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ACRYLIC SUPERABSORBENT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BY MODIFIED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英德 郭建维 +1 位作者 廖列文 尹国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3-724,共2页
关键词 SUPERABSORBENTS core-shell structure inverse suspension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spension Parameters on Water Absorbency of Starch-g-poly( sodium acrylate) Synthesized by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2
作者 李明达 周永元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Superabsorbents starch grafted sodium polyacrylate was prepared by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toluene as the continuous phase,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the initiator.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parameters, ... Superabsorbents starch grafted sodium polyacrylate was prepared by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toluene as the continuous phase,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the initiator.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parameters, such as volume ratio of continuous phase and dispersed phase, type and dosage of suspending agents, on water absorbency of the starch grafted polymer was studied. Different starch derivativ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Superabsorbents made of cationic starch has higher water absorbency than that made of native corn st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STARCH grafted sodium polyacry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water absorbency.
下载PDF
Basic Problems in Design and Inverse Engineering Solution for Outer Characteristic of Vehicle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s
3
作者 俞德孚 陈庆东 李文君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linearity design of feasible design area and inverse solution of non linear outer characteristic of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 in accordance with non linearity ou...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linearity design of feasible design area and inverse solution of non linear outer characteristic of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 in accordance with non linearity outer characteristic formed by open up damping coefficient, full open damping coefficient and smoothness to safety ratio of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 a method and a research conclusion of the feasible design and inverse solution for the basic problems of designing and inverse solution of non linear outer characteristic of suspension damping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suspension outer characteristic of shock absorber designing and inverse engineering
下载PDF
Thermal-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s based on Physically Cross-linked Inverse Opal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4
作者 ZHENG Hang LI Jin +3 位作者 SONG Weizheng HE Guangyao WANG Yifeng CHEN Yanju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1年第2期289-296,共8页
A thermal-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 material was fabricated by forming an inverse opal nanocomposite hydrogel of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IONHPNIPAm)within the interstitial space of a polystyrene photonic crystal... A thermal-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 material was fabricated by forming an inverse opal nanocomposite hydrogel of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IONHPNIPAm)within the interstitial space of a polystyrene photonic crystal template.In IONHPNIPAm,PNIPAm were physically cross-linked with two kinds of nanoparticles(carbon dots and laponite clays).The integration of carbon dots and laponite clays for physical crosslinking endowed IONHPNIPAm sufficient strength and self-healing property.IONHPNIPAm films can be completely peeled from the substrates to be utilized as an independent photonic crystal material.The structural color and optical diffraction of the IONHPNIPAm exhibits a rapid reversible change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thermal stimuli due to its physical cross-linking feature.Moreover,the IONHPNIPAm shows clear fluorescence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carbon dots,which enables a convenient way for chemical detection(such as the detection of silver ions).This stimuli-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 materials based on physically cross-linked inverse opal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fast response and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are promising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smart optical detectors,thermal-responsive sensors and chemical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nic crystals inverse opal physical cross-linking thermal-responsive nanocomposite hydrogel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及吸水性能研究
5
作者 尚成新 伏露瑶 +2 位作者 范旭泽 林家良 刘嘉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1867,共7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3%、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0.12%、过硫酸铵为0.5%、单体浓度为30%、油水比范围为4:1~6:1、反应温度在70~75℃、反应时间为4 h时,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吸水倍率和产率较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下载PDF
主动悬架识别路面扰动反馈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吕文博 赵又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197,共7页
针对现有主动悬架在应用最优控制时缺乏路面扰动识别内容的问题,提出一种识别路面扰动反馈的最优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传统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扰动反馈项,并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加权系数,同时采用直线电机作为作动器。考虑... 针对现有主动悬架在应用最优控制时缺乏路面扰动识别内容的问题,提出一种识别路面扰动反馈的最优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传统系统状态反馈最优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扰动反馈项,并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加权系数,同时采用直线电机作为作动器。考虑到路面不平度与系统状态响应获取存在先后顺序,采用开环带有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s,NARX)神经网络预测与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路面不平度。神经网络离线训练在线识别,识别模块实时将结果传输给控制器。在整车模型上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使平顺性指标显著改善;采用的路面识别方法可有效提高识别的精确性;与不识别扰动控制相比,本策略可有效降低悬架动挠度的恶化,并改善整体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最优控制 粒子群算法 路面不平度识别 NARX神经网络 逆模型
下载PDF
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动态逆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7
作者 甄亮 冯永保 +2 位作者 李淑智 何祯鑫 韩小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7-125,共9页
针对现有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方法受模型中存在非仿射问题和控制增益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动态逆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动态逆控制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总和... 针对现有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控制方法受模型中存在非仿射问题和控制增益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动态逆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动态逆控制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总和扰动,动态逆用以求解非仿射情况下的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表明,悬架系统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明显改善,定量分析得到半主动动态逆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的车体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与被动悬架和半主动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相比,分别下降了38.9%、17.8%,悬架动行程下降了7.8%、1.8%,车轮动变形下降了26.5%、11.5%,半主动动态逆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性能明显优于被动悬架和半主动线性自抗扰磁流变悬架。因此,动态逆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既解决了重型车辆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中存在的非仿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经典线性自抗扰控制中控制增益标称值选取困难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 磁流变阻尼器 动态逆自抗扰控制 非仿射系统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制备高吸水性水凝胶的系统研究
8
作者 谷盼盼 李爱雪 +2 位作者 黄俊瑜 林嘉雯 张岩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21,共9页
高吸水性水凝胶因其具有高吸水/保水性、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林业、卫生、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反相悬浮法制备高吸水性水凝胶性能的各种因素,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 高吸水性水凝胶因其具有高吸水/保水性、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林业、卫生、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电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反相悬浮法制备高吸水性水凝胶性能的各种因素,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对制备的高吸水性水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 高吸水性 水凝胶
下载PDF
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施工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王国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47-49,共3页
文章以某上跨电力管廊盖挖逆作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实例,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悬吊保护施工的结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体系,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种手段进行汇总... 文章以某上跨电力管廊盖挖逆作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实例,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悬吊保护施工的结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体系,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种手段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可知,该原位悬吊保护体系可有效保证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盖挖逆作施工下的结构安全,且实际操作效果最大沉降为2.2 mm,优于模拟计算结果的最大沉降10.0 mm,沉降量受管廊下部结构施工开挖深度及结构形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悬吊 电力管廊 盖挖逆作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小红 崔笔江 崔英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 ,以高岭土为无机填充料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出聚丙烯酸钠 /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聚合条件与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 :适量高岭土的加入可提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强度和耐盐性 。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高岭土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制备 性能 丙烯酸 单体
下载PDF
高耐盐性超强吸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由英才 焦京亮 +2 位作者 李桢 朱常英 沈忻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Span60为悬浮稳定剂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耐盐性超强吸水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反应的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含量、引发剂含量...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Span60为悬浮稳定剂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耐盐性超强吸水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反应的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含量、引发剂含量诸因素对所合成共聚物的吸水率和吸盐率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的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合成的共聚物吸水率达 840 g/g ,吸 0 9%NaCl溶液可达 2 7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盐性超强吸水剂 合成 性能 研究 反相悬浮聚合 丙烯酰胺 马来酸酐
下载PDF
海藻酸钠与丙烯酰胺微波共聚制备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云海 曹小红 +2 位作者 彭道锋 马建国 罗明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9-280,共2页
A Poly(alginate-acrylamide)superabsorbent was preparation from copolymer of alginate with acrylamide in inverse-suspension by microwaves.The effects of amount of alginate,initiator,cross-linker and oil/water ratio on ... A Poly(alginate-acrylamide)superabsorbent was preparation from copolymer of alginate with acrylamide in inverse-suspension by microwaves.The effects of amount of alginate,initiator,cross-linker and oil/water ratio on swelling valu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swelling rate to distilled water and 0.9% NaCl soulution is 800g/g and 100g/g,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丙烯酰胺 高吸水树脂 微波 反粗悬浮
下载PDF
含环氧基亲水性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共聚载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薛屏 卢冠忠 +1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1-365,共5页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反应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 .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亲水性的 N -乙烯吡咯烷酮 ( NVP)两种单体 ,以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A)为交联剂 ,甲醇水溶液作致孔剂 ...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反应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 .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亲水性的 N -乙烯吡咯烷酮 ( NVP)两种单体 ,以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MBAA)为交联剂 ,甲醇水溶液作致孔剂 ,液体石蜡为主介质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地合成了亲水性大孔 GMA-NVP-MBAA三元共聚物载体 ( GNM)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和单体 NVP与 GMA的比例 ,可以调节载体的孔径、比表面积及在水中的溶胀性能 .将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酰化酶共价偶联于平均孔径为1 6.5 nm、表面环氧基含量为 0 .90 6mmol/g的 GNM共聚物载体 ,制成固定化酰化酶 ,其表观活性高达 62 5U/g,水解青霉素 G钾盐的最适宜温度为 5 0℃ ,p H值为 8.0 .固定化酶在 4℃保存 40 d,活性保持不变 .经3次使用后 ,活性达到稳定值 ( 60 1 U /g左右 ) ,再经 1 2次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团 亲水性载体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合成 反相悬浮聚合 半合成抗生素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合成中的应用1 被引量:26
14
作者 廖丹葵 柳雨春 +3 位作者 张友全 童张法 赖国胜 韦小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6-719,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详细考察了影响单体聚合和产物吸水、吸盐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多目标综合寻优。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用量...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详细考察了影响单体聚合和产物吸水、吸盐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多目标综合寻优。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用量是决定吸水率和吸盐水率的主要因素,而分散剂用量、搅拌转速对反应结果影响不明显。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得到吸蒸馏水率、0.9%NaCl盐水率分别为580g?g?1、58g?g?1的淀粉丙烯酸超强吸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木薯淀粉 超强吸水剂 反相悬浮 丙烯酸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余响林 饶聪 +2 位作者 秦天 吴杰辉 胡甜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2,共3页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卫生、建筑工业和农林业等领域。介绍了反相悬浮聚合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反应原理,以及分散剂、搅拌速度、引发剂、中和度和聚合温度等...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卫生、建筑工业和农林业等领域。介绍了反相悬浮聚合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反应原理,以及分散剂、搅拌速度、引发剂、中和度和聚合温度等条件对高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简述了反相悬浮聚合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吸水性 反相悬浮聚合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小红 崔笔江 崔英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84-588,共5页
以丙烯酸和高岭土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加入高岭土的聚丙烯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高岭土添加量等影响树脂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结... 以丙烯酸和高岭土为原料,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加入高岭土的聚丙烯酸钠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中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高岭土添加量等影响树脂吸水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后处理容易,树脂的吸水率达到512g/g,吸盐水率达到81g/g,吸水速度比不加高岭土提高20%,保水能力提高15%,在250℃加热30min仍能保持原吸水率的95%。用IR和TEM研究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和结构,TEM显示高岭土的加入对树脂颗粒大小和形状有较大的影响,IR初步表明聚丙烯酸与高岭土产生了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高岭土 反相悬浮聚合 高吸水性树脂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郭建维 崔英德 +1 位作者 康正 廖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相 ) =2 2∶1 0 ,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吸水率 (6 6 0g/g)和吸盐水率 (6 4g/g)最高 ,吸盐水速度较快 (2 9 6s) ,热稳定性良好 ,在 2 5 0℃以下热处理对其吸水性能无明显影响。引入非离子性单体聚丙烯酰胺AM ,使n (AM)∶n (AA +AM) =0 3∶1 0 ,能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速度 (3s)和吸盐水率 (>10 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反相悬浮法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合成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被引量:29
18
作者 田大听 过俊石 谢洪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两性高分子作悬浮稳定剂,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稳定剂、引发剂等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链转移剂等聚合条件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水1050mL/g及... 以两性高分子作悬浮稳定剂,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稳定剂、引发剂等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链转移剂等聚合条件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水1050mL/g及吸0.9%NaCl溶液86mL/g的超强吸水剂.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共聚 超强吸水剂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吸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何培新 肖卫东 +2 位作者 罗晓峰 李建宗 潘少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十六烷基磷酸单酯为悬浮稳定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吸水性能与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共聚...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十六烷基磷酸单酯为悬浮稳定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吸水性能与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共聚单体组成、水中所含电解质浓度以及共聚物粒度的关系。制得的共聚物吸去离子水可达700g/g以上,吸0.9%NaCl溶液70g/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聚合 高吸水性
下载PDF
抗菌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尹国强 崔英德 +1 位作者 廖列文 邓志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8-370,共3页
 采用含有烯丙基结构季铵盐辛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OADMAC)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对最佳反应条件和所得共聚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  采用含有烯丙基结构季铵盐辛烷基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OADMAC)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对最佳反应条件和所得共聚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x(交联剂)=0.2%、x(OAD MAC)=2.4%、n(引发剂)∶n(总单体)=1∶2000、v(油)∶v(水)=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共聚树脂在室温吸去离子水达自身质量的561倍,吸W(NaCl)=0.9%水溶液达64.7倍;共聚树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菌株均有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树脂中季铵基团的含量越高,树脂的抗菌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吸水性 反相悬浮聚合 抗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