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Technologies for the Use of CO2 as a Working Fluid in Refrigeration and Power Cycles
1
作者 Orelien T. Boupda Hyacinthe D. Tessemo +3 位作者 Isidore B. Nkounda Fongang Francklin G. Nyami Frederic Lontsi Thomas Djiak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24年第6期217-256,共40页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 as a working flui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where it is at the heart of research to replace CFC and HCFC. Its ther...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 as a working flui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xtensiv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where it is at the heart of research to replace CFC and HCFC. It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make it a fluid of choice in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at low and medium temperatures in engine cycles.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critical CO2 cycles weaken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especially in refrigeration systems;On the other hand, this disadvantage becomes rather interesting in engine cycles where CO2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organic working fluid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lectrical systems for low quality or waste heat 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s operating with CO2 in the field of refrigeration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research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several concepts, of which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followed by analyzes in-depth and critical of the various developments to the most recent modifications in these fields.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evolutions are also highlighted as well a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s studied. Finally,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CO2 in these different cycle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igeration cycle power cycle System Performance Transcritical CO2 cycles Working Fluid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Units Influenced by Heating Network Terminal Steam Parameters
2
作者 Guanglu Xie Zhimin Xue +5 位作者 Bo Xiong Yaowen Huang Chaoming Chen Qing Liao Cheng Yang Xiaoqian Ma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4年第6期1495-1519,共25页
The determination of source-side extracted heating parame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cogeneration system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oupling performance of a cogeneration heating and p... The determination of source-side extracted heating parame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cogeneration system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oupling performance of a cogeneration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multidimensionally based on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generation units,the hydraulic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ing network,and the energy loads.Taking a steam network supported by a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system as the research case,the interaction effect among the source-side prime movers,the heating networks,and the terminal demand therma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designed values,the plant testing data,and the validated simulation.The operating maps of the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unit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RMOFLEX,and the minimum source-side steam parameters of the steam network were solved using an inverse solution procedure based on the hydro-thermodynamic coupling model.The cogeneration operating maps indicate that the available operating domain considerably narrows with the rise of the extraction steam pressure and flow rate.The heating network inverse solu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source-side steam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an be optimized from the originally designed 1.11 MPa and 238.8°C to 1.074 MPa and 191.15°C,respectively.Under the operating strategy with the minimum source-side heating parameters,the power peak regulation depth remarkably increases to 18.30%whereas the comprehensive thermal efficiency decreases.The operation under the minimum source-side heating steam parameters can be superior to the originally designed one in the economy at a higher price of the heating steam.At a fuel price of$0.38/kg and the power to fuel price of 0.18 kg/(kW·h),the critical price ratio of heating steam to fuel is 119.1 kg/t.The influence of the power-fuel price ratio on the economic deviation appears relatively w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of heating and power steam network inverse problem operating performance
下载PDF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e solar-driven 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coupled with the vapou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3
作者 Yunis Khan Radhey Shyam Mishra 《Clean Energy》 EI 2021年第3期476-491,共16页
In this study,a para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f a 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driven by solar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s(PTCs)coupled with a vapou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imultaneously for cool... In this study,a para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f a 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driven by solar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s(PTCs)coupled with a vapou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imultaneously for cooling and power production.Thermal efficiency,exergy efficiency,exergy destruction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were considered to be performance parameters.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in engineering equation-solver software for analysis.Influences of the PTC design parameters(solar irradiation,solar-beam incidence angle and velocity of the heat-transfer fluid in the absorber tube),turbine inlet pressure,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temperature on system performance were discussed.Furthermore,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was also compared with and without PTCs.It was conclud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design the PTCs carefully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ogeneration performance.The highest values of exergy efficiency,thermal efficiency and exergy destruction of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were 92.9%,51.13%and 1437 kW,respectively,at 0.95 kW/m2 of solar irradiation based on working fluid R227ea,but the highest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was found to be 2.278 on the basis of working fluid R134a.It was also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that PTCs accounted for 76.32%of the total exergy de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system and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performed well without considering sola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ric analysis solar parabolic trough collector vapou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upercritical organic Rankine cycle COGENERATION COOLING power generation
原文传递
面向月球基地的自循环热管理及发电系统研究
4
作者 孙培杰 王长焕 +4 位作者 李双菲 王东保 吕小静 翁一武 卜劭华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针对月球基地热管理需求,根据月面热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面向月球基地的新型自循环热管理及发电系统。系统将有机朗肯循环(ORC)和喷射制冷循环(ERC)相结合,以仪器设备散热和太阳能或核能废热为热源,以外部冷背景为冷源,系统内一部分的... 针对月球基地热管理需求,根据月面热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面向月球基地的新型自循环热管理及发电系统。系统将有机朗肯循环(ORC)和喷射制冷循环(ERC)相结合,以仪器设备散热和太阳能或核能废热为热源,以外部冷背景为冷源,系统内一部分的工质吸收热源,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另一部分工质通过蒸发器吸收航天员日常工作环境中的热量,为航天服和科学研究提供冷量。系统不需要外部电力,可以独立运行,实现发电与制冷。经分析模型计算,在满足月球基地热量收集、传输和排散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最大废热制冷率40%以上,总废热利用效率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基地 有机朗肯循环 自循环热管理 喷射制冷循环 发电
下载PDF
渔船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设计与热力学分析
5
作者 刘业凤 罗勇辉 张华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9期32-36,共5页
为充分利用渔船柴油机余热,提出一种以CO_(2)为工质的新型余热利用技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实现发电、制冷、制淡水的三联供系统。建立船舶余热驱动的CO_(2)超临界发电、跨临界制冷及蒸馏制淡水循环系统的热力学稳态模型,并以排气温度29... 为充分利用渔船柴油机余热,提出一种以CO_(2)为工质的新型余热利用技术,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实现发电、制冷、制淡水的三联供系统。建立船舶余热驱动的CO_(2)超临界发电、跨临界制冷及蒸馏制淡水循环系统的热力学稳态模型,并以排气温度293℃、排气热量1668 kW的Wärtsilä6L45B型船舶柴油机为例,模拟分析关键热力参数对系统性能、余热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余热利用系统可为渔船提供6.7~284.0 kW的净发电量,同时可为船上-40℃的速冻库和4℃的食品保鲜库分别提供22~150 kW和194~1311 kW的冷量用于速冻、保鲜或舱内空调,并提供5.25~12.75 t/d的淡水;通过控制膨胀机入口压力和海水淡化温度,灵活控制系统输出的净发电量、中低温冷量和淡水量以满足渔船在航行、捕捞等工作阶段对不同能量的需求。通过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提供的电能、制冷量以及淡水,可减少渔船对柴油的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为远洋作业渔船的余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余热利用 CO_(2)超临界循环发电 CO_(2)跨临界循环制冷 海水淡化
下载PDF
混合工质对喷射式冷电联供循环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赵东鹏 赵力 +2 位作者 邓帅 赵睿恺 许伟聪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通过耦合动力循环和喷射式制冷循环,喷射式冷电联供循环可以在中低温热能的驱动下同时进行制冷和发电,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回收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同于单一功能的动力循环,冷电联供循环需要同时保证热源和循环之间、载冷流... 通过耦合动力循环和喷射式制冷循环,喷射式冷电联供循环可以在中低温热能的驱动下同时进行制冷和发电,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回收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同于单一功能的动力循环,冷电联供循环需要同时保证热源和循环之间、载冷流体和循环之间形成良好的温度匹配。在动力循环中,有机闪蒸循环被认为能够很好地实现变温热源和循环之间的温度匹配。在制冷循环中,非共沸工质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循环和载冷流体之间的温度匹配。因此,在基于有机闪蒸循环的喷射式冷电联供循环中使用非共沸工质,可以同时实现热源和循环之间、载冷流体和循环之间较好的温度匹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R600a/R601a混合工质对该冷电联供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600a的质量组分为0.3时,循环的㶲效率达到最大值37.38%,比采用R600a纯工质提高了4.20%,比采用R601a纯工质提高了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电联供循环 有机闪蒸循环 喷射器 混合工质 制冷
下载PDF
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善让 徐志明 +5 位作者 王恭 卢洪波 王升龙 陈立军 李菁华 李春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1-66,共6页
文中提出一种电站汽轮机凝汽器新型间接空冷系统,它通过特制的双相变换热器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与其并联的逆制冷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串接耦合,以使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分别利用正、逆制冷循环的相互切换和制冷设备运行参数的调... 文中提出一种电站汽轮机凝汽器新型间接空冷系统,它通过特制的双相变换热器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及与其并联的逆制冷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串接耦合,以使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分别利用正、逆制冷循环的相互切换和制冷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将蒸汽动力循环的平均放热温度降低到和水冷系统的相近或更低,从而使该系统既节水又低耗:而且还可增强空冷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高环境温度时段能满发,低环境温度时段无冻害。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预测了系统的主要效果,进行了粗略的经济、社会效益估计,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分析得出结论:新空冷系统的原理可信,技术可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冷却系统 蒸汽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逆序制冷循环 复合循环
下载PDF
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彬 翁一武 +1 位作者 顾伟 翁史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6-21,共6页
提出一种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该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在定义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性能优良的有机物R245fa作为工质,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提出一种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该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在定义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性能优良的有机物R245fa作为工质,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蒸发温度Tg=120℃,制冷蒸发温度Te=7℃,冷凝温度Tc=25℃的标准工况下,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可达37%,热力学第一定律折合效率可达15.6%,火用效率可达37.5%。分析同时表明,提高热源蒸发温度Tg,提高制冷蒸发温度Te,降低冷凝温度Tc,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透平膨胀比β可以提高系统电冷比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制冷复合系统 有机物朗肯循环 喷射式制冷循环 余热利用 低温热源
下载PDF
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波 杨善让 +2 位作者 张辉 彭伟麒 胡亚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08-3316,共9页
基于复间冷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建立复间冷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提出了工作于环境高温时段的制冷循环过程中,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变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揭示出压缩机功耗、环境气温、迎面风速、排汽热负荷等主要因素对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影响... 基于复间冷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建立复间冷系统变工况数学模型,提出了工作于环境高温时段的制冷循环过程中,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变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揭示出压缩机功耗、环境气温、迎面风速、排汽热负荷等主要因素对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影响;工作于环境低温时段的逆制冷循环(动力循环)过程中,膨胀机输出功率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分析得出汽轮机排汽压力、工质过热度、环境气温、迎面风速、排汽热负荷等运行因素对膨胀机输出功率的影响。以600MW虚拟复间冷机组为例,定量阐明了诸影响因素对汽轮机排汽压力和膨胀机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间冷系统 变工况特性 汽轮机排汽压力 膨胀机输出功率 制冷循环 逆制冷循环(动力循环)
下载PDF
压缩和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电站空冷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立军 杨善让 +1 位作者 王升龙 卢洪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12,共6页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 针对电站传统空冷技术的种种缺陷,曾提出蒸汽动力循环耦合以氨为制冷剂的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复合循环的正制冷循环可根据机组负荷特性和安装地的气象条件选用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或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为便于设计选型,简要介绍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两制冷循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并根据模拟计算机组安装地的典型年-气温分布进行2种方案的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及2种方案能级和能耗的对比分析。算例表明:氨水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和能级和能耗均明显优于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前者还有望用于高温时段长的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空冷系统 复合制冷循环空冷系统 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246
11
作者 连红奎 李艳 +1 位作者 束光阳子 顾春伟 《节能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23-128,133,共7页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进一步推广余热锅炉及低温汽轮机余热发电技术,提高中高温余热的利用率,需要强化研究并掌握有机朗肯循环等300℃以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积极向工程应用推广,提高低品位余热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利用 热交换技术 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 余热制冷制热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电站间接空气冷却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立军 杨善让 +1 位作者 王升龙 卢洪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6-149,共4页
在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简称原系统)的基础上,首次将氨吸收制冷工艺应用到汽轮机排汽冷却,提出了一种基于氨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的间接空冷系统(简称新型系统)。通过改进,新型系统在环境高温时段,利用氨吸收制... 在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简称原系统)的基础上,首次将氨吸收制冷工艺应用到汽轮机排汽冷却,提出了一种基于氨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的间接空冷系统(简称新型系统)。通过改进,新型系统在环境高温时段,利用氨吸收制冷循环的设备代替了复合空冷系统的压缩机,降低了能耗;在环境低温时段,增设了氨气过热器及氨气轮机产能发电,充分利用了环境低温资源。介绍了新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与原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排汽 空气冷却系统 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氨吸收制冷循环 复合循环
下载PDF
太阳能喷射式电冷联供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向明 翁一武 郑彬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2-466,47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有机物喷射式电冷联供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R245fa作为工质,采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涡轮膨胀比及太阳辐照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有机物喷射式电冷联供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R245fa作为工质,采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涡轮膨胀比及太阳辐照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辐照度为800W/m2的条件下,在57.3m2的集热面积上可以获得2.03kW的净发电功率和2.85kW的制冷功率,完全能满足普通家庭的日常用电和制冷;提高发生温度、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或增加太阳辐照度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涡轮膨胀比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电冷联供系统 有机物朗肯循环 喷射式制冷循环 热力学模型 仿真计算
下载PDF
两相流喷射器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亮 刘敬辉 +1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完全一致,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的冷凝温度越大,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越大,节能效果越好;蒸发温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引射比最大,出口背压增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两相流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嘴 射流
下载PDF
新型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电站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立军 米利俊 +2 位作者 徐超 雷扬 杨善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58,共5页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 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简要回顾动力循环优化和提高热能综合利用方面的工作,对前期提出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电站空冷系统(以下简称复合循环空冷系统)进行经济分析,并分析其节能减排的贡献。以压缩制冷复合循环空冷为例的模拟计算表明复合空冷系统的可行性,指出新形势下空冷系统面临的重新选择,间冷系统将会受到重视和发展,采用制冷剂的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循环 制冷循环 复合动力/制冷循环 电站空冷 技术经济分析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82-87,共6页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功冷联供联合循环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发现新循环的功、冷输出均有增加,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3%和1.9%。通过火用平衡分析,揭示了新循环的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热、排烟过程火用损失的大幅减小,证明采用氨水作为底循环工质是将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展为功冷联供循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氨水工质 功冷联供 [火用]分析
下载PDF
氨吸收式串联型动力/制冷复合循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动力/制冷复合循环,该循环以中低温工业余热或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将动力、制冷子循环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基础循环工质为氨质量浓度为0.27的氨水溶液,热源为365℃/104.3 kPa 的热空气,透平进...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动力/制冷复合循环,该循环以中低温工业余热或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将动力、制冷子循环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基础循环工质为氨质量浓度为0.27的氨水溶液,热源为365℃/104.3 kPa 的热空气,透平进气参数为350℃/3750 kPa,,以热效率η1、(火用)效率η2作为评价准则,模拟计算表明本循环的热效率η1 为17.8%,炯效率η2为45%,通过与其它有代表性的分供系统及联供系统进行热力性能方面的比较,表明本循环η1、η2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制冷复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串联型 热力性能
下载PDF
氨吸收式串联型制冷和动力复合循环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透平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冷却水温度等关键循环参数的变化对循环热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存在最佳透平进气温度及最佳再沸器出口工质温度使得火用效率和经济火用效率达到最大。此外,研究表明循环最佳基本工质浓度随冷、电价格比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制冷/动力复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串联型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尘丁 张娜 +1 位作者 蔡睿贤 刘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7,共7页
对氨水混合工质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循环通过分流、精馏、吸收冷凝,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对工质氨浓度的不同需求。选取热效率η、火用效率ε等指标作为评价准则,当循环透平进汽参数为375℃/7000kPa时,η约为20%,... 对氨水混合工质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循环通过分流、精馏、吸收冷凝,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对工质氨浓度的不同需求。选取热效率η、火用效率ε等指标作为评价准则,当循环透平进汽参数为375℃/7000kPa时,η约为20%,ε约为40%。对循环重要参数分流比S、基本工质氨质量浓度X变化对热力性能、评价准则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不同X下如何设置分流比S使循环能量利用更为合理。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循环功冷联供性能、经济性能等因素,建议分流比S取0.4左右,基本工质氨质量浓度X取0.28-0.32。如需较大的冷输出,可适当加大S及X,但S过高(>0.8)循环热力性能会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分流比 工质浓度 热力性能
下载PDF
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的新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善让 陈立军 +4 位作者 郭晓克 惠超 王升龙 卢洪波 徐志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提出了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分为内利用和外利用)的新方法。介绍了实现排汽潜热利用的低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与高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相比,估算了低温型复合循环系统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热工学 空气冷却 复合循环 排汽潜热利用 降耗 减排 排热温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