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心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国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2,159,共6页
心学的观念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哲学进路,而且展现了其价值的取向。心学以良知为核心观念,在价值观的意义上,良知内在地包含人性关切或仁道关怀,不把人看成物或工具。心学的另一重要命题是“心即理”,其涵义之一表现为个体意识和普遍规范... 心学的观念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哲学进路,而且展现了其价值的取向。心学以良知为核心观念,在价值观的意义上,良知内在地包含人性关切或仁道关怀,不把人看成物或工具。心学的另一重要命题是“心即理”,其涵义之一表现为个体意识和普遍规范或普遍原则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背后的价值意义,表现为对个体权利与群体责任的双重肯定。以心为体所隐含的意义关切与良知所内含的责任意识相结合,进一步引向天下的情怀。在王阳明那里,这种天下情怀具体表现为万物一体的观念,其中蕴含着走出封闭的自我、以仁道方式对待他人的意向。以“心”为体所隐含的意义关切、“良知”所内含的责任意识、“万物一体”所涉及的天下情怀,同时面临着具体落实的问题。在王阳明心学中,这一问题与“知”和“行”的关系相涉,后者意味着现实世界或意义世界是以人的参与和建构活动为基础的,而真正的参与同时表现为实际的做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良知 心即理 万物一体
下载PDF
论司法的道德能力 被引量:18
2
作者 江国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44,共18页
道德能力是人类对于文明和德性生活的认知、追求和向往之能力,是人类直面野蛮、战胜邪恶、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内在力量。司法的公信力取决于司法的道德能力。它内在地包含法官的道德认知和把握能力,道德维护和促进能力以及道德引导和... 道德能力是人类对于文明和德性生活的认知、追求和向往之能力,是人类直面野蛮、战胜邪恶、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内在力量。司法的公信力取决于司法的道德能力。它内在地包含法官的道德认知和把握能力,道德维护和促进能力以及道德引导和塑造能力。在司法过程中,司法道德能力在个案中往往通过行为的正当化处理、争讼的伦理化转译、诉诸法律的德性条款等方法合乎逻辑地发挥作用。在发生学意义上,这种对司法公信力具有浸润性作用的司法道德能力并非自然的产物,而是教化的成果。故此,在法学教育体系中,当为司法伦理教育留足空间;在社会建设中,应重视社会伦理体系和社会正义的构造,为司法的道德能力成长营造适宜的生态土壤;在国家法治建设中,须恪守立法正义,充盈法治的道德底蕴,为司法的道德能力发挥作用设置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能力 司法良知 核心价值观 “于欢案” 良法善治
下载PDF
论我国司法制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邢鸿飞 侯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162,共11页
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是良善司法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为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所追求。司法公正要求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司法效率追求国家有限司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司法独立[1]致力于实现内外部的相对独立和整体独立,三者... 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是良善司法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为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所追求。司法公正要求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统一,司法效率追求国家有限司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司法独立[1]致力于实现内外部的相对独立和整体独立,三者关联促进,影响着司法制度的具体设置。当前,第三轮司法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现有权力配置下如何厘清三者关系,尤其是在三者存在一定冲突时,如何寻求不同取向间的平衡成了探索改革的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司法独立 司法改革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的实质及价值取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二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
作为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适用的对象与刑法性质一致,其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倾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表面上是刑事法律适用的严与宽,实质上则是司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司法良知... 作为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适用的对象与刑法性质一致,其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倾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表面上是刑事法律适用的严与宽,实质上则是司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司法良知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法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功能中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充分反映了该政策的价值取向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司法良知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8
5
作者 夏锦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在实体价值层面的最大特色是司法的宗法伦理理性。“经义断狱” ,充分体现了儒家之礼对中国古代司法活动的影响 ,礼治主义成为中国传统司法的最高原则 ;“德主刑辅” ,着力提升道德在中国古代司法中的重要性 ,深刻反映了传统司法的德治主义精神 ;“御笔断罪” ,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对司法的控制 ,透视出中国传统司法中皇权至上的实质和鲜明的人治主义色彩 ;“和谐与无讼” ,代表着传统中国人对诉讼司法目的的理想追求 ,是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史 古代司法 传统司法文化 司法文化价值取向 儒家伦理
下载PDF
司法审判中人工智能的介入式演进 被引量:18
6
作者 涂永前 于涵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48-55,共8页
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时代,由于算法、数据、算力的齐力推动,人工智能介入司法审判的正向影响力会逐步提高,这是对构建"智慧法院"的最佳诠释。尽管这一大趋势不可逆转,但就此得出可以完全由人工智能进行司法审判之结论未... 在大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时代,由于算法、数据、算力的齐力推动,人工智能介入司法审判的正向影响力会逐步提高,这是对构建"智慧法院"的最佳诠释。尽管这一大趋势不可逆转,但就此得出可以完全由人工智能进行司法审判之结论未免过于极端。由法律适用中的三段论逻辑视角观之,传统法官相比于人工智能而言有着难以取代的优势。该议题的实质并非将两者完全孤立,而在于如何恰当地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以扫平两者衔接的制度障碍。较为稳妥与可行的方式是将差别审判与事后监督相结合,即在明确人工智能适用范畴的同时,辅之程序性保障,以期规避实践中可能产生的种种缺陷,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司法审判 价值定位 差别审判 事后监督
下载PDF
从价值取向到涵摄目的:“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概念澄清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晓青 刁佳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9,共13页
有关"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论争议与实践藩篱源自学界未能将其作为一项法律概念加以分析。从法律概念的价值取向与涵摄目的入手,可以发现著作权法对公共领域的价值偏好界定了"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内涵;著作权法的司... 有关"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论争议与实践藩篱源自学界未能将其作为一项法律概念加以分析。从法律概念的价值取向与涵摄目的入手,可以发现著作权法对公共领域的价值偏好界定了"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内涵;著作权法的司法实践划定了"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外延。在价值取向支配与典型对象框定下,"思想/表达二分法"为涵摄非典型对象提供了价值依托与类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概念 价值取向 涵摄目的 思想/表达二分法 公共领域
下载PDF
社会价值变迁中的司法确定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4-99,共6页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也在发生深刻的演变,社会价值冲突可能带来司法的不确定性。要获得司法的确定性,需要避免的是司法结论的"质"的不确定性,而这种"质"的不确定性在我国是由社会价值变迁中价值分裂带来的。...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也在发生深刻的演变,社会价值冲突可能带来司法的不确定性。要获得司法的确定性,需要避免的是司法结论的"质"的不确定性,而这种"质"的不确定性在我国是由社会价值变迁中价值分裂带来的。如果我们需要追求司法确定性,就必须凝聚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这是法律适应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 司法确定性 个人本位 家庭本位
下载PDF
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严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
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目前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远远超出... 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目前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远远超出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规模和数量,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我们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和对策,大幅度降低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发生的频率和规模,更好地发挥群体诉讼的正面作用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纠纷 群体诉讼 司法政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我国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之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公正与效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两大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当两者在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发生矛盾而难于通过协调实现均衡时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许多方面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正”为其价值取向的。司法改革应当改革... 公正与效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两大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当两者在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发生矛盾而难于通过协调实现均衡时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许多方面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正”为其价值取向的。司法改革应当改革这种取向 ,以公正作为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价值目标 中国 公正 效率 司法制度
下载PDF
论我国司法鉴定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冰 《西江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4-7,共4页
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立法为司法鉴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但是由于所规定过于简单、笼统 ,缺乏系统性而不能适应司法鉴定实践的需要 ,影响了司法鉴定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存弊端 。
关键词 立法 司法鉴定 诉讼结构 程序公正 诉讼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定位
12
作者 王建国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全球化不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对司法独立制度建设方面的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 全球化不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对司法独立制度建设方面的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设计中国的法制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司法独立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行政判例价值分析及其实现
13
作者 王福友 李宝君 《行政与法》 2004年第8期80-82,共3页
我国应该认同行政判例的制度价值,在行政法领域为判例留下可以适用的空间。目前宜采以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来作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运行的模式,并在包括司法改革在内整个法治建设的框架内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存在提供前提条件,以实现其与我国... 我国应该认同行政判例的制度价值,在行政法领域为判例留下可以适用的空间。目前宜采以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来作为我国行政判例制度运行的模式,并在包括司法改革在内整个法治建设的框架内为行政判例制度的存在提供前提条件,以实现其与我国法律体系的兼容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判例 价值分析 实现
下载PDF
民事检察监督现状的理论分析
14
作者 李爱荣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7-48,50,共3页
民事检察监督的作用是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益。但在实践中,民事法律监督的这一法律地位还未真正确立,检察机关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这一状况除立法上的原因外,未建立民事检察监督科学的评价标准也是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除完善法律... 民事检察监督的作用是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益。但在实践中,民事法律监督的这一法律地位还未真正确立,检察机关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这一状况除立法上的原因外,未建立民事检察监督科学的评价标准也是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除完善法律的可操作性外,还应对民事检察监督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作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司法公正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海洋强国战略下扩张海事司法管辖权的障碍及其破解——基于美国海事法经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靳匡宇 卢玮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20年第1期36-46,共11页
海洋强国战略下,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呈现出扩张化趋势,由学界首倡的“三审合一”制度构想,构成了海事司法管辖权良性扩张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应警惕其扩张过程中存在的异化和偏离现象。实践中存在忽视海商法特性而根据民法一般性规定简... 海洋强国战略下,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呈现出扩张化趋势,由学界首倡的“三审合一”制度构想,构成了海事司法管辖权良性扩张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应警惕其扩张过程中存在的异化和偏离现象。实践中存在忽视海商法特性而根据民法一般性规定简单化处理海商案件的趋势,海事法院和普通法院趋同性明显,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管辖权冲突,亟需价值视角的纳入,以弥补海事司法管辖权功能化下的不足。无独有偶,美国扩张海事管辖权的历程存在类似的难题,堪为前车之鉴。下一步应通过分析海事管辖权在应然层面的价值取向,厘清海事管辖权功能边界,并倡导海事自体性的适度回归,采取“以进为主,以退为辅”的策略,为海事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司法管辖权 价值取向 功能边界
下载PDF
检察案件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及价值取向
16
作者 张鸣 胡一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2-35,共4页
案件质量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生命线,但传统的线型案件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检察机关的工作需要。建立检察案件管理机制,为办案服务、提速、监督、保障,严格规范行使检察权,保证案件的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提高办案效率,是当前... 案件质量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生命线,但传统的线型案件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前检察机关的工作需要。建立检察案件管理机制,为办案服务、提速、监督、保障,严格规范行使检察权,保证案件的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提高办案效率,是当前检察工作的迫切需要。结合检察工作发展规律及检察工作实际需要,探究检察案件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及价值取向,以期能对建立新型的、统一的检察案件管理机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管理机制 程序监督 理论基础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7
作者 张宇 张强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78-84,共7页
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从产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1]在这过程中,各地司法机关始终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高度,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机制,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现了我国少年司... 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从产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1]在这过程中,各地司法机关始终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高度,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机制,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现了我国少年司法刑罚轻缓化的趋势和"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人,促使其顺利实现再社会化的价值取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使这些创新工作机制最终确立了下来,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少年司法制度 价值取向 制度完善
下载PDF
论小额速裁程序的优化与完善
18
作者 顾彬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201 3年新民诉法推出了小额速裁程序,然而可供司法实践适用的规定匮乏。小额速裁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当以司法效率为重,保证底线正义。在司法运行中,小额速裁程序存在着适用条件不完善、启动机制不明确、审理程序不简化及救济程序缺失等问... 201 3年新民诉法推出了小额速裁程序,然而可供司法实践适用的规定匮乏。小额速裁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当以司法效率为重,保证底线正义。在司法运行中,小额速裁程序存在着适用条件不完善、启动机制不明确、审理程序不简化及救济程序缺失等问题,应当从严限定小额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法院享有启动权,简化和优化审判程序,设置判决异议程序,疏导当事人救济诉求,尽快健全与完善小额速裁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速裁程序 价值定位 司法效率 底线正义
下载PDF
论司法心理生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定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兴乐 《政法学刊》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测谎作为一项新的刑事技术,在案件侦查中具有度量心理压力状态、提取犯罪心理痕迹、实施良性心理影响的独特功能。同时由于测谎结论的概率性、对谎言判断的间接性和适用范围的条件性等特点是测谎技术的局限性所在。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把... 测谎作为一项新的刑事技术,在案件侦查中具有度量心理压力状态、提取犯罪心理痕迹、实施良性心理影响的独特功能。同时由于测谎结论的概率性、对谎言判断的间接性和适用范围的条件性等特点是测谎技术的局限性所在。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把测谎技术作为侦查工作的辅助性技术手段和审查判断证据的重要方法是恰当的价值定位,不排除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成为直接提供诉讼证据的司法鉴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心理生理测试 测谎结论 价值定位
原文传递
从批判到多元阐释:新中国成立七十年良心道德范畴发展历程管窥
20
作者 蔡志栋 《思想与文化》 2019年第2期92-112,共21页
对于良心(良知)范畴,社会主义价值反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批判,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肯定,并揭示了良心概念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评价以及保证和监督三大功能,还有社会性、内在性和综合性三大特征。1990年代之后,良心概念逐... 对于良心(良知)范畴,社会主义价值反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批判,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肯定,并揭示了良心概念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评价以及保证和监督三大功能,还有社会性、内在性和综合性三大特征。1990年代之后,良心概念逐渐丧失了其作为意识形态价值导向范畴的地位,成为了专门的学术研究对象。人们从中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史等角度对之展开了多维度的审视。这个过程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良心概念内涵理解上的深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越来越成为一个客观之物,歧义纷呈。然而,即便如此,良心的诠释历程还是体现了处于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的人们对于恒久性价值原则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良心 价值导向 选择 道德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