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to treat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with posterior circulatory watershed infarction:a case report of two pati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He SU Wenquan +7 位作者 LI Shanshan JI Hanrui CHENG Jiangyan CUI Fangyuan TANG Lu ZHOU Li GAO Ying DONG Xingl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824-828,共5页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a rare posterior circulation vascular variant disease,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many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VBD often leads to misdiag...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a rare posterior circulation vascular variant disease,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many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VBD often leads to misdiagnose.Two cases of VBD that were initially diagnosed as posterior circulation watershed infarction are reported here.Absence of common causes of stroke including hypoperfusion,blood system diseases,carotid and aortic dissection,and eosinophil elevation,the symptoms of the 2 patients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VBD.Both patients displayed symptoms that were in l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ndrome pattern of"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Accordingly,they were comprehensively treated with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2 patients were remarkably improved and no recurrence of watershed infarction was found in a 1-year follow-up.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re capable of improving diagnostic accuracy of VBD.TCM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identification might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VB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STROKE MEDICINE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integrative medicine case reports
原文传递
补气活血法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教学评价
2
作者 吕惠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53-54,7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运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教学评价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实习生1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传统教学模式,... 目的分析中医补气活血法运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教学评价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实习生1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教学,比较两组最终理论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最终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总满意度为100.00%(6/6),高于对照组的50.00%(3/6)(P<0.05)。因此观察组应用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受到实习生喜欢。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教学中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教学效果较好,受到了实习生的喜爱,且教学满意度较高,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理论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补气活血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实习生 教学评价
下载PDF
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维 曹欣宇 +4 位作者 李旭 盛文博 李群峰 赵勇 马伟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 目的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结合苏筋通络方及“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数据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变化、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血清疼痛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8.04%(50/51)vs86.27%(44/51)],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苏筋通络方 “行气活血”针刺法 治疗效果 血清疼痛物质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补肾活血序贯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及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丽贞 王英 +1 位作者 钟文亮 陈弦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对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内膜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组织细胞角蛋白12(cytokeratin 12,C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连续灌胃羟基脲8 d复制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造模成功后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补佳乐组灌胃补佳乐0.3 mg/kg。其余3组动情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消癥合剂;动情前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养膜助孕包,连续给药3个动情周期,共15 d。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子宫内膜VEGF、Vimentin和CK1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和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VEGF的表达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子宫内膜组织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补佳乐组子宫内膜组织CK12的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补肾活血序贯法中药可以增加肾虚薄型子宫内膜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组织VEGF、Vimentin、CK1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序贯法 薄型子宫内膜 消癥合剂 养膜助孕包 补佳乐 VEGF VIMENTIN CK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的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思路的提出
5
作者 李美凤 封继宏 +1 位作者 黄宇虹 张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和全身微炎症状态及微血管损伤有关。团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气虚血瘀”是肺炎恢复期的核心病机。因此,团队提出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的机制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有关,调控T淋巴细胞紊乱提高免疫、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调控微血管损伤,阐明其内在机制将为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重大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恢复期 中医药 补气活血法 研究思路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鲍领芝 梁娜 +2 位作者 庞志澜 申然 范肃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21-08-2022-08收治102例ION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益气活...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21-08-2022-08收治102例ION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内皮素-1、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视野缺损度(MD)、视盘各象限视神经纤维层厚度(ATRN-FL)、视野敏感度(MS)等。结果:较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MD、ATRN-FL、内皮素-1水平均降低,而血清25-羟维生素D、MS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视物模糊、视疲劳、暗影遮挡、头晕、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评分以及MD、ATRN-FL、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25-羟维生素D、M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改善和提升患者视野及视力,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血清25-羟维生素D 内皮素-1
下载PDF
基于络病学说从血络气络论治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雨菲 曲淼 +3 位作者 张婧 刁华琼 王敏 李小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6-1278,1285,共4页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称为“呆病”“善忘”“痴呆”。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不断深入,广泛将其应用于临床。络脉-络病学说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络脉病变对VD发病的影响较大,其中气郁、痰浊、...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称为“呆病”“善忘”“痴呆”。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不断深入,广泛将其应用于临床。络脉-络病学说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络脉病变对VD发病的影响较大,其中气郁、痰浊、血瘀导致的血络瘀阻是VD的基本病机,病理产物蕴积生毒,毒邪滞络进而损害血络。气络中真气、宗气、卫气、营气受损则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受损,致脑神失用。血络、气络共同作用于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络病 气络 血络 神机 脑神 理论探讨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欣 刘淑君 +1 位作者 吴聪哲 李丹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与葛根黑苏汤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治疗,观察组采用葛根黑苏汤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b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子宫内膜类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降低,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中的雌二醇和黄体素含量均升高,而对照组则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A+B型与C型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B型数量高于对照组,C型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联合葛根黑苏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能减轻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厚度,调节患者血清VEGF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葛根黑苏汤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
下载PDF
活血通络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慧丽 彭紫凝 +3 位作者 李冰 王晨辉 庞欣欣 韩佳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0,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血瘀是贯穿DKD全病程的重要病机,多项研究拟定了多个活血通络类方治疗DKD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蛋白尿减少、肾功能保护、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血瘀是贯穿DKD全病程的重要病机,多项研究拟定了多个活血通络类方治疗DKD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蛋白尿减少、肾功能保护、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疾病进展延缓等方面均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活血通络类方 研究进展 益气养阴 泄浊解毒 补肾活血 祛风通络 中医药
下载PDF
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DF9表达及凋亡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贞 陈小燕 +4 位作者 江少如 叶淑珠 方晓宏 邓伟民 郭新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35-741,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制备超排卵大鼠血清(空白血清)和经后增殖方灌胃的超排卵大鼠血清(含药血清)。建立控制性超排卵(COH)大鼠模型,收... 【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对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制备超排卵大鼠血清(空白血清)和经后增殖方灌胃的超排卵大鼠血清(含药血清)。建立控制性超排卵(COH)大鼠模型,收集卵巢颗粒细胞。实验分为5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SB203580[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组,含药血清+PDT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含药血清+SB203580+PDTC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p38MAPK、酪蛋白激酶2(CK2)、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NF-κB、GDF9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GDF9蛋白表达水平,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结果】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降低COH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p38MAPK和NF-κB mRNA表达,升高CK2和IκBαmRNA表达,提高GDF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单独添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与单独添加NF-κB抑制剂PDTC均能促进GDF9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结论】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含药血清可促进超排卵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DF9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38MAPK和NF-κB双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血法 经后增殖方 控制性超排卵(COH) 凋亡 生长分化因子9(GDF9)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颗粒细胞
下载PDF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肝功、肾功、尿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郑阔 张坤 孙永贺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益气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名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0例患者联合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肾功、尿蛋白等...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益气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名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0例患者联合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肾功、尿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及AST、ALB、BUN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ALT、Scr及24小时尿蛋白含量及总胆固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患者以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肾功及尿蛋白等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气活血法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肝功 肾功 尿蛋白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内经》“肌肉枯,气道涩”理论以健脾活血化痰法中药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朝 梅建强 +4 位作者 闫赛强 张珣 刘澳 游晓艳 成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730-173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肌肉枯,气道涩”理论,以健脾活血化痰法中药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肌肉枯,气道涩”理论,以健脾活血化痰法中药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活血化痰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包括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AN)、睡眠潜伏期(SL)]、大脑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略高于对照组的90.00%(54/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继续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I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的ISI评分较治疗后继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的TST、AN、SL等PSG相关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TST及AN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观察组的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ACA、MCA、PCA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后,2组血清5-HT、M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略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内经》“肌肉枯,气道涩”理论,以健脾活血化痰中药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提高睡眠效率,增加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降低失眠严重程度,改善脑功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远期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枯 气道涩”理论 老年失眠症 健脾活血化痰方 多导睡眠图 脑血流 5-羟色胺 褪黑素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思中 刘嘉琪 +1 位作者 李韵然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219-2224,共6页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PLGC具有一定的优势。PLGC主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种证型。胃镜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胃病微观辨证的发展,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结合为PLGC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PLGC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气机不畅,兼有湿热、瘀毒、痰湿等病理因素蕴结,日久胃阴亏耗。中药治疗PLGC的临床研究开展较多,治疗主要采用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活血、化湿消瘀、化瘀解毒、养阴益胃,从而防止PLGC向胃癌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开展较少。今后需开展更多严格且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以期为中医辨治PLGC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观辨证 益气健脾 疏肝活血 化湿消瘀 化瘀解毒 养阴益胃 针灸
下载PDF
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妇科肿瘤
14
作者 廖原 张璐砾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7-1260,共4页
总结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妇科肿瘤临床经验。班秀文认为妇科肿瘤为胶固顽结之证,病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互结”为标,以“正气亏虚,内外合邪于胞宫”为关键病机,主张以“治用、治体、治阳明”为治法,通过合理“... 总结国医大师班秀文治疗妇科肿瘤临床经验。班秀文认为妇科肿瘤为胶固顽结之证,病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互结”为标,以“正气亏虚,内外合邪于胞宫”为关键病机,主张以“治用、治体、治阳明”为治法,通过合理“角药”配伍,以达缓消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治用、治体、治阳明 角药 班秀文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穴位电刺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薇 徐维霞 杨丽萍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沐足联合穴位电刺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沐足联合穴位电刺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沐足联合穴位电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血糖、肝肾功能、安全性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糖及肝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尿β_(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益气活血通络方沐足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安全性指标,保护肝肾功能,减轻中医症候,降低TCSS评分,促进神经传导速度,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活血 穴位电刺激
下载PDF
基于血管内皮损伤学说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涛 邴雅珺 田荣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3期84-86,共3页
稳定型心绞痛(SA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SA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影响SAP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损伤可降低血管活性,影响血管收缩与舒张,并造成血栓... 稳定型心绞痛(SA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且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SA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影响SAP发病的重要机制,血管内皮损伤可降低血管活性,影响血管收缩与舒张,并造成血栓形成,导致SAP的发生。邴雅珺主任医师自拟益气活血方可以促进血管内皮修复,临床治疗SAP效果显著。基于此,文章从血管内皮损伤学说出发,对益气活血方治疗SAP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SAP的治疗提供参考,为益气活血方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稳定型心绞痛 益气活血方 血管内皮损伤 综述
下载PDF
齐元富教授益气补血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经验谈
17
作者 柳晶瑄 刘寨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82-84,共3页
山东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齐元富教授从医几十年积累了大量宝贵临床经验,在以益气补血法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颇有心得。他认为心、肝与癌因性疲乏密切相关,是诊治重点,并且以益气补血为治则,以标本兼治为目的,自拟方益气补血汤,在临床上取得... 山东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齐元富教授从医几十年积累了大量宝贵临床经验,在以益气补血法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颇有心得。他认为心、肝与癌因性疲乏密切相关,是诊治重点,并且以益气补血为治则,以标本兼治为目的,自拟方益气补血汤,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疗效。齐教授选择益气补血汤对症治疗,不仅针对患者的症状,同时兼顾其肿瘤术后的防治,用药精专,在使用益气补血汤原方基础上,灵活加减,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癌因性疲乏 益气补血法 标本兼治 临证经验 齐元富
下载PDF
温阳通络调营卫法论治系统性硬化症
18
作者 芮吉坤 周明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85-88,共4页
探讨温阳通络调营卫法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辨治及临床应用。SSc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营卫失和,风、寒、湿等邪气乘机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肌肤失养,继则累及全身。此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多表现在... 探讨温阳通络调营卫法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辨治及临床应用。SSc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营卫失和,风、寒、湿等邪气乘机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肌肤失养,继则累及全身。此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多表现在皮肤病变及雷诺现象,亦可出现关节、消化道及脏器病变。阳虚与营卫不和皆为SSc的内因之一,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为其病理基础,临床应温阳通络调和营卫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痹 系统性硬化症 益气温阳法 调和营卫法 祛痰活血通络法
下载PDF
王继红运用通元推法治疗先天性肌斜颈经验介绍
19
作者 陈天芳 黄志凯 +1 位作者 黄艳玲 王继红(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201-205,共5页
介绍王继红教授运用通元推法治疗先天性肌斜颈(CMT)的经验。王继红教授将CMT的病机概括为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瘀阻筋脉。治疗上运用通元推法以调补气血阴阳为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辅,筋骨同治,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先天性肌斜颈 通元推法 调补气血阴阳 活血化瘀 舒筋通络 筋骨同治 王继红
下载PDF
孙郁芝运用益气活血行水法治疗肾性水肿经验
20
作者 王婧 赵志琴 +1 位作者 马嘉 刘光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11-214,共4页
孙郁芝教授认为,脾肾两虚、气滞湿阻、瘀水互结是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治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益气行水、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总结出“益气活血行水”特色疗法,治疗中运用经验方药,加以化裁,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一则分析。
关键词 肾性水肿 益气活血行水法 孙郁芝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