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 Composite Microcapsules——Crystallin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1
作者 宋庆文 邢建伟 杨建忠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s (MicroPCMs) with nano composite structures (NC-MicroPCMs) were fabricated to meet higher demand of thermal stability and hold core better.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DOC) of the NC-Mi...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s (MicroPCMs) with nano composite structures (NC-MicroPCMs) were fabricated to meet higher demand of thermal stability and hold core better.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DOC) of the NC-MicroPCMs was evaluated by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The effectiveness of some processing variables, in terms of formaldehyde and melamine molar ratio F/M, weight ratio of core and shell material C/S, and the dosage of silver nano particles D(%),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t was found that: (1) DOC was dependent on these processing variables; (2) doping silver nano particles wa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shell crystallite structure; and (3) higher F/M was helpful in getting a higher DOC for both NC-MicroPCMs and MicroPCMs. Also, DOC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two features were confirmed, which showed a clos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apsules (MicroPCMs) degree of crystallinity(DOC) thermal stability processing parameters
下载PDF
Stability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with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derived from whey protein isolate and galactose as coating materials 被引量:3
2
作者 Zhan-mei JIANG Li-na BAI +2 位作者 Nan YANG Zhi-biao FENG Bo TI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867-877,共11页
The stability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using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 derived from whey protein isolate(WPI) and galactose as coating materials, was studied under the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 The stability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using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 derived from whey protein isolate(WPI) and galactose as coating materials, was studied under the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pH, air, incandescent light, and ultraviolet(UV) ligh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microcapsules prepared by WPI-galactose MRPs displayed a smooth and less concave-convex surface a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D_(50)) of the microcapsules made with WPI-galactose MRPs was smaller than those made with WPI-galactose mixture.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β-carotene microencapsulated in WPI-galactose MRPs was remarkably better than that of β-carotene microencapsulated in the WPI-galactose mixture and that of β-carotene crystal, in respect of temperature, pH, air, incandescent light, and UV light measurements.When the storag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from 5 to 105 ℃, the retention rate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When p H values were increased from 1 to 12, the β-carotene retention rate of the microcapsul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fterward decreased.Compared with the retention rate of β-carotene microencapsulated in a WPI-galactose mixture, the retention rate of β-carotene microencapsulated in WPI-galactose MRPs was at a maximum between pH 8 and 9.Under the actions of air, incandescent light, and UV light, the retention rates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in WPI-galactose MRPs and WPI-galactose mixture, as well as in β-carotene crysta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storage time increased(P〈0.05).Therefore, the use of WPI-galactose MRPs as coating materials can aid in improving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β-carotene microcaps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 Whey protein isolate (WPI) β--Carotene microcapsule stability
原文传递
Complex coacervation microcapsules by tannic acid crosslinking prolong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innamaldehyde against Aspergillus brasiliensis 被引量:2
3
作者 Wenyi Chen Shuqin Xia Chaogeng Xiao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2年第3期776-784,共9页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encapsulation properties of cinnamaldehyde-loaded microcapsules by tann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innamaldehyde exhibited a high in vitro antifungal effect against A...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encapsulation properties of cinnamaldehyde-loaded microcapsules by tann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innamaldehyde exhibited a high in vitro antifungal effect against Aspergillus brasiliensis through alter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hyphae,and its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IZD)exceeded 15 mm with a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1.0 mg/mL.Cinnamaldehyde-loaded microcapsules crosslinked with tannic acid have a hig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92.53±5.20%)and antifungal activity(37.82±0.63 mm),and the retention rate was 2.5 times of that of unencapsulated cinnamaldehyde after 30-d storage at 37℃.Furthermore,the antifungal stability was enhanced(IZD 25.37 mm)after 60-d storage at 37℃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innamaldehyde(IZD 22.07 mm).The results of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and the extracellular protein conten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encapsul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tect cinnamaldehyde,delay the decrease of antifungal effect and improve its long-term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A.brasiliensis by increasing the retention rate of cinnamaldehyde after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ALDEHYDE microcapsuleS Tannic acid Antifungal stability Antifungal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不同壁材对ARA微胶囊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萌 张芹 +4 位作者 郑舒磊 闵俊宁 高文浩 任皓威 刘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5-303,共9页
为了筛选更优的壁材包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RA),该研究以ARA为芯材,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W)、乳清蛋白-葡萄糖浆(whey protein-glucose syrup, WG)和乳清蛋白-葡萄糖浆-乳糖(whey protein-glucose syrup-lactose, WGL)... 为了筛选更优的壁材包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RA),该研究以ARA为芯材,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W)、乳清蛋白-葡萄糖浆(whey protein-glucose syrup, WG)和乳清蛋白-葡萄糖浆-乳糖(whey protein-glucose syrup-lactose, WGL)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并对ARA微胶囊的包埋率、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休止角、粒径分布、微观形貌和氧化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GL的包埋率为98.64%,含水率为2.85%,溶解度为89.83%,堆积密度为0.54 g/mL,休止角为35.87°,粒径分布较均匀,其理化性质优于W和WG;表面结构呈完整球形、结构致密,有利于微胶囊的贮藏;采用碘滴定法测定过氧化值,在25和50℃贮藏条件下WGL的过氧化值分别为19.92和32.75 mmol/kg,均显著低于W和WG(P<0.05),表明WGL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可知WGL的熔解温度和质量保留率最高分别为107℃和27.55%,表明WGL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综上,WGL的综合性质优于W和WG,表明WGL对ARA有较好的包埋和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对选择合适的壁材包埋ARA微胶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理化性质 稳定性 ARA 微胶囊 壁材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纳米铜导热粒子的热调节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静芬 李日南 +2 位作者 吴敬华 陈亚南 吴学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6,104,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PA)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碳纳米管(CNT)及纳米铜(CNP)为导热粒子的改性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随着CNT和CNP添加量的增加,CNT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Ts)的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PA)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碳纳米管(CNT)及纳米铜(CNP)为导热粒子的改性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随着CNT和CNP添加量的增加,CNT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Ts)的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38W/(m·K),最大增加率为52%;CNP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Ps)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47W/(m·K),最大增加率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碳纳米管 纳米铜 导热系数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姜风味微胶囊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旭冉 张剑 +5 位作者 王文亮 宋莎莎 王延圣 李永生 杨正友 崔文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118,共7页
为提高姜风味成分的稳定性,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姜风味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颗粒理化性质、微观形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进口温度160... 为提高姜风味成分的稳定性,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姜风味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颗粒理化性质、微观形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进口温度160℃、喷雾空气柱45 mm及芯壁质量比1:5。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1.32%,呈现完整球形结构,粒径约为15~20μm,其含水量为2.54%,溶解度为95.5%,休止角为42.18°。GC-MS分析表明,贮藏期间姜风味微胶囊比普通姜粉的风味成分更稳定。因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且风味稳定性较高,可满足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为生姜调味产品的研发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理化性质 稳定性
下载PDF
生酮椰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加工适用性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玉蕾 李言 +2 位作者 王立 张晖 钱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20,共11页
含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类壁材的油脂微胶囊不适合用于生酮食品的加工,椰子油中链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酮。因此,该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低分子质量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生酮椰子油微胶囊。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 含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类壁材的油脂微胶囊不适合用于生酮食品的加工,椰子油中链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酮。因此,该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低分子质量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生酮椰子油微胶囊。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在食品加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当以吐温-80和Span-80复配物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 lipophilic balance,HLB)=10]、乳化剂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3%(质量分数)、芯壁比为1∶2、阿拉伯胶和乳清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2、固形物含量为7.5%(质量分数),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5℃时,微胶囊有最高的包埋率,为87.61%。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其可以满足一般食品热加工需要,在较宽的p H范围内和较大的Ca^(2+)、Mg^(2+)、Na^(+)浓度下能保持稳定,但对Fe^(2+)的耐受性较差(为50 mmol/L)。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微胶囊对芯材的释放起到了良好的缓释作用,椰子油主要在肠道中释放,总释放率高达95.21%。生酮椰子油微胶囊的制备为生酮食品提供了新的原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 椰子油 微胶囊 理化性质 稳定性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双剪切复乳化喷雾干燥精氨酸微胶囊制备与性能评价
8
作者 张家乐 刘小如 +3 位作者 王锦红 邓泽元 王远义 钟瑞敏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7,共9页
精氨酸是医药、特医食品和饲料行业广泛应用的组成分或营养添加剂。该文采用二次剪切复乳化形成精氨酸微胶囊乳液,通过喷雾干燥制备固体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质谱成像、电子鼻、电子舌、热重分析、体外模拟消化等系列表征和... 精氨酸是医药、特医食品和饲料行业广泛应用的组成分或营养添加剂。该文采用二次剪切复乳化形成精氨酸微胶囊乳液,通过喷雾干燥制备固体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质谱成像、电子鼻、电子舌、热重分析、体外模拟消化等系列表征和检测方法,系统分析了精氨酸微胶囊的形态、性状和消化特性,并通过稳定性试验测试了其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双剪切乳化可形成稳定的W/O/W型精氨酸微胶囊乳液,喷雾干燥制备的微胶囊为圆球形,平均粒径41.36μm,精氨酸负载量12.16 wt.%,主要分布于胶囊内部,包埋率为95.51%;外层水溶性壁材对精氨酸的氨味和苦涩味具有良好的掩味效果,且在模拟胃液30 min消化中较易崩解,使精氨酸缓释率达到93.14%;精氨酸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90 d精氨酸保留率达到93.82%。该研究可为精氨酸微胶囊在实际的商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复乳化微胶囊 掩味效果 缓释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粒径石蜡微胶囊悬浮液的传热性能研究
9
作者 邓卓夫 贾莉斯 +3 位作者 陈颖 莫松平 王智彬 黄志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9-9156,9177,共9页
石蜡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石蜡微胶囊与传热流体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依靠胶囊固-液相变吸收大量潜热的特性而具有强化传热能力,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尝试从胶囊粒径入手,寻找促进MEPCMS安... 石蜡微胶囊悬浮液(MEPCMS)是石蜡微胶囊与传热流体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依靠胶囊固-液相变吸收大量潜热的特性而具有强化传热能力,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尝试从胶囊粒径入手,寻找促进MEPCMS安全高效传热的可靠途径。研究以正十八烷(C18)作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作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均匀的石蜡微胶囊;采用分散剂手段将胶囊添加进去离子水,获得了分散稳定的MEPCMS。在此基础上,围绕不同粒径MEPCMS的管内传热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粒径是提升MEPCMS传热性能的有效途径。MEPCMS的粒径从20.0μm减小至2.6μm,其流动传热的平均努塞尔数(Nu)增加约20.3%,传热通道的温升降低约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微胶囊 微胶囊悬浮液 颗粒粒径 分散稳定性 流动传热
下载PDF
含益生菌的微胶囊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李思媛 孙晓琛 +3 位作者 端木传宇 王英 刘小莉 范琳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8-245,共8页
植物乳杆菌具有许多功能特性,如改善营养、风味特性、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等。当人体摄入足够量时,有益于身体健康。然而,益生菌在加工以及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受到不同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效定植存活率显著降低。为提高植物乳杆菌在... 植物乳杆菌具有许多功能特性,如改善营养、风味特性、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等。当人体摄入足够量时,有益于身体健康。然而,益生菌在加工以及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受到不同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效定植存活率显著降低。为提高植物乳杆菌在人体胃肠道内和加工、贮藏期间的稳定性,以乳清分离蛋白纳米纤维(WPIF)和海藻酸钠(ALG)为壁材,采用挤出法制备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90)核壳微胶囊。以包封率为指标,研究复合壁材的质量浓度、CaCl_(2)质量浓度对植物乳杆菌包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是:WPIF质量分数为2%,ALG质量分数为2%,CaCl_(2)质量分数为1%,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包埋率最高可达92.13%。对WPIF-ALG-L.plantarum 90核壳微胶囊连续5 h体外胃肠消化和4℃下的贮存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模拟胃液中,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为87.65%,肠液中释放率为89.18%,并且4℃贮存25 d,存活率为79.98%。核壳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肠溶性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纳米纤维 植物乳杆菌 挤出法 微胶囊 稳定性
下载PDF
枸杞叶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消化稳定性与生物活性评价
11
作者 马嘉怡 裴宇芳 +3 位作者 杨超 刘霜 张惠玲 范艳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9-62,共14页
本文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壁材制备了枸杞叶黄酮微胶囊(M-LBLF),并对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探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M-LBLF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和体外模拟消化... 本文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壁材制备了枸杞叶黄酮微胶囊(M-LBLF),并对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探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M-LBLF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和体外模拟消化等方法检测产物稳定性,通过自由基清除和酶活抑制实验评价产物生物活性。结果表明,M-LBLF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3.86,壁材浓度1.15%,搅拌温度45℃,包埋率为84.21%;SEM观察显示,微胶囊颗粒大部分表面光滑,囊壁的结构保持完整,壁材也无破裂痕迹;FTIR检测显示枸杞叶黄酮(LBLF)中1594 cm^(-1)处C=O发生偏移,推测与LBLF与CMC发生静电相互作用有关。XRD光谱显示,微胶囊化使非晶体结构部分转变为晶态,导致M-LBLF和LBLF的衍射峰强度上有细微的变化;热重分析发现微胶囊化改善了LBLF的高温分解,起到保护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和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微胶囊化提高了LBLF稳定性,可在消化过程中保留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此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方程得到微胶囊对胰脂酶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2.2004±0.03 mg/mL,对α-淀粉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2.188±0.02 mg/mL,说明M-LBLF能够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提示其具有潜在的调节糖脂代谢活性,本实验为枸杞叶黄酮类提取物的稳定性提高及其相关营养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黄酮 微胶囊 稳定性 抗氧化 酶活抑制
下载PDF
花色苷稳态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2
作者 王二雷 黄佳莹 +1 位作者 段海章 徐彩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4-403,共10页
花色苷,即花青素糖苷形式,是重要的呈色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但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差,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降解和失活,从而限制了花色苷的应用及其功效的发挥。为进一步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扩大... 花色苷,即花青素糖苷形式,是重要的呈色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但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差,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降解和失活,从而限制了花色苷的应用及其功效的发挥。为进一步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扩大花色苷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花色苷多种稳态化技术,如酰基化、酯基化、吡喃化、辅色、微胶囊化、纳米脂质体、纳米乳液、水凝胶等技术,概述了稳态化花色苷作为食品添加剂、着色剂、新鲜度指示剂、染料敏化剂等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旨在为后期大规模开发花色苷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吡喃型花色苷 稳定性 微胶囊 脂质体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工艺优化及其应用
13
作者 陈泳琪 敬思群 +5 位作者 伍绍明 陈文田 张俊艳 陈剑 郑庆东 丁志昆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9期29-35,共7页
目的:旨在解决辣椒红色素在冷冻面制品应用中褪色的问题。方法:以辣椒红色素为芯材,以豌豆粉、高粱粉和香芋粉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成微胶囊。以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包埋率和溶解度为考察指标,观察壁材配比、芯壁比和进风温度对微... 目的:旨在解决辣椒红色素在冷冻面制品应用中褪色的问题。方法:以辣椒红色素为芯材,以豌豆粉、高粱粉和香芋粉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制成微胶囊。以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包埋率和溶解度为考察指标,观察壁材配比、芯壁比和进风温度对微胶囊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L_(9)(3^(4))正交优化实验。结果:确定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壁材配比(豌豆:高粱:香芋)0.5:1:1,芯壁比1:40(mL/g),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00℃,抗氧化剂鼠尾草酸添加量为1.0%(g/g),在此条件下,得到辣椒红色素包埋率为95.90%,微胶囊溶解度为82.13%。粒径分布为0.252~0.831μm。室温自然光存放9周辣椒红色素保留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结论: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有效地改善了辣椒红色素在冷冻面制品应用中的褪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微胶囊 包埋率 溶解度 稳定性
下载PDF
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微胶囊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及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郑欣虹 曾巧玲 +5 位作者 杜艳瑜 钟榕斌 祝玉杰 兰娇娇 陈宇涵 梁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179,186,共8页
该研究以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微胶囊。以鱼油为空白对照,对微胶囊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稳定性进行分析。GC-MS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贮藏前后分别... 该研究以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微胶囊。以鱼油为空白对照,对微胶囊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稳定性进行分析。GC-MS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贮藏前后分别检出40种和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关键风味物质分别为8种和13种,微胶囊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17.17%)显著低于鱼油中的相对含量(43.44%),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微胶囊化后挥发性腥味物质含量明显降低。加速贮藏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的过氧化值增长速率显著低于鱼油,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有效提升了大黄鱼鱼卵磷脂-鱼油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以大黄鱼鱼卵磷脂作为新型抗氧化剂的鱼油微胶囊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大黄鱼鱼卵磷脂 微胶囊 挥发性物质 稳定性
下载PDF
螺旋藻多酚复合纳米微胶囊的制备与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钟秋帆 李崴 +2 位作者 孙玮鸿 李方巍 曾名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06,共9页
为通过微胶囊化提高螺旋藻多酚的稳定性。利用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多孔淀粉(porous starch,PS)对螺旋藻多酚(polyphenol,Phe)进行包埋,制备了螺旋藻多酚-多孔淀粉(Phe-PS),螺旋藻多酚-多孔淀粉-玉米醇溶蛋白(Phe-PS-Zein)两种微胶囊,并... 为通过微胶囊化提高螺旋藻多酚的稳定性。利用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多孔淀粉(porous starch,PS)对螺旋藻多酚(polyphenol,Phe)进行包埋,制备了螺旋藻多酚-多孔淀粉(Phe-PS),螺旋藻多酚-多孔淀粉-玉米醇溶蛋白(Phe-PS-Zein)两种微胶囊,并对Phe,Phe-PS和Phe-PS-Zein进行了微观结构和稳定性、抗氧化性及体外模拟消化性质的比较。结果表明,Phe-PS微胶囊在芯壁比1:10、温度80℃、磁力搅拌时间120 min条件下,包埋率为60.29%;Phe-PS-Zein微胶囊在芯壁比1:10、壁材比1:1、搅拌时间90 min、温度60℃和pH7时包埋率最高,达86.93%。XRD和XPS图谱结果表明,添加Zein后,晶体衍射峰强度有所降低,主要与Zein的无定型结构有关。DSC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做壁材改善了微胶囊热稳定性。通过对抗氧化性、稳定性以及体外缓释效果的测定发现,与游离Phe和Phe-PS相比,Phe-PS-Zein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Fe3+的还原力提高。综上,Phe-PSZein颗粒可以作为螺旋藻多酚的有效递送载体。本研究结果有望为Phe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酚 多孔淀粉 玉米醇溶蛋白 微胶囊 结构表征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
下载PDF
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特性
16
作者 张树立 徐荣玲 +3 位作者 徐明辉 王治雯 冀晓龙 么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01-108,共8页
为获得包埋率高、稳定性好的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复配作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分析其理化特性与体外消化特性。研究表明黑豆皮花青素微胶... 为获得包埋率高、稳定性好的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复配作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分析其理化特性与体外消化特性。研究表明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壁材质量比1.8∶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芯壁质量比2.1∶5;在此条件下花青素包埋率为83.28%,黑豆皮微胶囊整体完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细腻连续性好;黑豆皮花青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消化模拟胃液中消化2h,其释放率为74.36%。同时,微胶囊化提高了花青素的pH值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花青素 微胶囊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 稳定性
下载PDF
菜芙蓉花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贮藏稳定性
17
作者 赵斗 杨胜男 +1 位作者 刘楠楠 仇燕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8-517,共10页
为提高菜芙蓉花黄酮的贮藏稳定性,扩展其应用范围,以菜芙蓉花黄酮提取液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超声辅助包埋-冷冻干燥法制备菜芙蓉花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抗氧化... 为提高菜芙蓉花黄酮的贮藏稳定性,扩展其应用范围,以菜芙蓉花黄酮提取液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超声辅助包埋-冷冻干燥法制备菜芙蓉花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贮藏条件对菜芙蓉花黄酮微胶囊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酮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超声功率210 W、超声温度56℃、超声时间40 min、芯壁比1.6 mL:1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黄酮包埋率为96.89%;制备的微胶囊呈无定型玻璃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菜芙蓉花黄酮被壁材包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微胶囊化能够有效提高菜芙蓉花黄酮的稳定性,可为新型食品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技术 菜芙蓉 黄酮微胶囊 超声辅助包埋 贮藏稳定性
下载PDF
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制备及抗炎活性分析
18
作者 李文治 马诗经 +3 位作者 何文江 郭高辉 王珊珊 杜志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分别加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测定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BPH-1细胞与体内佛波酯(TPA)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探讨番...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糊精分别加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测定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分析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体外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BPH-1细胞与体内佛波酯(TPA)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微胶囊的抗炎活性及其抗炎机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阿拉伯胶质量比为2∶1的复合壁材制备得到的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包封率为85.43%,在45℃条件下,番茄红素微胶囊中番茄红素保留率超过50%;在0.5~10.0μg/mL范围内,番茄红素微胶囊对LPS诱导分泌NO的抑制率为8.83%~72.33%,其IC50为3.76μg/mL;10.0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BPH-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达52.17%,其IC50为8.33μg/mL;番茄红素微胶囊对TPA诱导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38.45%,显著抑制TNF-α、IL-6、MDA、ROS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抗炎作用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可见,番茄红素微胶囊比番茄红素油树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及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6、MDA、ROS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微胶囊 抗炎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高消化存活率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19
作者 刘颖 谢有发 +4 位作者 蔡继宝 黄鑫 张奎 邹立强 刘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5,共7页
该研究基于一种三流体同轴喷雾干燥技术,以明胶和结冷胶为壁材,以CaCl 2为交联剂,通过凝聚、离子交联或者组合将植物乳杆菌包埋于微胶囊中。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溶解性、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测定了益生菌微胶囊的喷雾干燥存活率... 该研究基于一种三流体同轴喷雾干燥技术,以明胶和结冷胶为壁材,以CaCl 2为交联剂,通过凝聚、离子交联或者组合将植物乳杆菌包埋于微胶囊中。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溶解性、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测定了益生菌微胶囊的喷雾干燥存活率,模拟消化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显示,益生菌被成功包埋于微胶囊内部;结冷胶及Ca^(2+)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明胶微胶的溶解性和溶胀性,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证实了明胶和结冷胶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以及Ca^(2+)和羧基间的交联作用。明胶-结冷胶-钙离子微胶囊在喷雾干燥、模拟胃液消化、4℃贮藏8周后菌活分别为9.71、8.74和9.47 lg CFU/g。综上所述,Ca^(2+)交联的明胶-结冷胶复合微胶囊可以为益生菌在胁迫环境中提供良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微胶囊 交联 同轴喷雾干燥 消化稳定性 贮藏稳定性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
20
作者 彭文婷 李士鹏 +4 位作者 王勇 庞邵杰 宋歌 方微 綦文涛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海藻酸钙为壁材,利用乳化凝胶化法制备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研究包被后黑米花色苷在高温、光照、p H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性能。在海藻酸钠浓度为15 g/L,水油体积比为1∶3,壁芯比M(NaAlg)∶M(C3G)为1∶2,溶液p H值为... 以海藻酸钙为壁材,利用乳化凝胶化法制备黑米花色苷微胶囊,研究包被后黑米花色苷在高温、光照、p H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在模拟胃肠液中的释放性能。在海藻酸钠浓度为15 g/L,水油体积比为1∶3,壁芯比M(NaAlg)∶M(C3G)为1∶2,溶液p H值为4.5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黑米花色苷微胶囊,在不同pH、温度、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均显著高于未包被游离黑米花色苷,且在模拟胃液中能保持4h,在模拟肠液中壁材缓慢降解,释放出花色苷。基于乳化凝胶化原理的微胶囊包被技术,能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实现其在体内的肠道递送和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色苷 微胶囊 乳化凝胶化 稳定性 释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