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n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dissimilar friction stir welding joints of Mg and Al alloys 被引量:5
1
作者 Amir Hossein Baghdadi Zainuddin Sajuri +3 位作者 Nor Fazilah Mohamad Selamat Mohd Zaidi Omar Yukio Miyashita Amir Hossein Kokab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285-1298,共14页
Joining Mg to Al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 at the Mg/Al interface. This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 Joining Mg to Al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 at the Mg/Al interface. This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ed samples by preventing the fracture location at the Mg/Al interface. Friction stir welding was performed to join Mg to Al at different rotational and travel speed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welded samples showed the IMCs layers containing Al12Mg17(γ) and Al3Mg2(β) at the welding zone with a thickness(< 3.5 μm).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IMCs, which was governed by welding parameters. The highest tensile strength was obtained at 600 r/min and 40 mm/min with a welding efficiency of 80%. The specimens could fracture along the boundary at the thermo-mechanically affected zone in the Mg side of the welded j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ALLOY magnesium ALLO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dissimilar WELDED joint friction STIR welding
下载PDF
Evolution of AuSnx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laser reflowed micro-solder joints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威 安荣 +3 位作者 王春青 田艳红 杨磊 孙立宁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u thickness on evolution of AuSnx IMCs, pads with 0. 1, 0. 5 and 4. 0 μm thickness of Au surface finish were utilized. Laser reflowed solder joints were aged in 125℃ isothermal ovens. 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u thickness on evolution of AuSnx IMCs, pads with 0. 1, 0. 5 and 4. 0 μm thickness of Au surface finish were utilized. Laser reflowed solder joints were aged in 125℃ isothermal ove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ittle IMC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solder and pad with 0. 1 μm thickness of Au. Even in condition of 744 hours aging, thickness of lMCs did not increase obviously. As for the joints with 0. 5 μm thickness of Au, most of AuSn4 IMCs stayed at the inteornce and were in needle-like or dendritic morpholog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ing time, AuSn4 IMCs beeame flat and changed to a continuous layer. In the joints with 4. 0 μm thickness of Au on pads, AuSn, AuSn2, AuSn4 IMCs and Au2Sn phase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As aging time was increased, more Sn rich IMC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and evolved to AuSn4 IMCs in condition of long time aging. Thickness of AuSn4 IMCs reached about 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AuSnx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laser reflowed micro-solder joints
下载PDF
Joint and supremum distributions in the compound binomial model with Markovian environment
3
作者 YU Yi-bin ZHANG Li-xin ZHANG Yi 《Applied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SCD 2011年第3期265-279,共15页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ompound binomial model in Markovian environment, which is proposed by Cossette, et al. (2003). We obtain the recursive formula of the joint distributions of T, X(T - 1) and |X(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ompound binomial model in Markovian environment, which is proposed by Cossette, et al. (2003). We obtain the recursive formula of the joint distributions of T, X(T - 1) and |X(T)|(i.e., the time of ruin, the surplus before ruin and the deficit at ruin) by the method of mass function of up-crossing zero points, as given by Liu and Zhao (2007). By using the same method, the recursive formula of supremum distribution is obtained. An example is included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binomial model Markovian environment joint distribution mass function recursive formula supremum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武文渊 冯树豆 +1 位作者 黄磊 张克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阳市中医院的99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超声组接受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中药组接受中药外敷治疗,联...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安阳市中医院的99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超声组接受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中药组接受中药外敷治疗,联合组接受中药外敷联合超声关节治疗仪治疗。对比3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奎森功能演算(Lequesne)指数评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94%(31/33)]高于超声组[75.76%(25/33)]、中药组[72.73%(24/33)](P<0.05),超声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组FGF-2高于超声组、中药组,CTX-1、COMP、Lequesne、WOMAC评分低于超声组、中药组(P<0.05),超声组、中药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组静态、动态VAS评分<中药组<超声组(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与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联合治疗KOA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骨代谢指标,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复合超声关节治疗仪 膝骨关节炎 骨代谢 疼痛
下载PDF
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处理铜氰贫液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强 伍赠玲 +3 位作者 高世康 王弘 韩良 林国钦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铜氰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进行回收处理。在络合沉淀法五水合硫酸铜投加量3.0 g/L、焦亚硫酸钠投加量2.0 g/L,硫化沉淀法九水合硫化钠加药量0.35 g/L条件下,铜氰贫液中总氰化合物、铜和硫氰酸...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铜氰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进行回收处理。在络合沉淀法五水合硫酸铜投加量3.0 g/L、焦亚硫酸钠投加量2.0 g/L,硫化沉淀法九水合硫化钠加药量0.35 g/L条件下,铜氰贫液中总氰化合物、铜和硫氰酸盐质量浓度从150.84 mg/L、121.46 mg/L、252.65 mg/L降至0.44 mg/L、86.17 mg/L、1.23 mg/L,回收金、银、铜的产值为116.62元/m^(3),扣除药剂成本后产生经济效益55.44元/m^(3)。研究结果为类似氰化企业铜氰贫液的净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氰贫液 络合沉淀 硫化沉淀 联合处理 总氰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复式膨胀节强度和轴向刚度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周方明 邵晟哲 +2 位作者 李涛涛 郭义德 张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复式膨胀节在同时受内压及轴向位移时的强度和轴向刚度.建立了复式膨胀节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考虑了非线性对复式膨胀节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EJMA工程近似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ANSYS有限元结果更接近实际情...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复式膨胀节在同时受内压及轴向位移时的强度和轴向刚度.建立了复式膨胀节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考虑了非线性对复式膨胀节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EJMA工程近似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ANSYS有限元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采用工程近似法分析复式膨胀节时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柴油机 复式膨胀节 非线性 轴向刚度 ANSYS
下载PDF
随机噪声平板下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
7
作者 李东升 王国嫣 +2 位作者 刘锦新 范红旗 李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8-2907,共10页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 光学复眼在无人系统的精确定位制导、避障导航等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光学复眼的高精度标定是保障上述任务质量的前提。通常经典的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要求光学复眼的每个子眼都必须观测到完整的棋盘格,然而,由于光学复眼结构的复杂性,在实际标定过程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为解决张氏标定法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噪声平板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算法,该算法通过子眼拍摄随机噪声平板的局部信息,可简单快速地实现任意构型和子眼数量的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为了提高光学复眼标定的稳定性,设置多阈值匹配机制解决子眼视场特征点数量稀疏导致图像匹配失效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光学复眼内外参联合标定的误差模型,用来衡量所提出算法的精确度。在与张氏棋盘格标定法进行实验对比中,验证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在光学复眼实物系统中,验证了所提联合标定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复眼 随机噪声平板 内外参联合标定 平均重投影误差 广义相机模型
下载PDF
含大剂量复方倍他米松鸡尾酒注射液在一期翻修治疗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努尔艾力江·玉山 张晓岗 +2 位作者 吾湖孜·吾拉木 李亦丞 郭晓斌 《骨科》 CAS 2024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研究一期翻修治疗假体周围感染(PJI)中局部应用含大剂量复方倍他米松鸡尾酒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一期翻修治疗并在术中使用两种不同配方鸡尾酒注射液的170例PJI病人,其中A组72例,... 目的研究一期翻修治疗假体周围感染(PJI)中局部应用含大剂量复方倍他米松鸡尾酒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一期翻修治疗并在术中使用两种不同配方鸡尾酒注射液的170例PJI病人,其中A组72例,其鸡尾酒配方中含有复方倍他米松,B组98例,配方中不含复方倍他米松。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阿片类药物需求,以及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感染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2、24、48 h,A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术后72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在术后24 h明显高于A组(P<0.05),但在48 h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48 h内明显高于A组(P<0.05),但在术后72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PONV发生率和阿片类药物使用率较B组显著较低(P<0.05)。值得注意的是,两组之间感染复发率、DVT形成、PE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大剂量复方倍他米松的鸡尾酒注射液作为一期翻修术后早期的多模式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以及PONV发生率,但对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复方倍他米松 一期翻修 镇痛 鸡尾酒
下载PDF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9
作者 徐灏 曹睿 樊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28,共13页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结合了两种材料优异的性能,在各行各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铝、钢两种金属之间理化性能的巨大差异以及极小的固溶度,导致铝/钢接头容易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接头的力学性能.然而,随着...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结合了两种材料优异的性能,在各行各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铝、钢两种金属之间理化性能的巨大差异以及极小的固溶度,导致铝/钢接头容易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接头的力学性能.然而,随着铝/钢接头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和复杂多样的应用环境,接头的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近些年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方面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汇总,旨在从接头腐蚀机理出发,提升接头的耐腐蚀性.综述了接头腐蚀形式规律,并从焊接工艺、腐蚀环境、微观组织和金属间化合物等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详细地讨论了腐蚀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理.同时,指出了接头腐蚀机理,从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改善接头耐腐蚀性能的措施,减小铝/钢接头实际服役过程中腐蚀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焊接接头 腐蚀行为 微观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辅助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效果
10
作者 刘立航 彭青强 +1 位作者 谢阳阳 李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辅助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K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接收的87例K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3)。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关节腔...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辅助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K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接收的87例K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3)。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研究组予以复方倍他米松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滑膜厚度与关节腔内积液量、炎症反应指标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滑膜厚度、关节腔内积液量较治疗前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S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辅助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滑膜厚度与关节腔内积液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复方倍他米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炎症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11
作者 谭永琚 李凯 +3 位作者 王志回 彭宇 马春柳 韦尚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与复方丹参川芎方联合方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2年7月—2025年7月收治的6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与复方丹参川芎方联合方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22年7月—2025年7月收治的6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骨桥蛋白水平(49.35±10.16)ng/mL高于对照组的(43.29±10.21)ng/mL,骨保护素水平(322.04±88.14)pg/mL、骨钙素水平(28.11±2.34)ng/mL、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0.51±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89.76±89.66)pg/mL、(33.44±2.21)ng/mL、(0.86±0.15)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1.63±0.26)mPa.s、全血高切黏度(5.64±1.04)mPa.s、全血低切黏度(12.11±2.35)mPa.s及红细胞聚集指数(2.43±0.32)均低于对照组的(1.88±0.31)mPa.s、(8.63±1.66)mPa.s、(18.49±3.36)mPa.s、(2.88±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8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联合复方丹参川芎方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既可显著提高疗效,又可改善其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髋关节功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外科脱位植骨术 复方丹参川芎方 骨代谢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Cu/SAC305/Cu焊点界面Ag和Sn扩散差异性研究
12
作者 黄哲 郑耀庭 姚尧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9期32-40,共9页
电子元器件不断向小型化发展,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焊点中的电迁移问题日益严重。电迁移现象的本质是元素扩散,为解决该问题并提升焊点的可靠性,必须深入研究焊点中的元素扩散过程。焊点通电时伴随着焦耳热,因此需综合考虑电效应和... 电子元器件不断向小型化发展,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大,因此焊点中的电迁移问题日益严重。电迁移现象的本质是元素扩散,为解决该问题并提升焊点的可靠性,必须深入研究焊点中的元素扩散过程。焊点通电时伴随着焦耳热,因此需综合考虑电效应和热效应。为解耦电迁移过程中的电流效应和热效应,分别进行了电流密度为1.04×10^(4)A/cm^(2)、温度为120℃的通电测试以及120℃下的热扩散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条件下Cu基体内Ag和Sn扩散行为存在差异,并且观察到了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IMC)。从化学亲和力的角度计算发现,Cu-Sn的化学亲和力约为Cu-Ag的4倍,这表明Cu-Sn间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阻碍Sn在Cu基体中的扩散。最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DAg/DSn比值为2.788~7.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技术 Cu/SAC305/Cu焊点 扩散 金属间化合物 化学亲和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先进封装Cu-Sn互连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31-43,共13页
对先进封装中Cu-Sn焊点之间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形成机理与生长控制进行阐述,分别从Cu-Sn焊点界面之间增加阻挡层与锡焊点内部掺杂合金元素两个方面介绍了Cu-Sn焊点之间良性IMC层的形成与生长控制机理。重点介绍了尺寸效应、热迁移... 对先进封装中Cu-Sn焊点之间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形成机理与生长控制进行阐述,分别从Cu-Sn焊点界面之间增加阻挡层与锡焊点内部掺杂合金元素两个方面介绍了Cu-Sn焊点之间良性IMC层的形成与生长控制机理。重点介绍了尺寸效应、热迁移和电迁移三种因素促进焊点界面恶性IMC层的形成原理,分析了恶性IMC层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与失效模式。对国内外控制良性IMC层的形成与生长的研究和抑制恶性IMC层的形成与生长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总结了近年来IMC层生长过程对先进封装Cu-Sn焊点可靠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从焊点可靠性角度对良性IMC层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改良和创新两个方面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封装 铜-锡焊点 可靠性 金属间化合物(IMC) 界面反应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与复配增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华洋 刘力 +3 位作者 胡安龙 黄云霄 卫国羽 赵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目的】探明对高粱炭疽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杀菌剂及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药剂组合,为高粱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异菌脲和噻呋酰胺6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 【目的】探明对高粱炭疽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杀菌剂及增效作用明显的复配药剂组合,为高粱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唑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异菌脲和噻呋酰胺6种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高粱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及EC_(50);根据测定结果,选取活性较高的2种药剂按不同比例复配,测定复配剂对高粱炭疽病菌的抑制率、EC_(50)、共毒系数(CTC)及联合毒力,以评价其增效作用,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6种供试药剂对高粱炭疽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97%咪鲜胺TC的毒力最强,EC_(50)为0.0021 mg/L;98%吡唑醚菌酯TC次之,EC_(50)为0.6103 mg/L。97%咪酰胺TC与98%吡唑醚菌酯TC复配比例为9︰1时,抑制效果最佳,EC_(50)为0.0015 mg/L,CTC为155.49;复配比例为1︰3时,增效作用最佳,EC_(50)为0.0036 mg/L,CTC为230.95。【结论】97%咪酰胺TC与98%吡唑醚菌酯TC复配比例为1︰3的增效作用最佳,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推广应用于田间防控高粱炭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炭疽病菌 室内毒力 复配 抑制率 EC50 共毒系数 联合毒力
下载PDF
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15
作者 杜超 王海川 +1 位作者 李振华 桑原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6-8,1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对照组... 目的:分析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与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单纯行关节镜清除术,研究组采用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后,2组肿瘤因子-α、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周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应用于重度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炎症水平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膝关节炎 关节腔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 关节镜清除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复合型共治实践与经验——以金华市社会治理创新为例
16
作者 程川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45-49,共5页
复合型治理模式是对政府单一主导治理模式的优化完善,突出政府主导、主体多元、结构开放、功能多样。机制建构具体表现为政府负责兜底、社会组织自主、设计多元机制、配套信息技术。浙江金华坚持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复合型治理模式是对政府单一主导治理模式的优化完善,突出政府主导、主体多元、结构开放、功能多样。机制建构具体表现为政府负责兜底、社会组织自主、设计多元机制、配套信息技术。浙江金华坚持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际上形成了探索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复合型共治的新局面。建构“共建共治共享”复合型共治机制,应由政府负责兜底,社会组织自主,开放运作机制,配套信息技术,同时要整体规划,长效推进,并整合好基层自治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基于全IMC焊点的互连芯片的模态分析
17
作者 操慧珺 蔡文智 +1 位作者 朱鹏鹏 张志昊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4-6,共3页
焊接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以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与传统铜锡焊接材料的高适配性,成为应对芯片微型化、高功率化发展需求的优良焊点材料。依据堆叠芯片的典型结构进行简化建模,以全... 焊接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以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与传统铜锡焊接材料的高适配性,成为应对芯片微型化、高功率化发展需求的优良焊点材料。依据堆叠芯片的典型结构进行简化建模,以全Cu_(6)Sn_(5) IMC焊点代替传统锡基焊点,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进行特征频率分析,得到前3阶固有频率及对应的振型,然后分析模型前3阶固有频率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间化合物(IMC)焊点 芯片 模态分析
下载PDF
分布式雷达多域张量分解抗复合干扰方法
18
作者 潘步年 谭睿 +3 位作者 汪兵 余显祥 沙明辉 崔国龙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针对分布式雷达抗干扰问题,利用信号的多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极化-空-时域联合处理的抗复合干扰方法。建立一发多收的分布式极化阵列雷达系统模型,根据接收信号的极化-空-时域特性,将其重构成一个三阶张量,进而利用张量的标准分解对目... 针对分布式雷达抗干扰问题,利用信号的多域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极化-空-时域联合处理的抗复合干扰方法。建立一发多收的分布式极化阵列雷达系统模型,根据接收信号的极化-空-时域特性,将其重构成一个三阶张量,进而利用张量的标准分解对目标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压制与灵巧干扰的抑制;然后利用真目标位置信息及速度信息的唯一性,通过多站点联合定位实现对欺骗干扰的抑制,同时估计目标的位置坐标与速度矢量。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雷达 复合干扰 多域处理 张量分解 联合定位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rmal Cyc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hear Strength of Sn3.5Ag0.75Cu and Sn63Pb37 Solder Joints on Au/Ni Metallization
19
作者 Hongtao CHEN Chunqing WANG +1 位作者 Mingyu LI Dewen TI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cyc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joint strength of Sn3.5Ag0.75Cu (SAC) and Sn63Pb37 (SnPb) solder joints was investigated. SAC and SnPb solder balls were soldered on 0.1 and 0.9 μm Au fi...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cyc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joint strength of Sn3.5Ag0.75Cu (SAC) and Sn63Pb37 (SnPb) solder joints was investigated. SAC and SnPb solder balls were soldered on 0.1 and 0.9 μm Au finished metallization, respectively. After 1000 thermal cycles between -40℃ and 125℃, a very thi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layer containing Au, Sn, Ni, and Cu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AC solder joints and underneath metallization with 0.1 μm Au finish, and (Au, Ni, Cu)Sn4 and a very thin AuSn-Ni-Cu IMC layer formed between SAC solder joints and underneath metallization with 0.9 μm Au finish. For SnPb solder joints with 0.1 μm Au finish, a thin (Ni, Cu, Au)3Sn4 IMC layer and a Pb-rich layer formed below and above the (Au, Ni)Sn4 IMC, respectively. Cu diffused through Ni layer and was involved into the IMC formation process. Similar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was also found for SnPb solder joints with 0.9μm Au finish. The results of shear test show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SAC solder joints is consiste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nPb eutectic solder joints during thermal cyc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3.5Ag0.75Cu Solder joint Au finish Intermetallic compound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i Addition on Pure Sn Solder Joints: Interfacial Reaction, Growth Behavior and Thermal Behavior 被引量:1
20
作者 LAI Yanqing HU Xiaowu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3期668-675,共8页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i conte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Sn solders were studied.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and growth behavior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 layer(η-Cu6 Sn5 + e-Cu3 Sn) for various soldering 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i contents on the properties of Sn solders were studied.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and growth behavior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 layer(η-Cu6 Sn5 + e-Cu3 Sn) for various soldering time and the influence of Bi addition on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Sn-x Bi solder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u6 Sn5 IMC could be observed as long as the molten solder contacted with the Cu substrate. However, with the longer welding time such as 60 and 300 s, the Cu3 Sn IMC wa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6 Sn5 and Cu substr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dering time, the thickness of total IMCs increased, meanwhile, the grain size of Cu6 Sn5 also increased.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Bi elemen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growth of total IMCs,but excessive Bi(≥ 5 wt%)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u6 Sn5 and Cu3 Sn IMC in Sn-x Bi/Cu microelectronic interconnects. Furthermore, with the Bi contents increasing(Sn-10 Bi solder in this present investigation), some Bi particles accumulat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6 Sn5 layer and the sol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Sn-xBi SOLDER joints INTERFACIAL reaction thermal BEHAVI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