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y Isoflavone and Its Effect to Regulate Hypothalamus and Peripheral Orexigenic Gene Expression in Ovariectomized Rats Fed on A High-Fat Diet 被引量:3
1
作者 YUN-BO ZHANG YANG ZHANG +2 位作者 LI-NA LI XIN-YU ZHAO XIAO-LIN 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8-75,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on obesity in the light of hypothalamus and peripheral orexigenic gene regulation. Methods Fifty-four female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6 groups: one sham-operat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y isoflavone on obesity in the light of hypothalamus and peripheral orexigenic gene regulation. Methods Fifty-four female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6 groups: one sham-operated group (SHAM), one ovariectomized (OVX) control group, three OVX groups fed with 400 ppm (L-SI), 1 200 ppm (M-SI) and 3 600 ppm (H-SI) isoflavone respectively, and one OVX group receiving 0.45 ppm diethylstilbestrol (EC). All rats were allowed to take high-fat diet for 4 weeks. Some neuropeptides were measured by RT-PCR. These neuropeptides included NPY, pro-opiomelanocortin (POMC), 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 (CART), orexin, 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MCH), ting hormone precursor (P-MCH), ghrelin, and lepti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OVX control group, the body weight and food intake in the H-S1 group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3 isoflavone groups. The results of RT-PCR showed that the NPY level in the 3 isoflavon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POMC/CART gene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ats' hypothalamu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OVX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orexin, MCH and P-MCH had no change. The peripheral grelin mRNA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the 3 isoflavone groups, while leptin gene expression in the fat was not consistent.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isoflavone could prevent obesity induced by high-fat diet and ovariectomy through regulating hypothalamus and peripheral orexigenic gene expressions associated with food int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flavone HYPOTHALAMUS Orexigenic gene express OBESITY
下载PDF
Isoflavone Regulates Lipid Metabolism via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 in OVX Rats Fed on a High-fat Diet 被引量:2
2
作者 XIAO-LIN NA JUNKO EZAKI +2 位作者 FUMIE SUGIYAMA HONG-BIN CUI AND YOSHIKO ISHIM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7-364,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soflavone on body weight, fat mass, and gene expression in relation to lipid metabolism. Methods Thirty-six female SD rats were ovariectomized or sham-operated and fed on a hi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soflavone on body weight, fat mass, and gene expression in relation to lipid metabolism. Methods Thirty-six female SD rats were ovariectomized or sham-operated and fed on a high-fat diet. Two months later, abdominal incision was made, blood was collected to separate serum, and the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 were immediately collected and weighed. Some portions of these tissues were frozen in liquid nitrogen and stored at -80℃. Results Ovariectomy (OVX) with a high-fat diet could induce obesity in rats, while treatment with isoflavo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increase in body weight and fat mass in abdomen.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lepti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isoflavon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VX group. The mRNA expression of liver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in the OVX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ham-operated group, while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isoflavone group. The mRNA expression of liver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 in the OVX rats tended to b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ham-operated rats. Furthermore, a large amount of isoflavone maintained the mRNA expression at a sham level. Conclusion Isoflavone may prevent obesity induced by ovariectomy with a high-fat diet, in part by modulating gene expression related to lipid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flavone Lipid metabolism OVARIECTOMY OBESITY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黄进 罗琼 +1 位作者 李晓莉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纯级分(SI-Ⅱ)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SI-Ⅱ能显著(p<0.01)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p<0.01)提高其血清胰岛素浓度,缓解糖尿病症状;抑制胰岛细胞Fas蛋白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而且能增... 本文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纯级分(SI-Ⅱ)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SI-Ⅱ能显著(p<0.01)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p<0.01)提高其血清胰岛素浓度,缓解糖尿病症状;抑制胰岛细胞Fas蛋白表达,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而且能增加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提示大豆异黄酮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等途径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细胞凋亡 降血糖活性 糖尿病 基因表达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IFS1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练云 李海朝 +4 位作者 王树峰 武永康 李金英 雷晨芳 卢为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分析了IFS1基因(IFS基因的同源基因之一)在大豆中的表达特点。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FS1基因在根、茎、叶、花、籽粒、豆荚和胚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较嫩的组织... 在异黄酮合成途径中,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分析了IFS1基因(IFS基因的同源基因之一)在大豆中的表达特点。组织表达分析表明,IFS1基因在根、茎、叶、花、籽粒、豆荚和胚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较嫩的组织(萌发7 d的豆苗根、茎、叶)中表达量较高,在较老的组织(生长70 d的豆苗根、茎、叶)中表达量较低,在开花后25,45 d的籽粒和豆荚及花中表达量也较低,而在成熟胚中IFS1基因表达量较高,推测该基因在胚形成早期就已经完成了大豆异黄酮的积聚过程。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分析表明,IFS1基因不同程度地受IAA、ABA、PEG、NaCl、低温和创伤胁迫诱导表达,表明该基因参与了大豆的逆境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合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方庆伟 刘颖 +1 位作者 宋丹凤 崔洪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7-369,共3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 - 7细胞生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抑制MCF - 7细胞生长 ,诱导MCF - 7细胞凋亡。蛋白水平检测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使MCF - 7细胞iNOS表达升高。结果提示...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 - 7细胞生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抑制MCF - 7细胞生长 ,诱导MCF - 7细胞凋亡。蛋白水平检测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使MCF - 7细胞iNOS表达升高。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抑制MCF - 7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花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种皮颜色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海芬 邱金梅 +2 位作者 陈小平 洪彦彬 梁炫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为了探讨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本文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皮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4个品种5个荚果发育关键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的花... 为了探讨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本文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皮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4个品种5个荚果发育关键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的花青素主要由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等三种色素组成;花生种皮的外观颜色和深浅主要由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决定,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越高,种皮颜色越深。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在种子充实期(开花后约40~50d)上调表达。花生种皮颜色的深浅与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S)、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HI)、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和花色苷合成酶基因(ANS)等基因在种子充实期高表达显著相关。上述5个基因表达量愈高,种皮颜色愈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种皮颜色 花青素合成 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艳 武林 +4 位作者 孙梦阳 韩英鹏 赵雪 滕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7-893,共7页
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7个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PAL,C4H,4CL,CHS,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籽粒发育过程中豆荚(含籽粒)中异黄酮及其组分的含量,同时利用SAS 8.2分析了F5∶11重组自... 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7个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PAL,C4H,4CL,CHS,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籽粒发育过程中豆荚(含籽粒)中异黄酮及其组分的含量,同时利用SAS 8.2分析了F5∶11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豆荚中异黄酮含量与部分基因相对表达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部分基因(PAL,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量普遍有显著提高;PAL,C4H,CHS和IFS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在R1期,大部分基因在2个品种豆荚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的时期为R6期。在R6期,豆荚中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染料木素(GT)和总异黄酮含量(TI)呈显著正相关。CH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黄素(DZ)、染料木素(GT)和总异黄酮含量(TI)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黄豆黄素(GC)呈显著负相关,IF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黄素(DZ)含量呈显著正相关;F3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所有异黄酮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明确了相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对于理解异黄酮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 REAL-TIME PCR 相对表达量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崔艳伟 李文龙 +2 位作者 常文锁 李喜焕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5,共7页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医用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为揭示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大豆品种、发育时期及组织部位的表达。结果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肉桂酸羟化酶...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医用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为揭示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大豆品种、发育时期及组织部位的表达。结果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肉桂酸羟化酶基因C4H、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在高异黄酮品种中豆27 R2期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异黄酮品种楚秀;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异黄酮合成酶基因IFS在中豆27 R8期子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楚秀;细胞色素还原酶基因CPR在中豆27 R7期叶片与子粒的表达量与楚秀相比显著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是形成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高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合成 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还原酶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古文 刘娜 +3 位作者 冯志娟 徐盛春 胡齐赞 龚亚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1-918,共8页
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大豆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异黄酮还原酶(isoflavone reductase,IFR)是异黄酮分解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在调控异黄酮含量及成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豆全基因组测序数... 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大豆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异黄酮还原酶(isoflavone reductase,IFR)是异黄酮分解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在调控异黄酮含量及成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豆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大豆异黄酮还原酶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基因的序列特征、结构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还原酶(GmIFR)家族含有17个成员,蛋白序列介于191(GmIFR07)和376(GmIFR11)个氨基酸之间,序列相似性为19.59%(GmIFR07和GmIFR11)-98.43%(GmIFR12和GmIFR17),结构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内含子数目差异较大,2—6个不等,不均匀的分布在大豆的1、4、6、9、11、12和16号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还原酶 基因家族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香猪睾丸形态及精子发生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觉鑫 张彬 +4 位作者 李丽立 袁晓雪 王水莲 谢婷 耿梅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21-2027,共7页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香猪睾丸形态及精子发生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40头健康的28日龄雄性香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1、2、3和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25、250和500 mg/kg SI,饲喂60 ...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香猪睾丸形态及精子发生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40头健康的28日龄雄性香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1、2、3和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25、250和500 mg/kg SI,饲喂60 d后从各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屠宰,采取睾丸样品,分析睾丸的组织形态及E型钙粘连蛋白1(Cdh1)、联会复合体蛋白3(SCP3)、过渡蛋白1(Tnp1)和波形蛋白(Vim)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的SI均造成了睾丸曲细精管中空泡的形成,减少了管腔中成熟精子的数量;饲粮添加SI极显著降低了睾丸组织Cdh1、SCP3和Tnp1基因的表达量(P<0.01);添加250 mg/kg的SI显著降低了睾丸组织Vim基因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125、250、500 mg/kg的SI对香猪睾丸形态有明显损伤,抑制了精子发生标志基因的表达;250 mg/kg SI显著抑制猪睾丸支持细胞标志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香猪 睾丸组织形态 精子发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初探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君明 丁安林 常汝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5-310,共6页
应用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遗传。结果显示,在3个杂交组合中,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具有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由一个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在主效基因遗传效应中,同时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 应用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研究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遗传。结果显示,在3个杂交组合中,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具有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由一个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在主效基因遗传效应中,同时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且各组合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不同。微效基因的遗传变异亦因组合而异,约为主效基因变异的1/1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含量 异黄酮含量 质量 数量性状
下载PDF
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玲 李斌 +3 位作者 张晶莹 范胜栩 闫淑荣 孙君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5-1304,共10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与各基因表达量变化...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与各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不同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不同,CHS7、CHS8、CHR、CHI1A和IFS2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而IFS1和CHI1B1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相反。IFR的表达模式在2个大豆品种中存在相反的趋势,在LHD2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反,而在NHZ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同。结果还表明,同一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中CHS7和CHS8以及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CHI1A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成员较高,异黄酮合酶基因家族中IF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IFS1的表达量,预示这些基因家族在大豆子粒异黄酮积累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此外,各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性在2个品种中也不尽相同。LHD2中CHS7、CHS8和IFS2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CHI1B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HZ中,IFR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多个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这预示了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差异的潜在遗传基础。各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品种中,苯丙氨酸水解酶PAL1与4CL,4CL与CHS2以及CHS1与IFS2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黄酮的合成与积累。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
下载PDF
植物异黄酮合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建平 王军辉 范远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20,共4页
植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增强植物抗病、诱导根瘤形成以及预防激素相关肿瘤发生、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关键酶是异黄酮合酶(IFS)。介绍了IFS的催化机理、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展IFS代谢工程研... 植物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增强植物抗病、诱导根瘤形成以及预防激素相关肿瘤发生、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其合成关键酶是异黄酮合酶(IFS)。介绍了IFS的催化机理、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展IFS代谢工程研究对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和改善农作物营养保健功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异黄酮 合酶 次生代谢产物 更年期综合症 营养保健功效 抗病虫害能力 植物抗病 肿瘤发生 根瘤形成 催化机理 表达调控 基因克隆 工程研究 IFS 关键酶 农作物 激素
下载PDF
mfn2基因在猫爪草皂苷、红三叶异黄酮治疗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孟祥虎 刘博 +4 位作者 尹春萍 樊龙昌 臧光辉 汤雅馨 周婷婷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研究mfn2基因在猫爪草皂苷、红三叶异黄酮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猫爪草皂苷和红三叶异黄酮分别处理MCF-7细胞24,48及72h,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fn2基因的相对... 目的:研究mfn2基因在猫爪草皂苷、红三叶异黄酮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猫爪草皂苷和红三叶异黄酮分别处理MCF-7细胞24,48及72h,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fn2基因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高浓度的猫爪草皂苷(100 mg·L^(-1))作用MCF-7细胞48h后,明显促进mfn2基因的表达,并且随时间延长更加明显;红三叶异黄酮在作用MCF-7细胞48,72 h后,显著抑制mfn2基因的表达。结论:高浓度的猫爪草皂苷可能是通过促进mfn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MCF-7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红三叶异黄酮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皂苷 红三叶异黄酮 mfn2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苦荞类异黄酮还原酶基因(FtIRL)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海霞 李成磊 +2 位作者 白悦辰 陈惠 吴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0-214,共5页
利用RT-PCR技术,从苦荞(Fagopyrum tatarium)中克隆得到类异黄酮还原酶基因(IRL)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RF),命名为FtIRL。序列分析表明:FtIRL含一个长942bp的ORF,编码31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金荞异黄酮还原酶FcIFR(GenBank登录号ABV020... 利用RT-PCR技术,从苦荞(Fagopyrum tatarium)中克隆得到类异黄酮还原酶基因(IRL)的开放阅读框序列(ORF),命名为FtIRL。序列分析表明:FtIRL含一个长942bp的ORF,编码313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金荞异黄酮还原酶FcIFR(GenBank登录号ABV02071)同源性最高,达到97%;与其他植物IRL同源性为44%~7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tIRL推导的蛋白质含有典型的底物结合口袋和保守的NADPH结合位点,符合短链脱氢酶家族的结构特征。构建基于氨基酸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苦荞FcIFR虽然在氨基酸序列上与其他植物的异黄酮还原酶(IFR)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其生物学功能可能更接近落叶松脂醇还原酶(P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类异黄酮还原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豆查尔酮还原酶基因(Gmchr4)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卓 刘振库 +4 位作者 黄卓 马建 姚丹 曲静 王丕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0-727,共8页
大豆查尔酮还原酶(chalcone reductase,CHR)是大豆苷元合成途径中必需的关键酶之一。在大豆基因组中分离到新的查尔酮还原酶基因Gmchr4,克隆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1 410bp(Gen Bank登录号:KF938604),含开发阅读框966bp,分析了Gmchr4在大豆... 大豆查尔酮还原酶(chalcone reductase,CHR)是大豆苷元合成途径中必需的关键酶之一。在大豆基因组中分离到新的查尔酮还原酶基因Gmchr4,克隆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1 410bp(Gen Bank登录号:KF938604),含开发阅读框966bp,分析了Gmchr4在大豆基因组的进化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了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催化产物异甘草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证明得到一种新的大豆查尔酮还原酶蛋白基因,为深入探索大豆苷元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尤其是相关基因间的表达调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查尔酮还原酶 异甘草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串联基因簇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循礼 杨广笑 何光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0,20,共5页
植物异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有三个调控酶: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和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 植物异黄酮是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有三个调控酶: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和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以大豆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查尔酮合酶基因(CHS),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Ⅱ)和异黄酮合酶基因(IFS)的cDNA(Genebank登记号分别为EU526827,EU526829,EU526830)经过NCBI在线Blast比对,相似度均在98%以上,确认克隆的目标基因是正确的;将这三种基因顺序连接,构建成串联基因簇CHS-CHIⅡ-IFS(命名为rIFS),并且构建了rIFS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初步的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异黄酮的生物合成以及进行异黄酮生物工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生物合成 串联基因簇 表达载体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和钙对绝经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杰 黄振武 +3 位作者 朴建华 李芳 曾晶 杨晓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对绝经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II和XbaI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II-XbaI单倍体确定... 目的探讨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对绝经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II和XbaI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II-XbaI单倍体确定者中随机抽取93人测定BMD,将T<-1.5者纳为干预对象(共60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将干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补钙+VD组和补钙+VD+大豆异黄酮组。给予的剂量分别为:钙440mg/d;VD100IU/d;大豆异黄酮100mg/d,干预期为12mon。测定基线和终期的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干预12个月后,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机体的雌激素水平均未见显著性的改变,而25-OH-D均水平升高(P=0.09),但两组间的变化率无显著性的差异;血清钙磷及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未见显著性改变。补钙组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较基线升高[变化率:23.4%(-22.9%~49.1%)],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则较基线降低[变化率:-4.2%(-26.0%~17.6%)],两组的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吡啶交联物(Pyd)和I型胶原N末端肽(NTx)则未见显著性改变。补钙组,non-Px基因型较Px基因型更容易出现Pyd升高,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降低。钙+大豆异黄酮的干预效果在两种基因型间没有差异.结论补充大豆异黄酮并不影响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反应骨吸收的生化指标Tracp-5b对大豆异黄酮的作用较敏感。单纯补钙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受Px单倍体基因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大豆异黄酮 骨代谢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荫蔽信号对大豆幼苗异黄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雯婷 丰宇瑞 +5 位作者 雷震 杨才琼 吴海军 Nasir Iqbal 杨文钰 刘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0-1474,共5页
荫蔽导致植物所受红光/远红光(R/FR)比值下降,为探究荫蔽对大豆幼苗异黄酮合成的影响,本试验以耐荫性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ND12"和"C103"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施以不同比例红光/远红光(R/FR)处理,对其叶片、下胚轴、... 荫蔽导致植物所受红光/远红光(R/FR)比值下降,为探究荫蔽对大豆幼苗异黄酮合成的影响,本试验以耐荫性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ND12"和"C103"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施以不同比例红光/远红光(R/FR)处理,对其叶片、下胚轴、根系中异黄酮积累量及关键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R/FR条件下,强耐荫品种"ND12"叶片中总异黄酮及染料木素GE的含量极显著上升,下胚轴中极显著下降,弱耐荫品种"C103"则相反。同时,低R/FR使强耐荫品种"ND12"叶片中异黄酮合成关键基因IFS2、4CL、C4H和CHI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其变化趋势与异黄酮积累变化规律一致,而弱耐荫性品种"C103"则存在较大差异。荫蔽信号诱导耐荫型大豆品种异黄酮合成,并在受胁迫部位叶片中大量积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荫蔽信号(低R/FR)对苗期大豆异黄酮的调控规律,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响应荫蔽信号的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蔽 大豆 异黄酮 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载脂蛋白E(apoE)和脂蛋白脂酶(LPL)双基因敲除小鼠(apoE^-/-/LPL^+/-)用于大豆异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学慧 郝国祥 +4 位作者 胡培欣 范琳琳 刘超 张成梅 张世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工程小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条件下,以C57BL/6成年小鼠10只(65,早5)为正常对照,载脂蛋白E和脂蛋白脂酶双基因缺陷(apoE^-/-/LPL^+/-)成年小鼠(ELK小鼠)4...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工程小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条件下,以C57BL/6成年小鼠10只(65,早5)为正常对照,载脂蛋白E和脂蛋白脂酶双基因缺陷(apoE^-/-/LPL^+/-)成年小鼠(ELK小鼠)40只(620,早20),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每天200mg/kg大豆异黄酮提取物,每周阳性对照药0.5mg/kg尼尔雌醇和每天20mg/kg洛伐他汀灌胃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结果与C57BL/6空白对照组相比,ELK高脂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C、TG和LDL—c含量均极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给药4周可显著降低ELK小鼠血清TG含量(P〈0.05),同时使血清HDL—c增加9.3%,而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组分别降低了13.5%和8.7%;高脂诱导的ELK小鼠血清TC、LDL—c水平极度增高,大豆异黄酮、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均不能显著降低TC、LDL-c含量(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有明显调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APOE基因 LPL基因 基因敲除 apoE和LPL双基因缺陷(apoE^-/-/LPL^+/-)小鼠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