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完素儒道援医阐释火热论之路径初探
1
作者 李远 安青云 +1 位作者 张爱素 赵昕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中医经典蕴含着大量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儒道援医对阐释中医经典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刘完素阐释《素问》并创立火热论为例,探讨儒道援医阐释中医经典的路径。结果表明,取象比类、格物阐释是火热论形成的基石,五行形成之象是阐释六... 中医经典蕴含着大量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儒道援医对阐释中医经典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刘完素阐释《素问》并创立火热论为例,探讨儒道援医阐释中医经典的路径。结果表明,取象比类、格物阐释是火热论形成的基石,五行形成之象是阐释六气化火的基础;儒道合流援医,“上善若水,下愚如火”是刘完素阐释五志化火的基本原理。由于格物只是对事物一般性的认识,儒家和道家认识事物的方法援引到医学领域还不一定就是真知,刘完素最终结合临床,参验考实以证实火热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中医经典 阐释 火热论
下载PDF
进步论与多元论:章太炎的文化思想 被引量:4
2
作者 单世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4,共10页
以古文经学为背景,以佛学与庄子为理据,章太炎早在20世纪初就以"俱分进化论"质疑黑格尔的进步论,以庄子的"齐物论"质疑"公理"论,对作为现代性基础的进化/进步论提出全面批判。章太炎的多元文化主张伸张... 以古文经学为背景,以佛学与庄子为理据,章太炎早在20世纪初就以"俱分进化论"质疑黑格尔的进步论,以庄子的"齐物论"质疑"公理"论,对作为现代性基础的进化/进步论提出全面批判。章太炎的多元文化主张伸张了个体和特殊的权利和价值,但在合理地反对社会压制个人、反对"文明"压制"野蛮",要求个性解放、社会/文化平等的同时,又走向绝对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步论 黑格尔 古文经学 庄子 佛学 文化多元论
下载PDF
论《南华通》对《庄子》的评点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志林 刘生良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南华通》仅选《庄子》内篇,合注疏与评点为一体。在义理上,沿袭了自宋以来"以儒解庄"的倾向,以孔孟程朱之理通之。在体例上,受评点之学,尤其是明代以来时文评点的影响,以时文之法评点"七篇",注重文章的前呼后应... 《南华通》仅选《庄子》内篇,合注疏与评点为一体。在义理上,沿袭了自宋以来"以儒解庄"的倾向,以孔孟程朱之理通之。在体例上,受评点之学,尤其是明代以来时文评点的影响,以时文之法评点"七篇",注重文章的前呼后应和起承转合,每有精彩评点,颇能发庄文之幽微。该书还提出"部如一篇,篇如一章,且如一句"的观点,又指出"‘虚’字是庄子一生本领",都堪称亮点,颇有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通》 《庄子》 以儒解庄 评点
下载PDF
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1,共5页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了经书的真理性。汉代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道论 ,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论和“微言大义”的经学解释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汉代经学 道论 认识论 经学解释学
下载PDF
中西学术文化交汇中的诠释学——论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乃乔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4,共11页
在中西诠释学思想发生的早期,诠释主体所理解的文本都是中西文化传统源头上的经典。孔子删定"六经",无疑使他成为中国经典诠释文化传统上第一位自觉的经典诠释者。"六经"只有被历史所认同的合法化诠释者在其特定的... 在中西诠释学思想发生的早期,诠释主体所理解的文本都是中西文化传统源头上的经典。孔子删定"六经",无疑使他成为中国经典诠释文化传统上第一位自觉的经典诠释者。"六经"只有被历史所认同的合法化诠释者在其特定的时代所给出的权威意义,这种权威意义即是"六经"的诠释意义,而不是文本的原初意义;经学诠释学是为了传达"六经"的真理,这比还原"六经"的原初意义更为重要。诠释学对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应该仅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视域来研究中国诠释学,而应该从经学的诠释学传统来建构中国诠释学。从《左传》对《春秋》的历史性诠释及《易传》对《易经》的系统性诠释来评价,中国早期经学诠释学的形成,一开始即呈现为存在论的诠释学,而不完全是技艺学的诠释学。"传"、"注"、"疏"、"笺"、"正义"、"章句"、"训"、"训纂"、"训诂"、"解诂"、"说"、"说义"、"微"与《易传》的"十翼"等,构成了中国经学诠释学的技艺学诠释方法论,但其中潜含着丰富的存在论的中国诠释学思想。经学诠释学作为中国诠释学的主脉,正是在儒家经典的历代诠释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孔子 经学诠释学 神学诠释学 文学诠释学 存在论诠释学 技艺学诠释学
下载PDF
赋古典以新义,出新解于陈编——徐复观先生先秦儒学诠释述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立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1-62,共12页
徐复观先生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思想与学术俱称大师之人物,其对于先秦儒学之诠释,体现了其返本开新之宏愿,亦见其疏释中国文化之雄心。其于先秦儒学之诠释,有其独特之方法与态度自觉。徐复观所诠释之先秦儒学,主要体现于人性论与德治思... 徐复观先生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思想与学术俱称大师之人物,其对于先秦儒学之诠释,体现了其返本开新之宏愿,亦见其疏释中国文化之雄心。其于先秦儒学之诠释,有其独特之方法与态度自觉。徐复观所诠释之先秦儒学,主要体现于人性论与德治思想两方面。其论建基于文献之梳理与归纳,其说深契于儒家义理之堂奥,深造自得,嘉惠学林,至今仍为难以逾越之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全释 先秦儒学 人性论 德治主义
下载PDF
以“法”解《庄》:林云铭《庄子》散文评点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3-129,共7页
林云铭的《庄子因》是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一部典范之作,在《庄子》散文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较成功地运用了文学批评界流行的"法"的观念来解读《庄子》,不仅总结出了《庄子》中的诸多修辞技艺,梳理出了《庄子》的... 林云铭的《庄子因》是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一部典范之作,在《庄子》散文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较成功地运用了文学批评界流行的"法"的观念来解读《庄子》,不仅总结出了《庄子》中的诸多修辞技艺,梳理出了《庄子》的复杂文脉,提出了《庄子》是"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序之文",而且发现了《庄子》"文中之理,理中之文"的文学特征。"以法解庄"背后渗透着林云铭悲天悯人的道家情怀,是士人心态的一个时代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云铭 《庄子因》 评点 以法解庄
下载PDF
论魏了翁的诗注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26-30,共5页
魏了翁是宋代给诗歌注本作序最多的人。魏了翁的诗注观清晰、完整且辩证,主要内容包括:诗注要能够剖析并发挥深藏在诗中的义理,有补于政教;要能够探寻诗中的典故,帮助读者贴近诗人,把握诗意。与此同时,魏了翁对诗注的局限性也有着足够... 魏了翁是宋代给诗歌注本作序最多的人。魏了翁的诗注观清晰、完整且辩证,主要内容包括:诗注要能够剖析并发挥深藏在诗中的义理,有补于政教;要能够探寻诗中的典故,帮助读者贴近诗人,把握诗意。与此同时,魏了翁对诗注的局限性也有着足够的警惕,他认为不能把诗歌注释等同于典故注释,在阅读接受的过程中,应该摆脱对注本的依赖,以读者为主导,以作品为本位,"自求之,自得之",从而打通了理学注释与诗学注释两种不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学 魏了翁 诗注观 义理 典故 辩证 理学注释 诗学注释
下载PDF
论竟陵派儒道结合的批评
9
作者 曾肖 蒋述卓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98,共6页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执掌明末文坛的风向,其所编《诗归》是其诗学理论与美学趣味的代表。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显示了儒家说诗方法的要义,在竟陵派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还呈现出援道入儒的态势,即继承这一儒家的传统方法,... 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执掌明末文坛的风向,其所编《诗归》是其诗学理论与美学趣味的代表。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显示了儒家说诗方法的要义,在竟陵派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还呈现出援道入儒的态势,即继承这一儒家的传统方法,与道家"玄览"、"独游"、"遇合"等哲学思想与审美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批评旨趣与方法意识。这种儒道结合的批评方法是竟陵派诗学能够独开生面的深度造诣所在,也折射出晚明心学与性灵说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古人精神 以意逆志 玄览 独游 遇合
下载PDF
《庄子》视界中的黄老学
10
作者 杨守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从学术倾向、天道关系、政治学说、人生态度等方面对《庄子》进行了分析梳理,认为《庄子》思想旨趣已发生转变,即从剽剥儒墨到兼融儒法、从天地所法之道到天地之道、从反对无为到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从全性保真到修德诚己,表明《庄子... 从学术倾向、天道关系、政治学说、人生态度等方面对《庄子》进行了分析梳理,认为《庄子》思想旨趣已发生转变,即从剽剥儒墨到兼融儒法、从天地所法之道到天地之道、从反对无为到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从全性保真到修德诚己,表明《庄子》中已出现了以道为主,兼采儒、法、墨诸家的综合性思潮,即黄老学。《庄子》视界中的黄老学,一方面表明道家学说顺应时代发展,开始面向现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道家思维水平高,有能力融合诸家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黄老学 道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下载PDF
成中英对儒学知识论的现代诠释
11
作者 奚刘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51-754,共4页
成中英用知识与道德的统一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通过对孔子之"知"与朱子之"理"的分析,成中英认为,儒家认知之学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基础,儒家道德哲学又反过来促进了认知之学的开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性与知识... 成中英用知识与道德的统一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通过对孔子之"知"与朱子之"理"的分析,成中英认为,儒家认知之学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基础,儒家道德哲学又反过来促进了认知之学的开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性与知识的互存、知识与道德的互用,以及两者相互贯通发展的可能。通过强调知识与道德的互基互用,成中英把儒学知识论上升到了与儒家道德哲学同等重要的本体论的高度,赋予了儒家认知之学新的思想内涵,也代表了儒学在现时代发展的"道问学"趋向,体现了人文理想与知识理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知识论 道德知识论 现代诠释
下载PDF
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
12
作者 张二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入士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遁 清谈 逍遥义 即色义 以佛解庄
下载PDF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
13
作者 彭国忠 陈淇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4,共15页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性情论的探讨综合把握女性文学中的思想旨意、情感表达以及审美精神等多方面要求,形成了以《诗》解诗论诗的批评方式。在经学传统的阐释下,清代女性文学崇尚温柔敦厚、贞静幽闲的诗教大义,喜好独抒性灵、真切自然的情感抒露,重视兼具性情之正与性情之真的文学本色。这类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既包括了对经学早期含义的理解认同,也容纳了经学传统背后新意义的生成,正是儒家学说在后世的经典化过程,对于女性文学主体价值与个性精神的认识与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 文学批评 经学阐释 诗教传统 性情论 以《诗》解诗论诗
下载PDF
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
14
作者 王海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
徐复观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人性论。在徐复观看来,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格世界的完成;第二是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第三是对教育价值的积极肯定。
关键词 徐复观 教育哲学 儒家 人性论 现代疏释
下载PDF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学术特征及方法论意义
15
作者 李波 王业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对《庄子》散文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解析,表现了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以"时文之法"解庄,以诗解庄,因声求气,文理并重等。这些特征大大开拓了庄子散文的审美空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以法解庄 文理并重 以诗解庄 因声求气
下载PDF
略论汉代今文《春秋》释义的文论意义
16
作者 程勇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对孔子“何以”及“如何”创作《春秋》的考察,汉代今文经学家在《春秋》释义过程中引领出的关于“文”的看法和观念形成一套经学文论话语,其实质是如何在语文写作中寄寓王道理想。今文《春秋》释义分别在“文”的发生论和创作论上... 通过对孔子“何以”及“如何”创作《春秋》的考察,汉代今文经学家在《春秋》释义过程中引领出的关于“文”的看法和观念形成一套经学文论话语,其实质是如何在语文写作中寄寓王道理想。今文《春秋》释义分别在“文”的发生论和创作论上发生了意义,而其以“王道”统摄《春秋》释义的基本思路,更决定了其“尚用”的功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春秋》释义 经学文论
下载PDF
林希逸以儒解庄及其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红 《北方论丛》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林希逸是南宋庄学家 ,著有《庄子口义》十卷 ,此书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由于历史环境、思想学术背景的变化 ,因而他解庄采取了与郭象、成玄英完全不同的解释视域与解释策略 ,使《庄子口义》呈现出独具的特色与魅力 ,他也继郭象、成玄英... 林希逸是南宋庄学家 ,著有《庄子口义》十卷 ,此书是宋代庄学的代表作。由于历史环境、思想学术背景的变化 ,因而他解庄采取了与郭象、成玄英完全不同的解释视域与解释策略 ,使《庄子口义》呈现出独具的特色与魅力 ,他也继郭象、成玄英之后成为《庄子》阐释史上的又一重镇。林希逸开创了《庄子》阐释史上“以儒解庄”的传统 ,南宋特殊的历史语境与他正宗的儒家学术渊源以及理学家的身份 ,都促使他从儒家角度解释《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希逸 《庄子口义》以儒解庄 历史语境
下载PDF
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唐代文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英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文首次从文论角度对《五经正义》作了专门探讨。《五经正义》中的主要文论观点 ,是唐初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儒学角度论证与支持了唐初君臣们的基本文学主张 ;更为重要的是 ,《五经正义》通过重新强调与阐释儒家经典并被作为科举教... 本文首次从文论角度对《五经正义》作了专门探讨。《五经正义》中的主要文论观点 ,是唐初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儒学角度论证与支持了唐初君臣们的基本文学主张 ;更为重要的是 ,《五经正义》通过重新强调与阐释儒家经典并被作为科举教材 ,促使儒家思想在唐代社会中获得了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从而对整个唐代文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颖达 《五经正义》 文论 唐代
下载PDF
王安石的庄子学略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暴庆刚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116,共10页
王安石的庄子学体现出经典诠释方法上的高度自觉。基于鲜明的儒家立场,王安石通过"求庄子之意"的解读方法,阐发出庄子思想中的"道德性命"之理;以儒家思想为本位,通过以儒解庄消除了儒道之间的对立,将庄子思想纳入... 王安石的庄子学体现出经典诠释方法上的高度自觉。基于鲜明的儒家立场,王安石通过"求庄子之意"的解读方法,阐发出庄子思想中的"道德性命"之理;以儒家思想为本位,通过以儒解庄消除了儒道之间的对立,将庄子思想纳入儒学的理论范围,使庄子思想儒学化;对于庄子思想中不合儒家义理之处则予以明确的批评。王安石的庄子学开宋代庄子学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庄子学 以儒解庄
下载PDF
健身气功视角的宋明儒学调息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晓明 《武术研究》 2022年第8期95-98,共4页
文章运用三重诠释法,从健身气功视角对宋明儒学调息理论进行实然考察、应然推测与可然联想,旨在揭示宋明儒学调息与健身气功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健身气功的调息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认为,宋明儒学调息理论中的澄心静虑、日常修持、下手功夫... 文章运用三重诠释法,从健身气功视角对宋明儒学调息理论进行实然考察、应然推测与可然联想,旨在揭示宋明儒学调息与健身气功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健身气功的调息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认为,宋明儒学调息理论中的澄心静虑、日常修持、下手功夫和养气逻辑对丰富和完善健身气功调息的基本理念和内在机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 宋明儒学 调息理论 三重诠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