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lant protection UAV-based spraying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oplet deposition on Japonica rice plants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Yingli Cao Fenghua Yu +3 位作者 Tongyu Xu Wen Du Zhonghui Guo Haiya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1年第5期27-34,共8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ularity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oplet deposition on rice plants during pesticide spraying operated by a low-flying multi-rotor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viation vehicle(UAV),water-s...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gularity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oplet deposition on rice plants during pesticide spraying operated by a low-flying multi-rotor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viation vehicle(UAV),water-sensitive spray cards were placed on the leaves at the top,in the middle,and at the bottom of rice plants to acquire data on droplet deposition.In this study,a suspension containing tricylazole and hexaconazole was used in the spraying.The water-sensitive spray cards were analyzed by the droplet deposition processing software iDAS to obtai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roplets sprayed by the plant protection UAV.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found in the coverage of the droplets in different vertical positions of the rice plants.Within the effective spray width,the best coverage of the droplets was found in the area just below the rotors,whereas the coverage of areas farther away from the rotors was poor.For the different vertical positions of the rice plants,the overall droplet coverage was 58.38%at the top,33.55%in the middle,and 11.34%at the bottom of the plants;(2)for all vertical positions,the average size of the droplets ranged between 110μm and 140μm,which was suitable for the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The highest droplet density was found at the top of the plant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roplet density was similar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ce plants;(3)the diffusion ratio at the top of the rice plants(0.84)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0.57)and at the bottom(0.37).The overall relative span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ctual application.Except for the posi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nts,the relative span for the other positions of the plants was over 0.67,which is the standard value.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droplet deposition along with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rice plants during UAV-based spraying,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use of UAVs in plant protection,the improvement of chemic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and the reduction of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protection UAV droplet deposition japonica rice droplet size vertical distribution SPRAYinG nor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我国东北地区代表性粳米香气组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森涛 段晓亮 +5 位作者 张东 商博 刘辉 马航 杨潮锋 刘兴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 为探究我国东北地区4种代表性粳米(香米五优稻4号、绥粳18和非香米龙粳31、盐丰47)香气组分差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技术对粳米香气组分进行鉴定。研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4种粳米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粳米的主要香气组分构成类似,以己醛、壬醛等醛类为主;五优稻4号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品种粳米,使得其香气更加浓郁;关于粳米香气组分鉴定技术,GC-MS技术的准确度和检测范围优于电子鼻技术,而检测效率低于电子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米 香气组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快速气相电子鼻(Flash GC e-nose)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层次聚类分析(HCA)
下载PDF
东北粳稻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无人机高清影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明洋 许童羽 +3 位作者 周云成 于丰华 苗腾 马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2,共6页
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是评价水稻健康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为了解决传统监测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以东北粳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开展小区试验,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分别获取水稻... 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是评价水稻健康状况的重要农学参数,为了解决传统监测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以东北粳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开展小区试验,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分别获取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水稻冠层高清数码影像,同时利用叶绿素仪测量水稻冠层SPAD值,并对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反演SPAD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研究。结合k-means聚类和阈值分割的方法去除背景提取出水稻叶片的RGB值,构建出R、G、B及G/R、G/B、B/R、R-B、G-R、NRI、NGI、NBI共11种颜色参数,并分别用11种参数和水稻叶片SPAD做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RI、B/R、R-B 3种参数和SPAD值高度相关。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3种参数和SPAD的关系进行建模并对建模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高清影像反演SPAD是可行的,其中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NRI和SPAD的建模精度高于B/R和R-B,均方根误差(RMSE)为1.51;基于NRI、B/R和R-B的多特征输入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粳稻SPAD的RMSE为1.354,相比基于NRI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精度提升11%,BP模型能较好地对东北粳稻的SPAD进行反演,能为无人机低空遥感反演粳稻SPAD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回归分析 神经网络 数码影像 东北粳稻 叶绿素相对含量
下载PDF
粳稻米饭图像解析与感官分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程爱华 李霞辉 +2 位作者 姚鑫淼 李辉 戴常军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124份东北粳稻图像解析的白度和光泽值与米饭感官的光泽、食味、冷饭、米饭综合评分等感官食味评价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图像解析分析的白度≥1.0、光泽≥0的水稻品种,具有较优质的食味品质。图像解析测定的白度和光泽值可以快速的鉴定... 124份东北粳稻图像解析的白度和光泽值与米饭感官的光泽、食味、冷饭、米饭综合评分等感官食味评价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图像解析分析的白度≥1.0、光泽≥0的水稻品种,具有较优质的食味品质。图像解析测定的白度和光泽值可以快速的鉴定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在批量检测米饭食味时可以替代常规的感官食味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稻 图像解析 食味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产量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虹 姜楠 +6 位作者 吕国依 夏英俊 王嘉宇 孙健 唐亮 徐正进 隋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随着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应用,我国东北地区培育出大量高产粳稻品种,逐渐取代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典型粳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形态、遗传和产量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籼粳杂交对... 【目的】随着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应用,我国东北地区培育出大量高产粳稻品种,逐渐取代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典型粳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形态、遗传和产量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籼粳杂交对东北粳稻改良的影响。【方法】利用In Del和SSILP亚种特异性分子标记、程氏指数、维管束数目比分析比较中国东北与日本粳稻的籼粳成分和属性及与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东北粳稻育成品种产量比日本典型粳稻高15.79%,每穗粒数多15.22%,粳型基因频率极显著低于日本粳稻。按程氏指数分类标准,东北粳稻籼粳类型是偏粳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基因频率与穗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一、二次枝梗数及其粒数正相关。【结论】东北粳稻籼型基因频率增加导致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同时将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在较稳定水平是东北粳稻品种获得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中国东北 日本 籼型基因频率 产量
下载PDF
东北寒地粳稻烨霖无土基质育秧效果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晓娟 罗春华 +2 位作者 支庚银 姚海华 王艳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东北寒地粳稻旱育秧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水稻无土基质育秧是代替床土育秧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为明确利用烨霖基质所育东北寒地粳稻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以中龙粳1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 东北寒地粳稻旱育秧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水稻无土基质育秧是代替床土育秧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为明确利用烨霖基质所育东北寒地粳稻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以中龙粳1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实施烨霖无土基质育秧、营养土育秧(CK)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基质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早返青生长,每盘秧苗质量轻,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用工成本,改善了水稻群体茎蘖质量。与常规营养土育苗相比,该基质育秧机插水稻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无土基质 东北寒地 机插
下载PDF
东北粳稻产量对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的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航 马树庆 +3 位作者 赵晶 全虎杰 邓奎才 柴庆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7期91-98,共8页
揭示东北粳稻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对产量的影响,建立气温和积温对粳稻产量影响模式和指标。利用高山自然温度梯度,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盆栽低温处理试验。试验设7个海拔高度(低温强度)处理,3个低温持续时间(2、3、5天)处理,并设3个低温... 揭示东北粳稻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对产量的影响,建立气温和积温对粳稻产量影响模式和指标。利用高山自然温度梯度,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盆栽低温处理试验。试验设7个海拔高度(低温强度)处理,3个低温持续时间(2、3、5天)处理,并设3个低温影响时段(孕穗前期、中期和后期),1个适温对照;用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粳稻孕穗关键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影响模式符合对数或线性函数,温度越低,低温持续时间越长,导致温度影响系数越大,相对单产越低;产量与低温时段日平均气温的关系比日均最低气温更密切。孕穗期不同时段低温对水稻单产的影响有差异,穗分化前期2天短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略大于中期和后期,前期和中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后)持续3天低温的影响更显著一些,但3个时段持续5天左右低温的影响都特别显著,都导致严重减产。总体而言,粳稻孕穗关键期连续2、3、5天的平均气温每降低1℃,水稻减产率分别上升2.0、3.2、4.5个百分点;穗分化前期、中期和后期出现低温过程,期间冷积温每增加10℃·d,水稻减产率依次上升9.1、8.3、7.7个百分点;孕穗关键期冷积温在6、12、18℃·d以上,分别导致水稻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稻 孕穗期 减产率 低温处理 山地试验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东北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苍柏峰 姜浩 +4 位作者 李韫哲 戴知宁 崔菁菁 杨雪 武志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研究节肥增效施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倒伏、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水稻品种“吉农大138”为材料进行2年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模式农民传统(T1)、增密减氮(T2)、改良农民传统(T3)、有机肥替代化肥(T4)对水稻产量和... 为研究节肥增效施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倒伏、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水稻品种“吉农大138”为材料进行2年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模式农民传统(T1)、增密减氮(T2)、改良农民传统(T3)、有机肥替代化肥(T4)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氮和改良农民传统比农民传统的2年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1.42%和3.31%;穗数分别提高19.75%和14.75%,千粒重分别提高8.72%和4.99%,每平方米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增密减氮比农民传统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29.01%;且水稻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SPAD值均比农民传统模式更优化。增密减氮施肥能够增加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干物质量、光合势和增加水稻产量,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并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是一种较好的水稻轻简化栽培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粳稻 施肥模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施氮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