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检测深圳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玥 王凯风 +3 位作者 张婷 尹丹 唐时幸 胡贵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111-411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荧光RT-IMSA)实现肠道病毒71型(EV71)快速检测.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和动态监测提供手段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深圳市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确诊患者轻症156例,重症84例,运用...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荧光RT-IMSA)实现肠道病毒71型(EV71)快速检测.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和动态监测提供手段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深圳市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确诊患者轻症156例,重症84例,运用荧光RT-IMSA技术检测患者样本EV71,描述EV71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与qRT-PCR法比较。结果:240例手足口病确诊患者中,重症患者EV71检出率为77.3%,轻症患者25.6%(P〈O.05)。男女性EV71感染率相同(P〉0.05),年龄为0~1岁患者EV71感染率较低(P〈0.05)。荧光RT-IMSA技术与qRT-PCR法比较结果较一致,rappa值为0.87(P〈0.05)。结论:深圳市EV71在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手足口病患者中分布不同。荧光RT-IMSA法呈现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EV71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实时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
下载PDF
负压驱动皮升级等温核酸精确定量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文帅 丁雄 牟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精准医疗急需更加精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核酸定量方法。设计开发了一种结合双荧光等温扩增的高密度皮升级核酸定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多层软光刻技术制成,有3个反应通道,每通道有40 000个反应小室,共120 576个皮升级反应小室,反应小... 精准医疗急需更加精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核酸定量方法。设计开发了一种结合双荧光等温扩增的高密度皮升级核酸定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多层软光刻技术制成,有3个反应通道,每通道有40 000个反应小室,共120 576个皮升级反应小室,反应小室的密度达7 000/cm^2。芯片利用负压驱动样品精确分配,热凝固油相封闭小室,无需阀门及其他仪器辅助。芯片中嵌入的氟硅烷纳米涂层能有效地阻止反应过程中水蒸气的散失。以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质粒作为模板,进行等温多底物自配引发扩增(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测试芯片定量性能。芯片检测模板的动态范围达6个数量级,可检测的最大模板量为36μL中1.13×10~6拷贝数核酸。该装置具有定量精确、灵敏、快捷、操作简单等优势,可用于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负压驱动 等温多底物自配引发扩增 高密度 精确定量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和52型双荧光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崔玉伟 牟颖 +4 位作者 马莉 丁雄 方宗宇 王焰 吴青青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IMSA)技术,分别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E7和52型的E6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并在检测体系中加入羟基萘酚蓝(HNB)和SYBR GreenⅠ的混合双荧光指示剂,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双荧光IMSA方法.结果表明... 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IMSA)技术,分别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的E7和52型的E6基因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并在检测体系中加入羟基萘酚蓝(HNB)和SYBR GreenⅠ的混合双荧光指示剂,建立快速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双荧光IMSA方法.结果表明:340μmol/L HNB与1∶10 000SYBR GreenⅠ混合构建的双荧光指示剂在IMSA反应体系中具有明确的指示效果,455nm蓝光激发下阳性反应管双荧光显色为黄绿色,阴性反应管双荧光显色为橘红色;该方法对HPV16和HPV52型检测限分别达60,600拷贝/μL,可特异性检出样品中HPV16和HPV52,与临床检测结果比对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人乳头瘤病毒52型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 双荧光
下载PDF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学校餐饮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3
4
作者 焦强 陈万胜 +2 位作者 周楠 张庆发 刘智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71-377,共7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E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prf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菌液灵敏度、特异性、最短增菌时间、最低含菌量检出限等指标;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4-2016、GB/T 4789.30-2016、GB/T 4789.36-2016)为参考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对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菌液灵敏度分别为2.14×10^(3)、2.79×10^(3)和3.62×10^(3)CFU/mL;特异性高达100%;人工污染最短的增菌时间分别为6、8和8 h;最低含菌量检出限分别为2.14、2.79和3.62 CFU/25 g;74例食品样本的IMSA法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性达100%。结论:IMSA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适合于学校餐饮中致病菌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NM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多引物自配引发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鑫娜 聂凯 +6 位作者 王佶 张丹 关丽 刘军 柯跃华 周航宇 马学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鉴于目前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流行和输入国内的潜在风险,开发快速准确易普及的检测埃博拉病毒的方法对埃博拉防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方法,即多引物自配引发等温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 鉴于目前埃博拉疫情在西非流行和输入国内的潜在风险,开发快速准确易普及的检测埃博拉病毒的方法对埃博拉防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方法,即多引物自配引发等温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 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应用于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检测。该技术设计了分别对应于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基因的7个区段的6条特异引物,在等温(63℃)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小时,在扩增前加入HNB染料(羟基萘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以HNB染料颜色变化作为结果判定的标准。文中利用这种技术与RT-qPCR分别对含有目的片段的假病毒的系列稀释物以及模拟临床样本进行灵敏度分析,同时对30例健康人血浆以及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样本进行特异性分析。在塞拉利昂完成了81例埃博拉疑似病例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RT-IMSA方法检测灵敏度与RT-qPCR方法的灵敏度相当,30例健康人血浆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并且与登革病毒及日本脑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与获得批准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比较,RT-IMSA检测81例临床样本的结果为53例阳性,23例阴性,5例假阴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100%。因此,相较于RT-qPCR的高成本和复杂操作,RT-IMSA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的检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 多引物自配引发等温扩增技术 假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IMSA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乐振窍 陈东才 +4 位作者 张细玲 杨钦鹏 庄黾 张庆发 王琪 《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55-261,274,共8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设计筛选出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i... [目的]建立和评价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设计筛选出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基因的IMSA引物,并建立检测沙门氏菌的IMSA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确定人工污染样本能被该方法检出的最短增菌时间和最低检测灵敏度;利用IMSA法和培养法对13份食品样本进行检测,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仅对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达3.02×102 CFU/mL;人工污染样本最短培养6 h可被IMSA法检出,检出限为3.17CFU/25 g;13份食品样本的IMSA法与培养法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IMSA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在7h内完成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适合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MSA) invA基因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