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冷冻-解冻处理方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龙 汪高玮 +2 位作者 岳田利 王周利 赵旭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系统探究不同冷冻温度(-20℃、-40℃、-50℃和-80℃)及解冻温度(4℃、15℃、25℃和35℃)组合对猕猴桃主要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冻-解冻处理不会影响猕猴桃的色度;与鲜切猕猴桃一致,4℃/...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系统探究不同冷冻温度(-20℃、-40℃、-50℃和-80℃)及解冻温度(4℃、15℃、25℃和35℃)组合对猕猴桃主要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冻-解冻处理不会影响猕猴桃的色度;与鲜切猕猴桃一致,4℃/-50℃、4℃/-80℃和15℃/-80℃处理条件下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16.0oBrix。鲜切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22g/hg和45.30 mg/hg,处理后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为1.06~1.33g/hg,维生素C含量降低17.62%~33.89%。不同处理后猕猴桃的多酚类物质损失率为20.44%~31.72%,且不同组合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处理对猕猴桃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损失,且较低的冷冻温度和解冻温度有利于香气成分的保持。综合考虑,-50℃/4℃和-80℃/4℃冷冻-解冻组合方式可有效保持猕猴桃的品质,为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解冻 猕猴桃 理化性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猕猴桃果粉的降脂作用研究
2
作者 蔡露阳 王科堂 +4 位作者 陈雪峰 陈梦音 赵燕妮 付欢 李永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7-293,共7页
高血脂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待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高血脂辅助健康食品,该文从体内角度探究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旨在为猕猴桃果粉辅助治疗高血脂症,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组(MD),低、高剂量... 高血脂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亟待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高血脂辅助健康食品,该文从体内角度探究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旨在为猕猴桃果粉辅助治疗高血脂症,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组(MD),低、高剂量猕猴桃果粉灌胃组(LFP、HFP),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BK)及正常饲料的空白组(PC),进行为期13周的饲养后,对比不同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测定葡萄糖耐受量、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生化指标、体内瘦素和炎症因子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油红O染色显微镜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切片,对猕猴桃果粉降脂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MD组各项指标均出现异常,且和其余各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MD组相比,灌胃猕猴桃果粉后,小鼠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量效关系明显,与PC组相比,HFP组小鼠肝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瘦素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因子含量降低;HFP组小鼠肝脏细胞结构清晰,无明显变形,无明显的肝窦扩张,脂滴基本消失不见;说明猕猴桃果粉具调节脂质代谢、减轻肝损伤、缓解高血脂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粉 高血脂症 降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超高压技术的响应面优化猕猴桃果肉饮料
3
作者 卢亚婷 高欣羽 +1 位作者 王凌云 罗仓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35-138,169,共5页
研究超高压处理条件下的猕猴桃果肉饮料配比,以强化分层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原浆添加量47%,蔗糖添加量12%,增稠剂添加量0.14%。在超高压技术处理后,产品的强化分层率达到47%。对优化后的... 研究超高压处理条件下的猕猴桃果肉饮料配比,以强化分层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原浆添加量47%,蔗糖添加量12%,增稠剂添加量0.14%。在超高压技术处理后,产品的强化分层率达到47%。对优化后的产品测定色泽和粒径,结果显示L为38,产品色泽明亮;ΔE均小于2,产品色泽均一;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14μm,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猕猴桃 果肉饮料 响应面优化 稳定性
下载PDF
猕猴桃山药复合果酱的工艺优化
4
作者 王荣荣 付文军 王家东 《粮食加工》 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
以猕猴桃和山药为主要原料,白砂糖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猕猴桃山药复合果酱进行配方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与山药配比为4∶1,L-抗坏血酸护色剂添加量为0.2%,复合增稠剂添加量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3... 以猕猴桃和山药为主要原料,白砂糖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猕猴桃山药复合果酱进行配方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与山药配比为4∶1,L-抗坏血酸护色剂添加量为0.2%,复合增稠剂添加量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30%,在此条件下调配成的复合果酱色泽均匀,口感细腻,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组织形态良好,并测得复合果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5%,总酸含量为3.34%,还原糖含量为36.26%,胶粘性为1.33N。该研究为猕猴桃和山药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相关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山药 复合果酱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眉县猕猴桃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文 史利刚 +1 位作者 武剑洲 李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69-174,181,共7页
为明确眉县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探明其危害因子和膳食暴露风险,本文对眉县猕猴桃主产区的121个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以%ADI和%ARfD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21个样品中有82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以现行标准判定均未超标... 为明确眉县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探明其危害因子和膳食暴露风险,本文对眉县猕猴桃主产区的121个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以%ADI和%ARfD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21个样品中有82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以现行标准判定均未超标;检出的15种农药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均<100%;将检出农药按照风险得分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农药,其中无高风险农药,中、低风险农药分别为1种、14种;以农药残留风险指数的高低为标准对检出农药进行排序,眉县猕猴桃农药残留风险水平以低和极低为主,占比98.3%。综上所述,眉县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但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仍须加强对化学药剂使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陕西眉县
下载PDF
4个品种猕猴桃发酵酒品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 肖静 +4 位作者 胡鸿飞 龚世富 付震 王弋 王瑞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4,共9页
【目的】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为通过原料筛选生产优质猕猴桃酒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理成熟期的金艳、翠香、翠玉和东红4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后熟软化、带皮破碎、添加果胶酶及... 【目的】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为通过原料筛选生产优质猕猴桃酒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理成熟期的金艳、翠香、翠玉和东红4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后熟软化、带皮破碎、添加果胶酶及ADT活性干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4个品种猕猴桃发酵酒,测定4种猕猴桃原料的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固/酸比、pH值等),分析4种发酵酒在理化参数(TSS、TA、酒精度、残糖、挥发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物质(总酚、维生素C、黄酮)、香气物质(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和感官品质(外观、香气、口感、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间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4个品种猕猴桃酿酒原料的TSS、TA和pH,以及4种果酒的TSS、TA、酒精度、可溶性蛋白及总酚、Vc、黄酮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发酵酒的酒精度与后熟果实原料的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4种猕猴桃果酒中,共检测出7类8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类型6类,共有物质24种,以酯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相对含量最大。4种猕猴桃酒香气成分总质量浓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金艳(3907.28μg/L)>东红(3493.22μg/L)>翠玉(3176.01μg/L)>翠香(2768.17μg/L)。4种猕猴桃酒的感官评分中,外观和总分存在一定差异,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红>金艳>翠香>翠玉。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的外观与其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香气与芳樟醇和萜烯类物质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口感与原料果实的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黄酮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猕猴桃品种中,东红猕猴桃果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及与感官测试相关的理化指标表现最优,最适于酿制猕猴桃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发酵果酒 品质评价
下载PDF
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关键技术分析
7
作者 曹晓倩 樊晓博 +4 位作者 孙占育 党蓓蕾 侯清娥 彭浩 蒋宝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9,共7页
为了丰富猕猴桃的深加工途径,提高猕猴桃的利益价值,以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备酵素产品。依据《食用酵素良好生产规范》(T/CBFIA 08002-2016)和《植物酵素》(QB/T 5323-2018)企业标准分析方法对成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单因... 为了丰富猕猴桃的深加工途径,提高猕猴桃的利益价值,以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发酵工艺制备酵素产品。依据《食用酵素良好生产规范》(T/CBFIA 08002-2016)和《植物酵素》(QB/T 5323-2018)企业标准分析方法对成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复合果胶酶添加量0.04 g/L,酵母菌0.05 g/L、醋酸杆菌0.07‰(V/V)、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5 d。在该条件发酵下得到的猕猴桃酵素产品乙酸含量为6.17 g/100 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为6.65 g/100 mL,产品香气清爽,酸味柔和,颜色微黄、略带绿色,且富有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酵素 工艺优化 总酸(以乙酸计)
下载PDF
基于改进WOA-LSSVM和高光谱的猕猴桃糖度无损检测
8
作者 章恺 朱丽芳 +1 位作者 李入林 王子异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2,226,共7页
目的:解决猕猴桃糖度无损检测方法存在的准确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将高光谱检测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鲸鱼算法相结合的猕猴桃糖度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高光谱检测系统采集猕猴桃的高光谱信息,对其进行预处理和... 目的:解决猕猴桃糖度无损检测方法存在的准确性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将高光谱检测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改进的鲸鱼算法相结合的猕猴桃糖度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高光谱检测系统采集猕猴桃的高光谱信息,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波长筛选后,输入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猕猴桃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并验证其性能。结果: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猕猴桃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652,测试集均方根误差为0.8805,平均检测时间为1.06 s。结论:将机器学习算法与高光谱检测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猕猴桃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高光谱检测 糖度 机器学习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陕西省区域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规划研究
9
作者 张丽 屈佳 《特产研究》 2024年第4期181-185,共5页
陕西是我国最重要的猕猴桃产地之一。本文对当前我国陕西省区域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发现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具有资源禀赋优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的优势。本文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潜力,如区位优势、基础设施... 陕西是我国最重要的猕猴桃产地之一。本文对当前我国陕西省区域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发现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具有资源禀赋优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的优势。本文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潜力,如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选种育种等进行分析,总结了陕西省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旨在为该地区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猕猴桃产业 特色农产品 发展路径规划
下载PDF
不同酵母混合发酵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义芬 肖辰 左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将库德毕赤酵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有孢汉逊酵母分别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品,对不同混菌组合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以及最终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 将库德毕赤酵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有孢汉逊酵母分别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品,对不同混菌组合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以及最终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的猕猴桃果酒感官评定结果最佳,其乙醇体积分数为10.25%±0.06%、还原糖含量为(2.07±0.01) g/L、总酸含量为(6.85±0.35)g/L、pH为3.60±0.07、总多酚含量为(756.11±58.97)mg/L、总黄酮含量为(98.40±10.0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酒 混菌发酵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中国猕猴桃在新西兰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11
作者 杨焯惠 朱宏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猕猴桃原产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工栽培。进入20世纪之后,猕猴桃被许多国家陆续引进,只有新西兰成功地将其发展为一种栽培植物。随着对猕猴桃种植条件、种植技术的探索,猕猴桃在新西兰的种植范围扩大,逐渐... 猕猴桃原产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工栽培。进入20世纪之后,猕猴桃被许多国家陆续引进,只有新西兰成功地将其发展为一种栽培植物。随着对猕猴桃种植条件、种植技术的探索,猕猴桃在新西兰的种植范围扩大,逐渐实现了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本土化,发掘了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猕猴桃品种,丰富了新西兰果品产业的内涵,使猕猴桃逐渐融入新西兰的社会生活当中,改变了世界猕猴桃栽培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新西兰 本土化 奇异果
下载PDF
包覆式猕猴桃气动无损采摘机构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王睿远 王佳虹 +2 位作者 晏毓 朱国宏 叶宏宝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41,共7页
为解决猕猴桃采摘过程中易刮伤果实表皮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包覆式气囊夹爪,基于气动控制气囊的膨胀与收缩,实现果实的收纳与包覆,并通过增加果实与夹爪的受力面积,减少夹爪对果实的挤压,在保证果实不受损伤的前提下提高采摘成功率。... 为解决猕猴桃采摘过程中易刮伤果实表皮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包覆式气囊夹爪,基于气动控制气囊的膨胀与收缩,实现果实的收纳与包覆,并通过增加果实与夹爪的受力面积,减少夹爪对果实的挤压,在保证果实不受损伤的前提下提高采摘成功率。以底部向上捕捉、剪切收获果实的采摘方式,设计气囊夹爪的机械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拟,对采摘过程中气囊与果实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证明设计的夹爪受力点主要在气囊夹爪上下表面,贴合性高。经过实地采摘试验,测试不同气压下气囊夹爪的采摘成功率以及损伤率,确定夹爪气压为40 kPa时,采摘效果最好,成功率达95%,损伤率曲线与手工采摘最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摘机构 末端执行机构 气动装置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猕猴桃果醋的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13
作者 张阳阳 吕培楷 +2 位作者 姜兴旭 王琪 袁营营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采用红茶菌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以综合归一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将所得果醋与市售发酵剂(醋酸菌)发酵的猕猴桃果醋进行挥发性成分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红茶菌接种量9 mL、初始糖... 采用红茶菌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以综合归一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将所得果醋与市售发酵剂(醋酸菌)发酵的猕猴桃果醋进行挥发性成分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红茶菌接种量9 mL、初始糖度15%、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红茶菌发酵猕猴桃果醋的综合归一值为0.826。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红茶菌发酵猕猴桃果醋中共检出3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酸类、醇类、酯类及醛类等,红茶菌发酵有利于猕猴桃果醋挥发性物质的形成,能够明显提升果醋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醋 红茶菌 响应面法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果王素通过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防治大鼠放射性肺损伤
14
作者 刘理静 尹勤 +3 位作者 贺立洋 魏文婕 周美玲 贺兼斌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0期1436-1443,共8页
目的动态观察果王素对放射性肺损伤(RILI)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果王素是否可通过调节CTGF防治RILI。方法将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果王素低、中、高剂量组(果王素... 目的动态观察果王素对放射性肺损伤(RILI)大鼠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果王素是否可通过调节CTGF防治RILI。方法将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果王素低、中、高剂量组(果王素剂量分别为60 mg/kg、120 mg/kg、2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其它各组大鼠给予全胸部放射构建大鼠RILI动物模型,在放射前7 d,低、中、高剂量果王素组分别按果王素60 mg/kg、120 mg/kg、240 mg/kg加入0.9%氯化钠,配成溶液1 mL,每日灌胃1次,直至处死;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给予1 mL 0.9%氯化钠灌胃,放疗结束后第14、28、56天分别随机处死各组大鼠6只,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RT-PCR检测CTGF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结果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果王素干预组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减轻,肺泡炎及纤维化评分降低,CTGF蛋白及CTGF mRNA表达减少(均P<0.05),低、中、高剂量果王素干预组组间比较,剂量越高上述变化越明显(P<0.05)。结论果王素对RILI具有防治作用,且防治效果与果王素浓度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T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王素 放射性肺损伤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肺纤维化 肺泡炎
下载PDF
外源硒处理对9种猕猴桃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文慧 唐晓东 +1 位作者 吴大兵 成国刚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9期35-39,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猕猴桃进行根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研究外源硒处理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方法:对9个品种猕猴桃分别进行3个含亚硒酸钠水溶液处理,亚硒酸钠浓度分别为:10mg/L(T1)、50mg/L(T2)、100mg/L(...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猕猴桃进行根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研究外源硒处理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方法:对9个品种猕猴桃分别进行3个含亚硒酸钠水溶液处理,亚硒酸钠浓度分别为:10mg/L(T1)、50mg/L(T2)、100mg/L(T3),于果实成熟期每株随机采10个果实于常温环境中保存,进行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测定。结果:3个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处理,9个品种猕猴桃单果重量、果实纵横径均显著增加,但对果实果形指数没有明显影响;在3个不同浓度硒处理中,100mg/L亚硒酸钠根施处理的猕猴桃果实综合品质最佳。结论:适当浓度的硒处理可以使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提高维生素C含量,改善猕猴桃果实内在品质,提高固酸比,改善果实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硒 猕猴桃 果实性状 硒含量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猕猴桃果酒工艺
16
作者 李素岳 江爱莲 +3 位作者 胡先望 张鸣明 广忠勇 何海宁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本试验以康县野生猕猴桃为主要原料,制备猕猴桃果酒,以色泽、香气、口味、风格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并用模糊数学评定法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猕... 本试验以康县野生猕猴桃为主要原料,制备猕猴桃果酒,以色泽、香气、口味、风格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并用模糊数学评定法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猕猴桃果酒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为初始糖度20 Brix、酵母添加量0.02%、发酵温度26.5℃、发酵时间8 d,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猕猴桃果酒综合评分为95.61分,果酒黄绿色,澄清透明,酒体柔顺、柔和爽口、典型明确、风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酒 响应面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猕猴桃深加工与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17
作者 车翔婷 陈嘉乐 +1 位作者 陈禹彤 唐佳欣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133-135,共3页
猕猴桃是我国特色水果资源,营养价值较高,可进一步加工成猕猴桃凝胶类食品、猕猴桃饮品、猕猴桃保健类食品等。本文综述了市面上常见的猕猴桃深加工类食品及猕猴桃食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猕猴桃深加工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猕猴桃 深加工 食品开发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猕猴桃冷链运输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18
作者 朱文鑫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15期66-71,共6页
猕猴桃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对环境敏感,冷链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等的变化均会导致猕猴桃的品质劣变,严重影响猕猴桃的商品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猕猴桃冷链运输环境监控系统,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点,结... 猕猴桃是一种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对环境敏感,冷链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等的变化均会导致猕猴桃的品质劣变,严重影响猕猴桃的商品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猕猴桃冷链运输环境监控系统,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点,结合IoT技术,对猕猴桃冷链运输的环境进行检测,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区块链,将数据加权平均处理之后与猕猴桃冷链运输的适宜环境阈值进行比较,对超过阈值的环境参数,开启相关设备进行自动调整至适宜环境,并对状态异常的猕猴桃及时发出警报,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猕猴桃的变质损耗,提高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等关键信息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冷链运输 区块链 监控系统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被引量:53
19
作者 丁捷 刘书香 +2 位作者 宋会会 王瑞玲 秦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73-476,共4页
对红阳猕猴桃授粉后30~135d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大小、单果质量、部分品质指标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在授粉后30~135d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经历了"快-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生... 对红阳猕猴桃授粉后30~135d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大小、单果质量、部分品质指标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在授粉后30~135d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经历了"快-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生长曲线;而质量的生长曲线近似于"3S"型;总酸在授粉后100d达到生长发育期的极大值19.34mmol/100g后呈线性下降;淀粉在授粉后105d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增加,135d时TSS为8.7%;果实中的VC和可溶性蛋白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递增趋势,120d分别达到最大值181.17mg/100g和132.04μg/g,随后逐渐下降。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在授粉后120d达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果实 发育规律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及其糖代谢特性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慧琴 谢鸣 +4 位作者 张琛 杨鲁琼 章镇 肖金平 周利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453-3464,共12页
【目的】探讨高、低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糖代谢特性及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提高猕猴桃果实糖含量和风味等关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淀粉积累型品种‘红阳’和低淀粉积累型品种‘华特’为试材,测定... 【目的】探讨高、低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糖代谢特性及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提高猕猴桃果实糖含量和风味等关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淀粉积累型品种‘红阳’和低淀粉积累型品种‘华特’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相对生长速率、碳水化合物(淀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干物质含量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果实生长速率呈负相关,其含量随淀粉积累而不断增加;淀粉含量与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当达峰值时,其在‘华特’和‘红阳’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7.1%和84.1%。‘红阳’果实淀粉积累增速快、峰值高、时间长,其淀粉积累平均速率为0.685 mg·g-1FW·d-1,淀粉积累峰值为70.78 mg·g-1FW,分别是‘华特’的1.34倍和1.69倍,且其淀粉积累时间比‘华特’长21 d。‘华特’果实淀粉在采前已急剧下降,至采收时几乎都转化为可溶性糖;而‘红阳’果实淀粉含量仍直线增长,并在采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华特’果实的中性转化酶(NI)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始终显著高于‘红阳’,而后者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一直明显强于前者。‘红阳’和‘华特’的果实淀粉含量与AGPase和SPS活性的相关性最强,而与NI和AI活性呈较强负相关。NI活性与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GPase、SPS、蔗糖合成酶(SS)、果糖激酶(FK)、葡萄糖激酶(GK)、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等酶活性均呈负相关;‘红阳’果实中的AGPase活性与SPS、SS、FK、GK、UGPase等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猕猴桃果实碳水化合物积累以淀粉为主,AGPase是影响淀粉积累的关键酶,NI、AI和SP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果实淀粉积累高低、干物质多少、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发育 淀粉 糖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