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litosis:the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被引量:7
1
作者 Curd ML Bollen Thomas Beikl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55-63,共9页
Halitosis, bad breath or oral malodour are all synonyms for the same pathology. Halitosis has a larg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bad breath, it causes embarrassment and aff... Halitosis, bad breath or oral malodour are all synonyms for the same pathology. Halitosis has a larg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bad breath, it causes embarrassment and affects their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life. Moreover, halitosis can be indicative of underlying diseases.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field until 1995. Ever since,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is published, often with lack of evidence. In general, intraoral conditions, like insufficient dental hygiene, periodontitis or tongue coating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85%) for halitosis. Therefore, dentists and periodontologists are the first-line professionals to be confronted with this problem. They should be well aware of the origin, the detection and especially of the treatment of this pathology. In addition, ear-nose-throat-associated (10%) or gastrointestinal/ endocrinological (5%) disorde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oblem. In the case of halitophobia, psychiatrical 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y be present. Bad breath needs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 dentists, periodontologists, specialists in family medicine, ear- nose-throat surgeons, internal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need to be updated in this field, which still is surrounded by a large taboo. Multidisciplinary bad breath clinics offer the best environment to examine and treat this pathology that affects around 25%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rigin,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halitosis, regarded from the different etiological orig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itosis MICROBIOLOGY PERIODONTOLOGY
下载PDF
Effects of mechanical tongue cleaning on halitosis: A meta-analysis
2
作者 Chen Chen Ying-Shu Jin 《TMR Integrative Nursing》 2018年第2期68-7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机械性舌部清洁对口臭的影响。方法:从CNKI,VIP,万方数据,PubMed,CINAHL,Cochroxle Library,Webof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到2017年五月发表的、有关机械性舌部清洁对口臭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机械性舌部清洁对口臭的影响。方法:从CNKI,VIP,万方数据,PubMed,CINAHL,Cochroxle Library,Webof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到2017年五月发表的、有关机械性舌部清洁对口臭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独立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如有不同意见,由第三位研究员裁决。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8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机械性舌部清洁的患者,温克尔舌苔指数(WTCI)[MD=2.15,95%CI(0.93,3.36),=0.0006]和口腔感官性评价(ORG)[MD=-0.71,95%CI(-0.95,-0.48),〈0.000011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挥发性硫化物(VSCs)和探诊出血(BOP)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别。结论:结合机械清洗舌苔的治疗可以减少口臭和温克尔舌苔指数(WT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舌苔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咀嚼型洁齿骨活性成分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应用效果评估
3
作者 卢玲 尹一茹 +4 位作者 李向宝 许灵 毛新 王媛媛 魏学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为了评估咀嚼型洁齿骨对成年犬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定性检测咀嚼型洁齿骨中主要活性成分对变异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嗜酸乳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具核亚种的抑菌活性;... 为了评估咀嚼型洁齿骨对成年犬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定性检测咀嚼型洁齿骨中主要活性成分对变异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嗜酸乳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具核亚种的抑菌活性;并选取30只临床健康成年犬,经超声波洁牙后,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不同品牌的洁齿骨,每间隔30 d由同一名兽医对试验犬的牙菌斑、牙结石和牙龈炎进行医学评分并测定犬口气值。结果显示:咀嚼型洁齿骨中活性成分茶多酚、厚朴酚、杜仲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溶菌酶和保鲜复合酶对5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较好;洁牙后90 d,试验1组和试验2组犬牙菌斑和牙结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洁牙后30和90 d,试验2组犬牙龈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洁牙后饲喂咀嚼型洁齿骨明显改善了犬口臭情况,试验2组犬口气测定值均低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咀嚼型洁齿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犬口腔健康状况,且添加活性成分的洁齿骨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型洁齿骨 抑菌活性 口腔健康 口臭
下载PDF
精神心理因素在口臭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聪聪 赵曼 刘传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3,共6页
口臭在人群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影响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随着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它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愈发关注和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口臭的发生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直接引起妄想性口... 口臭在人群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影响着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随着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它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愈发关注和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口臭的发生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直接引起妄想性口臭的发病,同时它们也可以通过影响口腔菌群、牙周炎、唾液、免疫功能及系统性疾病等方面间接促进口内挥发性硫化物的生成。本文就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在口臭发病机制中的直接和间接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对口臭患者的临床诊疗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精神心理因素 负性情绪 口腔微环境 硫化物
下载PDF
喻斌教授从脾胃积热论治口臭
5
作者 王敏 喻斌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469-1472,共4页
口臭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常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交际带来极大困扰,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喻斌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脾胃积热论治口臭... 口臭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病症,常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交际带来极大困扰,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喻斌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脾胃积热论治口臭,以清泻脾胃积热为本,以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为要,临床施治以泻黄散合清胃散为主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脾胃积热证 泻黄散 清胃散 喻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红花椒精油对致口臭菌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易金枝 程志敏 +6 位作者 陈彦荣 王建辉 李昌珠 肖志红 刘冬敏 方芳 李思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2,I0004-I0006,共10页
该研究通过水蒸汽蒸馏法从甘肃(ZB_(1))、云南(ZB_(2))、山西(ZB_(3))和陕西(ZB_(4))4个产地的红花椒中提取精油,利用全二维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红花椒精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essential oils,ZBEOs)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微量肉汤稀... 该研究通过水蒸汽蒸馏法从甘肃(ZB_(1))、云南(ZB_(2))、山西(ZB_(3))和陕西(ZB_(4))4个产地的红花椒中提取精油,利用全二维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红花椒精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essential oils,ZBEOs)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ZBEOs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ZB xE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其对受试菌菌体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ZBEOs中均富含芳樟醇(4.68%~22.75%)、β-月桂烯(5.31%~17.02%)和柠檬烯(5.76%~9.78%)。ZBEOs对受试菌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从云南红花椒中提取的精油(ZB_(2)EO)对2种受试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可破坏受试菌的形态结构,对菌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此外,经ZB 2EO处理后,受试菌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生物量减少。综上,ZBEOs对致口臭菌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为ZBEOs在口臭防治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椒精油 致口臭菌 抗菌 抗生物膜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
7
作者 周恩慧 许二平 +7 位作者 张楠 李伟峰 关庆亚 李亚南 杨雪静 康丽杰 丁娜娜 李益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方剂70首,涉及138味中药,高频药物依次为细辛、白芷、麝香、当归、丁香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辛、甘、苦,主归脾、胃、肺、心经。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1,得到17对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5类。中药剂型多为散剂、丸剂,服用方法以口服、含化为主。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口臭多从脾胃论治,以升清降浊为主要治法,善用辛温芳香之品,临证配伍清热、行气、活血、化湿等药物治疗,重在调理脏腑气机,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臭患者与健康人舌苔代谢物的差异性
8
作者 Aviella Nathania Liman 朱宏来 +1 位作者 杨雯洁 叶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1,共7页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差异,寻找口源性口臭差异显著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分别对1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和12名健...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差异,寻找口源性口臭差异显著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分别对1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和12名健康人舌苔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模型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和t检验P<0.05为标准筛选并确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鉴定到11个差异代谢物,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酰-脯氨酸、脱氧腺苷、4,5-二氢白色向日葵素、N-乙酰-DL-色氨酸、帕拉米松乙酸酯、环戊醇、(2-己基环戊亚基)肼硫代甲酰胺、L-哌可酸和牛磺酸。其中口源性口臭组中的甘氨酸-苯丙氨酸和N-乙酰-DL-色氨酸表达显著上调,而牛磺酸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的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具有诊断价值的差异代谢物或可作为口源性口臭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臭 舌苔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药口腔护理联合吞咽功能评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庞珍珍 《光明中医》 2023年第4期752-75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口腔护理联合吞咽功能评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51例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吞咽功能评估的为对照组,51例... 目的 观察中药口腔护理联合吞咽功能评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51例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吞咽功能评估的为对照组,51例实施中药口腔护理+吞咽功能评估的为观察组,2周后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臭情况、口腔pH值及口腔菌落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口腔护理联合吞咽功能评估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口腔卫生情况,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药口腔护理 吞咽功能评估 口臭 口腔清洁度 中医护理学
下载PDF
一种由口腔菌群失衡引起的大鼠口臭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
10
作者 黄志强 程永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5-750,共6页
目的:利用口源性口臭(Intra-oral halitosis,IOH)患者唾液整体微生物群定植构建大鼠口臭模型,通过检测大鼠口腔相关微生物、相关代谢和口气值变化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健康的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H组... 目的:利用口源性口臭(Intra-oral halitosis,IOH)患者唾液整体微生物群定植构建大鼠口臭模型,通过检测大鼠口腔相关微生物、相关代谢和口气值变化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健康的6~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H组)和对照组(C组)。均适应性饲养1周后麻醉下进行口腔菌群采样并检测口气值,使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机械清洗两组大鼠的牙齿和黏膜。再常规饲养1周后重复清洗并使用0.1%NaoCl冲洗口腔黏膜和牙齿5 min,随后用23μmol/L缓冲抗坏血酸钠冲洗10 min。使用加入保护液的IOH患者唾液整体微生物群涂抹H组大鼠牙齿和口腔黏膜,每日1次,涂抹后禁食水1 h,后持续给予10%高糖水,6周后麻醉下口腔菌群采样。同时常规饲养C组并采样。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口腔微生物变化,使用PICRUSt进行菌群代谢功能预测,利用Halimeter口气检测仪每2周检测大鼠口气值。结果:与C组相比,H组口腔菌群中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孪生球菌属(Gemella)、纤毛菌属(Leptotrichia)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等与IOH相关的物种比例明显升高。PICRUSt代谢预测分析表明,与C组相比,H组口臭相关代谢途径明显增强。同时口气检测值也出现显著升高。结论:该造模方法可使IOH相关微生物定植大鼠口腔并发挥其产臭功能,很好的模拟了临床患者口腔菌群和口气特征,可用于未来IOH新的治疗方式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臭 口腔菌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口腔异味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仪琳 吴亚菲 杨靖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23-27,40,共6页
口腔异味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口腔异味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口腔异味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还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口腔异味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口腔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有关,同时食用有气味的食物、酗酒、吸烟等... 口腔异味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口腔异味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口腔异味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还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口腔异味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口腔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有关,同时食用有气味的食物、酗酒、吸烟等生活习惯也是口腔异味的原因。口腔异味治疗方案的制订需要详细的临床检查,从而对症治疗。传统的机械清洁方法结合化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改善口腔异味,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近年来,益生菌、中草药等辅助治疗手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因患者对口腔异味了解甚少,存在一定心理负担,医生应耐心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口腔异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口腔异味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异味 挥发性硫化物 口腔疾病 系统性疾病
下载PDF
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不同生态位菌群及代谢分析
12
作者 黄志强 程永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98-506,共9页
目的研究口源性口臭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口腔不同生态位菌群组成和代谢差异,探讨口源性口臭与口腔菌群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例以口臭为主诉就诊的口源性口臭患者(halitosis组)以及3例健康受试者(normal组)。分别记录两组口气值,收集两组... 目的研究口源性口臭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口腔不同生态位菌群组成和代谢差异,探讨口源性口臭与口腔菌群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例以口臭为主诉就诊的口源性口臭患者(halitosis组)以及3例健康受试者(normal组)。分别记录两组口气值,收集两组唾液、舌苔、颊黏膜和颚黏膜菌群样本。采用16S rRNA方法对样本进行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分析,并采用PICRUSt方法对样本进行代谢预测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Adonis分析。结果两组4个生态位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Adonis分析表明,两组间唾液菌群差异显著(P=0.011),两组间舌苔(P=0.25)、颊黏膜(P=0.128)和颚黏膜(P=0.178)菌群结构相似。门水平上,halitosis组唾液中螺旋体门、颊黏膜中螺旋体门和拟杆菌门、颚黏膜中放线菌门比例均明显升高(均P<0.05)。属水平上,halitosis组弯曲杆菌属和巨球型菌属在唾液、舌苔和颊黏膜中均表现出高比例,密螺旋体属在唾液和颊黏膜中比例明显升高,纤毛菌属在舌苔和颊黏膜中比例升高(均P<0.05)。此外,halitosis组唾液中小杆菌属、舌苔中棒状杆菌属、颊黏膜中普雷沃菌属和毛绒厌氧杆菌属也表现出高比例(均P<0.05),而颚黏膜中仅巨球型菌属比例增高(P=0.017)。代谢方面,两组口腔4个生态位在硫及含硫氨基酸代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均P>0.05),但halitosis组唾液中泛酸盐和CoA生物合成途径明显增强,颊黏膜中糖胺聚糖降解途径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径明显增强,颚黏膜中糖酵解/糖异生途径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口腔不同生态位致臭菌的高丰度定植、微生物失衡和代谢变化与口源性口臭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源性口臭 口腔菌群 菌群失衡 16S rRNA基因测序 代谢
下载PDF
清幽含漱方治疗胃食管反流型口臭临床研究
13
作者 岑家爱 钟金灵 +1 位作者 封秋毫 彭卓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3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清幽含漱方治疗胃食管反流型口臭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一区门诊就诊,符合胃食管反流型口臭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PPI)加康复新液加清幽含... 目的研究清幽含漱方治疗胃食管反流型口臭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一区门诊就诊,符合胃食管反流型口臭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PPI)加康复新液加清幽含漱方漱口,对照组给予PPI加康复新液加生理盐水漱口,持续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口臭分级评分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口臭分级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口臭分级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50.00%(3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幽含漱方能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型口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胃食管反流病 清幽含漱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谢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正畸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口臭情况,将发生口臭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口臭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目的: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正畸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口臭情况,将发生口臭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口臭患者纳入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影响因素。结果:140例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41例,发生率为29.29%(41/140);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病程、吸烟、饮酒、婚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正畸持续时间>6个月、舌苔面积>1/2、刷牙频率≤1次/d、牙龈指数(GI)>1、牙周探诊深度(PD)>3 mm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持续时间>6个月、刷牙频率≤1次/d、舌苔面积>1/2、GI>1、PD>3 mm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口臭发生率较高,而正畸持续时间>6个月、刷牙频率≤1次/d、舌苔面积>1/2、GI>1、PD>3 mm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正畸治疗患者发生口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正畸治疗 口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波洁治器联合舌刷和舌刮治疗老年人口臭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曾冬 张慧 +2 位作者 杜小丽 李巧莉 吴秀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21-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洁治器联合舌刷和舌刮治疗老年人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具有口臭的老年患者160例,年龄6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A、B、C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己定... 目的探讨超声波洁治器联合舌刷和舌刮治疗老年人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具有口臭的老年患者160例,年龄6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A、B、C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口腔,研究组A患者采用舌刷和舌刮刷舌进行治疗,研究组B患者采用超声波洁治器进行治疗,研究组C患者采用舌刷、舌刮和超声波洁治器进行联合治疗。采用感官法检测4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臭值,挥发性硫化物(VSCs)检测仪检测4组患者VSCs值,并分析舌苔厚度(Tt)和舌苔面积(Ta),检测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菌斑指数(PLI),探讨牙周病、舌苔与口臭的关系。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口臭值、VSCs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患者治疗后口臭值、VSC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C患者治疗后口臭值、VSC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A,研究组C患者治疗后口臭值、VSCs值均明显低于研究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t、Ta、PD、PL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C患者治疗后Tt、Ta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Tt、T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C患者治疗后PD、PLI值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C患者治疗后PD、PLI值均明显低于研究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Cs值与口臭值呈明显正相关(r=0.852,P<0.05),VSCs、口臭值与Ta值均呈较强正相关(r=0.487、0.394,P<0.05),与Tt值均呈较弱正相关(r=0.288、0.265,P<0.05),与PLI值均呈较强正相关(r=0.678、0.524,P<0.05),与PD值均呈较弱正相关(r=0.257、0.240,P<0.05)。结论老年人口臭值与VSCs、Ta、PLI值均呈正相关。舌苔超声波洁治器联合舌刷和舌刮治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口臭,降低VSCs水平,改善其Tt、Ta、PD、PLI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洁治器 舌刷 舌刮 口臭 老年人
下载PDF
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迪 刘长虹 +4 位作者 章锦才 蔡德鸿 杨晓喻 李世轶 钟惠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验菌的最...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使用硫化物检测仪Halimeter测量加入西吡氯铵含片的三种菌培养液厌氧培养4 h和8 h后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数值;(3)通过检测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短以及VSCs水平的下降情况,来评价西吡氯铵含片在人体内抑制致臭菌,降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1)西吡氯铵含片对所有实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2)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产VSCs的效果明显,其效果与氯己定的抑菌效果相近;(3)与蒸馏水漱口相比,口腔含服一片西吡氯铵含片后,半胱氨酸激发VSCs的水平下降百分比明显(P<0.05),作用持续时间为230 min。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吡氯铵含片 口臭 致臭菌 挥发性硫化物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口臭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厚德 曾忠铭 杜泽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42-443,共2页
目的调查主诉口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y lori)感染率和主诉消化不良的口臭发生率。方法研究对象为125例主诉慢性口臭患者和212例主诉慢性消化不良患者。口臭以口气挥发性硫化物(V SC)检测与闻诊联合诊断,H.py lori感染以14C-尿素呼气... 目的调查主诉口臭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y lori)感染率和主诉消化不良的口臭发生率。方法研究对象为125例主诉慢性口臭患者和212例主诉慢性消化不良患者。口臭以口气挥发性硫化物(V SC)检测与闻诊联合诊断,H.py lori感染以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结果125例主诉慢性口臭的患者有87例是真性口臭,其余38例为假性口臭,真性口臭患者的H.py 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假性口臭(40.2%和13.2%,P<0.01)。212例主诉慢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发生口臭105例(49.5%)、感染H.py lori 94例(44.3%),H.py lori阳性患者的口臭发生率显著高于H.py lori阴性患者(57.5%和43.2%,P<0.05)。无论何种主诉,大部分口臭患者属于V SC阳性(88.5%),但H.py lori阳性患者和H.py lori阴性患者口气V S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V SC阳性口臭和V SC阴性口臭的H.py lori感染率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H.py lori感染可能与口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口气V SC并非由H.py lori直接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黄芩与茶多酚除口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琳 杨小竺 胡德渝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茶多酚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以及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抑制作用,评价了黄芩与茶多酚治疗口臭的效果。方法:①以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具核梭杆菌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黄芩和茶多酚对三种实验...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茶多酚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以及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的抑制作用,评价了黄芩与茶多酚治疗口臭的效果。方法:①以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以及具核梭杆菌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黄芩和茶多酚对三种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②通过半胱氨酸激发实验,以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的下降百分比以及作用持续时间来评价黄芩和茶多酚在体内抑制致臭菌,减少其异味产物的释放,从而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①黄芩和茶多酚都能有效抑制所有实验细菌,且以茶多酚作用较强;②使用4mg/mL的黄芩和茶多酚漱口后,半胱氨酸激发的VSC水平下降百分比在20min,60min和120min时分别为38.31%,26.51%,16.78%和51.29%,37.42%,26.27%。二者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144min和190min。而使用蒸馏水漱口的作用持续时间为46min,其在20min时的VSC水平下降百分比是14.99%。三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然药物黄芩与茶多酚对口腔致臭细菌和半胱氨酸激发性口臭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茶多酚 口臭 致臭菌 半胱氨酸 挥发性硫化物
下载PDF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曦 陶丹英 +1 位作者 李箐 冯希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的关系。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上消化道疾病除外)的受试者50例,在胃镜检查或呼气试验前进行口臭测试及口腔相关指标检查,然后进行胃镜活检和呼气试验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使用SPSS11....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的关系。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上消化道疾病除外)的受试者50例,在胃镜检查或呼气试验前进行口臭测试及口腔相关指标检查,然后进行胃镜活检和呼气试验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使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受试者经鼻测法测试有口臭28例,无口臭22例,各项牙周指标表明,受试者均牙周健康。χ2检验表明,有、无口臭的受试者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7.1%和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方程中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可能与牙周健康者的口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下载PDF
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范亚贤 王者玲 +3 位作者 杨圣辉 李金陆 果梅英 刘颖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分析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臭患者29名,用鼻闻法确定口臭的来源和部位,使用口气测量仪测量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的浓度;分别从产臭牙周袋、舌苔和唾液中采集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并进行... 目的分析口臭与主要产臭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臭患者29名,用鼻闻法确定口臭的来源和部位,使用口气测量仪测量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furcompounds,VSCs)的浓度;分别从产臭牙周袋、舌苔和唾液中采集标本,进行厌氧培养,并进行菌落计数。结果VSCs水平与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总数明显正相关(P<0.01),与龈下菌斑中产黑菌数(blackpigmentbacteria,BPB)和具核梭杆菌数(Fusobacteriumnucleatum,FN)也相关(P<0.05),舌苔上的厌氧菌总数、产黑菌和具核梭杆菌与VSCs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牙周病和大量舌苔可能是引起口臭的主要原因,而细菌(主要包括产黑菌和具核梭杆菌)在口臭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细菌 相关性 产臭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