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交通运行特征分析及优化设计
1
作者 马跃 黄诗淇 郭凯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2期16-23,M0005,共9页
为满足城市高速立交市政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立交上盖改造成为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匝道的改建与上盖平台的构筑,上盖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上盖交织区,该区域耦合了立交交织区和隧道的双重复杂交通特性,不仅存在交织区内车辆频繁变换... 为满足城市高速立交市政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立交上盖改造成为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匝道的改建与上盖平台的构筑,上盖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上盖交织区,该区域耦合了立交交织区和隧道的双重复杂交通特性,不仅存在交织区内车辆频繁变换车道、分流合流等特性,还叠加了隧道环境下视野受限、空间局促等风险,构成了显著的安全隐患。探讨了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交通运行影响因素,并聚焦于上盖交织区出入口实施的实地调研,采集和分析断面速度数据。结果显示,上盖交织区出口附近的断面间速度差、断面速度标准差和断面超速率均较高,表明这些路段交通运行风险较大。此外,结果还显示,设置纵向减速标线能有效降低速度标准差和车辆断面平均速度,减少超速现象,进而降低行车风险,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优化策略,对于城市立交上盖交织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上盖 交织区 交通运行特征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城郊融合背景下京津冀中小城镇中心城区地域范围识别及应用研究——以河北省宁晋县为例
2
作者 杜宽亮 刘行健 王天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1,95,共6页
中心城区地域范围(以下简称“城区地域范围”)识别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县城占据主导地位的京津冀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城镇具有“城村交织”“城乡互嵌”的空间特征,面对推进实施以县城为主要引擎和重要载体的... 中心城区地域范围(以下简称“城区地域范围”)识别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县城占据主导地位的京津冀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城镇具有“城村交织”“城乡互嵌”的空间特征,面对推进实施以县城为主要引擎和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发展趋势,科学界定该地区中小城镇中心城区的地域空间,成为开展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环节。文章分析了传统土地调查以城镇村属性为“202及202A”用地图斑识别作为城区地域范围的局限性,以河北省宁晋县为例,对比在城镇基数转换、城市体检评估等不同工作思路中确定的城区地域范围的划定情况,提出适用于京津冀地区中小城镇城区地域范围识别的方法和途径,为支撑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判断城郊融合类村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地域范围 城区实体地域 城镇基数转换 城村交织
下载PDF
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
3
作者 彭珂珊 《四川草原》 2003年第3期5-8,10,共5页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的吸引和辐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按照典...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的吸引和辐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产业带 西部大开发 经济建设 作用 生态平衡 生态失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