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化店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
1
作者 黄金富 王啊丽 +2 位作者 夏国朝 张海霞 杨晓辉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针对风化店地区孔店组低阻油层识别困难、测井解释难度大的特点,充分利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研究分析低阻油层形成原因。研究认为该区低阻油层受黏土矿物含量、地层水矿化度、薄互层三个方面影响。在系统分析储层四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区块... 针对风化店地区孔店组低阻油层识别困难、测井解释难度大的特点,充分利用测井、录井等资料研究分析低阻油层形成原因。研究认为该区低阻油层受黏土矿物含量、地层水矿化度、薄互层三个方面影响。在系统分析储层四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区块、分层位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和高精度、适用性强的油、水解释图版标准,准确识别低阻油层,及时应用于现场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老油田低阻油层识别、挖潜上产提供了借鉴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测井解释 油水识别
下载PDF
动态步长卷积及其层间可解释性方法
2
作者 张淑芳 郭子林 +2 位作者 丁文鑫 罗曦哲 郭继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24-3434,共11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将卷积步长设置为与输入图像无关的固定值,输入图像的重要区域和不重要区域分配的卷积资源相等,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网络冗余.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动态步长卷积(Dynamic Stride Convolution,DSC)方...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将卷积步长设置为与输入图像无关的固定值,输入图像的重要区域和不重要区域分配的卷积资源相等,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网络冗余.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动态步长卷积(Dynamic Stride Convolution,DSC)方法,通过学习一组与输入数据相关的偏移量来修改卷积核卷积步长,将更多的计算自适应分配给感兴趣区域.此外,本文利用学习到的偏移量来可视化卷积分布,提出层间可解释分析方法,以极低的计算消耗生成直观的可解释图,有助于研究人员分析卷积层之间的注意力分布.为了进一步优化卷积资源分配,本文设计新的损失函数来有效提高DSC的性能并实现对资源位置的编辑,并结合层间可解释分析方法将资源编辑可视化.本文将DSC嵌入到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不同任务中,实验结果表明,在COCO数据集上不同网络的mAP(mean Average-Precision)增加了2%以上,证明了DSC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卷积核 动态步长卷积 层间可解释分析
下载PDF
台南气田脉冲中子-中子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沈付建 罗娜 +3 位作者 郑华 张雨桐 汪海文 何晓君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储层饱和度定量解释方法。依据驱油效率、含水饱和度、校正后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值,建立台南气田气层水淹级别评价标准。新方法有效提高气层识别准确性和储层饱和度解释精度,水淹层评价符合率达92.3%,为台南气田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气田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 水淹层 饱和度 解释模型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基于RF建立的双层桥墩矢量式损伤极限状态能力模型
4
作者 郭威佐 王克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67,共10页
为了确定双层桥墩的抗震能力,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了双层桥墩的矢量式损伤极限状态能力模型.将地震动激励角视作为一个符合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大量推倒(Pushover)分析构建双层桥墩的能力样本数据库,以训练其能力值预测模型,... 为了确定双层桥墩的抗震能力,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了双层桥墩的矢量式损伤极限状态能力模型.将地震动激励角视作为一个符合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通过大量推倒(Pushover)分析构建双层桥墩的能力样本数据库,以训练其能力值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层桥墩的能力阈值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分布参数明显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建议值;矢量式损伤极限状态能力模型能有效识别双层桥墩能力的分层现象,决定系数R^(2)>0.95,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地震动激励角显著影响双层桥墩的抗震能力.相比于上层墩柱,双层桥墩严重损伤极限状态的目标值更容易受到下层墩柱特征参数的影响,可适当关注下层墩柱属性以增强双层桥墩整体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层桥墩 地震动激励角 随机森林(RF) 可解释性
下载PDF
含油储层高精度预测技术在港北地区薄油层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泽 胡丰波 +3 位作者 桂传松 贾国龙 冯金双 王臣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港北地区明化镇组砂体厚度薄、地震反射弱、横向变化快的特点造成了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加大,为此开展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属性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以该地区邻井钻遇高产含油砂体为依托,结合精细层位标定、井震结合、人工-智能解释、... 港北地区明化镇组砂体厚度薄、地震反射弱、横向变化快的特点造成了储层精细预测难度加大,为此开展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属性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以该地区邻井钻遇高产含油砂体为依托,结合精细层位标定、井震结合、人工-智能解释、地震属性交会和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对港北地区G 147井区NmⅡ⁃8小层展布进行精准刻画,总结出适合该类油藏的砂体预测方法,并在砂体低动用区域成功部署了10口产能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该井区进一步滚动扩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油层 弱反射 智能解释技术 属性交会 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的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可解释研究
6
作者 熊成龙 李冠男 +4 位作者 劳春峰 李伟 王东岳 代传民 李锟 《家电科技》 2024年第S01期170-174,共5页
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在建筑能源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在空气处理机组(Air handling unit,AHU)的故障诊断领域中,CNN的诊断性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CNN故障诊断模型缺乏可... 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在建筑能源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在空气处理机组(Air handling unit,AHU)的故障诊断领域中,CNN的诊断性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CNN故障诊断模型缺乏可解释性,不利于其在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公开的ASHRAE RP-1312 AHU故障数据,利用CNN构建了故障诊断模型,同时基于逐层相关传播方法对CNN模型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基于CNN的诊断模型展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平均诊断正确率为99.94%。逐层相关传播方法为CNN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可解释性,识别出模型在决策过程中的诊断机制。最后,通过对卷积层数、学习率以及β参数方面深入分析模型参数对解释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处理机组 卷积神经网络 逐层相关传播 故障诊断 可解释
下载PDF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75
7
作者 梅庆华 何登发 +2 位作者 文竹 李英强 李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5,共15页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紧邻龙门山构造带。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对陆内变形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和探井资料,结合盆地周边的露头资料,对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其...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紧邻龙门山构造带。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对陆内变形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和探井资料,结合盆地周边的露头资料,对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地质结构在整体上构造变形较弱,仅在龙门山前和龙泉山地区变形相对较强;剖面上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特征。通过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受基底隆起控制、具有一定继承性,经历了多期同沉积隆起兼剥蚀过程,形成于前二叠纪,随后经过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的调整改造最终定型;其构造演化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强烈隆升剥蚀阶段、稳定埋藏阶段、川西前陆盆地发育阶段以及调整定型阶段,主要受基底和分层滑脱系统2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地震解释 滑脱层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建东 杨学峰 +2 位作者 朱建华 卢艳 王春燕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16-518,531,共4页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储层流体多样、气水关系也较为复杂,在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根据天然气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影响,并结合录井、试油等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提出了三孔隙度组合、交...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多变、储层流体多样、气水关系也较为复杂,在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根据天然气对三孔隙度测井曲线的影响,并结合录井、试油等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提出了三孔隙度组合、交会图和测井新技术判别等3种识别方法,给出了深侧向视电阻率-密度交会图和深侧向视电阻率-录井气测比值交会图及其对气层评价标准;测井新技术使用了密度-核磁共振孔隙度交会法和声波纵-横波速度比较法,用综合手段判断火山岩储层的流体性质。经过20多口探井、评价井的处理解释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储层气水层识别难题,提高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气层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火山岩储层 气水层识别 岩性构造气藏 徐深气田
下载PDF
分层注水井流动测试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志明 齐庆元 +3 位作者 王景东 孙国奇 李涛 袁铁群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介绍分层注水井流动测试技术 ,测试进入每一个层段的注水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能真实的反映出各个层段的吸水状况 ;同时 ,在测试过程中验证注水层段封隔器的密封性 ,不会造成地层污染。利用层面流褶积理论分析注水井的层段压力、流量... 介绍分层注水井流动测试技术 ,测试进入每一个层段的注水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能真实的反映出各个层段的吸水状况 ;同时 ,在测试过程中验证注水层段封隔器的密封性 ,不会造成地层污染。利用层面流褶积理论分析注水井的层段压力、流量资料 ,得到层段渗透率、表皮系数、吸水指数等资料。现场测试结果表明 ,该技术是掌握注水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注水 分层注水井 流动测试 采油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国产测井系列浅气层识别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钢花 申辉林 +3 位作者 马昌旭 柯启宇 任敬祥 杨贵凯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2,共4页
针对浅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老井测井资料较少、资料刻度不统一的情况 ,综合利用已有的普通电法测井、声波测井及中子伽马测井资料 ,提取了识别天然气层的声波时差相对比值、中子伽马归一化值及电阻率相对比值等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 ,... 针对浅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老井测井资料较少、资料刻度不统一的情况 ,综合利用已有的普通电法测井、声波测井及中子伽马测井资料 ,提取了识别天然气层的声波时差相对比值、中子伽马归一化值及电阻率相对比值等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 ,应用交会图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有效快速直观显示浅气层的标准和方法 ,编制了相应的解释软件 ,对 2个地区近 2 0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 ,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浅层 天然气 气层识别 老井测井
下载PDF
基于高端PC机国产化地震资料可视化解释软件的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小利 张永一 +2 位作者 陈建军 马小晨 刘志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为了实现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的国产化,研究了三维地震资料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和解释过程,提出基于高端PC的软件系统方案,设计了解释系统的软件功能.针对微机的运算速度,提出动态区间技术,并设计了扫描算法和强连通算法,完成关键技术的快速... 为了实现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的国产化,研究了三维地震资料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和解释过程,提出基于高端PC的软件系统方案,设计了解释系统的软件功能.针对微机的运算速度,提出动态区间技术,并设计了扫描算法和强连通算法,完成关键技术的快速算法设计与实现.以玉门油田青西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软件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软件功能满足解释工作需要,解释成果符合已经掌握的地质资料,软件在微机运行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石油勘探 地震资料解释 层面追踪
下载PDF
薄差低阻油层流体识别新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江 汪爱云 +1 位作者 郎丰吉 张继红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15-517,共3页
在总结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种新型流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对纯油层、纯水层分别建立不同电阻率测井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层厚参数关系方程 ,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 ,继而采用距离判别法对每一对电阻率参数方程计算属性概率 ... 在总结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种新型流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对纯油层、纯水层分别建立不同电阻率测井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层厚参数关系方程 ,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 ,继而采用距离判别法对每一对电阻率参数方程计算属性概率 ,最终将不同的电阻率测井判别属性概率优化确定最优权值 ,归并为综合技术。这项技术经 12口投产开发井验证 ,符合率达 87.7% ,较以往方法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层识别 回归分析 测井解释 薄层
下载PDF
NS-2新功能模块的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锦亚 郭虹 +1 位作者 于宏毅 胡捍英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网络仿真软件NS-2具有源代码公开、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网络分析、研究和教学,是目前网络仿真最流行的软件之一。网络的迅速发展需要人们不断研究新的网络协议和算法以及通过仿真分析网络性能。NS-2由于其源代码开放的特点,允... 网络仿真软件NS-2具有源代码公开、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广泛用于网络分析、研究和教学,是目前网络仿真最流行的软件之一。网络的迅速发展需要人们不断研究新的网络协议和算法以及通过仿真分析网络性能。NS-2由于其源代码开放的特点,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添加新的协议模块并通过仿真分析协议性能,这一特性成倍加速了新协议开发过程。该文给出了在NS-2中添加新功能模块的模版———编译层实现;解释层实现;编译层与解释层的接口;对原有相关文件的修改;编译及测试。并以自组网路由协议为例,从这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NS-2软件中添加新模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仿真 编译层 编译对象 解释层 解释对象
下载PDF
相干层速度反演在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勇 顾汉明 范宝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0,116,共5页
常规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均不能解决崎岖海底地区地震成像问题,而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取决于建立的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而相干层速度反演方法与深度域层析成像相结合,有能力得到更为准确的速... 常规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均不能解决崎岖海底地区地震成像问题,而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取决于建立的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而相干层速度反演方法与深度域层析成像相结合,有能力得到更为准确的速度场。基于模型,分析了影响相干层速度反演精度的因素:上层速度反演的结果会明显地影响到下层速度反演的结果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质量;解释层位时,要把关键层位解释出来,不能忽略重要的上覆地层,即构造复杂时,应逐层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层速度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层位解释 剩余速度
下载PDF
确定油水同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闫伟林 李郑辰 +1 位作者 殷树军 杨永军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3,共4页
G油田P油层是主要受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同层比较发育。该区油水同层与油层的物性、电性相近,应用电阻率和孔隙度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常规方法不适用。以测井理论为基础,依据密闭取心井资料建立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G油田P油层是主要受岩性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同层比较发育。该区油水同层与油层的物性、电性相近,应用电阻率和孔隙度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常规方法不适用。以测井理论为基础,依据密闭取心井资料建立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采用相渗分析技术对油层的含油饱和度模型进行校正,实现了油水同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为确定复杂油水同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油水同层 原始含油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 校正
下载PDF
综合地质分析在高含水油田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炯 于兴河 +1 位作者 张新科 王惠玲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2期17-18,共2页
水淹层解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含水期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增加了水淹层认识的难度。测井资料与综合地质分析紧密结合是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的必然选择。文中提出了综合应用的思路,同时列举了几种特殊情况,具体解释中应加以注意。
关键词 影响因素 水淹层解释 综合分析 应用
下载PDF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京11断块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国杰 张崇军 +5 位作者 赵国瑞 马一平 魏艳梅 商海兰 高丽 张常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1-454,共4页
为指导水平井设计和钻井,同时为油田的二次开发提供依据,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在华北油田京11断块进行了20口井的套管井剩余油评价。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对地层水淹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行了测井资料质量分析及重点井的措... 为指导水平井设计和钻井,同时为油田的二次开发提供依据,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在华北油田京11断块进行了20口井的套管井剩余油评价。利用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对地层水淹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行了测井资料质量分析及重点井的措施层特征分析。分析表明,电阻率降低对应的均是强水淹层;电阻率升高对应的有中水淹层和强水淹层;电阻率基本不变时,地层受到注水影响越明显,水淹强度越高。编制了京11断块水淹层定性解释图版和解释标准。对18口井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总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9.5%,证明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剩余油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测井质量 措施分析 水淹层 解释标准
下载PDF
分层示踪剂测试技术在合采合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牛栓文 赵晓燕 俞萍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6-378,共3页
针对单一示踪剂测试技术存在的只能计算出水淹层的厚度、渗透率及孔道半径等地层参数,而不能对剩余油定量化研究做出精确计算,以及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的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剂测试技术,考虑油水两相的油组份、水组份、分配性示踪... 针对单一示踪剂测试技术存在的只能计算出水淹层的厚度、渗透率及孔道半径等地层参数,而不能对剩余油定量化研究做出精确计算,以及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的特点,采用微量物质水相示踪剂测试技术,考虑油水两相的油组份、水组份、分配性示踪剂、非分配性示踪剂等4个组份,建立两相4组份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黑油模型中的隐压显饱法来求解分小层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增加示踪剂的类型,实施分层注水测试和多向受效的监测,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法求解油藏各层压力和流线分布,最终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在辛68-66井组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解释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示踪剂测试技术 测井解释 多油层油藏 分层测试 压力场 剩余油 应用
下载PDF
多波层位对比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德济 贺振华 赵宪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4-205,共12页
正确识别同一地质层位的纵横波是多波多分量资料联合解释的首要任务,也是多波勘探与P波勘探相比可减少地震反演多解性及提高储层、岩性、油气预测成功率的重要步骤。本文在地震、测井、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基础上,... 正确识别同一地质层位的纵横波是多波多分量资料联合解释的首要任务,也是多波勘探与P波勘探相比可减少地震反演多解性及提高储层、岩性、油气预测成功率的重要步骤。本文在地震、测井、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波层位对比原则与对比标志,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对比方法及技术流程。经实践表明,该理论与技术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层位 层位对比 综合解释 地震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识别与层积解译 被引量:14
20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曹珂 《南方建筑》 2017年第3期18-25,共8页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整体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与载体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产业、商贸、军事、政教、民族文化的影响为线索,从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整体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与载体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产业、商贸、军事、政教、民族文化的影响为线索,从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标风貌等不同载体对象对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与层积过程进行了识别与解译,从价值传承的角度提出城乡遗产保护地域针对性与发展适应性的行动定位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城市历史景观 特征识别 层积解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