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ZHU Shufa LIU Congqi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This study dealt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he vari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 values) with depth in six soil profiles, including two soil types and ... This study dealt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the variation of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 values) with depth in six soil profiles, including two soil types and three vegetation forms in the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The δ13C values of plant-dominant species, leaf litter and soil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sealed-tube high-temperature combustion metho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the limestone soil profiles are all above 11.4 g/kg,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71.1 g/kg in the surface soil. However, the contents vary between 2.9 g/kg and 46.0 g/kg in three yellow soil profil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δ13C valu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changes from 2.2‰ to 2.9‰ for the three yellow soil profiles. But it changes from 0.8‰ to 1.6‰ for the limestone soil profiles. The contrast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rtical patterns of organic carbon and δ13C values of SOM between yellow soil and limestone soil. This difference may reflect site-specific factors, such as soil type, vegetation form, soil pH value, and clay content, etc., which control the contents of different organic components comprising SOM and soil carbon turnover rates in the profiles. The vertic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in SOM have a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 in the kars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元素 同位素 有机物质 喀斯特地貌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2
作者 张晓慧 焦树林 +2 位作者 杨柳英 韦宗校 张文龙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7,共13页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来源进行全域性视角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DIC含量与δ^(13)C_(DIC)值在各水系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显著时空分布特征,其中赤水河水系DIC含量(2.79mmol/L)与δ^(13)C_(DIC)值(-8.15‰)均最高,西江水系DIC含量(1.95mmol/L)与δ^(13)C_(DIC)值(-10.6‰)最低;(2)该地区DIC含量变化受到碳酸盐岩化学风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流域内DI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与土壤CO_(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河流流域溶解无机碳变化的研究,为我国水体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黔北早寒武世缺氧事件:生物标志化合物及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兰 钟宏 +2 位作者 胡瑞忠 肖加飞 邹艳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413-2423,共11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黔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并结合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该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所有样品均检出了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以及甾类化合物。在 GC 谱图上,正构烷烃显示明显的单... 本文首次报道了黔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并结合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该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所有样品均检出了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以及甾类化合物。在 GC 谱图上,正构烷烃显示明显的单峰型分布特征,碳数分布范围为 nC_(14)—nC_(31),主峰碳为 nC_(18)、nC_(19)或 nC_(20),nC_(17)/nC_(31)为1.15~50.17,显示轻烃组分占绝对优势,OEP 值为0.84~1.11,CPI 值为0.92~1.16,接近平衡值1.0,无明显的奇偶碳数优势分布。Pr/Ph 值为0.24~0.79,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化合物以 C_(30)藿烷占优势,其相对丰度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四环萜烷,并且检出少量的γ-蜡烷。规则甾烷 C_(27)-C_(28)-C_(29)呈"V"字型分布,∑(C_(27)+C_(28))>∑C_(29),其比值为1.25~1.99,∑C_(27)/∑C_(29)为0.78~1.22,重排甾烷 C_(27)/规则甾烷 C_(27)值为0.21~0.47。4-甲基甾烷普遍存在,但丰度相对较低。在地层剖面上,有机碳含量(TOC(%))从0.05~7.91%,平均为2.52%;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从-29.49‰~-34.41‰(PDB),发生负偏移,偏移量达到4.3‰,代表该期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底层水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底栖生物缺乏。本文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参数,结合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详细分析了黔北早寒武世这套黑色岩系的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以及古海洋意义,将为我国南方早寒武纪古地理重建、地质事件记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黑色岩系 生物标志化舍物 有机碳同位素 缺氧事件 黔北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海、陆相储层沥青组成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2
4
作者 朱扬明 李颖 +2 位作者 郝芳 邹华耀 郭彤楼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0-878,共9页
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普光、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和鄂西渝东地区中石炭统黄龙组储层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有机元素、碳同位素和饱和烃、芳烃组分GC/MS的分析,以确定其成... 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普光、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和鄂西渝东地区中石炭统黄龙组储层固体沥青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有机元素、碳同位素和饱和烃、芳烃组分GC/MS的分析,以确定其成因、性质和来源。这些沥青总体上具有低溶性(多数氯仿抽提物/TOC<8%)、高反射率(换算的Ro>1.4%)、低H/C原子比(<0.6)的性质,属焦沥青类,是古油藏原油或运移烃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中,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岩储层沥青的S/C原子比值普遍较高(主要在0.025~0.085范围),且硫同位素δ34S值(主要在12‰~24‰)接近硬石膏,说明可能包含有部分TSR成因的沥青。这些高热演化沥青中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和分布出现了异常变化,基本失去了其常规应用意义。芳烃中2,6-/2,10-DMP(二甲基菲)、1,7-/1,9-DMP和4-/1-MDBT(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可用来指示沥青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性质。须家河组陆相沥青中这些芳烃比值较高,表征其烃源母质中陆源有机质占优势,且形成于氧化性的环境;而飞仙关组、长兴组及黄龙组海相沥青中这些参数值低得多,意味着其烃源岩有机质生源应以水生生物为主,并沉积于还原性环境。经沥青/烃源岩的碳同位素和二苯并噻吩系列组成对比,认为须家河组储层沥青来源于本层位烃源岩,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沥青同源于二叠系烃源层。鄂西渝东地区的黄龙组沥青碳同位素偏重(δ13C值为-23.2‰~-26.4‰),原始烃源可能主要来自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及小河坝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固体沥青 有机元素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芳烃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涛泽 刘丛强 +1 位作者 张伟 涂成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以广西喀斯特地区2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典型坡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坡地表层和不同地形部位(坡肩、坡背、坡腰和坡脚)剖面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δ13CDOC值,分析了土壤中DOC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OC含量主要受到有机... 以广西喀斯特地区2个不同退化程度的典型坡地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坡地表层和不同地形部位(坡肩、坡背、坡腰和坡脚)剖面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δ13CDOC值,分析了土壤中DOC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OC含量主要受到有机质输入、地形和土壤质量等因素影响.灌丛坡地表层土壤中DOC含量要高于草丛坡地,2个坡地表层土壤中DOC含量均随坡面向下而升高,与土壤有机碳(SOC)变化呈相反趋势.而在坡地各个地形剖面中,除灌丛坡地的坡肩和坡背2个剖面土壤中DOC含量随土层深度表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其他剖面中D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灌丛坡地表层土壤中δ13CDOC值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草丛坡地,范围在-15.1‰~-22.1‰,与坡地植被和δ13CSOC值变化密切相关;而草丛坡地表层土壤δ13CDOC值范围在-19.98‰~-20.96‰,其变化幅度很小,与土壤δ13CSOC值变化相似,但与地表植被变化关系不明显,表明了DOC来源主要受到SOC的影响;而各个地形剖面中δ13CDOC值变化较为复杂,但灌丛坡地各剖面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草丛坡地相应剖面.剖面中有机质分解程度和输入量决定了δ13CDOC值变幅大小,因此土壤剖面中δ13CDOC值随深度变化的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剖面土壤中DOC迁移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坡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δ13C
下载PDF
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平 汪正江 +3 位作者 谢渊 杜秋定 陈厚国 贺永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0-1921,共12页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开展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①正构烷烃OEP接近1.0,无明显奇偶优势,受轻微生物降解影响,正构烷烃多表现为双峰型(C18/C25),(nC21+nC22)/(nC28+nC29)值为0.54~1.01,显...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开展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①正构烷烃OEP接近1.0,无明显奇偶优势,受轻微生物降解影响,正构烷烃多表现为双峰型(C18/C25),(nC21+nC22)/(nC28+nC29)值为0.54~1.01,显示重烃组分占绝对优势;Pr/Ph值范围在0.51~0.82之间,具有植烷优势。②烃源岩样品组成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字形分布,Ts/(Tm+Ts)为0.45~0.50。③C27规则甾烷/C29规则甾烷略小于1或者接近1,芳烃化合物DBT/P为0.05~0.09。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干酪根同位素及正构烷烃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规律,认为该区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形成于浅海还原环境,且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根据常量、微量元素指标并结合有机地化指标刻划出从灯影组到牛蹄塘组和明心寺组沉积时期的水体环境,将牛蹄塘组烃源岩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寒武世初始快速海侵阶段,第二阶段为深水还原高有机质产力阶段,第三阶段为海水缓慢变浅高有机质产力阶段,而到了明心寺组沉积时期为浅水氧化非烃源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有机碳同位素 微量元素 黔北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7
作者 袁海伟 苏以荣 +2 位作者 郑华 黄道友 吴金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9-1584,共6页
为探讨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类型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氮素的分布特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集典型景观类型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林地表层样品及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为探讨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类型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氮素的分布特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集典型景观类型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林地表层样品及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土层浅薄,但其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高达46.14和4.87g·kg-1,耕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为13.96和1.88g·kg-1,退耕还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耕地明显提高,退耕还草地比耕地略高;耕地0~40cm和退耕还草地0~3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耕地40~100cm和退耕还草地30~100cm则缓慢下降,退耕还林地土壤厚度一般小于1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整个剖面均随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说明地形、人类活动和土层厚度等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关键影响因子;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退耕还林(草)使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氮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δ^13C值组成差异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涛泽 刘丛强 +1 位作者 张伟 涂成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8,124,共5页
以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两个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部分属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δ13值,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自然坡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6.3%~16.... 以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两个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部分属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δ13值,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自然坡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6.3%~16.2%),δ13C值随着坡面向下逐渐降低,范围在-21.7‰^-14.3‰之间,变幅较大;撂荒坡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4.4%~7.4%,δ13C值在-21.4‰^-20.3‰之间,变幅相对较小。表明自然坡地沉积的新有机质要高于撂荒坡地,且两者δ13C值均与地表植被种类显著相关。另外,两个坡地各个地形部位的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随深度变化,反映了植物残体的输入及在土壤中分解累积特征,有助于了解坡地土壤成土过程和受到的侵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稳定碳同位素 土壤有机质 坡地
下载PDF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1
9
作者 蔡勋育 朱扬明 黄仁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与本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干酪根相当(-26.50‰^-29.20‰),两者具有成因关系。这些沥青的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完整,没有遭受过严重生物降解作用的迹象。它们呈植烷优势,Pr/Ph值小于1.0;甾烷系列中C27化合物占优势,检出C30和C26甾烷;萜烷中三环萜烷丰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这表明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是在还原环境中沉积的海相烃源层。沥青的芳烃组成独特,富含四、五环芳烃化合物,且以萤蒽、芘、屈和苯并萤蒽等无烷基取代的母体芳烃化合物为主,反映出沥青裂解成气过程中的有机质芳构化作用。芳烃分布模式及甲基菲指数显示,这些沥青已达高演化阶段,相当的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芳烃 沥青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基底浅变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子辉 孙春林 +1 位作者 刘伟 李景坤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8,共6页
松辽盆地基底石炭-二叠系地层处于浅变质阶段。岩石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0.05%~2.08%,氯仿沥青“A”含量0.0003%~0.0029%,MAB抽提物含量0.0012%~0.0028%,H/C摩尔比0.10~0.52,Ro范围2.98%~4.16%。随成熟度的增加,可溶有... 松辽盆地基底石炭-二叠系地层处于浅变质阶段。岩石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0.05%~2.08%,氯仿沥青“A”含量0.0003%~0.0029%,MAB抽提物含量0.0012%~0.0028%,H/C摩尔比0.10~0.52,Ro范围2.98%~4.16%。随成熟度的增加,可溶有机质含量以及干酪根H/C摩尔比降低。按岩石抽提物的正构烷烃分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可把样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呈偶碳优势,伽马蜡烷丰度高、C28甾烷丰度高,反映高盐度环境菌、藻有机质的贡献;第二类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呈奇碳优势,伽马蜡烷丰度低、C29甾烷丰度高,反映陆源植物为主要生源的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变质岩 有机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书法 刘丛强 +2 位作者 陶发祥 王中良 朴河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8,共8页
以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对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最大值为表层土的7.1%,而三个黄壤剖面中土... 以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的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为例,对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及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最大值为表层土的7.1%,而三个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4.6%之间;石灰土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仅为-24.1‰~-23.0‰,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小;而黄壤剖面中土壤有机质δ13C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在-24.5‰~-21.1‰之间,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变幅也较大。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质的深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土壤有机质 稳定碳同位素 粒径组分
下载PDF
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及其对碳埋藏提升策略的启示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启栋 宋金明 李学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8-576,共9页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库之一,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了用C/N、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等方法追踪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探讨了黄河口湿...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库之一,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了用C/N、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等方法追踪黄河口湿地有机碳来源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探讨了黄河口湿地的固碳提升策略。黄河口湿地是我国典型的滨海湿地,碳来源复杂,但各种示踪方法均表明有机碳的来源中陆源输入较海源输入优势明显,而且陆源输入以地表径流和植被为主,但海源输入从内陆向近海逐渐增强,碳的来源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并且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从有机质来源看,提升黄河口湿地的碳埋藏能力应该从合理调配河流淡水资源、保护植被、加快植物群落演替等方面入手。目前有机碳来源的研究还存在覆盖区域有限、碳源区分粗略、影响因子研究较少等问题,缺乏系统性,多限于观测,对机制的理解十分薄弱,因此难以对碳埋藏能力的提升提供定量化的指导。今后的研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条件之间的比较研究;2)探寻更具特异性的生物指标、优化数据模型,使来源区分更细致;3)不同来源有机质在沉积物中埋藏效率的对比研究;4)构建湿地碳埋藏能力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研发和集成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滨海湿地碳埋藏能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来源 碳埋藏能力 碳稳定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黄河口湿地
下载PDF
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明月 邓少虹 +2 位作者 苏以荣 刘坤平 李伏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9-1126,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CK(不施肥)、N1(N 150 mg/kg)、N2(N 250 mg/kg)、N1P1(P2O5100 mg/kg)、N2P2(P2O5150 mg/kg)、N1P1K1(K2O 70 mg/kg)、N1P1K2(K2O 105 mg/...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CK(不施肥)、N1(N 150 mg/kg)、N2(N 250 mg/kg)、N1P1(P2O5100 mg/kg)、N2P2(P2O5150 mg/kg)、N1P1K1(K2O 70 mg/kg)、N1P1K2(K2O 105 mg/kg)和N2P2K1和N2P2K2。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增加植草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有机碳日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以及牧草固碳量。其中N1P1K1处理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最高,N1P1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N2P2K1处理土壤可溶性碳最高,N2P2K2处理牧草地上部及根系固碳量、有机碳日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均最高。综上,低量氮磷钾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高量氮磷钾平衡配施牧草固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喀斯特地区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牧草固碳
下载PDF
金沙岩孔灯影组古油藏沥青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平 谢渊 +2 位作者 汪正江 杜秋定 刘家洪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52-465,共14页
为详细研究华南海相震旦系古油藏沥青来源,对金沙岩孔灯影组古油藏进行了系统解剖。古油藏沥青主要富集于灯影组上部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及藻白云岩中,野外采集固体沥青呈块状富集,质地坚硬,有污手性,沥青主要赋存在白云岩晶间孔、... 为详细研究华南海相震旦系古油藏沥青来源,对金沙岩孔灯影组古油藏进行了系统解剖。古油藏沥青主要富集于灯影组上部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及藻白云岩中,野外采集固体沥青呈块状富集,质地坚硬,有污手性,沥青主要赋存在白云岩晶间孔、铸模孔以及溶洞内,呈黑色固态物质产出,镜下观察沥青具镶嵌状结构特征。含沥青白云岩有机碳含量0.52%~1.89%,表明其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沥青受高温裂解及地表水淋滤氧化作用,氯仿沥青"A"及热解潜量较低,沥青有机碳同位素值为–33.22‰~–32.06‰,V/(V+Ni)比值较高为0.75~0.94,沥青反射率2.95%~3.86%,双反射明显,热演化程度高,大部分样品H/C比值小于0.5。综合研究表明,沥青在地质历史中曾经受了高温热演化作用,为原油高温裂解焦沥青。通过生物标志物、有机碳同位素、单体烃同位素及V/(V+Ni)比值对比分析认为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沥青 有机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V (V+Ni) 油源对比 金沙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湖相油型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华 张文正 +2 位作者 彭平安 刘飞 罗丽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含油盆地同一类型原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量样品的GC-MS分析资料显示,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湖相烃源岩的17α(H)-C30重排藿烷(C*_(30))相对丰度的变化特征相耦合,原油的C*_(30)相对丰度也表现... 含油盆地同一类型原油的精细划分与油源对比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量样品的GC-MS分析资料显示,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湖相烃源岩的17α(H)-C30重排藿烷(C*_(30))相对丰度的变化特征相耦合,原油的C*_(30)相对丰度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与规律性,并且C*_(30)相对丰度的变化与重排甾烷、C29Ts、Ts等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因而,以C*_(30)相对丰度为主要依据,进行C*_(30)/C29降藿烷值-C*_(30)/C30藿烷值、C29Ts/C29降藿烷值-C*_(30)/C30藿烷值等图解分析,可将中生界湖相油型油细分为异常高的C*_(30)相对丰度、较高—高的C*_(30)相对丰度和低C*_(30)相对丰度等3类。在此基础上,开展油岩的甾烷、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参数、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的对比,进一步结合烃源岩的发育特征、成藏组合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是盆地中生界的主力烃源岩,长7、长9黑色泥岩是次要烃源岩,长6、长8暗色泥岩对油源的贡献有限。中生界油源供给呈"一源主导、多源参与"的特征。这一认识对于盆地中生界资源评价与进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17α(H)-重排藿烷 生物标志物 单体烃碳同位素 油源对比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和活性有机碳对生态恢复的快速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唐政 李继光 +3 位作者 李慧 张丽敏 李忠芳 娄翼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0-1135,共6页
喀斯特地区普遍面临生态退化的问题,退耕还林作为其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之一而备受关注。土壤活性有机碳通常较总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和干扰更加敏感,此外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和干扰亦十分敏感。然而,关于喀斯特不同时间尺度退耕还林土壤... 喀斯特地区普遍面临生态退化的问题,退耕还林作为其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之一而备受关注。土壤活性有机碳通常较总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和干扰更加敏感,此外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和干扰亦十分敏感。然而,关于喀斯特不同时间尺度退耕还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的系统研究尚少见报导。为了揭示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快速指示作用,为喀斯特生态恢复评价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古周村典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不同年限(2 a、4 a、8 a、12 a)退耕还林地和玉米耕地对照样地,研究了表层土壤微生物指标和活性有机碳指标随退耕还林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较耕地对照相比,退耕还林8 a后,土壤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才发生显著变化,提升24%;而还林2 a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KMnO4-C)的绝对含量便分别显著提高62%、36%和38%,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升60%、34%和36%,且随还林年限的延长呈升高趋势;退耕还林2 a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基础呼吸(BR)和微生物商(MBC︰TOC)分别显著增加56%、27%和54%,并随还林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2)在退耕还林2 a后显著降低19%,之后随还林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土壤微生物指标可以作为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早期指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有机碳 生态恢复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滇西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有机物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永宝 薛春纪 曾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兰坪盆地以及金顶铅锌矿床存在大量不同形式、成熟度的有机物质。从兰坪盆地到金顶矿区,岩石、矿石中有机物质含量增加明显,金顶矿区矿石及其围岩中有机物质热成熟显著。金顶矿区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有机物质烃源母质主要为菌藻... 兰坪盆地以及金顶铅锌矿床存在大量不同形式、成熟度的有机物质。从兰坪盆地到金顶矿区,岩石、矿石中有机物质含量增加明显,金顶矿区矿石及其围岩中有机物质热成熟显著。金顶矿区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有机物质烃源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属Ⅰ型有机质,烃源母质经历了强还原的高盐度环境;有机物质的铅同位素表明矿区的沥青主要来源于盆地的有机物质,是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演变而来的;碳同位素以生物有机成因碳为主,说明有机物质与金属成矿具有密切的联系。盆地演化尤其是在金顶局部穹隆化过程中可能聚集起来的油气藏是金属大规模快速沉淀的重要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碳同位素 铅同位素 有机物质 金顶铅锌矿床 兰坪盆地
下载PDF
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及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展望 被引量:40
18
作者 许文强 陈曦 +1 位作者 罗格平 蔺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4-620,共7页
土壤碳库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各国对《京都议定书》的重视,农业土壤碳库变化及其"源汇效应"研究不断加强,但以往研究土壤碳循环主要是针对有机碳,较少考虑无机碳的作用... 土壤碳库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各国对《京都议定书》的重视,农业土壤碳库变化及其"源汇效应"研究不断加强,但以往研究土壤碳循环主要是针对有机碳,较少考虑无机碳的作用和地位,干旱区土壤无机碳储量巨大,其在区域碳循环过程中的贡献日益显著,这使得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行为。国内外关于农业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主要围绕农业土壤有机碳储量、固碳潜力等问题展开,研究区多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国际上对农业土壤无机碳动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区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的形成与转化方面,研究方法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主,但目前关于中国干旱区农业土壤无机碳动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应加强干旱区绿洲土壤碳循环研究,深入分析干旱区绿洲土壤碳的"源/汇效应;"探讨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土壤碳“源/汇” 稳定同位素 干旱区绿洲
下载PDF
桂西北典型峰丛洼地降雨过程中地表水溶解性碳和δ^(13)C_(DIC)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虎 刘丛强 +1 位作者 郎赟超 刘文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89,共8页
文中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站内的地表水(地表径流和溪流)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无机碳(DIC)及其同位素组成在两次降雨事件中的连续变化特征。在两次降雨中DOC和DIC输移量分别为107.1和812.5kg,分别约为无... 文中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站内的地表水(地表径流和溪流)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无机碳(DIC)及其同位素组成在两次降雨事件中的连续变化特征。在两次降雨中DOC和DIC输移量分别为107.1和812.5kg,分别约为无降雨条件下相同时间内DOC和DIC输移量的64和8倍。降雨时洼地溪流下游出口处水体中的DOC主要来源于雨水垂直入渗过程,其比例占到了60%~81%,源于地表径流冲刷的比例相对较低。利用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 CDIC)估算了不同水体中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水中DIC的贡献(PSOC),其中地表径流、溪流上游和溪流下游出口水体的PSOC变化范围分别为56%~61%、56%~63%和50%~58%。两次降雨过程中约有459.6kg土壤CO2进入溪流下游出口水体,而未降雨条件下在相同时间内只有48.3kg。降雨对喀斯特集水区溶解性碳的循环产生显著影响,对喀斯特集水区不同时间尺度碳循环的研究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区域碳及其他养分循环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溶解无机碳 溶解有机碳 溶解态碳同位素 土壤CO2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储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敏 刘淑娟 +3 位作者 叶莹莹 张伟 王克林 陈洪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6-685,共10页
本研究基于详尽、系统的土壤采样调查,研究了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典型样地(100 m×100 m)内表层土壤(0~15 cm)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并以土壤斑块加和法为基准,探讨了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和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 本研究基于详尽、系统的土壤采样调查,研究了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典型样地(100 m×100 m)内表层土壤(0~15 cm)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并以土壤斑块加和法为基准,探讨了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和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在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地区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估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和容重均值分别为75.5 g·kg^-1和0.8 g·cm^-3,变异系数分别为30.6%与47.3%,皆呈现中等变异; SOC 半变异函数的最优拟和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为260.8与521.7,变程为52.5 m,其半变异函数分别在滞后距0~15.2 m与34.7~54.2 m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说明在该尺度范围内微地貌与地形显著影响 SOC 的空间分布;利用土壤斑块加和法估算的样地表层 SOC 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983.8 kg和0.1 kg·m^-2,利用传统空间插值方法估算的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86264.0 kg和8.6 kg·m^-2,利用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估算的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2712.8 kg和0.3 kg·m^-2。其中传统空间插值方法大大高估了喀斯特地区表层 SOC 储量和碳密度值,用该方法估算的 SOC 储量为该区SOC实际储量的87.7倍,其误估率为8668.4%。说明传统地统计学方法不适合估算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及碳密度。而基于岩石出露率、土深校正的空间插值方法大大降低了估算喀斯特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和碳密度的误差,为该区SOC实际储量及碳密度的2.7倍。说明校正后的地统计方法在估算该区高基岩出露坡地表层SOC储量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以上研究表明,地统计方法是表示该区SOC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传统地统计方法难以精确拟合高基岩出露坡地土壤斑块的空间分布、微地貌特征、岩石出露率以及土层深度等信息,在估算同类坡地SOC储量和碳密度时必须修正估算公式以接近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密度 基岩出露率 土层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