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boratory mode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eration on axial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turbulent jet flows in plunge pool
1
作者 邓军 张法星 +3 位作者 田忠 许唯临 刘斌 卫望汝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913-918,共6页
In the laboratory model experiment, the velocities of the jet flow along the axis are measured, using the CQY-Z8a velocity-meter.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s of the jet flow along the axi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In the laboratory model experiment, the velocities of the jet flow along the axis are measured, using the CQY-Z8a velocity-meter.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s of the jet flow along the axi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aeration concentration, the initial jet velocity at the entr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jet flow on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the jet flow are analyzed. It is seen that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the jet flow along the axis sees a regular vari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by the test results that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velocity along the axis decreases linearly. The higher the air concentration is, the faster the velocity will be decayed.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slope K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the air concentration.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defined as K = AC~ + Kb. The coefficient A is 0.03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ith the low air concentration of the jet flow, the thinner the jet flow is, the faster the velocity will be decay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ir concentra- 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jet flow on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is reduced. When the air concentration is increased to a certain value, the thickness of the jet flow may not have any influence on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The initial jet velocity itself at the entry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as the curves of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at different velocities at the entry are practically parallel, even coinciding one with another.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air concentration of the jet flow and disper- sing the jet flow in the plunge pool coul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jet flow on the sc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t flow air concentration velocity
原文传递
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的工作性能
2
作者 杨磻槟 丁国栋 +2 位作者 陈家庆 冯子夏 郑佳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7-2985,共9页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率直接表征溶气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溶气设备在低能耗下仍具有较高的溶气性能;溶气性能随气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溶气效率随着溶气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氧转移传质系数随溶气压力和进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进水流量区间为0.7~0.9m^(3)/h。由于新型溶气设备在使用普通球阀减压释气成泡时,仍能产生高质量的微细气泡,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设备且不易堵塞,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设备 射流强化 溶气性能 溶解氧浓度 气液两相流 多相反应
下载PDF
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4
3
作者 刘荣华 王海桥 +1 位作者 施式亮 刘何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 针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把工作面粉尘分布划分为 3个区 :射流区、回流区及涡流区来进行研究 ,建立了 3区粉尘浓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3区粉尘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即回流区、涡流区粉尘浓度较高 ,分布较均匀 ;射流区粉尘浓度相对较低 ,且粉尘浓度沿射程不断变化 ,离风筒出风口越远 ,射流断面粉尘平均浓度越高 ;射流卷吸比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不均匀性影响较大 ,射流卷吸比越大 ,整个工作面粉尘分布越均匀 .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过程中粉尘的分布 ,正确评价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和掘进通风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 分布规律 压入式通风 贴附射流 射流卷吸比 断面粉尘平均浓度
下载PDF
掺气对射流轴线速度衰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卫望汝 邓军 +3 位作者 刘斌 张叶林 钱小燕 刘小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9-33,共5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采用CQY-Z8 a型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了掺气射流的轴线速度,对不同条件下的掺气射流轴线速度衰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入射水流速度、掺气浓度以及射流水股厚度对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影响,获得了掺气射流轴线速度衰...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采用CQY-Z8 a型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了掺气射流的轴线速度,对不同条件下的掺气射流轴线速度衰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入射水流速度、掺气浓度以及射流水股厚度对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影响,获得了掺气射流轴线速度衰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射流轴线速度呈线性衰减;入射水流速度对射流轴线速度衰减基本没有影响,表现为不同入射水流速度时,各衰减趋势基本一致;掺气浓度越大,射流轴线速度衰减越快;射流水股厚度越小,射流轴线速度衰减越快。因此提高射流水体的掺气浓度,尽可能分散入水水体,可以加快射流轴线速度衰减,有效减弱射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掺气浓度 流速
下载PDF
应用PIV技术对气固两相流粒子浓度场的瞬时测量 被引量:9
5
作者 许宏庆 何文奇 +1 位作者 李良杰 张东东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6,共4页
气固两相射流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如何测量瞬态的粒子浓度和粒子速度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笔者采用PIV技术,能瞬时测量气固两相射流轴对称平面上粒子浓度分布、粒子运动速度。
关键词 PIV技术 气固两相射流 粒子浓度场 瞬时测量 运动速度 应用
下载PDF
气雾两相受限射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雍炼 夏素兰 朱家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文采用自由射流理论研究了有限空间中气雾两相射流的流动特性 ,考虑雾相的存在对气相流速的作用 ,并由此推出了受限气雾两相流气速分布和雾相浓度分布计算方法 ,结果表明雾滴的卷入对气流的流动起到了阻滞作用 ,使其流速减小 ,在此基... 本文采用自由射流理论研究了有限空间中气雾两相射流的流动特性 ,考虑雾相的存在对气相流速的作用 ,并由此推出了受限气雾两相流气速分布和雾相浓度分布计算方法 ,结果表明雾滴的卷入对气流的流动起到了阻滞作用 ,使其流速减小 ,在此基础上对受限射流在排出口附近存在的分离面进行了讨论 ,并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求解了雾滴的速度分布 ,得知当雾滴的直径dp =5 μm ,在距喷嘴出口 30mm的地方将雾滴加入到出口气速u0 =140m/s的气相射流中时 ,雾滴在 15mm左右的距离内就能被加速到与气流等速 ,最后经过实验论证得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该模型能较好的体现有限空间中的气雾两相射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射流 流速 浓度分布 气雾两相射流 自由射流 化学工程
下载PDF
煤粉射流火焰的典型形态及其转捩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琦 吴玉新 +3 位作者 张海 张扬 许开龙 吕俊复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3-416,共4页
利用Hencken型燃烧器研究了一次风速度、给粉浓度和二次风氧浓度等参数变化对煤粉射流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煤粉射流火焰形态转捩图谱.实验表明,煤粉射流火焰形态主要分为煤粉群燃火焰(亮黄色,均相燃烧主导)和单颗粒稀释火焰(暗红... 利用Hencken型燃烧器研究了一次风速度、给粉浓度和二次风氧浓度等参数变化对煤粉射流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煤粉射流火焰形态转捩图谱.实验表明,煤粉射流火焰形态主要分为煤粉群燃火焰(亮黄色,均相燃烧主导)和单颗粒稀释火焰(暗红色,异相稀释的煤颗粒燃烧主导).挥发分含量和煤粉浓度的增大均可促使稀释火焰向群燃火焰的转捩;在二次风氧浓度较高(15.3%,)时,提高一次风速度对火焰形态的影响有限,但同时降低氧浓度到10%,,则可实现群燃火焰向稀释火焰的转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cken燃烧器 煤粉射流火焰 形态转捩 一次风速度 给粉浓度 氧浓度
下载PDF
射流孔间距对横流中两孔射流稀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洋 梁嘉斌 李志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了解射流孔间距对多孔扩散器污水稀释效率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中的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横流中不同射流孔间距条件下两孔射流横向有效流速、射流浓度轨迹线、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射流孔间距的增... 为了解射流孔间距对多孔扩散器污水稀释效率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中的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横流中不同射流孔间距条件下两孔射流横向有效流速、射流浓度轨迹线、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射流孔间距的增大,第1个射流对后面射流的遮挡作用减弱,第2个射流前的横向有效流速增大,射流浓度轨迹线的弯曲程度增大;在射流近区,浓度轨迹线与下游距离呈1/2的指数关系,与射流孔间距呈-0.27的指数关系,在射流远区,与下游距离呈1/3的指数关系,与射流孔间距呈-0.18的指数关系。射流孔间距对第1个射流浓度变化影响较小,对第2个射流,射流孔间距越小,污染物浓度沿水流方向衰减速率越快,当距该射流孔超过8倍孔径后,浓度变化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射流 射流间距 稀释特性 横向有效流速 浓度轨迹线 浓度场
下载PDF
洁净室典型气流组织特性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九如 李想 +2 位作者 陈巨辉 董喜欣 辛孟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了研究洁净室典型气流组织特性,现选取人走动扬尘/门侵入污染物分别作为室内散发污染源和室外侵入污染源的典型污染源,以尘埃为室内污染物,建立了洁净室人走动扬尘/门侵入污染物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ANSYS/Fluent软件模拟的方法... 为了研究洁净室典型气流组织特性,现选取人走动扬尘/门侵入污染物分别作为室内散发污染源和室外侵入污染源的典型污染源,以尘埃为室内污染物,建立了洁净室人走动扬尘/门侵入污染物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ANSYS/Fluent软件模拟的方法,对动态洁净室两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工作面的速度场特性、污染物浓度场分布特性以及人走动扬尘/门侵入污染物对浓度场的影响特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侧送侧回气流组织形式优于上送侧回气流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相流 气流组织 速度场 浓度场
下载PDF
单喷嘴气化炉内稠密气-固两相旋流浓度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敏 刘万洲 +6 位作者 王俭 雍晓静 马银剑 张建寿 罗春桃 李伟锋 刘海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旋转射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利用PV6D颗粒测速仪测量了旋转射流气化炉内颗粒的浓度场特性。结果表明:加旋情况下,喷嘴轴线处的颗粒浓度较不加旋时衰减快,在气化炉上部的测量截面上,颗粒浓度的径向呈"驼峰"分布,而在气化炉... 旋转射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利用PV6D颗粒测速仪测量了旋转射流气化炉内颗粒的浓度场特性。结果表明:加旋情况下,喷嘴轴线处的颗粒浓度较不加旋时衰减快,在气化炉上部的测量截面上,颗粒浓度的径向呈"驼峰"分布,而在气化炉下部则分布较均匀;随着固气质量比和颗粒粒径的减小,颗粒轴线的相对浓度衰减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 颗粒浓度分布 气固两相流 PV6D颗粒测速仪
下载PDF
掺气射流水气两相流测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光清 杨永全 吴持恭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11,共7页
本文通过选择激光测速仪信号处理器BSA和Counter中的增益、高压和“门限”(OversizeRejectLevel)的取值范围,用调节和控制速度多普勒信号幅值(电压)的方法,对自掺气射流冲击水垫塘后,塘内射流主区... 本文通过选择激光测速仪信号处理器BSA和Counter中的增益、高压和“门限”(OversizeRejectLevel)的取值范围,用调节和控制速度多普勒信号幅值(电压)的方法,对自掺气射流冲击水垫塘后,塘内射流主区及扩散区中气泡及清水的时均速度和脉动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在掺气减速流中,气泡的时均速度普遍小于清水速度,而气泡的脉动速度及紊流度却大于清水相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速 水气 两相流 气泡速度 射流 水流渗气
下载PDF
基于风幕技术的厨房油烟治理及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伟 贾宝山 祁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3-2337,共5页
为了治理厨房油烟污染,通过分析厨房油烟产生的机理及特点,设计一种基于风幕技术形成的控烟流场,可防止厨房油烟外溢的新型风幕吸油烟机。提出风幕吸油烟机的"闭合流场"理论,依据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势流叠加原理,建立了... 为了治理厨房油烟污染,通过分析厨房油烟产生的机理及特点,设计一种基于风幕技术形成的控烟流场,可防止厨房油烟外溢的新型风幕吸油烟机。提出风幕吸油烟机的"闭合流场"理论,依据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势流叠加原理,建立了闭合流场的数学模型。经厨房试验表明,风幕射流出口速度初期衰减较快,后期衰减变缓,流场各点理论风速与实测风速基本吻合,数学模型合理可靠;当射流初速度为2m/s时,风幕吸油烟机的控烟吸程为1.5~1.7m,排烟控制区域中风速均在0.38m/s以上,能够有效抑制厨房油烟向外逸散;油烟机开启前后呼吸带处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由80.6mg/m^3降到了5.3mg/m^3,并结合实际厨房状况及大气环保要求,提出了综合油烟净化处理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油烟治理 风幕吸油烟机 闭合流场 汇流 环形射流
下载PDF
明渠完全掺气水流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练继建 任盼红 +1 位作者 刘东明 何军龄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明渠自掺气现象常见于水利工程,当水流流速较高时,空气在较大的紊动作用下会扩散至水槽底部形成明渠完全掺气水流,水流掺气对水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目前对掺气的研究大多通过模型试验,而模型试验又存在难以忽略的缩尺效应。本文采用混合... 明渠自掺气现象常见于水利工程,当水流流速较高时,空气在较大的紊动作用下会扩散至水槽底部形成明渠完全掺气水流,水流掺气对水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目前对掺气的研究大多通过模型试验,而模型试验又存在难以忽略的缩尺效应。本文采用混合模型、紊流模型和浓度方程建立了一套水气二相流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离散求解。采用明渠自掺气试验对该数值模型进行验证,掺气浓度和水流流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说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明渠完全掺气水流水力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明渠完全掺气水流,掺入水体的空气受强烈紊动作用可以到达水槽底部,使得壁面对掺气水流阻力作用减小,造成掺气水流流速明显大于相应非掺气水流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混合模型 浓度方程 掺气浓度 水流流速
下载PDF
明渠水流速度对自掺气发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望汝 邓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43-1246,共4页
采用针式掺气浓度仪对有压出口后明渠水流表面自掺气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测量,研究了不同出口流速条件下掺气发展区的掺气浓度分布及其沿程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流速对自掺气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流速的增大,相同断面处水... 采用针式掺气浓度仪对有压出口后明渠水流表面自掺气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测量,研究了不同出口流速条件下掺气发展区的掺气浓度分布及其沿程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流速对自掺气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流速的增大,相同断面处水流平均掺气浓度不断增加,掺气区向渠道底板扩展更加充分;在断面平均掺气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水流速度越大,水体紊动程度越高,气泡向渠道底板方向扩散越明显。结合紊动扩散理论分析,认为流速对明渠自掺气扩散的影响包括提高水流掺气浓度和增大水体紊动扩散系数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掺气 流速 掺气浓度 明渠水流
下载PDF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晓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了掌握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考察了掘进巷道风速、风筒直径、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以及风筒的悬挂高度对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 为了掌握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考察了掘进巷道风速、风筒直径、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以及风筒的悬挂高度对粉尘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掘进巷道风速为0.25-4 m/s时,提高巷道内的通风风速,可以降低巷道内的粉尘浓度,缩短呼吸性粉尘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小工作面粉尘的危害;有利于通风除尘的风筒相关参数为风筒直径0.4-0.6 m、风筒出风口到掘进工作面距离6-7 m、风筒悬挂高度2.0-2.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粉尘浓度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通风风速 风筒
下载PDF
喷气织机新型引纬片结构设计及引纬流场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永当 赵诚诚 +2 位作者 殷俊清 程云飞 顾金芋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降低喷气织机能耗,提出主喷嘴+引纬片的新型引纬方式。首先,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一种带有气路通道的新型引纬片结构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SpaceClaim模块对新型引纬片中的流场域进行抽取。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 为降低喷气织机能耗,提出主喷嘴+引纬片的新型引纬方式。首先,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一种带有气路通道的新型引纬片结构模型,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SpaceClaim模块对新型引纬片中的流场域进行抽取。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新型引纬片对称截面的速度云图、气流引纬中心线上速度衰减曲线、耗气量以及速度截面图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供气压力为0.3 MPa时,新型引纬片全流场下耗气量为1.997 m3/h,而常规单圆孔辅助喷嘴全流场下耗气量为2.822 m3/h。证明新型的主喷嘴+引纬片的引纬方式可行,并能有效降低耗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引纬片 喷气织机 引纬流场 速度衰减曲线 耗气量
下载PDF
氧热法电石合成气流床反应器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鹏远 刘辉 《煤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56-60,共5页
针对氧热法电石合成的电石生成吸热和碳燃烧放热耦合特点,构思并研究了适用该过程的两相气流床反应器。采用空气-氯化聚氯乙烯(CPVC)-磷酸钙颗粒[Ca3(PO4)2]模拟物系,实测了不同喷射气速、固体颗粒进料速度情况下气流床床层内局部气速... 针对氧热法电石合成的电石生成吸热和碳燃烧放热耦合特点,构思并研究了适用该过程的两相气流床反应器。采用空气-氯化聚氯乙烯(CPVC)-磷酸钙颗粒[Ca3(PO4)2]模拟物系,实测了不同喷射气速、固体颗粒进料速度情况下气流床床层内局部气速的轴径向分布、固体颗粒浓度的轴径向分布。结果表明:床层局部气速沿反应器轴向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在轴向位置H=0.90 m时达到最小;在同一喷射气速下,床层局部气速沿反应器径向分布随着无因次半径r/R的增加而减小;当喷射气速Ug在68.80 m/s到98.29 m/s之间变化时,固体颗粒浓度在床层轴向位置上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其值在H=0.40 m时最大;同一进料速度下,在反应区固体颗粒浓度从床层中心到床层壁面处一直在增大。上述结果表明,电石生成反应与燃烧供热反应原位耦合于气流床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热法 电石合成 气流床反应器 气速分布 固体颗粒浓度分布 流动特性 喷射速度
下载PDF
内部诱导型(DY型)旋流风口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仁民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综合归纳了一种新型带内部诱导的旋流风口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给出了不同条件下旋转射流的流型,提供了不同流型的速度分布计算式。为了用于工程设计实践,分析提出了确定诱导比、风口阻力和风口尺寸的详细数据和方法。
关键词 旋流风口 内部诱导 诱导比 射流受限度 速度分布
下载PDF
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PDA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强 李荣先 +4 位作者 崔龙铉 周力行 李文健 陈泽荣 张恩仲 《电站系统工程》 1999年第3期46-51,共6页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浓淡旋流燃烧器。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A)对浓淡旋流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出口区域两相流...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浓淡旋流燃烧器。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A)对浓淡旋流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出口区域两相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两种燃烧器几何结构下气固两相流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并且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浓淡燃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煤粉燃烧器 气固两相流 煤粉浓度 PDA 锅炉
下载PDF
基于混合-浓度模型的泄洪洞内水流掺气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练继建 任盼红 +1 位作者 刘东明 何军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0,116,共9页
掺气可以减免泄水建筑物发生空蚀破坏,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具有低成本、无模型缩尺效应和可获得较全面的流场信息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掺气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自主开发的NEWTANK数值模型,构建了混合-浓度数值模... 掺气可以减免泄水建筑物发生空蚀破坏,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数值模拟方法具有低成本、无模型缩尺效应和可获得较全面的流场信息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掺气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自主开发的NEWTANK数值模型,构建了混合-浓度数值模型用于研究掺气水流,通过对洞内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计算所得水流流速和掺气浓度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研究洞内掺气问题的可行性,此外还发现洞内形成了一个大的气流循环,上方逆向气流速度沿水流方向由2 m/s增大至5 m/s。研究表明:当闸门开度一定,来流水头由5 m增大至15 m时,水体掺气程度进一步加强,造成出口位置近底掺气浓度由0.006增大至0.060,掺气层厚度由0.08 m增大至0.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浓度模型 混合模型 浓度模型 掺气浓度 水流流速 来流水头 泄洪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