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2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und 3k治疗骨关节炎:调控氧化应激通路改善软骨细胞糖酵解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素蓉 曹士盛 +2 位作者 穆星彤 杨青 张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3-370,共8页
背景:骨关节炎现已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糖酵解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mpound 3k作为一种新型糖酵解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抗炎及抗肿瘤等功效,因此可靶向糖酵解,有望为骨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基于... 背景:骨关节炎现已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糖酵解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mpound 3k作为一种新型糖酵解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抗炎及抗肿瘤等功效,因此可靶向糖酵解,有望为骨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活性氧的氧化应激通路探究Compound 3k在糖酵解过度活跃所导致的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TDC5成软骨细胞,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作用24 h诱导骨关节炎体外细胞模型,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5,0.5,1,2.5,5,10,15μmol/L)Compound 3k的细胞毒性,选出合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以10 ng/mL的白细胞介素1β诱导,治疗组以Compound 3k预刺激2 h后与白细胞介素1β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炎症水平;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细胞外乳酸脱氢酶及葡萄糖含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糖酵解相关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单羧酸转运蛋白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糖酵解水平活跃,表现为细胞外乳酸脱氢酶含量增加(P<0.001),葡萄糖含量减少(P<0.001),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P<0.0001)及肿瘤坏死因子α(P<0.001),糖酵解相关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1(P<0.00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P<0.001)、单羧酸转运蛋白1(P<0.00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P<0.001)的表达水平均上调,并伴随氧化应激,活性氧过量产生。②与模型组相比,Compound 3k的治疗有效提高细胞增殖活性,抑制过度活跃的糖酵解水平的同时,抑制了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P<0.001)及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P<0.001),且抑制氧化应激,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下调(P<0.0001),活性氧水平下降。③上述结果证实,Compound 3k抑制了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糖酵解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活性氧介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糖酵解 Compound 3k 氧化应激 HIF-1α/ROS ATDC5细胞 葡萄糖代谢 白细胞介素1Β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stem cell exosomes improve blood-brain barrier functio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y activating astrocytes via PI3K/AKT/MCP-1 axis
2
作者 Conglin Wang Fangyuan Cheng +9 位作者 Zhaoli Han Bo Yan Pan Liao Zhenyu Yin Xintong Ge Dai Li Rongrong Zhong Qiang Liu Fanglian Chen Ping Le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2期518-532,共15页
Cerebral edema caused by blood-brain barrier injury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poor prognosis.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stem cell exosomes(hiPSC-NSC-Exos)... Cerebral edema caused by blood-brain barrier injury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poor prognosis.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stem cell exosomes(hiPSC-NSC-Exos)have shown potential for brain injury repair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impact of hiPSC-NSC-Exos on blood-brain barrier preserv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tranasal delivery of hiPSC-NSC-Exos mitigated neurological deficits,enhanced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and reduced leukocyte infilt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dditionally,hiPSC-NSC-Exos decreased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activated astrocytes,and de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like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post-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reby improving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RNA sequencing indicated that hiPSC-NSC-Exo activated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 astrocytes and decreased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secretion,thereby improving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Treatment with the PI3K/AKT inhibitor LY294002 or the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neutralizing agent C1142 abolished these effects.In summary,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PSC-NSC-Exos maintains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in part by downregulating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secretion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in astroc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ASTROCYTE blood-brain barrier cerebral edema EXOSOMES huma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neural stem cells nEUROInFLAMMATIOn PI3k
下载PDF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in stroke
3
作者 Yajun Zhu Xiaoguo Li +6 位作者 Xingwei Lei Liuyang Tang Daochen Wen Bo Zeng Xiaofeng Zhang Zichao Huang Zongduo Gu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6期1613-1627,共15页
Some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against stroke. Although numerous animal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may... Some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against stroke. Although numerous animal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may be related to neuroinflammation, cellular immunity,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the exact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unclear.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methods in animal and clinical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ir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improving stroke-induced brain injury owing to its simplicity, non-invasiveness, safety, and patient tolerability. Different forms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exhibit distinct intervention patterns, timing, and application range. Mechanistically,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can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activating the Notch1/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 signaling pathway, improving cerebral perfusion, suppressing neuroinflammation, inhibiting cell apoptosis, activating autophagy, and promoting neural regeneration. While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has shown potential in improving stroke outcomes, its full clinical translation has not yet been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apoptosis autophagy cerebral perfusion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clinical transformation hemorrhagic stroke ischemic stroke nEUROInFLAMMATIOn neuroprotection notch1 PI3k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STROkE
下载PD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tect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activating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4
作者 Jiayi Wang Mengke Zhao +5 位作者 Dong Fu Meina Wang Chao Han Zhongyue Lv Liang Wang Ji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11期3245-3258,共14页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hibit analogous functions to their parental cel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stem cells in stem cell therapy,thereby mitigating the risks of stem cell therapy and advancing the frontiers of stem cell-derived treatments.This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ly potent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ischemic stroke.However,the precis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main unclear,presenting challenge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To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pre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We foun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an ischemic stroke rat model reduced the volu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moted functional recovery by alleviating neuronal apoptosis.The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duced neuronal apoptosis by enhancing phosphoryl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nd protein kinase B,and these effects were reversed by treatment with 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inhibitor.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lay a neuroprotective role i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activation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signaling pathway.Finally,we showed that 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have a good in vivo safety profile.Therefore,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re a promising potenti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 EXOSOM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chemic strok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neural stem cells neuronal apoptosis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 protein kinase B(AkT)
下载PDF
基于改进TextRank的科技文本关键词抽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冬菊 胡成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26,共7页
针对科技文本关键词抽取任务中抽取出现次数少但能较好表达文本主旨的词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extRank的关键词抽取方法。首先,利用词语的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统计特征和位置特征优化共现图中词语间的概率转移矩阵,通过... 针对科技文本关键词抽取任务中抽取出现次数少但能较好表达文本主旨的词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extRank的关键词抽取方法。首先,利用词语的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统计特征和位置特征优化共现图中词语间的概率转移矩阵,通过迭代计算得到词语的初始得分;然后,利用K-Core(K-Core decomposition)算法挖掘KCore子图得到词语的层级特征,利用平均信息熵特征衡量词语的主题表征能力;最后,在词语初始得分的基础上融合层级特征和平均信息熵特征,从而确定关键词。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上,与TextRank方法和OTextRank(Optimized TextRank)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抽取不同关键词数量的实验中,F1均值分别提高了6.5和3.3个百分点;在科技服务项目数据集上,与TextRank方法和OTextRank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抽取不同关键词数量的实验中,F1均值分别提高了7.4和3.2个百分点。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抽取出现频率低但较好表达文本主旨关键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本 关键词抽取 TextRank k-Core图 平均信息熵
下载PDF
基于改进N-K模型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研究
6
作者 张建设 黄艳龙 +3 位作者 李瑚均 陈辉华 何况 代姿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预防和控制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风险,并精准判断哪些风险耦合情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显著情境,提出改进N-K模型研究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事故案例、专家访谈等方法,辨识地铁盾构掘进的关键安全风... 为预防和控制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风险,并精准判断哪些风险耦合情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显著情境,提出改进N-K模型研究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事故案例、专家访谈等方法,辨识地铁盾构掘进的关键安全风险因素;基于N-K模型提出新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评估模型,并选用安全事故案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辨识得到地铁盾构掘进关键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包括4类一级风险因素,21个二级风险因素;地铁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风险随着耦合因素种类的增加而变大,4因素风险耦合值最高,3因素风险耦合值次之,双因素风险耦合值最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和机械故障参与作用的耦合情境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n-k模型 盾构掘进施工 安全风险 风险因素 风险耦合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的局部离群点检测方法
7
作者 周玉 夏浩 +1 位作者 岳学震 王培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7,共12页
离群点检测任务是指检测与正常数据在特征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异常数据。大多数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从全局角度对数据集中的离群点进行检测,而对局部离群点的检测性能较弱。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改... 离群点检测任务是指检测与正常数据在特征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异常数据。大多数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从全局角度对数据集中的离群点进行检测,而对局部离群点的检测性能较弱。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名为KLOD(local outlier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K-means and least-squares methods)的局部离群点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局部离群点的精确检测。首先,利用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计算数据点的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并将二者相乘得到γ值。其次,将γ值降序排序,利用肘部法则选择γ值最大的k个数据点作为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数据集聚类成k个簇,计算数据点在每个维度上的目标函数值并进行升序排列。接着,确定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的离散程度并选择适当的拟合函数和拟合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升序排列的每个簇的每1维目标函数值进行函数拟合并求导,以获取变化率。最后,结合信息熵,将每个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目标函数值乘以相应的变化率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异常得分,并将异常值得分较高的top-n个数据点视为离群点。通过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对KLOD、LOF和KNN方法在准确度上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KLOD方法相较于KNN和LOF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本文提出的KLOD方法能够有效改善K-means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并且在局部离群点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检测 k均值聚类 最小二乘法 密度峰值 目标函数值
下载PDF
基于DEMATEL/N-K的机坪管制系统运行风险因素耦合分析
8
作者 张兆宁 高振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3-882,共10页
为了分析机坪管制系统风险因素的耦合性,将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模型与N-K模型相结合形成新的风险因素耦合分析模型。首先,利用N-K模型对2017—2019年机坪管制运行不安全事件进行耦合分析,计算不同耦合方式的耦合值;然后,利用DEMATE... 为了分析机坪管制系统风险因素的耦合性,将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模型与N-K模型相结合形成新的风险因素耦合分析模型。首先,利用N-K模型对2017—2019年机坪管制运行不安全事件进行耦合分析,计算不同耦合方式的耦合值;然后,利用DEMATEL模型计算安全风险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确定要素的中心度排序,通过DEMATEL模型得到的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可达矩阵,用来分析风险因素的可达性,最后,利用风险因素耦合值对各风险节点的中心度进行修正,获得关键的风险因素。基于实际运行数据,通过DEMATEL/N-K模型分析机坪管制系统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和机械因素之间的耦合程度明显更高,即更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地面保障人员操作出错或未有效观察航空器造成航空器或地面保障设备故障是重点防控的对象。此外,在夜晚或雨天等视线条件下工作,更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此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耦合度 机坪管制 n-k模型 不安全事件
下载PDF
基于交通拥堵信息的高速公路拥堵路段ACK-Means聚类
9
作者 陈昕 阮永娇 肇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94-9200,共7页
为了充分利用实际高速公路路段交通拥堵信息,更合理地聚类交通拥堵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变化,提出自适应确定聚类中心C和类别K值(adaptive center and K-means value,ACK-Means)的聚类算法,进行高速公路拥堵路段聚类。ACK-Means算法借助簇... 为了充分利用实际高速公路路段交通拥堵信息,更合理地聚类交通拥堵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变化,提出自适应确定聚类中心C和类别K值(adaptive center and K-means value,ACK-Means)的聚类算法,进行高速公路拥堵路段聚类。ACK-Means算法借助簇类密度、簇类间距以及簇类强度,同时又考虑到数据样本的偶然性,对离群点进行合理分配,ACK-Means算法可实现自适应确定聚类中心C和类别K值。基于实际交通拥堵信息构建数据集,Python编程实现高速公路拥堵路段ACK-Means聚类,巧妙解决了高速公路拥堵路段聚类数目K和聚类中心C设定问题。聚类结果表明,ACK-Means算法实现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无监督聚类,聚类结果完全基于实际的高速公路交通拥堵信息,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聚类 ACk-Means算法 自适应聚类中心 自适应k 交通拥堵信息
下载PDF
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lncRNA 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过敏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10
作者 谢勇 佘志强 +3 位作者 李容华 吴荣华 王瑢 刘继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NEC以建立AR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ELISA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和黏蛋白5AC(MUC5AC)的浓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用于检测NEC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验证OIP5-AS1和TLR4的关系。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用于验证OIP5-AS1启动子区组蛋白的H3K27乙酰化修饰。结果与健康对照和未处理的NEC相比,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IL-13刺激的NEC中均表达升高。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诱导的NEC的TLR4水平,而过表达OIP5-AS1可增加IL-13处理的NEC的TLR4水平。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处理的NEC凋亡率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的分泌,而过表达TLR4可部分逆转敲减OIP5-AS1对NEC凋亡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表达的影响。此外,H3K27ac在OIP5-AS1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H3K27乙酰化可促进OIP5-AS1在IL-13诱导的NEC中的表达。结论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AR中N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27 OIP5-AS1 TLR4 鼻黏膜上皮细胞(nEC)
下载PDF
加入跳跃连接的深度嵌入K-means聚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顺勇 胥瑞 李师毅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现有的深度聚类算法大多采用对称的自编码器来提取高维数据的低维特征,但随着自编码器训练次数的不断增加,数据的低维特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扭曲,这样得到的数据低维特征空间无法反映原始数据空间中潜在的聚类结构信息.为了解决上... 现有的深度聚类算法大多采用对称的自编码器来提取高维数据的低维特征,但随着自编码器训练次数的不断增加,数据的低维特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扭曲,这样得到的数据低维特征空间无法反映原始数据空间中潜在的聚类结构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嵌入K-means算法(SDEKC).首先,在低维特征提取阶段,在对称的卷积自编码器中相对应的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以一定的权重加入两个跳跃连接,以减弱解码器对编码器的编码要求同时突出卷积自编码器的编码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原始数据空间中蕴含的聚类结构信息;其次,在聚类阶段,通过一个标准正交变换矩阵将低维数据空间转换为一个新的揭示聚类结构信息的空间;最后,本文以端到端的方式采用贪婪算法迭代优化数据的低维表示及其聚类,在6个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本文提出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连接 深度学习 卷积自编码器 嵌入k-means
下载PDF
融合N-K模型的复杂网络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耦合分析
12
作者 崔秀芳 邵志鹏 +1 位作者 赖炜祺 曾杰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07-3314,共8页
为定量分析船舶自沉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识别导致船舶自沉事故的关键因素,科学预防事故的发生,引入融合N-K模型的复杂网络研究船舶自沉事故风险耦合。首先结合中国海事局公布的136起船舶自沉事故案例,分析事故致因,将船舶自沉事故风... 为定量分析船舶自沉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识别导致船舶自沉事故的关键因素,科学预防事故的发生,引入融合N-K模型的复杂网络研究船舶自沉事故风险耦合。首先结合中国海事局公布的136起船舶自沉事故案例,分析事故致因,将船舶自沉事故风险因素归纳为4个一级风险因素和15个二级风险因素,运用N-K模型计算出一级风险因素风险耦合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值;然后,以二级风险因素为节点、致因关联为边,构建危险因子的关联网络,通过风险可达性分析和网络节点中心度分析,探究危险因子的作用机制,对危险因子进行初步识别,并以N-K模型计算的耦合值对节点中心度进行改进,获得最终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挖掘船舶自沉事故致因网络的凝聚子群并进行分析,得到密度矩阵,确定风险关联性最强的二级风险因素,以期从事故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为船舶自沉事故的科学预防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船舶自沉事故的发生与风险耦合值成正比,耦合因素越多则风险值越大;人的因素和船舶因素风险耦合易导致船舶自沉事故;导致船舶自沉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为安全意识淡薄、公司未履责、船舶管理不到位、公司管理不到位、船舶故障、船舶不适航,其中安全意识淡薄与其他风险关联性最大,须重点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船舶自沉事故 n-k模型 复杂网络 耦合分析
下载PDF
(Pyr1)Apelin-13对布比卡因诱导停搏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通路的干预
13
作者 林婷婷 陈超星 +3 位作者 鲍娜娜 施克俭 董娇娇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132μmol/L组(BAp组)。记录各组细胞基础自主搏动次数后,按照相应分组给药处理6 h。处理完毕后时间记为T0,记录T0至T12不同时间的细胞搏动次数;电镜下观察T12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比色法检测T12时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ELISA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elin-13浓度;Western blot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J、PI3K、Akt、p-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T0时Bup组全部心肌细胞停止搏动。与DMSO组比较,Bu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上升(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Bup组比较,BA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下降(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Pyr1)Apelin-13可逆转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停搏,机制也许与激活PI3K/Akt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1)Apelin-13 布比卡因 心肌细胞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促进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分析
14
作者 耿耿 徐永涛 +2 位作者 鹿洪亭 李庆浩 明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K-N-SH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去甲斑蝥素50、100、500μg/L组。观察各组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K-N-SH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去甲斑蝥素50、100、500μg/L组。观察各组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氧化损伤指标水平,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预48 h后,去甲斑蝥素各给药组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贴壁能力较弱,细胞数量较少,细胞内颗粒较多;除去甲斑蝥素低浓度组细胞活力在1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作用16、24、48 h去甲斑蝥素各浓度组SK-N-SH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作用24 h,去甲斑蝥素各浓度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ROS、MDA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PI3Kp85、p-Akt、p-mTOR、p-4E-B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去甲斑蝥素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去甲斑蝥素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K-means与宽度学习的肺炎图像分类算法
15
作者 程立英 谷利茹 +3 位作者 晏旻 管文印 王晓伟 张志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34-339,共6页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肺部疾病风险的增加,肺部病变筛查变得至关重要。通过CT图像快速辅助诊断肺炎可以有效遏制病情。针对现有的肺部CT图像辅助诊断方法存在数据标记量大、训练数据耗时长以及对医疗设备计算量和内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基...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肺部疾病风险的增加,肺部病变筛查变得至关重要。通过CT图像快速辅助诊断肺炎可以有效遏制病情。针对现有的肺部CT图像辅助诊断方法存在数据标记量大、训练数据耗时长以及对医疗设备计算量和内存要求高等问题,提出基于K-means与宽度学习的肺炎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引入K-means使宽度学习系统更好地提取肺部CT图像特征,缓解随机获得节点权值的性能局限,建立与典型特征学习相关的宽度学习模型,并将算法针对公开数据集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深度学习模型的计算量大大减小,在训练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同时也保证了较好的分类结果,极大地降低了诊断时间;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改进后的方法与现有主流方法相比获得了更加精确的肺炎诊断结果,提出的算法更适于嵌入医学设备等资源有限的硬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诊断 CT图像 k-MEAnS 宽度学习
下载PDF
敲除CRFK细胞氨基肽酶N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晓彤 郭慧娟 +6 位作者 田进 王洪峰 史鑫琪 陈洪岩 夏长友 王金泉 孟庆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3,共8页
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 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 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 RNA,将sg RNA退火后克隆至p 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 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 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 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 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 RNA,将sg RNA退火后克隆至p 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 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猫肾细胞(CRFK)中,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带有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单克隆细胞经稳定传代培养后,细胞中的绿色荧光消失,对细胞进行PCR和测序,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细胞在f APN第14外显子有1个碱基的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导致f APN不能正常表达,表明敲除f APN蛋白的CRFK细胞系正确构建,命名为KO-APN14。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培养20代的KO-APN14细胞,48 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FIPV N蛋白的表达;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KO-APN14细胞,在感染4 h、12 h、24 h、36 h时采用RT-q PCR分别检测FIPV N基因、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Toll样受体3(TLR3)、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IFA结果显示:感染FIPV的CRFK细胞出现绿色荧光,未感染FIPV的CRFK细胞、未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及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均无绿色荧光;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病毒N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极显著抑制FIPV N基因的转录(P<0.0001);RT-q 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抑制RIG-I、MDA5、TLR3、IFN-β、IL-6、IL-10、TNF-α及f APN的转录。综上所述,f APN是FIPV在侵入细胞及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FIPV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为f APN在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培育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猫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肽酶n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猫肾细胞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三支k-means聚类算法
17
作者 朱金 徐天杰 王平心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聚类分析中,三支k-means聚类算法较具有较强的处理边界不确定数据的能力,但仍然存在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的问题.通过将蚁群算法和三支k-means聚类算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三支k-means聚类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蚁群算法... 在聚类分析中,三支k-means聚类算法较具有较强的处理边界不确定数据的能力,但仍然存在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的问题.通过将蚁群算法和三支k-means聚类算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三支k-means聚类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蚁群算法中随机概率选择策略和信息素的正负反馈机制,动态调整权重的方法,对三支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优化.在UCI数据集上实验证明,该方法对聚类结果的性能指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k-means k-MEAnS聚类算法 聚类中心 蚁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熵权TOPSIS法的岩石可爆性评价研究
18
作者 叶海旺 雷丙响 +5 位作者 周汉红 余梦豪 雷涛 王其洲 李宁 Doumbouya Sekou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露天矿山的爆破块度分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采装、运输和破碎工作。为了控制石墨矿山不同区域爆破块度分布,基于K-means无监督聚类学习法与熵权TOPSIS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可爆性评价模型,选取岩石密度、动力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 露天矿山的爆破块度分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采装、运输和破碎工作。为了控制石墨矿山不同区域爆破块度分布,基于K-means无监督聚类学习法与熵权TOPSIS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可爆性评价模型,选取岩石密度、动力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应变率、脆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计算,发现岩石破碎程度受脆性指数影响最大,受平均应变率影响最小。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石墨矿山,可爆性分为10个等级,统计不同分级下的岩石平均破碎粒径,发现可爆性分级等级越高平均粒径越大,有明显的分级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爆破石墨矿石岩体类型看,岩石可爆性从易到难排序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结合石墨矿石微观观测结果分析可知:岩性从片岩向混合岩转变,岩石内部石墨晶质呈下降趋势,石墨矿石可爆性等级也随之越来越高。岩石密度、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岩石可爆性与平均应变率、脆性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研究成果为矿山矿岩可爆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对露天矿山爆破块度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爆破 可爆性评价 岩石力学 k-MEAnS算法 熵权TOPSIS评价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庄跃 汪梦婷 +4 位作者 贺斌 汪啟波 许玉兰 李伟 蔡年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对N、P、K在不同器官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策略,总体K变动较小,N、P波动较大且相似,在各器官中N、K分配表现为萌条>叶>茎>根;P表现为萌条>茎>叶>根。与对照相比,单施N、P和N、P配施均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产生一定差异,总体来看N、P配施更能促进苗木的养分合理分配,有效缓解单施N、P对植株的限制作用,使养分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进而促进苗木的生长。随施肥时间的推移,各器官营养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且各器官表现为N、P的积累速度相接近,总体表现为K的积累速度低于N、P。总体而言,随施肥时间的改变,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之间元素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不同的营养元素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n、P添加 营养元素 养分分配策略 异速生长关系
下载PDF
肺复方通过PI3K/Akt/Nrf2信号通路对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20
作者 谭小宁 梁子成 +1 位作者 柳卓 邱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63-967,共5页
目的观察肺复方对人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对PI3K/Akt/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DDP细胞设立不含药血清的空白对照组、肺复方组、顺铂组、联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 目的观察肺复方对人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对PI3K/Akt/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DDP细胞设立不含药血清的空白对照组、肺复方组、顺铂组、联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I3K/Akt/Nrf2信号通路及下游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顺铂组相比,联合组引起细胞G1期阻滞,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肺复方组和联合组能减少Nrf2核转位,下调p-Akt、HO-1、NQO1、MRP1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复方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Nrf2信号通路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复方 A549/DDP细胞 PI3k/Akt/nrf2信号通路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