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tumor mutation burden indicates a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Ping Song Xue-Zhi Liu +1 位作者 Qian Chen Yan-Feng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期790-801,共12页
BACKGROU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is malignancies of the biliary duct system and constitutes approximately 10%-20%of all primary liver cancers.Tumor mutation burden(TMB)is a useful biomarker across many c... BACKGROU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is malignancies of the biliary duct system and constitutes approximately 10%-20%of all primary liver cancers.Tumor mutation burden(TMB)is a useful biomarker across many cancer typ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ho will benefit from immunotherapy.Despite the role of TMB in calcul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gnosi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has been confirmed in multiple human cancer types,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MB in ICC patients is rare investigated.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MB in patients with ICC.METHODS Data of 412 patients with ICC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MB was calculated as the total number of somatic non-silent protein-coding mutations divided by the coding region.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overall survival(OS),and relapse free survival(RFS).The cut-off value of TMB was determined by time-depend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Cox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for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OS.The nomogram and calibration curve were analyzed to construct and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model.RESULT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dependent ROC curve,we defined 3.1 mut/Mb as the cut-off value of TMB.The Kaplan-Meier plot revealed that patients with high TMB had poor OS(HR=1.47,P=0.002)and RFS(HR=1.42,P=0.035).Cox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MB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 for ICC(HR=1.43,P=0.0240).Furthermore,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ICC included CA19-9(HR=1.78,P=0.0005),chronic viral hepatitis(HR=1.72,P=0.0468),tumor resection(HR=2.58,P<0.0001)and disease progression(metastatic disease vs.solitary liver tumor;HR=2.55,P=0.0002).The nomogram and calibration curve also indic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ed prognostic model.CONCLUSION TMB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biomarker in patients with ICC.Moreover,patients with ICC with high TMB had poor OS and RFS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low T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 mutation burde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prognosis nomogram
下载PDF
Diffuse reduction of spleen density i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for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2
作者 Li-Ming Deng Yi Wang +10 位作者 Jin-Huan Yang Jia-Liang Li Zi-Yan Chen Wen-Ming Bao Kai-Yu Chen Xin-Fei Yao Chong-Ming Zheng Jiu-Yi Zheng Zheng-Ping Yu Bin Jin Ga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1年第8期929-942,共14页
BACKGROUND Diffuse reduction of spleen density(DROSD)is related to cancer prognosis;however,its role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remains unclear.AIM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ROSD in the prognosis ... BACKGROUND Diffuse reduction of spleen density(DROSD)is related to cancer prognosis;however,its role in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remains unclear.AIM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ROSD in the prognosis of ICC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METHODS In this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we enrolled patients with ICC who underwent curative hepatectomy between 2012 and 2019.Preoperative spleen density was measur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Overall survival(OS)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rates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utiliz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Un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Cox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OS and RFS.A nomogram was created with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to predict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CC.RESULTS One hundred and sixty-seven ICC patients were enrolled.Based on the diagnostic cut-off values(spleen density≤45.5 Hounsfield units),55(32.9%)patients had DROSD.Kaplan-Mei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tients with DROSD had worse OS and RFS than those without DROSD(P<0.05).Cox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ROSD,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level,length of hospital stay,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OS(P<0.05).The nomogram created with these factors was able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CC with good reliability(OS C-index=0.733).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for OS was 0.79.CONCLUSION ICC patients with DROSD have worse OS and RFS.The nomogram i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method to identify high-risk ICC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nomogram prognosis Diffuse reduction of spleen density Overall surviv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预后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洋 袁筑慧 +1 位作者 郑加生 李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67-570,共4页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手术切除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与HCC相比,ICC的预后较差,且目前尚无权威的预后评估系统。...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肝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手术切除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与HCC相比,ICC的预后较差,且目前尚无权威的预后评估系统。近10年来,学者提出多达12项针对手术切除ICC后的预后评估系统,包括传统的TNM分期系统、列线图预后系统等,但均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验证,本文从实用性、准确性等角度对这些预后评估系统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预后 tnm 列线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肝内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列线图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秦俊杰 项红军 +2 位作者 夏勇 李俊 沈锋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有效的列线图预测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病人的术后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15例乙肝相关ICC手术病人临床数据(模型组),通过COX回归模型的结果... 目的:建立一个有效的列线图预测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病人的术后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15例乙肝相关ICC手术病人临床数据(模型组),通过COX回归模型的结果建立预测病人术后生存的列线图。用2010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6例乙肝相关ICC病人的临床资料(验证组)来验证列线图的预测效果。生存曲线比较TNM分期与列线图对病人的预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比较TNM分期与列线图对病人生存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列线图共包含6个预测指标。模型组的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的C-index值0.72(95%CI:0.70~0.73),验证组C-index值0.73(95%CI:0.71~0.76),证实列线图对生存的预测准确度高。列线图预测包括模型组和验证组541例病人术后生存的C-index值是0.71(95%CI:0.68~0.74),高于美国癌症联合会第7版TNM分期的0.63(95%CI:0.60~0.66)。结论:基于HBV-DNA载量、CA19-9、肝硬化、术中输血、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构建预测的列线图可提高乙肝相关ICC病人术后生存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乙型肝炎病毒 列线图 预后
下载PDF
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有效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司安锋 雷正清 +3 位作者 杨平华 江涛 王轩 程张军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125例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最大径≥10 cm)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35例术后TACE,90例无... 目的:探讨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125例巨块型肝内胆管癌(最大径≥10 cm)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35例术后TACE,90例无术后TACE,分别为TACE组和非TACE组。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病人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Cox回归探索影响病人术后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减少组间差异。根据肝内胆管癌第8版TNM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探索术后TACE治疗的获益病人。结果:TACE组和非TACE组具有相似的复发率和生存率(5年复发率:85.7%比84.4%,P=0.487;5年生存率:22.9%比20.0%,P=0.426)。1∶1倾向评分配对后,两组各33例病人,术后复发率(P=0.114)和生存率(P=0.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亚组分析,61例TNMⅠ期,64例TNMⅡ期。分期分析显示Ⅰ期病人TACE组和非TACE组的复发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期病人TACE组5年复发率较低(91.7%比97.5%,P=0.022),5年生存率较高(12.5%比2.5%,P=0.002)。在矫正肿瘤多发、血管侵犯和癌胚抗原≥5μg/L后,TACE仍是显著影响Ⅱ期病人肿瘤复发(风险比:0.564,95%CI:0.327~0.974)和生存(风险比:0.449,95%CI:0.259~0.777)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TACE有可能改善巨块型肝内胆管癌TNMⅡ期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肝内胆管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远期生存 tnm分期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早期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Nomogram模型
6
作者 王建磊 马德林 靳斌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建立早期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及结局项目数据库(SEER)中筛选出943例早期ICC患者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 目的建立早期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及结局项目数据库(SEER)中筛选出943例早期ICC患者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63例)和验证组(280例)。训练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基于独立危险因素的预后Nomogram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ROC曲线、校准曲线验证Nomogram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决策分析曲线(DCA)来评价Nomogram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进行比较。根据Nomogram模型计算的总分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模型的分层效果。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手术及放疗是早期ICC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64,1.237,0.555,1.269,1.350,0.244,0.587;P<0.05)。基于危险因素构建患者CSS的Nomogram预测模型,训练组C-index为0.724,验证组为0.676;训练组及验证组1、3、5年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校准曲线分析显示,Nomogram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分析显示,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与AJCC分期相比,该模型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立风险分层系统,患者分为高、中、低危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低、中、高危组的1年CSS率分别为88.4%、65.5%和35.5%,3年CSS率分别为63.4%、32.0%和7.6%,5年CSS率分别为48.2%、20.4%和4.5%,3组间CS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27,P<0.05)。结论基于SEER数据库成功构建早期ICC预后Nomogram模型,该模型较传统AJCC分期有更好的预测效能,且可对患者生存风险进行分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预后 早期 SEER数据库 nomogram模型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7
作者 周阳 尹星 +4 位作者 付民 常欢 邢艳丽 李毅星 尹先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ICC患者147例,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根据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ICC患者147例,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根据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67例和预后良好组80例。比较2组术前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预测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预后不良组多发肿瘤、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血清CA19-9>89 u/mL比率(29.9%、37.3%、25.4%、71.6%)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1.2%、16.3%、10.0%、47.5%)(P<0.05),肿瘤最大径[(6.21±1.48)cm]长于预后良好组[(3.45±1.33)cm](t=11.902,P<0.001),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肿瘤位置、病理分型、血清甲胎蛋白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腹腔积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比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肿瘤(OR=32.122,95%CI:3.772~273.581,P=0.002)、肿瘤最大径(OR=5.762,95%CI:3.055~10.870,P<0.001)、有淋巴结转移(OR=10.591,95%CI:1.978~56.704,P=0.006)、血管侵犯(OR=10.757,95%CI:1.591~72.747,P=0.015)、血清CA19-9>89 u/mL(OR=7.165,95%CI:1.640~31.314,P=0.009)是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956(95%CI:0.924~0.988,P<0.001),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80.6%。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情况较好。结论多发肿瘤、肿瘤最大径、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血清CA19-9>89 u/mL是ICC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解剖性肝切除术 预后 列线图模型 淋巴结转移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联合肿瘤负荷评分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袁浩 张号枫 +7 位作者 李青山 黄冠 杨镇玮 陈鹏宇 齐作超 谢晨曦 蒙博 余海波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7-265,共9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肿瘤负荷评分(TBS)(以下简称STS)对于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170例,训练集)和郑州大学...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肿瘤负荷评分(TBS)(以下简称STS)对于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170例,训练集)和郑州大学肿瘤医院(88例,验证集)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2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等),并进行SII、TBS和STS分级。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II、TBS和STS对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的预测效能,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效能。结果训练集170例ICC患者中,SII 1级106例,2级64例;TBS 1级137例,2级33例;STS分级1级98例,2级47例,3级25例。验证集88例患者中,SII 1级33例,2级55例;TBS 1级66例,2级22例;STS 1级30例,2级39例,3级19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对比中分化HR=0.157,95%置信区间(95%CI)0.045~0.546;高分化对比低分化HR=0.452,95%CI 0.273~0.750]、STS(3级对比2级HR=1.966,95%CI 1.148~3.469;3级对比1级HR=1.405,95%CI 0.890~2.216)、脉管癌栓(HR=2.006,95%CI 1.313~3.066)、神经侵犯(HR=1.865,95%CI 1.221~2.850)、淋巴结转移(HR=1.802,95%CI 1.121~2.896)是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II、TBS和STS均是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分析显示,SII、TBS和STS预测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6(95%CI 0.479~0.652)、0.585(95%CI 0.499~0.672)、0.657(95%CI 0.522~0.692)。纳入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STS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列线图模型的C-index分别为0.792(95%CI 0.699~0.825)和0.776(95%CI 0.716~0.833)。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生存率校准曲线均与参考线贴近,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能力均较佳。结论术前进行STS分级是预测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有效且实用的方法,相较于单独的SII和TBS对ICC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肿瘤负荷评分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列线图 根治性手术
原文传递
基于肝内胆管癌预后模型筛选辅助化疗受益人群
9
作者 林起柱 刘红枝 +5 位作者 黄霆峰 范瑞林 周伟平 郑树国 楼健颖 曾永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目的:基于国内多中心数据建立和验证一个预测肝内胆管癌(ICC)术后总体生存(OS)的列线图模型,并基于该预测模型筛选辅助化疗的受益人群。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国4家医疗单位278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ICC病人的数据。采用... 目的:基于国内多中心数据建立和验证一个预测肝内胆管癌(ICC)术后总体生存(OS)的列线图模型,并基于该预测模型筛选辅助化疗的受益人群。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国4家医疗单位278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ICC病人的数据。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OS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所有病人进行OS危险分层,筛选辅助化疗受益人群。结果:共纳入278例,其中23例(8.3%)接受辅助化疗。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ECOG评分、肝切除方式、淋巴结状态、肿瘤数量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风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90(95%CI:0.646~0.734)和0.740(95%CI:0.863~0.617)。根据列线图模型的危险分层,在高风险组,辅助化疗组与未辅助化疗组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而在低风险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基于影响OS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生存预测能力,可用于筛选受益于辅助化疗的ICC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列线图 辅助化疗 预后 多中心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晨 吴予涵 +13 位作者 张景玮 邱应和 吴泓 李起 宋天强 何宇 毛先海 翟文龙 程张军 李敬东 司书宾 蔡志强 耿智敏 汤朝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意向性根治切除治疗的51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250例,年龄[M(QR)]58... 目的探讨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意向性根治切除治疗的51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6例,女性250例,年龄[M(QR)]58(14)岁;116例(22.5%)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43例(27.7%)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根据不同变量特征分别采用树增益朴素贝叶斯网络(TAN)及朴素贝叶斯网络算法,应用BayesiaLab软件建立以12个月为目标节点的生存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的优劣。结果516例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6%、37.9%、2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前有无黄疸、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血管侵犯、有无脉管侵犯、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切缘、有无结石、癌胚抗原水平、CA19-9水平是患者的预后因素(χ2=5.858~54.974,P值均<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包膜侵犯、T分期、N分期、有无结石及CA19-9水平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依据19个临床病理学因素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5%,依据单因素分析得到的12个预后因素所建立的TAN模型的AUC为74.0%,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朴素贝叶斯网络模型的AUC为79.5%,依据多因素分析得到的7个独立预后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的AUC为78.8%,C-index为0.73。结论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的肝内胆管癌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较列线图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预后 肝内胆管癌 生存预测模型 贝叶斯网络 列线图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生存列线图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起 张瑞 +3 位作者 陈晨 付佳禄 张东 耿智敏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6-92,F0004,共8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建立有效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7.4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建立有效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7.41±10.35)岁,年龄范围29~81岁。观察指标:(1)患者随访的结果,术后生存情况;(2)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3)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常规随访,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CA19-9、上腹部B超、CT或MRI检查。随后每3~6个月随访1次。观察终点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即为手术日期到随访截止日期,或因肿瘤复发及转移致死亡的日期。随访截至2019年8月1日。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纳入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将160例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模型组(n=112)及验证组(n=48),模型组用于生存列线图的建立,验证组用于其预测能力的评估,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列线图模型对ICC患者术后生存预测的准确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160例ICC术后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0例,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复发转移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60例,生存时间20个月(2~111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3%、30.0%、1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类型、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卫星灶及切缘状态是I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HR=1.78,1.97,2.91,1.89,3.06,2.86,2.07,1.94,2.24,1.95,2.68,2.00,95%CI:1.12~2.85,1.22~3.16,1.85~4.56,1.26~2.85,1.38~6.82,1.31~6.25,1.37~3.14,1.07~3.51,1.24~4.06,1.26~3.01,1.28~5.60,1.11~3.5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及肿瘤细胞类型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2.37,2.06,5.52,5.72,95%CI:1.39~4.38,1.44~3.91,1.25~3.40,1.24~24.49,2.31~14.17,P<0.05)。列线图的建立基于5个独立危险因素,模型组的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的C-index值为0.71(95%CI:0.64~0.79),验证组C-index值为0.71(95%CI:0.61~0.81)。结论基于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细胞类型等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预后 列线图 肝内胆管癌 生存预测
原文传递
列线图在肝内胆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丁升 雷佳声 +3 位作者 王冬冬 赵冠儒 马烁烁 鲁正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7期1113-1116,1169,共5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因素并建立列线图,评估列线图能否有效预测个体的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80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因素并建立列线图,评估列线图能否有效预测个体的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80例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R语言建立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癌患者生存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C和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性能,并使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列线图和TNM分期对术后患者生存的预测效果。结果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糖链蛋白抗原19-9(CA19-9)、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程度、预后营养指数为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为0.692,校准曲线图接近对角线,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列线图时间依赖性ROC曲线预测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1、2、3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83、0.711、0.726。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大于TNM分期ROC曲线下面积0.509。结论由CA19-9、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程度、预后营养指数构建的列线图比TNM分期能更有效地预测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并具有估算个体的生存概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列线图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