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迁移相关的钙钛矿太阳电池J-V模型建立及其光电过程研究
1
作者 朱嘉铭 陈璐 +1 位作者 李杨月 吴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5-22,共8页
重点研究离子迁移对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Jsc和Voc的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和计算,发现离子迁移对电池的Voc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证实其是J V迟滞效应的主要原因.此外,还研究多种动力学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如扩散系数、载流子寿命、注入速... 重点研究离子迁移对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Jsc和Voc的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和计算,发现离子迁移对电池的Voc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证实其是J V迟滞效应的主要原因.此外,还研究多种动力学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如扩散系数、载流子寿命、注入速率,以及这些参数与钙钛矿薄膜厚度的关系.这一模型揭示了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和器件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离子迁移 光电模型 光电转换
下载PDF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压力侧正畸牙槽骨改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2
作者 杜育桂 何正权 +3 位作者 张一丹 白琳娜 李健怡 杨凯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破骨细胞数目、破骨细胞标记物(RANKL、OPG... 目的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破骨细胞数目、破骨细胞标记物(RANKL、OPG)、成骨标记物(Runx2、Osterix)和Wnt非经典信号通路(Wnt5a、CAMK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增加,RANKL表达增加;Piezo1、OPG、Runx2、Osterix、Wnt5a及CAMKⅡ的表达先增高后下降。结论Piezo1可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的牙槽骨改建,并通过Wnt非经典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下载PDF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植物细胞离子跨膜运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孔令安 汪矛 +1 位作者 林金星 王法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91-1499,共9页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可逆磷酸化是植物细胞中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组成因子.本文对蛋白质可逆磷酸化通过调节多种离子跨膜运动而参与植物细胞激发子信号途径、毒性物质诱导的钙离子内流、盐胁迫适应、气孔运动以及蛋白质可...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可逆磷酸化是植物细胞中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组成因子.本文对蛋白质可逆磷酸化通过调节多种离子跨膜运动而参与植物细胞激发子信号途径、毒性物质诱导的钙离子内流、盐胁迫适应、气孔运动以及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参与胞外与胞内之间Ca2+状况信息传递,调节花粉管顶端Ca2+离子通道活性进行综述,以揭示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植物细胞离子跨膜运动中的调控作用,为蛋白质可逆磷酸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 信号转导 气孔运动 离子跨膜运动
下载PDF
Nitrate and Ammonium Leaching in Variable-and Permanent-Charge Paddy Soils 被引量:11
4
作者 XIONG Zheng-Qin HUANG Tai-Qing +2 位作者 MA Yu-Chun XING Guang-Xi ZHU Zhao-L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9-216,共8页
A variable-charge (VC) and a permanent-charge paddy soil (PC) were selected to study nitrate-N (NO3^--N) and ammonium-N (NH4^+-N) leaching with N isotopes for one consecutive year. An irrigation and intermitt... A variable-charge (VC) and a permanent-charge paddy soil (PC) were selected to study nitrate-N (NO3^--N) and ammonium-N (NH4^+-N) leaching with N isotopes for one consecutive year. An irrigation and intermittent drainage pattern was adopted to mimic natural occurrence of rainfall during the upland crop season and drainage management during the flooded rice season. Treatments to each soil type were no-N controls (CK), ^15N-labeled (NH4)2SO4 (NS), and milk vetch (NV) applied at a rate equivalent to 238 kg N ha^-1 to unplanted lysimeters, totaling six treatments in triplicat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type dominated N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PC, NO3^--N accounted for 78% of the total leached inorganic N; NS was prone to leach three times more than the NV, being 8.2% and 2.4% of added ^15N respectively; and 〉 85% of leached NO3-N came from of the total inorganic N in leachate. Moreover, NH4^+-N native N in the soil. In the case of VC, NH4^+-N made up to 92% leaching was detected throughout the whole incubation, and was particularly high during the flooded season. NO3^--N leaching in VC occurred later at a lower rate compared to that in PC.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NO3^--N leaching during the drained season in permanent-charge paddy soils and NH4^+-N leaching in variable-charge soils deserve more attention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ined/flooded rotations fertilizer-derived nitrate ion movement LYSIMETER ^15N tracing technique
下载PDF
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柴敏娟 黄玉霖 蒋忻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研究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通过比较15天里各污染组鱼呼吸频率、振幅和鳃盖运动的变化,得出罗非鱼异常鳃盖运动频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咳嗽运动先于驱逐反射(expulsion reflex),提示鱼类的咳嗽运动和... 本文研究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通过比较15天里各污染组鱼呼吸频率、振幅和鳃盖运动的变化,得出罗非鱼异常鳃盖运动频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咳嗽运动先于驱逐反射(expulsion reflex),提示鱼类的咳嗽运动和驱逐反射可作为次致死浓度下Cu^(2+)污染的敏感生物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CU^2+ 呼吸生理
下载PDF
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庆华 王仲如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39,共2页
针对原电池教学中对电子定向移动的解释,外电路中电子移动的问题,内电路中离子移动的问题,能量转化问题等出现的一些偏差认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原电池 电子移动 离子移动 能量转化
下载PDF
蚕豆气孔运动中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和地位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惠敏 李燕 王根轩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用不同浓度HgCl2 、LaCl3 和TEACl (Tetraethylammoniumchloride)处理蚕豆 (Viciafaba)叶片下表皮条 ,发现HgCl2 能显著抑制气孔开闭 ,Ca2 + 通道阻塞剂LaCl3 或K+ 通道阻塞剂TEACl处理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三者的作用效果HgCl2 >&... 用不同浓度HgCl2 、LaCl3 和TEACl (Tetraethylammoniumchloride)处理蚕豆 (Viciafaba)叶片下表皮条 ,发现HgCl2 能显著抑制气孔开闭 ,Ca2 + 通道阻塞剂LaCl3 或K+ 通道阻塞剂TEACl处理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三者的作用效果HgCl2 >>LaCl3 >TEACl。用HgCl2 +LaCl3 、HgCl2 +TEACl或HgCl2 +LaCl3 +TEACl处理 ,则气孔开闭运动几乎完全被抑制。表明 :蚕豆气孔运动中 ,保卫细胞胀缩主要是水通道直接参与保卫细胞与叶肉细胞间水流的调节引起的 ,离子通道起间接次要作用 ,二者共同引起保卫细胞体积变化而导致气孔开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气孔运动 水通道 离子通道 作用 地位
下载PDF
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敏 张加理 苏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牙体硬组织中的迁移规律。方法:实验室观察24 h内新鲜的完整无龋的离体人牙在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下,牙冠牙釉质、牙根牙骨质、牙髓牙本质三者之间钙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牙釉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大于牙骨质池、牙本质池浸泡液中钙离子浓度,且高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后两者钙离子浓度均小于母液的钙离子浓度。经方差分析两两间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牙体硬组织中钙离子的迁移规律为: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牙齿 迁移规律 牙体硬组织
下载PDF
ICP-MS离子提取模型的建立与传输透镜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传强 赵学玒 汪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具有对一种或多种基本元素、同位素快速分析的能力,在诸多领域有其广泛应用。本文对ICP-MS接口部分中等离子体气流及离子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Child鞘层定律首次建立了正离子提取模型,以确定离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具有对一种或多种基本元素、同位素快速分析的能力,在诸多领域有其广泛应用。本文对ICP-MS接口部分中等离子体气流及离子的运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Child鞘层定律首次建立了正离子提取模型,以确定离子束形成的初始位置。然后在忽略空间电荷效应的前提下,利用电、离子光学模拟软件SIMION计算离子在透镜传输系统中的运动轨迹,通过调整透镜电极电压参数来获取最佳的离子传输效率,并以此作为分析实验前透镜调谐工作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离子运动 SIMion模拟 空间电荷
下载PDF
细胞内离子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巍 尚忠林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2-639,共8页
气孔运动与植物水分代谢密切相关。保卫细胞中的无机离子作为第二信使(Ca2+)或者渗透调节物质(K+、Cl-)在响应外界理化因子的刺激、调节保卫细胞膨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保卫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通道作为各种刺激因素作用的靶位点... 气孔运动与植物水分代谢密切相关。保卫细胞中的无机离子作为第二信使(Ca2+)或者渗透调节物质(K+、Cl-)在响应外界理化因子的刺激、调节保卫细胞膨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保卫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通道作为各种刺激因素作用的靶位点,是保卫细胞离子转运的关键组分,在气孔运动调控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该文对近年来保卫细胞离子的作用和离子通道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细胞 离子通道 气孔运动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军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波 白希尧 +1 位作者 白敏冬 谷建龙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33,共5页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甚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研究外加非均匀强电场、空间电荷形成的本征电场对离子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以便解决形成高浓度等离子体的方法及离子从强电场束缚中引出去的问题,为研制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加工方法,此源外输的等离子体束的浓度有望达到1014/cm3。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可以做到微型化,每立方厘米有效放电体积处理气量高达15m3/h。它的体积、能耗、一次造价、运行成本等也将成万倍地降低,解决了等离子体工程化的现存问题;也能解决困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减阻及天线的应用理论与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离放电 离子运动规律 等离子体隐身 飞行器减阻
下载PDF
海湾泥 碱渣和粉煤灰混合基质在稳定入渗条件下离子及水盐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明勇 张桥 +2 位作者 王振宇 伍钧 张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5-1819,共5页
通过对海湾泥、碱渣和粉煤灰最佳配比组合在积水稳定入渗条件下的水盐动态、离子组成以及是否存在脱盐碱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比基质水盐动态可分为表层脱盐、盐峰下移及底土脱盐阶段,各层次脱盐所需要的时间和用水量因深度... 通过对海湾泥、碱渣和粉煤灰最佳配比组合在积水稳定入渗条件下的水盐动态、离子组成以及是否存在脱盐碱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比基质水盐动态可分为表层脱盐、盐峰下移及底土脱盐阶段,各层次脱盐所需要的时间和用水量因深度不同而不同,0~40cm层次达到脱盐标准需要2~3d,而底土层则需要18d。淋洗前的全盐含量是淋洗后的63.5倍,混合基质盐分的化学类型由Na+-Cl-型转变到HCO3--Ca2+型,随着脱盐的进行,SAR变化与全盐量(TS)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SC与全盐含量(TS)呈显著的负相关,当基质盐分降到0.1%以下时,SAR、RSC值降到1以下,且没有出现pH上升的现象,说明该配比没有出现碱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 稳定入渗 离子组成 水盐动态
下载PDF
心肌细胞内皮素的信号传导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安经 袁文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3,共5页
内皮素通过多种心肌细胞内信号途径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特性,刺激心肌细胞生长和肌原纤维的产生、抗凋亡等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心肌细胞内皮素激活蛋白激酶C、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心肌细胞:内皮素 信号传导 蛋白激酶C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离子运动
下载PDF
渭干河灌区水盐均衡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海燕 王永平 +2 位作者 王金栋 蒋庆华 王全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6,共5页
灌区水盐均衡分析是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及其效果评价的基础。该文根据水盐平衡原理 ,利用田间实测资料对渭干河灌区的水盐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灌区积、脱盐状况与排水效果 ;分析了用主要代表性离子浓度代替离子总浓度进行土壤盐... 灌区水盐均衡分析是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及其效果评价的基础。该文根据水盐平衡原理 ,利用田间实测资料对渭干河灌区的水盐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灌区积、脱盐状况与排水效果 ;分析了用主要代表性离子浓度代替离子总浓度进行土壤盐分动态特征评价的合理性 ;探讨了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因素 ,以及地下水埋深、矿化度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关系 ,为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与判定灌区水盐平衡特征与排水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盐运动 盐分离子 相关关系
下载PDF
离子与电子漂移运动研究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建刚 安宏 +2 位作者 潘秀玮 潘毅 侯河亭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9-20,24,共3页
电场中离子电子同存在漂移运动,但研究方法不同.本文对离子与电子漂移运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解释其研究方法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电场 离子 电子 漂移运动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聊城市东阿岩溶水系统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扬 康凤新 +2 位作者 原明考 杨桢 周波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9,共7页
针对地下水水化学环境恶化的现象,分析研究东阿岩溶水系统典型监测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并对系统内2015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来TDS位于400~700 mg/L之间,总硬度变化不显著,... 针对地下水水化学环境恶化的现象,分析研究东阿岩溶水系统典型监测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并对系统内2015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来TDS位于400~700 mg/L之间,总硬度变化不显著,降雨补给是导致离子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2015年东阿岩溶水系统内水质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枯丰水期离子运移规律大致相同,部分监测点存在污染问题,离子含量因污染现象发生明显改变;丰水期TDS含量高于枯水期TDS含量,排泄区TDS浓度偏高,对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离子运移规律 溶解性总固体 水化学环境
下载PDF
莱州湾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灌溉土壤水盐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铭达 綦长海 +1 位作者 赵耕毛 刘兆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1,共6页
在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大面积灌溉冬小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田间小区灌溉后的土壤水盐迁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侵区利用含盐量2,5~3.5g/L的地下水进行4次灌溉,不仅加重了土壤含盐量,盐分离子组成及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在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大面积灌溉冬小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田间小区灌溉后的土壤水盐迁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侵区利用含盐量2,5~3.5g/L的地下水进行4次灌溉,不仅加重了土壤含盐量,盐分离子组成及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就砂壤土而言,雨季一次性降水20mm以上或大暴雨后,表聚的土壤盐分迅速随雨水下渗或侧渗而排斥,不会因多次灌溉而聚集于土体;疏松表土层,切断毛管上升水通道,遇干旱高温季节,减弱水分的损失和土体盐分上升速度;土壤溶液化学性质中钠吸附比(SAR)值减少,而可溶性钠百分比(SSP)、钠钙镁比(SDR)值相应地增加,但没有因灌溉四次微咸水而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海水入侵 离子组成 水盐迁移特征
下载PDF
旋转横向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郎文昌 赵彦辉 +4 位作者 肖金泉 宫骏 孙超 于宝海 闻立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研究了旋转横向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对旋转横向磁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考察了不同频率(80~210Hz)及电磁线圈励磁电流对弧斑运动的影响。从电弧斑点放电的物理机制出发,探讨了不同频率和磁... 研究了旋转横向磁场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EMM对旋转横向磁场的分布进行了模拟,考察了不同频率(80~210Hz)及电磁线圈励磁电流对弧斑运动的影响。从电弧斑点放电的物理机制出发,探讨了不同频率和磁场线圈电流对电弧离子镀弧斑运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旋转横向磁场强度和频率的提高,使弧斑逐渐从聚集的斑点态(或者弱分散的团絮态)转变为大面积分布在靶面较强的分散弧斑絮线,最后转变为完全分布在整个靶面的强分散弧斑线,弧斑分裂强烈,产生的弧光等离子体更加均匀细腻。随着瞬态弧斑线在靶面分布面积的增加,弧压增加,弧电流密度急剧下降,靶材利用率达到85%以上。旋转横向磁场的应用,带来了弧斑大面积稳定放电、等离子离化率、密度及靶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的多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横向磁场 电弧离子镀 有限元分析 阴极弧斑运动
下载PDF
基于离子运动和离子扩散效应的电解电容建模
19
作者 薛田良 曾阳阳 +1 位作者 张赟宁 陈曦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0期6-10,共5页
电解电容器是电力电子电路中最薄弱的环节,电解电容器的状态监测对于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解电容器状态监测问题,跟踪等效串联电阻(ESR)可以很好地反映电解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在传统电解电容器模型基础上,考虑电容... 电解电容器是电力电子电路中最薄弱的环节,电解电容器的状态监测对于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解电容器状态监测问题,跟踪等效串联电阻(ESR)可以很好地反映电解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在传统电解电容器模型基础上,考虑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离子运动和离子扩散现象,引入分数阶环节,建立新的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同时使用差分进化(DE)算法对分数阶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跟踪ESR和阻抗Z的变化,并在Matlab中将传统等效电路模型与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电解电容器等效模型是有效的,其减少了预测误差,提高了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建模 状态监测 离子运动 离子扩散 ESR跟踪 参数拟合 仿真比较
下载PDF
DBD中的离子运动与电源频率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忠夫 潘志峰 +1 位作者 李炎 邱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在常压下进行介质阻挡放电(DBD)必须选择适当的电源频率,适当的电源频率将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产生。为了实现常压下的均匀辉光放电,以正弦交流电源为例,探索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电源频率。从理论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气隙上的电压... 在常压下进行介质阻挡放电(DBD)必须选择适当的电源频率,适当的电源频率将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产生。为了实现常压下的均匀辉光放电,以正弦交流电源为例,探索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电源频率。从理论上对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气隙上的电压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完整地讨论了放电过程中气隙上的电压波形变化以及各波形阶段对应的时间,并进一步确定了放电离子在不同波形阶段的运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大气压下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放电条件,最终推算出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最小电源频率。这一推算结果给出了利用不同成分的气体进行介质阻挡放电时有利于均匀辉光放电的电源频率的最小值,它是介质阻挡放电中的重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正弦交流电 电压波形 放电离子 电源频率 均匀辉光放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