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古医籍词汇研究对大型辞书编纂的参考价值——以《诸病源候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戚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98,105,共9页
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对中古医书《诸病源候论》中的词汇进行辨正与分析,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立目商补、释义商榷、义项商补、阙例增补、提前书证5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中值得商榷的一些问题进行补正,进而阐释医籍... 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对中古医书《诸病源候论》中的词汇进行辨正与分析,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立目商补、释义商榷、义项商补、阙例增补、提前书证5个方面对《汉语大词典》中值得商榷的一些问题进行补正,进而阐释医籍词汇研究对于大型辞书编纂的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医籍 汉语大词典 诸病源候论 词汇释义
下载PDF
《周南》《召南》“南”字得名考
2
作者 焦继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诗经》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的得名问题,历史上争论颇多。其原因在于,从先周时期到《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中,南国词义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意义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二南诗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后人多有不识,这导致了在解读上... 《诗经》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的得名问题,历史上争论颇多。其原因在于,从先周时期到《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中,南国词义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意义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二南诗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后人多有不识,这导致了在解读上的混淆,应该予以厘清。二南得名于南国这一名称,这不仅得到了《诗经》内证的支持,也得到了出土文献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南》《召南》 得名 “南国” 二重证据 训诂
下载PDF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命名新解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声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名称涵义之争已经构成了一段学术公案。该书为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讲义,其油印本中缝题名的迁变与厦大课程体系改革相关。事实上,鲁迅自题的"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其最为认可的讲义名称。回到鲁迅的用...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名称涵义之争已经构成了一段学术公案。该书为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讲义,其油印本中缝题名的迁变与厦大课程体系改革相关。事实上,鲁迅自题的"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其最为认可的讲义名称。回到鲁迅的用词语境,"古代"或指远古到东汉末年,或指上古至隋。鲁迅所用"汉文学"实际上指汉字书写的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中国境内古外族遗文之研究的兴起,促动了鲁迅"中国"意识的调整与文学史著作名称的变更。"中国文学史略"改作"汉文学史纲要"是带有开创性的文学史实践,却被长期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命名 古代
下载PDF
“正变系乎时”——论叶燮对汉儒“风雅正变”的原创性阐释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81,共7页
汉儒提出的"风雅正变"是正变思想诗学转向的关键点,也是诗学中正变观念的源头。历代诗论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一源头,但是,清初诗论家叶燮超越了这种延续。他不拘泥于传统,回到原典,重新审视汉儒学说,无论在思考范围,还... 汉儒提出的"风雅正变"是正变思想诗学转向的关键点,也是诗学中正变观念的源头。历代诗论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一源头,但是,清初诗论家叶燮超越了这种延续。他不拘泥于传统,回到原典,重新审视汉儒学说,无论在思考范围,还是在思考方式上都突破了前人的桎梏,对"风雅正变"作出了原创性的阐释。文章在梳理历代诗论家对汉儒学说不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叶燮如何创造性地阐释汉儒思想,并进一步探究他的诗学立场以及对清初时政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风雅正变 正变 汉儒 正变系乎时 中国古代诗学
下载PDF
论族称的初始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祁美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69-76,共8页
在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中,族称释义的研究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具吸引力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历史记载、族源传说的缺失或模糊性,使相关问题的研究面临诸多困难,也造成许多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致使目前有关古代民族族称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难... 在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中,族称释义的研究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具吸引力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历史记载、族源传说的缺失或模糊性,使相关问题的研究面临诸多困难,也造成许多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致使目前有关古代民族族称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难以在学界取得共识。本文通过反思族称含义解释中"以地名族"的观点和语词学解释中出现的多义性等问题的同时,尝试从民族来源的一般意义上把握族称具有的含义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称 古代民族 民族来源 含义 变化
下载PDF
“胡同”一名源于汉代的“巷”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8-44,共7页
"胡同"是北方地区对小巷的通称,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写作"衚衕",清末简化成"胡同",直到现在。文革后期,曾有人提出"水井假说",认为元《析津志》中的衖通,是"衚衕"的前身,... "胡同"是北方地区对小巷的通称,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写作"衚衕",清末简化成"胡同",直到现在。文革后期,曾有人提出"水井假说",认为元《析津志》中的衖通,是"衚衕"的前身,为蒙语水井的汉字表音。经笔者考证,"胡同"一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即已出现,"衚衕"的早期写法是"胡洞","弄"与"胡洞"系汉代古巷字的南北两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衚衕 原于 胡洞 古巷字
下载PDF
历代古籍中透析出的锡伯族族源、族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克尧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66,共3页
锡伯族族源、族称 ,历来为各民族学者与史家所重视 ,观点也不相异同。本文从地名信息的活化石角度探讨了锡伯族名称的语源。认为锡伯族称其语源即蒙古语之“锡窝尔” ,其语义亦即“森林”
关键词 古籍文献 锡伯族 族称 族源
下载PDF
论晚清诸子学研究中“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虎 吴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3期38-42,共5页
在晚清诸子学研究中,由于西学的广泛传播、"西学中源"说的再次兴起和研究方法的内在需要,出现了"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其发展在晚清大致经历了从通过西学对诸子的再注解来发掘诸子中的自然科技,到阐发诸子中的现... 在晚清诸子学研究中,由于西学的广泛传播、"西学中源"说的再次兴起和研究方法的内在需要,出现了"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其发展在晚清大致经历了从通过西学对诸子的再注解来发掘诸子中的自然科技,到阐发诸子中的现代价值观念两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以西释子"的学术专著。由于这一学术特色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西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促进了儒学独尊地位的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学 西学 以西释子 西学中源
下载PDF
“二十南游江淮”证明司马迁生于建元年间——兼答张大可先生《司马迁生年述评》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名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3-30,共8页
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等是司马迁自叙之事迹,是司马迁生年两说之共识。在此基础上,用排比行年法、数学求解法、原文解读法共同考证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前145年说不能成立的关键是:既事实上说司马迁"三十而南... 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等是司马迁自叙之事迹,是司马迁生年两说之共识。在此基础上,用排比行年法、数学求解法、原文解读法共同考证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前145年说不能成立的关键是:既事实上说司马迁"三十而南游江淮",又表面承认"二十而南游江淮",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排比如果依王说:郭说10岁游江淮不能成立;依郭说是王说30游江淮,但与"二十而南游江淮"不符。"前135年说"依郭说,王说30岁游江淮能成立,而且符合"前145年说"所说。三法共证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考证司马迁生年,相互验证,以证实司马迁生于前1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岁颂古文 二十游江淮 排比行年 数学求解 原文解读
下载PDF
“天台”地名源流与修辞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正武 《台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9,共5页
浙东天台山取义于此山上应天上台星,故而得名。因其山为台州之镇山,向被视为台州之象徵,台州即以此山而得名,故自初唐以降长期被用于代称台州。宋朝初年改始丰县名为天台县。但是此后仍然以天台作为台州之通称。古人交际多喜用代称等手... 浙东天台山取义于此山上应天上台星,故而得名。因其山为台州之镇山,向被视为台州之象徵,台州即以此山而得名,故自初唐以降长期被用于代称台州。宋朝初年改始丰县名为天台县。但是此后仍然以天台作为台州之通称。古人交际多喜用代称等手法称地望,以构成含蓄蕴藉之表达效果,今人解读古代文献多有误解通称台州之天台为天台县之天台,应从把握其来历与交际习惯入手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 地名 源流 修辞 表达 解读
下载PDF
释“竟”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山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2-42,51,共2页
分析了“竟”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上从“辛”下从“兄”的会意字。“竟”字下方的部件“兄”为人的祝祷状,而上方的部件“辛”则表示“否定”义。“竟”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人的祝祷活动的终了。
关键词 古文字 会意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英语世界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介研究
12
作者 杨玉英 郭政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50-54,79,共6页
文章对英语世界译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七个版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七个译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对词牌名的翻译处理、对标题的翻译处理、对苏轼标题后的说明的处理以及对苏轼《水调歌头·... 文章对英语世界译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七个版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七个译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对词牌名的翻译处理、对标题的翻译处理、对苏轼标题后的说明的处理以及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本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五处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月几时有 词牌名 标题 标题后的说明 原文本的解读
下载PDF
“椐”的名称演化及原植物考证
13
作者 祁振声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
"椐"一名在《诗经》、《山海经》和《尔雅》等先秦典籍中便已出现。因其木最适宜作手仗,以扶持老人,且有利延年益寿,故从汉代始有"扶老"、"灵寿"等名,但宋代以后渐佚名,至明、清则彻底失传。经文献考证... "椐"一名在《诗经》、《山海经》和《尔雅》等先秦典籍中便已出现。因其木最适宜作手仗,以扶持老人,且有利延年益寿,故从汉代始有"扶老"、"灵寿"等名,但宋代以后渐佚名,至明、清则彻底失传。经文献考证及实际走访,终于确认:其原植物即今忍冬科六道木属的落叶灌木六道木Abelia biflora Turcz.和南方六道木A.dielsii(Graebn.)Rehd.,因二者形态特征极相近,用途相同,故在古代和民间被视为同物而不加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古名 演化 形态特征 主要用途 产地及生境 释名
下载PDF
古代动物名所指考28例
14
作者 李海霞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2-65,74,共5页
经考证,古动物名"青"指黑斑蛙,"黄"指沼蛙。"石鳞"是棘胸蛙。"天牛鱼"指蝠鲼。"鲂鲆"是圆尾斗鱼。"含嘶"是棱鯷。"黑魟"是黑斑条尾魟。"鮂"是鲻鱼。&... 经考证,古动物名"青"指黑斑蛙,"黄"指沼蛙。"石鳞"是棘胸蛙。"天牛鱼"指蝠鲼。"鲂鲆"是圆尾斗鱼。"含嘶"是棱鯷。"黑魟"是黑斑条尾魟。"鮂"是鲻鱼。"鲌鲜"是鱇(鱼良)鱼。"石鲫"是华(鰁)。"青郎"是青鱼。"银鲈"是松江鲈鱼。"竹夹鱼"是大甲鲹等。"三脚蟾"是(鮟)(鱇)。"弓鱼"是大理裂腹鱼。"水晶鱼"指灯笼鱼目的龙头鱼,又指鲱形目的银鱼。(鱼戋)、(鱼孱)都指龙头鱼。"鹅毛鱼"是鲻鱼等的鱼苗。"(貝亭)"是寄居蟹。"珂"、"马珂螺"、"紫贝"是虎斑宝贝。"(贝候)"是笠贝。"土铫"、"沙屑"是腕足动物海豆芽。"石燕"是贝壳化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动物名 考释 黄魻 石鳞 天牛鱼 水晶鱼 (鱼戋) 马珂螺
下载PDF
《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考论
15
作者 凌丽君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2期1-12,共12页
有清一代至民国时期,学者们对古人的名字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也有六十多则名字解诂材料,但鲜少被学界关注及称引。从考证条目看,《春秋左传读》一方面继承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补充解释存疑条目,并对其说加... 有清一代至民国时期,学者们对古人的名字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也有六十多则名字解诂材料,但鲜少被学界关注及称引。从考证条目看,《春秋左传读》一方面继承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补充解释存疑条目,并对其说加以认同或修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考证条目,主要是双音节名和同一人物在不同文本或典籍中的称谓名。在考证古人名字的同时,章太炎也借助名字的意义关系,去探讨文献词义、字词通假、异文形成等语言现象。作为章太炎早期的一部著作,《春秋左传读》中的名字考证条目受到乾嘉考据较多的影响,采用了证通假和同类相证等手段与方法,考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春秋左传读 春秋名字解诂 名字 考证
下载PDF
基于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不育症病名源流考辨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益涛 张明强 +3 位作者 王定国 汤林 冯青 秦国政 《河南中医》 2018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不育症的病名源流及发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手工查阅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整理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病名及年代先后顺序对其不育症中医病名发展源流进行考辨。结果:收集有关不育病名及分类的古籍文献条目为708条... 目的:探讨不育症的病名源流及发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及手工查阅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整理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病名及年代先后顺序对其不育症中医病名发展源流进行考辨。结果:收集有关不育病名及分类的古籍文献条目为708条,涉及古籍书目129本,统计不育病名18种,分别为:不育、求子、无子、无后、绝子、求嗣、无嗣、艰嗣、绝嗣、精薄、精清、精冷、精寒、精瘀、精寒、精闭、少精、有子等。结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育症的病名不同,并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育症的病名也随之丰富,且对不育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在不断的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中医古籍 病名源流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试论名字解诂之原则及方向
17
作者 肖晓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5-169,共5页
名字解诂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名与字之间的语义关联是名字解诂的前提,没有语义联系的材料不能强作解释;名字解诂应求平实,避迂曲,注重材料和平行证据;出土文献可以给名字解诂提供新材料、新证据和新思路,名字解诂应充分重视出土文献与古... 名字解诂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名与字之间的语义关联是名字解诂的前提,没有语义联系的材料不能强作解释;名字解诂应求平实,避迂曲,注重材料和平行证据;出土文献可以给名字解诂提供新材料、新证据和新思路,名字解诂应充分重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字解诂 王引之 出土文献
下载PDF
哈剌和林城始建年代考
18
作者 全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哈剌和林古城遗址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囿于史料阙载,学界对于哈剌和林城的名称及始建年代众说纷纭。“和林”一词系突厥语,意为“小石块、流砂”,“哈剌和林”释作“黑石、黑岩石”等较为恰当。依据《敕赐兴元阁碑... 哈剌和林古城遗址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囿于史料阙载,学界对于哈剌和林城的名称及始建年代众说纷纭。“和林”一词系突厥语,意为“小石块、流砂”,“哈剌和林”释作“黑石、黑岩石”等较为恰当。依据《敕赐兴元阁碑》以及其他相关的诸种文字史料记载,哈剌和林城始建年代应早于1220年,而不是12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剌和林古城 名称释义 始建年代
下载PDF
“類”与“禷”祭 被引量:3
19
作者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禷祭 祭仪 犬祭 白犬
下载PDF
关于哥巴文字源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李晓兰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哥巴文是一种典型的拼盘文字,其字源如此纷繁复杂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对哥巴文进行字源考释是哥巴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推动纳西族不同文字系统之间关系研究的发展。哥巴文字源考释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探讨。
关键词 哥巴文 汉字 东巴文 字源考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