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先秦玉器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天进 路国权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5,共4页
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新收藏八件出土于福建南平市光泽县走马岭的先秦玉器,包括牙璋、玉璧、玉版、玉玦等。牙璋的发现填补了闽北地区的空白,显示在湘江和赣江通道之外可能还存在由闽浙赣交界地区翻越武夷山经光泽至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交流... 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新收藏八件出土于福建南平市光泽县走马岭的先秦玉器,包括牙璋、玉璧、玉版、玉玦等。牙璋的发现填补了闽北地区的空白,显示在湘江和赣江通道之外可能还存在由闽浙赣交界地区翻越武夷山经光泽至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交流孔道,为研究牙璋等玉器的传播路线和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关系和路线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平市光泽县 牙璋 玉璧 中国东南沿海
下载PDF
福建光泽走马岭玉器的形制特征、文化属性、年代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乃诚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1,71,共12页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传播出来的,在走马岭遗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并且可能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玉璋 有领玉璧 二里头文化 夏遗民
下载PDF
《周礼·考工记·玉人》所载“命圭”的考古学试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荣传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9,共5页
秦典籍少有对圭的形制的描述,后世所见多是历代学者根据典籍及传世品加以想象绘制而成。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大量出土资料为圭形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考古研究发现流行于西周的玉柄形器的功能应为某种仪仗类用玉,代表使用者... 秦典籍少有对圭的形制的描述,后世所见多是历代学者根据典籍及传世品加以想象绘制而成。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后,大量出土资料为圭形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考古研究发现流行于西周的玉柄形器的功能应为某种仪仗类用玉,代表使用者的权力、身份或地位等,应为典籍所载"圭"类瑞玉之一。而盛行于西周的组合玉柄形器无论从尺寸、镶嵌,还是外部鞘饰看都与《考工记·玉人》所记载"命圭"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考古学观察
下载PDF
从龙山文化四种玉器的文化传统看濮阳地区在中国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乃诚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56-64,共9页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出现了一些高档次的、大型的玉器.其中许多不具有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如临朐西朱封2件玉笄,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辗转传入到山东地区.日照两城镇玉圭,是一件改制品,原件也是石家河文化晚...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出现了一些高档次的、大型的玉器.其中许多不具有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如临朐西朱封2件玉笄,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辗转传入到山东地区.日照两城镇玉圭,是一件改制品,原件也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后传入山东地区.在鲁东南与胶东地区发现的8件牙璋,都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是中原地区在公元前1850~公元前1610年之间的作品,在鲁东南与胶东地区的埋葬年代可能在龙山文化之后.五莲丹土1件玉琮可能是龙山文化时期太湖地区的作品.这些精致的玉器传入山东地区,可能是在夏代前期至夏代末期分批次传入的.这些现象可能隐含着夏文化、夏部族与东夷文化、东夷部族之间的某种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原与山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自然与濮阳地区有关系,期待着濮阳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 西朱封玉笄 两城镇玉圭 牙璋 丹土玉琮 夏文化
下载PDF
辉县平甸玉皇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峰 程谦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辉县平甸玉皇庙戏楼为山门式戏楼。坐南面北,六椽七架梁结构,硬山式建筑,砖木石构建,灰色板瓦覆顶,创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平甸玉皇庙现存涉及戏楼的碑刻4通,即重修戏楼碑刻、重修演戏碑刻、禁桑演戏碑刻、植桑演戏碑刻。无论是重修... 辉县平甸玉皇庙戏楼为山门式戏楼。坐南面北,六椽七架梁结构,硬山式建筑,砖木石构建,灰色板瓦覆顶,创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平甸玉皇庙现存涉及戏楼的碑刻4通,即重修戏楼碑刻、重修演戏碑刻、禁桑演戏碑刻、植桑演戏碑刻。无论是重修工竣演戏,还是禁桑、植桑演戏,尽管缘由不同,但客观上都是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县市 平甸 玉皇庙 戏楼 戏曲碑刻
下载PDF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玉器反映的文化迁徙与融合
6
作者 朱乃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玉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器物。在社会发展产生了等级分化、产生了玉礼器以后,可以通过玉器、尤其是玉礼器反映的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这种古代文化交流现象所隐含的文化迁... 玉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器物。在社会发展产生了等级分化、产生了玉礼器以后,可以通过玉器、尤其是玉礼器反映的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这种古代文化交流现象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很难由一两件玉器的交换、赠予来体现,需要有产生文化迁徙的原发地与文化融合发生地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同的玉器器类与器形的证据才能确认,是两种文化意识观念的交流与传播的结果。本文用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和体现史前存在的几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类型。其中,红山文化晚期后段与凌家滩文化玉器所体现的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很可能与文化迁徙与融合有关;岭南地区发现的诸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体现的是良渚文化的一支迁徙到岭南地区后与当地本土文化发生了文化融合;而在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文化、福建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带出土了二里头文化的牙璋、当地也有仿制的牙璋出现反映的则是夏遗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玉琮 牙璋 凌家滩文化 良渚文化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海昏侯墓“金板”小考 被引量:5
7
作者 耿庆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378件,金板系首次发现。金板的性质与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相类似,是诸侯王、列侯向天子进献的祭祀用品。秦汉皇帝祭祀过程中封藏仪节有"玉牒书"的使用,考古发现有"秦骃祷...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378件,金板系首次发现。金板的性质与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相类似,是诸侯王、列侯向天子进献的祭祀用品。秦汉皇帝祭祀过程中封藏仪节有"玉牒书"的使用,考古发现有"秦骃祷病玉版"、"新莽封禅玉(石)牒"、"武则天投龙金简",金板尺寸与《后汉书·祭祀志》玉牒尺寸略相合,推测其应是天子祭祀过程中用于书刻"祷辞"的"金牒"、"金策"或"金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金板 酎金 玉牒
下载PDF
凤翔雍山血池遗址玉器火燎祭祀实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荣 田亚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3,共6页
血池遗址是秦汉重要的皇家祭祀遗址,其中出土了玉器120余件,材质以透闪石为主。本文运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分光测色仪和模拟火烧实验等多学科手段确认遗址出土玉璋经历过毁坏和火烧过程。结合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本文认为殷商时期玉... 血池遗址是秦汉重要的皇家祭祀遗址,其中出土了玉器120余件,材质以透闪石为主。本文运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分光测色仪和模拟火烧实验等多学科手段确认遗址出土玉璋经历过毁坏和火烧过程。结合考古发现及文献资料,本文认为殷商时期玉器火燎已用于祭祀活动,至秦汉时期成为国家祭祀程序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池遗址 玉器 玉璋 燎祭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颖 李霞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8期799-801,共3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100例患有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14 d,治疗组在口服氯雷...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100例患有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疗程14 d,治疗组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服用14 d,停用氯雷他定片后服用玉屏风颗粒6个月。疗程结束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总Ig E、症状评分和Thl/Th2数值。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时鼻塞、鼻痒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7 d时的血清总Ig E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血清Thl/Th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血清总Ig E和Thl/Th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鼻塞、鼻痒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鼻塞 鼻痒 玉屏风颗粒 氯雷他定片
下载PDF
秦骃玉版铭文补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挺斌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1期80-82,156,共4页
秦骃玉版的研究,已历二十余年,其中仍有个别疑难字词尚未彻底解决。本文指出,旧曾聚讼纷纭的"■"其实见于清华简,在玉版中用为"藏"。铭文"藏周"当读为"藏凋",指的是孟冬之气具有伏匿凋丧的特点。
关键词 秦骃玉版 清华简 补释
下载PDF
薯蓣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增柱 《山西中医》 2013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薯蓣丸组(30例)、玉屏风颗粒组(30例)和鼻炎康片组(30例)。薯蓣丸组口服薯蓣丸;玉屏风颗粒组口服玉屏风颗粒;鼻炎康片组口服鼻炎康...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薯蓣丸组(30例)、玉屏风颗粒组(30例)和鼻炎康片组(30例)。薯蓣丸组口服薯蓣丸;玉屏风颗粒组口服玉屏风颗粒;鼻炎康片组口服鼻炎康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12周、随访36周症状积分、IgE、PAF和临床疗效。结果:薯蓣丸组总有效率93.33%(95%CI=77.9%~99.2%);玉屏风组为70.00%(95%CI=50.6%~85.3%);鼻炎康组为43.33%(95%CI=25.6%~61.0%);薯蓣丸组综合疗效优于鼻炎康组(|R1-R3|=0.280 7>0.186 1,P<0.05);在治疗12周、随访36周后,薯蓣丸组症状积分参数、IgE和PAF参数降低幅度最大,明显优于玉屏风组(P<0.01)、鼻炎康组(P<0.01)。结论:薯蓣丸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鼻炎康,其收益为OR=0.05(95%CI=0.01~0.27),NNT=2(95%CI=1.36~3.78);可能优于玉屏风颗粒,其收益为OR=0.17(95%CI=0.03~0.85),NNT=4(95%CI=2.33~2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变应性鼻炎 薯蓣丸 玉屏风颗粒 鼻炎康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关于岭南所见牙璋的分布及相关认识 被引量:8
12
作者 谌小灵 李岩 王亮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7,共8页
牙璋作为商周时期经常性的祭祀用物,发现于岭南多地。通过分析这些牙璋的形制变化及制作工艺后认为浮滨文化及广西所见牙璋应源于东莞村头遗址。进一步引申出岭南地区商周时期的大石铲和原始仿铜礼器与牙璋具有同等的祭祀意义。并得出:... 牙璋作为商周时期经常性的祭祀用物,发现于岭南多地。通过分析这些牙璋的形制变化及制作工艺后认为浮滨文化及广西所见牙璋应源于东莞村头遗址。进一步引申出岭南地区商周时期的大石铲和原始仿铜礼器与牙璋具有同等的祭祀意义。并得出:广西形成了自己的大石铲文化圈,并影响到越南北部;村头类型和浮滨文化则是岭南中部地区的牙璋文化圈;福建北部则可归入浙江原始瓷仿铜礼器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牙璋 分布 文化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