人际和谐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构成,至今仍缺少足够的研究论据,特别是在组织内部的人际和谐方面,相关研究十分稀少。首先对组织人际和谐的相关文献进... "和谐"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轴之一,更是如今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关于人际和谐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构成,至今仍缺少足够的研究论据,特别是在组织内部的人际和谐方面,相关研究十分稀少。首先对组织人际和谐的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继而透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建构了组织人际和谐的概念模型和测量工具。发现组织人际和谐是由同事和谐、上下级和谐、整体和谐三个维度构成的复合结构;同时,开发的组织人际和谐量表,也通过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检验,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 和谐文化 扎根理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际关系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双泉 陈金美 卢月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5,共3页
马克思一生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致力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人的解放。他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对人际关系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旧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指出了人际关系和谐的本质;提出了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思想。马... 马克思一生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致力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人的解放。他通过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对人际关系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旧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指出了人际关系和谐的本质;提出了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人际关系和谐思想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际关系 和谐 异化劳动
下载PDF
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聂衍刚 毛兰平 王敏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以青少年人际和谐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自我压力问卷为工具,以广州市和惠州市1003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探讨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和谐总体情况良好;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显... 以青少年人际和谐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自我压力问卷为工具,以广州市和惠州市1003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探讨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和谐总体情况良好;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显著相关,人际和谐、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人际和谐与心理弹性间其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人际和谐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下载PDF
中国背景下组织人际和谐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致中 张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
首先探讨了组织人际和谐的相关文献,继而透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扎根理论方法,建构出了组织人际和谐的概念模型和测量工具;本研究发现组织人际和谐是由同事和谐、上下级和谐、整体和谐三个维度构成的复合结构。最后,探索了组织人际和谐与... 首先探讨了组织人际和谐的相关文献,继而透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扎根理论方法,建构出了组织人际和谐的概念模型和测量工具;本研究发现组织人际和谐是由同事和谐、上下级和谐、整体和谐三个维度构成的复合结构。最后,探索了组织人际和谐与组织承诺、离职意向的关系,发现组织人际和谐对员工的组织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证明了改善人际和谐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人际和谐 和谐文化 扎根理论 组织承诺 离职意向
下载PDF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曹科岩 龙君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7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由学校认同、利他行为、责任意识、人际和谐和资源保护等五个因素构成;职称和学校等级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的组... 文章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79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由学校认同、利他行为、责任意识、人际和谐和资源保护等五个因素构成;职称和学校等级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低级职称教师;省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市一级学校教师,而市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区一级学校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学校认同 利他行为 责任意识 人际和谐 资源保护
下载PDF
论现代管理伦理的和谐理念 被引量:12
17
作者 龚天平 邹寿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管理伦理理念是管理活动中所蕴含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管理伦理原则或基本精神,和谐是现代管理的基本伦理理念之一。在管理哲学发展史上,和谐一直被作为管理的伦理目标,而现代管理也在迫切呼唤和谐的价值理想。和谐的具体内容的实现依托于管... 管理伦理理念是管理活动中所蕴含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管理伦理原则或基本精神,和谐是现代管理的基本伦理理念之一。在管理哲学发展史上,和谐一直被作为管理的伦理目标,而现代管理也在迫切呼唤和谐的价值理想。和谐的具体内容的实现依托于管理:身心和谐依托于人对自身的管理;人际和谐依托于人对人和社会的管理;人天和谐依托于人对自然的管理。不断修身、道德激励、对话沟通、宽容他人、保护环境等是实现现代管理伦理之和谐理念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伦理 和谐理念 身心统一 人际关系 天人和谐
下载PDF
自我监控概念的重构 被引量:42
18
作者 肖崇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 Snyder(1974)提出自我监控来解释自我呈现中的个体差异。他认为高自我监控者具有3个特征:关注行为的适宜性,对情境线索敏感,并以此作为行为调节的指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指出,Snyder对高自我监控的定义不妥。该文通过对自我呈现功能分析,指出自我呈现既有自我功能,又有人际功能。想要给他人留下期望的印象,自我呈现不仅要维系人际和谐,而且要维系自我和谐。根据这两个维度,该文对自我监控概念进行了重构。把自我监控者分为4种:高自我监控者在自我呈现过程中既维系自我和谐,又维系人际和谐;他人导向监控者只注重人际和谐;自我导向监控者只注重自我和谐;低自我监控者既不注意人际和谐,也不注意自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监控 自我呈现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下载PDF
自我呈现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崇好 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6,共6页
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监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原因,且自我监控差异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 自我呈现是人们控制他人形成自己期望印象的过程。但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行为与内在状态保持一致,有的人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自我监控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一个原因,且自我监控差异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自我呈现是否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能否用自我监控来解释?(3)自我监控跟自我概念的特征是否有关?实验一发现:跟重要他人意见不一致时比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变化要大。实验二证实:在态度不一致时,被试态度发生的变化可以用自我监控类型来预测。研究三说明自我监控跟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相关。根据不同自我监控者典型社会行为的意义,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呈现 自我监控 自我同一性 个体差异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下载PDF
构建和谐图书馆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霞 段晋平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谐图书馆的构建着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包括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对外的和谐关系和营造和谐的物理环境,... 大力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谐图书馆的构建着重在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包括建立和谐的图书馆各层面的人际关系、对外的和谐关系和营造和谐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设计与布局等,还有就是营造和谐的管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图书馆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人际关系 物理环境 管理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