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体喷印脉冲电压参数配置对沉积液滴体积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 张嘉容 +3 位作者 陈曦 冯天成 张诗雨 刘慧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了精准控制电流体喷印液滴的最小体积并提高电流体喷印加工的分辨率,研究了电流体喷印的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首先,基于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喷印过程中泰勒锥的受力情况,并基于此建立了锥射流的体积分数仿真模型,探... 为了精准控制电流体喷印液滴的最小体积并提高电流体喷印加工的分辨率,研究了电流体喷印的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首先,基于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喷印过程中泰勒锥的受力情况,并基于此建立了锥射流的体积分数仿真模型,探究了初始脉冲电压参数窗口。然后,搭建了电流体喷印平台,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沉积液滴体积随脉冲电压幅值增大而减小,随脉冲频率的变化不明显,随着脉冲占空比增大,液滴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对比了参数配置前后液滴阵列的沉积液滴体积,参数配置前沉积液滴体积为40.89~45.25 nL,参数配置后平均液滴沉积体积为39.54 nL,验证了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的有效性,可为节约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微纳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 电流体喷印 沉积液滴体积 脉冲电压 占空比 脉冲频率
下载PDF
毫米级低速圆管自由射流的空中形态分析
2
作者 郭维东 张杰 +2 位作者 李翔 鲜鹏程 王冰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3,共9页
自由射流是各类机械设备和管路设施中的常见现象,对毫米级圆管低速射流空中形态的研究,可以为射流距离、水流入水姿态和相应消能及噪声的分析提供依据。为探索毫米级圆管低速射流空中形态,分别以4,5,6 mm圆管射流为对象,研究不同低速、... 自由射流是各类机械设备和管路设施中的常见现象,对毫米级圆管低速射流空中形态的研究,可以为射流距离、水流入水姿态和相应消能及噪声的分析提供依据。为探索毫米级圆管低速射流空中形态,分别以4,5,6 mm圆管射流为对象,研究不同低速、圆管直径对射流连续及破碎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射流碎破点和破碎水滴变化,测量并分析流速、连续长度和破碎水滴直径的特征以及与无量纲雷诺数Re和韦伯数We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管径相同时,射流连续长度随出口流速的增大而增长;随着管径变大,连续长度增加的幅度变小;在流速相同时,连续长度随着喷嘴内径增大而减小。射流连续长度随雷诺数Re、韦伯数We的增大而减小,在We=3 000~3 500附近由曲线关系变为直线关系,拟合出射流连续长度与We的关系式。具体描述破碎水滴的聚合过程,分析破碎后的主水滴与卫星水滴的大小、聚合方式及振动特点,其中,水滴大小与喷嘴内径存在线性关系,均随着喷嘴内径的增加而增大,卫星水滴的大小基本符合Rayleigh线性不稳定理论预测产生液滴尺寸,不同的聚合方式会导致射流掺气量的不同,为不同条件下的水流入水姿态及相应消能与降噪提供参考,并得到水滴平均振动周期为25.6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射流 低速射流 连续长度 破碎水滴 无量纲数
下载PDF
微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的形态演变特征
3
作者 蔡国辉 张晓光 +3 位作者 吴二军 刘志豪 王博 陈晓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3-1572,共10页
利用高速相机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视角拍摄了不同速度微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的流动形态,以深入理解液膜形态演变的物理机制.实验中的射流韦伯数在6.3~404.5之间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射流速度的增加,射流的流动形态经历了从层流到湍流的变化,... 利用高速相机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视角拍摄了不同速度微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的流动形态,以深入理解液膜形态演变的物理机制.实验中的射流韦伯数在6.3~404.5之间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射流速度的增加,射流的流动形态经历了从层流到湍流的变化,所形成的液膜经历了液体链条、封闭液膜、边缘失稳和波动液膜等多种流动形态.侧面视角观察到了撞击点附近射流表面存在静止毛细波,其波长随韦伯数增加呈现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的趋势.还观察到液膜顶端存在界面不稳定状态,其摆动导致沿液膜边缘产生向下传播的界面扰动,进而在液膜边缘形成液珠,液珠又可发展成指状液丝.指状液丝的生成带走了液膜中的部分流体,导致液膜在指状液丝根部上方撕裂.当射流中出现速度脉动后,会激励起液膜表面波动.若速度脉动间歇出现,液膜波动会在扰动消失后很快衰减;而持续的速度脉动会激励产生剧烈且持续的液膜摆动.这一发现证实了速度脉动引入的有限大小的扰动是激发液膜波动的必要条件.此外,液膜波动加速了液珠形成以及液珠向指状液丝的转变过程,还影响了指状液丝的空间分布.液膜摆动使两侧的撕裂点向液膜中心汇聚,形成下游的长液丝,完成了从液膜到液丝再到液滴的雾化过程.研究还利用纹影法获得了射流从层流向过渡流演变过程中液滴直径数据,发现液滴大小概率密度分布由多峰分布逐渐转变为符合Gamma函数的单峰分布.本研究得到的微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的演变规律和机制,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定量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 撞击射流 界面演变 流动形态 液滴分布 雾化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积垢和在线清洗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立文 霍金鉴 +2 位作者 鲁鑫 刘强 唐杰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压气机积垢是造成航空发动机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动机在线清洗是目前经济有效的除垢手段,积垢的清除效果与清洗系统参数密切相关。系统总结了发动机积垢机理和清除...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压气机积垢是造成航空发动机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动机在线清洗是目前经济有效的除垢手段,积垢的清除效果与清洗系统参数密切相关。系统总结了发动机积垢机理和清除技术研究现状,分析评述了用于评估积垢效应的模型,考虑垢质颗粒运动过程中的聚合、破碎和表面侵蚀,进一步量化沉积效应和时间尺度,改进数值模拟过程、提高模型精度等方面尚需优化。同时对在线清洗参数和清洗时机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了不同在线清洗参数和清洗时机的清洗效果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还应加强对射流系统的喷雾覆盖范围、液滴尺寸和清洗频率的研究,建议在积垢程度、不同压气机尺寸和在线清洗经济性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清洗工艺参数和清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颗粒物沉积 沉积模型 在线清洗 液滴尺寸 射流系统
下载PDF
双液滴同时撞击液膜流动及换热过程数值模拟
5
作者 吴寒旭 朱发兴 +4 位作者 赵可 蒋彦龙 董月 黄博阳 罗家琪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3-969,共7页
液滴撞击液膜对换热特性及液膜形态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提高机载喷雾冷却性能,促进航空工业应用与发展。采用CLSVOF方法模拟了双液滴同时撞击液膜的现象,在不同液膜厚度、液滴水平间距和重力加速度工况下,研究了液膜形态演... 液滴撞击液膜对换热特性及液膜形态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提高机载喷雾冷却性能,促进航空工业应用与发展。采用CLSVOF方法模拟了双液滴同时撞击液膜的现象,在不同液膜厚度、液滴水平间距和重力加速度工况下,研究了液膜形态演变过程及特性,探索了双液滴撞击液膜后中心射流的发展规律,分析总结了液膜与高温壁面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液膜厚度越大,中心射流上升速度越慢,射流发生断裂时刻越晚,撞击后产生的液膜回缩对壁面换热影响较大;液滴水平间距越大,中心射流上升速度越慢,增大液滴间距不改变壁面热流密度变化的趋势;重力加速度越大,中心射流上升速度越慢,射流发生断裂时刻越早,重力加速度对壁面换热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滴 CLSVOF 液膜 中心射流 换热
下载PDF
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改性对喷墨印花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杨海贞 马闯 +2 位作者 胡亚雯 周泽林 彭苏杭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 为提升墨滴在蚕丝/粘胶交织物表面的颜色性能及清晰度,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SA)对蚕丝/粘胶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CMC及SA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和颜色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接触角仪对改性前后织物的表观形貌、化学结构和润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CMC+SA改性后,青色和品红色墨滴铺展面积分别减小到148.1 mm^(2)和199.6 mm^(2),青色和品红色块的K/S值分别提升了8.4和11.4,表明CMC与SA填充了纤维间的孔隙,织物的润湿性增加,有效抑制墨滴在织物表面的扩散,增加了活性染料与纤维共价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改善了喷墨打印图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印花 羧甲基纤维素钠 墨滴铺展 蚕丝/粘胶交织物 活性染料
下载PDF
液体在横向气流中破碎的动量交换机制
7
作者 刘晓宏 温治 +3 位作者 杜宇航 苏福永 张四宗 楼国锋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液体射流的破碎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为研究破碎过程中气液间的动量交换机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气流冲击液体过程中动量交换量和动量交换效率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通过VOF to DPM模型对规律进行了验证。结... 液体射流的破碎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为研究破碎过程中气液间的动量交换机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气流冲击液体过程中动量交换量和动量交换效率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通过VOF to DPM模型对规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气流速度为40~90 m/s,气流密度为1.177~7.356 kg/m^(3)的工况范围内,动量交换效率在62%~83%变化。气液之间的动量交换量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气体密度不变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气液间的动量交换效率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气流速度一致时,动量交换效率随气体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趋于稳定。在气流物性不变时,增大液体的密度和黏度均会导致气液动量交换效率的增大。将雾滴粒径分布作为液体破碎效果的计算指标,对动量交换机制进行验证,发现在气液动量交换量相等时,液体破碎后的粒径规律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为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射流 动量交换效率 液体破碎 雾滴粒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等径开放式撞击流雾化特征及二乙二醇/水体系混合研究
8
作者 梁鹏飞 陈锦芳 +2 位作者 赵美玲 张国辉 王雅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8,共9页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不等径开放式撞击流中质量分数60%的甘油‑水溶液雾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韦伯数We(51≤We≤1605)、入射速度u(2.12 m·s^(-1)≤u≤6.37 m·s^(-1))、喷嘴直径(喷嘴1:左侧喷嘴直径(D_(1))=1.5 mm,右...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不等径开放式撞击流中质量分数60%的甘油‑水溶液雾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韦伯数We(51≤We≤1605)、入射速度u(2.12 m·s^(-1)≤u≤6.37 m·s^(-1))、喷嘴直径(喷嘴1:左侧喷嘴直径(D_(1))=1.5 mm,右侧喷嘴直径(D_(2))=2 mm;喷嘴2:D_(1)=2 mm,D_(2)=3 mm)对液膜破碎特征及液滴行为的影响,并对复合含能材料粘结剂溶剂二乙二醇与水混合过程的液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We增大,液膜破碎长度先增大,当液膜破碎模式到达无边缘模式后减小,且液膜厚度与液滴直径逐步减小,液滴速度逐步增大;随喷嘴直径增大,液膜破碎模式变化不显著,液膜破碎长度、厚度、液滴直径均增大,液滴速度则逐步减小。同时,拟合得到液膜破碎长度、液膜厚度、液滴索特平均直径D[3,2]与喷嘴直径、韦伯数间的经验关联式,采用二乙二醇与水体系验证后发现,随入射速度增大,二乙二醇与水撞击混合后液滴直径减小,分布变窄,D[3,2]数值在经验关联式±15%误差范围内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撞击流 不等径 粘结剂溶剂 液膜破碎特征 液滴行为
下载PDF
Single-jet Spray Mixing with a Confined Crossflow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慧娟 白博峰 +1 位作者 严俊杰 张海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24,共11页
In order to achieve uniform mixing between spray droplets and crossflow, cold-model experiment of a hollow-cone water spray in an air crossflow is investigated via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cases are desi... In order to achieve uniform mixing between spray droplets and crossflow, cold-model experiment of a hollow-cone water spray in an air crossflow is investigated via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cases are designed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he Eulerian-Lagrangian formulation is employed for modeling the droplets-crossflow two-phase flow while the realizable k-ε turbulence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turbulence. A new index, mixedness quality, is proposed to assess the overall mixing of the droplets in the crossfl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 (CVP) imposes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an 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droplets. Pairs of CVP with smaller scales are preferable for achieving a better mix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list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their impact from the greatest to the least: the Sauter diameter of the initial droplets, the mixing tube diameter, the spray angle, the velocity of the inlet crossflow, and the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initial droplets. A moderate droplet diameter, a smaller tube diameter, a moderate spray angle, a greater crossflow velocity and a moderate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droplet are favorable for achieving a higher mixedness quality of the jet spray in a confined cross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ING jet spray droplets CROSS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jet breakup due to amplitude-modulated (A-M) disturbance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俊 齐乐华 +2 位作者 李莉 杨方 蒋小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8年第3期686-690,共5页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cs of jet breakup, the finite volume formulations were employed to solve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continuity equation of jet. The volume of fluid(VOF) method was used to trac...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cs of jet breakup, the finite volume formulations were employed to solve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continuity equation of jet. The volume of fluid(VOF) method was used to track the free surface of jet. The spray process of the molten Pb63Sn37 alloy was simulated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by means of FLUENT code. The configuration of jets generated in different disturbance ratios and modulation ratios was obtain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oplets merge together by the number of disturbance ratio N, which agree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icture captured in the experiment. In addition, the droplet streams broken at non-optimal frequency are also uniform according to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s that the A-M disturbance can increase the width of the uniform droplet generating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调制 喷射 统一滴流 物理研究
下载PDF
旋转雾化器液滴破碎过程及颗粒分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洋 叶学民 +1 位作者 杨天康 李春曦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4期69-78,共10页
以脱酸塔内旋转雾化器为研究对象,基于VOF(Volume of fluid)和DPM(Discrete particle model)方法,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石灰浆液的一次破碎过程和雾化后的粒径分布特征,分析了雾化盘转速、单喷孔、平行双/3喷孔及孔间距对喷孔射流一次... 以脱酸塔内旋转雾化器为研究对象,基于VOF(Volume of fluid)和DPM(Discrete particle model)方法,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石灰浆液的一次破碎过程和雾化后的粒径分布特征,分析了雾化盘转速、单喷孔、平行双/3喷孔及孔间距对喷孔射流一次破碎效果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射流条件下的液滴破碎主要由周向表面波和轴向波叠加导致,并呈现出关于主流对称的形态;多喷孔射流的聚合射程与孔间距成正比关系,增加喷孔数将导致射流提前聚合;提高雾化盘转速、喷孔间距和喷孔数目均有利于减小雾化后液滴平均直径;多喷孔结构下的液滴平均直径与孔间距呈简单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脱酸塔 旋转雾化器 射流 液滴破碎 粒径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针-板电极间静电雾化微射流的动力学特性
12
作者 王贞涛 陈永钟 +3 位作者 孔茜 杨诗琪 王其锶 岑旗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350,共7页
为实现静电锥射流雾化所产生液滴的粒径、速度及其空间分布特性的可控性,研究了不同雾化基液、施加电压和供应流量下静电射流的动力学特性.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和分析了不同雾化液体在针-板电极作用下的静电雾化瞬态过程.基于大量高速图... 为实现静电锥射流雾化所产生液滴的粒径、速度及其空间分布特性的可控性,研究了不同雾化基液、施加电压和供应流量下静电射流的动力学特性.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和分析了不同雾化液体在针-板电极作用下的静电雾化瞬态过程.基于大量高速图像的离线分析,获得了不同物性参数下液滴与弯液面之间液丝形态的差异、脉动锥与稳态锥射流等几种典型射流形态以及丙二醇与正辛醇雾化模式存在的参数范围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锥射流模式下,射流初始喷射速度接近理论值;丙二醇与正辛醇仅能产生曲张不稳定性破碎;射流破碎点位置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主要集中于量纲一的破碎长度(射流破碎长度与毛细管喷嘴外径之比)约等于12的位置;当施加电压或液体供应流量过大时,稳态锥射流模式难以保持,逐渐向分叉射流、非稳态多股射流及摆动射流等非稳态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静电雾化 带电射流 动力学特性 射流形态
下载PDF
黏性流体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奇异射流的试验与模拟
13
作者 刘海龙 王建成 +2 位作者 沈学峰 郑诺 王军锋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液滴在特定条件下撞击超疏水壁面会形成奇异射流现象,该现象产生机理及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高速显微数码摄像技术,研究不同黏度(0.9~27.7 mPa.s)牛顿流体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静态接触角为158°)的动态行为,归纳奇异射流发... 液滴在特定条件下撞击超疏水壁面会形成奇异射流现象,该现象产生机理及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高速显微数码摄像技术,研究不同黏度(0.9~27.7 mPa.s)牛顿流体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静态接触角为158°)的动态行为,归纳奇异射流发生的相图.通过水平集相界面追踪法,建立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低黏度(甘油质量分数小于67 wt.%)的液滴,奇异射流现象发生在特定的We数区间.随着液滴黏度的增大,发生奇异射流的We数阈值提高.当液滴的黏度大于14.2 mPa·s后,即使继续提高液滴撞击速度(We>100),奇异射流现象不再出现.奇异射流的产生与回缩阶段液滴内空腔的形成有关,且发生射流时空腔底部有很大的压力集中区.黏度的改变会影响液滴内空腔底部气液交界处的界面形态.随着黏度增加,空腔底部气液相界面将由上凸形转变为下凹形,无法形成向上的射流.奇异射流主要发生于Re在700~1000的区域,且在该区间内奇异射流发生的We数区域较宽,可为液滴动力学行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牛顿流体 奇异射流 水平集法
下载PDF
考虑射流破碎和液滴形状的喷灌水运动轨迹改进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锐 刘一川 +3 位作者 朱德兰 吴普特 郑长娟 张晓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
喷洒液滴分布特征是模拟喷头水量和能量分布的基础。为解决现有弹道轨迹模型过度简化运动液滴的破碎过程及形状变化导致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该研究改进了弹道轨迹模型的液滴破碎过程、运动液滴形状参数和运动液滴阻力系数,提出了基于能... 喷洒液滴分布特征是模拟喷头水量和能量分布的基础。为解决现有弹道轨迹模型过度简化运动液滴的破碎过程及形状变化导致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该研究改进了弹道轨迹模型的液滴破碎过程、运动液滴形状参数和运动液滴阻力系数,提出了基于能量加权的等效液滴指标,建立了考虑射流破碎和液滴形状的喷洒水运动轨迹改进模型;采用HY50型蜗轮蜗杆式喷枪验证了模型精度,对比了不同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喷嘴直径20mm和工作压力0.35MPa时,改进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比Fukui模型和Li模型的降低了43.3%和75.1%(落地速度)、51.8%和27.1%(落地位置)和61.4%和76.1%(落地角度);以4个验证工况中落地速度为例,改进模型、Fukui模型和Li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值分别为0.53、0.93和2.21 m/s;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平均值分别为0.10、0.17和0.40。研究可为应用弹道轨迹模拟喷洒液滴分布特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喷头 弹道轨迹方程 射流 液滴 能量加权 粒径 速度 角度
下载PDF
流道结构对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孙欢 孔令真 +4 位作者 陈家庆 徐孝轩 王强强 杨寒月 李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可在有限的管式空间内将液体吸收剂雾化为微米级液滴,实现高效的气液混合,进而显著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强化气液吸收传质过程,是天然气甘醇法脱水技术由塔式向管式转变的关键设备。为提高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内液体射... 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可在有限的管式空间内将液体吸收剂雾化为微米级液滴,实现高效的气液混合,进而显著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强化气液吸收传质过程,是天然气甘醇法脱水技术由塔式向管式转变的关键设备。为提高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内液体射流破碎和气液分散混合性能,基于初始流道结构,提出3种改进流道结构。结合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方法,探究流道结构对管式气液雾化混合器雾化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筛选出更为合理的流道结构。研究结果发现:雾化压降随气量增大而增大,随气液比增大略有减小;雾化液滴粒径随气体流量和气液比增加逐渐减小;相同工况下菱形锥+带凸台流道结构的液滴粒径最小,粒径分布集中在37~60μm,较初始流道结构的粒径减小40%以上;同时该结构的雾化液滴体积分数最高,较初始流道结构的体积分数增加5~17倍。究其原因,菱形锥结构有助于引导横向气流均匀流动,有效减少壁面黏附,起到增强液滴破碎和减小液膜厚度的作用;凸台结构有助于增强气液分散效果,降低液滴平均粒径,增加雾化液滴体积分数。所得结论可推动管式天然气甘醇法脱水技术早日实现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水 气液混合 雾化性能 流道结构 横向射流破碎 液滴粒径 高速摄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二维喷射液滴在重力场中的运动模型研究
16
作者 刘展位 薄涵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9-1346,共8页
准确高效的气液两相流模拟对于核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虽然可以准确模拟粒子运动,但其计算复杂度随着粒子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难以实际应用。因此,本文在对汽水分离装置中液滴运动物理机理解释的基础上,... 准确高效的气液两相流模拟对于核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虽然可以准确模拟粒子运动,但其计算复杂度随着粒子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难以实际应用。因此,本文在对汽水分离装置中液滴运动物理机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单液滴欧拉网格逼近模型,得到了大尺寸喷射液滴的欧拉网格模型,给出了欧拉网格逼近模型对较大尺寸喷射液滴的物理机理解释和数学表达,将欧拉网格逼近方法应用于实际AP1000重力分离空间中大液滴的计算,分析了3种尺寸喷射液滴在重力分离空间中的行为,为汽水分离等装置中的大液滴分析提供有效的计算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液滴 重力场 欧拉网格逼近 汽水分离器
下载PDF
面向绝缘基底的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射流沉积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延冬 潘艳桥 +2 位作者 刘志豪 彭磊 汪卓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442,共8页
针对常规电流体喷墨打印在绝缘基底上打印时易产生射流偏斜和卫星液滴等现象,研制了一种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先对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进行数值模拟,再通过按需喷印的方式对影响射流形态和沉积行为的相关参数进行实... 针对常规电流体喷墨打印在绝缘基底上打印时易产生射流偏斜和卫星液滴等现象,研制了一种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先对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进行数值模拟,再通过按需喷印的方式对影响射流形态和沉积行为的相关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常规电流体喷墨打印结构,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可减小空间电场对绝缘基底的影响。圆孔电极直径大于1 mm的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结构具有聚焦射流和抑制卫星液滴的效果,该效果与圆孔电极直径呈负相关。此外,随着喷嘴与圆孔电极之间的距离增大,射流区域电场方向趋于更竖直。当间距大于0.6 mm时,正负极一体化电流体喷墨打印头能够有效抑制卫星液滴。工作电压幅值过小易导致液滴丢失,过大易使液滴变形。电压幅值在1.8 kV左右时,液滴平均直径约为2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喷墨打印 正负极一体化 绝缘基底 射流沉积 卫星液滴
下载PDF
不同液膜厚度条件下液滴/液膜碰撞特性
18
作者 方龙 张云峰 +1 位作者 陈博 随亚光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4期184-189,共6页
为获得不同液膜厚度条件下液滴/液膜碰撞特性,开展了大量的液滴/液膜碰撞试验,分析了液膜厚度对液滴/液膜碰撞形态的影响,构建了考虑液膜厚度影响的液滴/液膜碰撞形态辨识准则,确定了液滴/液膜碰撞产生的二次液滴数量与碰撞工况条件间... 为获得不同液膜厚度条件下液滴/液膜碰撞特性,开展了大量的液滴/液膜碰撞试验,分析了液膜厚度对液滴/液膜碰撞形态的影响,构建了考虑液膜厚度影响的液滴/液膜碰撞形态辨识准则,确定了液滴/液膜碰撞产生的二次液滴数量与碰撞工况条件间的无量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碰撞初始阶段,液滴/液膜碰撞形态与液膜厚度无关,液滴顶部速度与入射速度一致,而空腔底部扩展速度约为液滴入射速度的0.4倍;随着碰撞时间的继续,液膜厚度对液滴/液膜碰撞形态有较大影响,液膜厚度越小,越不利于二次液滴和中心射流的产生,空腔深度扩展速度呈现出随无量纲液膜厚度减小而下降的趋势;当飞溅参数KCossali大于1 500+1 000×δ-0.8时,液滴/液膜的碰撞形态为溅射,给出了发生飞溅后产生的二次液滴数量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液膜厚度 空腔 辨识准则 二次液滴 中心射流
下载PDF
关键构型参数对流动聚焦式微流控液滴生成的影响
19
作者 张帅 王博 +1 位作者 马泽遥 陈晓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7-1266,共10页
流动聚焦式液滴微流控技术借助流动聚焦效应和离散相液丝界面失稳,实现单分散微液滴的连续生成.该技术中的多相界面流动对于构型参数有较强的依赖性,表现出丰富的微尺度流动特征.本研究在前期发展的基于毛细管可变几何微流控装置的基础... 流动聚焦式液滴微流控技术借助流动聚焦效应和离散相液丝界面失稳,实现单分散微液滴的连续生成.该技术中的多相界面流动对于构型参数有较强的依赖性,表现出丰富的微尺度流动特征.本研究在前期发展的基于毛细管可变几何微流控装置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关键参数对于液滴生成模态和尺寸的影响规律.经过合理简化后,研究建立实验装置的轴对称模型,并结合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提高了数值模拟效率;通过多个实验工况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在所选择的流体组合、几何和流量参数范围内,液滴生成过程存在滴流、串滴、射流和不稳定4个模态;在固定的离散相和连续相流量组合下,上游和下游毛细管端部间距的变化会改变滴流和串滴模态下液滴的长度,而对射流模态下液滴的大小影响很小;在固定的几何参数下流量变化时,液滴长度的变化在滴流和串滴模态转换时基本连续,而在射流模态发生时产生骤降;下游毛细管的内径对模态相图影响显著,大内径下滴流模态占主导,且射流模态下液丝的射流长度变化明显,而小内径下射流模态占主导,且在大的连续相流量下存在不稳定模态.研究结果表明关键结构参数对于流动聚焦式微流控液滴的生成有重要影响,合理改变这些参数可以控制液滴尺寸和改善液滴的单分散性,可为设计和优化流动聚焦式液滴生成装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微流控 流动聚焦 流动模态 滴流 射流
下载PDF
挑流水舌入水喷溅的水滴生成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贵成 张华 彭燕祥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挑流泄洪雾化与水滴的生成及运动特性密切相关,其中水滴的生成问题是一个关键。本研究使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模型,用于模拟挑流水舌入水喷溅的水滴生成。首先,采用流体体积法获取挑流水舌的形态、速度和... 挑流泄洪雾化与水滴的生成及运动特性密切相关,其中水滴的生成问题是一个关键。本研究使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模型,用于模拟挑流水舌入水喷溅的水滴生成。首先,采用流体体积法获取挑流水舌的形态、速度和湍流动能等背景场信息。然后,利用液滴破碎的能量平衡理论构建特征参数,计算喷溅水滴的生成位置和数量。最后,使用拉格朗日方法追踪水滴的运动轨迹,并将模拟结果与水工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水舌挑距、水滴生成位置、水滴群分布和降雨强度分布与水工模型试验的观测情况和数据高度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挑流泄洪雾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挑流水舌 流体体积法 水滴生成数值模型 水滴群 降雨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