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壳蛤稚贝的中间培育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常亚青 王国栋 +3 位作者 王喜福 李俊 丁君 赵国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3,共6页
2001年6月至10月和2002年8月至10月对硬壳蛤稚贝中间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中间培育选择了潮间带池塘底播、池塘网箱、海区吊挂网袋和育苗池网箱等方式。池塘底播试验在黄海北部庄河海域潮间带池塘(泥底)和渤海营城子海区的潮间带池塘(砂... 2001年6月至10月和2002年8月至10月对硬壳蛤稚贝中间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中间培育选择了潮间带池塘底播、池塘网箱、海区吊挂网袋和育苗池网箱等方式。池塘底播试验在黄海北部庄河海域潮间带池塘(泥底)和渤海营城子海区的潮间带池塘(砂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中间培育方式稚贝的日生长量和成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网箱和网袋的中间培育方式能够明显地提高稚贝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海上网袋、池塘网箱和育苗池网箱稚贝壳长日生长量分别为0.16mm·d^(-1)、0.14mm·d^(-1)、0.15mm·d^(-1),成活率大于98.0%,试验结束时稚贝的壳长大于10mm。底播方式培养稚贝在试验结束时壳长小于7mm,壳长日生长量小于0.06mm·d^(-1)。两地潮间带池塘的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束时渤海营城子的成活率为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壳蛤 稚贝 中间培育 培育方式 日生长量 成活率 生长速度
下载PDF
海水盐度对美洲帘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海波 徐继林 冉照收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3-26,共4页
模拟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的培养方法,研究了海水盐度对两种不同规格美洲帘蛤稚贝生长与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规格美洲帘蛤稚贝最适生长及成活的海水盐度都为27.8,盐度低于14.4时稚贝在48 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盐度为14.4-27.8... 模拟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的培养方法,研究了海水盐度对两种不同规格美洲帘蛤稚贝生长与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规格美洲帘蛤稚贝最适生长及成活的海水盐度都为27.8,盐度低于14.4时稚贝在48 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盐度为14.4-27.8时,稚贝成活率与生长率随盐度升高而增长,盐度为27.8-35.9时,其成活率和生长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较大规格美洲帘蛤稚贝对海水盐度变化的耐受能力要比较小规格的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更适合美洲帘蛤稚贝的人工育苗生产而北方更适合成贝的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帘蛤 稚贝 海水盐度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间甲酚对建鲤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琍 王艳艳 +3 位作者 姚俊杰 周路 覃普 梁正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为防止建鲤幼鱼培育阶段间甲酚的中毒提供参考,研究了间甲酚对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间甲酚溶液中,其致死率随着间甲酚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间-... 为防止建鲤幼鱼培育阶段间甲酚的中毒提供参考,研究了间甲酚对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间甲酚溶液中,其致死率随着间甲酚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间甲酚24h的LC50为32.33mg/L,95%可信限为28.81~36.27mg/L;48h的LC50为22.91mg/L,95%可信限为20.93~25.07mg/L;72h的LC50为22.32mg/L,95%可信限为19.91~25.18mg/L;安全浓度(SC)为2.23mg/L,属于中等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建鲤 幼鱼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隐匿性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M型在诊断早期幼年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滕庆 刘永革 何晓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隐匿性类风湿因子IgM型(HRF-IgM),并探讨其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人工合成CCP链为抗原检测抗CCP抗体;对27例早期诊断的JRA做动态检测,通过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隐匿性类风湿因子IgM型(HRF-IgM),并探讨其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人工合成CCP链为抗原检测抗CCP抗体;对27例早期诊断的JRA做动态检测,通过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确定抗CCP抗体和HRF-IgM对早期诊断的J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抗CCP抗体和HRF-IgM总阳性率分别为58.5%、65.0%。后者敏感性要高于前者,病情越重或受累的关节越多,抗体检出率越高。对早期JRA的PPV、抗CCP抗体特异性要高于HRF-IgM。当两种实验联合应用时,对具有早期关节炎表现发展成JRA的PPV为93.7%。结论 抗CCP抗体和HRF-IgM在JRA患儿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抗CCP抗体与HRF-IgM联合应用时,可使JRA的PPV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隐匿性类风湿因子 免疫球蛋白M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儿童
下载PDF
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艳 周其椿 +4 位作者 蒋左玉 梁琍 姚俊杰 熊铧龙 白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7,共5页
研究不同浓度间甲酚胁迫下杂交鲟幼鱼胃和肠中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变化情况,为了解间甲酚对鱼类幼鱼的潜在毒性作用提供参考。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苗平均体长(12.35±0.94)cm,平均体重(1... 研究不同浓度间甲酚胁迫下杂交鲟幼鱼胃和肠中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变化情况,为了解间甲酚对鱼类幼鱼的潜在毒性作用提供参考。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i♂)幼苗平均体长(12.35±0.94)cm,平均体重(10.26±2.37)g。在水温(17.5±0.5)℃条件下,设置0.50、1.00、2.00、4.00和8.00 mg/L的间甲酚浓度梯度,采用生化和半静态亚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杂交鲟幼鱼胃和肠中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第20天时,胃中淀粉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活性随间甲酚浓度的增大呈"升高-降低"变化,第40天时2种酶活性呈显著下降变化(p<0.05),而脂肪酶活性在第20天和第40天时均呈"升高-降低"变化。(2)在第20天和第40天时,肠中淀粉酶活性和胰蛋白酶活性随间甲酚浓度的增大呈"升高-降低"变化,而脂肪酶活性在第20天时呈"升高-降低"变化,在第40天时呈显著下降变化(p<0.05)。低浓度间甲酚暴露对杂交鲟幼鱼肠和胃中消化酶活性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在同一间甲酚浓度下,胃中胃蛋白酶和肠中脂肪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杂交鲟 幼鱼 消化酶
下载PDF
影响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成绩的诸因素之量化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何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对影响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 1 0 0 m跑成绩的诸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 ,明确了各因素对 1 0 0 m跑成绩的影响程度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绝对速度。平时训练中应以速度为中心 ,全面发展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
关键词 100M跑 少年女子 短跑运动员 成绩
下载PDF
间甲酚对杂交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幼鱼肝脏的氧化胁迫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左玉 熊铧龙 +2 位作者 姚俊杰 梁正其 冯亚楠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在水温(17.5±0.5)℃下,将平均体长(12.35±0.94)cm、体质量(10.26±2.37)g的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幼鱼养殖在50 L水箱中,水中间甲酚浓度为0.00 mg/L(对照组)、0.50 mg/L、1.00 m... 在水温(17.5±0.5)℃下,将平均体长(12.35±0.94)cm、体质量(10.26±2.37)g的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幼鱼养殖在50 L水箱中,水中间甲酚浓度为0.00 mg/L(对照组)、0.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和8.00 mg/L,每个浓度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暴露10 d、20 d、30 d和40 d后测定杂交鲟幼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生化和半静态亚急性毒性法研究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的氧化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同一时间下,肝脏中SOD和CAT活性随间甲酚浓度的升高呈“上升-下降”趋势;同一浓度下,0.50 mg/L和1.00 mg/L组肝脏中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下降”变化,2.00 mg/L、4.00 mg/L和8.00 mg/L组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0.50 mg/L组中肝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上升变化,1.00 mg/L、2.00 mg/L呈“上升-下降”变化,4.00 mg/L和8.00 mg/L组鱼极显著下降(P<0.01)。实验鱼肝脏中MDA含量随间甲酚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一时间下低浓度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肝脏中SOD和CAT活性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在同一间甲酚浓度下,SOD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时间-效应关系,浓度与暴露时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杂交鲟幼鱼 肝脏 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在青少年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叶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6期962-964,共3页
目的观察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共166例(近视患眼332眼),按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戴镜基础上加用0.05%消旋山莨菪碱... 目的观察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共166例(近视患眼332眼),按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戴镜基础上加用0.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B组患者仅戴镜。1年后比较2组患者视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平均原镜视力为5.01±0.03,B组患者平均原镜视力为4.82±0.09,A组高于B组(t=10.504,P〈0.05)。A组患者屈光度改变(0.07±0.02)D,B组患者屈光度改变(0.49±0.11)D,A组屈光度改变低于B组(t=18.051,P〈0.05)。A组患者眼轴变化(0.09±0.04)mm,B组患者眼轴变化(0.14±0.04)mm,A组患者眼轴变化低于B组(t=3.647,P〈0.05)。A组患者眼压(15.01±2.30)mm Hg(1 mm Hg=0.133 k Pa),B组患者眼压(14.97±2.11)mm H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1,P〉0.05)。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77眼,视力不变117眼,视力下降138眼,视力下降率41.57%,B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24眼,视力不变57眼,视力下降251眼,视力下降率75.60%,A组的视力下降率低于B组(χ^2=19.015,P〈0.05)。A组患者用药后未出现明显畏光、视物模糊、眼痛、眼痒等现象,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采用0.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山莨菪碱 M受体能阻断剂 青少年 近视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