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 on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Reinterpretation of Emily Dickinson’s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1
作者 周雪娟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5期218-219,共2页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mily Dickenson’s poems have long enjoyed considerable acclaims from critics and common readers for her delicate and profound writing of life and death,love,nature,etc.Her short poem“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is one receiving relatively few academic discussion.Among the rather few existent studies,many discuss Dickenson’s feminist ideas,religious bewilderment,literary creation views or even personal feeling in this poem.This article,instead,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em from an ecocritical perspective.It points out that Emily Dickenson in this poem expresses her condemnation on human’s cruelty and indiffer?ence to nature.After a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Dickenson’s reflection 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this poem,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Dickenson’s attitudes toward nature through her personal writing background and clues in her other works to support this interpr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ly Dickenson "My Life had stood-a Loaded Gu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REFLECTION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人化自然理论
2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客观存在人化自然理论,论说者的简单化理解使其丰富的内涵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回归文本,原生态检视的结果是如下内容:人化自然是人类的基本问题,意谓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化自然;变自然为历史是人类社... 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客观存在人化自然理论,论说者的简单化理解使其丰富的内涵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回归文本,原生态检视的结果是如下内容:人化自然是人类的基本问题,意谓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化自然;变自然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之处;人化自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区分人化自然与非人化自然。与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理论相比,人化自然理论已消除了传统哲学自然理论中的客观性陷阱,使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人化自然秉有多重属性,如主体属性、预设属性、法权属性和文明属性等。人化自然与非人化自然的边界处于变动过程之中,前者的边界不断扩张,后者的边界逐步退缩,因而形成人化自然的客观辩证法。人化自然的特质之一是作为主体的人发明并利用中介。人化自然的主要成果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但具体性结果层面显现出多种性质,其中包括对人类有害的性质。人化自然的哲学评价标准是“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化自然 人类基本问题 变自然为历史 人类本性
下载PDF
魏征的情感思想:《隋书》对独孤皇后以情误国的书写
3
作者 李志生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95,共14页
《隋书》是唐初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集修史、取鉴、资治于一体。唐初统治者认为,文帝的废长立幼是隋朝败亡的缘由,在魏征笔下,高颎的废黜、太子勇与晋王广的废立皆因情起,而这些情事的本源,则在独孤后的“誓无异生之子”与“性忌... 《隋书》是唐初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集修史、取鉴、资治于一体。唐初统治者认为,文帝的废长立幼是隋朝败亡的缘由,在魏征笔下,高颎的废黜、太子勇与晋王广的废立皆因情起,而这些情事的本源,则在独孤后的“誓无异生之子”与“性忌妾媵”,情在逻辑上成为隋亡祸本。《隋书》情为祸本思想受太宗一朝政治影响,更是魏征探索情感哲学的努力。宋明理学前,儒家情感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对现实的指导更差强人意,士人纷纷从各自领域对情展开理论探索,魏征的情感认识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唐代之前的情感史建立在文史哲、政治、现实交织的基础上;中国历史上的情感也走过了从中心到受摒、再到重新被认识的过程。赋正史以情感议题,《隋书》的政治史面貌或可得到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 魏征 独孤皇后 性情 情感史
下载PDF
论商鞅法治主义的内在逻辑及其影响
4
作者 李刚 蒋永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 商鞅法治主义内在逻辑的起点是其历史观与人性论。以商鞅的历史观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将物质生产资料作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商鞅将历史进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指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方式存在差异。以商鞅的人性论为视角,可以看出商鞅指明了人民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主张轻罪重刑,目的在于防止人民行奸邪之事,借重刑的手段来遏制人趋利的本性,借此督促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商鞅提出的法治理论丰富了我国法治文化的内容,为后世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商鞅忽略了道德的作用,盲目推崇法治万能论,将人民束缚在极为严密的法网之下,繁杂而严苛的法律引起了人民内心的激愤之情,导致其法治主张走向了历史的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 法治主义 历史观 人性论
下载PDF
Hepatitis C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o-infected individuals: Is this still a “special popul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Drosos E Karageorgopoulos Joanna Allen Sanjay Bhagani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5年第15期1936-1952,共17页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 are co-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Co-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pecial popu...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 are co-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Co-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pecial populations" amongst those with chronic HCV, mainly because of faster progression to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suboptimal responses to treatment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and ribavirin, the benefits of which are often outweighed by toxicity. The advent of the newer direct acting antivirals(DAAs) has given hope that the majority of co-infected individuals can clear HCV. However the "special population" designation may prove an obstacle for those with co-infection to gain access to the new agents, in terms of requirement for separate pre-licensing clinical trials and extensive drug-drug interaction studies. We review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natural history and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 co-infection. The accelerated course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 co-infection is not adequately offset by successful 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We also review the treatment trial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 co-infected individuals with DAAs and compare them to trials in the HCV mono-infected. There is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HIV co-infection no longer diminishes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against HCV in the new era of DAA-based therapy. The management of HCV co-infection should therefore become a priority in the care of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 along with public health efforts to prevent new HCV infections,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specific patient groups at risk, such a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injecting drug u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EPATITISC COINFECTION ANTIVIRAL AGENTS Anti-retroviral AGENTS Natural history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therapy
下载PDF
Viral hepatiti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oinfections in Asia 被引量:2
6
作者 Takako Utsumi Maria I Lusida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2015年第2期96-104,共9页
Hepatitis B virus(HBV), hepatitis C virus(HCV),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affect many people in Asian countries, although there are geographic differences. Both HBV and HIV(HBV/HIV) and HCV/HIV co-infection... Hepatitis B virus(HBV), hepatitis C virus(HCV),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affect many people in Asian countries, although there are geographic differences. Both HBV and HIV(HBV/HIV) and HCV/HIV co-infections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Asia. Hetero- and homosexual, injection drug use, and geographic area are strong predictors of HBV, HCV, and HIV serostatus. In HBV endemic regions, the prevalence and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HBV/HIV coinfection is almost comparable with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Japan, where HBV has low endemicity, the prevalence of HBV/HIV co-infection is approximately 10-fold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HBV Ae is the most common subgenotype among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IV/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Lamivudine, a component of HAAR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BV, HIV, and HBV/HIV co-infection; however, cost, emerging drug resistance, antiretroviral-associated liver toxicity and liver-related morbidity due to HCV progression are particular concerns. HCV/HIV co-infection may accelerate the clinical progression of both HCV and HIV. The high prevalence of HBV/HIV and HCV/HIV co-infections in Asia underscores the need to impro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s fewer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are available(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In this review, the most recent publications on the prevalence of HBV/HIV and HCV/HIV co-infections and related issues, such as therapy and problems in Asia, are updated and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COINFECTIO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revalence ASIA Pathogenicity Natural history Problems Drug resistance
下载PDF
Interactions of IL-12A and IL-12B Polymorphisms on the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被引量:16
7
作者 Chen, X. J. Han, S. P. +9 位作者 Wang, S. N. Zhou, X. Y. Zhang, M. F. Dong, J. Shi, X. Y. Qian, N. F. Wang, X. R. Wei, Q. Y. Shen, H. B. Hu, Z.B.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子宫癌 妇科 中国 女性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的阐释与突破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雄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心学风靡天下之时,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学者李元阳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不管是在省外做官,还是返乡居住讲学,常与王门弟子交往,切磋学问,通过书信与撰写文章阐释王阳明心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心学风靡天下之时,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学者李元阳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不管是在省外做官,还是返乡居住讲学,常与王门弟子交往,切磋学问,通过书信与撰写文章阐释王阳明心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其借鉴释、道思想以及儒家对性的多重诠释,对阳明心学思想认识有所突破,提出性本体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从服膺、阐释到力求理论突破的思想历程,似乎可以寻绎到心学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心学 阐释 性本体论
下载PDF
矿业:从历史看未来
9
作者 彭齐鸣 陈从喜 《自然资源情报》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外矿业发展历史的文献,从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产业属性(基因)和发展动力等方面对矿业的起源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矿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探讨。矿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对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外矿业发展历史的文献,从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产业属性(基因)和发展动力等方面对矿业的起源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矿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探讨。矿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对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提供了必要的工业原料,还刺激了工业化的启动和迅猛发展,推动了法律体系和经济体系建设,由此展示了矿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工业化进程中矿业起到了导火索和催化剂的作用。我国新时代的矿业发展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结合国际ESG标准,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全球发展趋势的矿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历史 人类文明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产业属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向度:理论基础、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洪辉 王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8-55,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吸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西方生态理念等人类生态文明智慧,传承了新中国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吸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西方生态理念等人类生态文明智慧,传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宝贵历史经验,回应了“生态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全球生态危机化解”等现实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中,要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向度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回应,不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论 历史 现实
下载PDF
迈向中国环境法治建设新征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忠梅 《地方立法研究》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中国共产党以其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突出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为迈向新征程的环境法治建设锚定新方位、赋予新使命。为此,亟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统筹立改废释纂,夯实环境法治基础,健全环境法治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环境法治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立改废释纂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法治体系
下载PDF
墨荀韩人性论的历史与逻辑及其政治建构
12
作者 解启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从墨子到荀子、韩非,虽然思想流派不同,但其人性思想有着一条渐次演变的历史与逻辑。《墨子》在“所染”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无善无恶,但受到后天环境影响。进而指出,“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的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质特征,因而,合乎逻辑... 从墨子到荀子、韩非,虽然思想流派不同,但其人性思想有着一条渐次演变的历史与逻辑。《墨子》在“所染”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无善无恶,但受到后天环境影响。进而指出,“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的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质特征,因而,合乎逻辑地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观作为墨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墨子的其他思想学说皆围绕着“兼爱”而产生,形成墨子的思想体系和社会政治学说。荀子提出“人性恶”的自然人性论,趋利避害是合乎逻辑的道德行为,通过“化性起伪”,用礼义法度来引导改造自然人性。由此,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力图建立一个符合礼法的有秩序社会。韩非子从自然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恶”,但与荀子通过隆礼重法来教化治理民众不同,韩非子并不主张对人进行道德教化,而是主张利用人性恶,趋利避害的利己自私的行为而推衍出其法治思想,力图建立一个富国强兵的中央集权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荀韩 人性 历史 逻辑 政治建构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及现实启示
13
作者 张婷 杨志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人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是勾连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论,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起点,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马克思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慑服、征服与共生... 人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是勾连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论,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起点,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马克思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慑服、征服与共生三个阶段的历史性演变。这一关系的演变,与劳动的中介性作用直接相关。正是劳动形态从最初的自然力劳动,到工具性劳动,再到绿色劳动的转换,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演变。现实地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而很难实践绿色劳动。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除异化劳动,才能有效地推动绿色劳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论 人与自然关系 演进历程 绿色劳动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两山论”的唯物史观意蕴探析
14
作者 杨瑞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3年第5期17-22,共6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两山论”富含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生态领域的充分运用与思想凝练。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两山论”富含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生态领域的充分运用与思想凝练。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角度看,它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矛盾运动的新认识。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在实践层面对唯物史观进行新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两山论 人与自然关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要素智能解译研究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继贤 顾海燕 +4 位作者 杨懿 张鹤 李海涛 韩文立 沈晶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06-1617,共12页
自然资源要素解译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最基础、投入工作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工作,存在可解译类别少、要素边界不准不全、类别属性可靠性不高等诸多挑战。本文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场景出发,首先从要素解译到场景要素耦合的解... 自然资源要素解译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最基础、投入工作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工作,存在可解译类别少、要素边界不准不全、类别属性可靠性不高等诸多挑战。本文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场景出发,首先从要素解译到场景要素耦合的解译范式、数据驱动到知识驱动的解译方法、人工目视到人机协同的解译手段3个方面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自动解译的研究进展;然后探讨了6个重点研究方向及其研究内容,包括场景要素耦合解译、知识驱动语义理解、人机协同智能解译、内外一体与三维环境解译、关键参数精准计算与定量反演,以及高可信质量控制与真实性验证;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自然资源要素智能解译研究提供思路,推动解决困扰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方法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智能解译 场景要素耦合解译 语义理解 人机协同 内外一体解译 参数反演 真实性验证
下载PDF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被引量:16
16
作者 易宁 李永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6,共8页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人性一词有较为广泛的涵义,包括天生的、自然而来的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以及人类所共有的品性、能力、生理特征等等。修氏特别关注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即人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人性一词有较为广泛的涵义,包括天生的、自然而来的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以及人类所共有的品性、能力、生理特征等等。修氏特别关注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即人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的欲望、好斗性以及人的情绪等等。欲望、好斗性和情绪等人类非理性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然而它们又通过具体变化着的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结合或冲突,从而形成为人类的活动。修氏以人性说为基础建构自已的历史观。他揭示了客观历史自身存在的理性:历史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联系不断加强的方式表现其发展的理路。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历史的本质就是人性。历史理性与自然理性无关,与道德理性背离。修氏的历史观反映了希罗多德之后古希腊史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对古希腊史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人性说 古希腊 历史观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的自然转归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荣晅 乌兰娜 +3 位作者 高积勇 周艳秋 王纯 吴瑞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5期365-368,372,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自然转归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诊断为CINⅠ的548例患者进行24~48个月的定期随访。以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HC-Ⅱ)作为监测手段。对LCT≥ASCUS,高危型HPV阳性或LCT≥LSIL者,行...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自然转归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诊断为CINⅠ的548例患者进行24~48个月的定期随访。以液基细胞学检查(L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HC-Ⅱ)作为监测手段。对LCT≥ASCUS,高危型HPV阳性或LCT≥LSIL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为最终诊断评价CINⅠ在6、12、24和36个月的自然转归情况。以寿命表法计算病变转归率。结果:(1)随访36个月时,累积失访率为10.22%。(2)随访36个月,CINⅠ向高级别进展者16例,病情稳定者29例,病变逆转447例。CINⅠ随访6个月时病变进展、持续存在和逆转为正常的百分率分别为0.58%、67.11%、37.39%;12个月时分别为1.15%、48.13%、55.61%;24个月时分别为2.30%,20.90%,77.28%;36个月时分别为3.07%,5.56%,85.71%。(3)高危型HPV阳性的CINⅠ患者6、12、24和36个月HPV累计自然清除率分别为52.76%、61.84%、82.64%和94.52%。结论:绝大多数CINⅠ可在36个月内自然逆转,其携带高危型HPV病毒亦可被自然清除。CINⅠ可能由高危型HPV一过性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自然转归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体育的历史生成——“体育基本原理”基于教材文本的学科反思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广虎 冉学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8,共10页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相对独立的人的活动,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体育基本原理"的教材编写,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纳入人的活动分化的历史视野,在充分认识体育历史生成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的基...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相对独立的人的活动,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体育基本原理"的教材编写,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纳入人的活动分化的历史视野,在充分认识体育历史生成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明确体育的活动对象、活动本质、活动特征,从而使体育的认识达成历史的和逻辑的一致性。但回顾"体育基本原理"教材编写的百余年历史,虽经历了以"原理"为文本标识、以"理论"为文本标识、以"概论"为文本标识、以"基本"为文本取向的不同阶段,却与这一要求相距甚远。进入新文科建设的新时期,"体育基本原理"的教材编写和学科建设,应重视:自身自然——基于本体论的对象认识;工业革命——基于认识论的动因辨析;人的活动——基于方法论的特征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历史 基本原理 人的活动 自身自然 工业革命
下载PDF
考试分数:一种人学的阅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江源 王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73-79,共7页
从人学的视野阅读、书写考试分数,阐明考试分数与人的价值、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交往的关联,解读考试分数随着人对人自身本质的追问与把握一起生成并演绎的逻辑,且体认到考试分数是历史对人性张扬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考试分数 人学 阅读
下载PDF
历史、人性与自然的镜像——贾平凹的“世纪写作”论纲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昕 张博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2,共8页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通过历史、人性与自然这三个角度来把握、理解、阐释作家贾平凹的创作谱系及其流变。从其具体的小说文本出发,如《商州》《山地笔记》《废都》《定西笔记》《高老庄》《秦腔》《老生》《山本》等,来感受、考量自1980年... 本文试图从整体上通过历史、人性与自然这三个角度来把握、理解、阐释作家贾平凹的创作谱系及其流变。从其具体的小说文本出发,如《商州》《山地笔记》《废都》《定西笔记》《高老庄》《秦腔》《老生》《山本》等,来感受、考量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及其变革的语境下,贾平凹是如何尝试为中国文学建立新的话语范式,来拓展或改变传统现实主义相对单一的创作方法,形成新的审美定势的强烈愿望。更为重要的是,思考贾平凹在创作中如何始终植根于"秦岭商洛"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并再现出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所独有的"神性",并提出贾平凹的"世纪写作"的概念。贾平凹正是在融合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强劲气息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创作命意和叙事美学,使"中国经验"在小说文本中不断焕发生机,民族的精神、心理的流变也在现实、存在的铺陈中获得伸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历史 人性 自然 神性 审美定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