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preting the Coseismic Uplift and Subsidence of the Longmen Shan Foreland Basin System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by a Elastic Flexural Model 被引量:4
1
作者 YAN Zhaokun LI Yong +4 位作者 SHAO Chongjian ZHOU Rongjun YAN Liang ZHAO Guohua YAN Bingl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55-566,共12页
The coseismic surface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LMS) created an instantaneous topographic load over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where surface subsidence, decreasing eastward, has been measured using se... The coseismic surface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LMS) created an instantaneous topographic load over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where surface subsidence, decreasing eastward, has been measured using several methods, such as GPS, SAR and levelling. Using an elastic flexural model, we aim to interpret the coseismic surface uplift and subsidence, and constrain the effective lithospheric elastic thickness(Te) of the Sichuan Basin. Using different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values for the Sichuan Basin, a series of subsidence curves were computed by the elastic flexure model equation for a broken elastic plate. The curves, produced by models using an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of 30–40 km, provided the best fit to the general pattern of observed coseismic subsidence of the Sichuan Basin. However, the calculated subsidence(-40–70 cm) at the front of the LMS is evidently lower than the observed values(-100 cm), suggesting that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herein should be low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thospheric strength may decrease westward from the Sichuan Basin to the 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ural model Longmen Shan Wenchuan Earthquake coseismic uplift and subsidence foreland basin system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再认识 被引量:168
2
作者 吴孔友 查明 +2 位作者 王绪龙 曲江秀 陈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7-222,共6页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关于其演化历史,至今尚存在争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地质结构在平面和剖面上具前陆盆地系统的结构特征。本文运用前陆盆地理论,通过压陷挠曲作用,以演化动力为背景,将准噶尔盆地分...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关于其演化历史,至今尚存在争议。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地质结构在平面和剖面上具前陆盆地系统的结构特征。本文运用前陆盆地理论,通过压陷挠曲作用,以演化动力为背景,将准噶尔盆地分为5个演化阶段:①碰撞成盆阶段;②压陷挠曲阶段;③挠曲坳陷阶段;④坳陷沉降阶段;⑤再生前陆盆地阶段。石炭纪至二叠纪,准噶尔地块周围海槽先后关闭,发生陆陆碰撞。首先是西北缘:早石炭世末期形成西北缘界山的雏形;其次是东北缘:晚石炭世中晚期,形成了克拉美丽造山带;最晚是南缘:于早二叠世晚期风城组沉积期,形成南缘界山。随着周缘界山的隆升,准噶尔盆地形成三大前陆盆地系统。三叠纪至古近纪,板块挤压作用减弱,准噶尔盆地由强烈压陷期逐渐进入坳陷沉降阶段。新近纪至第四纪,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北天山快速、大幅度隆升,准噶尔盆地南缘再次挠曲下沉,形成近EW向的再生前陆盆地。多期演化造就了盆地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和多期次成藏,为油气的富集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演化 动力学背景 前陆盆地系统 再生前陆盆地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地球物理资料 早二叠世晚期 喜马拉雅运动 含油气盆地 中国西部 演化历史 结构特征 地质结构 演化阶段 早石炭世 晚石炭世 盆地形成 挤压作用 挠曲
下载PDF
中国东北漠河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 被引量:51
3
作者 吴根耀 冯志强 +3 位作者 杨建国 汪在君 张立国 郭庆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8-535,共8页
在概述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相变的基础上,基于多种证据,首次提出晚侏罗世漠河盆地是蒙古-鄂霍次克洋消减时因古缝合线活化而引起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控制发育的磨拉石盆地。分3个阶段重塑了盆地发育,指出其动态演化以向北迁移... 在概述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相变的基础上,基于多种证据,首次提出晚侏罗世漠河盆地是蒙古-鄂霍次克洋消减时因古缝合线活化而引起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控制发育的磨拉石盆地。分3个阶段重塑了盆地发育,指出其动态演化以向北迁移为特点。侏罗纪末,随陆-陆碰撞的发生,漠河盆地闭合并经受了WE走向的冲断活动的改造(主变形幕)。白垩纪—新生代的两期改造分别以近NNE走向的张扭性断层和近WE走向的正断层为构造形迹,前者中至少可辨认出3幕变形。就油气勘探的前景而言,盆地的中-东段较西段有利,盆地的中-南部较北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作用 燕山期 前陆盆地 建造和改造 晚侏罗世 黑龙江漠河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建议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和荣 李铁军 +1 位作者 蔡立国 龙胜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随欧亚大陆的增生而经历了元古代以来的多次构造旋回及多幕次的构造运动 ,其中喜马拉雅期的陆内造山作用使天山两侧、昆仑山北侧等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最终定型。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随欧亚大陆的增生而经历了元古代以来的多次构造旋回及多幕次的构造运动 ,其中喜马拉雅期的陆内造山作用使天山两侧、昆仑山北侧等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最终定型。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决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主要发育以三叠系、侏罗系煤系和泥质岩为主的陆相烃源岩 ;长期的生排烃历史和晚期定型的构造圈闭决定了其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成藏特征 ;而后期保存条件好、优质盖层发育的区带为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勘探上既要借鉴国外相似领域的勘探经验 ,更应加强中国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褶皱带 陆内前陆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勘探建议
下载PDF
盆山耦合与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和甫 李晓清 +1 位作者 刘立群 李小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9-403,共15页
经济全球化导致油气勘探全球化,板块学说在理论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基础,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盆山体系在实践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经验。盆山耦合体系存在3类造山带与3类前陆盆地即:(1)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2)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 经济全球化导致油气勘探全球化,板块学说在理论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基础,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盆山体系在实践上提供全球油气勘探经验。盆山耦合体系存在3类造山带与3类前陆盆地即:(1)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2)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地;(3)陆内造山带与陆内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勘探中,在空间上应将造山带前麓褶皱—冲断带层与前陆盆地作为统一应变场,在时间上应将前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同冲断作用沉积层序和后冲断作用沉积层序作为整体来进行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造山带 弧后前陆盆地 碰撞造山带 周缘前陆盆地 陆内造山带 陆内前陆
下载PDF
陆缘和陆内前陆盆地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金之钧 汤良杰 +1 位作者 杨明慧 王清晨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2,18,共6页
依据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剖面结构、层序关系和生储盖组合特点 ,将前陆盆地划分为陆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两大类 ,其中陆缘前陆盆地包括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1)从盆地构造演化上看 ,陆缘前陆... 依据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剖面结构、层序关系和生储盖组合特点 ,将前陆盆地划分为陆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两大类 ,其中陆缘前陆盆地包括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1)从盆地构造演化上看 ,陆缘前陆盆地经历了裂谷被动边缘或弧后裂谷阶段 ,陆内前陆盆地则缺乏这一阶段 ;( 2 )从盆地层序结构上看 ,陆缘前陆盆地下伏海相被动大陆边缘层序或弧后裂谷层序 ,陆内前陆盆地一般缺失海相层序 ;( 3 )从成因机制上看 ,陆缘前陆盆地与碰撞造山或弧后造山作用有关 ,陆内前陆盆地则主要与造山期后碰撞带再旋回活动有关 ;( 4 )从烃源岩发育特征上看 ,陆缘前陆盆地发育海相和陆相烃源岩 ,陆内前陆盆地主要形成陆相烃源岩。由此可见 ,这两类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含油气性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前陆盆地 陆内前陆盆地 地质特征 含油气性 划分方法
下载PDF
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演化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明喜 杜建波 +3 位作者 曹建康 郭双亭 谢其锋 马荣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5-681,共7页
受中三叠世以来中央造山带东段从陆缘碰撞造山—陆内造山的构造机制转换控制,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具有从陆缘—陆内,从海相—陆相的连续过渡特征,经历了发生—兴盛—消亡的完整过程。依据造山带构造机制转换及前陆盆地构造层序... 受中三叠世以来中央造山带东段从陆缘碰撞造山—陆内造山的构造机制转换控制,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具有从陆缘—陆内,从海相—陆相的连续过渡特征,经历了发生—兴盛—消亡的完整过程。依据造山带构造机制转换及前陆盆地构造层序所反映的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具体划分为4个阶段:即1)前造山期被动陆缘(P3—T1—T21)阶段,包括局部裂陷、持续沉降、萎缩残留3个亚阶段;2)陆缘主造山期周缘前陆盆地(T22—T3)阶段,具有海陆过渡相(T22)—陆相(T3)前陆盆地的连续演化特征;3)陆内造山期陆内前陆盆地(J1-2)阶段,发育陆内山前含煤碎屑岩沉积;4)后造山期转换伸展-伸展断陷盆地(J3—E)阶段,前陆盆地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机制转换 陆缘造山 陆内造山 周缘前陆盆地 陆内前陆盆地 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圣彬 郭庆银 +1 位作者 侯贵廷 孙晔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的分析可知,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中三叠世巴颜喀拉地体、晚三叠世羌塘地体、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白垩纪冈底斯地体连续向北增生、碰撞以及燕山期伊佐奈岐板块的俯冲,盆地西缘北段的响应显示为陆...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的分析可知,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中三叠世巴颜喀拉地体、晚三叠世羌塘地体、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白垩纪冈底斯地体连续向北增生、碰撞以及燕山期伊佐奈岐板块的俯冲,盆地西缘北段的响应显示为陆内前陆盆地的特征。受地体碰撞的影响,盆地西缘造山带发生幕式构造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沉降也发生幕式变化。造山带每次挤压逆冲均导致相应的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物充填,并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沉降史 地体碰撞 陆内前陆盆地 沉积响应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底部不整合面:被动大陆边缘到前陆盆地的转换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勇 苏德辰 +3 位作者 董顺利 颜照坤 贺佩 闫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13-2422,共10页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提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0Myr,显示为1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位于...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提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0Myr,显示为1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位于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构造层序与下伏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属于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底部不整合面,标志了扬子板块西缘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到前陆盆地的转换。该底部不整合面位于晚三叠世马鞍塘组与中三叠世雷口坡组之间,显示为平行不整合面或角度不整合面,在接触面上发育冲蚀坑、古喀斯特溶沟、溶洞、溶岩角砾、古风化壳的褐铁矿、黏土层及石英、燧石细砾岩等底砾岩。该不整合面向南东方向不断地切削下伏地层,且均发育岩溶风化面,上覆的晚三叠世地层沿不整合面向南东超覆,显示了从整合面到不整合面的变化过程,并随着逆冲楔的推进向南东方向迁移,其超覆线、侵蚀带和相带的走向线与龙门山冲断带的走向大致平行。底部不整合面显示为典型的前陆挠曲不整合面,标志着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形成和扬子板块西缘挠曲下降和淹没过程,底部为古喀斯特作用面,下部为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建造,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表明底部不整合面和前缘隆起的抬升是扬子板块西缘构造负载的挠曲变形的产物,显示了在卡尼期松潘-甘孜残留洋盆的迅速闭合和逆冲构造负载向扬子板块的推进过程。本次在对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底部不整合面的风化壳、残留厚度、地层缺失、剥蚀厚度、地层超覆等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迁移速率、地层上超速率和前缘隆起的剥蚀速率,并与逆冲楔推进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的迁移速率、地层上超速率均介于3~18mm.a-1之间,其与逆冲楔推进速率(5~15mm.a-1)相似,因此,可用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的迁移速率和地层上超速率代表逆冲楔推进速率。但是前缘隆起的剥蚀速率很小,介于0.02~0.08mm.a-1之间,仅为逆冲楔推进速率的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底部不整合面 前缘隆起 地层上超 构造负载 挠曲变形 晚三叠世 扬子板块西缘 龙门山
下载PDF
评述“前陆盆地”名词在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中的引用——反思中国石油构造学的发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罗志立 刘树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8-407,共10页
“前陆盆地”一词,在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被许多学者广泛引用,在空间上有“泛前陆盆地化”,在地史演化中有“扩大化”,名词术语引用上有“复杂化”的倾向,因而引起同行的关注。本文从文献中追踪前陆盆地原命名者的涵义和沿革,正... “前陆盆地”一词,在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被许多学者广泛引用,在空间上有“泛前陆盆地化”,在地史演化中有“扩大化”,名词术语引用上有“复杂化”的倾向,因而引起同行的关注。本文从文献中追踪前陆盆地原命名者的涵义和沿革,正确理解国外学者提出前陆盆地的特征及模式,再根据中国的实际地质特征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对比,结果发现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大于国外所称的前陆盆地的共同性。因而认为在中国中西部直接引用“前陆盆地”一词不当。建议采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foreland basin)一词(简称C-型前陆盆地),以示有中国地质特色的前陆盆地,为今后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和指导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最后,还讨论了中国石油构造学发展中,值得反思的3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石油构造学 前陆盆地 陆内俯型前陆盆地 A-型俯冲带 C-型俯冲带
下载PDF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勇 贺佩 +2 位作者 颜照坤 董顺利 陶晓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替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7Ma,显示为一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该...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替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7Ma,显示为一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该构造层序被一系列不整合面、海泛面和湖泛面分割为4个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层序(构造地层单元),其充填特征表现为:底部具有典型的挠曲前缘隆起不整合面,层序1的下部为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建造和淹没过程,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层序2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相砂岩和砾岩;层序3的底部为大型湖泛面,中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砂泥岩夹煤层,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层序4为冲积扇、扇三角洲粗碎屑砂砾岩和湖泊相泥页岩构成具有向上变细的垂向结构,并截切下伏地层。虽然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剖面几何形态总体上呈现为西厚东薄的楔形体,但是其内部却由次级的楔状层序和板状层序组成,其中层序1和层序3为楔状体,层序2和层序4为板状体。楔状层序显示为西厚东薄的楔形体,沉积厚度大,以纵向水系为主,具有双物源(包括来自龙门山和前缘隆起区的物源),并以点状物源为主,盆地的西部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为主,中部以湖泊相为主,东部发育小型三角洲或碳酸盐缓坡沉积物,处于欠补偿状态;板状层序显示为西、东厚度基本一致的板状层,沉积厚度较小,仅具有来自于龙门山的有物源,以横向水系为主,以线状物源为特征,盆地的西部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为主,盆地的中东部为湖泊相沉积物,处于过补偿状态。对晚三叠世楔状前陆盆地进行了弹性挠曲模拟和逆冲事件标定,结果表明,盆地形成机制为构造负载,挠曲盆地的挠曲刚度为(0.5~5)×1024N.m(相当的弹性地层厚度为43~55km)。晚三叠世龙门山冲断带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板块推进速率为5~15mm/a,由2个逆冲子事件构成,早期的推进速度较大,为15mm/a;晚期的推进速度较小,为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层序 板状层序 逆冲构造负载 剥蚀卸载 弹性挠曲模拟 晚三叠世 龙门山前陆盆地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46
12
作者 陈发景 汪新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 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但其成因机制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3)通过大陆内裂谷火山岩化学成分、地温场、构造变形、岩石圈结构以及区域板块构造背景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六种大陆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4)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其周缘造山带密切相关,其地球动力学模式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冲断带构造负载的挠曲响应;(5)走滑伸展盆地与被走滑断层改造的伸展盆地十分相似,许多伸展盆地被认为是拉分盆地,因此需要综合平面和剖面标志可靠地鉴别它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地球动力学模式 板块构造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五台山地区古元古界滹沱群沉积环境:前陆盆地还是陆内裂谷盆地?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进京 任留东 白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的古元古界滹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对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之间的华北中部碰撞造山带的形成时代和演化具有关键性的地质约束。通过对滹沱群与下伏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滹沱群沉积岩石序列组合特... 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的古元古界滹沱群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对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之间的华北中部碰撞造山带的形成时代和演化具有关键性的地质约束。通过对滹沱群与下伏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滹沱群沉积岩石序列组合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和已有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1)滹沱群呈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新太古代五台群变质程度不同的3个地质单元(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和高凡亚群)和TTG之上,说明了滹沱群沉积之前,以五台群和TTG为地质记录的新太古代俯冲碰撞造山带已经完成了其碰撞造山过程,并且之后还经历了漫长的抬升剥蚀作用;(2)滹沱群的沉积岩石序列组合和火山岩构造属性指示了其具有克拉通内裂谷盆地基本特征,而不具备前陆盆地沉积序列组合的特征;(3)滹沱群形成时代为2.14-1.83 Ga,而五台群及其TTG等形成于2.5 Ga左右,与滹沱群开始接受沉积的时间相差0.3-0.35 Ga时间跨度,因此,把两者置于同一个构造演化系统在时间上也是不恰当;(4)滹沱群主要经历了一次区域性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地壳缩短过程,构造样式呈倒扇形构造,并且变形方位稳定,与五台群经历了复杂的多期变形的构造样式显著不同,也与碰撞造山带一般具有的正扇形构造样式不同。因此,滹沱群不能被解释为华北克拉通中部碰撞造山带的前陆盆地或弧后(前)盆地,而是2.5 Ga华北克拉通化后的陆内裂谷盆地。那么,目前主要依据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变质地质学的资料而提出的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是通过华北中部1.85 Ga碰撞造山带碰撞拼合而克拉通化的各种构造演化模式值得进一步商榷,特别是应加强华北中部造山带内不同地质体构造单元之间的野外地质关系研究,使得华北中部板块构造演化模式更与地质事实相吻合,避免引起可能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群 沉积组合 构造样式 角度不整合 前陆盆地 陆内裂谷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陆内前陆盆地的晚期发育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锋 刘池阳 赵红格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7,58,共3页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结构主要出现于晚侏罗世芬芳河期,新生代以来遭受改造并定型,形成现今地震剖面或沉积剖面上所见到的具有类似于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但其与典型前陆盆地具有明显的区别。它形成和定型的时间主要在中生代末期到新生...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结构主要出现于晚侏罗世芬芳河期,新生代以来遭受改造并定型,形成现今地震剖面或沉积剖面上所见到的具有类似于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但其与典型前陆盆地具有明显的区别。它形成和定型的时间主要在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以来,它促进了盆地靖边—乌审旗气田区的形成,也成为鄂尔多斯本部晚期成藏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它形成和主要发育时期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主生烃期一致,也促成了盆地西部不同类型有利圈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陆内前陆盆地 运移动力 主生烃期 圈闭
下载PDF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顾家裕 张兴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发育于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是板块碰撞后陆内远程效应引起冲断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盆地。它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有一定的差异,不存在被动陆缘所形成的海相生油岩系及海相磨拉石建造。陆内前陆盆地同样富集油气,近年来...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发育于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是板块碰撞后陆内远程效应引起冲断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盆地。它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有一定的差异,不存在被动陆缘所形成的海相生油岩系及海相磨拉石建造。陆内前陆盆地同样富集油气,近年来广泛地受到石油地质界的关注。文章从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陆内前陆盆地与典型前陆盆地的差异性,认为其主要沉积特点是冲断作用期粗粒沉积物的叠加可形成连续的裙边状沉积体;冲断作用松懈期发育的煤系地层及泥质岩可形成良好的烃源岩;沉降中心的不断迁移与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的偏移现象普遍。根据沉积物叠加样式将陆内前陆盆地分为前展型、上叠型和后退型三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层序格架。最后据不同类型的盆地分析了其油气生成、储集和保存条件,这将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样式针对性地进行油气勘探,从而提高勘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前陆盆地 沉积特征 沉积层序 叠置类型 层序格架
下载PDF
试论前陆-伸展盆地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让寿 刘光祥 +1 位作者 潘文蕾 秦德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39-542,共4页
前陆-伸展盆地是一类新型的原型盆地。这类原型盆地,既具有前陆盆地的结构特征,又具有伸展断陷盆地的特点,它是在同一地质时期同一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新型原型盆地,其可分为周缘前陆-伸展盆地和陆内前陆-伸展盆地两类。
关键词 前陆-伸展盆地 盆地结构 原型盆地 周缘前陆-伸展盆地 陆内前陆-伸展盆地
下载PDF
库车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沉降-沉积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光祥 钱一雄 潘文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8,共6页
通过埋藏史、构造沉降史恢复以及以破裂弹性薄板末端单点负载挠曲为模型对库车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宽度、前缘隆起和造山带高度、岩石圈性质的模拟计算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 :(1)三叠 -侏罗纪、早白垩世的原始沉积展布呈北东向 ;(2 )... 通过埋藏史、构造沉降史恢复以及以破裂弹性薄板末端单点负载挠曲为模型对库车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宽度、前缘隆起和造山带高度、岩石圈性质的模拟计算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 :(1)三叠 -侏罗纪、早白垩世的原始沉积展布呈北东向 ;(2 )构造沉降曲线在北部呈陡 缓 陡的 3段式 ,往南渐变为缓 陡 缓 陡的 4段式 ,并均具上凸的特点 ;(3)盆地演化早期 (P2 -T)和晚期 (N -Q)的横向沉积结构呈典型前陆盆地的楔状几何形态 ,演化中期 (J-E)则呈不对称的“V”字形几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挠曲模拟 沉积展布 构造沉降曲线 沉积结构
下载PDF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早期(卡尼期)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淹没过程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勇 苏德辰 +5 位作者 董顺利 孙玮 杨荣军 刘树根 颜照坤 闫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60-3470,共11页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属于印支期造山楔构造负载驱动的挠曲型前渊凹陷。其中卡尼期马鞍塘组是分布于底部不整合面之上的第一套地层单元,记录了前缘隆起边缘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构建和淹没过程。据钻孔揭示马鞍...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属于印支期造山楔构造负载驱动的挠曲型前渊凹陷。其中卡尼期马鞍塘组是分布于底部不整合面之上的第一套地层单元,记录了前缘隆起边缘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构建和淹没过程。据钻孔揭示马鞍塘组的最大厚度超过250m,显示为西北厚东南薄的楔形结构,从北西向南东依次分布了深水盆地、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和浅水滨岸带等沉积物类型。其中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分布于前陆盆地的远端,呈面向西的条带状展布,其走向线与龙门山冲断带的走向大致平行。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厚度介于30~100m之间,由北西向南东变薄。在垂向上,马鞍塘组由3部分构成,下部为鲕粒滩和生物碎屑滩,中部为海绵礁,上部为黑色页岩,显示为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在Lietal.(2003)盆地模拟的基础上,本次对卡尼期前陆盆地的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海绵礁生长速率、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其中沉降速率为0.10mm.a-1、沉积速率为0.04mm.a-1、海绵礁生长速率为0.03mm.a-1、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介于0.01mm.a-1~0.05mm.a-1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卡尼期早期,相对海平面处于初始上升阶段,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较小,盆地处于欠补偿状态,沉积了碳酸盐缓坡型鲕粒滩和生物碎屑滩;在卡尼期中期,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海绵礁生长速率,海绵礁持续保持垂直向上的生长状态,形成了高度达100余米的塔礁;在卡尼期晚期,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海绵礁生长速率,礁顶的水深逐步变大,导致礁体被淹溺致死,从而在卡尼期形成了鲕粒灰岩滩-生物碎屑滩-海绵礁灰岩-页岩的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显示了前陆盆地早期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生长并被淹没的特有模式。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底部不整合面和碳酸盐缓坡、海绵礁的淹没过程是扬子板块西缘印支期造山楔逆冲构造负载的挠曲变形的产物,显示了在卡尼期松潘-甘孜残留洋盆的迅速闭合和造山楔构造负载向扬子板块的推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前陆盆地 底部不整合面 碳酸盐缓坡 硅质海绵礁 造山楔负载 挠曲变形 马鞍塘组 卡尼期 晚三叠世 龙门山
下载PDF
川滇黔桂地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70
19
作者 万方 许效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晚奥陶世与早志留世之间的都匀运动 ,使滇中古隆起与黔中古隆起成为一个整体隆起带(习惯上称黔中古陆 ) ,把滇东南 黔南地区与滇东北 黔北 川南地区分隔为南、北两个不同的构造沉积域。南侧的曲靖一带出露下、中寒武统 ,其上分别与中、... 晚奥陶世与早志留世之间的都匀运动 ,使滇中古隆起与黔中古隆起成为一个整体隆起带(习惯上称黔中古陆 ) ,把滇东南 黔南地区与滇东北 黔北 川南地区分隔为南、北两个不同的构造沉积域。南侧的曲靖一带出露下、中寒武统 ,其上分别与中、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呈假整合 ,其间缺失奥陶纪和早志留世的沉积物。北侧的禄劝—武定一带 ,下古生界的沉积序列与之相反 ,有完整的奥陶纪沉积组合 ,上与泥盆系假整合 ,其间无志留纪的沉积。这表明黔中古隆起两侧的沉积域各为独立的系统。中、晚志留世 ,黔中古隆起南侧应归属于上扬子与滇黔桂地块前陆挠曲盆地的一部分 ,由曲靖向北东经赫章的哑都到贵阳南转向湘西 ,向南则与云南的绿春海相连 ,黔中古隆起北侧的沉积域则为上扬子前陆 (川南 黔北 )盆地的边缘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桂地区 志留纪 构造-岩相古地理 沉积序列 奥陶纪 泥盆系 加里东运动 前陆挠曲盆地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陆内前陆盆地的鉴别标志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发景 汪新文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讨论了中国西北地区陆内前陆盆地的主要鉴别标志 :(1)不对称山前坳陷的构造几何形态 ;(2 )先缓后陡的两段式沉降曲线 ;(3)反沉积旋回上部磨拉石堆积、强烈构造运动和层内递进型构造角度不整合类型。
关键词 陆内前陆盆地 不对称山前坳陷 反旋回 构造运动 沉降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