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FF3在贲门肠化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癌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笑山 郝曙光 +5 位作者 王立东 高社干 王公平 侯建峰 茹艺 陈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3640-3643,共4页
目的:探讨TFF3蛋白在贲门肠化及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与贲门癌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炎组织24例、肠化组织52例、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65例及贲门癌组织35例中TFF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TFF3蛋白在贲门肠化及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与贲门癌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炎组织24例、肠化组织52例、肠化伴不典型增生组织65例及贲门癌组织35例中TFF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贲门炎及肠化组织中,TFF3蛋白主要表达在柱状细胞的纹状缘,肠化伴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TFF3蛋白在贲门炎、肠化组织、肠化伴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8%、44.2%、46.2%和54.3%,贲门黏膜组织从正常至不典型增生再至癌变这一过程与TFF3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r=0.232,P<0.05).TFF3蛋白表达的位点与病理类型相关(Kappa=0.490).结论:TFF3蛋白在细胞质中的过表达参与了贲门癌变过程,有可能成为贲门组织早期癌变的预警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肠上皮化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三叶因子
下载PDF
TFF3激活PI3K/Akt通路参与宫颈腺癌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昕 于风胜 +5 位作者 殷广洁 孙业武 孙欣 于啸 王宁 王言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TFF3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宫颈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TFF3细胞因子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或两者共同处理Hela细胞,CCK-8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TFF3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宫颈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TFF3细胞因子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或两者共同处理Hela细胞,CCK-8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及其激活状态蛋白p-Akt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FF3处理后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提高,细胞凋亡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处理后Hel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F3+LY294002处理后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细胞凋亡与TFF3和LY294002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FF3能激活p-Akt基因表达。结论:TFF3能通过提高p-Akt蛋白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节宫颈腺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f3(trefoil factor 3) PI3K/AKT信号通路 宫颈腺癌 HELA细胞
下载PDF
TFF3过表达促进宫颈腺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梅 于风胜 +5 位作者 王文杰 王雅迪 殷广洁 孙欣 王宁 王言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TFF3基因过表达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LV-TFF3)感染宫颈腺癌细胞系Hela,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其溶剂DMSO分别处理TFF3过表达的Hel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目的:探讨TFF3基因过表达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LV-TFF3)感染宫颈腺癌细胞系Hela,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其溶剂DMSO分别处理TFF3过表达的Hel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FF3表达,CCK-8实验验证TFF3对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FF3对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TFF3过表达对PI3K/Akt/Twist1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慢病毒(LV-TFF3)感染宫颈腺癌细胞系Hela后,TFF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p-Akt、Twist1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FF3过表达的Hela应用LY294002处理后细胞功能明显降低(P<0.05),p-Akt、Twist1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TFF3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Twist1信号转导通路,增强宫颈腺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引发EMT,促进宫颈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f3(trefoil factor 3) 宫颈腺癌 PI3K/Akt/Twist1信号通路 HELA细胞
下载PDF
从脑肠轴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及ERK1/2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思清 韩运宗 +2 位作者 刘琴 周姝 周赛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51-1655,172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15只。正常组隔日蒸馏水灌胃,每日不限饮食;其余组大鼠先以小承气汤结合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胃虚寒证模型,实验第11天采用冰醋酸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之后模型组继续隔日上午给予小承气汤并当日禁食,次日恢复饮食,共持续20 d;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除同模型组的每日处理外,每日下午分别给予4.2 mg/(kg·d)奥美拉唑和6.8 g/(kg·d)黄芪建中汤灌胃;正常组隔日上午及每日下午给予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摘取各组大鼠胃,记录溃疡大小并计算胃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正常,未见溃疡点及糜烂斑等;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皱襞存在中断,有点状溃疡、糜烂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建中汤组与奥美拉唑组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的胃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促进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上调HGF、ERK1/2及TFF3的表达可能是其基于脑肠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脑肠轴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肠三叶因子3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上皮防御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萌 蒋龙元 +5 位作者 杨正飞 常建星 李旷怡 温立强 吴畏 常瑞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8,65,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上皮防御屏障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TI预处理组及UTI治疗组,后3组再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后3、6和12h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采用改良的CLP制备大鼠脓...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上皮防御屏障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TI预处理组及UTI治疗组,后3组再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后3、6和12h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采用改良的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预处理组在CLP前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kU/kg,治疗组在CLP后2h经尾静脉注射UTI50kU/kg。分别于CLP后3、6和12h活杀大鼠,取回肠黏膜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黏膜防御素-5(RD-5)和肠三叶因子家族3(TFF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UTI治疗组和预处理组能显著减轻上述改变。模型组RD-5和TFF3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UTI治疗组和预处理组能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P〈0.05或P〈0.01);预处理组CLP后12h较治疗组升高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脓毒症时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UTI对其有保护作用,从而遏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脓毒症 肠道 防御素-5 肠三叶因子家族3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常瑞明 常建星 +4 位作者 温立强 江志鹏 余凯 杨涛 蒋龙元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8-652,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方法28只麻醉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CPR组和假复苏对照组(sham组),sham组大鼠只进行麻醉和外科手术操作,不进行心脏骤停和CPR(n=7);CPR组按照复苏后的时间...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影响因素。方法28只麻醉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CPR组和假复苏对照组(sham组),sham组大鼠只进行麻醉和外科手术操作,不进行心脏骤停和CPR(n=7);CPR组按照复苏后的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即12、24、48h组,每个亚组7只。评估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杯状细胞计数,检测肿瘤坏死因子一仪(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及肠三叶因子(TFF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CPR后12、24、48h组肠黏膜损伤明显较sham组严重(P〈0.01),损伤评分分别为3.15、3.03、2.22分,而sham组为0.55分,24、48h组可见小部分的肠黏膜重建现象,即杯状细胞和其他细胞爬行到肠黏膜受损区覆盖肠黏膜的裸露区域。与sham组比较,CPR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IL-1β、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1),尽管TFF3在12h组表达较sham组有所增高,但在24、48h组表达明显低于sham组(P〈0.05)。结论肠黏膜持续的高炎症状态和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CPR组受损肠黏膜重建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杯状细胞数量的减少也影响肠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肠黏膜重建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肠三叶因子(tff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肠组织中P-ATK及P-BAD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彩霞 张丙宏 +1 位作者 张海霞 赵日红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TF)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磷酸化BAD(p-BAD)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NEC模型,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 目的观察肠三叶因子(ITF)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磷酸化BAD(p-BAD)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NEC模型,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B组腹腔注射ITF 0.2 mg;C组腹腔内注射渥漫青霉素0.1 mg/kg;D组腹腔内注射ITF 0.2 mg+渥漫青霉素0.1 mg/kg;E组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第4天断头处死大鼠,取近回盲部肠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组肠组织中p-AKT及p-BAD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p-AKT、p-BAD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他4组(P均<0.05),A组高于E组(P均<0.05),C组p-AKT最低(P<0.05)。各组大鼠肠损伤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肠损伤病理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 ITF可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使AKT活化为p-AKT,其作用于下游靶点p-BAD,抑制BAD的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三叶因子 大鼠 p-BAD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
下载PDF
含hITF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臻 王林 +3 位作者 万千雪 金星 梁光萍 彭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hITF)启动子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启动子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LS-174T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约2.5kb的含hITF基因启动子片段(-2331/+53),而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0个不同... 目的构建含有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hITF)启动子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启动子活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LS-174T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约2.5kb的含hITF基因启动子片段(-2331/+53),而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0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序列至pGL-3basic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然后将这些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并在48h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插入的hITF启动子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正确,-500/+53,-400/+53和-300/+53片段活性介于0.023~0.026之间,-200/+53,-100/+53和-50/+53活性介于0.0032~0.0042之间,明确了最小活性功能域位于-300/+53区域,-300/-200区域对hITF转录起始起关键性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含hITF启动子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鉴定出人肠三叶因子(hITF)启动子活性位于-300/-200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启动子 pGL-3basic HEK-293细胞
下载PDF
血清ITF3、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褚立岩 莫毓 +3 位作者 尹林 刘洋 蒙冠 蔡尚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肠三叶因子3(ITF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进行手术的2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肠三叶因子3(ITF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进行手术的2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277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TF3、HMGB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发生EPISBO的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EPISBO患者血清ITF3、HMGB1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TF3、HMGB1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EPISBO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TF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PISBO患者血清ITF3、HMGB1水平呈现负相关性(r=-0.671,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TF3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EPISBO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MGB1是导致EPISB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TF3、HMGB1联合应用诊断EPISBO的临床价值优于ITF3、HMGB1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ITF3)=3.112、P=0.002,Z_(二者联合-HMGB1)=2.000、P=0.046)。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EPISBO患者血清ITF3水平显著降低,HMGB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对EPISBO的临床诊断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肠三叶因子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诊断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胃溃疡对海马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丁峰 戴屹东 +4 位作者 刘锦燕 周懿忆 林见敏 王金金 费凤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期间海马区肠三叶因子(ITF)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D大鼠42只,其中实验性胃溃疡36只,正常对照6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ITF蛋白表达量和mRNA转录变化。结果:大鼠海马锥体细胞...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期间海马区肠三叶因子(ITF)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D大鼠42只,其中实验性胃溃疡36只,正常对照6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ITF蛋白表达量和mRNA转录变化。结果: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质内,以及海马内部分神经细胞可见ITF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与正常大鼠比较,实验性大鼠溃疡1 d后海马ITF平均灰度值开始降低,随后逐渐降低,1周后达到最低水平(P〈0.01),维持2~4周后开始恢复(P〈0.05)。RT-PCR检测表明,大鼠实验性溃疡后1 d开始,海马ITF mRNA转录水平逐渐升高,1周达到最高值,其后开始下降(P〈0.05~0.01),4周后接近实验前水平。结论: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海马中ITF高表达可能是溃疡愈合过程神经内分泌调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三叶因子 三叶草因子 海马 免疫组化 RT-PCR 实验性胃溃疡 大鼠
下载PDF
“通腑”方法对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肺组织NKA、VIP、TFF3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丰杰 李宇航 +6 位作者 许红 高誉珊 王玥琦 孙燕 王毅 林峻生 徐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激肽A(NKA)及肠三叶因子(TFF3)含量变化及通腑中药(大承气汤)对其的调节作用,探讨"肺合大肠"神经肽机制。方法制备直肠半结扎大鼠模型。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肺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激肽A(NKA)及肠三叶因子(TFF3)含量变化及通腑中药(大承气汤)对其的调节作用,探讨"肺合大肠"神经肽机制。方法制备直肠半结扎大鼠模型。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持续结扎组、解扎组、解扎给药组、正常给药组,给药组灌胃大承气汤3 g/只。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肺组织中VIP、TFF3、NK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及肺组织中NKA、TFF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经大承气汤从肠干预后,BALF中TNF-α、IL-1β及肺组织中NKA、TFF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显示肺组织中NKA、VIP、TFF3含量与BALF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相关(P<0.01或P<0.05)。结论通腑疗法可减轻直肠半结扎模型大鼠的肺部炎症,这一效应的产生与肺组织中VIP、TFF3、NKA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 肺合大肠 直肠半结扎模型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激肽A 肠三叶因子 大鼠
原文传递
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萌 蒋龙元 +3 位作者 周天恩 杨正飞 温立强 常建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摘 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脓毒症组(n=45),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模型建立后3 h、6 h和12 h留取回肠黏膜和全血标本.分别进... 摘 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脓毒症组(n=45),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模型建立后3 h、6 h和12 h留取回肠黏膜和全血标本.分别进行肠黏膜形态学观察、肠防御素5(RD-5)及肠三叶因子3(TFF_3)Mrna表达水平检测、肠黏膜淋巴细胞凋亡分析,以及外周血中肠源性细菌DNA定性检测.结果 CLP所致脓毒症导致大鼠回肠黏膜明显损害,主要表现为上皮脱落、固有层分离、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脓毒症组模型建立后3 h即出现RD-5和TFF_3 Mrna表达显著性减少(与正常组比较,P〈0.05),且6 h和12 h组进行下降(与3 h组比较,P〈0.05),肠黏膜淋巴细胞凋亡数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脓毒症组全血肠源性细菌DNA扩增全部阳性.结论 脓毒症时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显著减退,且随脓毒症的发展而进行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黏膜免疫屏障 防御素5 肠三叶因子 盲肠结扎穿孔术
原文传递
基因重组人三叶因子3治疗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勇 王良喜 +4 位作者 毛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张方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hTFF3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烧伤组和烧伤后hTFF3治疗(TFF3)组,TFF3组伤后1 h开始hTFF3灌胃,剂量为1 mg/kg,烧伤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hTFF3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烧伤组和烧伤后hTFF3治疗(TFF3)组,TFF3组伤后1 h开始hTFF3灌胃,剂量为1 mg/kg,烧伤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5 d。观察烧伤后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肠黏膜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病死率。结果烧伤小鼠每天给予1 mg/kg的hTFF3灌胃,显著降低肠黏膜受损程度,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烧伤组以出血、坏死和溃疡为主,TFF3组以充血、水肿为主,同时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明显增加,小鼠5 d病死率有所下降(27.3%vs 45.6%)。结论重组hTFF3对烧伤后肠道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促进受损黏膜屏障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烧伤 肠黏膜 小鼠
原文传递
影响脓毒症受损肠黏膜修复的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瑞明 常建星 +3 位作者 温立强 傅玉茹 江志鹏 陈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肠黏膜损害后修复的因素。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脓毒症模型,分别以CLP后6,24,48h不同时间段观测肠黏膜损伤程度和修复过程,前者包括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凋亡的测定,后者包括肠黏膜修复的杯状细胞变化、...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肠黏膜损害后修复的因素。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脓毒症模型,分别以CLP后6,24,48h不同时间段观测肠黏膜损伤程度和修复过程,前者包括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凋亡的测定,后者包括肠黏膜修复的杯状细胞变化、黏膜肠三叶因子3(TFF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TNF-α、IL—1含量。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肠黏膜呈持续损害状态,6h的损害积分明显小于24h,48h组(P〈0.05),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caspase-3蛋白在3组均高于sham组4倍以上;黏膜IL-1,TNF-α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3~4倍,其中24h及48h组明显高于6h组。肠黏膜的修复过程不明显,损伤黏膜未见到明显的杯状细胞积聚;TFF3在6h组轻度增高,24h及48h组表达下降;杯状细胞数量在CLP的3个组明显减少;TGF—β1在6h组增高,其他两组均接近于sham组。结论严重脓毒症肠黏膜持续的高炎症状态、杯状细胞功能以及黏膜重建能力下降,影响了受损肠屏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肠黏膜 修复 杯状细胞 肠三叶因子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原文传递
血清三叶因子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佳 毛秋卉 +1 位作者 张学俭 邹晓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内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32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25例,上皮内瘤变组33例,肠型胃癌组6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内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32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125例,上皮内瘤变组33例,肠型胃癌组6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102例。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FF3浓度。截点的选择用ROC曲线获得并得到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判断血清TFF3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结果 CAG组、肠型胃癌组血清TFF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血清TFF3诊断CAG及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分别0.725±0.029,0.548±0.038。根据ROC曲线得到诊断CAG的血清TFF3最佳临界值为28.10 ng/ml,其诊断的灵敏度为66.4%,特异度为74.1%。结论血清TFF3是筛选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指标,但尚需进一步进行大宗病例、多中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胃癌 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胃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新型分子标记物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久丹 熊金华 王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8-1020,共3页
收集29例甲状腺结节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T-PCR在核酸水平上检测所取甲状腺组织中4种目的基因C10rf24、DDIT3、HMGA2、TFF3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C10rt24mRNA在滤状腺瘤中的表达下调,在滤泡状癌中的表达上调;D... 收集29例甲状腺结节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T-PCR在核酸水平上检测所取甲状腺组织中4种目的基因C10rf24、DDIT3、HMGA2、TFF3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C10rt24mRNA在滤状腺瘤中的表达下调,在滤泡状癌中的表达上调;DDIT3和HMGA2mRNA在滤泡状腺瘤和滤泡状癌中的表达均上调,且在滤泡状癌中的表达高于滤泡状腺瘤:TFF3mRNA在滤泡状癌和滤泡状腺瘤中均下调。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10rt24、DDIT3、HMGA2、TFF3对甲状腺滤泡状癌和滤泡状腺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状癌 染色体1开放读码框24 DNA损伤诱导转录物3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肠三叶因子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与肠三叶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雨明 许玲芬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772-776,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随访.近年来,儿童IB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而IBD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随访.近年来,儿童IB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而IBD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目前尚无可靠的无创检查及血清学标志用于随访患者临床疾病活动程度.肠三叶因子(TFF3)在肠道炎症的修复、促进黏膜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IBD的发病机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就TFF3在IBD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三叶因子 血清标志物 肠上皮屏障
原文传递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Radix Platycodon in Combination with Herbs for Cleaning-heat and Detoxification and Its Mechanism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宇航 郑丰杰 +2 位作者 黄颖 钟相根 郭明章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Radix Platycodon in combination with herbs for cleaning-heat and detoxification and its mechanism for Fei (肺)-targeting. Methods: Forty Wista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Radix Platycodon in combination with herbs for cleaning-heat and detoxification and its mechanism for Fei (肺)-targeting. Methods: For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8 per group): the sham-operated group, model group, Radix P/atycodon group, Flos Lonicera and Fructus Forsythia (LF) group, and Radix Platycodon, Flos Lonicera and Fructus Forsythia combination (PLF)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A ra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passive smoking an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The treatments started from the 15th day of passive smoking for a total duration of 14 days.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changes in the following measurements were determined: lung histopatholog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 α),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13 (TGF- 13 ) and interleukin IL-1 13 (IL-1 13 )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and mRNA expression of endogenous active substance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3 (TFF3) in the lung tissue. Results: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ham-operated group, rats in the COPD model group had disrupted alveolar structure, collapsed local alveoli, significantly widened or even fused alveolar septa, and massive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alveolar wall and interstitium. In addition, significant bronchial epithelium hyperplasia, partially shed epithelia, and marke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the bronchial wall and its surrounding tissues were noticed.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had degeneration of 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 reduction, breakage or even loss of cell surface microvilli; swollen mitochondria with disappearing cristae and vacuole-like structure; and, increased secondary lysosomes in alveolar macrophages. The TNF- α, TGF- β and IL-β levels and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in BALF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or P〈0.05) and TFF3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ung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of lung injury was less severe in all three treatment groups. In addition, TGF- 13 and IL-1 13 and WBC count in BALF were decreased (P〈0.01 or P〈0.05), and TFF3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ung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LF group (P〈0.01). Compared with the LF group, the IL-1 13 in BALF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and TFF3 m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in the PLF group. Conclusions: Radix Platycodon synergizes with herbs for cleaning-heat and detoxification in reducing inflammatory injury in a rat model of COPD. The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s reflected in the improvement in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n the reduction of IL-1 β levels in BALF. The mechanism of such synergistic action may be related to its effect on maintaining the TFF3 mRNA expression and Fei-targeting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Platycodon cleaning-heat and detoxific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3 Fei-targe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