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nano-sized calcium carbonate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代禧 史鸿运 +1 位作者 邓洁 徐元植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3-368,共6页
This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various average diameter nano-particles of cal-cium carbonate by means of TG-DTA(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 This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various average diameter nano-particles of cal-cium carbonate by means of TG-DTA(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 mechanisms of the same crystal type of calcium carbonate samples do not vary with decreasing of their average diameters ; their pseudo-active energy Ea; and that the top-temperature of decom-position Tp decreases gently in the scope of micron-sized diameter, but decreases sharply when the average di-ameter decreases from micron region to nanometer region. Th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of nano-particles we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the varying regularity of the mechanisms and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solid-phase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ith the variation of average diameters of particles. These show that the aggregation, surface effect as well as internal aberrance and stress of the nano-particles are the main reason causing both Ea and Tp to decline sharp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nano-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分解动力学 碳酸钙 纳米粒子 平均半径 表面效应 相位界面反应
下载PDF
Mineral Surface after Reaction with Aqueous Solution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Xuetong ZHANG Ronghua +1 位作者 HU Shumin YU Wen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06-411,共6页
This work presents new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urface chemistry of reacting minerals and interface kinetics between mineral and aqueous solutions. Thes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flow reactor (packed bed r... This work presents new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urface chemistry of reacting minerals and interface kinetics between mineral and aqueous solutions. Thes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flow reactor (packed bed reactor) of an open system as well as a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The authors measured reaction rates of such minerals as zeolite, albite and carbonate (rhodochrosite, dolomite) in various solutions, and tested corresponding mineral surface by using SEM, XPS, SIMS, etc. 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zeolite dissolution in water and in low pH solut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dolomite dissolu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ease rates of Si, Al and Na of zeolite are different in most cases. The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of zeolite is related to surface chemical modifications. The Na, Al and Si release rates for dissolution of albite and zeolite in water and various solution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flow velocity, pH and solution composition in the reaction system. In most cases, dissolutions of both albite and zeolite are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of dolomite is also incongruent in most cases and varied with T, pH, and nature of aqueous solutions. For dolomite dissolution, the release rates of Mg are less than those of Ca at high temperatures as T increases from 25 to 300°C. SIM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ontents of Al, Na and Si in the leached layer of zeolite or albite surface, change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surface, exhibiting a non-linear behaviour within a thickness range of 1000%. The distributions of Ca, Mg, Mn, H and Cl in the leached surface layer of carbonate have a non-linear behaviour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ral surface kineticS liquid/solid interface REACTION
下载PDF
1+1维Wolf-Villain模型奇异标度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寻之朋 唐刚 +4 位作者 韩奎 夏辉 郝大鹏 周伟 杨细全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采用Kinetic Monte Carlo(KMC)方法对描述分子束外延生长(MBE)的1+1维Wolf-Villain模型进行大尺寸和长生长时间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消除渡越行为的影响.计算得到整体和局域标度指数.结果显示,在所模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范围内,1+1维Wolf-Vi... 采用Kinetic Monte Carlo(KMC)方法对描述分子束外延生长(MBE)的1+1维Wolf-Villain模型进行大尺寸和长生长时间的数值模拟研究,以消除渡越行为的影响.计算得到整体和局域标度指数.结果显示,在所模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范围内,1+1维Wolf-Villain模型仍呈现出固有奇异标度行为.这一结论与López等人最近的理论分析结果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界面粗糙生长 Wolf-Villain模型 奇异动力学标度 kinetic MONTE CARLO模拟
下载PDF
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大清 刁桂仪 +2 位作者 彭金莲 王林江 袁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398,404,共5页
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主要探讨地表中各种有毒、有害离子或分子与矿物表面之间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机制。矿物表面存在一组化学活性很强的表面功能基 ,当它们与环境中毒害物质发生作用时 ,会因其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不同而表现出... 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主要探讨地表中各种有毒、有害离子或分子与矿物表面之间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机制。矿物表面存在一组化学活性很强的表面功能基 ,当它们与环境中毒害物质发生作用时 ,会因其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和反应速率 ,进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稳定性及迁移转化速率。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理论 ,并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动力学 矿物界面 有毒物质 地表环境 反应速度 反应机制
下载PDF
土壤颗粒表面电场作用下固-液界面Mg^(2+)-K^+与Ca^(2+)-K^+交换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睿 李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2-560,共9页
通过恒流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场作用下Mg2+、Ca2+吸附动力学.结果发现:(1)实验初期阶段是强静电力作用下的零级动力学过程和一定反应时间后的弱静电力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零级速率过程和一级速率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转折点;(2)不同... 通过恒流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场作用下Mg2+、Ca2+吸附动力学.结果发现:(1)实验初期阶段是强静电力作用下的零级动力学过程和一定反应时间后的弱静电力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零级速率过程和一级速率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转折点;(2)不同电解质构成中Ca2+的吸附速率明显快于Mg2+的,平衡吸附量也大于Mg2+的,且Ca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比Mg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高;(3)离子的相对有效电荷系数与土壤颗粒表面电场作用的不同是各体系中Ca2+、Mg2+吸附动力学有差别的根本原因;(4)根据离子吸附的理论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速率系数、平衡吸附量、离子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以及固定液的体积,这些参数可以定量评估土壤颗粒表面电场对离子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界面 表面电场 相对有效电荷系数 离子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SnO_(2)表面卤化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云飞 刘建华 +4 位作者 于美 钟锦岩 周琪森 邱俊明 张晓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_(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_(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_(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_(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配等问题限制着其发展。而在界面处加入钝化层,尤其是表面卤化的方法或可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合研究了SnO_(2)表面卤化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选用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三种钝化材料对SnO_(2)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并对钝化材料溶液进行了浓度梯度研究。通过材料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以及电池器件性能测试分析等方法,证明了SnO_(2)表面卤化可提高钙钛矿层的质量和PSCs光伏性能,并从器件内部电荷传输动力学等角度解释了器件性能改善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其性能改善的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材料表面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能量、结构、电荷密度、态密度、功函数等角度解释了表面卤化提高SnO_(2)/钙钛矿界面处电子传输特性的原因。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TBAC对于SnO_(2)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并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钝化作用越明显。SnO_(2)表面卤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提高电池器件性能具有实际意义,还能够帮助理解太阳能电池界面现象,为界面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nO_(2)表面卤化 界面工程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传输动力学
下载PDF
纳米晶稀土复合氧化物Dy_(1-x)Sr_xCoO_(3-y) Ⅲ.固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坤 李番 陈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4,共4页
依据固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晶Dy_(1-x)Sr_xCoO_(3-y)的固相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纳米晶稀土复合氧化物Dy_(1-x)Sr_xCoO_(3-y)的固相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反应活化能为120kJ·mol^(-1),从823~973K温度,其反应速率常数在0.302&#... 依据固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晶Dy_(1-x)Sr_xCoO_(3-y)的固相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纳米晶稀土复合氧化物Dy_(1-x)Sr_xCoO_(3-y)的固相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反应活化能为120kJ·mol^(-1),从823~973K温度,其反应速率常数在0.302×10^(-6)~4.50×10^(-6)之间.通过固相反应在700℃获得了粒径在5~15nm的纳米晶粉体,这源于纳米晶的表面和界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固相反应动力学 稀土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沸石与酸性水溶液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雪彤 张荣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21,共6页
利用连续搅拌筒反应器(CSTR)对天然沸石与酸性水溶液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流速、pH值等参数,对反应速率进行计算和比较.同时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后的沸石表面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沸石中的Si、A... 利用连续搅拌筒反应器(CSTR)对天然沸石与酸性水溶液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流速、pH值等参数,对反应速率进行计算和比较.同时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后的沸石表面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沸石中的Si、Al、Na的释放速率在多数情况下不相同,沸石的溶解为不一致溶解作用.25℃、1.01×105Pa条件下,硅的释放速率为:在pH=2.45溶液中反应时,-rSi=kS(aH+)1.25/(aSi)0.60;在pH=3.26溶液中反应时,-rSi=kS(aH+)1.50/(aSi)0.25(S为矿物材料的表面积).SIMS研究显示,天然沸石与酸性水溶液的反应中,在沸石表面Si、Al、Na在100nm的厚度范围内,随着离表面距离的改变,在近表面范围内Na、Al大量淋失,有H+浸入.此外,SEM分析结果显示,天然沸石与纯水及酸性水溶液反应后,表面形貌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表面 反应动力学 不一致溶解 液/固界面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方程标度奇异性的动力学重整化群分析
9
作者 陈华 唐刚 +2 位作者 张雷明 寻之朋 刘绍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表面界面生长方程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的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分析了线性和非线性分子束外延生长方程(molecular-beam epitaxy(MBE))的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结果表明,生长方程的动力学标度性质与基底的维数d有关,只有d的取值满足一定条件时... 采用表面界面生长方程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的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分析了线性和非线性分子束外延生长方程(molecular-beam epitaxy(MBE))的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结果表明,生长方程的动力学标度性质与基底的维数d有关,只有d的取值满足一定条件时,生长方程才会出现奇异动力学标度行为,这和使用直接标度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界面粗糙化生长 动力学标度 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 分子束外延生长方程
下载PDF
守恒和非守恒KPZ方程标度奇异性的重整化群分析
10
作者 陈华 唐刚 +1 位作者 张雷明 寻之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4,共6页
采用表面界面生长方程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的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研究了守恒和非守恒Kardar-Parisi-Zhang(KPZ)方程的动力学标度奇异性.通过分析相应局域倾斜度的演化动力学方程的标度行为,得到了奇异标度指数κ和粗糙度指数的表达式.结... 采用表面界面生长方程动力学标度奇异性的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研究了守恒和非守恒Kardar-Parisi-Zhang(KPZ)方程的动力学标度奇异性.通过分析相应局域倾斜度的演化动力学方程的标度行为,得到了奇异标度指数κ和粗糙度指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生长方程的动力学标度性质与基底维数d无关,两个方程不具有奇异标度性质,均呈现Family-Vicsek正常标度关系,这和使用直接标度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界面粗糙生长 动力学标度 动力学重整化群理论 守恒和非守恒KPZ方程
下载PDF
有机硅修饰的剥层水滑石及其对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秀巧 董丽君 +3 位作者 操越 莫士净 义建军 徐庆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7-825,共9页
对剥层的镁铝硝酸根水滑石(Mg2Al-NO3-LDHs)片表面进行了有机硅化合物(N-(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s-(2-ethoxy)silane(KH-791)修饰,并研究了修饰后的水滑石片对废水中Pb2+,Cu2+和Zn2+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 对剥层的镁铝硝酸根水滑石(Mg2Al-NO3-LDHs)片表面进行了有机硅化合物(N-(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s-(2-ethoxy)silane(KH-791)修饰,并研究了修饰后的水滑石片对废水中Pb2+,Cu2+和Zn2+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金属离子浓度条件下,被修饰的水滑石片对Pb2+吸附容量最大,达到378.0 mg.g-1;在以上几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修饰主体材料表现出对Pb2+高度的选择性吸附,对Pb2+吸附容量为85 mg.g-1,而对Zn2+和Cu2+的吸附容量只有30 mg.g-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表面及内表面 化学动力学平衡 剥层水滑石
下载PDF
塑性变形导致的镀锌板基体表面粗糙化现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凯 陈光南 +1 位作者 张坤 李怀学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以热镀锌板单向拉伸试验为基础,运用化学退镀以及随后的基体表面粗糙度测量和横截面标记观测等试验手段,比较了塑性变形前后基体表面及界面的形貌,得出,塑性变形过程中,基体表面作为界面的一部分会产生粗糙化现象,但这种粗糙化会受到镀... 以热镀锌板单向拉伸试验为基础,运用化学退镀以及随后的基体表面粗糙度测量和横截面标记观测等试验手段,比较了塑性变形前后基体表面及界面的形貌,得出,塑性变形过程中,基体表面作为界面的一部分会产生粗糙化现象,但这种粗糙化会受到镀锌层的抑制,因此界面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形貌变化,然而这种基体表面粗糙化所产生的应力,可能导致界面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化 退镀 界面 涂层 镀锌板
下载PDF
K_2FeO_4氧化降解3,4-二甲基苯胺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唯艺 李孟 +1 位作者 张倩 项文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44-1751,共8页
以3,4-二甲基苯胺为目标污染物,高铁酸钾(K_2Fe O_4)为氧化剂,考察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表观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确定高铁酸钾降解3,4-二甲基苯胺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0.0043C_A^(0.486)C_B^(1.2477),反应级数为1.7337,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以3,4-二甲基苯胺为目标污染物,高铁酸钾(K_2Fe O_4)为氧化剂,考察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表观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确定高铁酸钾降解3,4-二甲基苯胺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r=0.0043C_A^(0.486)C_B^(1.2477),反应级数为1.7337,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同时通过GC/MS技术,分析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推测在高铁酸钾的作用下,3,4-二甲基苯胺先转变成2,4-二甲基苯胺,然后苯环上的氨基及甲基先后被氧化,生成4-硝基间苯二甲酸,再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被高铁酸钾进一步攻击,生成苯环正离子,其后开环生成一系列小分子烃类物质,这些物质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推测该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反应为两步:第一步,高铁酸钾攻击3,4-二甲基苯胺苯环上的侧链;第二步为苯环的开环反应.此降解过程主要包括表面络合催化与界面催化两种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3 4-二甲基苯胺 准二级动力学 表面络合催化 界面催化
下载PDF
基于气液相界面捕捉的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昭 严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1-721,共11页
气液相界面运动的研究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工程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非平衡流动的计算尤其受到关注.基于此,我们构造了捕捉气液相界面的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由于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将自由输运和粒子碰撞耦合起来更新宏观物理量和微观... 气液相界面运动的研究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工程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非平衡流动的计算尤其受到关注.基于此,我们构造了捕捉气液相界面的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由于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将自由输运和粒子碰撞耦合起来更新宏观物理量和微观分布函数,故而可以求解非平衡流动.具体思路是,通过将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所表达的非理想气体效应引入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之中来捕捉气液相界面,两相的分离与共存通过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描述.由于流体在椭圆区域是不稳定的,因此气液相界面可以通过蒸发和凝结过程自动捕捉.如此,一个锋锐的相界面便可以通过数值耗散和相变而得到.利用该方法得到麦克斯韦等面积律(Maxwell construction)对应的数值解,并与其相应的理论解相比较,二者符合良好.而后,通过对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所描述的液滴表面张力进行数值计算,验证了Laplace定理.此外,通过模拟两个液滴的碰撞融合过程,进一步证明了该格式的有效性.但是,由于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的特性,其所构造的格式仅适用于液/气两相密度比小于5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 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相界面捕捉 麦克斯韦等面积律 液滴表面张力
下载PDF
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与各向异性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对定向凝固过程中深胞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晗 陈明文 +1 位作者 王涛 王自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9-268,共10页
通过应用匹配渐近展开法和多变量展开法研究了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与各向异性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对定向凝固过程中深胞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与各向异性表面张力的偏好方向之间相差角度为θ_0时,θ_0会对深胞晶生... 通过应用匹配渐近展开法和多变量展开法研究了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与各向异性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对定向凝固过程中深胞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与各向异性表面张力的偏好方向之间相差角度为θ_0时,θ_0会对深胞晶生长形态产生影响;当0≤θ_0≤π/4时,随着θ_0的增大,深胞晶的指状界面全长减小,深胞晶根部的深度减小,根部附近界面的曲率减小,而曲率半径增大;当π/4≤θ_0≤π/2时,随着θ_0的增大,深胞晶的指状界面全长增大,深胞晶根部的深度增大,根部附近界面的曲率增大,而曲率半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各向异性表面张力 各向异性界面动力学 深胞晶生长
下载PDF
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表征和理论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屈伟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606-3612,共7页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有关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一直是国际上材料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金属/陶瓷润湿性主要通过测量接触角θ(借助Young s方程计算)来得出,润湿性表征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特别是接触角对实验条件高度敏感,其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润湿性,以及适用于高熔点合金与陶瓷体系的方法较为缺乏。因此,除对接触角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外,很多研究者也试图通过理论计算来考察润湿性,但至今尚未发展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所有金属/陶瓷体系的理论预测模型。润湿性实验表征方法的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良座滴法、滴定法、毛细上升法和感应熔化法等。其中,改良座滴法相比传统座滴法能够消除熔体表面氧化膜的影响。感应熔化法可以使高熔点合金(如Ti合金等)熔化,具有独特优势(相比之下其他几种方法只适用于Al系、Mg系等低熔点合金与陶瓷的体系)。在理论预测模型方面,除直接基于Young s方程,根据表面张力模型来研究润湿性外,也有学者尝试结合Young-Dupré方程,从热力学和原子键的角度揭示反应界面润湿性的内在规律。同时,将润湿视为一种反应现象,对界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润湿过程中表面相的能量变化加以考虑,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定性衡量润湿性的标准。此外,研究者还在润湿铺展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直接根据金属形核理论来计算润湿角,以及利用如流体动力学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反应控制模型和扩散控制模型等来预测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速率。本文主要从润湿过程的机制、接触角的测试方法和用以预测润湿性的理论模型三个方面,综述了金属/陶瓷润湿性领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 金属/陶瓷界面 接触角 理论模型 毛细上升法 感应熔化法 表面张力模型 润湿铺展动力学
下载PDF
太湖湍流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物起悬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孝桥 王健健 +2 位作者 姜娇 甘玉雪 李一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2-66,200,共6页
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大湖泊且富营养化严重,动力扰动引起的水-土界面沉积物起悬与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有密切联系。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pH-ⅡHandheld手持式气象站等仪器监测得到的原位高频气象、水动力、水质同步数据,... 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大湖泊且富营养化严重,动力扰动引起的水-土界面沉积物起悬与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有密切联系。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pH-ⅡHandheld手持式气象站等仪器监测得到的原位高频气象、水动力、水质同步数据,分析了湖泊水-土界面悬浮物浓度与风速、切应力及湍流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湖心区底泥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由波切应力起主导作用,观测的切应力临界值为0.08 N/m 2,临界风速为4 m/s。底泥再悬浮主要是由拟序结构中短时内间歇性猝发引起的,短时大振幅事件对底泥垂向扩散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与湍流密切相关的太湖内源释放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浓度 湍流动能 底泥起悬 表层沉积物 水-土界面 DBS浓度仪 太湖
下载PDF
1+1维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表面宽度分布率的数值计算
18
作者 杨细全 唐刚 +7 位作者 韩奎 夏辉 郝大鹏 寻之朋 周伟 温荣吉 陈玉岭 王娟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通过对1+1维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其在饱和状态下的表面宽度分布率并与Kardar-Parisi-Zhang(KPZ)方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维含噪声KS方程的表面宽度分布率标度函数受有限尺寸效应影响较小,并与KPZ方... 通过对1+1维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其在饱和状态下的表面宽度分布率并与Kardar-Parisi-Zhang(KPZ)方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维含噪声KS方程的表面宽度分布率标度函数受有限尺寸效应影响较小,并与KPZ方程具有相近的表面宽度分布率标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界面粗化生长 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 Kardar-Parisi-zhang方程 表面宽度分布率
下载PDF
胜利露天矿采场道路的修筑与养护
19
作者 杜星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露天采矿机在采场道路修筑和养护中的作用,切实解决日常作业中道路低洼难以平整、冬季路面打滑等问题。结合露天矿生产实际,利用采矿机采场新旧道路接口铣刨、冬季斜坡道路面拉毛防滑处理、主运输斜坡道切换前整体铣刨等作... 为了充分发挥露天采矿机在采场道路修筑和养护中的作用,切实解决日常作业中道路低洼难以平整、冬季路面打滑等问题。结合露天矿生产实际,利用采矿机采场新旧道路接口铣刨、冬季斜坡道路面拉毛防滑处理、主运输斜坡道切换前整体铣刨等作业方法,进一步提高露天矿采场道路质量,保证卡车运输安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矿机 采场道路 防滑处理 道路接口铣刨 整体铣刨 道路面拉毛
下载PDF
蒙脱石负载型零价铁纳米颗粒吸附水体中Cr(Ⅵ)污染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明德 王睿哲 +3 位作者 贾时雨 杨青 贾子豪 邢浩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0-868,共9页
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异于本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以蒙脱石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零价铁纳米颗粒。采用电镜及多种谱学技术手段对所得铁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纳米颗粒大... 零价铁纳米颗粒具有许多异于本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以蒙脱石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零价铁纳米颗粒。采用电镜及多种谱学技术手段对所得铁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纳米颗粒大致呈球状形貌,平均粒径约为55 nm,在蒙脱石表面分散良好,具有零价铁内核-铁氧化物外壳结构,提高了纳米铁在空气氛中的稳定性。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负载型铁纳米颗粒净化Cr(Ⅵ)的效率、过程及机理。净化效果受p H值影响显著,在最优p H值为1.0条件下,零价铁内核因其表面氧化膜酸溶而出露,可作为有效成分快速高效去除水体中Cr(Ⅵ)污染物,机理为零价铁将吸附至其表面的Cr(Ⅵ)异相还原为Cr(Ⅲ)而去除。属自发放热吸附过程,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模型,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较好拟合。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制备及其铬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铬污染 零价铁 蒙脱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