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Diseases of Landscape Plants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Lu'an City
1
作者 Gao LIU Hao SONG Juanjuan HU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To figure out the disease occurrence of landscape plants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Lu'an City,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disease occurrence of landscape plants in park green space,residential green space,unit att... To figure out the disease occurrence of landscape plants in the main urban area of Lu'an City,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disease occurrence of landscape plants in park green space,residential green space,unit attached green space and main road in the area under administration.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9 species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 diseases,mainly powdery mildew and spot disease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s,the causes and problems of the disease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lant disease species investigation Status analysis Lu'an City
下载PDF
Adverse Effects of Inactivated Foot-and-Mouth Disease Vaccine—Possible Cause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Keshan Zhang Bingzhou Lu +3 位作者 Huanan Liu Junhao Zhao Haixue Zheng Xiangtao Liu 《World Journal of Vaccines》 2018年第4期81-88,共8页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is an infectious and sometimes fatal viral disease that affects cloven-hoofed animals, and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s compulsory immunization measures for FM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FMD va...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is an infectious and sometimes fatal viral disease that affects cloven-hoofed animals, and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s compulsory immunization measures for FM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FMD vaccine to pigs, cattle and goats have been reported increasingly frequent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s when large numbers of farm livestock are vaccinated. The financial losses caused by vaccine adverse effects have been a serious concern for both farmers and primary prevention personnel. There are various causative factors reported to involve into adverse effect of FMD vaccine, including the inappropriate vaccin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livestock poor tolerance, and unqualified vaccinating manipulations.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early drug prevention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adverse effects. To analyze causes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urrent study possible reasons during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rocedures of inactivated FMD vaccine were review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recommended. The review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better use of vaccine to prevent F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t-and-Mouth disease INaCTIVaTED Vaccine aDVERSE Effects cause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Other Possible Causes of a Well-Publicized Outbreak of <i>Pseudomonas aeruginosa</i>Following Arthroscopy in Texas 被引量:1
3
作者 Lawrence F. Muscarella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Background: Seven patients at a hospital in Houston, TX, were diagnosed during a two-week period in 2009 with joint space infection of pansusceptible P. aeruginosa following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of the knee or shou... Background: Seven patients at a hospital in Houston, TX, were diagnosed during a two-week period in 2009 with joint space infection of pansusceptible P. aeruginosa following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of the knee or shoulder. Tosh et al. (2011), who investigated and published the principal report discussing this bacterial outbreak, conclude that its most likely cause was the improper reprocessing of certain reusable, physically-complex, heat-stable arthroscopic instruments used during these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These reusable instruments reportedly remained contaminated with remnant tissue, despite diligent efforts by the hospital to clean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s. This retained bioburden presumably shielded the outbreak’s strain of embedded P. aeruginosa from contact with the pressurized steam, reportedly resulting in ineffective sterilization of these arthroscopic instruments and bacterial transmission. Objectives: First, to clarify which specific sterilization methods, in addition to steam sterilization, Methodist Hospital employed to process its reusable arthroscopic instrumentation at the time of its outbreak, in 2009;second, to evaluate Tosh et al.’s (2011) conclusion that ineffective steam sterilization due to inadequate cleaning was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this hospital’s outbreak;third, to consider whether any other hitherto unrecognized factors could have plausibly contributed to this outbreak;and, fourth, to assess whether any additional recommendations might be warranted to prevent disease transmission following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Methods: The medical literature was reviewed;some of the principles of 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ing and a root-cause analysis were employed;and Tosh et al.’s (2011)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published reports that evaluated the risk of disease transmis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steam sterilization of physically-complex, heat-stable, soiled surgical instrumen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Reports documenting outbreaks of P. aeruginosa or another vegetative bacterium associated with the steam sterilization of inadequately cleaned surgical or arthroscopic instruments are scant. This finding—coupled with a number of published studies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 steam sterilization of complex instruments contaminated with vegetative bacteria mixed with organic debris, or, in one published series of tests, with resistant bacterial endospores coated with hydraulic fluid—raises for discussion whether Methodist Hospital’s outbreak might have been due to one or more factors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that which Tosh et al. (2011) conclude was its most likely cause. An example of such a factor not ruled out by Tosh et al. (2011) findings would be the re-contamination of the implicated arthroscopic instruments after sterilization. The specific methods that Methodist Hospital employed at the time of its outbreak to sterilize some of its arthroscopic instrumentation remain unclear. A number of additi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to prevent disease transmission following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RTHROSCOPY disease Transmission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Root cause analysis Instrument Reprocessing Bacterial OUTBREaK Sterilization Sterile Technique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miRNA-182-5p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贺佳 李永平 +3 位作者 魏枫 刘美岚 吴亚玲 韶龙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7,共8页
背景随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威胁全民健康,目前非编码RNA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lncRNA NEAT1)及微小RNA(miRNA)-182-5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 背景随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威胁全民健康,目前非编码RNA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lncRNA NEAT1)及微小RNA(miRNA)-182-5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T2DM合并MAFLD患者lncRNA NEAT1、miRNA-182-5p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49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采集外周血,测定lncRNA NEAT1、miRNA-182-5p。将T2DM患者其分为T2DM合并非MAFLD组(n=82)与T2DM合并MAFLD组(n=154)。进一步根据肝纤维化指数(FIB-4)将T2DM合并MAFLD组分为肝纤维化低危亚组(n=55)、肝纤维化中危亚组(n=69)、肝纤维化高危亚组(n=30)。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肝纤维化高危亚组lncRNA NEAT1、miRNA-182-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合并M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对照组年龄、颈围(N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T2DM合并MAFLD组、T2DM合并非MAFLD组,白蛋白(Alb)高于T2DM合并MAFLD组、T2DM合并非MAFLD组(P<0.05);T2DM合并MAFLD组BMI、腰围(WC)、VFA、SFA、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血尿酸(SUA)、lncRNA NEAT1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合并非MAFLD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健康对照组、T2DM合并非MAFLD组,总胆固醇(T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2DM合并非MAFLD组HOMA-IR、lncRNA NEAT1高于健康对照组,miRNA-182-5p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合并MAFLD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于健康对照组、T2DM合并MAFLD组(P<0.05)。肝纤维化低危亚组VFA、SFA、AST、lncRNA NEAT1低于肝纤维化中危亚组、肝纤维化高危亚组,PLT、miRNA-182-5p高于肝纤维化中危亚组、肝纤维化高危亚组,BMI、WC、NC低于肝纤维化高危亚组,TC高于肝纤维化高危亚组(P<0.05);肝纤维化中危亚组PLT、miRNA-182-5p高于肝纤维化高危亚组,AST、lncRNA NEAT1低于肝纤维化高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高危亚组患者lncRNA NEAT1与miRNA-182-5p呈负相关(r_(s)=-0.438,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NEAT1(OR=1.326,95%CI=1.087~1.616)、VFA(OR=1.019,95%CI=1.006~1.033)、miRNA-182-5p(OR=0.083,95%CI=0.027~0.257)、PLT(OR=0.956,95%CI=0.942~0.970)、AST(OR=1.048,95%CI=1.022~1.075)是T2DM合并M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lncRNA NEAT1、miRNA-182-5p与T2DM合并MAFLD患者并发肝纤维化密切相关,为该病的早期预测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核富集转录体1 微小RNa-182-5p 肝纤维化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AIS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认知功能影响
5
作者 肖悠美 孙晓静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AIS病人335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AIS病人CAS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AIS病人335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AIS病人CAS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AIS病人血压变异性指标与CAS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人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平均舒张压(24h M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 MSBP)、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 DBP-CV)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BP-CV)均为AIS病人CAS的影响因素(OR=1.652~3.795,95%CI=(1.227~2.853)~(2.301~17.142),P均<0.05);病人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史、24h MDBP、24h MSBP、24h DBP-CV和24h SBP-CV等均为AIS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OR=1.613~3.177,95%CI=(1.206~2.113)~(2.241~10.024),P均<0.05)。AIS病人24h MDBP、24h MSBP、24h DBP-CV、24h SBP-CV均与CAS(r=0.426~0.495,P均<0.05)及认知功能障碍(r=0.433~0.536,P均<0.05)存在正向相关性。结论血压变异性是AIS病人CAS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密切关注并监测AIS病人血压水平变化,有效控制血压变异性或者降低血压波动幅度,以降低发生CAS及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压监测仪 颈动脉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吲哚布芬用于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云珊 赵紫楠 +1 位作者 张亚同 金鹏飞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布芬”和“indobufen”作为关键词设定一定策略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目的评价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吲哚布芬”和“indobufen”作为关键词设定一定策略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时间由建库至2021年4月)的数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9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分析,包括3329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674例、对照组1655例。有效性结局显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吲哚布芬单药显著优于阿司匹林(风险比=1.29,95%置信区间:1.21~1.38,P<0.00001);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风险比=1.19,95%置信区间:1.03~1.36,P=0.01);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I^(2)=0,风险比=0.25,95%置信区间:0.10~0.65,P<0.01);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血管闭塞事件的短期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风险比=0.26,95%置信区间:0.10~0.65,P<0.01)。安全性结果显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导致出血事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轻微出血事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结论吲哚布芬在治疗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循证证据,吲哚布芬单药或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 吲哚布芬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肝细胞癌发生及全因死亡影响的meta分析
7
作者 苏佩华 魏梦平 赵彩彦 《肝脏》 2023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肝细胞癌(HCC)发生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Emb...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肝细胞癌(HCC)发生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Cochrane、Embase英文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文献补充。采用RevMan5.3和Stata16.0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各项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若异质性显著,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用于评估NAFLD与CHB患者发生HCC及全因死亡的关系,并进行发表偏倚检测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NAFLD对CHB患者HCC发生风险影响的相关文献8篇,NAFLD对CHB患者全因死亡影响的相关文献3篇。结果显示,与CHB组相比,CHB合并NAFLD组患者HCC发生风险增加(RR=1.93,95%CI:1.05-3.55,P=0.04),但两组全因死亡风险(RR=1.38,95%CI:0.34-5.69,P=0.65)无显著差异。结论在CHB患者中,NAFLD会增加HCC发生风险,而对全因死亡风险无明显影响,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全因死亡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新艳 苏鹏 +5 位作者 袁晓静 姜清茹 杨建云 赵旭东 王一凡 张海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6-1193,1200,共9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国内外应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设备针对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较...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因素管理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国内外应用单导联可穿戴心电设备针对基层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较少,且在既往研究中也未以整体观对患者包含不同数量风险的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目的分析基层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基层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控提供客观依据及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039例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其中至少1种慢性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72 h心电图分析结果划分为正常组632例、风险组2407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确定最佳λ值,绘制模型,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及包含不同数量风险的变量排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分布、吸烟、运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λ值为0.01568531。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BMI、城乡分布、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650(95%CI=0.627~0.673,P<0.001)。影响综合风险及不同数量风险种类变量排序前五位的分别为:年龄、BMI、城乡分布、饮茶、运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性别、城乡分布、吸烟;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性别、BMI、城乡分布;糖尿病+冠心病、年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结论年龄、BMI、城乡分布、吸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是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因素。除年龄外,BMI及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的发生影响较为重要,随着+风险种类数量的增多,慢性病尤其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增强。基层医护团队应以单导联可穿戴设备为载体定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发生风险管理,其不但可高效、低成本的实现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一级、二级预防及健康管理,并可加速基层医疗服务应加快从不连贯的诊疗服务向全程健康管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分析 变量排序
下载PDF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21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9
作者 李海虹 刘明 +5 位作者 谢文超 甘枚 覃周贤 陈庆 高娇薇 陈海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及影响因素,为预防疾病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导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的信息,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住院... 目的分析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及影响因素,为预防疾病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导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的信息,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死亡年龄平均(56.29±22.97)岁,60~<80岁死亡人数最多;各年龄段死亡患者性别比例:40~<60岁男女死亡比例最高,整体男女死亡比例为2.0∶1.0;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不断升高(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脑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肿瘤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肝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白血病。首要死因:0~<20岁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0~<60岁是肿瘤;≥60岁是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病死率具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依据死因分析,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升医院管理,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例 死因分析 循环系统疾病 肿瘤
下载PDF
社区规范管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杨玲 杜雪平 +1 位作者 董建琴 董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SCAD患者运动耐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社区心脏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月,通过整群抽样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CHIS)(医生工作站)选取规范管理、75岁以下SCAD患者98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VSAQ)等]对其进行调查。依据VSAQ测得的代谢当量(METs)值者分为运动耐量≤7.0 METs组和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不同运动耐量SCAD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980例SCAD患者中,运动耐量>7.0 METs者108例(11.0%),5.0~7.0 METs者619例(63.2%),<5.0 METs者253例(25.8%);运动耐量≤7.0METs组SCAD患者的性别、年龄、PCI术接受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血压达标情况、规律运动情况、运动强度水平、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是否规律运动、运动强度是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CAD患者有运动意识,但运动耐量整体水平较低(≤7.0 METs),缺乏运动指导,建议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二级预防 运动耐量 运动康复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Global trend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non-transpor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990 to 2019: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study 被引量:1
11
作者 Yunfei Liu Yanhui Dong +8 位作者 Xiaojin Yan Ning Ma Jiajia Dang Jingshu Zhang Panliang Zhong Luo Li Zhiyong Zou Yi Song Jun M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7期2056-2065,共10页
Background::Non-transport unintentional injuries(NTUIs)are major public concerns,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With environmental and cognitive changes,a recent systemati... Background::Non-transport unintentional injuries(NTUIs)are major public concerns,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With environmental and cognitive changes,a recent systematic description of global trend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concerning NTUIs is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global agenda of relevant policy-making and intervention target findings.Methods::We used mortality,population,and socio-demographic-index(SDI)data from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to analyze the trends of NTUIs mortality.We applied the 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and relative index of inequality(RII)to measure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inequality between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The concentration curve and concentration index(CI)were also used to measure the inequality.We conducte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make our findings credible.Results::In 2019,there were 205,000 deaths due to NTUI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5 to 24 years,which decreased from 375,000 in 1990.In 2019,the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was 8.13 per 100,000,ranging from the lowest in the Netherlands(0.90 per 100,000)to the highest in the Solomon Islands(29.34 per 100,000).The low-middle SDI group had the highest ASMR of NTUIs,while the low SDI group had the slowest decrease.After excluding the death caused by"exposure to forces of nature"and"other unintentional injuries",drowning accounted for the most deaths in almost every SDI group,gender,and age group,but the major causes of death varied in different subgroups.For example,animal contact was a major cause in low and low-middle SDI groups but less in high SDI groups,while high and high-middle SDI groups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deaths for foreign body and poisonings.The SII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but the RII and CI did not,which might indicate that inequality was persistent.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Conclusions::Despite the declining trend of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narrowing gap between countries,there were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ying from NTUIs,and those experiencing social-economic disadvantages remained at high mortality.Embedding the prevention of NTUIs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 of reducing death and inequalities,which ensures that no one is left beh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on-transpor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Socio-demographic-index Inequality analysis Foreign body Poisoning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use of death Developing countries DROWNING
原文传递
基于扎根理论的家医服务背景下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慢病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3 位作者 陶琼英 黄武全 刘亚林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08-1615,共8页
背景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开展慢病管理能够减轻疾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我国目前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其执行力是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202... 背景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开展慢病管理能够减轻疾病对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家庭医生团队作为我国目前慢病管理的主力军,其执行力是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8名医务人员开展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本次研究梳理概念114条、范畴49个、主范畴8个,总结出家庭医生团队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组织方(政府)、服务供方(医方)、服务需方(患方)、任务执行4个核心范畴。理论框架主要分为5个脉络,一是组织方驱动供需双方脉络;二是供方主动执行脉络;三是需方配合执行脉络;四是供需双方交互影响脉络;五是任务执行循环改进脉络。结论家医团队对轻度认知障人群慢病管理的执行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过程和结果是检验执行力的关键,服务组织方的驱动作用、服务供方执行功能、服务需方配合执行是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前提,但任务执行过程与结果的反馈作用能够改进服务质量,最终形成组织方驱动-供方执行与需方配合-任务执行反馈的循环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全科医学 慢性病 慢病管理 执行力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宏伟 刘莉 +4 位作者 马超 邓光璞 方浩庭 黄书玮 朱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和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高血压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多阶段抽取2022年6—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295名高血压管理服务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平衡量表(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使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正负情绪合并状况对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5.2%;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为(94.24±8.67)分,其中遵医服药(21.06±2.45)分,不良服药(31.33±3.90)分,烟酒管理(8.44±1.88)分,日常生活管理(33.41±4.61)分,依从性较好率为52.2%(154/295);情绪平衡表中正向情绪得分为(3.76±1.02)分,负向情绪得分为(2.63±1.1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对就诊点满意度、正向情绪较多、负向情绪较少是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影响因素(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少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15.867倍(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多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5.114倍(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尚存在提升空间,除了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管理、治疗的反馈效果和在社区医院的就医体验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正负情绪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兴洋 孙婉琪 +4 位作者 尹孟洁 窦婷婷 吕逸丽 徐伟 查震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37-2444,共8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易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但常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忽视。了解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多中心研究尚少。目的调查慢阻肺...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易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并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但常被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忽视。了解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关多中心研究尚少。目的调查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2022年8—11月在安徽省7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招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呼吸困难等级、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营养不良风险、身体活动水平、疫苗接种和近1年急性加重情况。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慢阻肺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慢阻肺患者248例,其中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60.9%(151/248),仅8.9%(22/248)的患者认为自己有很好的睡眠质量,一半以上的患者实际睡眠时间不足(54.4%)或睡眠效率低(60.1%);29.4%(73/248)的慢阻肺患者至少存在焦虑或抑郁其中一种症状,其中35例存在焦虑症状,61例存在抑郁症状,23例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两种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52,95%CI=1.018~1.086)、有营养不良风险(OR=3.393,95%CI=1.855~6.206)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保护因素(OR=0.450,95%CI=0.242~0.834)(P<0.05)。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OR=2.220,95%CI=1.093~4.510)、有营养不良风险(OR=1.961,95%CI=1.044~3.683)是慢阻肺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4)。慢阻肺患者PSQI评分与焦虑症状得分(HADS-A)(r_(s)=0.413)、抑郁症状得分(HADS-D)(r_(s)=0.430)存在正相关关系,HADS-A评分和HADS-D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_(s)=0.719,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睡眠质量差和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不良风险、规律的身体活动和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自身应提高对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认识,对重点患者积极开展筛查和干预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分析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因素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昕阳 于书剑 +1 位作者 王倩 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5-1691,共7页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目的分析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BPPV的病因分类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及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及耳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340例,患者均同意行手法复位治疗。按是否存在原发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BPPV(原发组)、继发性BPPV(继发组)。继发组再按病因的不同分为5个亚组,主要病因包括突发性聋(SSNHL)、前庭性偏头痛(VM)、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比较原发组、继发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至首次复位后3个月,再按患者随访期内有无残余症状发生将患者分为出现残余症状组、未出现残余症状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不同时段(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分析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40例患者中,原发组184例(54.1%)、继发组156例(45.9%)。继发组较原发组患者发病年龄小,经2次以上复位治疗所占比例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低,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诊断时SAS评分、诊断时SDS评分高(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病因患者年龄小于SSNHL、VM、MD、VN患者(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及各时段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复位后3个月,出现残余症状组133例,未出现残余症状组207例。残余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部昏沉感(59.40%,79/133)、不稳感(24.06%,32/133)及头颈部不适(9.77%,13/133),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者占6.77%(9/133)。出现残余症状组继发性病因所占比例、复位次数>2次所占比例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5);出现残余症状组伴随疾病复发所占比例少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SAS、SDS评分高于未出现残余症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SAS评分(OR=1.231,95%CI=1.117~1.357,P<0.001)、SDS评分(OR=1.209,95%CI=1.113~1.314,P<0.001)是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继发性BPPV具有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率较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焦虑、抑郁情绪会影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残余症状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空腹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小梅 祖姆热提·阿布都克依木 +3 位作者 马春晖 徐梦鸽 马巨星 李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 背景冠心病(CHD)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应治疗策略,但CHD仍然是全球人口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HD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CT,然而基层医院设备不足,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相对困难,故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基层医生诊治CHD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分型、病变支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9—1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Gensini积分评分标准,将患者得分结果按中位数分为轻度狭窄组(A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和中重度狭窄组(B组,Gensini积分>33.25分,n=40)。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按照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28)、双支病变组(n=21)及多支病变组(病变支数≥3,n=31)。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34)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4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血清IL-6、FPG与患者相关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IL-6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A组IL-6、FPG水平低于B组,多支病变组IL-6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FPG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IL-6、FPG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性别、三酰甘油(TG)、FPG有相关性,FPG水平与临床分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年龄、IL-6水平有相关性(P<0.05)。按IL-6中位表达水平(45.8 ng/L)将患者分为IL-6>45.8 ng/L组(n=39)和IL-6≤45.8 ng/L组(n=41),FPG以参考值上限(6.1 mmol/L)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FPG>6.1 mmol/L组(n=36)和FPG≤6.1mmol/L组(n=4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IL-6>45.8 ng/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IL-6≤45.8 ng/L组(76.9%与36.6%;χ^(2)=16.075,P<0.001)、FPG>6.1 mmol/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FPG≤6.1 mmol/L组(69.4%与45.5%;χ^(2)=4.292,P=0.03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IL-6是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HR=2.396,95%CI=1.203~6.054,P<0.05)。IL-6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58~0.880),最佳截断值为40.97 ng/L,灵敏度为0.867,特异度为0.683。结论血清IL-6、FPG水平与CHD及其不良预后相关,血清IL-6是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白介素6 空腹血糖 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艾霖 刘爱玲 +4 位作者 周尚成 高三德 高婧 邹冠扬 陈颖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86-1892,共7页
背景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中医在疾病预防、保健、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推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大力发扬中医药在人民健康维护和促进上独特作用,而目前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教育情况尚不明... 背景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中医在疾病预防、保健、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推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大力发扬中医药在人民健康维护和促进上独特作用,而目前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教育情况尚不明确。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知晓情况、信任度及采用行为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4—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结合地理位置(广州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经济等因素选择广州市4个行政区域12个街道的652位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对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获取中医“治未病”知识的途径、对中医“治未病”的信任度、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52位社区居民中,67.79%(442/652)了解中医“治未病”,77.91%(508/652)信任中医“治未病”服务,69.63%(454/652)的社区居民曾接受过中医传统理疗,仅有6.59%(43/652)的社区居民过去一年接受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次数超过4次。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广州市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χ^(2)=9.218)、户口性质(χ^(2)=19.356)、婚姻状况(χ^(2)=2.490)、职业(χ^(2)=17.889)、医疗保险付费方式(χ^(2)=13.5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口性质(非农业、农业转居民、非农业转居民)是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OR=2.646、5.593、10.502)。结论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认知程度(67.79%)及信任度(77.91%)相对较高,但实际服务的接受次数不足,存在“知、信、行”分离现象。非农业转居民户口的社区居民信任度较高,农业户口的信任度较低。应在开展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和服务工作中,充分利用居民偏好的形式,并针对特定群体加大宣传力度,以促进社区居民培养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治未病 知信行 调查和问卷 广州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一起黄牛气肿疽暴发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8
作者 郑欢莉 冷思明 +7 位作者 张懿 王镇 李红芳 赵珍 杜润 段博芳 赵焕云 曾邦权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2022年7月31日,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当地饲养的黄牛相继发病死亡。为探寻黄牛急性死亡原因,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此次暴发的疫病... 2022年7月31日,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当地饲养的黄牛相继发病死亡。为探寻黄牛急性死亡原因,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此次暴发的疫病是气肿疽,袭击率为6.73%(28/416),病死率为100%(28/28)。综合气肿疽流行特点及当地疫病流行史,推测当地存在疫源地和未及时免疫新生牛群是此次气肿疽暴发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饲喂抗菌药物,及时隔离治疗,开展彻底消毒,紧急免疫,加强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果提示:在存在疫源地的情况下,做好药物预防并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控气肿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疽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病因推断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冯子航 祝亚宁 +5 位作者 孙颖 罗如珍 陈红波 刘璟莹 程冉冉 刘彦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89-3296,共8页
背景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风险更高,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而提高认知功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特征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体间认知功能受损形式存在异质性,如何有效提升其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社区... 背景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风险更高,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而提高认知功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特征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体间认知功能受损形式存在异质性,如何有效提升其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影响因素,以期为针对性制订认知功能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社会支持量表(SSRS)、认知储备问卷(CR)抽取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就诊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Mplus 8.3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模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4%。502例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可分为3个类别:高认知-回忆受损组(n=253)、中认知-注意障碍组(n=158)和低认知-普遍不良组(n=91)。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认知-回忆受损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年龄段为60~74岁(OR=2.315,95%CI=1.163~4.608,P=0.017)、慢性病数量为2种(OR=4.105,95%CI=1.807~9.327,P=0.001)、血压正常(OR=2.763,95%CI=1.414~5.400,P=0.003)、血脂正常(OR=2.016,95%CI=1.014~4.008,P=0.046)、CR总分越高(OR=1.031,95%CI=1.005~1.057,P=0.018)、SSRS总分越高(OR=1.055,95%CI=1.007~1.105,P=0.023)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高认知-回忆受损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20,95%CI=0.885~0.957,P<0.001)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中认知-注意障碍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慢性病数量为2种(OR=2.862,95%CI=1.254~6.529,P=0.012)、血压正常(OR=2.655,95%CI=1.350~5.225,P=0.005)、血脂正常(OR=2.310,95%CI=1.147~4.652,P=0.019)、SSRS总分越高(OR=1.077,95%CI=1.027~1.129,P=0.002)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中认知-注意障碍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48,95%CI=0.913~0.984,P=0.005)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结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年龄、慢性病数量、血压、血脂、认知储备、社会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其认知功能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识别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特征,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认知 社区 老年人 潜在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患者疗效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少正 胡杰群 +3 位作者 张庆 陈庆杰 阳正亚 张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29-932,共4页
目的评估^(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昌市第三医院经甲状腺功能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等确诊为Graves病患者2 428例为研究对象,有甲巯咪... 目的评估^(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昌市第三医院经甲状腺功能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等确诊为Graves病患者2 428例为研究对象,有甲巯咪唑禁忌证患者仅使用^(131)I治疗(A组,1 201例),无甲巯咪唑禁忌证患者使用^(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B组,1 227例)。^(131)I治疗的剂量根据患者年龄、病程、摄碘率、甲状腺质地和质量、抗甲状腺抗体等因素决定。至少随访12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A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低538例(44.80%),部分缓解38例(3.16%),完全缓解625例(52.04%);B组甲状腺功能减低300例(24.45%),部分缓解142例(11.57%),完全缓解785例(63.98%);B组疗效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131)I剂量[b=0.658,OR=1.931,95%CI(1.290,2.888)]、甲状腺质量[b=-0.148,OR=0.862,95%CI(0.808,0.921)]、转换率[b=0.058,OR=1.060,95%CI(1.020,1.10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b=-1.188,OR=0.305,95%CI(0.104,0.896)]是^(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的Graves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可降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发生风险,并受到^(131)I剂量、甲状腺质量、转换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131I 甲巯咪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