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OACTIVE OR NATURAL TRACER TECHNIQUES FOR LEAK DETERMINING OF DAM ABUTMENT
1
作者 陈建生 杜国平 +1 位作者 郑正 孙菁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30-237,共8页
Infiltr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preferential infiltration zones at the dam abutment are measured using radioactive tracer tests of flow in boreholes, meanwhil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boreholes and the energing water... Infiltr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preferential infiltration zones at the dam abutment are measured using radioactive tracer tests of flow in boreholes, meanwhil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boreholes and the energing water points is analys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adioactive tracer synthetic detective method are described to give methods and calculation formulae u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able flow in single well to measur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hydrostatic heads. Major single hole techniques including measurement for seepage line, velocity, rate of seepage flow and relationship of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in aquifers are introduced briefly.The possibilities offered by natural tracers are analysed, including electric-conduct,pH-value and temperature of water as well as stable isotopes (D, 18O) and tritium.Furthermore, the sensibilities of this theory and methods were confirmed by detecting seepage flow field of Xinanjiang 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 tracers natural tracers Single hole techniques seepage flow field Hydrostatic heads
下载PDF
Research of Temperature Tracer Method to Detect Tubular Leakage Passage in Earth-Dam 被引量:5
2
作者 WANG Xin-jian CHEN Jian-she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53-358,共6页
The location, intensity and scope of concentrated leakage must b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repair earth-Dam scoured by the leakage. In this paper, firstly, heat tracer theory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temperature in soil... The location, intensity and scope of concentrated leakage must b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repair earth-Dam scoured by the leakage. In this paper, firstly, heat tracer theory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temperature in soil body with leakage are discussed. Then temperature tracer mode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stable heat conduction theory. In such model, the concentrated seepage passage is simplified into a circular pipe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The location, scope and flow-velocity of the concentrated leakage are estimated via ichnography of the lowest temperature based on temperature data from detecting wells by quantitative computati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case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emperature (including temperature data of water in reservoir, drainage pipes and tail pond) can be interpreted by this model. A modified model is also set up, applied for detected data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s of the leakage passage, in which the temperature data are rectified according to distances from data locations to calculating section. Finally, the model is solved by numerical iterative method, and the possible error of this theoretical model is discusse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leakage area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normal soil in magnitude after anti-seepage repairing accomplished, which indicates this model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page concentrated leakage passage heat conduction tracer method temperature field earth-dam
下载PDF
声呐渗流测试技术之质疑
3
作者 刘建刚 刘明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8-682,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新出现的用声呐法测试渗流速度和渗流方向这一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测试装置、测试原理和计算方法等。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提出了4方面的质疑:测试原理的理论基础、渗流速度计算方法、渗流方向确定和流场畸变。通过理论分析... 介绍了近年来新出现的用声呐法测试渗流速度和渗流方向这一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测试装置、测试原理和计算方法等。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提出了4方面的质疑:测试原理的理论基础、渗流速度计算方法、渗流方向确定和流场畸变。通过理论分析、公式的推导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后认为:声呐测试渗流的原理缺乏理论解释;计算渗流速度的公式反映的只是孔内垂向流速度,实际还是由测量误差产生的伪垂向流速度,且该公式本身就推导不成立;无论垂向流是向上流动或向下流动,探头上部的水声器发射的声波到达下部平面对称分布的6个水声器的时间在理论上是相等的,因而也无法通过合成法求得渗流方向,所提供的渗流方向实际是由指数级时间误差计算得到的伪流向;即声呐法无法获得渗流速度,包括水平向渗流速度和垂直向流动速度,也无法获得水平向渗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 渗流 垂向流 地下水流向 单孔示踪法 流场畸变
下载PDF
^(13)C示踪技术在利玛原甲藻中腹泻性贝毒合成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昊宇 谭志军 +3 位作者 郑关超 吕颂辉 杨越聪 吴海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7-464,共8页
选取具有显著产毒差异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SHG株与2XS株为研究对象,以2-^(13)C-甘氨酸为示踪原料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及其酯化态毒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两株藻共发现16种腹... 选取具有显著产毒差异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SHG株与2XS株为研究对象,以2-^(13)C-甘氨酸为示踪原料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及其酯化态毒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两株藻共发现16种腹泻性贝毒及其酯化态毒素成分。对照培养条件下SHG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含量为7.88 pg/cell,鳍藻毒素1含量为4.35 pg/cell)的产毒能力高于2XS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5.70pg/cell),而甘氨酸作为氮源培养条件可显著提高两株藻的产毒总量(P<0.05)。^(13)C-甘氨酸标记组与甘氨酸培养组单细胞产毒量无显著变化(P>0.05)。腹泻性贝毒被标记后其同位素异构体丰度发生变化,其中酯化态受^(13)C标记的影响程度更高,二级质谱图清晰表示出其碎片离子及脱水峰的标记情况。该方法直观阐明了甘氨酸可作为P.lima标记原料的产毒供体,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首次实现了酯化态的同步标记,有助于腹泻性贝毒生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原甲藻 腹泻性贝类毒素 酯化态 13C同位素示踪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生 董海洲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108-113,共6页
A systematic summary is presented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of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detecting seepage flow in a single borehole. In a single borehole, many hydraulic coefficients, such as flow velocity, direction... A systematic summary is presented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of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detecting seepage flow in a single borehole. In a single borehole, many hydraulic coefficients, such as flow velocity, direction of flow, vertical flow etc.,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isotope tracer method. There are three conditions if a fissure intersects a borehole: vertical, parallel and tilt. According to each different condition, the formulation of flow velocity deduced by isotope dilution method is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 well theory of blended borehole about fissure groups including single fissure group and multi-fissure groups,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 tracer method fissured ROCK seepage flow.
原文传递
示踪法对小浪底坝区绕坝渗漏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建生 董海洲 +1 位作者 凡哲超 陈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左坝肩的渗漏水量偏大,当库水超过235m高程时,排水量急剧增加。将库水中D,18O,3H作为"事件"示踪剂,用来进行绕坝渗流场及渗漏通道的调查,配合人工示踪、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清渗漏水补给来源、渗漏层位等。...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左坝肩的渗漏水量偏大,当库水超过235m高程时,排水量急剧增加。将库水中D,18O,3H作为"事件"示踪剂,用来进行绕坝渗流场及渗漏通道的调查,配合人工示踪、连通试验等方法,查清渗漏水补给来源、渗漏层位等。天然示踪试验和连通试验证实:左坝肩帷幕下部的T3 11中存在强渗漏,库水入渗到T14,T13 1透水层,然后通过F28,F235,F238等断层补给到深部的T13 1,最后由揭露该地层的30#排水洞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天然示踪 环境同位素 渗漏 人工示踪
下载PDF
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曾梅香 阮传侠 +1 位作者 赵越波 田光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踪回灌试验。前后两次连通试验均与传统的水文地质方法如抽水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判断热储层渗流场特征、采灌井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连通试验结果具有更直观、明显、量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示踪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响应曲线 渗流场特征 天津王兰庄地热田
下载PDF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同敬 张新红 +2 位作者 姜汉桥 代兴斌 张培信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对油田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叙述。分析了各代技术的优缺点;根据油藏动静态描述手段和原理及测试解释技术理论并结合矿场实践进展,对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从示踪剂选择到测试解释的优化技术体系;另外,示踪剂技... 对油田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叙述。分析了各代技术的优缺点;根据油藏动静态描述手段和原理及测试解释技术理论并结合矿场实践进展,对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从示踪剂选择到测试解释的优化技术体系;另外,示踪剂技术目前出现了多个分支,尚处于矿场试验阶段。本文给出了部分有关测试成果和解释成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和评价。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井间示踪 油气田开发 半解析方法
下载PDF
孔中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裂隙岩体渗流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建生 王媛 赵维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0-24,共5页
本文推导了孔中测定岩体裂隙渗透流速、等效力学隙宽的稀释定理及双井混合井流理论, 通过对裂隙的渗透流速、流向、吸水量或涌水量等参数的测定, 结合裂隙渗流立方定理与稳定流理论,
关键词 同位素 示踪 稀释定理 渗流 裂隙岩体
下载PDF
北江大堤石角段基岩渗漏评价及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建刚 陈建生 陈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从地下水动态异常入手 ,通过对地层透水性、地下水的流速流向分析 ,阐明了北江大堤石角段 7+ 14 0~ 7+ 4 3 0存在基岩集中渗漏通道 ,并通过连通试验证实。最后分析了基岩集中渗漏通道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地下水流速 流向 连通试验 形成机理 基岩集中渗漏通道
下载PDF
稻田甲烷产生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广斌 马静 +1 位作者 徐华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1,共6页
H2/CO2还原和乙酸(CH3COOH)发酵是稻田CH4产生的主要途径。C同位素示踪技术、添加CH4产生途径抑制剂和稳定性C同位素方法是稻田CH4产生途径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综述了这3种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加强我国有关稻田... H2/CO2还原和乙酸(CH3COOH)发酵是稻田CH4产生的主要途径。C同位素示踪技术、添加CH4产生途径抑制剂和稳定性C同位素方法是稻田CH4产生途径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综述了这3种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加强我国有关稻田CH4产生途径的研究;对比分析3种研究方法,查明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加强同位素分馏系数α(CO2/CH4)和ε(ac/CH4)以及C同位素组成δ13CH4和δ13CH4(CO2/H2)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产生途径 碳同位素示踪技术 甲烷产生抑制剂 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 稻田
下载PDF
新安江右坝裂隙岩体渗流同位素示踪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建生 董海洲 +1 位作者 李兴文 周华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6-342,共7页
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对新安江右坝的裂隙岩体渗流场进行了研究。在单孔中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得到流速、流向、垂向流等水力学参数,结合相关的地下水井流理论,就可计算出裂隙等效水力隙宽、渗透系数等反映裂隙渗透性的参数,对其进行... 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对新安江右坝的裂隙岩体渗流场进行了研究。在单孔中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得到流速、流向、垂向流等水力学参数,结合相关的地下水井流理论,就可计算出裂隙等效水力隙宽、渗透系数等反映裂隙渗透性的参数,对其进行分析,就确定了渗流场的分布以及集中渗漏通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渗流通道 同位素 新安江 大坝
下载PDF
北江大堤石角段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管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建生 李兴文 +3 位作者 茹建辉 黄春华 郑存灼 陈亮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7,30,共5页
本文论述了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管涌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管涌区附近钻孔中渗透流速、渗透系数等参数的测定 ,结合理论计算与相关分析推断出该区的管涌来自深部砂岩的断层等构造 ,通过在堤坝顶部钻孔发现了多个空洞构造 。
关键词 堤坝 管涌 同位素示踪 天然示踪 水力梯度
下载PDF
钻孔与岩体裂隙斜交渗流场井流理论与示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建生 王媛 赵维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3-47,52,共6页
本文论述了钻孔揭露裂隙岩体与裂隙斜交情况下通过示踪方法测定裂隙渗透性及其参数, 将稀释测井与示踪测井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井流理论. 推导了双井系统中单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等效水力隙宽、静水头、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的计算公式... 本文论述了钻孔揭露裂隙岩体与裂隙斜交情况下通过示踪方法测定裂隙渗透性及其参数, 将稀释测井与示踪测井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井流理论. 推导了双井系统中单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等效水力隙宽、静水头、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的计算公式, 并将此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坝的渗流场探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方法 井流理论 斜交钻孔 裂隙岩体 渗流场
下载PDF
龙羊峡大坝同位素示踪方法探测渗流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建生 张发明 张虎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6,共6页
论述了同位素及天然示踪方法探测大坝渗流场的基本原理与试验方法.通过夏季与冬季两次不同水位条件下对龙羊峡大坝进行的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已初步查清了南北大山水沟蓄水池的渗流及工业用水补给是造成左岸地下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 论述了同位素及天然示踪方法探测大坝渗流场的基本原理与试验方法.通过夏季与冬季两次不同水位条件下对龙羊峡大坝进行的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已初步查清了南北大山水沟蓄水池的渗流及工业用水补给是造成左岸地下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综合示踪试验发现顺河断层F57 存在较为严重的河水渗漏,该渗漏造成左岸地下水位的壅高,阻碍了左岸边坡水的排泄;G4 劈理带的渗漏不是引起左岸地下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跨河断层F18 ,F71 ,F73 等与顺河断层F57 交汇,将F57 断层的渗漏河水补给这些跨河断层,造成F18 ,F71 ,F73 等断层中的水位升高,并将渗漏河水补给右岸,造成34# ,18 # 等孔位附近的地下水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渗流场 大坝 探测
下载PDF
天然示踪法在贮灰场土坝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新建 陈建生 陈亮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1,74,共6页
简述天然示踪法的概念、地下水温度场和电导场分布特征、热源法原理及电导渗漏测试原理.分析某贮灰场土坝垂向和水平温度分布特征、电导水平分布特征,并利用渗漏探测虚拟热源法模型,计算出该土坝的集中渗漏通道的空间位置、展布特点、... 简述天然示踪法的概念、地下水温度场和电导场分布特征、热源法原理及电导渗漏测试原理.分析某贮灰场土坝垂向和水平温度分布特征、电导水平分布特征,并利用渗漏探测虚拟热源法模型,计算出该土坝的集中渗漏通道的空间位置、展布特点、范围大小和渗漏强度,为堤坝渗漏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示踪法 土坝 渗漏 温度场 电导 虚拟热源法
下载PDF
纪村水电站防渗墙及铺盖区地下水渗流示踪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建刚 郑克勋 +2 位作者 咸云尚 陈建生 陈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纪村水电站铺盖廊道扬压力观测值近年有增大趋势,2000年后当库水位超过54 m时,右无砂管排水量出现陡增,为此防渗墙和防渗铺盖的防渗性能受到特别关注。从物理化学示踪和地下水流速流向和垂向流的示踪看,防渗墙和铺盖的防渗性能总体是好... 纪村水电站铺盖廊道扬压力观测值近年有增大趋势,2000年后当库水位超过54 m时,右无砂管排水量出现陡增,为此防渗墙和防渗铺盖的防渗性能受到特别关注。从物理化学示踪和地下水流速流向和垂向流的示踪看,防渗墙和铺盖的防渗性能总体是好的,但存在局部小的渗漏点。右无砂管排水量由通过防渗墙、防渗铺盖及斜墙伸缩缝入渗的库水和右土坝基岩中沿F16断层集中渗透的地下水组成,后者是右无砂管排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占74.7%,同时也是铺盖廊道扬压力呈增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今后防渗重点应该是对F16断层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村水电站 防渗墙 防渗铺盖 地下水渗流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文88块天然气驱中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补鱼 李雪松 +2 位作者 宋敏 周剑锋 张大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9-311,331,共4页
文88块是利用天然气驱开发的一个典型的异常高压低渗油藏。2006年3月开始在文88-15井、文88-25井2口井注气,为了跟踪和评价气驱井组的动态情况,认识注入井与生产井的受效关系,研发了井间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包括气体示踪剂预处理装置,... 文88块是利用天然气驱开发的一个典型的异常高压低渗油藏。2006年3月开始在文88-15井、文88-25井2口井注气,为了跟踪和评价气驱井组的动态情况,认识注入井与生产井的受效关系,研发了井间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包括气体示踪剂预处理装置,注入设备,气体示踪剂种类、注入工艺及注入量的确定,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该2井组。文88-25井注气体示踪剂QT-1后,在对应3口生产井连续取气样99天,文88-15井注气体示踪剂QT-2后,在对应2口生产井连续取样152天,由气样分析数据及井参数计算得到突破时间、峰值时间、推进速度、波及面积和体积及高渗带厚度比例系数等参数,据此讨论了各注采井间的连通关系。利用一种示踪剂解释软件,通过地质建模,得到了5口生产井的示踪剂产出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相比,相关性尚好。图5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88块 天然气驱 气体示踪剂 井间示踪技术 现场试验结果
下载PDF
探测库水绕坝基岩体渗漏的综合示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建生 张发明 +1 位作者 杨立昂 赵维炳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文结合刘家峡大坝右岸混凝土副坝至1720平台区渗流场的探测,介绍了同位素示踪与天然示踪方法在岩体渗流场测量方面的进展与应用情况。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天然示踪 渗流场 坝基岩体渗漏
下载PDF
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72-77,共6页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中,主要介绍7Be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对稳定性稀土元素和几种核素复合示踪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同位素示踪 复合示踪 应用 泥沙来源 ^137CS 稀土元素 ^7Be 宇宙射线 ^210P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