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ng zona pellucida hardness under microinjection to assess oocyte/embryo quality: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被引量:2
1
作者 Morteza Khalilian Mojtaba Rezazadeh Valojerdi +2 位作者 Mehdi Navidbakhsh Mahmoud Chizari Poopak Eftekhari-Yazd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3年第5期679-688,共10页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zona pellucida (ZP) hardness is largely unknown due to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measuring and modelling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have us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odels to describe ...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zona pellucida (ZP) hardness is largely unknown due to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measuring and modelling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have us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odels to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single oocyte cell to improve th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outcomes by assessing oocyte/embryo qua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i) a microinjection model to estimate the force of ZP penetration, ii) a micropipette aspiration model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hardness, and iii)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o generate the required data for these two model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penetration force provides a performance target for the penetration process during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while the estimated corresponding hardness serv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extent of deformation sustained by the oocyte prior to penetration. Evaluation of these results shows that a routine assessment of ZP hardness under microinjection would allow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ertain oocyte pools for which further manipulation is recommended in order to improve injection, hatching and finally AR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OOCYTE HUMAN embryo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Zona Pellucida HARDNESS
下载PDF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cumulative transfers of an ICSI cycle along with blastocyst transfers in couples with normozoospermic male pati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Deepthi Repalle Saritha K.V. Shilpa Bhandar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2022年第3期125-131,共7页
Objective:To know whether sperm DNA fragmentation(SDF)affects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cumulative transfers of a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cycle along with blastocyst transfers in couples with normozo... Objective:To know whether sperm DNA fragmentation(SDF)affects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cumulative transfers of a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cycle along with blastocyst transfers in couples with normozoospermic males.Methods:The study included 252 couples who underwent their first ICSI cycles along with blastocyst transfer and whose male partner semen samples were normozoospermic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criteria.All the coupl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SDF:the low SDF group(SDF≤30%,n=162)and the high SDF group(SDF>30%,n=90).Clinical as well as laboratory outcomes were correla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erm DNA fragmentation was assessed on the post-wash semen samples by acridine orange test.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live birth rate and miscarriage rate.Results: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live birth rates was observed in the high SDF group compared to the low SDF group in fresh embryo transfer cycles(P<0.05).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outcomes either in the frozen embryo transfer cycles or in the overall cumulative transfer cycles(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laborator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SDF groups.A remarkable decrease in sperm motility was observed in the high SDF group compared to the low SDF group(P<0.05).Conclusions:Sperm DNA fragment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cumulative transfers of an ICSI cycle along with blastocyst transfers in couples with normozoospermic 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Live birth rates Blastocyst transfer Cumulative transfers
下载PDF
时差成像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吴正沐 王正权 +2 位作者 王旻 谈雅静 李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使用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ing,TLI)胚胎培养系统观察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胚胎发育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科接受ICSI技术助孕的392对夫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培养组284周期和TLI组108周期,再根据DFI≤15%、>15%~<30%、≥30%进一步分为正常组、临界组、异常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以及临床妊娠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6组的女方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方精液常规指标中,浓度和正常形态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为(46.5±16.5)%、(31.0±14.2)%、(14.8±8.4)%、(41.6±16.2)%、(32.5±14.4)%、(19.3±11.1)%,常规异常组和TLI异常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率分别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和TLI临界组(P值均<0.05)。6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TLI正常组、TIL临界组和TLI异常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3±18.6)%、(78.6±17.1)%、(68.3±22.7)%、(77.4±14.5)%、(74.5±13.1)%、(63.1±25.4)%;常规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P值均<0.05);TLI异常组的受精率低于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TLI正常组、TLI临界组(P值均<0.05)。常规正常组、常规临界组、常规异常组的妊娠率分别为57.4%(39/68)、54.5%(24/44)、27.3%(6/22),异常组低于正常组和临界组(P值均<0.05)。TLI正常组、TLI临界组和TLI异常组3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组之间以及TLI 3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值的升高会影响精子前向运动率,还会影响胚胎的受精率,高DFI精子进行ICSI助孕时使用TLI胚胎培养系统可以获得稳定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时差成像 妊娠结局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下载PDF
IVF/ICSI-ET中胚胎实时监测系统与常规形态学评估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分析
4
作者 成桂红 郑爱燕 +7 位作者 丁洁 邹琴燕 许咏乐 朱蕊 王馥新 吴惠华 李红 孟庆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 目的:分析胚胎实时监测(TLM)系统和常规形态学评估(CMA)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对临床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TLM组和CMA组,分别选择最优胚胎行单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患者第1次胚胎移植未获临床妊娠,则进行第2次,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累积活产率和其他妊娠结局差异。同时收集IVF/ISCI受精后第3天胚胎培养液15μl,进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TLM组与CMA组的累积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早产率、累积早期自然流产率、累积异位妊娠率、累积早产率、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M组新生儿性别比低于CM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拉曼光谱分析预测临床妊娠率的准确度为67.21%。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良好的年轻女性中,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时TLM评估胚胎优势不明显,需警惕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胚胎选择可能影响性别比。拉曼光谱分析胚胎培养液尚不能很好地预测胚胎的种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胚胎实时监测 常规形态学 拉曼光谱分析 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子代单胎活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张琼 高睿 +2 位作者 陈明丽 刘秀美 秦朗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究女性接受新鲜周期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ET)助孕后子代单胎活产儿中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 目的探究女性接受新鲜周期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ET)助孕后子代单胎活产儿中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并分娩单胎活产儿的2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子代出生体重在同性别、同胎龄新生儿中的百分位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第10~第90百分位)、轻中度SGA组(第3~第10百分位)和重度SGA组(小于第3百分位)。比较不同程度SGA组与正常组患者病史及IVF/ICSI-ET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不同程度SGA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后分娩的单胎活产儿中SGA的发生率为9.9%,其中轻中度SGA的发生率为5.0%、重度SGA的发生率为4.9%。BMI<18.5 kg/m^(2)、有自然流产史为子代发生轻中度SGA的危险因素(校正OR=4.54和1.91,95%CI=1.78~11.55和1.18~3.10);有自然流产史、早产为子代发生重度SGA的危险因素(校正OR=2.80和2.22,95%CI=1.78~4.42和1.23~3.98)。有活产史为子代发生轻中度及重度SGA的保护因素。结论接受新鲜周期IVF/ICSI-ET助孕的患者中,BMI<18.5 kg/m^(2)、有自然流产史、早产者子代发生SGA的风险增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辅助生育技术 体外受精 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
下载PDF
高龄女性IVF/ICSI无可利用胚胎危险因素探讨
6
作者 梁俊霞 杨堉杰 +5 位作者 张丽 葛丽娜 王娜娜 田瑛 刘鹏 闫蒙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取卵后无可利用胚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取卵后无可利用胚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健康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高龄女性共569个取卵周期,其中95个无可利用胚胎周期作为研究组,474个有可利用胚胎的周期作为对照组。2组女性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35~39岁为G1组,40~42岁为G2组,43~45岁为G3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和实验室指标。结果:2组间相应年龄亚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雌二醇(estradio,E2)、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和启动日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扳机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在G2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扳机日E2水平、卵泡输出率(follicular output rate,FORT)在G1、G2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扳机日优势卵泡计数(preponderance follicle count,PFC)在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Gn天数、扳机作用时间、扳机日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和扳机日E2/PFC在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总数、卵裂总数、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数和2PN卵裂数在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年限是取卵后无可利用胚胎的危险因素,而扳机日PFC增加是保护因素。结论:高龄女性IVF/ICSI助孕中,随着不孕年限的增加,无可移植胚胎的发生率增加,而高PFC可能降低无可移植胚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无可利用胚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张玉芬基于“补肾滋阴、活血泻肾”法改善早发性孕酮升高经验
7
作者 韩鸳鹍 曹琪 +3 位作者 马倩 于智玥 王馨悦 张淑芬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PPR)是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广泛应用而衍生的,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日益为辅助生殖中心重视,但其解决方案目前尚未统一认识且缺乏相关证据证实有效可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PPR)是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广泛应用而衍生的,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日益为辅助生殖中心重视,但其解决方案目前尚未统一认识且缺乏相关证据证实有效可行。阐述张玉芬教授对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现象的中医理论认识,总结张玉芬以“补肾滋阴、活血泻肾”法治疗PPR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 早发孕酮升高 补肾滋阴 活血泻肾 补肾滋阴方
下载PDF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涛 张会娜 +5 位作者 刘子霞 李娜娜 徐玲 吴中伟 刘方 李美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将其分为IVF组(1042个周期)、R-ICSI组(131个周期)、卵胞浆...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将其分为IVF组(1042个周期)、R-ICSI组(131个周期)、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500个周期)。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成熟卵(MⅡ)获取率、受精率、2原核(PN)率、多PN率、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水平、临床结局(妊娠率、活产率)。结果:R-ICSI组MⅡ获取率均低于IVF组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2PN率低于ICSI组,但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多PN率低于IVF组,但高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与ICSI组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均低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活产率高于IVF组、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精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失败后行R-ICSI的活产率高于IVF、ICSI;优质胚胎率和可用胚胎率低于IVF;多PN率低于IVF,高于ICSI;2PN率低于ICSI,高于IVF;MⅡ获取率低于IVF和IC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外受精 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活产率 优质胚胎率 可用胚胎率
下载PDF
Alteration of ERβ gene Rsal polymorphism may contribute to reduced fertilization rate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9
作者 Qiu-Fang Zhang Huai-Liang Feng +4 位作者 Lan Zhao Ping Liu Li Li Jie Yan Jie Qiao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17-321,共5页
关键词 胚胎发育能力 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 受精率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早期胚胎发育 无精子症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延时成像监测第二极体释放预测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
10
作者 薛林涛 王世凯 +3 位作者 毛献宝 李政达 张小慧 韦娉嫔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延时成像监测第二极体(Pb2)释放在预测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个接受ICSI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延时成像监测胚胎培养数据,探讨卵子ICSI注射后Pb2释放与否... 目的探讨延时成像监测第二极体(Pb2)释放在预测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效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个接受ICSI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延时成像监测胚胎培养数据,探讨卵子ICSI注射后Pb2释放与否以及具体释放时间与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关系。结果延时成像监测ICSI注射后Pb2释放平均时间为(3.03±1.21)h;有Pb2释放组的受精率、2原核(2PN)受精率及5d(D5)囊胚转化率均显著高于无Pb2释放组(99.95%vs 1.75%,P<0.001;97.18%vs 0.66%,P<0.001;60.50%vs 16.67%,P<0.05);Pb2释放时间>3~4 h组2PN受精率显著高于0~2 h组和>5 h组(98.80%vs 93.81%,P<0.05;98.80%vs 95.40%,P<0.05);Pb2释放时间与D3胚胎平均卵裂球数显著相关(P<0.001);>3~4 h组D5囊胚转化率显著低于>2~3 h组(56.23%vs 67.23%,P<0.05),>4~5 h组显著低于0~2 h组、>2~3 h组(46.61%vs 62.30%,P<0.05;46.61%vs 67.23%,P<0.05),>5 h组D5囊胚转化率为7.14%,均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3~4 h组D5优质囊胚转化率显著低于0~2 h组、>2~3 h组(9.92%vs 16.39%,P<0.05;9.92%vs 20.72%,P<0.05),>4~5 h组显著低于>2~3 h组(11.02%vs 20.72%,P<0.05)。结论延时成像监测Pb2释放可以准确预测受精结局,Pb2释放时间与胚胎发育潜力显著相关,是有价值的预测ICSI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形态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体 受精 胚胎发育 延时成像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下载PDF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周期中促性腺激素用药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11
作者 胡婷婷 汪伟伟 +3 位作者 胡益祥 张颖 蔡艳萍 颜宏利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药天数及Gn总量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以及胚胎发育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ICSI助孕,并于胚胎发育第3天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患者,共纳入299个周期。按照卵裂球数目的不同分为8细胞(8C)+7细胞(7C)组、8C+8C组、8C+9细胞(9C)组、8C+早期融合组(包括部分融合期胚胎和融合期胚胎)。以取卵日为第0天(D0),第3天(D3)上午即受精后67~69 h观察胚胎卵裂情况,移植2枚胚胎。记录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不孕年限、Gn用药天数、Gn用量、周期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各组间的女方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分别为(10.9±2.8)、(10.3±2.2)、(10.7±2.3)、(8.5±2.2)d,Gn用量分别为(2172±615)、(2167±673)、(2332±796)、(1779±719)IU;8C+融合组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均低于其他3组(Gn用药天数的t值分别为4.454、3.836、3.737,Gn用量的t值分别为2.328、2.490、2.779,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间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C+7C组、8C+8C组、8C+9C组、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6%(34/58)、55.3%(99/179)、44.4%(16/36)、76.9%(20/26),活产率分别为46.6%(27/58)、48.6%(87/179)、38.9%(14/36)、69.2%(18/26);8C+融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8C+8C组、8C+9C组(临床妊娠率的χ^(2)值分别为4.356、6.540,活产率的χ^(2)值分别为3.866、5.565,P值均<0.05);8C+融合组与8C+8C组、8C+9C组的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CSI第3天新鲜移植周期中,减少Gn用药天数和用量,可获得更多的融合期胚胎,并且融合期胚胎的发育潜能高于卵裂期胚胎,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促性腺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融合期胚胎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冻胚移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杨如雪 黄江笛 +4 位作者 徐影 胡继君 张俊韦 管一春 孙丽君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胚移植(FET)并获得单胎活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行胚胎...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胚移植(FET)并获得单胎活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行胚胎植入前行遗传学检测的患者221例(PGT组)和同期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756例(ICSI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进行1:2匹配后得到PGT组191例和ICSI组363例,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围产期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匹配前两组患者的孕产次、不孕年限及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配前后,两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新生儿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关,女方BMI、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娩孕周和新生儿性别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P均<0.05)。结论:PGT中滋养外胚层活检可能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不增加母婴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外胚层活检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冻胚移植
下载PDF
脱颗粒细胞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时间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孙宁宇 尹萍 +5 位作者 路璐 张武文 李凯 陈媛媛 严骅 童国庆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索不同的脱颗粒细胞时间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时间间隔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第一次行ICS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计169个周... 目的 探索不同的脱颗粒细胞时间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时间间隔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第一次行ICS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计169个周期。根据脱颗粒细胞时间与ICSI时间间隔(T)分为3组:A组(37个周期,0.5h0.05)。三组MⅡ率、卵裂率、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正常受精率(2PN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脱颗粒细胞时间与ICSI注射时间间隔的增加,囊胚形成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母细胞脱颗粒细胞后0.5~1.5h内行ICSI胚胎发育潜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颗粒细胞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波塞冬低预后患者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耿女 曾彬 +2 位作者 王琳 宁艳春 韩宝生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9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微刺激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波塞冬低预后3组、4组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用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322例波塞冬低预后患者... 目的分析比较微刺激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波塞冬低预后3组、4组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用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322例波塞冬低预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方案分为拮抗剂组(n=154)和微刺激组(n=168)。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控制性促排卵结局,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妊娠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与拮抗剂组相比,微刺激组的促性腺激素(Gn)天数更短、Gn用量更少、移植日内膜更薄、全胚冷冻率更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何种控制性促排卵方案与临床妊娠无显著相关性(P>0.05),波塞冬3组比4组患者更易获得临床妊娠(OR=3.352,95%CI:1.208~9.302,P=0.020),抗米勒管激素(AMH)≥0.61 ng/mL者比<0.61 ng/mL者更易获得临床妊娠(OR=3.260,95%CI:1.342~7.919,P=0.009)。结论对于波塞冬低预后3组、4组患者,微刺激方案和拮抗剂方案有相似的临床和实验室结局。微刺激方案用药的时间短、Gn用量少,尤其适用于有全胚冷冻需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波塞冬标准 低预后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对第六天囊胚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刘燕 王辉田 李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1,共8页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对解冻移植第六天(D6)囊胚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解冻移植第六天囊胚移植...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对解冻移植第六天(D6)囊胚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解冻移植第六天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446例)和ICSI受精组(200例)。按是否有第五天(D5)囊胚移植史,分为仅有D6囊胚冷冻及移植的患者,以及有D5囊胚移植史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囊胚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IVF组和ICSI组患者BMI,不孕年限,基础F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患者年龄小于IVF组患者,原发性不孕的比例高于常规IVF组,获卵数和正常受精卵子数高于常规IVF受精组(P<0.001)。常规IVF组五期和六期囊胚比例高于ICSI组(21.6%vs.3.14%,P<0.001)。ICSI组ICM评分为A级的囊胚高于IVF组(23.8%vs.14.3%,P=0.01)。ICSI组HCG阳性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IVF组(65.5%vs.48.4%,P<0.001;56%vs.41.3%,P=0.001),ICSI组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也高于常规IVF组(43.8%vs.30.9%,P<0.001;43.0%vs.31.8%,P=0.006)。校正两组间年龄、获卵数等影响因素后,ICSI组临床妊娠率仍高于常规IVF组(OR:1.590,95%CI:1.030,2.455,P=0.036)。ICSI组出生婴儿体质量低于IVF组(P=0.016),早产率、性别比与分娩方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SI受精的D6囊胚解冻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常规IVF受精的D6囊胚,活产率有升高的趋势,可能与IVF与ICSI病人导致囊胚发育慢的因素不同有关。ICSI受精的D6囊胚解冻移植后相对好的妊娠结局,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ICSI周期囊胚发育相对较慢导致的妊娠结局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天囊胚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两种超促排卵方案对卵巢正常反应病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吕小晶 冯文娟 +1 位作者 王凯 张迎春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80-1385,共6页
目的比较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 目的比较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正常反应病人的临床资料。该研究共计587个周期,包括365个早卵泡期长效长周期(长效长方案组)和222个拮抗剂周期(拮抗剂方案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情况、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情况、临床结局以及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病人的一般资料、内膜准备情况、胚胎移植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浓度、内膜厚度、获卵数均大于拮抗剂组(P<0.05)。新鲜周期中,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高于拮抗剂组(55.52%比44.12%,41.13%比30.23%,P<0.05)。拮抗剂组扳机日黄体生成素(LH)浓度和新鲜周期取消移植率高于长效长方案组(P<0.05)。结论卵巢正常反应病人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临床妊娠率高,取消移植率低,更能使病人获益;但对于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胚移植,两种方案的妊娠结局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诱导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拮抗剂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卵巢正常反应 临床结局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前次IVF/ICSI失败非D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陈楸妍 鲁南 刘嘉茵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预处理对前次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的非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不孕症患者临床结局...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预处理对前次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的非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不孕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析174例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因前次IVF/ICSI失败(对照组)后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二周期IVF/ICSI前行GH预处理治疗(GH组)的非DOR不孕症患者这2个周期的临床结局情况。结果:GH组Gn每日用量、获卵数、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自身对照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时间低于自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妊娠率不受控制性促排卵方案的影响。2组Gn总量、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受精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H组按照年龄分组结果显示,<35岁组的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临床妊娠率、活产率高于≥35岁组(均P<0.05),2组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Gn使用时间、Gn总量、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H预处理可以提高前次IVF/ICSI失败、非DOR不孕症患者的卵巢功能及反应性,改善临床结局,尤其是年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妊娠结局
下载PDF
IVF/ICSI-ET女性AMH、TSH、FORT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
18
作者 侯东升 郭艳霞 +2 位作者 孙昕卉 郭虹敏 李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行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女性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输出率(FORT)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6月本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 目的:探讨不孕症行体外受精或卵母细胞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女性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输出率(FORT)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6月本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407例行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VF/ICSI-ET治疗后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228例和未妊娠组179例。在IVF/ICSI-ET启动前一周期的月经第2 d天检测患者AMH及TSH水平,行阴道超声检查卵泡情况计算FORT,并与获卵数目、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卵泡发育及妊娠结局价值。结果:妊娠组AMH水平(5.12±1.53 ng/ml)高于未妊娠组(3.66±1.14 ng/ml),TSH水平(2.19±0.60 mU/L)低于未妊娠组(2.87±0.85 mU/L),FORT(90.42±6.28)%高于未妊娠组(81.36±8.53)%(均P<0.05)。AMH与获卵数目、卵子成熟率呈正相关,TSH与获卵数目呈负相关,FORT与获卵数目呈正相关(均P<0.05)。AMH、TSH及FORT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44、0.836,灵敏度分别为72.5%、70.3%、86.8%,特异度77.8%、66.7%、69.4%。结论:不孕症女性AMH、TSH、FORT与IVF/ICSI-ET获卵数目、卵子成熟率具有关联,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抗苗勒氏管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卵泡输出率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林渊 张金波 +2 位作者 陶永明 常艳军 刘维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GH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采用IVF-ET治疗,且GH组在促排卵过程中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GH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采用IVF-ET治疗,且GH组在促排卵过程中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肌肉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简称HCG日)的血清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取卵日的卵泡液GH、IGF-1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卵母细胞发育情况和IVF-ET结局。结果HCG日,GH组血清GH、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GH组血清GH、IGF-1水平依次为(9.76±2.32)、(146.54±23.79)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4±0.53)、(109.88±2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日,GH组卵泡液GH、IGF-1水平依次为(3.18±0.52)、(101.42±17.36)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66±0.48)、(89.17±13.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GV期、MⅠ期卵子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组MⅡ期卵子数目为(15.16±3.23)个,多于对照组的(10.78±2.5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依次为86.93%、93.66%、49.6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0.61%、88.91%、4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补充GH可提高血清和卵泡液中GH、IGF-1含量,促进卵母细胞发育,提高ICSI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20
作者 赵冉冉 孙桂丽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15-20,共6页
目的总结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风险列线图(列线图模型)。方法131例拟行IVF/ICSI-E... 目的总结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风险列线图(列线图模型)。方法131例拟行IVF/ICSI-ET的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均完成胚胎移植周期,收集其体成分特征变量、实验室检查特征变量及临床病例资料变量等。将131例患者分为训练集91例和验证集40例,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分析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度、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水合率和胰岛素抵抗(λ分别为-0.186、-0.947、-0.064、-0.290)。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校准曲线及拟合曲线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拟合度均较好。妊娠失败的阈值为50%~80%时,列线图模型的临床获益38%~62%。结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水合率和胰岛素抵抗是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临床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成功构建了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临床妊娠失败,拟合度好、校对度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妊娠失败 超重 肥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