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职住平衡视角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兵 王培洪 +1 位作者 李茜 王瑶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3,共6页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的重要发展对象,旨在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城市住房需求。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以近年上海市租赁住房用地出让为据,通过供需比值和可达性指数计算方法等分析,研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特征与职...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的重要发展对象,旨在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的城市住房需求。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以近年上海市租赁住房用地出让为据,通过供需比值和可达性指数计算方法等分析,研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特征与职住平衡性,进而发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存在的郊区化与空间错配现象。通过进一步剖析保障房空间错配的形成原因及机理,最后基于职住平衡视角,从规划选址、市政交通和住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租赁住房 职住平衡 空间错配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教育不匹配环境:终身学习对工作满意度影响
2
作者 龙晓峰 罗楠 《继续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对来自武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615名上班族进行了关于教育不匹配、终身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采用差异性分析和分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单位类型员工的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差异,... 对来自武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615名上班族进行了关于教育不匹配、终身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采用差异性分析和分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单位类型员工的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针对水平匹配和水平不匹配两个不同群组,分析了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单位类型的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存在显著差异性,另外非正规学习在两个群组中对工作满意度显著负影响,在水平不匹配群组中垂直不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显著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不匹配 垂直不匹配 水平不匹配 终身学习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面向未来工作市场:发展中国家如何增强技能适应性
3
作者 于海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80,共7页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这是由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的。为应对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强技能适应性。在未来工作市场,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取代部分工作岗位,大量就业机... 世界正在经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这是由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的。为应对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强技能适应性。在未来工作市场,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将会取代部分工作岗位,大量就业机会向服务业转移,绿色经济和老龄化趋势也将引领工作市场的新生态。这些趋势揭示了未来工作市场的发展特征,明确了职业内容、职业模式、职业结构及职业技能层面的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未来技能培养应创新发展策略,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途径、完善技能治理为保障,确保技术技能型人才供应,缓解技能短缺型的供需失衡,从而构建终身技能型学习社会,增强技能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市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市场 技能需求 劳动力市场 技能错配 技能适应性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吕斌 张纯 陈天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职住错位 低收入 可支付性住房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张纯 易成栋 宋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4,共6页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职住空间错位 可达性 北京
下载PDF
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实证 被引量:17
6
作者 孙铁山 刘霄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34,共12页
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的代表,探讨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高于常住户籍人口,且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错位形态存在差异。分... 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的代表,探讨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高于常住户籍人口,且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错位形态存在差异。分行业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业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而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由计量分析发现,住房价格水平、就业集聚规模、高端产业比重和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差异均产生相似的影响;而租赁户数比重和低端产业比重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则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外来人口 常住户籍人口 居住-就业空间错位 超大城市
下载PDF
职住空间错位对城市居民通勤时间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包丹文 郭唐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7,153,共7页
城市职住空间错位的研究通常以测度就业可达性为基础,但传统测度方法在应用到国内城市时具有明显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就业可达性测度方法,通过引入就业机会权重系数,量化了城市就业机会分布不均的特征,并以此为指标分析了职住空... 城市职住空间错位的研究通常以测度就业可达性为基础,但传统测度方法在应用到国内城市时具有明显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就业可达性测度方法,通过引入就业机会权重系数,量化了城市就业机会分布不均的特征,并以此为指标分析了职住空间错位对于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南京市主城区就业可达性差异性明显,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逐步递减的趋势,且递减程度愈发明显.同时就业可达性对于低收入者的通勤时间影响显著,可达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通勤时间,但是由于低收入群体在出行方式选择上的局限性,可达性的提高无法拓展他们的就业范围,必须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角度来消减弱势群体的就业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通勤时间 MNL模型 就业可达性 职住错位
下载PDF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卫龙 高红梅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6年第4期55-63,共9页
居住和就业是城市活动的两大基本功能,城市就业与居住关系的研究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进行梳理非常必要。通过对近十几年间相关参考文献的整理和分析,从职住空间平衡、空间错位、城市通勤三方... 居住和就业是城市活动的两大基本功能,城市就业与居住关系的研究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进行梳理非常必要。通过对近十几年间相关参考文献的整理和分析,从职住空间平衡、空间错位、城市通勤三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的理论性待加强,系统性较缺乏,新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还不足。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强调要加强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并可利用各类"轨迹大数据"研究城市职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关系 职住平衡 空间错位 城市通勤
下载PDF
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新冠疫情防控、人口流动与社区治理--以深圳市X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平 许哲玮 《上海城市管理》 2022年第6期2-11,共10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挑战,深刻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基于百度慧眼、住建部门数据、卫健委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等多源大数据,以深圳X区为例,分析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疫情防控、人口流动...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挑战,深刻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基于百度慧眼、住建部门数据、卫健委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等多源大数据,以深圳X区为例,分析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疫情防控、人口流动与社区治理三者关系。结果表明,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应的高人口密度、高社交密度,与人口和土地城市化滞后引起的职住失衡和高建筑密度以及社区层面公共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等三大特征和问题。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以人为本理念,以人口流动为切入口,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培育“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协作”的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治理型更新改造,包括重视健康韧性社区规划、平战结合的应急体系规划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社区治理 人口流动 职住平衡 深圳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望保 侯长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2,40,共7页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是指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社会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职住空间关系研究学派、职住空间平衡和城市通勤、居...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是指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社会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职住空间关系研究学派、职住空间平衡和城市通勤、居住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认为国内相关研究应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从体制转型和个体社会经济特征等角度寻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演化的形成机制,并注重特殊群体,如外来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和原单位制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住空间关系和社会空间后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空间关系 过剩通勤 城市通勤行为 空间失衡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社区职住空间失配问题及其规划干预——基于中外研究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苗 陈涛 孟圆华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职住失配研究最早起源于国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当前国内研究中对于包括女性、保障房居民等弱势群体虽已有不少关注,但聚焦于低收入社区的职住均衡研究还并不多见。低收入社区的职住均衡状况受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建成环境的影响,... 职住失配研究最早起源于国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当前国内研究中对于包括女性、保障房居民等弱势群体虽已有不少关注,但聚焦于低收入社区的职住均衡研究还并不多见。低收入社区的职住均衡状况受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建成环境的影响,国家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研究范式、方法和结论往往不具备完全普适性。我国情况尤其特殊,城市化进程快,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低收入社区的空间分布和职住状况复杂。因此,本文以已有研究总结归类的三类低收入城市社区作为研究框架,试图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Cite Space)和传统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图谱式呈现当前国内外研究在此议题上的进展,通过中外文献的比较评述,分析当前低收入社区职住均衡研究对象、方法以及结论中的争议与空白,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研究发现,低收入社区建成环境差异与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差异作为影响低收入社区职住空间均衡状况的关键要素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部分导致了相关规划与治理政策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失配 低收入社区 职住特征 规划治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教育与工作不匹配问题研究
12
作者 盛世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共3页
教育与工作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是过度教育问题的延伸,近几年来才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教育与工作之间的不匹配的定义、测度方法、成因以及对工资收益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育与工作不匹配 过度教育 均质性 异质性
下载PDF
社会分层视角下广州职住空间失配的趋势演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烨 赵渺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住总量平衡,在城市多中心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居住—就业组合问题更为隐蔽,其负面影响也更为广泛而深刻。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整合居住人口、企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数据,开展广州城市职住人口分布、不同职...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住总量平衡,在城市多中心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居住—就业组合问题更为隐蔽,其负面影响也更为广泛而深刻。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整合居住人口、企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数据,开展广州城市职住人口分布、不同职业群体的交通特征及社会隔离、职住均衡度等多维分析。研究发现,广州职、住人口均集中于城市主城区和外围各中心地段;中心地段既是峰值人口密度分布地,也是多元融合区域,但以行业累计的职住失配程度也相对较大,呈现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相对于较低职业阶层人口,较高职业层级的人口主要集聚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城市主城区就业比重高而外围居住比重高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提炼广州职住匹配演化的社会分层空间模式。城市职住匹配的关键在于完善外围次级中心的就业吸纳能力和设施服务能力,一方面满足市民对于便捷交通、职住均衡的诉求,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多中心培育,从空间维度完善城市功能组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职住失配 广州 演化
下载PDF
职住分离的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云蕾 孙铁山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空间错位指数 行业差异 北京都市区
下载PDF
公共交通依赖人群出行特征研究
15
作者 刘影 郭莉 刘倩 《城市交通》 2022年第6期9-20,共12页
分析公共交通乘客的出行特征,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供给和服务。利用深圳市2015年和2017年各一周的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公共汽电车GPS数据,识别乘客日常所选公共交通方式和出行频次。据此将公共交通乘客划分为公共交通依赖和非公共交通依... 分析公共交通乘客的出行特征,有助于优化公共交通供给和服务。利用深圳市2015年和2017年各一周的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公共汽电车GPS数据,识别乘客日常所选公共交通方式和出行频次。据此将公共交通乘客划分为公共交通依赖和非公共交通依赖两大类;前者可划分为公共汽电车依赖、城市轨道交通依赖和混乘依赖三种,其中混乘依赖又细分为换乘依赖和早晚异乘依赖。对公共交通依赖人群进行出行特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勤乘客跨区出行特征明显;2)地理空间上,公共交通依赖与非公共交通依赖人群具有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且公共交通依赖人群的中短距离郊区化迁居特征明显;3)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扩张,公共汽电车依赖与城市轨道交通依赖人数此消彼长;4)公共汽电车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时间和空间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依赖性 刷卡数据 居住空间分异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区域劳动者技能错配水平及影响效应研究
16
作者 张叶 刘云波 涂晓君 《当代职业教育》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挑战下,劳动者的技能和工作是否匹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通过2,476份北京市信息技术和养老护理等行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超过三成的北京市劳动者技能不能满足当下工作所需;有12%的劳动者存在技能...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挑战下,劳动者的技能和工作是否匹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通过2,476份北京市信息技术和养老护理等行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超过三成的北京市劳动者技能不能满足当下工作所需;有12%的劳动者存在技能的落伍问题。利用序次和多分类逻辑斯特模型回归发现,相比于技能匹配的个体,技能不足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流动(跳槽)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过度技能对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流动(跳槽)呈现明显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高于技能不足的影响。对此,从关注劳动者技能"折旧"问题、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错配 工资收入 工作满意度 职业流动 终身学习
下载PDF
洛杉矶地区贫困求职者的就业可达性——郊区化是否影响空间不匹配
17
作者 胡伶倩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45-272,共28页
凯恩的空间不匹配假设认为居住在内城的弱势群体有较低的就业可达性。但有关这一假设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因为多年以来实证研究不断得出与其相悖的结论。本文探讨了1990年、2000年和2007~2011年洛杉矶地区贫困人口是否面临空间不匹配以及... 凯恩的空间不匹配假设认为居住在内城的弱势群体有较低的就业可达性。但有关这一假设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因为多年以来实证研究不断得出与其相悖的结论。本文探讨了1990年、2000年和2007~2011年洛杉矶地区贫困人口是否面临空间不匹配以及郊区化如何改变贫困人口的就业可达性。作者认为,当内城贫困人口的就业可达性比郊区贫困人口低时,则存在空间不匹配。文中就业可达性考虑以私人汽车交通为联系的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空间分布。评估结果揭示了复杂的状况:由于内城仍存在大量工作岗位,内城贫困者就业可达性比郊区贫困者更高,因此,内城贫困者并没有面临空间不匹配。但是,随着工作岗位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内城贫困人口的可达性呈现下降趋势。郊区化拉近了贫困与非贫困人口之间的可达性差距。作者研究发现,由于贫困人口未面临空间不匹配,则一些广为提倡的空间政策并不会奏效,比如郊区安置人口计划、增加内城工作岗位计划、提供更多公交服务等。作者认为,提高私人汽车拥有率可以减小空间与非空间方面的障碍,但是这一政策缺少政治可行性。规划者应该在制定空间政策时考虑协同方案,例如减少劳动力市场与住房市场的歧视,提供教育培训帮助求职者增长职业技能,以及帮助贫困人口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就业可达性 郊区化 空间不匹配假设
下载PDF
数字技能对学历-工作不匹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曹晖 曹力予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22,共21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20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对学历-工作匹配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提高地区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可以显著减少学历-工作不匹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能的提升通过缓解信息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20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对学历-工作匹配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提高地区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可以显著减少学历-工作不匹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能的提升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实现工作与学历的匹配。异质性分析表明:提升数字技能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劳动者的学历-工作不匹配程度;数字技能的错配缓解效应主要体现在中等学历劳动者。此外,数字技能的提升减少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能 学历-工作不匹配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劳动力资源错配:基于城市层面的测度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琳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11,共16页
基于“价格法”测算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基础上,利用工具变量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提高将显著降低城市劳动力资... 基于“价格法”测算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基础上,利用工具变量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提高将显著降低城市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限制劳动力流动和抑制就业市场规模扩大进而造成“劳动力-岗位”匹配失衡引起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资源错配的影响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配置过度的四五线城市和西部及东北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将市场分割的测度推进到劳动力要素和城市层面,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畅通劳动力在区域之间转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资源错配 “价格法” “劳动力-岗位”匹配
原文传递
学历错配对职业流动的影响:来自雇主-雇员匹配数据的证据
20
作者 夏安平 苏亚琴 赵丽秋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32-52,共21页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张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职于学历要求低于自身学历的工作。本文基于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了学历错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固...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张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职于学历要求低于自身学历的工作。本文基于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了学历错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固定效应的框架下,学历错配的员工有更强的离职意愿,且伴随有工作搜寻行为;与客观学历错配相比,主观学历匹配对员工流动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学历错配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在女性、城市户口、职业发展初期、非国有或集体企业员工群体中更加显著。从机制分析看出,工资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机制变量,而工作满意度、与单位价值观契合度等非货币性因素是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历错配 流动意愿 工作搜寻 市场分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