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 Uterine Device (IUD) Migration into the Bladder. Diagnosis Issues and Management
1
作者 Coulibaly Noël Yao Evrard Kouamé +3 位作者 Khume Stéphane Adebayo Tawakaltu Bolasade Diallo Abdoulaye Akobé Privat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23年第12期525-529,共5页
Background: Intra uterine device (IUD) is commonly used as contraceptive procedure. A mislocation is possible and may reduce quality of life. Aim: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a rare case report and emphasize on the dif... Background: Intra uterine device (IUD) is commonly used as contraceptive procedure. A mislocation is possible and may reduce quality of life. Aim: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a rare case report and emphasize on the difficulty of diagnosis. Case Presentation: A 40-year-old woman had a history of IUD implantation after her last delivery. Six years later, she visited a doctor for a pelvic pain going on for a long period. The diagnosis of mislocated intra uterine device (IUD) was made using imaging techniques. Conclusion: A pelvic pain in a woman, going on for a long period, should evoke a migrated IUD. Thorough explor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Foreign Body intra Uterine Device CYSTOSCOPY
下载PDF
一种新型膀胱压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高咚咚 孙秀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7期143-145,共3页
膀胱压是反应患者腹腔压力的一组重要数据,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介绍了一款实用新型膀胱压测量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其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获取患者膀胱压力数值,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观察,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腹内压 腹腔高压症 膀胱压 测量装置
下载PDF
Effect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entral hernia repair 被引量:2
3
作者 Konstantin M Gaidukov Elena N Raibuzhis +5 位作者 Ayyaz Hussain Alexey Y Teterin Alexey A Smetkin Vsevolod V Kuzkov Manu LNG Malbrain Mikhail Y Kirov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3年第2期9-16,共8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fter surgical repair of ventral hernia and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IAP measuremen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IM: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fter surgical repair of ventral hernia and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IAP measuremen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irty adult patients after elective repair of ventral hernia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prospective study.IAP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via both a balloontipped nasogastric probe [intragastric pressure(IGP), Ci MON, Pulsion Medical Systems, Munich, Germany] and a urinary catheter [intrabladder pressure(IBP), Uno Meter Abdo-Pressure Kit, Uno Medical, Denmark] on five consecutive stages:(1)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AI);(2) after ventral hernia repair;(3) at the end of surgery;(4) during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through the endotracheal tube; and(5) at 1 h after tracheal extubation. The patients were in the complete supine position during all study stages.RESULTS: The IAP(measured via both techniques) increased on average by 12% during surgery compared to AI(P < 0.02) and by 43% during spontaneous breathing through the endotracheal tube(P < 0.01). In parallel, the gradient between РаСО2 and Et CO2 [Р(а-et)CO2] rose significantly, reaching a maximum during the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The PаO2/Fi O2 decreased by 30% one hour after tracheal extubation(P = 0.02). The dynamic compliance of respiratory system reduced intraoperatively by 15%-20%(P < 0.025). At all stages,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GP and IBP(r = 0.65-0.81, P < 0.01) with a mean bias varying from-0.19 mm Hg(2SD 7.25 mm Hg) to-1.06 mm Hg(2SD 8.04 mm Hg) depending on the study stage. Taking all paired measurements together(n = 133), the median IGP was 8.0(5.5-11.0) mm Hg and the median IBP was 8.8(5.8-13.1) mm Hg. The overall r2 value( n = 30) was 0.76(P < 0.0001). Bland and Altman analysis showed an overall bias for the mean values per patient of 0.6 mm Hg(2SD 4.2 mm Hg) with percentage error of 45.6%. Looking at changes in IAP between the different study stages, we found an excellent concordance coefficient of 94.9% comparing IBP and IGP( n = 117).CONCLUSION: During ventral hernia repair, the IAP rise i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Р(а-et)CO2 and PаO2/Fi O2-ratio. Estimation of IAP via IGP or IBP demonstrated excellent concord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Gastric PRESSURE bladder PRESSURE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HERNIA OXYGENATION RESPIRATORY function
下载PDF
成人患者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总结
4
作者 郝桂华 李幼生 +3 位作者 王鹏飞 顾芬 戴静静 侯黎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936-942,共7页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等,...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2名具备系统循证培训经历的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提取,并结合专业判断,进行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推荐实践2篇、证据总结4篇、横断面研究1篇、诊断性试验3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测量途径、测量时机、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人员培训6个方面的21条推荐意见。结论 该研究对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依据,建议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临床具体情景,以科学提高临床腹内压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膀胱压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基于专利套件改良的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方法在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
作者 李丽 范婷 +4 位作者 李春花 叶秋 何佳霖 郑文红 黄其密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研制并评价基于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改良的经膀胱腹内压(IAP)监测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IAP监测及其指导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基于临床经验研制出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专利... 目的研制并评价基于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改良的经膀胱腹内压(IAP)监测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IAP监测及其指导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基于临床经验研制出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专利号:ZL202020552480.3),并基于该套件制定改良经膀胱IAP监测方法(改良方法)。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82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71例有尿患者同时采用改良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连续5 d的IAP监测,对25例无尿患者采用改良方法进行IAP监测,评价套件监测的有效性;同时将需要进行EN的86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为改良方法组和传统方法组,各43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EN的临床实施,比较持续EN 1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有尿SAP患者中,改良方法在各时间点IAP测定值与传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无尿患者的膀胱IAP能有效监测。改良方法组患者EN不耐受率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组,同时改良方法组患者的饮食达标率、体重指数增加量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对有尿和无尿的SAP患者均能有效地进行经膀胱IAP监测,基于该套件改良的经膀胱IAP监测技术能有效指导SAP患者的EN动态调节,该套件及基于其的改良监测方法值得进一步评价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密闭式膀胱测压套件 专利 经膀胱内压监测 腹内压 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建军 蔡维奇 +1 位作者 张绍崎 方先林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 对比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TURBT后的79例NMIBC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组39例和吡柔比星组40例,于术后1周开始分别采用吉西他滨... 目的 对比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TURBT后的79例NMIBC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组39例和吡柔比星组40例,于术后1周开始分别采用吉西他滨和吡柔比星规律膀胱灌注,比较两组的肿瘤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化疗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2-32个月,吉西他滨组及吡柔比星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7.7%(3/39)、17.5%(7/40),32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8%(5/39)、25.0%(10/40),两组1年复发率及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及吡柔比星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9.57±1.03)个月和(21.31±4.70)个月,吉西他滨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高于吡柔比星组(P〈0.05)。吉西他滨组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发生率低于吡柔比星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NMIBC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吉西他滨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嗣星 张孝斌 +5 位作者 王玲珑 吴荣扬 张杰 刘运初 刘修恒 钱辉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羟基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我们自1992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腔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68例,经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所采用的噻哐替哌、丝裂霉素和卡介苗,并... 羟基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我们自1992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腔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68例,经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所采用的噻哐替哌、丝裂霉素和卡介苗,并且副作用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膀胱肿瘤 腔内灌注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膀胱内注药联合脉冲按摩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尹红 汪爱民 +6 位作者 白蓉 叶梅 张玲 胡敏 汪春华 杨顺时 张艺 《护理研究》 200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 [方法 ]将 94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拔管 ;观察组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使膀胱充盈 ,病人感到腹胀后放尿 10 0mL~ 15 0mL ,再次夹闭尿管 ,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按摩 2 0min后放空膀胱内尿液 ,将2 %利多卡因 2 .5mL、氧氟沙星 0 .2g加入 0 .9%氯化钠 10 0mL中全部滴入膀胱 ,消毒尿道口 ,拔管。 [结果 ]观察组排尿顺利和较顺利者为97.3 6% ,对照组则为 70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3 .41,P <0 .0 0 5 ) ;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 <3h的病人 ,观察组比对照组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9.66,P <0 .0 0 5 )。拔管后排尿伴尿道口疼痛症状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84,P <0 .0 0 5 )。 [结论 ]留置尿管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和电子脉冲按摩 ,能消除或减轻排尿时尿道口伴随的疼痛或不适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膀胱内注药 脉冲按摩 拔管 尿潴留
下载PDF
保留膀胱综合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国辉 郑清友 +11 位作者 关亚伟 李志辉 廖秀梅 狄桂萍 张水文 郭岩杰 张勇 贾卓敏 艾星 臧桐 孙凤玲 高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0±3.2)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于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显著降低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手术 动脉内灌注化疗 膀胱内灌注化疗
下载PDF
125例羟基喜树碱灌注防治膀胱肿瘤的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江 谢桐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9-250,共2页
羟基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自1971年6月~1993年6月我们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腔内灌注预防和治疗膀胱肿瘤125例。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作为腔内灌注药物的效果优于卡介苗和噻替哌,并且副作用小,副作用消失... 羟基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自1971年6月~1993年6月我们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腔内灌注预防和治疗膀胱肿瘤125例。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作为腔内灌注药物的效果优于卡介苗和噻替哌,并且副作用小,副作用消失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腔内灌注 膀胱肿瘤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荣江 赵红星 +4 位作者 邵四海 钱宇峰 陈晓农 李建一 李辉 《中国医药》 2007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TURBt且病理证实的5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术前栓塞组(22例)和单纯手术组(28例)。术前栓塞组经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后2~5d内接受手术。结果 ...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栓塞化疗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经TURBt且病理证实的5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术前栓塞组(22例)和单纯手术组(28例)。术前栓塞组经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后2~5d内接受手术。结果 术前栓塞组在栓塞后至手术前血尿即减轻或消失,术中出血减少,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缩小,肿瘤及周围组织有散在的陈旧性出血与小血管内血栓形成,肿瘤表面坏死。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内的复发率为9.09%,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32.14%),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化疗可缩小膀胱癌病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髂内动脉栓塞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切除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俞俊杰 周广臣 +2 位作者 顾晓 王业华 吴银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不愿或不能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MIBC患者,先给予以顺铂、吉西他滨、明胶海绵颗粒髂内动脉化疗栓塞,4周进行1次,3~5次动...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不愿或不能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MIBC患者,先给予以顺铂、吉西他滨、明胶海绵颗粒髂内动脉化疗栓塞,4周进行1次,3~5次动脉化疗后,予以TURBT切除所有残余肿瘤,术后常规给予膀胱灌注化疗。观察动脉化疗栓塞效果,分析肿瘤降期率、肿瘤复发率,膀胱保留率,同时评价动脉化疗栓塞的不良反应。结果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21例动脉化疗有效,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5例化疗栓塞术后肿瘤无明显改变,但血尿症状明显改善。26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肿瘤病理分期降低17例(65.4%),肿瘤复发8例(复发率为30.8%)。所有患者出现副反应均轻微、可逆。结论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能使肿瘤降期及瘤体缩小,结合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动脉介入化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保留膀胱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永光 刘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平均年龄68岁、有全膀胱切除指征而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骼内动脉化疗并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观察膀胱保留率、降级降期率、肿瘤复发率,Kaplan-...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平均年龄68岁、有全膀胱切除指征而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骼内动脉化疗并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观察膀胱保留率、降级降期率、肿瘤复发率,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22例患者膀胱肿瘤缩小约81.5%,无变化5例;肿瘤临床分期降低21例(有效率77.8%),无变化6例;病理分级降低12例(降级率44.4%),分级不变15例。共24例患者得以保留膀胱,其中2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TURB),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保留率88.9%)。3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术后1、2、3、5年分别复发4例(14.8%)、7例(25.9%)、11例(40.7%)、14例(51.9%)。2例随访11个月和23个月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后死亡,1例膀胱切口种植转移,局部切除后再发,带瘤生存,术后3年死于肿瘤进展,2例腺癌5年内死于肿瘤进展。至随访截止日期,死于术后肿瘤进展共5例。27例患者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73.6%、58.1%、41.4%,5年总生存率66.0%。结论:有选择地对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保留功能性膀胱确实可行,但合理评价其在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髂内动脉化疗 栓塞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许红阳 粱锋鸣 +4 位作者 郭涛 金科 杨挺 严正 严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的关系。方法:对8只健康雄性杂种犬,分别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置管,接压力换能器监测静脉压力,放置尿管接换能器监测膀胱压。腹腔穿刺置管监测腹腔内压并注入生理盐水,分别监测腹腔... 目的:研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的关系。方法:对8只健康雄性杂种犬,分别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置管,接压力换能器监测静脉压力,放置尿管接换能器监测膀胱压。腹腔穿刺置管监测腹腔内压并注入生理盐水,分别监测腹腔内压在基础状态及15、20、30、40 mmHg(1 mmHg=0.133 kPa)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和下腔静脉压的变化。记录不同腹腔内压条件下犬的心率(HR)、右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结果:犬的基础腹腔内压为(10±1)mmHg,随着腹腔内压增高,犬右股动脉MAP较基础值也明显增高(P<0.05)。当腹腔内压逐步增加至15、20、30、40 mmHg时,膀胱压、上腔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压力随之增加(P<0.05)。不同腹腔内压条件下,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与腹腔内压明显相关(分别为r=0.95,P<0.05;r=0.92,P<0.05;r=0.94,P<0.05)。结论:在犬模型中,通过监测膀胱压、上腔静脉压、下腔静脉压可以较好地反映腹腔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压 膀胱压 上腔静脉压 下腔静脉压
下载PDF
动脉化疗治疗T1G3膀胱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云林 刘卓炜 +4 位作者 周芳坚 郭胜杰 陈思亮 贺秋明 秦自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79-3381,共3页
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治疗T1G3膀胱癌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14年5月,本中心共有39例T1G3膀胱癌患者接受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动脉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定期复查。对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行经尿道... 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治疗T1G3膀胱癌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14年5月,本中心共有39例T1G3膀胱癌患者接受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动脉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定期复查。对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肌层浸润性肿瘤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其中男32例,女7例。中位年龄56岁(31-82岁),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12-136个月)。19例为初发膀胱癌,20例为复发。共17例出现复发肿瘤,其中8例进展,3例因疾病进展死亡。2年、5年无进展率分别为88%和74%,2年、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7%和89%,生存者5年膀胱保留率达81%。仅1例患者因药物毒副作用未完成化疗。结论:GC方案动脉化疗能有效治疗T1G3膀胱癌,预防肿瘤进展,且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动脉化疗 T1G3
下载PDF
ICU患者腹腔内压力监测的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小平 卢春娟 许永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18-20,共3页
目的采用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和方法测量危重患者的膀胱压力,通过观察监测者内部与监测者之间的测量数据变异性以评价腹腔内压力测定的可重复性。方法 2012年6-12月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综合ICU 19名危重患者,... 目的采用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和方法测量危重患者的膀胱压力,通过观察监测者内部与监测者之间的测量数据变异性以评价腹腔内压力测定的可重复性。方法 2012年6-12月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综合ICU 19名危重患者,采用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进行腹腔内压力监测,对同一名测量者(监测者内部)和两名测量者(监测者之间)测定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监测者内部和监测者之间的膀胱压力测定数据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P<0.01)和0.814(P<0.01),提示测量数据间强相关,无明显变异。结论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在测定腹腔内压力中具有确定的可重复性,采用标准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案可以在危重患者中可靠准确地测定腹腔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压力 膀胱压力测定 监测者 变异性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国辉 王金萍 +4 位作者 郑清友 李志辉 关亚伟 张勇 朱立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建议,对拒绝或...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建议,对拒绝或不适合膀胱全切的患者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3个治疗组:(1)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2)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3)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168例膀胱癌(T2N0M0)患者,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5%(63/68)无复发及转移,7.45%(5/68)分别在术后6、8、12、18、20个月复发,2.94%(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11.76%(8/88)非膀胱癌导致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17%(38/48)无复发及转移,20.83%(10/48)在术后1~28个月复发,4.17%(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12.50%(6/48)非膀胱癌导致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3%(23/52)无复发及转移,55.77%(29/52)在术后1~24个月复发,15.38%(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13.46%(7/52)非膀胱癌导致死亡。3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均〈0.05)。3组疗效按癌性死亡率任何两组间比较,综合治疗组与动脉灌注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均低于膀胱灌注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3组患者分组治疗后非膀胱癌导致死亡率任何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o.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手术 动脉内灌注化疗 膀胱内灌注化疗
下载PDF
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强 刘艳如 +4 位作者 陈宇东 王领军 韩刚 李春吾 邢念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6月笔者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6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给予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1~3次。观察化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大... 目的探讨经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6月笔者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6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给予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1~3次。观察化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较化疗前降低,肿瘤最大径较化疗前缩小(P<0.01,P<0.05),化疗后部分患者肿瘤分期下降。3例因白细胞计数<3.0×109/L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结论 GC方案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中应用安全可靠,可以缩小肿瘤体积,使肿瘤降期,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动脉灌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吉西他滨
下载PDF
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姚启盛 王晓康 +2 位作者 杨勇 陈丛波 陈立新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 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内死亡 3例 ,生存 2~ 4年 6例 ,生存 5年以上 3例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 目的 :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 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内死亡 3例 ,生存 2~ 4年 6例 ,生存 5年以上 3例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灌注 化疗 治疗 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动脉化疗治疗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步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卓炜 周芳坚 +5 位作者 余绍龙 秦自科 韩辉 王斌 王欢 李永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17-1519,共3页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之首,其中低分化移行细胞癌具有易复发、浸润和转移的特性,我们拟采用手术结合动脉化疗或姑息性动脉化疗的方法治疗这部分高危患者,以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G3患者,...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之首,其中低分化移行细胞癌具有易复发、浸润和转移的特性,我们拟采用手术结合动脉化疗或姑息性动脉化疗的方法治疗这部分高危患者,以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G3患者,其中21例行手术后辅助性动脉化疗各3疗程,3例局部晚期患者行姑息性动脉化疗各6疗程。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0个月,21例辅助性化疗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1例发现盆腔转移灶,其余无瘤生存。3例姑息性化疗患者1例随访8个月继续获CR,1例随访6个月PR,1例PR患者随访13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动脉化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化疗对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移行细胞癌 动脉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