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荣岗 孙丽霞 +3 位作者 廖悦华 刘琼茹 余卫东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59,56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超声和CT提示右侧睾丸内实性肿物,肉眼观察肿物位于睾丸下极,与睾丸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质硬,部分鱼肉样,有坏死,睾丸上极与附睾分界清,附睾、白膜及精索未见侵犯。镜下见肿瘤细胞中等大小为主,胞质稀少,核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少量瘤细胞呈梭形、条带样、大圆形,胞质丰富、嗜伊红染色,油镜下可见清楚的横纹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HHF35、desmin、Myo D1、Myogenin、h-Caldesmon均阳性(阳性细胞数>50%),SMA和Myoglob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75%。结论成人ITRMS罕见,组织学类型以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为主,肿瘤呈高度侵袭性,预后差,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内肿瘤 横纹肌肉瘤 成人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增强MRI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敏 蒋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研究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良、恶性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及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或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睾丸肿物行双侧睾丸增强MRI检查。MRI评估内容包括:病变位置(睾丸内或睾丸外),病变... 目的研究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良、恶性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及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或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睾丸肿物行双侧睾丸增强MRI检查。MRI评估内容包括:病变位置(睾丸内或睾丸外),病变分型(囊性、实性、脂肪或纤维肿块),强化特点(分隔样强化、不均匀强化、不强化),局部分期(病变侵犯白膜、附睾、精索、阴囊)。MRI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65例)及临床随诊结果(2例)对照。结果本组67个睾丸肿瘤(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双侧睾丸病变,1例双侧睾丸畸胎瘤)。35例(52. 2%)为睾丸内恶性肿瘤,32例(47. 8%)为睾丸内良性肿瘤。依据发病年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增强后肿瘤强化特点,睾丸内肿瘤良、恶性鉴别,增强MRI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 88,P值<0. 001。增强MRI诊断睾丸内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 3%,特异度为93. 8%,阳性预测值94. 3%,误诊率为6. 2%,漏诊率为5. 7%,约登指数为88. 1%。增强MRI对睾丸内肿瘤病理类型诊断准确率为89. 6%(60/67)。结论增强MRI对于良、恶性睾丸肿瘤鉴别及病理类型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磁共振成像 睾丸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