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od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谢雁春 项良碧 +2 位作者 刘军 于海龙 陈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 目的探讨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腰椎退变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改善率、术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ROM值(腰椎屈伸活动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评估该技术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8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背痛改善率为(87.0±2.0)%、平均手术时问为(99.6±16.2)min,平均失血量为(70.5±31.5)m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1.2±2.6)d。结论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 多节段 融合 非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K-Rod弹性棒、通用弹性棒及Dynesys系统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涛 王振江 +5 位作者 陈凡 张大鹏 郭宁国 马方南 冯纪川 强晓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11-7116,共6页
背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引出来其他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等问题。针对腰椎融合固定的问题,近年来腰椎弹性固定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腰... 背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疾病的金标准,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引出来其他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等问题。针对腰椎融合固定的问题,近年来腰椎弹性固定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腰椎椎弓根动态内固定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L3,4节段5例;L4,5节段20例;L5S1节段20例;L3,4,L4,5双节段6例;L4,5,L5S1双节段8例,L3,4,5 S1三节段患者3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0.8岁。根据使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分为3组,使用通用动态腰椎固定系统17例,K-Rod后路动态稳定系统28例,Dynesys系统17例。随访24-48个月,评价指标包括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分析及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获得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末次随访时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高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各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是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3种弹性固定虽然存在结构的不同,但是早期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椎弓根 动态固定 k-rod Dynesys系统
下载PDF
动态事件触发下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
3
作者 唐朝君 夏梅妍 +1 位作者 张华 谢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0-965,共6页
针对具有未知干扰和非线性动态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它基于事件触发的固定时间一致性问题。在传统的静态事件触发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可调节的动态变量,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策略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给出各个智能体基于状... 针对具有未知干扰和非线性动态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它基于事件触发的固定时间一致性问题。在传统的静态事件触发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可调节的动态变量,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策略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给出各个智能体基于状态信息和动态变量的动态事件触发函数,只有当各智能体的测量误差满足给定的触发函数时,事件才会被触发。引入的动态变量是可调节的阈值参数,能够进一步减少事件的触发次数,更有效地利用系统有限的资源。利用图论、固定时间一致性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出系统达到固定时间一致性时,一致性协议和触发函数中的参数需要满足的条件,同时证明了系统不存在芝诺行为。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动态事件触发策略 外部干扰 固定时间 一致性
下载PDF
邻近节段辅以k-rod动态固定在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顺义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前,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已成为经典的手术方案。但不可忽视的是,当腰椎责任节段被融合后,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被改变,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加重其椎间盘的负荷,从而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自201... 目前,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已成为经典的手术方案。但不可忽视的是,当腰椎责任节段被融合后,腰椎原有的生物力学被改变,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增加,加重其椎间盘的负荷,从而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自2012—05—2014—06,笔者引进了K—Rod系统,在责任节段融合固定的基础上对邻近节段进行动态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与传统的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该术式的优势,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椎间融合内固定 k-rod动态固定系统
下载PDF
经Wiltse入路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齐平 赵志 +1 位作者 闵星星 沈进稳 《中医正骨》 2019年第2期46-48,51,共4页
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经规范非手术治疗后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需选择手术治疗。以往的经典术式为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经过多年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均暴露出一些不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 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经规范非手术治疗后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需选择手术治疗。以往的经典术式为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经过多年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均暴露出一些不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主要问题是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而后正中入路需广泛剥离竖脊肌,术后常残留腰痛。为解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者研发出了多种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其中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属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Wiltse入路是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进入,直接暴露上下关节突及外侧横突,无需大范围剥离椎旁肌,可减少多裂肌损伤,保留棘突上肌肉及韧带的附着点,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从近年来报道经Wiltse入路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文献来看,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既可实现有效固定,又可避免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问题,创伤较小,短期疗效满意。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手术的适应证将进一步扩大,中远期疗效也将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脊柱融合术 腰椎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Wiltse入路
下载PDF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4 位作者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史超路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蒋伟宇 于亮 +2 位作者 马维虎 赵刘军 徐荣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测试自主设计的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有效性。方法:根据寰枢椎的解剖特征及常规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设计符合寰枢椎运动方式的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并测试其有效性。将8具成人枕颈标奉(C0~C4)依次按... 目的:测试自主设计的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有效性。方法:根据寰枢椎的解剖特征及常规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设计符合寰枢椎运动方式的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并测试其有效性。将8具成人枕颈标奉(C0~C4)依次按完整状态组(A组)、寰枢椎不稳状态组(B组)、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状态组(C组)及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组(D组)的顺序进行测试。在三维运动试验机(KD-101)上测试4组模型的颈椎运动范同(rangeofmotion,ROM),所有标本测试时施加1.50N·M力偶矩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有轴向旋转的顺序进行,取其均值,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与A组在屈伸状态、侧屈状态和轴向旋转状态的ROM分别相差4l%、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在屈伸、侧屈和轴向旋转状态的ROM分别相差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ROM与B组比较分别相差46%、50%、17%.羞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组固定后在屈伸、侧屈、轴向旋转状态的ROM与A组分别相差35%、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B组分别相差62%、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C组分别相差30%、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能够有效地限制寰枢椎的不稳,同时义能保留寰枢椎一定的屈伸、侧屈和旋转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动态固定系统 有效性 生物力学
下载PDF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用于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2年随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利元 张承旻 +6 位作者 罗磊 赵晨 侯天勇 罗飞 代飞 何清义 周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评估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与融合术在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多节段Dynesys动态固定及融合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ynesys动态固定组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评估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与融合术在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多节段Dynesys动态固定及融合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ynesys动态固定组24例,融合组27例。应用腰椎疼痛视觉模拟指数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腰椎整体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邻近第一椎间活动度、邻近第一椎间高度、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的发生率,评估两种术式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51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26.2(23~31)个月。两组病例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ynesys动态固定组术后较融合组保留了更多的腰椎整体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ynesys动态固定组术后保留了部分手术节段的活动度,融合组因融合而丢失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个月两组病例邻近上一椎间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邻近上一椎间高度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SD方面,融合组3例出现邻近节段不稳,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未行临床干预。结论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保留了更多的活动度,减缓ASD的发生,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多节段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 腰椎融合术 邻椎病
下载PDF
一种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蒋伟宇 于亮 +3 位作者 马维虎 赵刘军 徐荣明 王以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方法8具较新鲜的成人枕颈标本(c。),随机分成4组:①完整状态组(A组)、②寰枢椎不稳状态组(B组)、③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状态组(C组)和④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组(D组)... 目的评价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稳定性。方法8具较新鲜的成人枕颈标本(c。),随机分成4组:①完整状态组(A组)、②寰枢椎不稳状态组(B组)、③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状态组(C组)和④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组(D组)。测量在1.50Nm的力矩下,寰枢关节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6种运动方式下的运动范围(ROM)及稳定性指数(S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与A组的各方向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D组的各方向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与B组和D组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的稳定性指数(S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屈伸、侧屈和旋转的sf值最接近完整状态组(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在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上有独特优势,既可维持寰枢椎的活动性,又可达到坚强固定的稳定性,为寰枢椎后路固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动态固定系统 稳定性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置入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近期腰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管华清 杨惠林 +1 位作者 徐耀增 杨同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5-1578,共4页
背景: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腰椎管狭窄病例,其适应范围是否可有进一步的扩大?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对腰椎旋转不稳的11例中年患者行Coflex内固定术... 背景: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腰椎管狭窄病例,其适应范围是否可有进一步的扩大?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对腰椎旋转不稳的11例中年患者行Coflex内固定术,均为L4~5节段性不稳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观测影像指标包括手术前术后椎间隙中立角,过伸角,过屈角和L4~5活动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Coflex置入时间平均72.6min,平均出血85.7mL。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14.45±2.42提高到21.00±2.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4~5活动度由术前(13.18±2.04)°减少到(8.09±0.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腰椎棘突间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中年腰椎旋转不稳的近期疗效良好,腰椎稳定性有明显提高,中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固定 腰椎 Coflex系统 不稳 棘突间
下载PDF
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小广 丁亮华 +3 位作者 姜世涛 胡新宇 黄智慧 凌为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5,共4页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节段性不稳、退变性滑脱等疾患的主要手段,虽然内固定的应用使融合率增加和临床效果改善.但临床满意率低于融合率,还存在融合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1,2]。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动态同定技术符...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节段性不稳、退变性滑脱等疾患的主要手段,虽然内固定的应用使融合率增加和临床效果改善.但临床满意率低于融合率,还存在融合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1,2]。后路经椎弓根腰椎动态同定技术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限制脊柱过度活动的同时可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 经椎弓根 动态固定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临床应用价值 退变性滑脱 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与后路腰椎间融合修复腰椎退行性病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超 何智勇 +2 位作者 母建松 兰海 李开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17-7121,共5页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6例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28例,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时间,应用目测类比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以Oswestry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活动度优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组(P<0.01)。随访期间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组未发现钉绳系统和聚脂套管松动。提示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相比,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随访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可保留固定节段一定活动度的优点,在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间盘 退行性疾病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固定
下载PDF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克政 梅伟 +3 位作者 王庆德 姜文涛 王春萍 郭润栋 《中医正骨》 2015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2岁,中位数60岁。L4-5椎间盘突出21例,L5S1椎间盘... 目的:观察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2岁,中位数60岁。L4-5椎间盘突出21例,L5S1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腰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切口9-14 cm,中位数12 cm。手术时间95-135 min,中位数110 min。术中出血量200-400 mL,中位数330 mL。1例出现硬脊膜破裂,术中未行修补。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3个月,中位数28个月。2例出现螺钉轻微松动,无明显临床症状,均未行特殊治疗。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12、24个月,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5.7±2.6)分降至(2.2±0.6)分、(2.2±0.7)分、(2.1±0.6)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5.5±1.3)分降至(0.7±0.5)分、(0.5±0.3)分、(0.4±0.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57.0±18.0)%降至(17.0±5.0)%、(18.0±6.0)%、(15.0±5.0)%,无疼痛步行距离由术前400 m均升至2000 m以上。结论: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缓解腰腿疼痛症状,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固定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
下载PDF
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普有登 杨俊宇 +6 位作者 周兆文 段洪 尹劲 孙启增 金雄 张涵 蓝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48,53,共8页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 目的探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及其对邻近上位节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65例采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21~73岁,平均(53.4±10.8)岁;融合组(n=21),非融合组(n=20),“融合+非融合”组(n=24)。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根据术前及各随访时间腰痛、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比较3组病例术前及随访时间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手术及邻近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情况。结果经72~84个月,平均(72.0±8.6)个月随访。3组组内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改善率,融合组为66.4%、76.7%,非融合组为84.4%、72.4%,“融合+非融合”组为70.8%、77.8%;邻近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s分级: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指数:3组组内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高度指数:非融合组、“融合+非融合”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K-Rod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行非融合及“非融合+融合”术治疗,中期随访疗效良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对退变的椎间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od动态稳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动态稳定 邻近节段退变 中期随访
下载PDF
ISObar TTL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8年随访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宗锐 郑博 +4 位作者 屈波 蒋涛 屈晓龙 陈天逸 张秀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110-5116,共7页
背景: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需要对严重退变节段行坚强固定和融合,但相邻节段会出现运动位移和屈伸角度的过度性增大,出现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椎体不稳加重,关节突增生、椎间盘突出等情况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及患者。目的... 背景: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需要对严重退变节段行坚强固定和融合,但相邻节段会出现运动位移和屈伸角度的过度性增大,出现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椎体不稳加重,关节突增生、椎间盘突出等情况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及患者。目的:对比观察ISObar TTL动态固定系统与坚强钉棒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纳入130例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其中L3/4-L4/5患者72例,L4/5-L5/S1患者58例。对退变严重的节段行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对退变较轻的节段随机采取ISObar TTL动态固定(68例,设为试验组)和坚强钉棒固定系统(62例,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死亡终点,至少随访8年,术前及术后1周、4年、8年分别使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使用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评估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相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4年、8年的腰痛及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1周腰痛及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术后4,8年试验组腰痛及腿痛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术前相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4年、8年的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1周、4年、8年融合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与术前相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4年、8年的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1周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8年,试验组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表明随访8年期间,ISObar TTL动态固定系统与坚强钉棒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明显改善;但是术后4,8年ISObar TTL动态固定系统缓解腰腿痛效果更明显,且能够减轻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 动态固定系统 后外侧植骨 ISOBAR TTL连接棒 坚强钉棒固定 固定
下载PDF
动态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允琦 董健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并视为治疗方式的"金标准"[1]。然而,融合手术也受到质疑:随着内固...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一直以来,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并视为治疗方式的"金标准"[1]。然而,融合手术也受到质疑:随着内固定器械和融合方法的发展,在融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临床满意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2]。融合固定后引起的腰椎活动度丢失、慢性下腰痛,邻近节段退变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疾病 动态固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纯锐 温伟 吴剑飞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在该院骨科住院的患者40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运用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在该院骨科住院的患者40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运用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40例患者与手术前的VAS/ODI/JOA评分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20.65±4.71)个月时的评分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在短期的治疗效果来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动态固定系统与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小峰 吕仁发 +3 位作者 孙琦 邹澍 舒荣兵 吴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系统与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矫形手术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病人96例,将9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观察组48例,采用动态...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系统与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矫形手术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病人96例,将96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观察组48例,采用动态固定系统。比较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情况、围术期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矫形效果、临床疗效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病人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有所改善,且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腰椎侧凸Cobb角明显改善,但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矫形效果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术后邻近关节活动度更优、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动态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较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间短,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风险小,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更具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固定系统 短节段减压融合 退行性脊柱侧凸症
下载PDF
D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萍 郭秀萍 龚晓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0期3403-3405,共3页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接受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接受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 非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规范化护理
下载PDF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元彬 张智 +4 位作者 郑佳状 汪凡栋 陈宇 蔡奇霖 廖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7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评价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腰椎运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脊柱外科行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评价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腰椎运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脊柱外科行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Dynesys组)22例,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PEEK组)25例,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通过测量固定节段及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评价术后腰椎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及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及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二者均可保留一定的腰椎活动度,短期内对预防相邻节段退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Dynesys系统 椎弓根螺钉PEEK棒 非融合动态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