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方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 刘爱民 +3 位作者 方玉甫 李庆娟 徐俊涛 王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肺热脾虚型中重度痤疮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肺热脾虚型中重度痤疮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对照组3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加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痤疮继发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血清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38%,对照组3愈显率为75.00%,对照组2愈显率为72.88%,对照组1愈显率为52.46%,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愈显率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ECCA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F-1、TGF-β1、PDGF、BDNF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对照组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复发率为40.62%,对照组2复发率为13.95%,对照组3复发率为15.56%,治疗组复发率为1.8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治疗中重度痤疮,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水平预防和减少继发瘢痕的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火针 清肺健脾方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健脾理气润肠法治疗STC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肠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梁榕钰 邓蓓蕾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86-491,共6页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润肠法应用于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S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跟踪随访1个月后,脱落5例,最终...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润肠法应用于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S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跟踪随访1个月后,脱落5例,最终115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58例接受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者设为对照组,57例接受健脾理气润肠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入院时、治疗7 d、治疗1个月后的便秘主要性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Bristol评分、肠神经递质水平[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治疗24 h、48 h、72 h的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便秘主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和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ristol评分分别为(21.35±5.69)分、(15.63±3.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6±4.19)分、(20.20±4.52)分,PAC-SYM评分分别为(5.96±0.88)分、(6.33±0.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0.87)分、(5.69±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S水平分别为(18.52±3.44)ng/mL、(14.20±3.5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0±3.69)ng/mL、(18.41±3.66)ng/mL,VIP水平分别为(36.52±5.58)ng/mL、(25.63±7.4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0±5.20)ng/mL、(31.20±6.85)ng/mL,SP水平分别为(40.52±6.88)ng/mL、(55.52±7.4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3±4.20)ng/mL、(44.52±8.5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72 h后观察组患者的肠传输实验标志物残留率分别为(60.00±4.20)%、(30.00±5.10)%、(15.00±2.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52)%、(40.00±5.55)%、(20.00±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润肠法应用于STC患者中,可明显改善肠神经递质水平,患者短时间内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且传输实验标志物残留率低,利于减轻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健脾理气润肠法 乳果糖 疗效
下载PDF
疏肝健脾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褪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闫赛强 王朝 +2 位作者 张珣 刘澳 成立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87-293,共7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失眠(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中心门诊就诊的130例中医辨...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失眠(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褪黑素(M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中心门诊就诊的130例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2 mg/日,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基于疏肝健脾法拟定的中药免煎颗粒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均为2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胃肠道症状量表(GSRS)评分和血清5-HT、MT、VIP水平以及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于停药2周后随访时重复观察患者PSQI、HAMD-17、GSRS评分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PSQI、HAMD-17、GSRS评分:治疗4周后及停药2周随访时,2组患者的PSQI各因子评分、PSQI总分、HAMD-17评分及GS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SQI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各因子评分、PSQI总分、HAMD-17评分及GSRS评分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室指标: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清5-HT、MT及VI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5-HT、MT及V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PSG监测:治疗4周后,2组患者PSG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WT)等3项参数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SG的TST、AWT参数值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SL参数值的改善程度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愈显率为70.97%,高于对照组的45.16%(P<0.05)。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结论]疏肝健脾中药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情绪及胃肠道功能,提升相关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水平,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法 益生菌 失眠 5-羟色胺 褪黑素 血管活性肠肽 多导睡眠图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临床观察
4
作者 宋云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药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93.88%,46/49)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7.08%,37/48);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眩晕 痰湿内阻证 中医药疗法 清热化湿法 健脾和胃法
下载PDF
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华 赵文坛 +4 位作者 陈健 李岚 桑杲 董继业 矫金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并探讨其传承方式及发展模式。[结果]浙派中医儿科受钱乙、金元各家尤其是朱丹溪学术的影响,同时结合浙江湿热地理环境因素特点,通过家传以及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和院校教育、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等现代传承模式,形成了“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健运脾胃;详辨虚实夹杂,巧用和解之法;注重风邪为病,善用祛风之药”的临床诊疗学术特色。[结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四大学术特色,为流派学术思想的凝练及流派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师带徒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院校教育并开展名医工作室建设的传承模式,更有利于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儿科 流派传承 学术特色 滋阴清热 健运脾胃 和法 名中医工作室
下载PDF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红霞 杨程 +2 位作者 陈晶 陈习 李学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 目的评价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82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参照组(41例)。参照组依据COLD指南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2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FVC、FEV1、FEV1/FVC、mMRC和CAT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痰量、喘息、胸闷、大便干结、口渴和发热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较同期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MRC和CAT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AECOPD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健脾活血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炎症 影响
下载PDF
泻浊通络法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政 陈湘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2-93,共2页
用泻 (化 )浊通络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2 5例。结果 :临床痊愈 2 3例(92 % ) ,显效 1例 (4 % ) ,有效 1例 (4 % ) ;血尿酸、血沉。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清热泻浊通络法 健脾益肾通络法
下载PDF
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屈静 王向东 +1 位作者 廉海红 陈陆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 评价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应用清肺健脾脱敏方,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两组正常治疗,受试者每2周采集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 目的 评价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应用清肺健脾脱敏方,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两组正常治疗,受试者每2周采集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中医证候评分,进行3次树木花粉特异性IgE测定。结果两组症状评分、RQLQ在入组2周、4周、6周时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在2周、4周时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血清特异性IgE在2周时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提前2周应用清肺健脾法汤药治疗肺热脾湿证候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能降低发病时血清花粉特异性IgE,改善发病及高峰时中医证候,改善受试者全花粉季的症状、生活质量。清肺健脾法提前干预肺热脾湿证候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优于发病时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清肺健脾法 中药 提前干预
下载PDF
清肺健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梳理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屈静 支楠 +1 位作者 廉海红 曹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2期128-131,共4页
清肺健脾法是基于传承、实践,创新提出的治疗肺热脾湿证候鼻鼽的方法,本文梳理了肺热脾湿证候鼻鼽的发生,即湿热伏气是内在基础,肺热炽盛、脾虚湿聚,湿热胶结、上犯清窍是重要病机,指出其主要责之于肺,与脾相关,致病因素责之于热,兼湿... 清肺健脾法是基于传承、实践,创新提出的治疗肺热脾湿证候鼻鼽的方法,本文梳理了肺热脾湿证候鼻鼽的发生,即湿热伏气是内在基础,肺热炽盛、脾虚湿聚,湿热胶结、上犯清窍是重要病机,指出其主要责之于肺,与脾相关,致病因素责之于热,兼湿邪胶结。故提出清肺健脾治法,具体药物分两个角度解析,一是主次用药,有君、臣、佐、使之别;二是性味上,分为性寒清肺热、淡渗健脾利湿、辛温疏风开窍三类。本方药经过多年实践和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并且总结了肺热脾湿证候的辨证要点,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整理了在诊治患者时,遇不同具体情况时在理论指导下常用的调整药物方法。最后,举病案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健脾法 变应性鼻炎 肺热脾湿
下载PDF
何永恒教授从“毒、虚”辨治结直肠癌经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涛 丁宁 +2 位作者 罗宏标 王华帅 何永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023-1028,共6页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何永恒教授认为结直肠癌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本虚,多为五脏亏虚,尤其以脾肾亏虚最明显,临床上以健脾补肾为要;标实则主要为“毒”,根据其病理因素又可分为癌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据此提出解毒...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何永恒教授认为结直肠癌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本虚,多为五脏亏虚,尤其以脾肾亏虚最明显,临床上以健脾补肾为要;标实则主要为“毒”,根据其病理因素又可分为癌毒、湿毒、热毒、痰毒、瘀毒,据此提出解毒八大法则,分别为以毒攻散癌毒法、清热除湿解毒法、化痰软坚解毒法、活血化瘀解毒法、益气扶正解毒法、养血活血解毒法、滋阴温阳解毒法和健脾补肾解毒法;并创制“天马颗粒剂”,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以毒攻散癌毒法 清热除湿解毒法 化痰软坚解毒法 活血化瘀解毒法 滋阴温阳解毒法 健脾补肾解毒法 天马颗粒剂 何永恒
下载PDF
痛风清消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涂宏 鲍杰伟 +2 位作者 涂瑞芳 刘敏 王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4期35-37,共3页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中医理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清消颗粒,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中医理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清消颗粒,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化验指标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BUN、BUA、ESR、hs-CRP提示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估ALT、Scr、BUN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 燥湿健脾法 湿热蕴结型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清消颗粒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特点与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毛德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12,27,共4页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李东垣师承张元素 ,对其“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的观点颇为推崇。在尊重实践 ,反复验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立“甘温除大热”大法。其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升阳泻阴火汤等为补益脾胃、升举阳气、甘温除热治法开拓出一条新路 ,成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学说 甘温除大热 补土派
下载PDF
经方辨治抑郁症七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 2020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方 补益心脾法 疏肝健脾法 滋阴清热法 清热化痰法 甘润缓急法 化痰解郁法 回阳益阴法 《金匮要略》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补益心脾法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徐芳 陈文玲 +2 位作者 潘凌云 王颖 侯思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0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补益心脾法—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 目的:探讨补益心脾法—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肠道菌群调节治疗心脾两虚证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解郁方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心脾法联合肠道菌群调节能提高心脾两虚证PPD患者的血清5-HT与性激素水平,且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心脾法 肠道菌群调节 产后抑郁 心脾两虚证
下载PDF
健脾利湿中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卓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4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中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凯妮汀栓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中药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凯妮汀栓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利湿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干扰素γ和白介素-4。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和白介素-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干扰素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中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有效改善患者阴道免疫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健脾利湿法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益气升清法在治疗肝硬变腹水中的应用
16
作者 林玩福 仲茂凤 程彬彬 《河南中医》 2017年第6期1011-1013,共3页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方不停聚为邪,故治水必治气,气足则水行。不论在肝硬变腹水的早期或晚期,不论是邪实为甚还是正虚为主,益气升清法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早期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达厚土制水以防腹水生成,在晚期可益气培土升清以助腹水消散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腹水 益气升清法 补脾益气 升清降浊
下载PDF
清热益气法干预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里 张耀夫 +3 位作者 周婧雅 孟繁章 傅强 赵进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118,共3页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中药降糖的临床研究与机制研究一直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控制血糖的关系成为研究...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中药降糖的临床研究与机制研究一直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控制血糖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清热益气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并对肠道菌群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概述了清热益气法中药干预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中医药 清热益气
下载PDF
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5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纯洲 舒新华 +1 位作者 姚岚 褚娜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8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手足慢性湿疹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涂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健脾清热之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瘙痒程度、角...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手足慢性湿疹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涂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健脾清热之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瘙痒程度、角化程度、皮损面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7%,对照组为75.4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78%,对照组为20.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慢性 手足 健脾清热法 中老年
下载PDF
尹丹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泽平 尹丹 +1 位作者 李雪梅 雷雨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02-505,共4页
尹丹教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本于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营卫失养而复感,临床特点在于积热实邪,其多因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或慢性病灶不除等因素造成。积热实邪不清,脾胃失于升降,两者互相影响,互成因果,导致迁延不愈。尹丹教授认为,... 尹丹教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本于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营卫失养而复感,临床特点在于积热实邪,其多因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或慢性病灶不除等因素造成。积热实邪不清,脾胃失于升降,两者互相影响,互成因果,导致迁延不愈。尹丹教授认为,脾不重在补虚,而当以“运”为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当清除胃肠积热,重视脾胃气机。发作期治疗应以祛风解表为主,在非急性期应当积极干预,清运脾胃,调畅气机,调和营卫,并纠正不当的养育方法。治法方药注重标本兼治,理念重在治未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胃肠积热 清运脾胃 治未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药思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乐荣 郎海燕 +6 位作者 谌海燕 郭明 刘军霞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丁晓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610-617,共8页
目的:挖掘整理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献,为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治疗和科研思路。方法: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高级检索,采用Bibexcel软件提取文献关键词,使用VOSv... 目的:挖掘整理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献,为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治疗和科研思路。方法: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进行高级检索,采用Bibexcel软件提取文献关键词,使用VOSviewer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从经典中药复方角度,中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益气养血、清热凉血为核心,注意和解少阳的应用,代表方剂有归脾汤、犀角地黄汤、茜根散、小柴胡汤等;从现代中药复方角度,以补益、凉血、活血为原则,但研究较为分散,出现频数较高的方剂有紫癜汤、生血散、益肾活血方等;从单味中药角度,以收敛止血和清热凉血为主导,核心药物有仙鹤草、水牛角、墨旱莲等。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从补法、清法、和法入手,其中补法以健脾益气为主,清法需注意辨别热之虚实,和法以扶正达邪;单味中药治疗,需注意收敛止血和凉血止血中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药治疗 数据挖掘 归脾汤 健脾益气 补法 清法 和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