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Heterogene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Nutrients in Peak-Cluster Depression Areas of Karst Region 被引量:22
1
作者 ZHANG Wei CHEN Hong-song +3 位作者 WANG Ke-lin SU Yi-rong ZHANG Ji-guang YI Ai-j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22-329,共8页
By selecting a typical peak-cluster depression area of karst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land use type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on soil nutrients. Grid and line sampl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 By selecting a typical peak-cluster depression area of karst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land use type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on soil nutrients. Grid and line sampl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sample soil in depression and slope lands respectively, and classical statistical tool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character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total potassium (TK), available nitrogen (AN),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available potassium (AK), pH, and C/N. It was found that land use typ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effecte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C, TN, TP, TK, AN, and AP. The content of SOC, TN, and A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nd use intensity. Due to high fertilizer input, TP and AP in tillage fiel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land use types. TK had no obvious change trend among various land use types. Topographic factor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C, TN, TP, AN, AP, AK, and pH. Habitat factor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effected AK. Altitude factor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for pH. However, all of these factor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N. Tillage practice had important effect on soil nutrient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in the fragile karst ecosystem, and the input of organic manure should be increased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soil nutrient land use type topography factors soil organic carbon
下载PDF
Human disturbance exacerbate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作者 Shuai YUAN Yuemin YUE +3 位作者 Xinbao ZHANG Lu WANG Lu ZHAI Kelin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550-3561,共12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s southwestern karst region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global vegetation cover “green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However, because of geological con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s southwestern karst region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global vegetation cover “green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However, because of geological constraints, it is difficult to restore the forest landscapes in some areas. It is urgen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human disturbance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on the difficult-to-forestation rocky-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the karst region in order to guide future afforestation.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ied the changes of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in typical karst depress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by using ^(137)Cs,^(210)Pb, and ^(14)C dating methods in karst depressions, and identified the main human disturbances related to historica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y combin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three depressions in 1921–196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1963–2021, and the sedimentation rate(0.64–1.33 cm a^(-1)) and the specific sediment yield(2.51–13.11 t ha^(-1)a^(-1))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504–1812) were higher than the sedimentation rate(0.26–0.95 cm a^(-1)) and specific sediment yield(0.95–6.99 t ha^(-1)a^(-1)) in the recent century(1921–2021). Reconstruction data and literature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how an empirical link between changes in population, arable land, food, forest area,and deforestation even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and arable land in Guangxi increased more than three-fold and the forest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17th century after the migration of the Yao ethnic group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maize to the region, which ma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intensifying the erosion of depressions.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is region and to answer the potential of affore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region ^(14)C dating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Ethnic minirity migration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原文传递
The features of soil erosion and soil leakage in karst peak-cluster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8
3
作者 LUO Wei-qun JIANG Zhong-cheng +2 位作者 YANG Qi-yong LI Yan-qing LIANG Jian-ho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18-30,共13页
Through utilizing water flow monitoring, rock scratching, soil wood piles and radionuclide ^(137)Cs tracing in the Longhe karst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ite(hereinafter referred to"Longhe site"), Pingguo Cou... Through utilizing water flow monitoring, rock scratching, soil wood piles and radionuclide ^(137)Cs tracing in the Longhe karst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ite(hereinafter referred to"Longhe site"), Pingguo County, Guangxi Province, the features and values of soil erosion and soil leakage in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 locations and land uses in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are showed clearly.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geomorphologic locations in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namely peaks, strip, slopes and depression. The soil leakage modulus in the peaks and strips respectively occupy 92.43% and 96.24% of the total mean soil erosion modulus at experimental sites. On the slope, soil leakage accounted for about 75%. At the bottom of depression, surface water was the main factor of soil erosion, and at last most soil leaked into underground rivers from sinkholes. The total soil erosion modulus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relative surface soil erosion in regard of peaks, slopes and depression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re are also five major types of land use in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farmland, Kudingcha tea plantations, young Lignum Sappan fields, shrub-grassland and pastures. The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slope farmland has the highest value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But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other four land use types decreased by year, which shows the "grain for green" will result in better soil protection. By handling with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Longhe site, the mean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has decreased about 80% from 2003 to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SOIL leakag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Land use 137Cs TRACING Longhe karst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ite
下载PDF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
4
作者 王同川 陈浩如 +3 位作者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地震正演模型模拟、RGB分频融合技术及波形分类分析等手段,对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遭受的岩溶作用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小...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地震正演模型模拟、RGB分频融合技术及波形分类分析等手段,对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遭受的岩溶作用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小,东南部石炭系原始沉积厚度更大,但残余厚度分布不均匀,主要为10~30 m;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小,为0~15 m。(2)研究区石炭系自西向东可识别出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2个二级地貌单元,岩溶斜坡可划分为残丘和浅洼2个三级地貌单元,再依据其差异溶蚀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陡斜坡浅洼和缓斜坡浅洼,浅洼内发育残丘、暗河及落水洞。反射同相轴的上提和下拉特征、岩溶角砾岩的发育、地震层拉平剖面、RGB分频融合及波形变化特征等均可识别出岩溶古地貌的发育。(3)研究区石炭系各地貌单元的分布受构造控制,浅洼和残丘多以椭圆状或不规则长条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暗河的展布与浅洼长轴方向一致;岩溶古地貌控制着地层厚度以及溶蚀孔洞的发育,残丘残余厚度较大,岩溶作用强,充填作用较弱,溶蚀孔洞较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34%;缓斜坡浅洼残余厚度较小,充填作用较强,溶蚀孔洞不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68%,而陡斜坡浅洼虽然残余厚度小,但因潜水位低、泄水能力强,溶蚀作用强而充填作用弱,储集空间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05%;缓斜坡和陡斜坡储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67%和3.31%,岩溶高地孔隙度最小,平均为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浅洼 残丘 岩溶斜坡带 地震正演模拟 RGB分频融合 岩溶角砾岩 黄龙组 石炭系 川东五百梯地区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46
5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3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杜虎 鹿士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5-310,共6页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7种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不一一对应,植被与土壤的综合指数在全体模式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一致,退耕种植任豆+桂牧1号的植被效应和退耕种植香椿的土壤改良作用最好。退耕5年后各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状况还不十分理想,除香椿和撂荒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时期外,其他退耕模式均还处于失调衰退和过度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有桂牧1号和撂荒处于植被土壤同步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时应同步提高植物生长抚育和土壤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土壤 耦合 模型 退耕还林还草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类型碳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5
6
作者 杜虎 宋同清 +4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彭晚霞 付威波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58-4667,共10页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种植被类型碳格局及其土壤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33.84、160.79、179.08和261.24 Mg C/hm2,其中植被碳储量为5...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种植被类型碳格局及其土壤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33.84、160.79、179.08和261.24 Mg C/hm2,其中植被碳储量为5.02、6.59、20.87和60.20 Mg C/hm2,占总碳储量的3.75%—23.04%,随植被正向发展而增加;地被物碳储量为1.76、0.95、2.60和0.82 Mg C/hm2,仅占总碳储量的0.32%—1.45%;土壤层碳储量为127.06、153.25、151.61和200.21 Mg C/hm2,占76.64%—94.93%,随植被正向发展呈增加趋势,但对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率减少;由草地向原生林发展过程中,地下部分碳储量均大于地上部分碳储量,地上部分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地下部分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与土壤容重、土壤深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喀斯特峰丛洼地石灰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水稳性团聚的分布关系密切,土壤氮素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2 mm细根和土壤微生物对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影响因子 植被类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循环特征 被引量:24
7
作者 俞月凤 何铁光 +5 位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杜虎 韩畅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531-7542,共12页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枝>根>干,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仅次于乔木叶片;各组分中营养元素以K、Ca最高,P、Mg最低;(2)3种类型森林间乔木层的养分积累量总规律表现为原生林(4540.30 kg/hm^2)>次生林(2107.09 kg/hm^2)>人工林(719.51 kg/hm^2),分别占林分养分积累量的88.30%、79.57%和62.60%;(3)3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相差不大,均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在各层分配格局有所差异;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归还量均为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年吸收量分别为:418.80、271.17和148.79 kg 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82.98、111.43和43.37 kg hm_(-2)a^(-1);(4)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利用系数总规律为人工林(0.35)>次生林(0.20)>原生林(0.10);循环系数则相反,为原生林(0.48)>次生林(0.46)>人工林(0.30);而周转时间为原生林(37.32)>人工林(18.63)>次生林(13.93)。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层薄,养分贮存能力差,森林养分循环能力相对较弱,沿着强、中、弱干扰递减梯度,3种类型森林养分利用效率和循环能力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喀斯特峰丛洼地 森林类型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49
8
作者 鹿士杨 彭晚霞 +3 位作者 宋同清 曾馥平 杜虎 王克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0-2399,共10页
以坡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任豆、香椿、板栗、柑橘、任豆+桂牧1号、桂牧1号和撂荒7种常见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分形特征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土壤微生... 以坡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任豆、香椿、板栗、柑橘、任豆+桂牧1号、桂牧1号和撂荒7种常见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分形特征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组成不同,除任豆模式外其他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除任豆模式外)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极显著增加,撂荒地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变化范围不大,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含量的变异很大,香椿、板栗、撂荒和桂牧1号模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坡耕地;土壤MBC与细菌数量的关系最相关(D=-4.07,R=0.81,P<0.01),其次为MBC与放线菌数量(D=3.82,R=0.44,P<0.05),再次为MBN与真菌数量(D=0.58,R=0.61,P<0.01),MBC与真菌数量、MBN与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MBP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之间不存在分形关系;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除桂牧1号模式外)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总之,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均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特性,为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微生物量 微生物种群数量 土壤酶活性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于扬 杜虎 +6 位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鹿士杨 范夫静 卢成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455-7466,共12页
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6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主要养分、矿质养分和微生物这3组变量共计20个指标的调查、取样和分析,运用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6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主要养分、矿质养分和微生物这3组变量共计20个指标的调查、取样和分析,运用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子及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pH值为6.60—7.75,土壤主要养分、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明显高于同纬度地区地带性红壤,矿质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其中SiO2、Al2O3、Fe2O3占矿质全量的90%以上。土壤肥力的总体趋势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丛>坡耕地>人工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实行林草结合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更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改善,坡耕地应多施有机肥和氮肥,人工林应多施氮肥。原生林植物与养分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状态,主要应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改善森林环境,保障植物、土壤养分及微生物之间的良好协调关系。确保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喀斯特峰丛洼地乃至整个西南喀斯特区域植被的迅速恢复和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范相关分析 喀斯特峰丛洼地 生态系统 主成分分析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成因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宋敏 彭晚霞 +3 位作者 邹冬生 曾馥平 杜虎 鹿士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259-6269,共11页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 m)的网格(10 m×10 m)取样,以农作区为对照,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0—15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 m)的网格(10 m×10 m)取样,以农作区为对照,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0—15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质很高,沿着农作区-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的恢复梯度,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变异系数逐步增大;农作区和3类森林土壤表层有机质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农作区试验半变异函数C0/(C0+C)值为26.5%,呈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3类森林的C0/(C0+C)值为9.0%—22.6%,呈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农作区和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呈单峰分布,次生林呈凹型分布,原生林呈凸型分布;不同森林的主导因子不同,农作区的主导因子为主要土壤养分,人工林为地形和物种多样性,次生林为森林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原生林为地形和物种多样性,且同一因子在不同森林与土壤表层有机质的正负作用关系和相关程度也不同。因此,农作区和3类森林应根据其土壤表层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固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影响因子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胡社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7,共4页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淡水岩溶主要发育在断层附近的白云岩或裂缝发育的石灰岩中,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裂缝发育主要有5期,均对储集层物性有建设性意义,储集层发育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苏桥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储集层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慧芳 宋同清 +4 位作者 黄国勤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311-5319,共9页
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地利用方式试验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面积分别为20m×70m)控制性试验建设,通过网格法(5 m×5 m)采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火烧、... 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地利用方式试验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面积分别为20m×70m)控制性试验建设,通过网格法(5 m×5 m)采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表层土壤水分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含水量均很高,雨季显著大于旱季,雨季为火烧>封育、刈割除根>玉米、桂牧1号>刈割,旱季为刈割、火烧、刈割除根>桂牧1号、封育>玉米,均呈中等至强度变异,且含水量越低变异越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的自相关函数均呈由正向负方向发展的相同趋势,但拐点不同,且旱季大于雨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季、雨季土壤水分的最佳拟合模型不同,但均呈中等或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6.8—213 m,且旱季大于雨季;同一土地利用方式旱季、雨季表层土壤水空间格局相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空间格局则不同,因此在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时应采取不同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土地利用方式 坡面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2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5-822,共8页
基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 hm2动态监测样地,选择4个多样性和5个群落结构属性变量,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理论方法,分析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形特征和分布格局,以探讨其维持机制。结... 基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 hm2动态监测样地,选择4个多样性和5个群落结构属性变量,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理论方法,分析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形特征和分布格局,以探讨其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样地树木种类和除平均高度外的4个结构属性变量均值适中,变异系数较高(48.37%~71.01%),植物多样性丰富且稳定性强,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异系数仅在5.49%~22.64%之间。(2)除均匀度的Moran’s I系数接近0且无规律外,其他8个属性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用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高达0.900~0.982,C/(C0+C)值和分维数D值分别在0.582~0.827和1.738~1.871之间,具有中等以上的空间依赖性。(3)密度、平均冠幅和高度的自相关范围和变程小于其他指标,其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整个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4)森林植被的Kriging等值线图充分表征了人为干扰、地形、土壤质量的综合差异。(5)自相关、半方差模型的变程和Kriging等值线图综合分析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空间异质性研究的采样间隔10 m左右较适宜,但采样范围应大于10hm2,这对确定该区域动态监测样地的面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泥沙堆积的^(137)Cs示踪研究——以丫吉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豪 张信宝 +1 位作者 文安邦 曹建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7-63,共7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研究了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确定了该洼地小流域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速率。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963~2008年的45年间,丫吉1号洼地的泥沙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0.104cm·a-1和13.68 t·km-2·a-1。讨论了研究小流域泥沙堆积与地面土壤流失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域近几十年以来的地面水土流失相当轻微,地面土壤流失速率仅为10余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泥沙堆积 137Cs示踪 丫吉试验场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适生植物配置模式固碳能力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元贵 廖小锋 +1 位作者 赵晓朋 刘济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34-139,共6页
为将植被的固碳增汇效应纳入到贵州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研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环境下5种植物配置模式的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固碳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被各层碳储增量表现为草本层>藤本层>灌木层>... 为将植被的固碳增汇效应纳入到贵州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研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环境下5种植物配置模式的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固碳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被各层碳储增量表现为草本层>藤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其中草本层碳储量增量占植被层碳储量比重变化范围为36.56%~78.07%,在植被层中居主导地位;不同配置模式土壤层碳储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女贞林、国槐林、任豆林和白蜡林较对照有略微增加,而构树林则稍有下降,且土壤层的碳储量在各配置模式碳储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区实施植被恢复后各配置模式碳储量均有所升高,女贞林、国槐林、任豆林、白蜡林和构树林的碳储量分别增加了0.579、1.813、3.254、1.227、1.349 t/hm2,固碳效益表现为任豆林(848.97元/hm2)>国槐林(473.01元/hm2)>构树林(351.95元/hm2)>白蜡林(320.12元/hm2)>女贞林(151.0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植被恢复 碳储量 效益评价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适生植物碳储量异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小锋 谢元贵 赵晓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29-133,共5页
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10种3年生植物碳储量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碳含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平均碳含率为40.49%,乔木、灌木和藤本的碳含率依次为灌木>乔木>藤本,分别为43.... 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10种3年生植物碳储量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碳含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平均碳含率为40.49%,乔木、灌木和藤本的碳含率依次为灌木>乔木>藤本,分别为43.21%、40.25%和38.11%,碳含率变异系数以欧李最大、为8.28%,铁籽最小、为1.66%;(2)不同植物同一物种各器官的碳储量除地瓜藤外均以干的碳储量为最高,乔木和灌木各器官碳储量除枇杷、香椿和石岩枫(干>叶>枝)外均表现为干>枝>叶,藤本除地瓜藤外各器官碳储量均表现为干>叶>枝>根,同时不同物种同一器官碳储量也存在差异;(3)乔木、灌木和藤本干的碳储量占各自总碳储量的比例表现为乔木>灌木>藤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碳储量 碳含率 异质性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宁 宋同清 +5 位作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杜虎 鹿士杨 卢凌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381,共8页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is)、盐肤木(Rhus chinensis)、黄荆(Vitex negun-do)3种典型次生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is)、盐肤木(Rhus chinensis)、黄荆(Vitex negun-do)3种典型次生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次生林群落0—6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和密度不同,依次为黄荆>八角枫>盐肤木,盐肤木的碳含量显著低于黄荆和八角枫群落,碳密度显著低于黄荆;3种次生林群落土壤碳含量和密度都与土壤深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0—60 cm各层次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0—10 cm土层;不同次生林群落土壤各层次碳含量和密度均表现为黄荆>八角枫>盐肤木,其中盐肤木群落10—40 cm 3个层次的碳含量及20—30 cm的碳密度显著低于另外2个群落。由此可见,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合理的植被恢复方式是促进该区域生态重建和碳贮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剖面分布 次生林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芳 曾馥平 +1 位作者 杜虎 彭晚霞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了明确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采用定位观测法,选择顺坡种植桂牧1号、顺坡种植玉米、封育、刈割除根、火烧、刈割6种喀斯特峰丛洼地最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了这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为了明确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采用定位观测法,选择顺坡种植桂牧1号、顺坡种植玉米、封育、刈割除根、火烧、刈割6种喀斯特峰丛洼地最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了这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13年的降水量可分为枯水年(2011年)、丰水年(2012年)和平水年(2013年)三种降水年型。枯水年土壤水分年均含量表现为种植桂牧1号>封育>刈割>火烧>刈割除根>种植玉米,平水年和丰水年均表现为封育>刈割>种植桂牧1号>火烧>刈割除根>种植玉米。封育和桂牧1号土地利用方式在各降水年型下均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而种植玉米土壤含水量则最低,其次为刈割除根。降水年型对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影响表现为枯水年>丰水年>平水年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枯水年、丰水年和平水年三种降水年型中,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各有特点,主要受近期降水和土壤蒸发的影响。封育和桂牧1号土壤水分含量高,两种土地利用方式能显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积蓄一定的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动态 降水年型 土地利用方式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不整合特征与油气运聚模式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川 邱楠生 +4 位作者 刘念 李振明 王元杰 鱼占文 焦亚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8-904,共17页
本文从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顶面不整合接触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构特征及输导类型出发,精细刻画了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层的垂向岩溶分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剖面烃源岩热演化、油气运移进行模拟,建立了研究区潜山油气的运聚模式。... 本文从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顶面不整合接触类型及分布规律、结构特征及输导类型出发,精细刻画了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层的垂向岩溶分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剖面烃源岩热演化、油气运移进行模拟,建立了研究区潜山油气的运聚模式。结果表明,束鹿凹陷潜山顶面不整合包括4种接触类型、5种结构模式,具有3种输导类型,其中斜坡区和洼槽区西部以侧向型为主,斜坡区局部构造高点与洼中隆为侧向+圈闭型,凸起区以侧向+垂向型为主。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孔缝洞体系发育,垂向上可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带以及三个水平潜流带,具有多期岩溶旋回特征。潜山顶部发育的垂直渗流带是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的主力输导层,而内幕发育的多期水平潜流带是油气向内幕运移的潜在通道。深、浅部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以及与薄层砾岩是否接触导致了斜坡区与洼中隆潜山油气充注的差异,形成了斜坡区晚期薄层砾岩高效中转、不整合侧向运移、水平潜流带向内幕输导、顺向断层向上输导、反向断层圈闭成藏的油气运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特征 岩溶分带特征 油气运聚模式 束鹿凹陷潜山带 冀中坳陷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溶丘洼地土壤性质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映霞 李衍青 +2 位作者 许小红 蓝芙宁 黄靖霞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以驻马哨溶丘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法,探究断陷盆地溶丘洼地耕种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平均容重耕地(1.25g/cm^3)>草地(1.14 g/cm^3)>灌木(1.04g/cm^3),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灌木(28.54%)>草地(26.59%)>... 以驻马哨溶丘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分析法,探究断陷盆地溶丘洼地耕种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平均容重耕地(1.25g/cm^3)>草地(1.14 g/cm^3)>灌木(1.04g/cm^3),土壤平均水分含量灌木(28.54%)>草地(26.59%)>耕地(25.05%),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木(6.85g/kg)>草地(4.96 g/kg)>耕地(3.32 g/kg),耕作行为增加了研究区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2)土壤容重与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0.581;(3)耕作行为使土壤性质产生了地形与土层分异,降低了土壤质量。不恰当的耕作方式会导致喀斯特溶丘洼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更加贫瘠、粘重,也易造成水土流失、内涝等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溶丘洼地 土壤性质 地形因素 深浅层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