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 of Deuteron Ions to Escape from the Magnetic Mirror Bottle by a Perpendicular Supplemental Mirror
1
作者 Mitsuaki Nagat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9年第11期1394-1400,共7页
We have inquired into a means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charged particles escaping from a loss cone of a magnetic mirror reactor as many as possible.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way of installing a supplemental magneti... We have inquired into a means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charged particles escaping from a loss cone of a magnetic mirror reactor as many as possible.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way of installing a supplemental magnetic mirror (which has a cyclotron heating space within) at the exit of a main magnetic bottle. The cyclotron heating space was set to increase a reflection-efficiency of the supplemental mirror. We could not suppress the loss of the escaping deuteron ions sufficiently even with a very long mirror and a very powerful electric field. Then,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new plan of installing another supplemental mirror besides the previous supplemental mirror. A new mirror is set perpendicularly to the center axis of the main bottle. By the addition of the perpendicular mirror, an efficiency of sending back of escaping deuteron ions is considerably theoretically improved. Also in the previous work, since we did not touch how to supply a high-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to the cyclotron heating space, here we consider supplying it by an extraordinary-wave with a cyclotron frequency. It is mentioned that propagation of an extraordinary-wave with an electron cyclotron frequency depends on a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density of escaping elect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mirror Reactor CONTROL of Escaping DEUTERON ionS Electron and DEUTERON ion Heating by Extraordinary Waves
下载PDF
Further Improvement of Reflection Efficiency of a Magnetic Mirror and Replenishment against Loss of Escaping Deuteron Ions
2
作者 Mitsuaki Nagata Keiichi Sawad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9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We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idea to improve reflection-ability of a magnetic mirror by installing a cyclotron resonance space in the front part of the mirror. However, since the previous analysis was insufficient from ... We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idea to improve reflection-ability of a magnetic mirror by installing a cyclotron resonance space in the front part of the mirror. However, since the previous analysis was insufficient from the examination after that, we complement the following two things in this work: 1) A simpler procedure of design to make a supplemental magnetic mirror with the simplest magnetic configu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ocedure reported previously. 2) A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arising only in reflection of a nonrelativistic charged particle (a deuteron 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mirror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 REFLECTion and REPLENISHMENT of DEUTERON ionS
下载PDF
拍瓦激光驱动纳米刷靶高品质质子束的产生
3
作者 杨月 孙斌 +16 位作者 邓志刚 滕建 贺书凯 张博 王少义 张智猛 于明海 温家星 谭放 闫永宏 王子涛 周凯南 陈忠靖 吴玉迟 周维民 谷渝秋 赵宗清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超强激光加速产生的高能质子束源在基础物理研究、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SILEX-II装置,开展了高对比度飞秒激光驱动纳米刷靶质子加速实验研究。采用等离子体镜技术进一步提升激光对比度,有... 超强激光加速产生的高能质子束源在基础物理研究、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基于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SILEX-II装置,开展了高对比度飞秒激光驱动纳米刷靶质子加速实验研究。采用等离子体镜技术进一步提升激光对比度,有效降低了预脉冲对纳米刷靶结构的影响。相比于平面靶,采用纳米刷靶质子截止能量提高到1.5倍,质子束产额增加近一个量级,成功验证了超高功率密度下纳米刷靶对激光离子加速的增强效果,并且有效提升了质子束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质子束源的产生和应用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刷靶 激光离子加速 等离子体镜 高品质质子束
下载PDF
Effect of Anode Magnetic Shield on Magnetic Field and Ion Beam in Cylindrical Hall Thruster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杰 唐德礼 +3 位作者 耿少飞 王世庆 柳建 许丽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anode magnetic shielding on the magnetic field and ion beam in a cylindrical Hall thruster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anode is shielded by the magnetic shi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anode magnetic shielding on the magnetic field and ion beam in a cylindrical Hall thruster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anode is shielded by the magnetic shield, the magnetic field lines near the anode surface are obviously convex curved, the ratio of the magnetic mirror is enhanced, the width of the positive magnetic field gradient becomes larger than that without the anode magnetic shielding, the radial magnetic field component is enhanced, and the discharge plasma turbulence is reduced as a result of keeping the original saddle field profile and the important role the other two saddle field profiles play in restricting electrons. The results of the particle in cell (PIC)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both the ion number and the energy of the ion beam increase after the anode is shielded by the magnetic shield. In other words, the specific impulse of the cylindrical Hall thruster is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Hall thruster anode magnetic shield magnetic field line magnetic mirror ratio saddle magnetic field profile ion beam
下载PDF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with Transaxial Ion Reflector
5
作者 Seitkerim B. Bimurzaev Nakhypbek U. Aldiyarov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4年第1期68-73,共6页
Two variants of application of a transaxial mirror with stigmatic spatial time-of-flight focusing in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first variant, the transaxial mirror is used as an... Two variants of application of a transaxial mirror with stigmatic spatial time-of-flight focusing in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first variant, the transaxial mirror is used as an ion reflector in the ordinary scheme of the time-of-flight mass reflectron. In the second variant, the transaxial mirror simultaneously fulfills the function of the ion reflector and corrector of aberrations caused by the energy spread of ions in the package, formed by the ion source of the mass reflectron. The expressions defining the conditions of stigmatic spatial time-of-flight focusing in the transaxial mirror and the combin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n ion source and a mirror have been deriv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metrical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three- and four-electrode transaxial mirrors realizing these condi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Of-Flight (TOF) Mass REFLECTRON Transaxial Electrostatic mirror Transaxial ion REFLECTOR TOF CHROMATIC ABERRATion Stigmatic Spatial-TOF Focusing
下载PDF
空间同轴三反相机Φ520 mm次镜的加工与检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孟晓辉 王永刚 +3 位作者 马仙梅 李文卿 李昂 张继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49,共8页
为了满足空间同轴三反相机对大口径凸非球面高精度的面形质量和精确的几何参数控制要求,提出以计算机控制确定性研抛工艺为核心的多工序组合加工及检测技术。在加工阶段,首先利用超声振动磨削技术对非球面进行面形铣磨,其次应用机器人... 为了满足空间同轴三反相机对大口径凸非球面高精度的面形质量和精确的几何参数控制要求,提出以计算机控制确定性研抛工艺为核心的多工序组合加工及检测技术。在加工阶段,首先利用超声振动磨削技术对非球面进行面形铣磨,其次应用机器人对非球面面形进行快速研磨和粗抛,最后采用离子束修形技术实现非球面的高精度加工;在检测阶段,首先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铣磨和研磨过程中非球面的面形及几何参数进行控制,进入干涉仪测量范围后,再采用Hindle球法对非球面光学参数进行干涉检测。结合工程实例,对一口径520 mm的凸双曲面次镜进行了加工及检测,其面形精度RMS为0.015λ(λ=632.8 nm),几何参数控制精度ΔR误差为0.1 mm、ΔK优于0.1%,满足光学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机器人 离子束修形 次镜
下载PDF
Cu、An薄膜镜面的激光辐射损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赖祖武 李培俊 +2 位作者 孙承纬 刘仁和 赵国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39-344,共6页
本文研究了Cu、Au薄膜镜面的激光辐射损伤,得到了反射率随激光及样品有关参数变化关系的实验结果,并对激光辐射损伤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CU AU 薄膜 激光 辐射 损伤
下载PDF
离子束抛光加工矩形离轴非球面镜 被引量:10
8
作者 廖文林 戴一帆 +3 位作者 周林 王建敏 袁征 解旭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使用线性三轴离子束系统实现了矩形离轴非球面镜的抛光加工。根据离子束材料去除机理,分析了去除函数的法向材料去除特性,并且以去除函数束径、峰值去除速率和体积去除速率为指标,评价了入射角的小扰动鲁棒性。利用...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使用线性三轴离子束系统实现了矩形离轴非球面镜的抛光加工。根据离子束材料去除机理,分析了去除函数的法向材料去除特性,并且以去除函数束径、峰值去除速率和体积去除速率为指标,评价了入射角的小扰动鲁棒性。利用相关的分析和实验结果,对矩形离轴镜的抛光加工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并在自行研制的离子束抛光机床上进行了修形试验,经过多次迭代加工后,总计用时584min,其面形精度均方根误差RMS由初始的0.295λ,提高到0.046λ,收敛率达到了6.4。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束抛光独特的材料去除特性,能够有效地改善面形精度,可以对非球面镜进行高效高精度修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抛光 离轴非球面 去除函数 材料去除特性
下载PDF
银镜反应制备纳米蛾眼减反结构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晓轩 申溯 陈林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8-183,共6页
为了降低光学表面的菲涅耳反射,提出了一种制备仿生减反结构的方法.利用银镜反应并结合退火处理在硬性材质基底表面制备银纳米粒子,经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纳米蛾眼减反结构.分析了周期分布和随机分布纳米蛾眼的光学特性... 为了降低光学表面的菲涅耳反射,提出了一种制备仿生减反结构的方法.利用银镜反应并结合退火处理在硬性材质基底表面制备银纳米粒子,经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纳米蛾眼减反结构.分析了周期分布和随机分布纳米蛾眼的光学特性,实验研究了退火参量和刻蚀参量对银纳米颗粒直径、密度以及高度的影响,并在硅和石英基底上分别制备了随机减反结构.测试结果表明:硅基平均反射率小于4.5%,双面石英基透过率达98.1%.理论和实验均表明:随机分布的纳米仿生蛾眼结构具有宽光谱、广视角和高减反特性,所提出的制备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低成本、大幅面等优点,在光电器件中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反结构 蛾眼结构 银镜反应 反应离子刻蚀 反射率
下载PDF
中红外DF激光系统宽光谱反射膜的设计与实验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胜明 张云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97-302,共6页
报道了目前所做的确定DF激光系统各种宽光谱反射膜性能特性的工作。利用制备的介质金属增强反射镜,由实验获得了DF激光波长为3.8μm时反射率大于99.4%、可见光区和8~14μm红外区平均反射率高于95%的结果。为说明这些反射镜性能,进行... 报道了目前所做的确定DF激光系统各种宽光谱反射膜性能特性的工作。利用制备的介质金属增强反射镜,由实验获得了DF激光波长为3.8μm时反射率大于99.4%、可见光区和8~14μm红外区平均反射率高于95%的结果。为说明这些反射镜性能,进行了反射率测量和环境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膜 反射镜 氟化氘 激光器
下载PDF
28.4nm和30.4nm波段的C/Si多层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田 马月英 曹健林 《光学仪器》 1999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对于宇宙的探讨,特别是对太阳大气层的研究,需要用X射线、极紫外及远紫外波段望远镜来观测。我们报道了一种新的材料组合C/Si用于28.4nm(43.65eV)和30.4nm (40.78eV)波段的多层膜反射镜,并且用... 对于宇宙的探讨,特别是对太阳大气层的研究,需要用X射线、极紫外及远紫外波段望远镜来观测。我们报道了一种新的材料组合C/Si用于28.4nm(43.65eV)和30.4nm (40.78eV)波段的多层膜反射镜,并且用离子束溅射装置制备了正入射条件下的C/Si多层膜反射镜。同时,我们用软X射线反射计测量了其反射率,在正入射条件下测得最大反射率达14% (30.4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多层膜 反射镜 离子束溅射 望远镜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骁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6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所见整个病灶凝固为止。凝固次数依据息肉大小及生长...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所见整个病灶凝固为止。凝固次数依据息肉大小及生长部位决定结果:采集本院2004年6月~2009年12月126例患者共365枚息肉,其中320枚为直径<10mm的息肉仅用APC清除,对于45枚直径>10mm的亚蒂和细蒂息肉先行圈套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端组织后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息病变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道息肉
下载PDF
高电荷态ECR2离子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占稳 张汶 +11 位作者 张雪珍 郭晓红 袁平 赵红卫 冯玉成 李锦钰 王辉 高级元 马保华 周嗣信 王义芳 未宝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10-312,共3页
介绍了兰州重粒子加速器ECR2离子源的结构特点,给出该离子源的调试结果。
关键词 离子源 高电荷态 磁镜场 重粒子 加速器
下载PDF
离子辅助沉积大口径传输反射镜面形控制研究
14
作者 陈松林 马平 +3 位作者 胡江川 胡建平 王震 罗晋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50,共6页
针对大型激光系统中光束质量低和波前畸变等特点,采用离子辅助电子束蒸发技术成功实现对多层膜残余应力的精确控制。通过分析氧化铪、氧化硅单层膜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离子源束压、束流参量对膜层折射率、残余应力性质及大小的影响... 针对大型激光系统中光束质量低和波前畸变等特点,采用离子辅助电子束蒸发技术成功实现对多层膜残余应力的精确控制。通过分析氧化铪、氧化硅单层膜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研究了离子源束压、束流参量对膜层折射率、残余应力性质及大小的影响。540 mm×340 mm×60 mm规格大口径传输反射镜面形PV值达到0.5λ(λ=632 nm),小光束损伤测试情况下,样品元件的损伤阈值大于30 J/cm2(N-on-1,1 064 nm,5 ns),利用该技术制备的大口径传输反射镜已获得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面形控制 离子辅助 反射镜 损伤阈值
下载PDF
ECR离子源原理及其磁场分析计算
15
作者 刘占稳 许永兴 魏宝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8-44,共7页
文章介绍了ECR离子源的发展历史和一般原理;给出了它产生高电荷态离子所必须的工作条件;着重讨论了磁场对源内等离子体性能的影响。基于对CAPRICE源磁镜场及六极约束场的计算,给出了该源磁场较精确的数量概念,这对了解它的磁路结构及磁... 文章介绍了ECR离子源的发展历史和一般原理;给出了它产生高电荷态离子所必须的工作条件;着重讨论了磁场对源内等离子体性能的影响。基于对CAPRICE源磁镜场及六极约束场的计算,给出了该源磁场较精确的数量概念,这对了解它的磁路结构及磁场场型特点以及各铁元件的功能十分有益。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发现该源在磁路结构及场型上还有尚待修改的地方。所有这些对我们现有ECR源的调试、运行及局部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 离子源 磁场 电子回旋共振
下载PDF
大口径非球面系统的共基准加工与检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孝坤 薛栋林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3-748,共6页
针对大口径离轴非球面系统加工与装调的难点,提出了非球面光学系统共基准加工与检测的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当光学系统的主镜和第三镜面形的RMS值优于λ/10(λ=632.8nm)时,对主镜和第三镜进行共基准装... 针对大口径离轴非球面系统加工与装调的难点,提出了非球面光学系统共基准加工与检测的方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当光学系统的主镜和第三镜面形的RMS值优于λ/10(λ=632.8nm)时,对主镜和第三镜进行共基准装调和测试,并进行背板一体化装嵌,然后利用离子束对其进行一体化共基准加工。结合工程实例,对一大口径非球面系统口径为724mm×247mm的非球面主镜和口径为632mm×205mm的第三镜进行了共基准加工与检测,最终利用离子束共基准一体化精抛光得到主镜和第三镜面形的RMS值分别为0.019λ和0.017λ,满足光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光学检测 非球面 三镜消像散系统 共基准 离子束加工
下载PDF
电极环对离子加热温度的影响
17
作者 沈武林 马志斌 +2 位作者 谭必松 吴俊 汪建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在非对称磁镜场微波ECR等离子体中引入了磁电加热系统,研究了电极环大小、轴向位置以及双环加热对离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合适的电极环能有效提高离子的加热温度,且最优电极环尺寸主要取决于离子回旋半径。电极环轴向位置的选择... 在非对称磁镜场微波ECR等离子体中引入了磁电加热系统,研究了电极环大小、轴向位置以及双环加热对离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合适的电极环能有效提高离子的加热温度,且最优电极环尺寸主要取决于离子回旋半径。电极环轴向位置的选择主要与磁镜场位形有关,将电极环置于磁镜场中部的弱磁场位置时最有利于离子温度的提高。采用双电极环加热能进一步提高离子温度,并且其加热效果是单环加热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加热 ECR等离子体 磁镜场 离子温度
下载PDF
振镜法测量等离子体离子温度
18
作者 徐伟 万宝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离子温度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一个重要参数,介绍了一套振镜扫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0.5m单色仪和安装在出射狭缝前的振动的石英镜片组成,时间分辨率小于10ms,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0eV。测量了HT 6M托卡马克CV(227.1nm)谱线的线形,并由谱线...  离子温度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一个重要参数,介绍了一套振镜扫描装置,该装置主要由0.5m单色仪和安装在出射狭缝前的振动的石英镜片组成,时间分辨率小于10ms,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0eV。测量了HT 6M托卡马克CV(227.1nm)谱线的线形,并由谱线的多普勒展宽得出欧姆加热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 CRH)下的离子温度,结果表明ICRH期间离子温度由200eV升高到300eV。这套装置广泛应用在中小型托卡马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镜扫描 离子温度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
下载PDF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红卫 刘占稳 +5 位作者 张汶 张雪珍 袁平 郭晓虹 张子民 王义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综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几年来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ECR离子源 高电荷态 束流强度 微波加热 磁镜场
下载PDF
银负载量对网状TiO_2柔性薄膜电极储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英杰 刘嘉铭 +2 位作者 赵金保 黄令 李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9-816,共8页
采用水热法结合银镜反应制备出一系列不同Ag负载量(2.2%、4.0%、6.4%,w/w)改性的3D纳米网状结构Ag@Ti O2薄膜电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等表征手段测试所合... 采用水热法结合银镜反应制备出一系列不同Ag负载量(2.2%、4.0%、6.4%,w/w)改性的3D纳米网状结构Ag@Ti O2薄膜电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等表征手段测试所合成材料的形貌及成分,实验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可以成功沉积在Ti O2纳米线表面。电化学测试数据则表明,4.0%(w/w)负载量的Ag@Ti O2相比于未改性和其他负载量的Ti O2纳米线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更稳定的可逆容量。在50,100,200,400,800和1 200 m A·g^(-1)的电流密度条件下,该改性电极的放电容量可分别达到261.4,253.7,239.5,216.5,193.1和185.1 m Ah·g^(-1),在200 m A·g^(-1)下循环8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柔性薄膜电极 钛基材料 银镜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