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8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pleen Strengthening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1
作者 Li Du Fengqing Luo 《Research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The"spleen"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acquired foundation"and the"source of qi and blood biochemistry".Strengthening the"spleen"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at‐ment m... The"spleen"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acquired foundation"and the"source of qi and blood biochemistry".Strengthening the"spleen"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at‐ment metho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gut microbiota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and its nutritional and immune functions correspond to some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splee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terms of philosoph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phasizes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spleen and the gut microbiota,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upporting the right and eliminating evil,preventing diseases before they occur,seeking the root cause of treat‐ment,and adapting measures to the three causes;Clinically,the treatment of obesity,con‐stipation,diarrhea and other diseases by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chiropractic and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re all related to microecology.This article combines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pleen"and"spleen health"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concept,clinical application,and correlation with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pleen health".It also elaborates on the latest literature,aiming to exchange ideas with peers and promote research on the microbio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sple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l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vigorates the spl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testinal microbiota
下载PDF
Treatment for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case report and experience
2
作者 Jing Chang Ling-Lan Liu +1 位作者 Qian-Feng Wang Xiang Cui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are common comorbidities or target organ damage,which can lead to adverse metabolism an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n the manag...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are common comorbidities or target organ damage,which can lead to adverse metabolism an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In the management pla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there is no drug with significant efficacy or both.The dialectical id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reating metabolic disorders.The author now reviewed a cas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combined with type 2 diabetes.In this case,the method of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eliminating turbidity was effective,which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disease in the patient,and T2DM was alleviated by maintaining within the standard range after the use of insulin was stopped.It can be said that“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more fully reflect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metabolic-relate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removing turbidity metabolism-rel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下载PDF
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3
作者 庞琳琳 李峥 +5 位作者 王钰 闵冬雨 范颖 张会永 王英 杨关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9-1214,共6页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浸润血脉。近年来健脾祛痰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脂异常的防治中,且在临床中收到不错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痰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 中医药 脾虚痰浊 从脾论治
下载PDF
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研究
4
作者 曹爽 贾文文 +4 位作者 胡佳 田伟 刘美 朱劼 程念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脾养胃法。两组均治疗9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远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脘腹痞闷、胸胁胀痛、食欲缺乏、便溏及神疲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所有中医症状积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EA、CA12-5、CA19-9及CA72-4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EA、CA12-5、CA19-9及CA72-4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D_(4)^(+)/CD_(8)^(+)、C_(3)^(+)升高,IgG、IgM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D_(4)^(+)/CD_(8)^(+)、C_(3)^(+)较高,IgG、IgM较低(P<0.05)。2组6个月及1年生存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养胃法应用于老年胃癌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近远期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法 老年胃癌晚期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长期疗效
下载PDF
健脾益肾针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5
作者 张吉玉 郑建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针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SN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的70例PSN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训练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针...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针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SN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的70例PSN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训练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针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排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71.43%(2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4.29%(12/35)(P<0.05);2组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终止试验的案例。结论 健脾益肾针法治疗PSNB,能改善排尿情况,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卒中后抑郁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健脾益肾针法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亏瘀致痿”的理论构建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姚新苗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97-102,109,共7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增龄性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该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骨折后才被确诊,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消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教授研究...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增龄性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该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骨折后才被确诊,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消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教授研究团队基于“肾主骨”“肾气虚损”等基础理论,创新性提出了OP“亏瘀致痿”的致病理论,认为OP的病机是亏虚瘀互结、夹杂致痿。在该理论指导下,认为应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对OP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补肾健脾活血法主要包括虚瘀同治;补肾为本、健脾为要;筋骨并重3个方面。该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阐释“亏瘀致痿”理论指导下OP康复策略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亏瘀致痿 补肾健脾活血法 中西医结合康复
下载PDF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舒高 王佳佳 +2 位作者 田紫若 巴寅颖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味中药 益气健脾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补血养阴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药-杜仲”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郭超 张兴彩 +3 位作者 王卫国 刘晓晨 吕文学 蔡余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益肾健脾中药“山药-杜仲”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数据库检索“山药-杜仲”的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制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搜集骨质疏...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益肾健脾中药“山药-杜仲”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数据库检索“山药-杜仲”的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制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搜集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靶点上传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该网络导入Cytoscape 3.7.2进一步加工分析。将关键靶点上传至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山药和杜仲活性成分38个,对应靶点225个,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1376个。药物-疾病作用核心靶点80个,包括白蛋白、白细胞介素6、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癌基因p53、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通路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益肾健脾药对“山药-杜仲”对骨质疏松症的“多通路、多靶点”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益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山药 杜仲 益肾健脾
下载PDF
基于“土虚木郁”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同发病机制及证治
9
作者 李璇 李中玉 +3 位作者 马金鑫 陈婷 王凤云 唐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虽在疾病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在临床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方面有诸多类似之处。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及临证经验的总结,众多中医学者认为“土虚木郁”是此二者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治疗时从肝脾论治往往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多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土虚木郁”与脑肠互动异常、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失衡等IBS-D和UC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密切相关。该文基于中医“异病同治”理念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以“土虚木郁”为切入点,探讨IBS-D和UC共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土虚木郁 病因病机 健脾疏肝
下载PDF
基于中医血脉理论谈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10
作者 杨若荻 李子恒 +4 位作者 刘军彤 周莹 张英 石岩 杨宇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97-201,共5页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文章从血管与血脉的相关性出发,基于中医血脉理论,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脾气虚,...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文章从血管与血脉的相关性出发,基于中医血脉理论,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脾气虚,运化无力,气机不畅,脂浊不化,致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壅滞血脉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可累及多个靶器官。结合五脏一体观,从脾为四脏之长、脾与其他四脏的病变关系论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依据以及古今医家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的临床思路,并将中西医思想融会贯通,突出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健脾化湿之法,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脉理论 从脾论治 益气养阴 活血解毒 健脾化湿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姜慧 李军祥 +4 位作者 谭祥 张阳 万雯 施晓军 韩海啸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健脾疏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和已发表的文献筛选健脾疏肝方的活性化合物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和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筛选NAFLD的相关靶点,预测健脾疏肝方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共同靶标的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云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对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117个活性化合物和279个潜在靶标,其中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豆甾醇(Stigmasterol)、山柰酚(kaempferol)为健脾疏肝方主要活性化合物。PPI网络显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转换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是关键靶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癌症、TNF、乙型病毒性肝炎、MAPK、PI3K-Akt及NAFLD信号通路可能是健脾疏肝方干预NAFLD的潜在机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健脾疏肝方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健脾疏肝方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及多通路起到干预NAFL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健脾疏肝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健脾益肾汤对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肾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2
作者 李炯汾 黄雪霞 +2 位作者 龙萍 王小连 吴金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肾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机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CKD 4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患者肾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机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CKD 4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Cr、BUN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肠道菌群总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增加(P<0.05),大肠杆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减少(P<0.01)。结论:健脾益肾汤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到改善CKD 4期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肠道菌群 健脾益肾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病案--仝小林院士教学查房实录
13
作者 连心逸 刘文科 +3 位作者 田佳星 史丽伟 倪博然 倪青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以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中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例,邀请仝小林院士进行教学查房,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治思路、疾病发展、诊疗要点进行阐述。仝院士在查房过程中强调辨别瘦型糖尿病和肥胖... 以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中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例,邀请仝小林院士进行教学查房,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治思路、疾病发展、诊疗要点进行阐述。仝院士在查房过程中强调辨别瘦型糖尿病和肥胖型糖尿病异同,把握疾病发展的不同趋势。糖尿病通常合并胰岛素抵抗,但瘦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衰竭速度快,甚至初期便能表现出胰岛功能损伤,以脾虚为核心病机,在治疗中应注重补脾益气,从脾论治,运用态靶辨治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胰岛素抵抗 态靶辨治 糖络并治 补脾益气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
14
作者 王凯悦 常惠 +2 位作者 王宇 朱梦一 吴效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1篇,纳入处方139首,涉及中药99味;平均使用频次为12.22次,使用频次≥13次的中药有22味,前5味中药分别是半夏、陈皮、甘草、竹茹、白术;使用中药四气顺序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顺序为:甘、辛、苦、酸、涩、咸;归经顺序为: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肝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通过关联规则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常见药对及药物组合,其中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陈皮,甘草”;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核心药物组合16个(8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治疗妊娠恶阻的高频中药多以补虚、化痰、理气、化湿药为主,且多具有止呕、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多以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化痰行滞、养阴生津安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健脾益气 清热泻火 化痰行滞 养阴生津安胎
下载PDF
王祥生教授“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浅谈
15
作者 公冶晨霞 邹永艳 +1 位作者 孙秀梅 王祥生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王祥生教授乃山东省名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荣誉,从事中医临床肾脏病多年,学术理论造诣颇深。笔者有幸拜师门下,跟随侍诊,每每深受启发,故总结归纳其学术思想,期望推广运用到临床,令更多的肾脏病患者受益。目的:探讨王祥生教授中医... 王祥生教授乃山东省名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荣誉,从事中医临床肾脏病多年,学术理论造诣颇深。笔者有幸拜师门下,跟随侍诊,每每深受启发,故总结归纳其学术思想,期望推广运用到临床,令更多的肾脏病患者受益。目的:探讨王祥生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临床,完成学术转化。方法:总结、归纳王祥生教授从医多年来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结果: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病因、病机进行剖析,总结出慢性肾衰竭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脾肾亏虚是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根本,肾脾乃先后天之根本,脾肾亏虚日久,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受损,产生各种病理产物,如水湿、浊毒、瘀血等,其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多种致病产物胶结发病。故治疗上健脾补肾是关键,活血通络贯穿始终,在此理论基础上根据中药传统疗效结合现代药物理论创立三联同步疗法,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王祥生教授运用“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标本兼顾,内外统筹,在临床取得颇好的疗效,值得我辈大力学习并推广,旨在给更多肾病患者带来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健脾补肾、活血通络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健脾通腑法辨治儿童功能性便秘临证思路
16
作者 宋婕 刘薇薇 《光明中医》 2024年第7期1325-1327,共3页
儿童功能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小儿脾常不足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代谢输布异常,影响大肠传导形成便秘,治疗当以健脾通腑为法。饮食积滞所致便秘宜健脾理气、消食导滞;肝郁脾虚、气机郁... 儿童功能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小儿脾常不足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代谢输布异常,影响大肠传导形成便秘,治疗当以健脾通腑为法。饮食积滞所致便秘宜健脾理气、消食导滞;肝郁脾虚、气机郁滞所致便秘宜柔肝化郁、健脾行气;脾虚津亏便秘宜健脾生津、润肠通便;肺热壅滞所致便秘宜肺脾同治、补脾泻肺以通利肠腑。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患儿饮食、运动、排便习惯和心理状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约 功能性便秘 健脾通腑 儿科学
下载PDF
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恶性腹水临床经验交流
17
作者 付仁慧 蔡新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67-69,共3页
恶性腹水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多见于腹部、盆腔肿瘤,如结直肠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其属中医学“臌胀”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佳,患者预后较差。中医认为恶性腹水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瘀水互结,在此基础上应... 恶性腹水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多见于腹部、盆腔肿瘤,如结直肠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等,其属中医学“臌胀”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佳,患者预后较差。中医认为恶性腹水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瘀水互结,在此基础上应用健脾活血利水法,同时使用抗肿瘤药物治本,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臌胀 恶性腹水 健脾活血利水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韩旭从肝论治老年性失眠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溢 韩旭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失眠与肝失疏泄和肝血亏虚、肝阴亏虚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有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肝气郁滞,从而化火、酿痰、成瘀,致痰瘀互结;肝血亏损,魂无所居;肝阴亏损,阴虚火旺。治疗老年性失眠以疏肝、养肝、清肝为大法,辅以生活...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失眠与肝失疏泄和肝血亏虚、肝阴亏虚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有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肝气郁滞,从而化火、酿痰、成瘀,致痰瘀互结;肝血亏损,魂无所居;肝阴亏损,阴虚火旺。治疗老年性失眠以疏肝、养肝、清肝为大法,辅以生活养护。韩教授辨证治疗老年性失眠常用方法有: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常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清热化痰,疏肝健脾,自拟清热化痰健脾方;清肝泻火,健脾安神,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活血祛瘀,行气化痰,常以百合、珍珠母、合欢皮、何首乌藤、桃仁、红花、川芎、半夏、浙贝母、枳壳、枳实、桔梗为基础方加减;滋养肝血,宁心安神,常选用四物汤加减;滋阴降火,清热除烦,常以煅珍珠母、合欢皮、何首乌藤、五味子、百合、茯神、丹参、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为基础方加减。此外,韩教授还提出肝失疏泄与肝阴亏虚是导致老年性失眠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应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情志因素是促使老年性失眠加重或反复的关键所在,应调畅情志,调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失眠 从肝论治 医养结合 小柴胡汤 丹栀逍遥散 清热化痰健脾方 四物汤 韩旭
下载PDF
叶天士应用麦门冬汤医案探赜
19
作者 王子薇 张丽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叶天士临证重视滋补肺胃二阴。叶天士运用麦门冬汤治疗证属肺胃阴虚型的温病咳嗽时,多参考仲景顺应肺气、宣降并举、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思想;其治疗胃阴虚吐血时,继承了仲景以甘温建立中阳的学术理论,创立了甘缓益营法。叶氏《临证指... 叶天士临证重视滋补肺胃二阴。叶天士运用麦门冬汤治疗证属肺胃阴虚型的温病咳嗽时,多参考仲景顺应肺气、宣降并举、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思想;其治疗胃阴虚吐血时,继承了仲景以甘温建立中阳的学术理论,创立了甘缓益营法。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仲景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发挥,丰富扩展了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足以启蒙后人之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培土生金 医案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与“脾主卫”关系探讨
20
作者 田依冰 李中玉 +4 位作者 温艳东 王萍 王阳 徐晴 闫加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防治胃癌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虚弱。《黄帝内经》“脾主卫”理论认为,脾胃具有保证机体正常运转,不受外来邪气侵害的作用。近年来针对该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多从免...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防治胃癌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中医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虚弱。《黄帝内经》“脾主卫”理论认为,脾胃具有保证机体正常运转,不受外来邪气侵害的作用。近年来针对该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多从免疫角度着手,认为脾胃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即为“脾主卫”。“脾主卫”与胃癌前病变发生机制关系密切,健脾在延缓胃癌前病变进展、逆转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脾主卫 免疫功能 发病机制 健脾 胃癌防治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