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还原态K-Co-Mo催化剂的合成醇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中海 鲍骏 +1 位作者 卞国柱 伏义路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态K Co Mo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钾和钴助剂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合成醇的性能,尤其是提高了C2+醇的选择性。此外,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对合成... 应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态K Co Mo催化剂,比较了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钾和钴助剂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合成醇的性能,尤其是提高了C2+醇的选择性。此外,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对合成醇影响明显,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催化反应中低碳醇的收率,但选择性下降;增加压力和空速可以提高低碳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对合成低碳醇有利。在230℃,6 0MPa,14400h-1条件下,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收率为375 4g kg·h,选择性为70 2%,C1OH C2+OH为0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还原态 k-co-MO催化剂 合成 低碳醇 催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2 位作者 伏义路 胡天斗 刘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 ,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 物种 ,其晶粒尺寸约为 6 0nm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 ,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 ,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 ,晶粒尺寸约为 2 0nm。BET结果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 和Co9S8,此外 ,还可能存在CoMoS3 13 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 ,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方式 催化活性 低碳醇 合成 结构 一氧化碳 加氢 钾钴钼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硫化态K-Co-Mo催化剂的EXAFS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3 位作者 伏义路 刘涛 谢亚宁 胡天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 Co Mo催化剂 ,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 .结果表明 ,硫化态K Co 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 结构的物种存在 ,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 ,还以一种Co ...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 Co Mo催化剂 ,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 .结果表明 ,硫化态K Co 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 结构的物种存在 ,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 ,还以一种Co Mo S相的形式存在 ,Co Mo S的晶相结构与MoS2 类似 .结合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o Mo S的形成促进了样品催化活性的提高 .此外 ,EXAFS结果还表明 ,不同制备方法对K Co Mo样品中Mo物种晶粒尺寸具有较大的影响 ,而对Co9S8粒子则影响不明显 ,其中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 ,并且在氩气中处理过的样品中Mo物种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硫化态 催化剂 低碳醇 合成 EXAFS
下载PDF
四效催化剂La-K-Co-Mn同时去除CO、C_xH_y、PM和NOx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军吉 刘少光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8期654-658,共5页
四效催化剂的活性组分La0.8K0.2Co0.7Mn0.3O3的合成温度对柴油烟气的净化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程序升温、比表面积检测和在线效率检测发现,750℃合成的四效催化剂净化柴油烟气的效果最好。通过K和Mn同时部分取... 四效催化剂的活性组分La0.8K0.2Co0.7Mn0.3O3的合成温度对柴油烟气的净化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程序升温、比表面积检测和在线效率检测发现,750℃合成的四效催化剂净化柴油烟气的效果最好。通过K和Mn同时部分取代La Co O3中La和Co,探讨K和Mn对钙钛矿结构和烟气净化效果的影响。比表面积检测发现,涂覆改性γ-Al2O3后,整体式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催化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柴油烟气净化 La—K—Co—Mn 四效催化剂 合成温度 钙钛矿结构
下载PDF
Effect of Mn Promoter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K-Co-Mo Catalyst for Synthesis of Higher Alcohols from CO Hydrogenation
5
作者 Wei Xie Li-li Ji +6 位作者 Ji-long Zhou Hai-bin Pan Jun-fa Zhu Yi Zhang Song Sun Jun Bao Chen G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71-680,I0001,共11页
A series of Mn-doped K-Co-Mo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The catalyst structure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2 physisorption, NH3 temperature- programmed adsorption, in situ diffuse r... A series of Mn-doped K-Co-Mo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The catalyst structure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2 physisorption, NH3 temperature- programmed adsorption,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an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 from syngas was measu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n-doped catalysts ex- hibited a much higher activity as compared to the unpromoted catalyst, and in particular the C2+ alcohol sele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stribution of alcohol products de- viated from the Anderson-Schulz-Flory law. The portion of methanol in total alcohol was suppressed remarkably and the ethanol became the predominant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Mn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of Co and Mo and thu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Mo-O species,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active site for the alcohol synthesis. Secondly, the presence of Mn reduced the amount of strong acid sites significantly and meanwhile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weak acid sites, which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ynthesis of alcohol. Furtherm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Mn can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linear- and bridge-type CO significantly,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lcohol and growth of carbon chain and thus increased the selectivity to C2+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hydrogenation Sol-gel method Mo-based catalyst Mn promoter Higheralcohols synthesis
下载PDF
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中钴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3 位作者 伏义路 刘涛 谢亚宁 胡天斗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9-353,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 ,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钴钼超细粒子氧化物 ,将其与 K2 CO3干混后进行硫化 .使用 X-射线衍射 (XRD)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 .结构表征结果表... 采用溶胶 -凝胶法 ,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钴钼超细粒子氧化物 ,将其与 K2 CO3干混后进行硫化 .使用 X-射线衍射 (XRD)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 .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不含钴的氧化态样品 ,主要以颗粒度较大的 Mo O2 物种存在 ;添加钴后 ,样品粒子的颗粒度大幅度降低 ,钴钼组分主要以 Co Mo O3物种的形式存在 ,当钴含量增加时 ,Co Mo O3的晶形趋于改善 .硫化态样品中钼以类似于 Mo S2 物种的形式存在 ,但粒子尺寸较小 .同时 ,体系中还存在 Co- Mo- S和Co9S8物种 .XRD和 EXAFS结果表明 ,适量钴的添加 ,有利于样品的硫化 .活性测试表明 ,钴的加入 ,明显促进了超细粒子催化剂合成醇的活性及 C2 +醇选择性的提高 ,其中 Co/Mo比为 1 .0 0的样品 ,活性最好 ,产物中 C2 +醇的含量也最高 .结合结构表征结果 ,认为钴是以协同作用的方式参与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o-MO催化剂 低碳醇 合成 钴含量 结构 CO
原文传递
还原温度对超细K-Co-Mo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中海 伏义路 鲍骏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0-435,共6页
采用XRD及XPS技术研究了合成低碳醇反应中还原温度对还原态超细K-Co-M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分别考察未还原及不同的还原温度下K、Co和Mo活性物种的价态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上Mo主要以+4和+6两种价态存在.随还原温度的升高,... 采用XRD及XPS技术研究了合成低碳醇反应中还原温度对还原态超细K-Co-M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分别考察未还原及不同的还原温度下K、Co和Mo活性物种的价态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上Mo主要以+4和+6两种价态存在.随还原温度的升高,表面上Mo4+/Mo6+比增大,较高的Mo4+/Mo6+比有利于形成合成醇反应中活性位.Co也是以+2和金属态两种价态存在.还原温度低于500℃时,表面上Co2+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在体相中可以检测到有金属Co形成,且随还原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当还原温度为550℃时,表面上的Co2+迅速减少,这种表面上的Co2+的迅速减少可能导致了合成醇活性的迅速降低.K+在还原温度低于500℃时相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经550℃还原后,K+在表面明显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温度 超细k-co-Mo催化剂 低碳醇合成 XPS
原文传递
K_(2)CO_(3)活化法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浦丽伟 莫立焕 +1 位作者 胡崟 李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活化制备COS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K_(2)CO_(3)溶液浸渍COS的比例(浸渍比,mL∶g)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 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活化制备COS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K_(2)CO_(3)溶液浸渍COS的比例(浸渍比,mL∶g)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1.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2.48%,BET比表面积为1080.94 m^(2)/g,亚甲基蓝(MB)吸附值为441.62 mg/g;在氮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2.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 h时,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8.00%,BET比表面积为942.42 m^(2)/g,MB吸附值为428.77 mg/g。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制备的活性炭H/C元素比低,芳香性提高;FT-IR和SEM分析表明活化促进了活性炭—CH、—COOH热解和孔隙生长;相比N_(2)气氛下的样品,空气作热解气制备的活性炭孔隙更发达,吸附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活性炭 碳酸钾 吸附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K-Co-Mo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伏义路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7-36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钼氧化物催化剂, 并将其浸渍不同量的K2CO3 后进行硫化. 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LRS)对氧化态及硫化态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活性. 结构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钼氧化物催化剂, 并将其浸渍不同量的K2CO3 后进行硫化. 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LRS)对氧化态及硫化态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活性. 结构表征的结果表明, 不含钾的氧化态样品, 以CoMoO4 形式存在; 含钾样品中, 助剂钾与钴钼复合氧化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有多种K-Mo-O物种生成, 且使硫化态物种趋于稳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制备催化剂的合成醇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其中K/Mo 比为0.4 的样品活性最好, 在T= 310 ℃, p = 5.0 MPa, GHSV= 4 800 h- 1的条件下, 低碳醇的时空产率达124 g/(L·h),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 低碳醇 钾含量 氧化物催化剂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法制备K-Co-Mo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焙烧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2 位作者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3-25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 ℃下进行焙烧, 得到氧化态样品,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 ℃下进行焙烧, 得到氧化态样品,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 运用 X 射线衍射( X R D )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 X A F S )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乙醇分解性能测试表明,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较弱,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合成醇性能测试结果则显示,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升高后,其合成醇的产率逐步降低, 但醇选择性基本不变. 经 400 ℃焙烧的样品, 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氧化态样品中存在多种 K M o O 物种,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 钾钼之间作用增强, 样品更难以被完全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 焙烧 结构
原文传递
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及与hnRNP K的相互作用
11
作者 郝悦 徐胜奎 阮文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为探明JEV病毒复制与宿主蛋白的关系。【方法】首先构建非结构蛋白质粒,然后将构建成功的非结构蛋白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中,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再分别与pCMV-MYC-hnRNP K质粒同时转染至Vero细胞中,培养24 h,... 【目的】为探明JEV病毒复制与宿主蛋白的关系。【方法】首先构建非结构蛋白质粒,然后将构建成功的非结构蛋白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中,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再分别与pCMV-MYC-hnRNP K质粒同时转染至Vero细胞中,培养24 h,收取细胞蛋白样,进行Co-IP试验相关步骤,用Western-blot实验进行结果呈现,得出试验结果。【结果】构建的非结构蛋白质粒在Vero细胞中可以表达,通过与表达hnRNP K蛋白的质粒共转染,通过Co-IP试验经Western-blot结果分析能够得出JEV的NS1与hnRNP K之间存在相互作用,JEV的NS2a、NS3、NS5与宿主hnRNP K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结论】JEV的NS1蛋白与宿主蛋白hnRNP K存在相互作用,为JEV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同时为JEV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周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深入研究JEV病毒复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非结构蛋白 hnRNP K 免疫共沉淀 蛋白互作
下载PDF
煤与生物质耦合燃烧的协同效应
12
作者 周巍 王浩帆 +5 位作者 熊晟熙 蒋思磊 何晓燕 马晓春 娄春 姚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7,共9页
生物质燃料是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能源,在燃煤机组上掺烧生物质是当下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途径。由于煤和生物质耦合燃烧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生物质燃料与煤耦合燃烧性能与二者单独燃烧的燃烧性能差异无法通过化学成分或相关性质算术平均... 生物质燃料是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能源,在燃煤机组上掺烧生物质是当下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途径。由于煤和生物质耦合燃烧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生物质燃料与煤耦合燃烧性能与二者单独燃烧的燃烧性能差异无法通过化学成分或相关性质算术平均来确定,与此同时,生物质中富含的碱金属K也会加重受热面结渣倾向。为研究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过程中协同效应,选取神府烟煤与板栗壳作为试验样品,通过混合、研磨与压制,制备成圆饼形颗粒并在Hencken平焰燃烧器上进行燃烧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机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计算着火延迟时间,利用光谱仪结合自发辐射理论测量燃烧过程中火焰温度、气相K浓度。探讨耦合燃烧着火特性、燃烧特性与气相碱金属释放特性协同效应及其原因。最后,结合灰分分析结果计算各工况结渣指数,获得燃烧气相碱金属释放量与结渣指数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煤与生物质耦合燃烧着火延迟时间低于理论值,证明耦合燃烧着火存在协同效应,表现为促进着火。受纤维素热解与碱金属元素催化共同影响,生物质质量分数为50%时,着火延迟时间与理论值之差达到最大1.91 s,协同效应最大;耦合燃烧释放的碱金属低于理论值,说明耦合燃烧气相碱金属释放协同效应表现为抑制气相碱金属释放,由挥发分-焦炭相互作用与无机反应共同控制,无机反应中Si、Al元素与K反应占主导;随气相K释放量增大,碱酸比与硅比数值增大,结渣倾向升高,结渣指数与气相K释放量间相关性系数均大于95%,说明气相K释放量与结渣指数高度相关,可见在线监测获得的气相K释放浓度具有判别结渣特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生物质共燃 着火特性 K释放 结渣特性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多词共现分析方法在暴雨-地质灾害应急任务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炼卿 许铭 +3 位作者 马成龙 戴彩岩 赵红 龙昭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1,234,共5页
为快速制定救援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种多词共现分析方法将灾害应急任务从历史发生的灾害案例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预处理好的文本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应急任务集。然后利用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提取案例... 为快速制定救援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种多词共现分析方法将灾害应急任务从历史发生的灾害案例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预处理好的文本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应急任务集。然后利用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提取案例文本中的频繁项集作为共现词集,分析解释共现词集与应急任务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Gephi软件将共现词语网络可视化,进一步分析应急任务中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事故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将暴雨-地质灾害事故案例文本中的应急任务提取出来,并通过网络可视化分析发现,在救援过程中,应急任务之间是联动配合的一个体系,协调好各个应急任务能缩短应急响应的时间,为制定或完善救援行动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地质灾害 应急任务 文本挖掘 多词共现 关联规则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
下载PDF
并列多方柱风荷载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姚红红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探究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特性,文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20000的均匀流场中的并列三方柱进行模拟,基于不同间距方柱的流场特性,归纳并总结了不同间距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风压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小间距会产生偏流且... 为探究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特性,文中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20000的均匀流场中的并列三方柱进行模拟,基于不同间距方柱的流场特性,归纳并总结了不同间距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风压系数分布。结果表明小间距会产生偏流且抑制方柱的旋涡脱落,三个方柱的平均风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偏向性。当间距比达到2.0时,流场从偏流转变为对称偏压,旋涡脱落频率增大但脉动风特性仍然小于单方柱。方柱的气动力系数和风压系数在间距比4.0时近似于单方柱的值。研究结果可为并列多方柱的风荷载规范条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方柱 SST k-ω湍流模型 气动力系数 风压系数
下载PDF
高产Monacolin K红曲霉的诱变选育及其与酿酒酵母共酵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沙见宇 裴欢 +1 位作者 刘曦 闫雪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为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Y-11为原始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筛选红曲霉,并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红曲中的莫纳克林K含量进行测定,选出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并与食... 为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Y-11为原始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筛选红曲霉,并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红曲中的莫纳克林K含量进行测定,选出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并与食源性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共酵。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2株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M7和M8,固态发酵25 d后莫纳克林K含量分别为12.42 mg/g、12.49 mg/g,分别比原始菌株MY-11提高了26%、27%。将诱变菌株M7、M8分别继续与不同添加量的酿酒酵母共酵培养,结果发现加入酵母菌液添加量3%时莫纳克林K含量最高,分别为9.35 mg/g、8.94 mg/g,比对照组提高了2.63%、16.41%。紫外诱变筛选结合共酵培养方法可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紫色红曲霉 酿酒酵母 紫外诱变 共酵 莫纳克林K
下载PDF
双金属协同调控G-三链体/血红素比色传感探针的构筑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珊 张燕 +5 位作者 高渝萌 黄瑶瑶 蔡慧珊 魏袁 苏小东 周倩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14,共8页
该文首次将一条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5’-CTGGGAGGGAGGGA-3’)与血红素结合,形成的G-三链体/血红素复合物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能够催化H2O2的氧化反应,使反应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由无色变为绿色。通过对... 该文首次将一条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5’-CTGGGAGGGAGGGA-3’)与血红素结合,形成的G-三链体/血红素复合物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能够催化H2O2的氧化反应,使反应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由无色变为绿色。通过对金属离子的筛选,发现K+和Sr2+同时存在能稳定G-三链体结构,基于此构筑了双金属协同调控的G-三链体/血红素比色传感探针,并将其用于H2O2的定量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与H2O2浓度在0.5~4.5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 mmol/L。将该方法用于牛奶中H2O2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4%。该探针具有碱基序列短、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等诸多优势,为G-三链体功能化核酸探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三链体 血红素 钾离子 锶离子 比色探针 协同调控
下载PDF
2004-2013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长玲 魏绪秋 +1 位作者 崔斌 于淼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9-124,143,共7页
以图书情报学的期刊论文为例,运用作者合作度指标、共词分析法、k-core分析及数据可视化方法,从作者合作度、合作团队地域性、合作团队成员变动性和作者合作对象变化性四个方面对2004—2013年问图书情报学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研... 以图书情报学的期刊论文为例,运用作者合作度指标、共词分析法、k-core分析及数据可视化方法,从作者合作度、合作团队地域性、合作团队成员变动性和作者合作对象变化性四个方面对2004—2013年问图书情报学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作者合作度测量值一般在(0,3]区间内,最高为11.69,可见作者合作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作者合作团队具有明显的同机构性和同区域性,合作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合作团队成员及作者合作对象具有动态变化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对潜在合作和知识继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合作网络 结构特征 共现分析 k-core 图书情报学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旱柳叶精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尚珍 郭珍 +3 位作者 戴荣 王进欣 任平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SFE CO2 、SFE CO2 CHCl3、SFE CO2 MeOH方法萃取采自甘肃省天水地区的旱柳叶 (SalixmatsudanK )精油 。
关键词 旱柳叶 SFE-CO2 精油 化学成分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 含量测定 药用有效成分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K-N共掺ZnO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振兴 张海军 +3 位作者 廖梦舟 周华 谢二庆 潘孝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301-330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K与N共掺的ZnO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ZnO薄膜样品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薄膜为六方纤锌矿结构。随...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K与N共掺的ZnO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ZnO薄膜样品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薄膜为六方纤锌矿结构。随着K掺杂浓度的增大,薄膜的结晶性变好,组成薄膜的颗粒变大,并表现出c轴择优生长特性,同时掺杂导致的氧空位缺陷也在增加,使得绿光发射增强,薄膜的光学带隙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K—N共掺杂 光学带隙 光致发 光谱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K掺杂量对K-N共掺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玉新 臧谷丹 +5 位作者 陈苗苗 崔潇文 赵帅 王磊 李真 阎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不同K掺杂量的K-N共掺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谱(PL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K-N共掺Zn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N共掺...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不同K掺杂量的K-N共掺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谱(PL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K-N共掺Zn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N共掺ZnO薄膜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并沿(002)方向择优生长;随着K掺杂量的增加,薄膜紫外发射峰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并且吸收边出现轻微蓝移,禁带宽度增大;K-N共掺ZnO薄膜的透过率随K的掺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65%~70%之间浮动.当K掺杂原子比为0.025时,所制备的薄膜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取向,其薄膜表面均匀、光滑平整,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超声喷雾热解法 K-N共掺 表面形貌 光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