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肠道菌群特征观察及证型相关分析
1
作者 冯晓玲 王士萌 +1 位作者 涂许许 陈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I0001-I0010,共15页
目的观察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未孕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特点及与正常女性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URSA肾虚血瘀型与肠道菌群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 目的观察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未孕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特点及与正常女性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URSA肾虚血瘀型与肠道菌群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0例)为URSA肾虚血瘀型未孕患者、对照组(40例)为正常未孕女性。收集基本信息、中医证候等资料,采集粪便标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URSA肾虚血瘀型患者与正常女性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丰度,Alpha、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URSA患者年龄与粪球菌、梭状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成正相关;流产次数与罗氏菌属、丹毒丝菌科正相关,与真杆菌属负相关;中医证候积分与粪球菌属呈正相关,与巨球型菌属、卡氏伯克霍氏菌、毛螺菌属呈负相关;变形杆菌门在URSA肾虚细化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URSA肾虚血瘀型患者与正常女性肠道优势菌群的丰度比例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贡献菌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肾虚血瘀型 肠道菌群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八髎”针刺联合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胡晔 李钰 +1 位作者 王钏 周利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究“新八髎”针刺联合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观察组接受“新八髎”针刺... 目的:探究“新八髎”针刺联合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就诊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观察组接受“新八髎”针刺联合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中医症候积分、荨麻疹控制情况[荨麻疹控制评分(UCT)]、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版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CU-Q2o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CRP、IL-4、IL-17和CU-Q2o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UC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八髎”针刺联合督脉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避免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风燥型 新八髎 针刺 督脉 刺络放血
下载PDF
祛风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效果
3
作者 刘子洋 段连香 +2 位作者 刘文瑞 何立群 胡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祛风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5期且符合尿毒症性皮肤瘙痒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 目的探讨祛风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5期且符合尿毒症性皮肤瘙痒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祛风方(自拟方+曲安奈德+硫代硫酸钠复方制成),对照组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等,并比较特应性皮炎评分表(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及主要症状疗效率,综合评价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CORAD评分、主要症状疗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治疗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瘙痒症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硫代硫酸钠 曲安奈德 中药复方 血虚风燥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生血通便颗粒对血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及c-kit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周佳敏 王真权 +2 位作者 陆文洪 肖俐敏 罗雯鹏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对血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盐酸洛哌...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对血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运动、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经胃灌服结合尾部放血法构造血虚肠燥型大鼠模型,经鉴定模型复制成功后,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天;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追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体质量、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结肠ICC整体结构恢复或轻度异常,自噬小体减少,结肠组织c-kit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生血通便颗粒可有效改善血虚肠燥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动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结肠组织c-kit表达、抑制ICC自噬、改善ICC超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血虚肠燥 生血通便颗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虚风燥证”皮肤疾病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5
作者 严格 王怡 +2 位作者 杜欣冉 缪晓 李福伦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29-235,共7页
血虚风燥证是中医皮肤病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涵盖了多种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本文通过对血虚风燥证的中医理论渊源进行梳理,阐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并且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从遗传、皮肤屏障、... 血虚风燥证是中医皮肤病学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类型,涵盖了多种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疾病,本文通过对血虚风燥证的中医理论渊源进行梳理,阐述其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并且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从遗传、皮肤屏障、代谢、免疫等方面探讨了血虚风燥证的生物学基础。此外,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医药和西医治疗血虚风燥证的现状,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血虚风燥 生物学基础 中医治法治则
下载PDF
基于虚实辨证的大肠癌血瘀证中医药治疗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芝亦 龚航军 周利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免疫调节、微循环障碍等方面综述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大肠癌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结直肠癌 血瘀证 虚实辨证 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潘月丽运用“肝肾大肠同调”法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经验
7
作者 崔正九 周旭 +4 位作者 袭雷鸣 王欣欣 张昊晨 刁娟娟 潘月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潘月丽教授认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机总归气虚、血瘀、湿热,其产生与肝、肾、大肠密切相关,故提出“肝肾大肠同调”的治疗理念,认为“补气更需补肾,活血不离疏肝,清利湿热宜通肠腑”。补肾常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或在他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 潘月丽教授认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机总归气虚、血瘀、湿热,其产生与肝、肾、大肠密切相关,故提出“肝肾大肠同调”的治疗理念,认为“补气更需补肾,活血不离疏肝,清利湿热宜通肠腑”。补肾常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或在他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等补肾之品;活血常选血府逐瘀汤或桃核承气汤加减,善用青皮、香附、佛手等疏肝行气之品;清热利湿常用润下药物,以通利肠腑,给邪气以出路。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肝肾大肠同调 气虚 血瘀 湿热 潘月丽
下载PDF
夏氏当归止痒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耿敏 张慧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当归止痒方治疗成人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7月—2022年1月该院皮肤科就诊的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纳入符合血虚风燥证型患者,共76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 目的观察当归止痒方治疗成人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7月—2022年1月该院皮肤科就诊的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纳入符合血虚风燥证型患者,共76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试验组口服当归止痒方,两组皆外用纽强倍润型润肤露。治疗8周,对两组瘙痒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患者主观湿疹评分(Patient-Oriented Eczema Measure,POEM)评分、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研究者整体评估(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评分、瘙痒数值评分(Itch-Numerical Rating Scores,Itch-NRS)评分、血清总IgE、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医症状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1)试验组总有效率91.89%(34/37),高于对照组61.76%(21/34)(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有效率86.49%(32/37),高于对照组47.05%(16/34)(P<0.05)。(2)试验组EASI评分(17.81±6.06)分、POEM评分(11.19±3.76)分、DLQI评分(14.16±3.03)分、IGA评分(2.24±0.68)分、Itch-NRS评分(4.73±1.37)分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3)两组血清EOS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血清IgE水平两组均无明显干预效果。结论当归止痒方治疗成人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润燥止痒胶囊,没有使用首乌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虚、便秘、皮肤干燥、瘙痒等中医伴随症状,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止痒方 血虚风燥型 成人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刘欣颖 黄青 +4 位作者 王雨晴 麦羡琳 杨漫清 杨祉奇 申燕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研究组给予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相关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计数]以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UAS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UAS评分、DLQI评分分别为(1.72±0.54)、(6.38±2.04)分,均低于对照组[(2.43±0.63)、(8.8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L-4、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NF-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IL-4、hs-CRP水平分别为(21.25±3.36)pg/mL、(12.52±4.11)mg/L,均低于对照组[(32.34±4.19)pg/mL、(18.53±6.14)mg/L],研究组INF-γ水平为(15.46±3.34)pg/mL,高于对照组[(11.14±3.6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EOS计数、WBC、NEU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EOS计数、WBC、NEU计数分别为(0.34±0.11)×10^(9)/L、(6.15±1.68)×10^(9)/L、(3.96±1.28)×10^(9)/L,均低于对照组[(0.43±0.13)×10^(9)/L、(7.03±1.92)×10^(9)/L、(4.74±1.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研究组复发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味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肯定,能减轻荨麻疹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炎症因子、血常规相关指标,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加味 咪唑斯汀 血虚风燥型 荨麻疹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耳穴埋针对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书奇 孙粼 +1 位作者 刘帅 朱婷玉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4-37,53,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耳穴埋针对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1例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耳穴埋针对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1例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中药组、针药组各37例。西药组口服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次,连续14 d。中药组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每天200 mL,分2次服用,疗程14 d。针药组予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耳穴埋针治疗,疗程14 d。三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便秘症状改善程度、有效率、安全性进行对比,采用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进行评估。结果:针药组有效率91.89%(34/37),中药组有效率89.19%(33/37),两组均高于西药组的78.38%(29/37,P<0.05)。干预后,针药组和中药组的腹胀程度评分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中药组为2.7%,针药组无不良反应(P>0.05)。干预后,针药组PAC-QOL总评分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在担心与焦虑、满意度两项评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耳穴埋针对肠燥津亏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腹胀程度,减轻患者焦虑心态,提高疗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芍药甘草汤 耳穴 肠燥津亏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诊疗策略
11
作者 袁亚利 李军祥 +6 位作者 谢春娥 邢韵淇 张文基 王木源 卢心毓 李一桐 毛堂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好发于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等发病特点,此与中医学“伏邪理论”认识趋同。该文试从中医“伏邪理论”入手,回顾相关典籍,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对UC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重新探讨。认为湿热、瘀血是伏邪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而伏邪所致的肠络受损是UC发生的病理基础,因此临证遣方用药时谨遵扶正祛邪、透邪外出的治疗总纲,提出清热利湿是祛除伏邪的首要治则,健脾温中为重要保障,理气活血是主要方式,而顾护胃气则需贯穿治疗始终,由此创立的清肠温中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防治UC的复发。该文分别从“伏邪理论”源流、伏邪在UC发病中的特点及在诊疗中的应用等探讨了中医药抗UC复发的诊疗策略,并附本团队防治UC复发的经验,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湿热瘀血 脾虚 肠络受损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临床观察
12
作者 代洁 万什方 +2 位作者 周鸿雲 占煜 赵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的疗效。方法: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予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溶液。结果: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8.57%(62/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86%(65/70),疾病复发率为22.92%(11/48);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为77.94%(53/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88%(55/68),疾病复发率为52.94%(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肠燥津亏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燥津亏证 芍药甘草汤加味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健脾化瘀通腑方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疗效研究
13
作者 王红英 方靖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通腑方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临床效果。方法:105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53例、联合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脾虚肠燥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胃肠引流量,治...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通腑方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临床效果。方法:105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53例、联合组52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脾虚肠燥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胃肠引流量,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血清相关因子[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C)]和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补体(C3、C4)]水平。结果:联合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西医组(P<0.05)。第1~7天,两组胃肠引流量呈下降趋势,且第3~6天联合组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纳差、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评分及总积分、血清DAO、D-LC、CD8^(+)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西医组(均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补体C3、C4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高于西医组(均P<0.05)。结论:健脾化瘀通腑方能有效改善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肠梗阻脾虚肠燥证的临床症状,提升免疫功能,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肠梗阻 脾虚肠燥证 健脾化瘀通腑方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四物三色荆防草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用药经验
14
作者 于海平 杨梦萍 于增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8期116-120,共5页
老年皮肤瘙痒症常发于60岁及以上人群,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长期发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态。国医名师于增瑞认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中医基本病因病机为血虚风燥,老年人气血虚弱,血不养肤,虚风内生,风胜则痒,治疗原则宜养血... 老年皮肤瘙痒症常发于60岁及以上人群,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长期发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态。国医名师于增瑞认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中医基本病因病机为血虚风燥,老年人气血虚弱,血不养肤,虚风内生,风胜则痒,治疗原则宜养血祛风。于师自拟“四物三色荆防草汤”化裁自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最初记载于宋代严用和所著的《严氏济生方》,为血虚风燥型皮肤病的常用效方。于师临床上善用四物三色荆防草汤加减化裁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诸药配伍,辨证论治,标本兼施,共奏益气养血润肤、疏风祛邪止痒之功,治疗效果显著。笔者拟从辨证思想、方药源流、组成化裁、临床验案等方面详细介绍于师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用药经验,为该病的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风燥 老年皮肤瘙痒症 名医经验 中医用药 于增瑞
下载PDF
西替利嗪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坛树 曾源 +1 位作者 连清清 邱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西替利嗪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C3、C4的影响。方法:在我科就诊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常规西替利嗪治疗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穴位... 目的:观察及分析西替利嗪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C3、C4的影响。方法:在我科就诊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常规西替利嗪治疗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穴位自血疗法。评定两组治疗前后1周荨麻疹活动度(UAS7)评分及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C3、C4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经治疗,两组UAS7评分及血清IgE、C3、C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S7评分及血清IgE、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P<0.05)。治疗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6.90%)低于对照组(41.67%)。结论:西替利嗪联合穴位自血疗法能调整IgE、C3、C4水平,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自血疗法 血虚风燥型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郑莉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临床经验
16
作者 徐月彤 郑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121-125,共5页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量少且干结的一种病症,依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总发病率约在10.9%。长期便秘会造成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郑莉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量少且干结的一种病症,依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总发病率约在10.9%。长期便秘会造成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郑莉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知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药结合治疗内科疾病领域见解独到。在功能性便秘辨证诊治中,郑莉教授认为阴虚肠燥证是常见证型之一,其中又以脾肾阴虚导致津枯肠燥为主。针对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郑莉教授采用中药与脐针疗法双管齐下内外兼施,标本兼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于内,选用增液汤以补开塞,内调营阴,既可攻邪,又可防虚;于外,采用脐针疗法进行方位补泻,外助阴津。中药益气滋阴、润肠通便,脐针补脾益肾、调畅气营。研究结合案例介绍郑教授针药并用诊治阴虚肠燥证功能性便秘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阴虚肠燥证 针药结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益胃化肠方联合穴位埋线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胃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郭婷婷 李跃文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益胃化肠方联合穴位埋线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 目的:观察益胃化肠方联合穴位埋线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益胃化肠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胃功能指标值[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IL-17、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GRP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EGF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CGRP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VEGF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G、G-17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G、G-17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化肠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气虚血瘀型 益胃化肠方 穴位埋线 胃功能
下载PDF
益气健脾汤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8
作者 孙志东 张燕 +2 位作者 刘成祥 杨磊 袁星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脾虚湿困证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脾虚湿困证型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化指标(FPG、FINS、HBA1c、AST、ALT、GGT)、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各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FINS、HBA1c、AST、ALT、GGT及HOMA-IR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impon指数明显的降低,Ace、Chao1与Shannon的指数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具有降糖和保肝作用,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初发2型糖尿病 益气健脾汤 肠道菌群 脾虚湿困 肝功能 血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益中条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19
作者 朱静怡 蔡嘉惠 姚民武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中条达方口服,2组疗程... 目的:观察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中条达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水平、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腹痛程度、腹泻次数、便血时间评分及主要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结肠炎 益中条达方 肝郁脾虚证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
下载PDF
宋艳丽教授基于“治风先治血”探讨芪归润燥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晗 张天博 +4 位作者 曲韵 刘馨 王晶晶 姚春海 宋艳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本文介绍宋艳丽教授从“治风先治血”角度辨治特应性皮炎经验。宋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包括血虚、血燥、血瘀、血热生风等,临床采用益气生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治法,并应用经验方芪归润燥方治疗,效果明显。因此... 本文介绍宋艳丽教授从“治风先治血”角度辨治特应性皮炎经验。宋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发病机制包括血虚、血燥、血瘀、血热生风等,临床采用益气生血、养阴润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治法,并应用经验方芪归润燥方治疗,效果明显。因此,本文简要阐述“治风先治血”的理论内涵,并基于此探讨特应性皮炎相关病因病机,归纳本病“血”的虚实变化,进而引出宋教授应用芪归润燥方治疗本病的临床见解,侧重探讨组方思路和用药特色,并举验案,以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虚风燥 芪归润燥方 治风先治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