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linkage mapping and QTL identification for salinity tolerance in Indian mustard(Brassica juncea L.Czern and Coss.)using SSR markers
1
作者 Rekha Patel Sumit Jangra +2 位作者 Ram Avtar Neelam R.Yadav Ram C.Yadav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3年第3期191-205,共15页
Soil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at limits crop yield and nearly 7%of the total area worldwide is affected by salinity.Salinity-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causes membrane damage during germi... Soil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at limits crop yield and nearly 7%of the total area worldwide is affected by salinity.Salinity-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causes membrane damage during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Indian mustard is a major oilseed crop in India and its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are severely affected by salt stress.Breeding Brassica cultivars for salinity tolerance by conventional means is ver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alt tolerance is needed to facilitate breeding for salt tolerance in Brassica.In this investigation,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associated with salt tolerance were identified using F_(2:3)mapping population developed from a cross between CS52(salinity tolerant)and RH30(salinity sensitive).Parents and F_(2:3)were evaluated under controlled and salinity stress conditions for 14 morpho-physiological traits for two consecutive generations(F2 and F_(2:3)),explaining proportion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under control condition.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markers were used for mapping studies.A genetic linkage map based on 42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markers was constructed covering 2298.5 cM(Haldane)to identify the loci associated with salt tolerance in Brassica juncea.Forty-one SSRs showing polymorphism in the parents(CS52 and RH30)were mapped on 8 linkage groups(C1–C8).One marker(nga 129)did not map to any of the linkage group and was excluded from mapping.Linkage group 5(C5;317.9 cM)was longest and linkage group 1(C1,255.0 cM)was shortest.Further,we identified 15 QTLs controlling 8 traits using F_(2:3)population.These QTLs explained 12.44–60.63%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with a LOD score range of 3.62–5.97.Out of these QTLs,QMI4.1 related to membrane injury showed 51.28%phenotypic variance with a LOD score of 3.34.QTL QBYP8.1 related to biological yield per plant showed 60.63%phenotypic variance at a LOD score of 3.62.The highest LOD score of 5.97 was recorded for QTL related to seed yield per plant(QSYP4.1).Major QTLs were QTL for biological yield per plant(QBYP8.1),QTL for siliquae per plant(QSP4.1),QTL for primary branches(QPB4.1),QTLs for seed per siliqua(QSS4.1,QSS4.2),QTL for seed yield per plant(QSYP4.1),and QTL for membrane injury(QMI8.1)which showed more than 50%phenotypic variance.These QTLs identified in our study need to be confirmed in other populations as well so that these can be used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and breeding to enhance salt tolerance in Brassica jun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juncea Salt stress tolerance SSR markers Linkage mapping QTL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海拔变化对棒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苗明军 李菊 +7 位作者 林杨 廖继超 雷晓葵 李志 杨亮 钟建 李跃建 常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6-1443,共8页
【目的】分析海拔变化对棒菜(Brassica juncea var.crassicaulis Chen&Yang)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川西高原棒菜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田3号棒菜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在不同海拔... 【目的】分析海拔变化对棒菜(Brassica juncea var.crassicaulis Chen&Yang)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川西高原棒菜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田3号棒菜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在不同海拔(1510、2081、2579和2936 m)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海拔及各性状指标与棒菜产量的关系。【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下,棒菜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88%~33.51%,农艺性状以食用茎粗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单株毛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和食用茎长随海拔上升总体减小,且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食用茎粗、皮厚、单株毛重、单株净重和小区产量随海拔上升总体先增大后减小,且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小区产量与食用茎粗、皮厚、单株毛重和单株净重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棒菜产量变化主要受海拔、食用茎粗、茎秆节间长度和单株毛重的影响,决定系数为0.993;4个自变量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依次为海拔(0.484)>单株毛重(0.421)>食用茎粗(0.338)>茎秆节间长度(0.180),间接通径系数排序依次为食用茎粗(0.495)>单株毛重(0.479)>海拔(0.450)>茎秆节间长度(0.127)。【结论】为使金田3号棒菜在川西高原地区有较高的产量,应重点做好海拔、食用茎粗和单株毛重的选择,同时兼顾茎秆节间长度。金田3号棒菜在海拔2579 m产量最高,可在该区域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菜 海拔 农艺性状 产量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芥菜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建忠 戴昀 +8 位作者 叶鑫雨 李国亮 章时蕃 李菲 张慧 袁凌云 陈国户 汪承刚 张淑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为建立芥菜营养品质标准评价体系,筛选优良品质的芥菜品种,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对14份芥菜材料的干物质、VC、粗蛋白、粗纤维、葡萄糖、果糖、草酸、苹果酸、柠檬酸9个品质... 为建立芥菜营养品质标准评价体系,筛选优良品质的芥菜品种,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对14份芥菜材料的干物质、VC、粗蛋白、粗纤维、葡萄糖、果糖、草酸、苹果酸、柠檬酸9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份芥菜材料的9个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在16.46%~66.67%之间,说明不同芥菜材料单一指标间的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综合品质得分较高的是1917012、1917396、1917381,较低的是1917351、祥瑞182;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营养品质优良的芥菜材料为1917396、1917397、1917381,较差的为1917152、祥瑞182。综合来看,芥菜材料1917396和1917381表现优异,营养品质好。这2份材料的干物质、VC等含量较高,也证明该评价体系可以极大的消除单一指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营养品质 多元统计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Ⅲ.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 juncea对锌镉的吸收和积累 被引量:79
4
作者 蒋先军 骆永明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4-670,共7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锌镉污染的忍耐、积累能力 ,以检验这种植物修复Zn、Cd污染土壤的可能性及其潜力。在加入Zn 5 0 0和 1 0 0 0mgkg- 1 的土壤中 ,印度芥菜生长 66天后 ,叶片中积累Zn的平均浓度分别达 2 80和 662m...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锌镉污染的忍耐、积累能力 ,以检验这种植物修复Zn、Cd污染土壤的可能性及其潜力。在加入Zn 5 0 0和 1 0 0 0mgkg- 1 的土壤中 ,印度芥菜生长 66天后 ,叶片中积累Zn的平均浓度分别达 2 80和 662mgkg- 1 ,地上部带走的Zn分别为每盆 2 1 95和 341 2 μg。在加入Cd 2 0 0mgkg- 1 的土壤中生长的印度芥菜 ,叶片中积累Cd浓度为 1 61mgkg- 1 ,地上部带走的Cd为每盆 381 μg。和普通植物相比 ,印度芥菜更能将Zn和Cd从根运输到地上部。Zn 5 0 0mgkg- 1 处理的土壤在种植印度芥菜后其NH4NO3提取的Zn显著高于不种植物的处理 ;土壤添加Cd 2 0 0mgkg- 1 的处理NH4NO3提取的Cd也显著高于不种植物的处理 ,可能的原因是植物根分泌出特殊的分泌物 ,专一性地螯合溶解根系附近的难溶态Zn和Cd,从而提高土壤溶液中的浓度。印度芥菜对Zn、Cd有较强的忍耐和富集能力 ,是Zn、Cd污染土壤修复有潜力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金属富集植物 BRASSICA juncea 吸收 积累 印度芥菜
下载PDF
抗根肿病长柄芥育种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5
作者 李崇娟 杨鼎 +6 位作者 吕凤仙 和江明 兰梅 杨红丽 徐学忠 胡靖锋 张丽琴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2-89,95,共9页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 通过远缘杂交及回交将白菜的抗病基因导入到芥菜中,创制获得优质的抗根肿病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育种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法,对10份抗根肿病白菜材料进行抗性分析,筛选出1份可作为长柄芥抗根肿病育种材料创制的抗性资源CCR21002。利用CCR21002分别作为父本、母本提供抗根肿病基因,与长柄芥进行远缘杂交,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正反杂交种F1,选取植株形态偏向芥菜的F1与长柄芥回交获得BC_(1),对BC_(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析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回交一代比杂种一代更难获得,胚挽救成活的13株BC_(1)中,仅筛选出1株基因型为AABB且抗根肿病的植株,经分子标记鉴定所含抗病基因为CRb,在植株形态上保留有长柄芥的大部分性状。证明经过与抗根肿病白菜远缘杂交及回交,获得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性的长柄芥新种质1份,可用于继续回交转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ongepetiolata Yang et Chen) 抗根肿病 胚挽救 正反杂交 创制与鉴定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种子中神经酸、芥酸和油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6
作者 范一铭 吴金锋 +5 位作者 李洪戈 李浩 陈碧云 闫贵欣 蔡光勤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94,共14页
神经酸等有益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芥菜型油菜作为神经酸潜力来源,是具有高品质的功能型油料作物。为探究芥菜型油菜神经酸等重要脂肪酸的遗传规律,本文以芥菜型油菜高神经酸种质JH1和低神经酸种质JL4为亲本,创制遗传分析世代... 神经酸等有益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芥菜型油菜作为神经酸潜力来源,是具有高品质的功能型油料作物。为探究芥菜型油菜神经酸等重要脂肪酸的遗传规律,本文以芥菜型油菜高神经酸种质JH1和低神经酸种质JL4为亲本,创制遗传分析世代(P_(1)、P_(2)、F_(1)/RF_(1)、B_(1)/RB_(1)、B_(2)/RB_(2)、F_(2)/RF_(2)),测定各世代种子的脂肪酸含量,对神经酸、芥酸和油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油酸与芥酸、神经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神经酸与芥酸极显著正相关(P<0.01)。两个亲本的神经酸含量分别为(2.998±0.274)%和(0.000±0.000)%,芥酸含量分别为(47.644±2.343)%和(0.000±0.000)%,油酸含量分别为(8.853±1.963)%和(48.649±3.395)%,亲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1和RF1的三种脂肪酸含量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分离世代的表型分布广泛。遗传分析表明:三种脂肪酸含量的加性效应较强,其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ADI-ADI(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B2/RB2和F2/RF2中三种脂肪酸的遗传都以主基因为主,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小。B1和RB1的神经酸和芥酸以主基因或多基因遗传为主,环境影响小,油酸受环境影响较大。本文结果为高神经酸芥菜型油菜品质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神经酸 芥酸 油酸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下载PDF
芥菜BjGSTF1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朱云娜 陈凤梅 +4 位作者 李芷娴 王斌 冯慧敏 胡芳 李海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80,共14页
为了探究谷胱甘肽转移酶编码基因(GST)在芥菜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该文以紫薹-绿薹芥菜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克隆到1个花青素积累相关的GST基因,命名为BjGSTF12。该文对BjGSTF12编码蛋白及其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绿薹、紫... 为了探究谷胱甘肽转移酶编码基因(GST)在芥菜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该文以紫薹-绿薹芥菜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克隆到1个花青素积累相关的GST基因,命名为BjGSTF12。该文对BjGSTF12编码蛋白及其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绿薹、紫薹芥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BjGSTF12的基因组和cDNA全长分别为808、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具有GST_N端和GST_C端保守结构域。然而,绿薹、紫薹芥菜BjGSTF12序列无区别。(2)BjGSTF12与拟南芥AtGSTF12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φ亚家族。(3)2个芥菜品系BjGSTF12启动子序列存在4处碱基突变/插入,但二者顺式作用元件种类与数目相同,均含9个MYB结合位点、1个赤霉素响应元件、3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4)紫薹芥菜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绿薹芥菜,BjGSTF12表达水平与花青素含量表现出类似变化规律。(5)互作蛋白网络分析表明,BjGSTF12与花青素合成关键酶、糖基化修饰、转运蛋白等蛋白存在互作。综上认为,BjGSTF12在芥菜薹茎花青素积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jGSTF12可能通过互作蛋白调控芥菜花青素合成、修饰、转运从而影响花青素积累。该文对深入研究GST在芥菜薹茎花青素积累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GST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花青素积累
下载PDF
新麦草基因组重复序列组成及在赖草属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
8
作者 杨莹 李媛 +2 位作者 陈洁 刘博 窦全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被认为是赖草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祖先物种。对新麦草中高度重复序列Cot-1 DNA文库克隆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新麦草Cot-1 DNA文库中的序列可以分为6种类型:反转座子、转座子、卫星DNA、抗病相关LZ-NBS-LRR...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被认为是赖草属植物的一个重要祖先物种。对新麦草中高度重复序列Cot-1 DNA文库克隆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新麦草Cot-1 DNA文库中的序列可以分为6种类型:反转座子、转座子、卫星DNA、抗病相关LZ-NBS-LRR、未能鉴定类型、反转座子LTR和LTR/Copia类型序列组合型,占比分别为49.5%、1.0%、28.7%、5.9%、13.9%和1.0%。进一步利用2种卫星DNA序列和5个反转座子序列为探针,对新麦草、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2个大赖草(L. racemosus)材料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卫星DNA序列TaiI-family和pSc250-family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端部,TaiI-family杂交信号数量分别为20、16、7和18,而卫星DNA序列pSc250-family在新麦草、赖草中的杂交信号数量分别为17和24,在2个大赖草材料均没有信号检出。反转座子序列在3个物种染色体上基本呈散布分布方式,而且在赖草属物种染色体分布呈现同质化倾向,其中克隆序列pPj-44和pPj-28在新麦草和赖草属物种间信号分布差异显著,分别提示在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存在序列扩张和收缩,克隆序列pPj-77仅在1个大赖草材料10个染色体杂交信号强度区别于其余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新麦草重复序列在赖草多倍体形成过程发生了快速进化并可能存在同质化扩散,同时赖草属不同物种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组成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赖草 重复序列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多倍化
下载PDF
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杨巍 赵丽芬 +7 位作者 唐兵 周麟笔 杨娟 莫传园 张宝会 李飞 阮松林 邓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41,共13页
【目的】SRO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芥菜SRO基因家族,为解析芥菜SRO基因功能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油用芥菜与菜用芥菜基因组中的SRO基因家族成员... 【目的】SRO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芥菜SRO基因家族,为解析芥菜SRO基因功能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油用芥菜与菜用芥菜基因组中的SRO基因家族成员,运用TBtools、MEGA、Cytoscape、NCBI、STRING、EggNOG等软件与数据库进行理化性质、序列特征、进化关系、调控网络等分析以及RT-qPCR分析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两种类型芥菜SRO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存在差异,并分属A与B两大类,其中A类SRO蛋白含有WWE、PARP及RST结构域,而B类蛋白则缺少WWE结构域,SRO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与激素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microRNA-BjuSRO-靶基因构建复杂调控网络,参与了细胞凋亡、根系形态建成、免疫应答、异源刺激的细胞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油用芥菜BjuOSRO基因与甘蓝SRO基因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RT-qPCR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BjuVA1a、BjuVA1e、BjuVA2a、BjuVA3a、BjuVB1b、BjuVA2a显著上调表达。【结论】芥菜SRO基因家族具有功能多样性,BjuVA1a、BjuVA1e、BjuVA2a、BjuVA3a、BjuVB1b、BjuVA2a与盐胁迫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培育耐盐型芥菜新品种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SRO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MICRORNA调控 蛋白互作 GO富集分析 进化分析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芥菜籽粕和威百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异同性
10
作者 谢子煜 彭俊伟 +6 位作者 孙阳 史子涵 张欢欢 党柯柯 刘洪 董元华 李建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07-7816,共10页
土壤消毒是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是目前常用的土壤消毒技术。然而,关于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异同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研究以未熏蒸土壤为对照,向土壤中添加0.1%、0.2%和0.5%(质量分数)芥... 土壤消毒是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是目前常用的土壤消毒技术。然而,关于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异同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研究以未熏蒸土壤为对照,向土壤中添加0.1%、0.2%和0.5%(质量分数)芥菜籽粕和0.1%(质量分数)威百亩,探究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会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P<0.01),熏蒸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而不是熏蒸时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在杀灭有害微生物方面,0.5%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降低土壤中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在富集有益微生物方面,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富集土壤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其中0.5%芥菜籽粕熏蒸能够富集藤黄色单胞菌属(Luteimonas)和野野村氏菌属(Nonomuraea),威百亩熏蒸能够富集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和青霉菌属(Peniclillium)。在微生物功能方面,0.5%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增强了土壤细菌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功能,减弱了土壤真菌病害相关功能,0.5%芥菜籽粕熏蒸还增强了土壤细菌硝酸盐还原和碳氢化合物降解功能。综上,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通过富集芽孢杆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等有益微生物和消减镰刀菌属有害微生物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使土壤具有预防土传真菌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籽粕 威百亩 熏蒸 土传病害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铝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幼苗根系形态和叶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朝苏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林辉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5-648,共4页
研究了沙培条件下铝对两个芥菜品种‘雪里蕻’和‘花芥菜’幼苗根系形态和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1和10mg·L-1Al3+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两种芥菜根系生长,并降低花芥菜叶内MDA的含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 研究了沙培条件下铝对两个芥菜品种‘雪里蕻’和‘花芥菜’幼苗根系形态和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1和10mg·L-1Al3+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两种芥菜根系生长,并降低花芥菜叶内MDA的含量。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芥菜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叶内MDA含量增加,同时POD和CAT活性升高,但不同品种芥菜叶内AsA、GSH含量和SOD活性对铝胁迫的反应不同。研究结果说明低浓度铝在短时期内对芥菜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处理时间的延长会抑制芥菜的生长,在铝胁迫下芥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以提高其铝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里蕻 花芥菜 根系形态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B.juncea)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2 位作者 吴学英 苏振喜 赵庭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5,共4页
利用主成分法研究了云南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共28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优势较强的组合表现最适或中等偏大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8个材料聚为6类,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系统的材料遗传差异并非都较小... 利用主成分法研究了云南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共28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优势较强的组合表现最适或中等偏大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8个材料聚为6类,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系统的材料遗传差异并非都较小。亲本选配宜在类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主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史华清 龚瑞芳 +1 位作者 庄丽莲 龙肖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2-41,共10页
1973年,本院发现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株后,经连续几年研究,1975年育成了欧新 A 不育系,欧新 B 保持系和74243—6恢复系,实现了芥菜型“三系”配套。多年来连续测定表明,育成的芥菜型“三系”表现育性稳定,欧新 A 不育系的不育株率达100%... 1973年,本院发现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株后,经连续几年研究,1975年育成了欧新 A 不育系,欧新 B 保持系和74243—6恢复系,实现了芥菜型“三系”配套。多年来连续测定表明,育成的芥菜型“三系”表现育性稳定,欧新 A 不育系的不育株率达100%,单株自交结实指数平均在0.000—0.103之间。恢复株率为99.54~100%,F_1杂种有较强的苗期优势,也有种子产量和含油量优势。比芥菜型地方良种昆明高棵增产19.2~34.8%,含油量提高6.58~8.23%。芥菜型“三系”的育成,填补了我国芥菜型杂优利用的空白,势将推动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杂种优势 三系 油菜
下载PDF
芥菜(Brassica juncea L.)小孢子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冬 郭平仲 +2 位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6-81,共6页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L.)的7种基因型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取2~4mm长的花蕾,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后移到25℃继续暗培养,3周后统计形成的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转移...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L.)的7种基因型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取2~4mm长的花蕾,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后移到25℃继续暗培养,3周后统计形成的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转移到无激素MS琼脂培养基直接或经二次分化得到小孢子植株.7种基因型均观察到细胞分裂,6种基因型获得了小孢子胚,3种基因型得到了再生植株.各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差异很大;产量最高的“成都大头菜”,平均每蕾小孢子胚产量为10.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 基因型 植株再生 芥菜 母株 暗培养 小孢子胚胎 观察 琼脂培养基 供体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华容大叶芥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方镇洲 杨体园 +1 位作者 赵玲艳 邓洁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对华容芥菜的保鲜适用性。方法采用不同工作电压的CP对芥菜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后芥菜的pH、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菌落总数及过氧化物(peroxide,POD)酶活性。结果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芥菜的pH...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对华容芥菜的保鲜适用性。方法采用不同工作电压的CP对芥菜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后芥菜的pH、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菌落总数及过氧化物(peroxide,POD)酶活性。结果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芥菜的pH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色差实验中,芥菜的a^(*)和ΔE随放电电压升高而上升,b^(*)和L^(*)随放电电压升高而逐渐下降。CP处理对芥菜抑菌作用随电压升高而加强,贮藏期间处理组的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8 d对照组的菌落总数为7.27 lg(CFU/g),30 kV的处理组菌落总数为6.15 lg(CFU/g)。贮藏期P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第4 d各组芥菜的POD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其中放电电压为30 kV的处理组POD酶活性最高为84.56 U/(min·g)。结论适当的CP处理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芥菜的保鲜时间,30 kV电压的CP处理更适用于新鲜芥菜的保鲜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低温等离子体 抑菌 保鲜
下载PDF
Effects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iofertilizer on Brassica juncea var. multiceps Growth and N_2O Emission from Soil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志辉 王璠 +3 位作者 曹建喜 吴尚华 徐圣君 马双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4期727-732,749,共7页
In this study, Bacil us amyloliquefaciens A3 was continual y incubated in shake fIasks contalning wastewater from sweet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as an ef-fective biofertiIizer for cuItivation of Brassica juncea var. m... In this study, Bacil us amyloliquefaciens A3 was continual y incubated in shake fIasks contalning wastewater from sweet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as an ef-fective biofertiIizer for cuItivation of Brassica juncea var. multiceps(XueIihong). Based on pot experiments in the greenhouse,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fertiIizers (CN), biofertiIizer (BF), inactivated broth (BI), starch wastewater (SW)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iofertiIizer and chemical fertiIizer (BC) on the yield, NO3- content and NO2- con-tent of XueIihong, soiI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N2O emiss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I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XueIihong in BC and CN treatments was improved by five times compared with CK; BF and SW treatments had in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yield of XueIihong. Compared with CN treatment, BCL treatment exhibited simiIar improving effects on the yield of XueIihong, in which NO3- content of XueIihong and soiI was reduced by 16.4%-73.6% and 22%-29%, which reduced the risk of nitrogen eIuviations in soiI; average N2O fIux (FPV30) in BCL treatment was reduced by 58.3%-73.1% compared with CN treatment. In concIusion, B. amy-loliquefaciens is a feasibIe Iow-cost biofertiIizer for sustalnabIe vegetabIe farming with a great potential for starch wastewater utiI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 us amyloliquefaclens Wastewater from sweet potato starch pro-ductlon Brassica juncea var. multiceps Blofertliizer N2O emisslon
下载PDF
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中镉铜锌形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红霞 刘崴 +3 位作者 李冰 魏巍 张惠娟 陈登云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建立了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印度芥菜中镉、铜、锌形态分析方法。为了防止巯基化合物氧化反应的发生,样品采取液氮保护并在-70℃保存,样品分析全流程采取氮吹防氧化措施。在镉、铜、锌胁迫下,诱导产生... 建立了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印度芥菜中镉、铜、锌形态分析方法。为了防止巯基化合物氧化反应的发生,样品采取液氮保护并在-70℃保存,样品分析全流程采取氮吹防氧化措施。在镉、铜、锌胁迫下,诱导产生植物螯合肽(PCs)。在叶片和根部均检测到3种元素的4种形态,植物螯合肽(PC)3-Cd(Cu,Zn)、植物螯合肽(PC)2-Cd(Cu,Zn)、谷胱甘肽(GSH)-Cd(Cu,Zn)、半胱胺酸(Cys)-Cd(Cu,Zn)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结合植物不同部位Cd、Cu、Zn分布规律初步推断,Cd、Cu、Zn在与GSH及Cys的结合上存在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印度芥菜 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三种类型油菜(Brassica spp.)和野芥菜(B.juncea var.gracilis Tsen et Lee)杂交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潜在基因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宋小玲 强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 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 ,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 ,探讨了 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 .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 ,亲和性指数达 10 .0以上 ,而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亲和性较低 ,亲和指数小于 0 .2 .子一代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 ,芥菜型油菜向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没有降低 ,而甘蓝型及白菜型和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明显下降 ,表现在花粉活力降低 ,结实率极低 .上述结果表明 ,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基因转移可能性最小 ,甘蓝型居中 ,而芥菜型极易向野芥菜发生基因转移 .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野芥菜 杂交亲和性 适合度 基因转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组织观察与QTL初定位
19
作者 王倩 杨旭 +3 位作者 张金泽 肖莉晶 余坤江 田恩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9,共9页
倒伏是严重降低油菜产量、品质和影响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培育和应用抗倒伏性强的油菜品种是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和高产的重要措施,而提高抗倒伏能力的重点是提高茎秆强度。因此,本研究以包含197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 倒伏是严重降低油菜产量、品质和影响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培育和应用抗倒伏性强的油菜品种是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和高产的重要措施,而提高抗倒伏能力的重点是提高茎秆强度。因此,本研究以包含197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s,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为研究材料,2023年分别在贵阳和贵定两个环境条件下测定了该群体的茎粗、茎秆鲜干比、茎秆充实度、茎秆密度、茎秆抗折力和茎秆抗折强度等6个性状,6个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为14.29%~41.35%,且符合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显示,两个环境条件下,茎秆充实度与茎秆密度、抗折强度二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对茎秆抗折强度表现为高中低的3类材料进行茎秆微观结构观察,相比较于低抗倒材料,高抗倒材料的皮层更厚、维管束个数更多、维管束排列更紧密与维管束面积占比更大。QTL初定位检测到4个QTL与茎秆茎粗有关;2个QTL与茎秆鲜干比有关;2个QTL与茎秆充实度有关;2个QTL与茎秆密度有关;4个QTL与茎秆抗折力有关,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1%~5.1%;9个QTL与茎秆抗折强度有关,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5%~11.0%。本研究的开展可为后续芥菜型油菜抗倒伏相关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数据信息,并对油菜抗倒伏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抗倒伏 茎秆抗折强度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调控粒质量性状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游亮 陈浩 +5 位作者 肖华贵 梁峰豪 张超 王璐璐 唐容 杨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为探究芥菜型油菜AHK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粒质量性状相关的调控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和不同组织表达谱等分析。结果表明,在芥菜型... 为探究芥菜型油菜AHK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粒质量性状相关的调控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和不同组织表达谱等分析。结果表明,在芥菜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9条BjAHK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将BjAHK家族成员分为了4个分支,即G1(BjAHK2~BjAHK4)、G2(BjAHK5)、G3(BjAHK1)和G4(BjCKI1)。功能结构域研究发现,BjAHK家族成员具有6个核心基序(Motif1~Motif6),与HisKA、HATPase_c和REC保守结构域相对应,其中BjAHK1~BjAHK4和BjCKI1蛋白的N端含有较为保守的跨膜结构域,可能与其跨膜作用功能有关。不同组织表达谱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受体蛋白基因(BjAHK2~BjAHK4)为泛表达基因,且在根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结合已有的芥菜型油菜粒质量性状转录组数据,成功挖掘出4个可能参与粒质量性状调控的基因BjA07.AHK3、BjB03.AHK3、BjA10.AHK5和BjB05.AHK5。其中,BjA07.AHK3和BjB03.AHK3可能正向调控种子发育,而BjA10.AHK5和BjB05.AHK5则负向调控。结合BjAHK基因家族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BjAHK3和BjAHK5基因在调控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育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AHK家族 粒质量性状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