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ng Henry Ⅴ: A Model of the Ideal Kingship
1
作者 周朝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3期264-269,共6页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a patriotic song and heroic epic in praise of the great contributions Henry V (1387-1422) made to England, who represents Shakespeare’s ideal of a good king and aspiration for the national uni...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a patriotic song and heroic epic in praise of the great contributions Henry V (1387-1422) made to England, who represents Shakespeare’s ideal of a good king and aspiration for the national unity of England under 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mon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 Henry the FIFTH IDEAL kingship
下载PDF
Keystone and the Divine King:A Study on the Nyikang of the Shilluk and Divine Kingship
2
作者 Wang Wenlan Zhang Yahui 《民族学刊》 2016年第3期98-102,共5页
In his famous book The Golden Bough,]ames Frazer mentioned one special custom found along the shores of Lake Nemi in Italy. The forest king who lived beside Lake N e m i, was not only once a prisoner, but also the mur... In his famous book The Golden Bough,]ames Frazer mentioned one special custom found along the shores of Lake Nemi in Italy. The forest king who lived beside Lake N e m i, was not only once a prisoner, but also the murderer of his predecessor. W hy did the K ing have to be kille d ? How could he be k ille d ? This was the very starting point of James Frazer’s divine kingship study. This was in contrast to the common idea held in many cultures, that kings, or even gods, would d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ine kingship Nyikang CUSTOM to k ILL the KING ( regicide) DUAL structure
下载PDF
Kingship in Nepal: Envisioning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3
作者 Purna Bahadur Karki 《Journal of Sociology Study》 2012年第9期675-687,共13页
关键词 尼泊尔 视野 汉王 社会运动 民族团结 法律规则 政治制度 研究员
下载PDF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 in the Works of William of Malmesbury
4
作者 刘铭 《World History Studies》 2023年第2期20-36,共17页
The rich writings of William of Malmesbury provide many materials on his thoughts of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Many scholars emphasise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ccessful kings and their ecclesiastical advisors in W... The rich writings of William of Malmesbury provide many materials on his thoughts of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Many scholars emphasise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ccessful kings and their ecclesiastical advisors in William's works,but royal counsellors are a bigger group,and a clear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 in William's works is still absent.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n counsel and counsellors before the twelfth century and William's own interpretations of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William inherited the previous emphasis on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royal counsellors and the necessity of clerical oversight,but he also showed new concerns over the secular counsellorship,which modified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discourse.Furthermore,his various ways of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unsellors and kings demonstrated the interplay between kingship and counsellorship.The strong,humble king and the wise,righteous counsellors,whether from the Church or secular nobles,together achieved an equilibrium and constructed the ideal political structure in William's thou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am of Malmesbury kingship Royal Counsellors
原文传递
熊十力《大学》诠释思想新探
5
作者 刘莉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熊十力从“本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用不二”等思想出发,对《大学》进行了新的诠释,以发明经典中的精神与智慧。他的《大学》诠释有着融贯的整体性,无论三纲领还是八条目,都是在阐明“天德王道”。“天德王道”的概念与“内... 熊十力从“本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体用不二”等思想出发,对《大学》进行了新的诠释,以发明经典中的精神与智慧。他的《大学》诠释有着融贯的整体性,无论三纲领还是八条目,都是在阐明“天德王道”。“天德王道”的概念与“内圣外王”相比,更突出了一体性,而减弱了内外之别。熊十力对《大学》的思想进行了三重拓展:第一,道德不是强加的规范,而是自发的良知,这一良知又是“天德”,是本体的自性,它不仅包含万善,而且是动态变化、生生不已的;第二,良知不仅仅是道德,科学精神、理性和知识都是良知的必要组成部分,正确地量度事物才能使良知呈现自身、实现其作用;第三,实现王道的主体由君、官、士拓展到所有人,人人均应发挥自身的生命精神,健动奋进,止于至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熊十力 本心 天德 王道
下载PDF
以“人”为视角:先秦天人范畴的形成
6
作者 王振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57,123,共16页
先秦时期,天人范畴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形成。原始社会早期人神杂糅,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天人不分,天与人的观念自然无法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朝,人对神灵、自然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天人初步分离,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 先秦时期,天人范畴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形成。原始社会早期人神杂糅,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天人不分,天与人的观念自然无法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朝,人对神灵、自然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天人初步分离,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开始建立,这为天人范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殷人率民以事神,以各种方式与手段沟通神灵,无比虔诚地祭祀上帝、自然神、祖先神;殷人对上帝神灵的虔诚既有迷信的成分,又包含着探索外在世界的积极态度,殷人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殷周之际至西周时期,周人将天、天命与政权的合法性紧密结合起来,认为纯正的道德是获得天命的必要条件;同时,周人认为“德”亦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并通过礼乐制度将道德熔铸于人的行为之中。至此,天与人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天人范畴因此而定型,成为塑造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方向的核心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天命 王权 天人范畴
下载PDF
“中国”作为“中道之国”——基于儒家仁性论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赟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41,共14页
从世界范围内的精神突破视域来看,“中国”的内涵有三代以上到三代以下的转化。三代以上的中国是“帝王所都为中”与“天地之中”的结合,它是宇宙论王制秩序中统治者沟通天人的神圣空间;三代以下的精神突破运动,则将“中国”的内涵从帝... 从世界范围内的精神突破视域来看,“中国”的内涵有三代以上到三代以下的转化。三代以上的中国是“帝王所都为中”与“天地之中”的结合,它是宇宙论王制秩序中统治者沟通天人的神圣空间;三代以下的精神突破运动,则将“中国”的内涵从帝王的政治主体中解放出来,面向天下的每一个人,它意味着生存论的中道真理在其中敞开、运作的“中道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宇宙论王制 生存真理 中道
下载PDF
头人为什么造土司的反:王权视角下对清末民国西南边疆的再认识
8
作者 郑少雄 《学海》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清末及民国年间川康藏区改土归流之际或之后,头人群体崛起并反对、挤压乃至取代土司是颇为常见的地方军事政治景观。受神性王权理论的启发,基于现有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及地方文史材料,本文指出土司是地方社会认知中的王,而头人则应归为百... 清末及民国年间川康藏区改土归流之际或之后,头人群体崛起并反对、挤压乃至取代土司是颇为常见的地方军事政治景观。受神性王权理论的启发,基于现有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及地方文史材料,本文指出土司是地方社会认知中的王,而头人则应归为百姓群体,二者属于“陌生人-王权”观念中的外来统治者与土著二元范畴。头人造反是土司制度消亡之际,边疆地区维持社会活力、寻求群体内部完整性和对外独特性的一种尝试。关于王权神圣化的讨论,本文指出土司权力受到多重限制,土司制度已经成为自上而下地容纳、调谐从王朝正统意识形态到边疆社会独特性的容器。这一重新理论化的努力,既回应王权理论中对王权危机约束机制不足的问题,也为理解边疆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治理提供历史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 头人 神性王权 神圣王权 改土归流
下载PDF
西周王巡与王权运作
9
作者 王坤鹏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5,共9页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行于西周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政务...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行于西周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政务,弥补了早期交通条件及管理手段的不足,同时亦是对都邑内贵族势力的制衡。周王亦常巡至畿外,裁决涉及地方族邦的诉讼,召集邦君、诸侯举行宴饮、大射等活动,借此拓展王权的影响及考察诸侯是否忠顺等。春秋以后随着统治制度的完善,君主频繁巡行失去了必要性,巡游逐渐被视为君权任性的表现,开始受到某些道德原则或制度的约束,儒家所提倡的巡守之制正是针对早期王巡活动所做的制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王权 巡守
下载PDF
《度邑》与武王征会典礼——兼论殷商周初的王政
10
作者 张怀通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20-29,共10页
《度邑》开头一句话“维王克殷国,君诸侯及厥献民,征主九牧之师,见王于殷郊”,记载了武王举行征会典礼活动的史实,时间是牧野之战胜利后的第五天戊辰日,地点是商都郊外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对象是诸侯、献民、九牧。武王征会的目的是“讨贰... 《度邑》开头一句话“维王克殷国,君诸侯及厥献民,征主九牧之师,见王于殷郊”,记载了武王举行征会典礼活动的史实,时间是牧野之战胜利后的第五天戊辰日,地点是商都郊外即今河南安阳殷墟,对象是诸侯、献民、九牧。武王征会的目的是“讨贰”,就是《世俘》记载的戊辰日“吕他命伐越戏方”,以及班师途中接连进行的讨伐商纣与国的行动。武王征会以上博简《容成氏》记载的商汤在伐桀之后“征九州之师,以略四海之内”为已知源头。汤武征会根植于商周时代复合型国家结构之中,表明殷商周初的王政是“有限权力的中国王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会 讨贰 登民 王政
下载PDF
统一视角下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腊比以法治国研究——以《汉穆腊比法典》、书信和铭文为依据
11
作者 陈艳丽 李海峰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7,共14页
经过30余年的外交斡旋和军事征服,古巴比伦国王汉穆腊比于公元前1755年重建了两河流域的统一王权,结束了该地区200余年的政治分裂局面。而文化传统、习俗和法律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复杂性,以及公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对新兴的巴比伦帝国... 经过30余年的外交斡旋和军事征服,古巴比伦国王汉穆腊比于公元前1755年重建了两河流域的统一王权,结束了该地区200余年的政治分裂局面。而文化传统、习俗和法律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复杂性,以及公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对新兴的巴比伦帝国的治理提出了挑战。《汉穆腊比法典》、铭文和书信等出土文献表明,他承继了两河流域原有的国家治理传统,以“王权神授”的理念宣扬其统治的合法性,在建立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的指导下,以法确立和维护巴比伦的社会秩序,保护其臣民的财产权利和生命安全。汉穆腊比以法治国的理念和举措,为考察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的治理理念和传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巴比伦王国 汉穆腊比 统一王权 以法治国
下载PDF
金蛇王权与中国想象:在多重历史维度中重塑晚明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21,共13页
5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帝国史》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文化影响。其作者门多萨在16世纪的西班牙语语境下,把大明皇帝独享的权力符号——“龙图腾”误读与误译为了一种用金线绣成的蛇纹饰,以此引发了汉语学界关于“以蛇译龙”问题的... 5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帝国史》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文化影响。其作者门多萨在16世纪的西班牙语语境下,把大明皇帝独享的权力符号——“龙图腾”误读与误译为了一种用金线绣成的蛇纹饰,以此引发了汉语学界关于“以蛇译龙”问题的讨论,笔者把这种“他者”塑造的权力符号简称为“金蛇王权”。多年来汉语学界也关注到了此问题,但并未对此概念的文化表征意义及其在欧洲语境下被他者看视的合法化过程进行解读。这组问题触及如何解读域外中国形象的问题,然而,现下学人的研究普遍忽视了通过文献细读来认知中国形象与作者书写立场之间的内在逻辑统一性。因此,本文基于对16世纪西班牙语文献的释读,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金蛇王权”是以他者视域经由文化调适建构而成的一种异质文化符号,隐喻中国形象在16世纪欧洲的正面出场,而这种改写则与贯穿整部读本的同一化书写立场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蛇王权 晚明 中华大帝国史 中国想象 文化调适
下载PDF
王亥的历史地位——兼论原始王权的产生
13
作者 王震中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3-19,共7页
王亥是甲骨文即有表现的商人先公先王中第一个被称为“王”的首领。从甲骨文中“亥”的字形来看,有以鸟为图腾的痕迹,但商族并不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系,从夏朝开始,夏人、商人、周人都是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王亥被称为“王”,是因... 王亥是甲骨文即有表现的商人先公先王中第一个被称为“王”的首领。从甲骨文中“亥”的字形来看,有以鸟为图腾的痕迹,但商族并不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系,从夏朝开始,夏人、商人、周人都是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王亥被称为“王”,是因为此时的“王”所具有的力量中,主要是继承了来自玄鸟崇拜的神性和神力,其“王”的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宗教性。王亥称“王”的意义,体现的是当时原始王权的产生。王亥是早期形态的王,他所具有的王权仅限于商族内部,尚不能支配商族之外的其他部族或邦国,与夏商周王朝国家的“一统王权”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亥 鸟图腾 华夏民族 原始王权
下载PDF
乌尔第三王朝御赐印章与国家治理
14
作者 晁雪婷 董晓博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6-24,M0003,共10页
乌尔第三王朝御赐印章是目前已知这一时期规格最高的印章,伴生于舒勒吉强化王权的改革之中,最初作为委任状少量颁发给亲信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管辖。在舒辛时期御赐印章的使用臻于完善,部分持有者甚至可以代表国王处置王室物资,行使类似... 乌尔第三王朝御赐印章是目前已知这一时期规格最高的印章,伴生于舒勒吉强化王权的改革之中,最初作为委任状少量颁发给亲信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管辖。在舒辛时期御赐印章的使用臻于完善,部分持有者甚至可以代表国王处置王室物资,行使类似钦差的权力。至伊比辛时期,随着王权衰落及对地方控制力的下降,御赐印章呈泛化使用之势。通过对乌尔第三王朝御赐印章的颁发和使用情况的统计,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王权形态及政治体制运行提供新的微观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第三王朝 滚筒印章 御赐印章 王权神化
下载PDF
赛马与秩序:基于史诗中“赛马称王”的人类学分析
15
作者 卓玛青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4,158,共8页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是格萨尔从少年觉如走向岭国王位的重要篇章,是史诗中深受群众热爱与展演的内容之一,赛马这项竞技运动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成为藏族人民节庆、山神祭祀仪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是格萨尔从少年觉如走向岭国王位的重要篇章,是史诗中深受群众热爱与展演的内容之一,赛马这项竞技运动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成为藏族人民节庆、山神祭祀仪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得到体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通过对“赛马称王”这一史诗片段的人类学分析,指出赛马这种方式是岭·格萨尔王展现巫术力量构建新秩序的必经过程,回应藏学家石泰安对格萨尔王与赛马做出的分析判断,进一步强调这一研究对我们认识与祭祀相结合的赛马,以及广泛开展的以格萨尔王为主题的赛马会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马称王 格萨尔王 神子 神圣王权 新秩序 巫术力量
下载PDF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王权问题
16
作者 杨林旭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55,共8页
从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政治制度来看,“王权”更宜被视为王朝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按照同王朝国家的接近程度,可以认为地域国家已发展出雏形王权,城邦国家则尚未出现王权。作为王朝国家政治职能的集中体现,王权主要包括军权、神权和经济权... 从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政治制度来看,“王权”更宜被视为王朝国家的最高统治权。按照同王朝国家的接近程度,可以认为地域国家已发展出雏形王权,城邦国家则尚未出现王权。作为王朝国家政治职能的集中体现,王权主要包括军权、神权和经济权力。在考古材料中识别王权,需要建立从身份显赫的个人,到体现公共权力的单个聚落,到多级化的聚落结构,再到聚落之间的隶属、支配关系的完整证据链条。王权概念对掌权者身份的强调,为讨论早期文明起源阶段人们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王权合法性的获得和维持、王与其他掌权者之间的博弈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起源 王权 考古研究方法
下载PDF
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青铜器美学研究
17
作者 黄厚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先秦青铜器进入美学视野,是先秦美学从文本解读到器物研究的逻辑演进。作为审美活动的物化形式,先秦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在人神同构的意义系统中呈现出“交于神明”与“大象其生”两种逻辑形态。它们彼此分界又相互联结,定义并不断形塑... 先秦青铜器进入美学视野,是先秦美学从文本解读到器物研究的逻辑演进。作为审美活动的物化形式,先秦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在人神同构的意义系统中呈现出“交于神明”与“大象其生”两种逻辑形态。它们彼此分界又相互联结,定义并不断形塑审美主体的精神内涵与美学品质。周革殷命,神力与王权在“天命”的框架下得以重构,原先作为隐性力量的王权逐渐取代神力成为形塑青铜器审美向度的显性力量。人神关系的变动以及由此生成的天命“在德不在鼎”的话语建构,不仅意味着青铜器自身历史使命的终结,同时也构成了先秦诸子美学对天人关系重新思考和追问的思想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青铜器 神力 王权 民欲 先秦美学
下载PDF
王权的象征、圣礼图像还是“君王之镜”?——从《国王的两个身体》中对亚琛福音书卷首画的阐释谈起
18
作者 杨道圣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恩内斯特·康托洛维茨在《国王的两个身体》中,把亚琛福音书中奥托三世的图像作为论证奥托时期“以基督为中心的王权”的图像证据。康氏认为这幅图像的关键是奥托三世胸前的飘带,他利用统治者的图像志将其解释为分开天上和地上的幔... 恩内斯特·康托洛维茨在《国王的两个身体》中,把亚琛福音书中奥托三世的图像作为论证奥托时期“以基督为中心的王权”的图像证据。康氏认为这幅图像的关键是奥托三世胸前的飘带,他利用统治者的图像志将其解释为分开天上和地上的幔子,因此把这幅图像看作一幅非常典型的政治神学的图像。本文根据艺术史家对于图像的上下文,图像的赞助者和观者的分析,指出这条飘带不是幔子而是经卷,表达的是敬献者对于君王的祈祷。根据近年来研究者对统治者图像的研究提出,这幅图像既非王权的象征,也非圣礼图像,而是作为统治者自我教育工具的“君王之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权的象征 圣礼图像 “君王之镜” 亚琛福音书 奥托三世 统治者图像
下载PDF
卜辞中“帝”之内涵及其演变
19
作者 冯铭奇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有商一代,王权由弱变强,散发出无限活力,卜辞中“帝”之内涵演变为之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武丁至文丁时期的“帝”之内涵及其演变与商代王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商代神权从有名有实到有名无实最终到无名无实的没落历程,也体现了商代王... 有商一代,王权由弱变强,散发出无限活力,卜辞中“帝”之内涵演变为之注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武丁至文丁时期的“帝”之内涵及其演变与商代王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商代神权从有名有实到有名无实最终到无名无实的没落历程,也体现了商代王权由弱至强的加强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彰显着人本自我思想的解放,更是古代王权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王权 神权
下载PDF
唐赋京都书写之思想意蕴研究——以长安为创作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陈巧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描述的范围十分广泛,京都书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创作领域。唐代赋家在书写唐京都长安时,立意高远、取材广博,再加上赋家队伍壮大、写作内容丰富、艺术手法高妙,故唐赋之长安书写所蕴含的思想意蕴极具丰富性与深... 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描述的范围十分广泛,京都书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创作领域。唐代赋家在书写唐京都长安时,立意高远、取材广博,再加上赋家队伍壮大、写作内容丰富、艺术手法高妙,故唐赋之长安书写所蕴含的思想意蕴极具丰富性与深邃性。遂从王权意识、仁德意识和生命意识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探讨,以见其丰富与深邃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赋 长安 王权意识 仁德意识 生命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