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Geologic Structures on the Control of Flood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1
作者 Tong Qian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44-348,共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geologic structures in the occurrence of floods and how to prevent floo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gives the author's suggestion that the Luoshan Qiakou be ex...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geologic structures in the occurrence of floods and how to prevent floo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gives the author's suggestion that the Luoshan Qiakou be expanded and the land reclaimed from Dongting Lake be returned to the lak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of ge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STRUCTURES FLOOD flood control
下载PDF
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被引量:2
2
作者 Ruan YAO Xuejuan REN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031-1043,共1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 and summertim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PHR)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MLYRV)on the d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 and summertim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PHR)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MLYRV)on the decadal and interannual timescales.Based on the gridded daily rainfall data of the US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the PHR events on grid-point and the regional PHR events considering both the area of PHR and regionally averaged rainfall intensity are identified over the MLYRV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79–2017.A PHR index(PHRI)is defined,to describe the variability of summertime PHR event number over the MLYRV.The PHRI is then divided into the decadal and interannual components.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ecadal PHR ev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nomalous precipitation,intensified vertical motion,and strengthened upper-level divergence over southern China,as well as an anomalous anticyclone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transporting more water vapor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SCS)to southern China.As for the interannual component,the above pattern still co-exists but over a narrow region around the MLYRV.By choosing the years in which the decadal and interannual components of the PHRI are simultaneously positive(SP)or negative(SN),the features of regional PHR events in SP and SN years are analyz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ore regional PHR events in SP years with enhanced intensity and larger affected are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SN years.Meanwhile,the zonal oscillations of the South Asian high(SAH)and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during the regional PHR events demonstrate a better regularity in SP years than those in SN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MLYRV)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PHR) DECADAL VARIABILITY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原文传递
The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during the Peiligang culture perio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7
3
作者 Can Wang Houyuan Lu +10 位作者 Wanfa Gu Naiqin Wu Jianping Zhang Xinxin Zuo Fengjiang Li Daojing Wang Yajie Dong Songzhi Wang Yanfeng Liu Yingjian Bao Yayi H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3期1565-1568,共4页
The Peiligang culture(ca.7000–5000 cal BC)is the earliest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1].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The Peiligang culture(ca.7000–5000 cal BC)is the earliest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represents the emergence of cereal farming in the region[1].I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millet farming[2],which requires a dry field,a certain amount of rainfall,and minimal crop management,but new records reveal that mixed farming of millet and rice(Oryza sp.)took place during this period[3].Therefore,it i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the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 during the Peiligang culture period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
原文传递
“流域-人-歌”三重互联: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民歌的考察
4
作者 向清全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国家大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应立足于新兴的流域(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加强对长江流域民歌文化带的保护,进而打造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流域 民歌 长江经济带 民歌文化带
下载PDF
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被引量:42
5
作者 邓辉 陈义勇 +2 位作者 贾敬禹 莫多闻 周昆叔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3-1125,共13页
本研究建立了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7534个古文化遗址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海拔高程、坡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 本研究建立了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7534个古文化遗址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海拔高程、坡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别:1)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岗地和高冲积平原等海拔高程适中的地区,海拔高程较低的平原中心区与海拔较高的山地则分布很少;2)西周以后,文化遗址分布高程呈现下降趋势,从山前台地—岗地、高冲积平原向平缓的低冲积平原转移;秦汉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更低、坡度平缓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3)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空间分布模式,反映了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平原 文化遗址 地形地貌 海拔高程 坡度 人地关系
下载PDF
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卓然 唐晓岚 贾艳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9-447,共9页
保护地是我国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基于保护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的差异性,借助Arc GIS、SPSS软件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 保护地是我国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基于保护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的差异性,借助Arc GIS、SPSS软件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类国家级保护地形式为研究对象,引入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及Kernel核密度指数分析长江中下游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自然与人文保护地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地总体趋于集聚分布,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邻近点指数R>1,趋于均匀分布,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均呈集聚分布。省域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江苏最高,江西最低;各类型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相差不大,分布较为均衡。自然保护地分布形成环太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长沙都市圈4个高密度地区;人文保护地高密度地区集中在浙江、安徽和江苏3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受资源禀赋影响最大,而人文保护地与城市发展状况关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 人文保护地 空间分布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盆栽文心兰栽培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开元 王洪甫 余利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5,共3页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特点,对盆栽文心兰的基质使用、肥水、病虫害管理和花期调控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控制水分、选择性施肥、及时抹芽、应用激素4种花期调控措施。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盆栽 文心兰 栽培技术 花期调控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智君 谢红玲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3,共13页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区域产业的附加价值、自主创新水平以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进而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总体及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等数据,运...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区域产业的附加价值、自主创新水平以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进而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总体及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等数据,运用泰尔指数、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灰色关联分析和协整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关联度大小。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未来尚需通过制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培养文化产业专门人才以及完善和实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手段推进文化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 长江中游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史前玉器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广林 蔡憬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本区玉器的起源,学者们的主流看法是始于仰韶时代的大溪文化。其实早在距今约8 000年前,长江中上游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玉器,到了距今7 000年左右的大溪文化时期,随着玦、璜、坠、璧和环等各种器类的相继出现,本区史前...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本区玉器的起源,学者们的主流看法是始于仰韶时代的大溪文化。其实早在距今约8 000年前,长江中上游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玉器,到了距今7 000年左右的大溪文化时期,随着玦、璜、坠、璧和环等各种器类的相继出现,本区史前玉器获得了重要发展。丰富的玉器考古材料表明,长江中上游一带也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基此,本文拟在对已有文献资料作进一步分析整理基础上,就本区史前玉器的起源及初步发展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有补于这一学术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史前玉器 起源与发展
下载PDF
美术考古视野下的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石质人像雕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晓 何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8-65,共8页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一些新石器时期遗址先后出土了多件引人注目的石雕人像。它们或为圆雕,或为浮雕,均堪称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之佳作,其造型的生动、技艺的精妙,堪与同时期中外艺术佳品比肩甚至超越;其表达内涵之丰富,寓...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在长江三峡地区的一些新石器时期遗址先后出土了多件引人注目的石雕人像。它们或为圆雕,或为浮雕,均堪称原始时代雕刻艺术之佳作,其造型的生动、技艺的精妙,堪与同时期中外艺术佳品比肩甚至超越;其表达内涵之丰富,寓意之深刻亦令人叹为观止。探讨之则与当地巫文化高度发展,原始先民社会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长江流域人类文明之久远、新石器时代原始艺术的早熟,亦可由此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文明 人像 雕刻 巫文化
下载PDF
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出土玉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71-576,共6页
在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发展的2 000年间,有18处遗址出土约224件玉器。典型仰韶文化包含着一脉相承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三个发展阶段。距今约5 900~6 200年前,何家湾遗址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硬玉质生产工具。典型仰韶文... 在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发展的2 000年间,有18处遗址出土约224件玉器。典型仰韶文化包含着一脉相承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三个发展阶段。距今约5 900~6 200年前,何家湾遗址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硬玉质生产工具。典型仰韶文化玉器流行三种造型,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包括穿孔坠形玉器,工具形有刃类玉器,及环、璜一类弧形玉器。豫北冀南地区从前仰韶时代至仰韶时代没有发现玉器,下王岗类型玉器以坠形器为主,大地湾陇东类型玉器以工具形玉器为主,大河村类型玉器以弧形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典型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西王村类型 玉器
下载PDF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竞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麦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10,共5页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产品整合型品牌打造、与区域战略发展的耦合性制度衔接,这种耦合机制表现为与区域发展整合化耦合、文化创意化耦合、游憩与旅游一体化耦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 旅游竞合 旅游开发 耦合机制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软实力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镇 潘泽云 《经济论坛》 2020年第12期85-94,共10页
文章构建了反映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再根据指标测算得出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31市文化软实力空间上的分布关系。最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31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论表明:... 文章构建了反映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再根据指标测算得出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31市文化软实力空间上的分布关系。最后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31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论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呈现总体聚合、局部发展差异化明显的空间分布趋势;人均GDP、进出口总值、人口自然增长数、空气达标率、人口密度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于不同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文化软实力 异质性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孙吴墓非模型陶瓷随葬品探析
14
作者 彭明麒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53,共10页
本文就长江中下游孙吴东都南京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和与孙吴西都武昌相邻的湖南、江西等地的东汉晚期至东晋这一历史时期的墓葬资料作些分析探讨,以期确认孙吴墓葬文化,并对其进行分期讨论。在论述中注意了量化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孙吴墓 文化属性 分期
下载PDF
流域文化与村落形态之管窥——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例
15
作者 胡梦晓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8,共4页
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河流,流域文化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本选取长江中下游流域(徽州地区)与淮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开展研究,通过比较长江中下游流域与淮河流域... 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河流,流域文化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本选取长江中下游流域(徽州地区)与淮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开展研究,通过比较长江中下游流域与淮河流域村落文化形态的复杂成因,发现两者村落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流域文化与村落文化形态之间的内在勾连和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长江中下游 徽州 流域文化 村落形态
下载PDF
历史场景中的武昌隋唐墓——论魏晋南北朝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
16
作者 方笑天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位于南北东西交通汇融之地的长江中游,在汉唐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是武昌隋唐墓产生的重要历史场景。汉末至西晋时期,长江中游的考古学文化取得长足发展,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与这里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以... 位于南北东西交通汇融之地的长江中游,在汉唐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是武昌隋唐墓产生的重要历史场景。汉末至西晋时期,长江中游的考古学文化取得长足发展,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与这里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中原北方战乱时接受移民的情况息息相关。南朝时期,长江中游墓葬的面貌与下游差距加大,表现出具有特色的青瓷、画像砖、陶俑传统。武昌隋唐墓接续这一发展脉络,在本地传统以及外来影响下,形成如今所见的丰富面貌。武昌隋唐墓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汉唐之间长江中游的地位问题,在中原纷乱之时,这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南北经济重心大转移中的次区域转移,即从黄河中游的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中游的经济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魏晋南北朝 考古学文化发展 经济重心转移
原文传递
彩陶的起源与传播——从浙江地区的发现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乐平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距今约9000年前后,彩陶开始在上山文化中期出现。距今约8000年前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的稳定发展,彩陶工艺成为区域间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这一阶段的聚落规模小、分布相对稀疏,传播速度较慢,但已经抵达赣西北乃至洞庭湖地区,不能... 距今约9000年前后,彩陶开始在上山文化中期出现。距今约8000年前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的稳定发展,彩陶工艺成为区域间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这一阶段的聚落规模小、分布相对稀疏,传播速度较慢,但已经抵达赣西北乃至洞庭湖地区,不能排除对黄河流域产生影响。仰韶时代,鄂皖一带还保持着与仰韶文化彩陶混杂、对峙的要素分布,“小彩、简画”的波折、网格、条带纹是南方彩陶的传统风格。后起的黄河流域彩陶,则以“大范围、大色块”图案的规律性重复为特征。从仰韶文化开始,史前中国的人群规模和聚落分布密度都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海平面稳定,更适合人类居住与交流的江淮下游平原区形成,文化传播的力度与速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色彩中的观念出现了更具中国化的变化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上山文化 长江中下游 起源与传播
原文传递
金沙祭祀区出土青铜容器的类别、年代及文化背景
18
作者 张昌平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金沙祭祀区出土少量青铜容器残片,过去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通过比对,可以识别并定位出这些残片所属容器及其年代。金沙青铜容器的器类包括折肩尊或罍、方尊、双耳罍、提梁卣等多种,其年代属于殷墟文化二期前后、商周之际前后、春秋... 金沙祭祀区出土少量青铜容器残片,过去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通过比对,可以识别并定位出这些残片所属容器及其年代。金沙青铜容器的器类包括折肩尊或罍、方尊、双耳罍、提梁卣等多种,其年代属于殷墟文化二期前后、商周之际前后、春秋时期等不同阶段,产品的来源主要是长江中游地区。金沙祭祀区的青铜容器表明,金沙与三星堆有相当长的重合时间,它们曾经同时作为成都平原的中心聚落;成都平原主要是通过长江中游及邻近区域,多时段持续地保持与中原文化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 青铜容器 中原文化 长江中游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居文化环境建设的评价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媛媛 杨晴青 +2 位作者 曾菊新 金鑫 李星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62,共7页
在界定人居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从人居文化资源、人居文化要素、人居文化产业、人居文化发展、人居文化认同等方面,构建城市人居文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本分析法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 在界定人居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从人居文化资源、人居文化要素、人居文化产业、人居文化发展、人居文化认同等方面,构建城市人居文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本分析法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基底,发现其同源同脉,且有深厚的楚文化、水文化底蕴的积淀。运用层次分析法,依托GIS空间分析功能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持续改善,但区域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衡阳、九江等地的人居文化环境均十分优异,其他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则相对缓慢。拟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序推进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保持地域特色人居文化环境;强化政府文化服务职能,以完善人居文化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旨在提高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人居环境 人居文化 楚文化 水文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朱媛媛 周笑琦 +1 位作者 顾江 陈京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5-796,共12页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指数模型对2010—2019年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效应,并探究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各子系统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但多数城市暂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2)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出“极化效应”显著、“回程效应”与“扩散效应”微弱的特征;(3)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4)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禀赋基础力、居民消费需求力、基础设施保障力、规模效益催动力、人力资源潜在力、经济发展拉动力“六力”共同驱动下形成的。最后,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区域联动、瞄准核心驱动力等针对性建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 空间效应 驱动机制 长江中游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