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CUPOINTS TO RELIEVE LOWER LUMBAR PAIN
1
作者 李元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6年第3期3-11,共9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rea kidney and meridian acupoints12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er lumbar pain using the fingers to press the acupoints. Althoughthe types of ailments, mildness or se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rea kidney and meridian acupoints12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er lumbar pain using the fingers to press the acupoints. Althoughthe types of ailments, mildness or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f and duration of illness var-ied, in all cases satisfactory treatment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average effective rate was 97.5%. The average rate of cure (complete recovery rate) was 73.3%. Patients who had sufferedfrom symptoms for a period of less than one year and patients afflicted with mild or moderate con-ditions enjoyed the most outstand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reatment method or technique are as follows: 1. This method ortechnique brings the distinctive dynam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meridian the-ory into full play. 2. This method of treatment uses neither acupuncture needles nor moxibus-tion. It merely utilizes the fingers to press certain acupoints. It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easy toimplement.It 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LUMBAR pain PRESSING ACUPOINTS therapy MERIDIANS of kidney and stomach
下载PDF
基于“肾者,胃之关也”理论探讨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的学术思想
2
作者 杨斌锋 黄邦荣 +6 位作者 王鑫 李明阳 张志明 乔玉洁 蔡玉亮 倪红 王兰英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裴正学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临床治疗当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原则,谨遵《黄帝内经》曰:“肾者,胃之关也”之理论,标本兼治、攻补结合、以补助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法,始终将扶正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胃癌的全程。裴... 裴正学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临床治疗当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原则,谨遵《黄帝内经》曰:“肾者,胃之关也”之理论,标本兼治、攻补结合、以补助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法,始终将扶正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胃癌的全程。裴正学教授临床用药融兵法寓治法于一炉,据正邪矛盾,加减进退,擅用复法大方,创制的乌附理中汤(胃癌1号方)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肾者 胃之关也 学术思想 裴正学
下载PDF
《黄帝内经》“肾者,胃之关也”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顶 史光伟 +3 位作者 郭宏明 葛开发 薛进旭 梁永林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68-71,共4页
探讨《黄帝内经》原文中“肾者,谓之关也”相关理论及思想,进一步明确“肾关不利”所致疾病可按“病在上”(咳喘等)、“病在中”(鼓胀、水肿等)、“病在下”(小便不利)理论,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肾者 胃之关也” 肾关 水病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的大鼠在体胃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莉 谢莉 +2 位作者 张慧慧 畅静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的大鼠在体胃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原位胃灌注模型,分别考察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的在体胃吸收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胃灌注液中药量的变化,并计算胃内药物吸收率。结果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低浓度(1...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的大鼠在体胃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原位胃灌注模型,分别考察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的在体胃吸收情况,采用HPLC法测定胃灌注液中药量的变化,并计算胃内药物吸收率。结果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低浓度(190.55μg/m L)、高浓度(527.40μg/m L)及安石榴苷低浓度(80.03μg/m L)、高浓度(221.50μg/m L)在体胃每小时平均吸收率分别为(11.68±5.15)%、(11.82±2.41)%、(11.80±1.24)%、(13.02±4.22)%(n=3)。结论安石榴苷在胃部吸收较差,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其他成分对安石榴苷的胃吸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苷 HPLC 在体胃灌注模型
下载PDF
从气虚腑实证谈脓毒症的胃肠功能障碍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庆 刘清泉 蔡阳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93-997,共5页
胃肠功能障碍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正气虚于一时,邪气突盛而爆发”是脓毒症的病因,内外毒邪交织累及脾胃与肠道,脾胃失升降、肠失传化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肠道机械屏障损伤、免疫屏障紊乱、生物屏障失调是脓毒症胃肠功... 胃肠功能障碍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正气虚于一时,邪气突盛而爆发”是脓毒症的病因,内外毒邪交织累及脾胃与肠道,脾胃失升降、肠失传化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肠道机械屏障损伤、免疫屏障紊乱、生物屏障失调是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三种屏障损伤和肠道炎症反应、氧化应急反应、微循环障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认为脾气充足与否和肠道免疫功能、生物屏障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相似,机械屏障损伤致脾胃失升降、肠失传化、局部病理产物堆积与脾气虚腑气不通相吻合,同时益气通腑法的疗效,人参和大黄对三种屏障的保护机制是为佐证,再有性苦寒的抗生素和大量液体输注均可损伤脾胃,因此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产生机制符合中医气虚腑实的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机制 气虚腑实证 脾失升清 胃失降浊 肠失传导
下载PDF
陈士铎“胃为肾之关”及“非治之治”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芳瑜 李杰祥 贾德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483-485,共3页
陈士铎,号远公,浙江山阴人,清代名医,一生著作颇多,医论不仅遍及基础理论及各科临床,以善治杂证、怪病著称,辨证论治清晰,处方用药灵活,治法奇特而不离宗旨。远公对《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言“肾为胃之关”提出刍议... 陈士铎,号远公,浙江山阴人,清代名医,一生著作颇多,医论不仅遍及基础理论及各科临床,以善治杂证、怪病著称,辨证论治清晰,处方用药灵活,治法奇特而不离宗旨。远公对《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言“肾为胃之关”提出刍议,在《辨证录·卷十·种嗣门》提出:“胃为肾之关,非肾为胃之关,《内经》年久讹写误传,世人错认肾为胃之关门”。并于著论及病案中多次阐述及运用,取得不少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整理文献,试分析远公“胃为肾之关”的内涵,及衍生出的“非治之治”方法和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胃为肾之关 非治之治
下载PDF
西米替丁对胃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卿笃信 凌奇荷 +1 位作者 林礼茂 霍继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西米替丁对10例胃乙醇脱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西米替丁时酶活性为0.89nmol/min/g,当西米替丁浓度为0.01mmol/1时酶活性降至0.49nmol/min。g(p<0.01)药...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西米替丁对10例胃乙醇脱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西米替丁时酶活性为0.89nmol/min/g,当西米替丁浓度为0.01mmol/1时酶活性降至0.49nmol/min。g(p<0.01)药物浓度越高,酶抑制作用越强,当西米替丁浓度达20mmol/1时,酶活性低达。0.15nmol/min/g(P<0.01)因此,接受西米替治疗的饮酒者可能会使血中乙醇浓度增加,加剧乙醇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米替丁 乙醇脱氢酶 药理学
下载PDF
乙醇首过代谢发生部位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祥 缪扬德 +3 位作者 徐荣亮 王玉飞 王建文 王炳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乙醇首过代谢发生的部位,从而为酒精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24只,对照组16只,建立大鼠酒精模型。用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肝胃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活... 目的探讨乙醇首过代谢发生的部位,从而为酒精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24只,对照组16只,建立大鼠酒精模型。用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肝胃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活性变化,并用灰度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结果长期摄入乙醇后肝ADH活性进行性增加,胃ADH活性进行性下降,两者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合文献得出乙醇的首过代谢发生在胃;诱导胃ADH的活性,可降低乙醇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过代谢 实验性研究 乙醇 WISTAR大鼠 酶组织细胞化学 酒精性疾病 图像分析仪 ADH 染色技术 镜下观察 活性变化 差异显著 毒性作用 进行性 对照组 半定量 模型
下载PDF
“肾为胃之关”探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媛 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历代医家的认识多有不同。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与临床相关病证的研究,本于《内经》篇目原文,首先论述了"肾为胃之关"的原旨内涵,肾不仅为胃的水液代谢之关,还为胃的... 《素问·水热穴论》中"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历代医家的认识多有不同。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与临床相关病证的研究,本于《内经》篇目原文,首先论述了"肾为胃之关"的原旨内涵,肾不仅为胃的水液代谢之关,还为胃的水谷精微代谢之关;其次提出了肾与脾胃相关的认识,并从经脉、生理及病理三个方面对肾与脾胃的密切相关性进行了阐述,以求对此理论进行全面理解;并提出在治疗诸如水肿、消渴、泄泻、便秘等二阴失司所致病证及部分中焦脾胃病时,皆可根据临床辨证从肾论治,以期为临床诸多疾病的论治提供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为胃之关 内涵 水液代谢 肾与脾胃相关 水谷精微代谢
下载PDF
“肾为胃之关”理论在针灸治疗五更泻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思文 程立红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5-56,102,共3页
"肾为胃之关"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其体现了肾之封藏、温煦、主二便及水液等功能,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古今许多医家运用"肾为胃之关"理论付诸于临床实践去治疗胃肠疾患,尤其是在治疗五更泻上。五更泻系由肾... "肾为胃之关"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其体现了肾之封藏、温煦、主二便及水液等功能,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古今许多医家运用"肾为胃之关"理论付诸于临床实践去治疗胃肠疾患,尤其是在治疗五更泻上。五更泻系由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土则致运化失常的虚寒型泄泻,而肾与脾胃在经脉紧密联系,在功能上肾能暖土启枢以助运化升降,因此针灸常常选用温肾阳而实脾土的穴位来治疗此证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更泻 肾为胃之关 针灸
下载PDF
从“肾为胃之关”探讨少阴病三急下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禚昌红 张道伟 司国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和历代医家的注解,进一步论述“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胃为水谷津液代谢之“上源”,肾为之“下源”,即肾为水谷精微代谢之门户。结合历代医家对少阴病三急下证的认识,以津液代谢失调和气机升降失常为出发点,从“...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和历代医家的注解,进一步论述“肾为胃之关”的理论内涵,胃为水谷津液代谢之“上源”,肾为之“下源”,即肾为水谷精微代谢之门户。结合历代医家对少阴病三急下证的认识,以津液代谢失调和气机升降失常为出发点,从“下源”不足导致“上源”亦不足、“下源”关门不利影响“上源”胃失通降两方面阐述少阴病三急下证病机;并探讨了少阴病三急下证“从胃治肾”的治疗学思想,以期对少阴病三急下证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运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为胃之关 少阴病三急下证 《黄帝内经》 《伤寒论》 《类经》 从胃治肾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0
12
作者 貟登辉 柳越冬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王长洪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虚失运是其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其发病条件,瘀血阻络是其病理产物,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故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针对病因病机提出"有一分脓血则有一分热毒... 王长洪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虚失运是其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其发病条件,瘀血阻络是其病理产物,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故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针对病因病机提出"有一分脓血则有一分热毒"的独到见解和"温中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治法;善于配合中药灌肠等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温中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中药灌肠 王长洪 临床经验
下载PDF
Spring in My Step
13
作者 Erin Strong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6年第3期63-,共1页
The wait is over everyone!Rejoice,rejoice,rejoice!Honestly,the weeks after Spring Festival make me feel like a kid counting down the days till another birthday celebration,(and cake!)although sans the imminent despair... The wait is over everyone!Rejoice,rejoice,rejoice!Honestly,the weeks after Spring Festival make me feel like a kid counting down the days till another birthday celebration,(and cake!)although sans the imminent despair of ageing(thankfully).This stomach churning sense of impatience aches from the depths of my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THDAY stomach EVERYONE depths ageing completed TRULY cracking VITAMIN passED
下载PDF
甲基斑蝥胺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星 高缘 +2 位作者 周洪 龚海燕 张建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研究甲基斑蝥胺(MCD)在大鼠胃及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封闭灌注技术进行原位胃灌注吸收研究,在体循环法考察小肠全肠段吸收,采用单向肠灌流技术进行不同肠段吸收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MCD的浓度,考察MCD大鼠胃肠吸收特征及... 目的研究甲基斑蝥胺(MCD)在大鼠胃及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封闭灌注技术进行原位胃灌注吸收研究,在体循环法考察小肠全肠段吸收,采用单向肠灌流技术进行不同肠段吸收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MCD的浓度,考察MCD大鼠胃肠吸收特征及吸收机制。结果 116.34mg·L^(-1)MCD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胃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0.0635±0.0091)、(0.0687±0.0008)、(0.0315±0.0009)、(0.0399±0.0009)和(0.0033±0.0001)min^(-1),不同药物浓度59.55、116.34、204.15mg·L^(-1)时胃及空肠中的K_a分别为(0.0031±0.0001)、(0.0033±0.0001)、(0.0031±0.0001)min^(-1)及(0.0667±0.0010)、(0.0687±0.0008)、(0.0705±0.0011)min^(-1);在空肠不同pH值(5.0,6.2,7.4)时K_a分别为(0.0801±0.000 9)、(0.0783±0.0009)、(0.0758±0.0009)min^(-1)。MCD在胃中吸收很弱;在空肠、十二指肠、结肠和回肠中均有一定吸收,在空肠吸收最好,在肠中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MCD溶液浓度及pH值对其肠吸收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MCD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Ⅰ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斑蝥胺 大鼠 胃吸收 肠吸收 单向肠灌流技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