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44 Shares of Hibiscus cannabinus L. Germplasm Resources 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 被引量:4
1
作者 霍光 李德芳 +2 位作者 陈安国 李建军 唐惠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3期63-67,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kenaf(Hibiscus cannabinus L.) resource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molecular mar...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kenaf(Hibiscus cannabinus L.) resources from different origin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of kenaf. [Method] Ninety one ISSR molecular markers were used for amplification on 44 shares of kena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hich 21 showing good diversity and clear bands were chosen for PCR amplification. Based on amplification results,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mong kenaf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analytic software NTSYSpc-2.10e, and phylogenetic tree was then established via UPGMA. [Result] Totally 169 bands were amplified using the 21 screened primers, averagely 8.05 bands were amplified from each primer. Of them, 141 bands were polymorphic, accounting for 83.4%. When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0.887 was used as criterion L1, these 44 shares of kenaf germplasm could be classified to be 32 shares of cultivars and 12 shares of wild type or half-wild type varieties. When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0.897 was used as criterion L2, these 32 shares of cultivars could be further grouped into four sub-clusters.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between cultivars and wild type or half-wild type varieties were between 0.46-0.91, showing huge hereditary difference; while that among 32 cultivars were between 0.85-0.97, suggesting that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ultivars are relatively close and their genetic similarities are rather narrow. [Conclusion] ISSR could well determine the genetic similarities among kena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provide valuable molecular information for selecting parents of hybrid cross, which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DNA mapping of kenaf germplasm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af hibiscus cannabinus l. ISSR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An Efficient in Vitro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Cotyledon of Kenaf(Hibiscus cannabinus L.)
2
作者 LI Hui TANG Hui-juan +2 位作者 LI Jian-jun ZHAO Li-ning LI Yu-ju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2期32-37,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kenaf(Hibiscus cannabinus L.),which is expected to lay a basis for breeding via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fibre yield.[Method]The...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kenaf(Hibiscus cannabinus L.),which is expected to lay a basis for breeding via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fibre yield.[Method]The influence of kenaf variety,hormone for callus induction,and explant type on the regeneration was examined.[Result]The optimal variety and explant for the regeneration were K89 and cotyledon,respectively.The 6-benzylaminopurine(6-BA)was suitable for callus induction and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was 2 mg/L.In addition,with this cytokinin,1.7~4.0 adventitious buds were produced,and 27.7%~38.3% of the adventitious buds could grow to plants.Adventitious roots can be induced with 0.2 mg/L naphthylacetic acid(NAA)and 0.1 mg/L indole-3-acetic acid(IAA).[Conclusion]Cotyledon of K89 had huge potential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ken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iscus cannabinus l. COTYlEDON REGENERATION
下载PDF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长速节律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3
作者 许振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1-418,共8页
以3份野生型和3份栽培型红麻按6×6半双列杂交组配的15个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红麻生长过程中(分7期测定)的株高和基部茎粗、收获时诸产量性状及生育期的遗传构成。结果表明:除平均节间长外,其它所测性状的基因加性(σ_A^2)与... 以3份野生型和3份栽培型红麻按6×6半双列杂交组配的15个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红麻生长过程中(分7期测定)的株高和基部茎粗、收获时诸产量性状及生育期的遗传构成。结果表明:除平均节间长外,其它所测性状的基因加性(σ_A^2)与非加性(σ_D^2)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第一次分析了基因型间长速节律的遗传差异,但被测材料间未发现显著差异。生长过程中的株高、收获时株高及生育期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狭义遗传力(h_N^2)高,分别为75.47%、57.82%和71.66%,且显性不完全。但单株麻骨重及出麻率主要受控于σ_D^2,h_N^2低,分别为17.56%和5.22%,超显性。σ_A^2和σ_D^2对基部茎粗和单株纤维重作用大致相当,h_N^2一般高(42.74—47.17%),显性接近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长速节律 产量性状 遗传 分析
下载PDF
红麻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美霞 祁建民 +9 位作者 方平平 李爱青 危成林 陶爱芬 徐建堂 谢增荣 林培清 兰涛 吴建梅 陈富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目的】研究红麻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促进红麻分子辅助育种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福红99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衍生的162个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 【目的】研究红麻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促进红麻分子辅助育种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福红99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衍生的162个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了红麻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和种子千粒重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定位及其遗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千粒重外,其它性状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在两地共定位了2个株高QTL、2个茎粗QTL、2个节数QTL、1个单株鲜皮重QTL、2个单株干皮重和2个种子千粒重QTL。【结论】在两地检测到11个QTL,主要集中分布在第6、11、14、9、13、17和4连锁群上,这些QTL在连锁群上分布不均匀,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产量性状 QTl
下载PDF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LC0301A的选育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德芳 李建军 +2 位作者 陈安国 唐慧娟 黄思齐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72-174,181,共4页
为了提高红麻产量,解决过去通过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问题,运用发现的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系。以发现的红麻不育材料155为供体,充分利用丰富优良的种质回交,育成了配合力高和育性稳定的不育系红茎晚熟型L... 为了提高红麻产量,解决过去通过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问题,运用发现的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系。以发现的红麻不育材料155为供体,充分利用丰富优良的种质回交,育成了配合力高和育性稳定的不育系红茎晚熟型LC0301A和相应的红茎晚熟型保持系LC030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保持系 选育
下载PDF
红麻花甲醇可溶性色素TLC分离与成分鉴定
6
作者 罗玉芳 祁建民 叶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4-817,827,共5页
以红麻花为原料,通过对红麻花甲醇可溶性色素的薄板层析(TLC)分离研究,得到其TLC最佳展层剂是:V(乙酸乙酯)∶V(水)∶V(甲酸)∶V(乙酸)=70∶30∶3∶2。以最佳展层剂展开花中的色素,得到4条颜色深浅不一的色带,反映该花色素至少含4种色素... 以红麻花为原料,通过对红麻花甲醇可溶性色素的薄板层析(TLC)分离研究,得到其TLC最佳展层剂是:V(乙酸乙酯)∶V(水)∶V(甲酸)∶V(乙酸)=70∶30∶3∶2。以最佳展层剂展开花中的色素,得到4条颜色深浅不一的色带,反映该花色素至少含4种色素单体成分。对色素母液及第一单体成分样液进行290~700 nm扫描测定表明,色素母液在253.9 nm及372.6 nm各有一特征吸收峰;色素第一单体样液的特征吸收峰在252.7 nm及369.0 nm。初步鉴定结果揭示:红麻花甲醇可溶性色素成分主要为黄酮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花 色素 TlC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应用ISSR分子标记绘制红麻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 被引量:39
7
作者 汪斌 祁伟 +5 位作者 兰涛 陈惠端 徐建堂 粟建光 李爱青 祁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6-1123,共8页
以6份红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UBC807~UBC890等80个I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20个。利用这20个ISSR引物扩增来自国内外84份红麻种质资源,共获得23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5条,多态性条... 以6份红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UBC807~UBC890等80个I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20个。利用这20个ISSR引物扩增来自国内外84份红麻种质资源,共获得23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0.43%,表明供试的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以供试84份红麻种质资源的ISSR扩增谱带为基础,建立了供试材料扩增条带指纹数据库的Excel文件。根据指纹图谱唯一性原则,采用自行开发的DNA指纹数据分析软件,再从20个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中遴选出UBC813、UBC825、UBC836、UBC888和UBC889引物,绘制出82个红麻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DNA ISSR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盐胁迫对红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涛 王贵美 +5 位作者 沈伟伟 李小珍 祁建民 徐建堂 陶爱芬 刘晓倩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3-501,共9页
为研究不同盐胁迫时间和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L.)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寻红麻耐盐的生理机制,为盐碱地种植红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红麻幼苗进行了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处理。一种将红麻幼苗在0(对... 为研究不同盐胁迫时间和不同盐浓度胁迫对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L.)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寻红麻耐盐的生理机制,为盐碱地种植红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红麻幼苗进行了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处理。一种将红麻幼苗在0(对照组)、140 mmol/L NaCl的半强度Hoagland营养液下分别处理3、6、9 d,另一种是在0(对照组)、70、140、20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下处理6 d,分别测定两种盐胁迫条件下植株的鲜重、根长、茎长、叶片H2O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显示:(1)在第一种处理条件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组红麻幼苗的鲜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轻了19.63%、19.35%和39.03%,株高则分别降低了25.59%、19.17%和18.48%,处理组的SOD活性先增后减,POD活性先减后增,MDA和H2O2的含量、CAT和GR活性基本随胁迫时间的增长而增高。(2)在第二种处理条件下,随着胁迫盐浓度的增加,处理组鲜重相对于对照分别减轻了16.79%、19.35%和44.73%,株高则分别降低了11.21%、19.17%和23.62%,处理组SOD活性都稍高于对照,但三者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先减后增,MDA和H2O2的含量、CAT和GR活性基本上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加。实验表明,在两种不同条件的盐胁迫下,红麻幼苗受盐害的程度基本上随胁迫时间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处理组植株的SOD和POD活性较对照组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降低,而CAT和GR活性则相对较高,CAT和GR可能在红麻幼苗抵御盐害时起较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盐胁迫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浓度Cd、Pb对红麻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正文 李兰平 +2 位作者 周琼 李志刚 周瑞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568-3571,共4页
以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杂交种F1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Cd)、铅(Pb)胁迫下红麻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Pb胁迫下3个红麻材料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与Cd、P... 以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杂交种F1为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Cd)、铅(Pb)胁迫下红麻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Pb胁迫下3个红麻材料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与Cd、Pb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即随Cd、Pb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处理最高浓度时MDA、Pro含量达到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Cd、Pb处理下先上升后下降。所有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中以P3A变化最明显;F1变化最不明显,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 )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祁建民 陈幼玉 +4 位作者 周瑞阳 林荔辉 梁康迳 吴建梅 方平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5,共7页
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各项遗传效应、关联性及其杂种优势表现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杂交红麻亲本和2 1个F1 代组合的12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千粒重、纤维支数... 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各项遗传效应、关联性及其杂种优势表现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杂交红麻亲本和2 1个F1 代组合的12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 )株高、鲜皮厚与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单株纤维重3个综合产量性状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加性和显性相关;茎粗与各性状之间不存在加性相关,而与株高、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单株纤维重之间存在明显的显性相关;红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联性;惟皮骨比、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之间表现明显的正相关;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3)单株干茎重、单株干皮重、单株纤维重3个综合产量性状F1代具有很强的群体平均优势(HMP为15 .7%~18% )和群体超亲优势(HBP在8.3%~13.9% ) ,强优组合杂种优势可达35 .6 %~6 9.2 %。F2 代仍具较高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强优势组合的HMP和HBP分别可达19.5 %、16 .1%、2 0 .2 %和1.9%、34.6 %、32 % ,F2 代优势仅比F1 代降低5 0 %左右;F1 杂种优势平均可延续1.4~1.7代,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遗传分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44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2
11
作者 霍光 李德芳 +2 位作者 陈安国 李建军 唐惠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890-9892,共3页
[目的]揭示不同地区来源红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红麻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44份不同地区来源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9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条带最... [目的]揭示不同地区来源红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红麻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44份不同地区来源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9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条带最清晰的21个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采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同时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图。[结果]21条引物共扩增出169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共14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4%;当在遗传相似系数为o.887处作切割线L1时,可将44份红麻材料中的32份栽培品种与12份野生半野生材料分开;当在遗传相似系数为o.897处作切割线L2时,可将32份栽培种进一步细分为4个亚群;栽培种与野生半野生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o.47~0.91之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性,而32份栽培种材料中,遗传相似系数在o.85~0.97之间,表明栽培种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较为狭窄。[结论]ISSR可以较好地确定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的亲缘关系,能够为杂交育种亲本选择组配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水平上的信息,可为开展红麻核心种质DNA图谱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用ISSR标记分析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荔辉 汪斌 +4 位作者 陶爱芬 吴建梅 孙志强 方平平 祁建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0-244,共5页
为明确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20个国家的32份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种质资源为材料,从9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2个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最终选用条带最清晰、多态性明显的13个引物的扩增数据进行统计... 为明确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20个国家的32份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种质资源为材料,从9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2个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最终选用条带最清晰、多态性明显的13个引物的扩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3条I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谱带总数59条,多态性条带总数为4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9.66%,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2)在切割线L1取值为0.73时,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一个由22份栽培品种构成的L1-1大类群,以及由8份野生材料和2份古老地方品种构成的3个独立的个类和3个不同小类群。(3)当切割线L2取值为0.77时,又可将第1个大类群L1-1中22份栽培品种根据其亲缘关系,重新划分为I1、I2、I3、I44个不同的亚类群,各亚类群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4)聚类结果显示,红麻多数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多样性比野生材料明显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红麻叶片的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祁建民 姜海青 +6 位作者 陈美霞 徐建堂 马红勃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陈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32-3638,共7页
【目的】研究耐旱性高的红麻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揭示红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鉴定出的耐旱性红麻品种GA42为材料,在苗期(五叶期)设置正常供水与控水比较试验,运用双向电泳分析红麻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 【目的】研究耐旱性高的红麻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揭示红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鉴定出的耐旱性红麻品种GA42为材料,在苗期(五叶期)设置正常供水与控水比较试验,运用双向电泳分析红麻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叶片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结果】对2-DE图谱分析后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出现6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选用表达量明显上调的9个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TOF 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出6个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别是2个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或其大亚基(所有植物进行光合碳同化的关键酶)、1个Rubisco活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调节Rubisco活性的酶)、1个二甲基萘醌甲基转移酶(一种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的辅酶)、1个推定的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参与高等植物氨同化过程的关键酶)、1个ATP合酶β亚基(在活性细胞中起着将其它能量合成为生物能量通货-ATP的能量转换作用)。【结论】揭示了红麻GA42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与上述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明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干旱胁迫 差异蛋白 双向电泳
下载PDF
铅、镉对红麻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兰平 李正文 +3 位作者 杨海霞 周琼 周瑞阳 李志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1-1296,共6页
【目的】探究铅、镉胁迫对红麻种子的毒害效应,为红麻杂交一代F1应用和铅、镉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其杂交F1为材料,设置不同Pb浓度(0~1000mg/kg)与Cd浓度(0~30mg/kg)组合处理... 【目的】探究铅、镉胁迫对红麻种子的毒害效应,为红麻杂交一代F1应用和铅、镉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其杂交F1为材料,设置不同Pb浓度(0~1000mg/kg)与Cd浓度(0~30mg/kg)组合处理,测定种子发芽各项指标。【结果】随着Pb、Cd单一及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3个红麻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P3A、992的发芽势在Cd30mg/kg处理下有回升波动的现象。3个红麻品种中,F1发芽最好,P3A最差。【结论】综合考虑,可将Pb≤400mg/kg、Cd≤20mg/kg的处理浓度作为区分3个红麻品种萌发期耐铅、镉强弱的理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子 萌发
下载PDF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丽梅 艾素云 周瑞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9-1003,共5页
对同质异核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23A和K03A的小孢子发生和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比较观察。结果发现,2个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败育都发生在四分体及单核小孢子时期;单核小孢子外壁发育都出现异常,小孢子原生质收缩变形或解... 对同质异核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23A和K03A的小孢子发生和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比较观察。结果发现,2个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败育都发生在四分体及单核小孢子时期;单核小孢子外壁发育都出现异常,小孢子原生质收缩变形或解体;花药壁的中层延迟解体,绒毡层出现细胞融合、液泡化、提前脱离药壁进入药室和过早解体等异常行为,但两者败育的过程又有一定差异。单核早中期,L23A的小孢子发育基本正常,而K03A的小孢子外壁发育不良,壁薄且质脆、易破损,刺稀少细小;L23A的小孢子外壁在单核后期解体成为念珠状,而K03A的小孢子外壁在发育过程中破损、逐渐溶解;小孢子外壁解体过程中,L23A的小孢子原生质收缩为核质不分的一团,而K03A的小孢子原生质逐渐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红麻GMS与CMS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及组织化学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琼 黎桦 +1 位作者 赵嘉 周瑞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4-1424,共11页
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GMS)L23A、保持系L23B及从该保持系中发现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MS)L23BS为材料,采用石蜡显微制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三者花药发育过程中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及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L23A的花药发育过... 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GMS)L23A、保持系L23B及从该保持系中发现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CMS)L23BS为材料,采用石蜡显微制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三者花药发育过程中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及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L23A的花药发育过程中,小孢子发育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败育现象,最早的败育表现为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之前的退化解体,最终形成空的花粉囊;有的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异常而导致不能形成小孢子四分体;有的因小孢子在四分体中不能正常释放而败育,同时绒毡层细胞过度液泡化,并提早解体死亡;花药发育早期含有少量蛋白质和淀粉,随着花药的发育逐渐变少。而L23BS小孢子败育的时期集中于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间,表现为小孢子发育异常,有些小孢子不能从四分体里释放出来而影响其正常发育。在四分体以前与可育系类似,花药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在败育的过程中,花药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渐渐减少,但药隔组织中的颗粒淀粉含量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细胞核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细胞形态学 组织化学
下载PDF
适合于胞质基因组扩增的红麻成熟叶片DNA提取改良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建堂 祁建民 +3 位作者 陈涛 陈美霞 方平平 陶爱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为了从成熟红麻叶片中提取高质量、高产量的基因组DNA,针对红麻成熟叶片中多糖、多酚含量较高的特性,利用改良CTAB法及改良SDS法分别提取红麻品种福红952成熟叶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进行DNA质量检测。结... 为了从成熟红麻叶片中提取高质量、高产量的基因组DNA,针对红麻成熟叶片中多糖、多酚含量较高的特性,利用改良CTAB法及改良SDS法分别提取红麻品种福红952成熟叶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进行DNA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电泳时点样孔干净,条带整齐无拖带,OD260/OD280为1.9左右,产率可达1.84μg/g,其质量、产量都高于改良SDS法,所提取的DNA可用于红麻RAPD分子标记、线粒体DNA、叶绿体DNA通用引物PCR扩增。改良CTAB法是提取成熟红麻叶片DNA的有效方法,并且可用于红麻分子标记及胞质基因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DNA提取 CTAB法 线粒体DNA 叶绿体DNA
下载PDF
红麻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被引量:6
18
作者 牛英 刘恒蔚 +1 位作者 周瑞阳 田志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采用暗培养3日龄的红麻无菌苗下胚轴,在0.45mol.L-1甘露醇的渗透压条件下,以5.0mg.L-1纤维素酶(CelluloseR-10)和5.0mg.L-1果胶酶(Pectinase)酶解12h,原生质体的产率最高,活力较强。以5.0×104个.mL-1的密度,在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 采用暗培养3日龄的红麻无菌苗下胚轴,在0.45mol.L-1甘露醇的渗透压条件下,以5.0mg.L-1纤维素酶(CelluloseR-10)和5.0mg.L-1果胶酶(Pectinase)酶解12h,原生质体的产率最高,活力较强。以5.0×104个.mL-1的密度,在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附加0.5mg.L-12,4-D和0.5mg.L-16-BA,用微滴法培养,对原生质体的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极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hibiscus canabius l) 下胚轴 原生质体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红麻线粒体基因atp9克隆及不育细胞质分子标签的利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艳红 廖小芳 +4 位作者 赵洪涛 黄其椿 唐兴富 李初英 周瑞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4-970,共7页
【目的】快速克隆红麻线粒体atp9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为atp9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利用基于atp9基因开发的不育细胞质分子标签MM556检测红麻种质资源的细胞质育性,为鉴定红麻不育细胞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快速克隆红麻线粒体atp9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为atp9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利用基于atp9基因开发的不育细胞质分子标签MM556检测红麻种质资源的细胞质育性,为鉴定红麻不育细胞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及保持系P3B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线粒体基因atp9的CDS区并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利用分子标签MM556对84份未知细胞质育性的红麻种质资源进行不育细胞质材料筛选,并利用6个金钱吊芙蓉品种进行验证。【结果】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DS区碱基均为339 bp,两者间存在4个碱基的差异,推导编码112个氨基酸。红麻atp9基因与葡萄的亲缘关系最近,其节点支持率为72,其次为十字花科的油菜和拟南芥,与韭菜亲缘关系最远。MM556分子标签鉴定结果表明,84份红麻种质资源中,UG93-2ms-1、UG93-2ms-2、UG93-2ms-3、UG93-2ms-4、UG93-2-22、KN250、KN250-1、KN142、ZB90和09-7等10份材料具有不育细胞质,其中UG93-2ms-1、UG93-2ms-2、UG93-2ms-3和UG93-2ms-4均为红麻野败型UG93雄性不育突变体的衍生株系。经对金钱吊芙蓉品种的分子检测和田间育性验证,发现MM556分子标签同样适用于金钱吊芙蓉材料育性的辨别。【结论】克隆获得的红麻atp9基因编码区序列及筛选获得的不育细胞质种质资源可用于进一步研究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基于atp9基因开发的分子标签MM556可用于红麻不育细胞质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不育细胞质 atp9 分子标签 育性检测
下载PDF
红麻对短光钝感材料的发掘及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德芳 刘伟杰 谭石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解决我国长江、淮河流域红麻主产区春播能留种,大面积夏播不早花且纤维相对高产问题,在我国拥有的红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15份现蕾开花期对光长变化钝感的材料:纯感材料在短光下第一朵花节位在19~37节之间,播种至始花在80~105天之间,... 为解决我国长江、淮河流域红麻主产区春播能留种,大面积夏播不早花且纤维相对高产问题,在我国拥有的红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15份现蕾开花期对光长变化钝感的材料:纯感材料在短光下第一朵花节位在19~37节之间,播种至始花在80~105天之间,变异丰富。其中1份材料在正常生长季节表现早熟,其余晚熟,敏感材料在短光下的始花节位在8~11节之间,始花时间比钝感材料提前28~58天。经遗传分析,钝感对敏感表现为隐性,且由一对主基因控制。在部分杂交组合后代选到了在正常生长季节春播能收种、夏播不早花的高产优良钝感单株(系),为解决我国大部分红麻区留种与纤维高产问题展示了良好前景。可用以选育在长江流域春播不早蕾早花、又可纤维、种子兼收的中熟高产钝感品种,在北方不早花且纤维高产的麦茬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育种材料 高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