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acrolimus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 in adverse outcomes after organ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aria Clara Morais Maria Eduarda Soares +4 位作者 Gabriela Costa Laura Guerra Nayana Vaz Liana Codes Paulo Lisboa Bittencourt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3年第5期254-263,共10页
Tacrolimus(Tac)i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 calcineurin-inhibitor employed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High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IPV)of Tac(Tac IPV)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mmune-mediated... Tacrolimus(Tac)i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 calcineurin-inhibitor employed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High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IPV)of Tac(Tac IPV)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mmune-mediated rejection and poor outcome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Few data are available concerning the impact of high Tac IPV in non-kidney transplants.However,even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there is still a controversy whether high Tac IPV is indeed detrimental in respect to graft and/or patient survival.This may be due to different methods employed to evaluate IPV and distinct time frames adopted to assess graft and patient survival in those reports published up to now in the literature.Little is also know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high Tac IPV in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untoward adverse events,update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Tac IPV in different outcomes following kidney,liver,heart,lung,and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to better evaluate its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ROLIMUS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 REJECTI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Graft survival OUTCOMES
下载PDF
Intra-Patient and Inter-Patient Multi-Classification of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ased on CResFormer
2
作者 Dengao Li Changcheng Shi +2 位作者 Jumin Zhao Yi Liu Chunxia Li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86-404,共19页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 rapidly lead to death.At present,most studies in the deep learning field using electrocardiogram(ECG)are performed on intra-patient experiment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n rapidly lead to death.At present,most studies in the deep learning field using electrocardiogram(ECG)are performed on intra-patient experiment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By contrast,actual conditions are inter-patient experiments.In this study,we proposed a deep learning network,namely,CResFormer,with dual feature extraction to improve accuracy in classifying such diseases.First,fixed segmentation of dual-lead ECG signals without preprocessing was used as input data.Second,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layers performed moderate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to accommodate subsequent feature extraction.Then,ResNet residual network block layers and transformer encoder layers sequentially performed feature extraction to obtain key associated abstract features.Finally,the Softmax function was used for classifications.Notably,the focal loss function is used when dealing with unbalanced datasets.The average accuracy,sensitiv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specificity of four classifications of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99.84%,99.68%,99.71%,and 99.90%in intra-patient experiments,respectively,and 97.48%,93.54%,96.30%,and 97.89%in inter-patient experiments,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model performs well in unbalanced datasets and shows good noise robustness.Therefore,the model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diagnosing CAD,MI,and CHF in the actual clin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lead ECG signal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terpatient experiments intra-patient experiments CResFormer
原文传递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小云 李玉肖 +3 位作者 陈亚玲 傅保国 丁娟 郑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血氧饱和度、急诊B超、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发生病情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氧饱和度、携氧装置、Ⅲ类管路、护工参与转运是技术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UC分别为0.813,0.756。结论构建的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鑫 兰星 +5 位作者 熊莉娟 王玉梅 郭雪琴 王钰涵 林颖 张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构建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与监测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质量模型,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形成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 目的构建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与监测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结构质量模型,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形成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89%、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28、0.931,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5、0.314(均P<0.05)。形成的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具备可靠性和实用性,经验证后可作为围手术期患者院内转运护理质量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围手术期 院内转运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研究
5
作者 王雪莲 宋娟 陈莉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探究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效果。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60例重症需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 探究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降低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效果。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60例重症需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EN管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P<0.05);试验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较短(P<0.05);试验组EICU停留时间较短(P<0.05)。研究发现,于EICU重症需行EN支持患者的管理中,基于“-TT”结构经监护仪腹内压监测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患者腹压变化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调整喂养方案,降低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患者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结构 腹内压监测法 重症患者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吴荷玉 赵诗雨 +4 位作者 周笑笑 周文娟 喻姣花 李瑶 刘云访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权重。应用敏感指标对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的评价,比较2022年7月和2023年7月敏感指标的应用效... 目的构建并应用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权重。应用敏感指标对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的评价,比较2022年7月和2023年7月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结果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022年7月—2023年7月,转运人员转运知识考核合格率从62.90%增长至99.30%,转运实境考核合格率从79.68%增长至99.65%,转运工具完备率从91.97%增长至99.60%,手术患者相关物品准备率从82%增长至99%,与接受科室标准化交接正确率从81%增长至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构建的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促进手术患者院内转运管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院内转运 管理质量 敏感指标
下载PDF
基于腹内压分级肠内营养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梅梅 彭飞 +3 位作者 乔安花 王银娥 周丙梅 李文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腹内压分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4-11月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0例伴腹内高压重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腹内压分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连续实... 目的构建基于腹内压分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4-11月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0例伴腹内高压重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腹内压分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连续实施7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7例、3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7 d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达预期目标喂养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ICU腹内高压重症患者实施基于腹内压分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喂养有效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腹内高压 重症监护室 腹内压分级 肠内营养 干预方案 重症护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腹压增高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张晴 厉春林 +1 位作者 赵恺 才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腹压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神经外科监护室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123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肠内营养治疗后,在尿管末端连接压力传感器监测腹压,持续增高>12mmHg...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腹压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神经外科监护室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123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肠内营养治疗后,在尿管末端连接压力传感器监测腹压,持续增高>12mmHg称为腹压增高。结果123例接受肠内营养的神经重症病人中,38例(30.89%)发生腹压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静药物、喂养不耐受是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腹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鼻肠管喂养、血清白蛋白正常是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腹压增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腹压增高发生率较高,镇静药物、鼻肠管喂养、血清白蛋白、喂养不耐受是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后发生腹压增高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参考这些因素制定预警方案,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肠内营养 腹压增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余媛媛 廖延标 +3 位作者 韦先林 余情瑶 王佳琳 徐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03例,其中采用IABP联合...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03例,其中采用IABP联合PCI治疗的52例病人作为联合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仅采用PCI治疗的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酶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联合组MACE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ABP联合PCI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可促进心功能恢复、靶血管血流恢复,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胡聪龙 尹礼义 +2 位作者 黄明君 曹彦 韩小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43-947,共5页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和术中辅助组(n=28)。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状态、院内病死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辅助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12.5%vs.64.3%,P<0.001)。术前辅助组中有5例(20.8%)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而术中辅助组则为14例(50%)。两组白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术中最差乳酸值及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辅助组表现更佳。术前辅助组神经系统、心脏及四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均P<0.05),但冠脉评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体外膜肺氧合上机操作时间、辅助时间及PCI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MO辅助CHIPs患者PCI治疗时,术前应用更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为CHIPs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复杂高危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并发症
下载PDF
四川省住院患者空间流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敖露 刘潇 +2 位作者 潘杰 宋超 王秀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跨区县就医现状,并从流入地和流出地2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9年第四季度病案首页数据,分别以患者所在区县、住院机构所在区县、流动患者数量作为空间流向的起点、终点和强度分析患者...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跨区县就医现状,并从流入地和流出地2个维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9年第四季度病案首页数据,分别以患者所在区县、住院机构所在区县、流动患者数量作为空间流向的起点、终点和强度分析患者空间流向,并结合患者个人层面、医疗机构层面及区县层面的信息,从流入和流出的维度建立两水平随机截距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跨区县就医占比22.90%,千人以上流向集中在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跨区县就医患者比例更高。成都、绵阳同时是最大的患者流出地和流入地。患者层面汉族(49%,P<0.001)、男性(2%,P<0.001)、稳定的收入(6%,P<0.001)、更好的医疗保障(16%,P<0.001),机构层面更好的资源,区县层面更高的经济(20%,P<0.001)和医疗水平(5%,P<0.001)会促进患者跨区县就医。结论四川省跨区县住院患者从周边流向区县中心,也从各地流向成都。全面推进分级诊疗,促进患者合理就医,应从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机构服务水平和促进经济与医疗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空间流向 跨区县就医 县域内住院率
下载PDF
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亚楠 陈参参 +2 位作者 吴豪 张娟 臧舒婷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21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是... 目的探讨首次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行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212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是否发生ICU-AW分为ICU-AW组(n=76例)和非ICU-AW组(n=13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早期肠内营养启动时间、热量-蛋白供应量及肠内营养第7天时腹内压值,分析腹内压和ICU-AW的关系,同时探讨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平均每日蛋白量、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CU-AW组患者肠内营养第7天时的腹内压为(16.42±1.52)cmH2O均为高于非ICU-AW组(12.88±2.19)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ICU-AW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结论年龄大、APACHEⅡ评分高、机械通气、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平均每日热卡量及蛋白量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治疗第7天时腹内压高是首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发生ICU-AW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ICU 获得性衰弱 腹内压
下载PDF
基于多重对应分析与Logistic回归探究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13
作者 孙卓铖 王宇 +3 位作者 魏松奇 樊方慧 马凌燕 杨巧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ABP支持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进行分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ABP支持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不同类型不良事件与危险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182例患者转运中有68例(37.36%)发生了不良事件,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43/23.63%),不良事件主要为血压波动(26/14.29%)、IABP氦气管路断开(16/8.79%)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10/5.49%)。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转运目的地是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病情变化不良事件与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药物相关联。结论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血管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多重对应分析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的构建
14
作者 王蓉 王海鸥 +2 位作者 田雅丽 赵珊珊 宋洪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01-2507,共7页
目的: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拟定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SAP行肠内营... 目的: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拟定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8,变异系数分别为0.077~0.156和0.056~0.16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53和0.331(P<0.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的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结论:本研究构建的SAP行肠内营养病人动态腹内压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腹内压 早期预警 方案构建 德尔菲法 护理
下载PDF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及其对血清肌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彦 胡林昆 缪丽燕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IPV)情况及其对血清肌酐(Scr)的影响。方法收集41例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他克莫司使用情...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IPV)情况及其对血清肌酐(Scr)的影响。方法收集41例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他克莫司使用情况,分析他克莫司谷浓度分布情况及目标浓度达标率,以及他克莫司谷浓度的IPV分布及其与Scr变化的相关性。结果41例肾移植受者中,足量和低剂量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各占46%(19/41),高剂量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的占7%(3/41)。95%(39/41)的患者在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前24 h停用他克莫司,5%(2/41)的患者在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后24 h停用他克莫司;所有患者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5 d疗程结束至少3 d后开始重新启用他克莫司。服药前、服药期间、停药1周、停药2周、停药1个月他克莫司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73%(30/41)、30%(3/10)、48%(15/31)、35%(11/31)、53%(16/30)。IPV中位数为35%(23%,5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受者的Scr升高倍数与IPV呈正相关(rs=0.4007,P=0.0282)。结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达标率降低,他克莫司谷浓度的IPV升高,且IPV较高的受者更容易引起Scr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移植 他克莫司 个体内变异度 血清肌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Oxylog3000plus便携式呼吸机在转运过程中耗氧量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美红 徐云飞 张子贤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究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内转运中氧气配备的推算公式,为转运危重患者配备氧气源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转运过程,将Oxylog3000plus便携式呼吸机连接至模拟肺,在转运呼吸机氧气进气管串接气体质量流量计,记录转运中各个环节的氧气消耗值... 目的 探究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内转运中氧气配备的推算公式,为转运危重患者配备氧气源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转运过程,将Oxylog3000plus便携式呼吸机连接至模拟肺,在转运呼吸机氧气进气管串接气体质量流量计,记录转运中各个环节的氧气消耗值,并分析呼吸机运行过程中氧气消耗实测值与理想计算值、修正计算值和呼吸机监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呼吸机运行阶段,氧气消耗的实测值、理想计算值、修正计算值和呼吸机监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测试呼吸机管路与模拟肺断开连接30 s,呼吸末正压为0、5、10 cmH_(2)O时断开连接过程中氧气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Oxylog3000plus便携式呼吸机用于院内转运时氧气配备的推算公式为:转运呼吸机配备氧气源总量=氧气消耗的修正计算值/min×(估计转运时间+试用时间+预留时间)+断开连接30 s氧气消耗量+氧气钢瓶最低供气压力对应的残余氧气量。结论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内转运中氧气配备的推算公式可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配备合适氧气源、确保转运安全、减少氧气浪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呼吸机 院内转运 耗氧量 危重患者
下载PDF
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的品管圈实践
17
作者 韩静 冯益环 +4 位作者 许远乐 张东霞 罗莉 付莉莉 韦彩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2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转运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2022年8月—2023年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为主题,现状调查影响院内转运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转运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2022年8月—2023年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为主题,现状调查影响院内转运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1.75%下降到实施后的10.66%。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缺陷的发生率,有助于规范转运急救物品的管理,完善转运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在肾移植术后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志宇 陈松 +8 位作者 昌盛 代林睿 潘梓文 张倩倩 杨圆源 侯轶博 陈任杰 余陈真 张伟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Tac-E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4对供肾所行肾移植的68例受者临床资料,接受同一供者两侧肾脏的2例受者术后分别采用Tac-ER(Tac-ER组)和他克莫司胶囊(Tac-IR)(Tac-IR组)作为...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Tac-E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4对供肾所行肾移植的68例受者临床资料,接受同一供者两侧肾脏的2例受者术后分别采用Tac-ER(Tac-ER组)和他克莫司胶囊(Tac-IR)(Tac-IR组)作为基础免疫抑制药之一。比较两组他克莫司剂量及血药浓度变化、药物浓度个体内变异度(IPV)、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ac-ER组的平均他克莫司日剂量高于Tac-IR组(F=8.386,P=0.005)。Tac-ER组术后4 d平均谷浓度未达目标浓度,为(6.14±4.04)ng/mL,低于Tac-IR组的(9.41±5.47)ng/mL(F=7.854,P=0.007)。Tac-ER组术后1个月内他克莫司谷浓度IPV高于Tac-IR组(0.44±0.15比0.36±0.12,P=0.032)。术后第6个月时,Tac-ER组和Tac-IR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肌酐为(126±26)μmol/L比(120±28)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56±13)mL/(min·1.73 m^(2))比(60±15)mL/(min·1.73 m^(2)),均为P>0.05]。两组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Tac-ER组和Tac-IR组急性排斥反应均于术后1个月内发生,发生率分别为18%和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R组和Tac-IR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94%和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Tac-IR相似,但需要口服更高剂量才能达到与Tac-IR相似的血药浓度。初始应用Tac-ER应在术前提前口服或以负荷剂量作为首剂量,以提高术后早期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量,预防暴露不足导致的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 他克莫司胶囊 免疫抑制药 个体内变异度 肾功能 急性排斥反应 感染
下载PDF
成人危重病人腹内压监测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张金俊 陈浩 +2 位作者 史文 徐静 张淑香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1878-1882,共5页
目的:评价、总结成人危重病人腹内压(IAP)监测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及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成人危重病人IAP监测的高级证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对证据... 目的:评价、总结成人危重病人腹内压(IAP)监测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及专业协会网站中有关成人危重病人IAP监测的高级证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对证据进行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汇总了23条与成人危重病人IAP监测相关的证据,包括评估、危险因素、监测管理、IAP控制目标、腹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管理、质量控制、监管及培训7个方面。结论:该研究总结了成人危重病人IAP监测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腹内压 监测 循证护理 最佳证据
下载PD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3年征订启事
2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5-65,共1页
本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刊物。月刊,幅面尺寸280 mm×205 mm,120页,CN34-1206/R,ISSN1009-2501。以从事新药研究、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工作的高中级医疗、科研、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 本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刊物。月刊,幅面尺寸280 mm×205 mm,120页,CN34-1206/R,ISSN1009-2501。以从事新药研究、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工作的高中级医疗、科研、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专论、综述与讲座、基础研究、定量药理学(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药物临床评价等)、临床药理学(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及药物蛋白组学等)、药物治疗学、短篇论著、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目前已被下列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本刊国内邮发代号:26-165,国外邮发代号:2501Q。每期订价25元,全年300元。全国各地邮政局(所)均可办理订阅手续。也可随时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面尺寸 国外邮发代号 中国药理学会 征订启事 乌利希期刊指南 药物基因组学 临床药理学 新药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