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wth at the microscale:long term thinning effects on patterns and timing of intra-annual stem increment in radiata pine
1
作者 David M.Drew Geoffrey M.Downes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438-450,共13页
Background: Stem radial growth in forests is not uniform. Rath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eriods of relatively fast or slow growth, or sometimes no growth at all. These fluctuations are generally a function of varying... Background: Stem radial growth in forests is not uniform. Rather,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eriods of relatively fast or slow growth, or sometimes no growth at all. These fluctuations are generally a function of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g. water availability) and, importantly, will also be associated with adjustments in proprties in the wood formed. Stand level conditions and forest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thinning and stand density will, thowever, also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patterns of growth variation. We explore how different thinning histories and/or stand densities influence these dynamics of tree growth in the important commercial plantation species Pinus radiata D. Don.Methods: Daily stem size change was measured using electronic point dendrometers over two growing seasons on P. radiata trees at two site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thinning regimes. Timing, rates and periodicity of annual growth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se data.Results: Greater overall cross-sectional growth in thinned plots was driven mainly by two dynamics. First, the cessation of seasonal growth occurred at least 3 weeks later in the stands in which thinning had taken plac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inned/unthinned stands, however, in the timing of growth onset. Second, within the longer season, trees in thinned plots had more growth days(as much as 20% more) than unthinned plots. The rates of growth on days when growth occurred were not different, however. In this context, it is notable that in trees in the unthinned plots experiencing the most severe competition there were strong "pulses" of growth following drought-breaking rainfall events. Unthinned plots at high stand densities also maintained a smaller(but consistent) zone of dividing cells throughout the season than thinned plots.Conclusions: In Pinus radiata growing under conditions as in our study, conditions late in summer, particularly drought,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timing of cessation of growth. Early season temperature appears to have no effect in determining timing of annual growth. Limiting conditions during the season reduce growing duration, and thus total growth, more in unthinned stands than thinned stands. These findings are valuable in developing new generations of fine-scale growth and wood property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rey pine DENDROMETER intra-annual growth DROUGHT THINNING
下载PDF
Responses of intra-annual runoff to forest recovery patterns in subtropical China
2
作者 Zhipeng Xu Wenfei Liu +4 位作者 Qiang Li Jianping Wu Honglang Duan Guomin Huang Yizao G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479-1488,共10页
Forest recover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forested watersheds.However,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forest recovery patterns rem... Forest recover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forested watersheds.However,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forest recovery pattern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In this study,three forest change periods were identified,the baseline period(1961-1985),reforestation period(1986-2000)and fruit tree planting period(2001-2016).We selected the magnitude of seasonal runoff(wet and dry seasons)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i.e.,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C_(v)),complete accommodation coefficient(C_(r)),concentration ratio(C_(n)),concentration period(C_(d)),absolute variation ratio(ΔR)and relative variation ratio(C_(max)).The pair-wise approach evaluated the intra-annual runof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orest change periods.Results indicate that reforestation decreased wet season runoff and increased dry season runoff.In contrast,fruit tree planting increased wet season runoff an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ry season runoff.For intra-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reforest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_(v),C_(r),C_(n)and C_(max).Distribution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 in the fruit tree planting period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baseline.We concluded that reforestation reduced the occurance of extreme water conditions in wet and dry seasons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In contrast,fruit tree planting increased in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 after reforest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a-annual runoff to fruit tree planting wa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baseline.Therefore,adopting fruit tree planting practices to regulate intra-annual runoff characteristics may not be a practical approach,and impacts of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ractices should be ascertained in our study region.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should guide regional land-water management,and this study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s gained in forest cover on hydr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nnual runoff variation Seasonal runoff Forest recovery REFORESTATION Fruit tree planting
下载PDF
Intra-annual variability albedo associated with China of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typical land cover types in 被引量:2
3
作者 LIU Zhengjia SHAO Quanqin +1 位作者 TAO Jian CHI Wen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35-44,共10页
Surface albedo is a primary causative variabl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t a regional scal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 Surface albedo is a primary causative variabl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t a regional scal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albedo in concurrence with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In this study, we amalgamated surface albedo product data (MCD43) from 2001 to 2008, land-use data (in 2000 and 2008) and land cover data (in 2000);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surface albedo variation pertaining to diverse land cover typ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absence of ground snow were undertaken.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ra-annual surface albedo values exhibit flat Gaussian or triangular distributions depending upon land cover types. During snow-free periods,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albedo associated with the non-growing season was lower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ing season.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albedo during the presence of ground snow period was 2-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during snow-free periods.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in typical land cover types have been calculated; notably, grassland, cropland and built-up l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than barren while ground snow was present. Irrespective of land cover types, the lowest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forested areas. Proposed reference values may prove extremely useful in diverse research areas, including ecological modeling,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ing and radiation energy balanc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nnual pattern analysis surface albcdo MODIS land cover land-use snow cover
原文传递
六盘山南坡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年内径向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国蕊 徐丽宏 +5 位作者 于澎涛 王彦辉 张酉婷 胡振华 刘泽彬 李佳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未来区域尺度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木径向生长和森林动态、实现可持续管理与多功能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夏六盘山南部...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未来区域尺度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木径向生长和森林动态、实现可持续管理与多功能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夏六盘山南部香水河小流域,设置4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样地,使用树木生长尺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时间尺度,华北落叶松径向变化呈“S”型,径向变化呈相对稳定、快速增大、涨缩波动3个阶段的时间格局,快速增大阶段主要发生在6月初—7月下旬,DOY152—210。(2)在544、742、999和1020株·hm^(-2)的密度下,生长季节内华北落叶松林平均累积径向生长量分别为1070±230μm、775±181μm、518±214μm和494±124μm;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华北落叶松年内累积径向生长量呈下降趋势,其快速增大阶段缩短;(3)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土壤水分和平均气温控制,但林分密度和生长时期对年内径向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同时考虑林分密度、生长时期、树木大小以及气象因子等变量的模型可解释72.0%的方差,但排除林分密度和生长时期因素后,树木大小和气象因子共同仅能解释46.4%的方差。[结论]超过2/3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发生在快速生长期;华北落叶松平均累积径向生长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密度、生长时期、树木大小和气象因子共同调控树木的年内径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年内生长 径向生长 林分密度 环境因子 生长尺
下载PDF
盐池地区不同下垫面输沙率特征
5
作者 张国军 沈子雅 +5 位作者 魏小燕 任正龑 徐志友 马文涛 程金花 王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宁夏盐池地区输沙率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风速与输沙率关系,测量刘窑头风蚀实验站2010—2019年5种下垫面风蚀样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输沙率(Q)及风速(V),计算集中度(R_(CD))和集中期(R_(CP)... 为探究宁夏盐池地区输沙率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风速与输沙率关系,测量刘窑头风蚀实验站2010—2019年5种下垫面风蚀样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灌木林地和荒草地)的输沙率(Q)及风速(V),计算集中度(R_(CD))和集中期(R_(CP))、年际变差系数(S_(v))与年际极值比(S_(w)),并将输沙率与风速进行函数拟合。结果表明:1)下垫面影响Q的大小及均匀性,灌木林地平均输沙率最小,年内输沙率集中程度最高,R_(CP)集中在5、6月。10 a间固定沙丘年内最大输沙率出现的时间日期前移,荒草地年最大输沙率出现的日期逐渐后移。2)S_(v)和S_(w)均表明流动沙丘输沙率年际变异程度高于灌木林地。3)指数函数能更好地反映半固定沙丘(R^(2)=0.843)输沙率响应风速特征,其他下垫面为幂函数最佳。4)一元三次函数较好表达各年平均输沙率与风速关系,拟合公式为:Q=65.42-93.36V+42.55V^(2)-6.00V^(3)(R^(2)=0.800)。存在2个风速临界值(1.74和2.99 m/s),改变输沙率对风速的响应。结果可用于盐池地区风沙治理措施建设实践中,可为盐池地区的风蚀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率 年内变化 年际变化 宁夏盐池地区
下载PDF
忻州市地下热水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6
作者 李博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忻州市奇村、顿村、逯家庄、卢野、大营、汤头是山西省有名的地热异常区,有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为“康养忻州”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根据奇村地热站多年的实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各个地热区的地下水位埋深、水温及开采量的年内年... 忻州市奇村、顿村、逯家庄、卢野、大营、汤头是山西省有名的地热异常区,有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为“康养忻州”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根据奇村地热站多年的实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各个地热区的地下水位埋深、水温及开采量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忻州市地下热水近10 a来开采量不断增加,致使地下水位埋深增加,水温降低,总体呈动态衰减趋势,急需管理规范。研究结果可为忻州市地下热水的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与依法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年内年际 变化 忻州市
下载PDF
1956—2016年中国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演变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杜军凯 仇亚琴 +3 位作者 李云玲 卢琼 郝春沣 刘海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6,共15页
为分析中国降水时空演变格局,本文在月尺度上对水利部门与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降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融合,针对融合后的4177个站点,使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年内分配向量法等方法分析了集中度、集中期和最大4个月累积降水量占全年之比等多个... 为分析中国降水时空演变格局,本文在月尺度上对水利部门与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降水量监测数据进行融合,针对融合后的4177个站点,使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年内分配向量法等方法分析了集中度、集中期和最大4个月累积降水量占全年之比等多个指数的分布格局,分析了1956—2016年中国年降水系列的趋势性和突变性特征,以及降水年内分配过程的时空演变。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东南到西北,年降水量总体递减,降水年内分布集中度递增;站点年降水量序列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强的地带性,自东南到西北呈“增—减—增”的3个条带;显著增加条带分别位于东南和西部地区,显著减少的条带位于中部,从东北地区向西南绵延至边境;年降水序列的趋势性变化大多伴随着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站点最多。②沿200 mm和4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中国北方出现1个“汛期降水减少”条带,但其时间尺度效应较强;在月尺度上,站点汛期降水占比下降,非汛期降水占比增加;而在日尺度上则相反,连续3~7 d累积降水量的波幅加大,表明降水事件的极端程度在增强。③降水序列变化与径流的同步性较好,中国西北和东南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典型水文站的还原径流量同步增加;年降水量显著减少、且最大4个月累积降水量占比指数减少超过10%的区域集中在北方的辽河、海河与黄河流域等非湿润区,相应水文断面的还原径流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年内分配 降水集中度 降水集中期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融合MODIS和Landsat数据的青海湖流域典型区NDVI重构与年内最大值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芳 王广军 +3 位作者 杜海波 李萌 梁四海 彭红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9,共12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较准确表达出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已成为研究全球、国家或区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NDVI时序产品空间分辨率不高,难以应用于小尺度的精细研究,以及利用Landsat不同时相NDVI评估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较准确表达出植被覆盖和生长状况,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已成为研究全球、国家或区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NDVI时序产品空间分辨率不高,难以应用于小尺度的精细研究,以及利用Landsat不同时相NDVI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受植被季相和年际变化影响较大等问题,首先基于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融合MOD09Q1和Landsat数据,对植被年内生长季NDVI数据进行预测插补,之后利用Logistic模型重构2001-2020年植被生长季NDVI曲线,通过引入MODIS逐日NDVI数据确定NDVI年内最大值日期,逐像素求解出最优的Landsat NDVI年内最大值,并将其应用于青海湖流域布哈河附近局部典型区域植被生长状况评估。结果表明:1)融合MODIS和Landsat数据的Landsat NDVI年内最大值求解结果在3倍中误差以内的占98.5%,求解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2)利用Landsat NDVI年内最大值进行植被生长状况评估,能弱化Landsat数据因时相差异引起的误差;3)研究区植被NDVI年内最大值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点,年际变化整体先降低再增加,植被生长状况呈向好趋势;高寒嵩草、杂类草草甸NDVI年内最大值呈减少趋势且波动剧烈,应是青海湖流域监测的重点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LANDSAT NDVI年内最大值 时空融合算法 LOGISTIC模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广西北部地区1979~2018年降雨多尺度时空分布特征探究
9
作者 董港波 鲁敏 《吉林水利》 2023年第10期46-51,共6页
为分析广西北部地区的降雨变化规律,收集研究区1979~2018年的逐年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研究区降雨年际、年内极值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累积距平法、有序聚类法和滑动秩和检验对研究区降雨突... 为分析广西北部地区的降雨变化规律,收集研究区1979~2018年的逐年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研究区降雨年际、年内极值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累积距平法、有序聚类法和滑动秩和检验对研究区降雨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集中在1700~2200 mm,降雨量充沛,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匀,突变时间主要集中在1991~1992年;降雨量存在多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在主周期尺度上存在降雨丰、枯交替出现的现象;在空间上,年平均降雨量分布不均匀,研究区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季节降雨量分布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地区 年内分配 突变检验 周期分析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时序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益 程维明 +2 位作者 任立良 张一驰 张学仁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5-381,共7页
根据新疆和田河流域3个测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年内分配方面,由于径流补给来源的作用,流域径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季,这就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 根据新疆和田河流域3个测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年内分配方面,由于径流补给来源的作用,流域径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季,这就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普遍较高,而计算所得的集中期也与实测最大月径流出现的情况相吻合。在径流的年际变化方面,尽管和田河流域的年降雨量存在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源区高山的雪线高程上升、冰川退缩,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而导致流域的河川径流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经过周期图法分析得到,和田河流域的年径流量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河川径流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杨金虎 李耀辉 +1 位作者 王鹏祥 杨启国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33,共11页
基于中国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阈值,引入了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自... 基于中国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阈值,引入了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自西北向东南均呈“低-高-低”的分布特点,其异常空间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从区域平均来看,西北西部是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最分散的区域,东北是最集中的区域。东北、西北东部、华北以及青藏高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期相当,明显迟于其它区域,而长江中下游是最早的区域;另外各区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集中度与集中期的长期趋势并不一致,而它们均存在着较一致的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年内 非均匀性 中国
下载PDF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西藏地区主要植被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侯英雨 张佳华 何延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月合成NDVI遥感资料和相关气象台站数据对我国西藏地区的稀疏草地、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等主要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月合成NDVI的多年平均值分析了植被指数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利...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月合成NDVI遥感资料和相关气象台站数据对我国西藏地区的稀疏草地、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等主要植被的变化进行了初探.利用月合成NDVI的多年平均值分析了植被指数年内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年月合成NDVI的标准差描述了NDVI年际间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浓密草地和Tebit森林的NDVI植被指数年内变化规律呈明显的季节性,而稀疏草地则不明显;在年际变化方面,浓密草地月合成NDVI值波动幅度最大,Tebit森林次之,稀疏草地最小,且波动幅度较大的月份集中在NDVI值较高的植被生长季节6~10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NDVI 植被季节性变化 植被年际变化
下载PDF
湖南省近50年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邝美娟 谢红霞 +3 位作者 隋兵 王翠红 宋迪思 李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利用湖南省21个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水量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a湖南省年、季、月降水特征,以期为水资源的开发和防洪等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湖南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63.09%;春夏两季多雨,约占全年降水量... 利用湖南省21个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水量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a湖南省年、季、月降水特征,以期为水资源的开发和防洪等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湖南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63.09%;春夏两季多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6%和35%,秋冬两季少雨,仅占17%和12%。(2)降水最大年份2002年达1 964.95mm,最小年份1974年仅为1 104.19mm,各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比较接近,介于1 354.00~1 513.08mm之间;(3)全省多年平均暴雨量为305.75mm,主要集中在5—8月,50a年平均暴雨发生次数为4.1次;年暴雨量最大值为572.07mm,出现在2002年,而最少的年份仅有150.12mm,出现在1985年。总之湖南省降水量和暴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应按降水时空特征合理利用水资源且做好防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特征 年际变化 年内变化 湖南省
下载PDF
近50年来淮河干流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潘扎荣 阮晓红 +1 位作者 朱愿福 李荣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59,共6页
基于淮河干流1956-2008年的实测径流资料,从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距平累积等方法对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与阶段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干流径流... 基于淮河干流1956-2008年的实测径流资料,从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距平累积等方法对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与阶段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衡,年际变化较为剧烈。汛期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63%,而最小年径流量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4.0%~18.2%。1980年以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与集中程度进一步加剧,空间差异有所减小,而集中期则延迟于7月份。(2)年径流量总体表现出递减的变化趋势,且中游递减趋势较上游明显,但均不显著。四季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变化幅度不尽相同,息县站和王家坝站仅在春季呈现递减趋势,而鲁台子站与吴家渡站在春、秋季均呈现递减趋势。总体而言,枯水期径流量的进一步减少将加剧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3)年径流量序列中存在2个持续丰水时段和3个持续枯水时段,且持续枯水时段较持续丰水时段要长。在1996-2008年间,年径流量丰枯交替变化频繁,这主要与该时段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旱涝交替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径流量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度量指标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建宇 王秀庆 +1 位作者 王学斌 陆宝宏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8,54,共6页
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为准确度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程度,尝试引入变率指数FI、分摊熵A_E、基尼系数Gini、集中指数CI、余期望系数SEI和赫氏指数HHl等六种度量指标,并以沂河临沂站天然月径流为例,分析... 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为准确度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程度,尝试引入变率指数FI、分摊熵A_E、基尼系数Gini、集中指数CI、余期望系数SEI和赫氏指数HHl等六种度量指标,并以沂河临沂站天然月径流为例,分析各指标的适用性及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各指标年际变化相似度极高,峰、谷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度量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Gini考虑了径流年内时程分布及各月径流量大小的影响,能够定量地评价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程度,比其他指标有更高的分辨力,用Gini度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 年内分配 不均匀性 度量指标 沂河流域
下载PDF
沂河流域天然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陆建宇 陆宝宏 +4 位作者 朱从飞 臧冬伟 甄亿位 刘欢 左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1,共5页
根据沂河主要控制站-临沂站1958-2000年共43a的天然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临沂站天然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和周期性。选取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集中期... 根据沂河主要控制站-临沂站1958-2000年共43a的天然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临沂站天然径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和周期性。选取天然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绝对变化幅度等指标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最终获得了临沂站天然径流年际变化规律、年内分配特征,可为沂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径流 年际变化 年内分配 沂河 临沂站
下载PDF
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中培 王富强 于福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通过对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地下水位年际及年内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采和降水)。结果表明,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位年际下降明显,但不同月份的地下水位年际下降速率不等,雨季前的1月-5月年际平均下降幅度... 通过对石家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地下水位年际及年内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采和降水)。结果表明,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位年际下降明显,但不同月份的地下水位年际下降速率不等,雨季前的1月-5月年际平均下降幅度比雨季及其之后的6月-12月年际平均下降幅度大。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开采量和降水量的共同作用。在年际变化上,开采量增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降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年际影响主要表现在丰水年时地下水位出现回升或下降速度减缓,枯水年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增加。在年内变化上,3月份之后开采量增加和降水量较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较快,而从6月份开始降水量增大和开采量减小导致地下水位开始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平原区 地下水位 地下水开采量 年内变化 年际变化
下载PDF
近65年合肥市降水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慧凤 陆宝宏 +2 位作者 熊丝 程增辉 胡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4,88,共5页
为分析合肥市的降水变化规律,根据合肥市1951~2015年共6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合肥市降水年际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等指标分... 为分析合肥市的降水变化规律,根据合肥市1951~2015年共6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合肥市降水年际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等指标分析了合肥市降水的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合肥市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3~5、9、10、12月的降水量呈减少变化,其余各月降水量呈增加变化,仅有6月降水量变化趋势通过了90%置信度检验;15年主周期尺度下的降水丰枯交替明显;降水年内分配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年内分配各特征指标呈微弱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年际变化 年内分配 合肥市
下载PDF
黑龙江哈巴罗夫斯克站径流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鄢波 夏自强 +2 位作者 周艳先 王景才 陈起川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黑龙江哈巴罗夫斯克站1897—2005年共109a年径流时间序列和1897—1985年共89a月径流时间序列为基础,应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等,分析计算哈巴罗夫斯克站年径流丰枯特征及其阶段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度。结果表明:哈... 以黑龙江哈巴罗夫斯克站1897—2005年共109a年径流时间序列和1897—1985年共89a月径流时间序列为基础,应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等,分析计算哈巴罗夫斯克站年径流丰枯特征及其阶段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度。结果表明:哈巴罗夫斯克站径流连丰年、连枯年交替出现,径流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哈巴罗夫斯克站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的76.01%;20世纪60年代径流年内分配最为均匀,10年代最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年际变化 年内分配 哈巴罗夫斯克站 黑龙江
下载PDF
1961-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浩 牛乾坤 +2 位作者 王宣宣 刘浏 徐宗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水文站1961-2015年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识别径流突变年份,继而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分析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应用集中度和集中期研究径流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后... 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水文站1961-2015年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识别径流突变年份,继而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分析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应用集中度和集中期研究径流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转折点为1992年,即年径流量在转折点前以2.715 mm/a的速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但在转折点后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2)湿润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1.6%±4.4%,主导着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年径流量变化过程,而在转折点后干旱季径流的变化是年径流呈现增加趋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呈“坦化现象”,即径流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推迟且年内分配更加均匀,这可能归因于该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恢复和改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识别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在径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年内分配 启发式分割算法 归因分析 雅鲁藏布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